机械通气参数的初始设置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给患者设置A/C模式,PEEP 5,压力 15,RR18次/分,Ti 0.11秒(则吸呼比1:2)。
左图:是C---没有触发,完全按设 置的参数送气。
右图:是A---有触发,按设置的压 力、吸气时间送气。RR来自病人可
≥设置的,但Ti 0.8秒不变。
SIMV 模式
CPAP 模式
PSV 模式
适用于 无自主呼吸、或自 主呼吸微弱的病人
①拟定撤机患者;②自主 呼吸能力较为稳定,但自 主呼吸稍弱易出现呼吸肌 肉疲劳的病人。
自主呼吸较强,但氧合或通气欠 佳的病人。
(缺点)形成呼吸 注意事 机依赖。故此模式
项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慎用于显著气道阻力增加、严重 呼吸肌疲劳和难以纠正的浅快呼 吸患者;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 自主呼吸较弱的病人。
秒
100
%
改善患 者的协 调性Fra bibliotek改善 氧合610% 呼吸 周期 时间
改善 氧合
(一)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初始机械通气总原则
• 1、以患者能逐渐适应为原则。不应强调血气分 析的迅速正常,以PH和PaO2在安全范围为原则。
• 2、迅速给予高浓度氧疗,满足PaO2>60mmHg和 (或)SaO2%>90%.
3、持续气道正压(CPAP)
按压PCV键
A/C 模式
包含两个模式: ①病人有自主触发时,呼吸机就同步送气,此为辅助(A)通气; ②当病人没有自主触发时,呼吸机就按设置的频率送气,此为控制(C)通气; 两模式所送的潮气量和压力完全一样: 两个模式均按预设的吸气时间和潮气量(或
压力)送气,可以防止通气量不足或过度通气。 (故无自主触发时称“持续指令通气”,有自主触发时称“同步持续指令通气”)
< 15cm H2O
825c mH2 O
25ml/ min
流量 切换 2530%
通气; 吸气 避免 时间 气压 长, 伤 利于
氧合
维持 保证 允许 使吸
肺泡 通气, 病人 气结
扩张, 利于 自主 束和
减少 人机 呼吸, 呼气
肺泡 协调 增加 开始
渗出、
人机
避免
同步
肺不
性
张、
改善
氧合
0.2-0.5 30-
压力支持通气(PSV):自主呼吸触发和维持吸气过程(间接影响吸呼气 的转换),呼吸机给予一定的压力辅助。压力为方波,流量为递减波,流 量转换。吸气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受自主呼吸能力和通气阻力的双重 影响,是目前最常用的通气之一。
禁忌症:①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不能触发PSV送气,不能使用;②呼吸中枢 兴奋性显著降低,神经-肌肉严重病变,呼吸肌极度疲劳的患者不能有效 触发或维持PSV送气,不宜应用;③气道阻力显著增加的患者触发和维持 PSV通气非常困难,也不适合应用。④胸肺顺应性显著减退的患者容易导 致浅快呼吸,也应注意。
4) 适用于:肺的驱动能力差(如中枢性呼吸衰 竭,经压控通气后氧合仍差)、气道阻塞性疾病 患者如慢阻肺无明显肺大泡形成、肺顺应性尚好 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塌陷时等。 设定
通气压力=
+流量×气道阻力
第三 设置呼吸气流形式
1、递减波:吸气开始时,流量 迅速上升至最大值,随后逐渐 下降。它与人体快速的自主呼 吸的流量波形接近,病人耐受
织器官的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可减少CO2的产生。
• 机械通气的四大效应: 1、改善肺的通气、 2、改善肺的换气、 3、影响循环功能、 4、避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不同模式的各自特点对比
A/C 辅助/控制
SIMV 间歇指令
CPAP
PSV
持续正压通气 (压力支持)
特点
机械通气作用于患 者的每一次呼吸。 自主呼吸仅影响通 气初期(允许病人 自主触发)。 (优点)有利于呼 吸肌休息。
①患者的部分呼吸(IMV) 呼吸的触发和吸呼转换均由自主 由呼吸机完成,目的是改 呼吸起决定作用,而呼吸机只起 善通气、换气和减轻呼吸 辅助通气作用。 肌疲劳。 ②另一部分(PSV)呼吸 由患者自主呼吸 ,呼吸 机给予一定压力支持,目 的是锻炼呼吸肌。
人工气道
容量控制通气 (VCV)
按压VCV键
一、压力控制通气(PCV) :
1) 概念:以预设压力来管理通气。 2) 优点:气道压力一般不会超过预置水平,
可预防气压伤。 3) 缺点:随肺的顺应性变差或气道阻力加大 的时候,易出现通气不足,出现氧合改善不
理想和二氧化碳潴留 。 4) 适用于:婴幼儿、肺顺应性差的病人易发 生气压伤的病人、容量控制通气时气压较高
的病人。
通气压力=
设定
+流量×气道阻力
二、容量控制通气(VCV):
1) 概念:呼吸机以预设VT来通气,依靠肺、胸 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
2) 优点:能够保证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恒定 ,利于改善氧合、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
3) 缺点:气道压不恒定,当肺顺应性较差时, 易产生过高的气道压,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VILI)。
第五步 参数设置
各参数的设置参考范围
RR VT 峰流速 压力 吸气 peep psv 吸气 呼气 压力上 FiO2 吸气
时间
触发 切换 升时间 %
保持
通常 12-
设置 范围
20 次/ 分
临床 意义
6- 4010 90ml/ ml/ min kg
保 保证通 证气 通 气
8- 0.825c 1.2 mH2 秒 O
常见几种疾病的呼吸治疗特点
•一、AECOPD: 存在呼吸肌疲劳,早期适合使用控制通气模
式(如A/C、SIMV+PSV),需要时可予适当镇静 ,但应尽早转换为自主呼吸通气模式;存在 PEEPi,肺过度充气,CO2潴留,可予适当的 PEEP3-8cmH2O,和小VT或压力(使平台压 ≤30cmH2O,峰压35-40cmH2O)、提高吸气流 量(40-60)缩短吸气时间,延长呼气时间(I:E≤1:2) ,慢频率呼吸。
•3、保持良好的人机配合:
①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非常微弱者,应用A/C 。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应首选自主呼吸模式。若 自主呼吸模式通气不能满足病情需要,可继续过渡到 SIMV或CMV,这样病人也多能够顺利接受机械通气。
②压力、VT从低水平开始,逐渐过渡到高水平 ,以使P-V,F-V曲线、环表现正常关系。
• ③若无法完成良好的人机配合,则可先用人 工呼吸球囊随病人的呼吸通气,从小潮气量开 始逐渐增加潮气量,直到病人能比较舒适的接 受机械通气。
• ④若仍无法完成良好的人机配合,则可适 当镇静镇痛治疗。
• 4、PEEP的选择:从低水平开始,根据 P-V曲线的特点或气道峰压的变化、血压 、心率、SO2%逐渐过渡到最佳值。
⑦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
我们医院及我们科室的呼吸机多为飞利浦V200。
呼吸机的管路连接
病人呼出气排 出口
气源口
湿化器开 关
调温档位
第一步 设置病人类型
病人类型
第二步 设置通气类型
1、容量控制通气(VCV) 2、压力控制通气(PCV) 3、无创正压通气(NPPV)
没有人工气道 用面罩
•二、ARDS:
肺换气功能减退,部分肺不张(肺水肿 ,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差。应 积极早期(PaO2<60mmHg或PCO2> 45mmHg)行机械通气。较多选用压控自主 呼吸模式,逐渐滴定PEEP10-15cmH2O,小 VT或压力(使平台压30-35cmH2O)
升高PaO2的方法
②呼吸力度不够:VT<5ml/Kg;VC<15ml/Kg; ③氧分压太低:PaO2<50mmHg(吸氧时);
④呼吸性酸中毒:PaCO2>50mmHg,伴PH<7.3等 ⑤呼吸指数(f/VT)>105;
⑥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50mmHg(未吸氧); [P(A-a)O2]>300mmHg(吸纯氧)
性较好。
2、方波:吸气开始时,流量瞬 间达到高峰,随后整个吸气过 程中流量恒定。其特点是气道 峰压高、平均气道压低,易产 生更大的潮气量,对循环系统 影响小。适合循环功能障碍或
低血压的患者。但因...
递减波
第四步 设置通气模式
CPAP PCV--CPAP
1、辅助/控制通气(A/C)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① 提高FiO2%: 若FiO2%<40%,应首选。 • ② 合理应用PEEP:对于换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当
FiO2%>60%但PaO2仍<60mmHg时,应首选。 • ③ 延长Ti(吸气保持时间)或屏气时间。 • ④ 适当镇静镇痛治疗: 在RR显著增快、辅助呼吸
肌明显活动时,可应用镇静镇痛治疗。 • ⑤ 酌情增大VT: 患者若无明显肺过度充气、肺大泡
前言
机械通气目的:维持气道通畅、改善氧合和缓解呼吸 肌疲劳,维持生命,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机。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为有效的 手段。是重症医学科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包括有创 和无创。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心肺复苏、治疗呼吸衰竭、预防 性机械通气等。
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供呼吸衰竭时参考,具体需结合临床): ①呼吸过快或过慢:>35次/分或≤8次/分;
,而VT<10ml/kg时,增大VT可改善肺泡塌陷和提 高PaO2。
降低PaCO2的方法
• ① 增加通气量:以增大VT为主,适当加快RR。 • ② 适当延长Te,便于肺内CO2的排出; • ③ 适当加用定容模式的屏气时间或改用定压模式。目
的是改善肺内气体分布,减少无效腔; • ④ 酌情降低PEEP,便于肺内CO2的排出。 • ⑤ 适当应用镇静镇痛,抑制过强的自主呼吸,减慢组
左图:是C---没有触发,完全按设 置的参数送气。
右图:是A---有触发,按设置的压 力、吸气时间送气。RR来自病人可
≥设置的,但Ti 0.8秒不变。
SIMV 模式
CPAP 模式
PSV 模式
适用于 无自主呼吸、或自 主呼吸微弱的病人
①拟定撤机患者;②自主 呼吸能力较为稳定,但自 主呼吸稍弱易出现呼吸肌 肉疲劳的病人。
自主呼吸较强,但氧合或通气欠 佳的病人。
(缺点)形成呼吸 注意事 机依赖。故此模式
项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慎用于显著气道阻力增加、严重 呼吸肌疲劳和难以纠正的浅快呼 吸患者;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 自主呼吸较弱的病人。
秒
100
%
改善患 者的协 调性Fra bibliotek改善 氧合610% 呼吸 周期 时间
改善 氧合
(一)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初始机械通气总原则
• 1、以患者能逐渐适应为原则。不应强调血气分 析的迅速正常,以PH和PaO2在安全范围为原则。
• 2、迅速给予高浓度氧疗,满足PaO2>60mmHg和 (或)SaO2%>90%.
3、持续气道正压(CPAP)
按压PCV键
A/C 模式
包含两个模式: ①病人有自主触发时,呼吸机就同步送气,此为辅助(A)通气; ②当病人没有自主触发时,呼吸机就按设置的频率送气,此为控制(C)通气; 两模式所送的潮气量和压力完全一样: 两个模式均按预设的吸气时间和潮气量(或
压力)送气,可以防止通气量不足或过度通气。 (故无自主触发时称“持续指令通气”,有自主触发时称“同步持续指令通气”)
< 15cm H2O
825c mH2 O
25ml/ min
流量 切换 2530%
通气; 吸气 避免 时间 气压 长, 伤 利于
氧合
维持 保证 允许 使吸
肺泡 通气, 病人 气结
扩张, 利于 自主 束和
减少 人机 呼吸, 呼气
肺泡 协调 增加 开始
渗出、
人机
避免
同步
肺不
性
张、
改善
氧合
0.2-0.5 30-
压力支持通气(PSV):自主呼吸触发和维持吸气过程(间接影响吸呼气 的转换),呼吸机给予一定的压力辅助。压力为方波,流量为递减波,流 量转换。吸气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受自主呼吸能力和通气阻力的双重 影响,是目前最常用的通气之一。
禁忌症:①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不能触发PSV送气,不能使用;②呼吸中枢 兴奋性显著降低,神经-肌肉严重病变,呼吸肌极度疲劳的患者不能有效 触发或维持PSV送气,不宜应用;③气道阻力显著增加的患者触发和维持 PSV通气非常困难,也不适合应用。④胸肺顺应性显著减退的患者容易导 致浅快呼吸,也应注意。
4) 适用于:肺的驱动能力差(如中枢性呼吸衰 竭,经压控通气后氧合仍差)、气道阻塞性疾病 患者如慢阻肺无明显肺大泡形成、肺顺应性尚好 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塌陷时等。 设定
通气压力=
+流量×气道阻力
第三 设置呼吸气流形式
1、递减波:吸气开始时,流量 迅速上升至最大值,随后逐渐 下降。它与人体快速的自主呼 吸的流量波形接近,病人耐受
织器官的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可减少CO2的产生。
• 机械通气的四大效应: 1、改善肺的通气、 2、改善肺的换气、 3、影响循环功能、 4、避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不同模式的各自特点对比
A/C 辅助/控制
SIMV 间歇指令
CPAP
PSV
持续正压通气 (压力支持)
特点
机械通气作用于患 者的每一次呼吸。 自主呼吸仅影响通 气初期(允许病人 自主触发)。 (优点)有利于呼 吸肌休息。
①患者的部分呼吸(IMV) 呼吸的触发和吸呼转换均由自主 由呼吸机完成,目的是改 呼吸起决定作用,而呼吸机只起 善通气、换气和减轻呼吸 辅助通气作用。 肌疲劳。 ②另一部分(PSV)呼吸 由患者自主呼吸 ,呼吸 机给予一定压力支持,目 的是锻炼呼吸肌。
人工气道
容量控制通气 (VCV)
按压VCV键
一、压力控制通气(PCV) :
1) 概念:以预设压力来管理通气。 2) 优点:气道压力一般不会超过预置水平,
可预防气压伤。 3) 缺点:随肺的顺应性变差或气道阻力加大 的时候,易出现通气不足,出现氧合改善不
理想和二氧化碳潴留 。 4) 适用于:婴幼儿、肺顺应性差的病人易发 生气压伤的病人、容量控制通气时气压较高
的病人。
通气压力=
设定
+流量×气道阻力
二、容量控制通气(VCV):
1) 概念:呼吸机以预设VT来通气,依靠肺、胸 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
2) 优点:能够保证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恒定 ,利于改善氧合、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
3) 缺点:气道压不恒定,当肺顺应性较差时, 易产生过高的气道压,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VILI)。
第五步 参数设置
各参数的设置参考范围
RR VT 峰流速 压力 吸气 peep psv 吸气 呼气 压力上 FiO2 吸气
时间
触发 切换 升时间 %
保持
通常 12-
设置 范围
20 次/ 分
临床 意义
6- 4010 90ml/ ml/ min kg
保 保证通 证气 通 气
8- 0.825c 1.2 mH2 秒 O
常见几种疾病的呼吸治疗特点
•一、AECOPD: 存在呼吸肌疲劳,早期适合使用控制通气模
式(如A/C、SIMV+PSV),需要时可予适当镇静 ,但应尽早转换为自主呼吸通气模式;存在 PEEPi,肺过度充气,CO2潴留,可予适当的 PEEP3-8cmH2O,和小VT或压力(使平台压 ≤30cmH2O,峰压35-40cmH2O)、提高吸气流 量(40-60)缩短吸气时间,延长呼气时间(I:E≤1:2) ,慢频率呼吸。
•3、保持良好的人机配合:
①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非常微弱者,应用A/C 。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应首选自主呼吸模式。若 自主呼吸模式通气不能满足病情需要,可继续过渡到 SIMV或CMV,这样病人也多能够顺利接受机械通气。
②压力、VT从低水平开始,逐渐过渡到高水平 ,以使P-V,F-V曲线、环表现正常关系。
• ③若无法完成良好的人机配合,则可先用人 工呼吸球囊随病人的呼吸通气,从小潮气量开 始逐渐增加潮气量,直到病人能比较舒适的接 受机械通气。
• ④若仍无法完成良好的人机配合,则可适 当镇静镇痛治疗。
• 4、PEEP的选择:从低水平开始,根据 P-V曲线的特点或气道峰压的变化、血压 、心率、SO2%逐渐过渡到最佳值。
⑦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
我们医院及我们科室的呼吸机多为飞利浦V200。
呼吸机的管路连接
病人呼出气排 出口
气源口
湿化器开 关
调温档位
第一步 设置病人类型
病人类型
第二步 设置通气类型
1、容量控制通气(VCV) 2、压力控制通气(PCV) 3、无创正压通气(NPPV)
没有人工气道 用面罩
•二、ARDS:
肺换气功能减退,部分肺不张(肺水肿 ,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差。应 积极早期(PaO2<60mmHg或PCO2> 45mmHg)行机械通气。较多选用压控自主 呼吸模式,逐渐滴定PEEP10-15cmH2O,小 VT或压力(使平台压30-35cmH2O)
升高PaO2的方法
②呼吸力度不够:VT<5ml/Kg;VC<15ml/Kg; ③氧分压太低:PaO2<50mmHg(吸氧时);
④呼吸性酸中毒:PaCO2>50mmHg,伴PH<7.3等 ⑤呼吸指数(f/VT)>105;
⑥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50mmHg(未吸氧); [P(A-a)O2]>300mmHg(吸纯氧)
性较好。
2、方波:吸气开始时,流量瞬 间达到高峰,随后整个吸气过 程中流量恒定。其特点是气道 峰压高、平均气道压低,易产 生更大的潮气量,对循环系统 影响小。适合循环功能障碍或
低血压的患者。但因...
递减波
第四步 设置通气模式
CPAP PCV--CPAP
1、辅助/控制通气(A/C)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① 提高FiO2%: 若FiO2%<40%,应首选。 • ② 合理应用PEEP:对于换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当
FiO2%>60%但PaO2仍<60mmHg时,应首选。 • ③ 延长Ti(吸气保持时间)或屏气时间。 • ④ 适当镇静镇痛治疗: 在RR显著增快、辅助呼吸
肌明显活动时,可应用镇静镇痛治疗。 • ⑤ 酌情增大VT: 患者若无明显肺过度充气、肺大泡
前言
机械通气目的:维持气道通畅、改善氧合和缓解呼吸 肌疲劳,维持生命,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机。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为有效的 手段。是重症医学科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包括有创 和无创。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心肺复苏、治疗呼吸衰竭、预防 性机械通气等。
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供呼吸衰竭时参考,具体需结合临床): ①呼吸过快或过慢:>35次/分或≤8次/分;
,而VT<10ml/kg时,增大VT可改善肺泡塌陷和提 高PaO2。
降低PaCO2的方法
• ① 增加通气量:以增大VT为主,适当加快RR。 • ② 适当延长Te,便于肺内CO2的排出; • ③ 适当加用定容模式的屏气时间或改用定压模式。目
的是改善肺内气体分布,减少无效腔; • ④ 酌情降低PEEP,便于肺内CO2的排出。 • ⑤ 适当应用镇静镇痛,抑制过强的自主呼吸,减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