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益肺肾谈哮喘的治疗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补益肺肾谈哮喘的治疗思路
2.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东莞 523900
【摘要】哮喘是常见的病证之一,中医药治疗哮喘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哮喘的病因病机、肺肾不足与哮喘发病的关系阐述补益肺肾可以达到较好地治疗哮喘的
目的。

【关键词】补益肺肾;哮喘;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55-01
哮喘是常见的病证之一,以发作性哮鸣,甚至气喘、胸闷,并伴有咳嗽及痰声为特征。

本病
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包括西医学所谓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急性毛细支气管
炎等。

哮喘一年四季皆可发作,其中以秋冬季节更替时发病较多。

由于经济的发达、社会的
进步、物质的丰富,哮喘存在多种诱发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过敏、遗传、运动、情绪激动、哭闹引起气道的高反应等;外部因素包括大气污染、花粉、气温骤降等环境因素,全世
界每年哮喘病的患者呈不断上升趋势,多达五亿人,全球发达国家哮喘病的发病率为10%以
上[1] 。

哮喘发病若病情控制不佳,会给患者留下难以逆转的肺部损伤,严重的还会危及其生命。


医药治疗哮喘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补益肺肾的扶正固本的治疗方
法是提高哮喘病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

补益肺肾可以较好地治疗哮喘,现
阐述如下。

1 哮喘的病因病机
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哮喘”、“喘证”等范畴,哮喘的发生概括起来主要有内外二因: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是哮喘发病的内
在因素;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是哮喘发病的外在因素。

内有闭塞之气,
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则发为哮喘。

哮喘的发病
原因较复杂,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为本虚标实之证。

2 肺肾不足与哮喘发病
肺主气,司呼吸,肺为娇脏,如果肺气不足,营卫开合失司,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则易
为外邪侵袭,邪阻肺络,气机不利,则聚津为痰;肺气虚衰,则治节无权,疏布功能失常,
凝液为痰。

肺不足则易感触风邪,风邪引动伏痰,致使哮喘反复发作。

如宋代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云:“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喘既动气,故以肺为主。

”张介宾在《景
岳全书》中也说:“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


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气未盛,肾气虚衰不能蒸化水液,肾阳虚者,水泛为痰,阴虚
者炼液为痰。

故柯韵伯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无稽之谈也……惟肾为胃关,关门
不利,故水聚而泛为痰,则当曰肾为生痰之源。

”《证治准绳》亦云:“故上焦宗气不足,则
痰聚胸膈,喉间梗梗,鼻息喘促……下焦卫气不足,则势不悍疾,治其本则补之宜先。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两脏共司人体气的出纳,如患者肾气不固,摄纳失常,致使
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气逆于肺,发为哮喘,或患者肾气不足,不能温煦于肺,肺为一
身之藩篱,遇有外感邪气侵袭,不能抵御则致肺气上逆,发为哮喘。

如《医学心悟》所云:“外感之喘,多出于肺,内伤之喘,未有不由于肾者。

”《丹溪心法》亦云:“有肺肾俱虚,体
弱之人,皆能发病。

”叶天士也指出“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3 补益肺肾与哮喘治疗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哮喘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治哮“以温通肺脏,下护及肾真为主”突出强调了治疗哮喘补益肺肾的重要性。

过去认为哮喘因肺
脾二脏不足所致较多,但我们在临床中研究发现,哮喘的发生与肾虚有着密切关系,辨证运
用补益肺肾法十分重要。

对于哮喘患者的治疗,不可忽视补益肺肾法的应用。

正如《景岳全书》所言:“扶正气者,须辨阴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然发久者,气无不虚……若攻之
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补肺可以固护表气,抵御六淫邪气的侵袭,减少复发率。

肾主纳气,肾阴肾阳刚柔并济,补肾可以纳气平喘,平衡阴阳。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2],补肺气可以提高集体的防御功能,增强人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补
肾可以通过下丘脑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多环节的调节作用,改善机体的内分泌环
境和免疫功能,可以提高哮喘患者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对肾上腺
皮质激素的依赖,在激素逐渐减量和撤除期间发挥作用,可以保护肾上腺皮质,提高机体免
疫功能,减少哮喘的复发率,减少激素的用量或取代激素。

[3]补益肺肾药物可以调节并提高
免疫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特别是使肾上腺皮质反应能力增强,从而与抗炎、平喘、化痰、止
咳药起到协同作用,并能减轻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哮喘适当应用补益肺肾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现举病案如下:
病案1:患者女,32岁,2010年12月10日就诊。

患者哮喘4年,常常因感受风寒或受异
味刺激而发病。

近一月来,突然气喘,胸闷,咳嗽,咳痰不爽,鼻塞,面色无华,口干,苔少,脉滑细数。

此为肺肾虚,又感邪热,致肺失宣肃。

治疗以平喘止咳、补益肺肾。

处方:
麻黄、葶苈子、杏仁各9克,五味子、款冬花10克,黄精12克,黄芪、白术各15克。


者连服一周,气喘咳嗽即止。

病案2:患者杨某,女,16岁,2012年11月26日就诊。

患者自诉自幼体虚易感冒,近年
伴有气喘,确诊“喘息性支气管炎”2年。

此次因运动后突发气喘胸闷,动则加重,伴气短懒言、纳呆食少、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此为素体虚弱,肺气不足,肾不纳气而
致喘。

治以益气补肾,兼固本表。

处方:黄芪25克、白术15克,仙灵脾、补骨脂各12克,地龙、五味子、陈皮各9克,甘草6克。

患者连服5剂,气喘咳嗽明显好转。

效不更方,随
症略作加减,连服一月后诸症俱消,随访三个月未再发作。

中医的治疗往往着眼于整体辨治,注重局部与全身的联系,重视发挥人体的潜能,患者素体
虚弱,肺肾虚,外邪易趁虚而入发为哮喘,补益肺肾可振阳气,达到扶正祛邪之功。

参考文献:
[1]吴峰,林伟明,陈宫玉,等.广东惠州地区成人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
查分析 [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16):231.
[2]郭宝林,余竟光,肖培根.哮喘的中药治疗[J].中国中药杂志,2009,21(5):290.
[3]许德胜,沈自尹,王文健.扶正法缓解哮喘发作的作用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8(2):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