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忠商事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藤忠商事
概况简介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从1858年第一代伊藤忠兵卫做麻布生意创业开始,正式成立于1949年,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雨沧桑,不断成长发展。
现在,伊藤忠商事已成为一家在世界7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50个据点的大型综合商社,在纤维,机械,信息通信·航空电子,金属·能源,生活资材·化工品,粮油食品,金融·房地产·保险·物流等各领域从事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三方贸易,以及国内外贸易投资,业务范围广泛。
1997年,该公司推行了新的组织开工,把各个业务部门划分成独立经营的“分部公司”,并引入了CEO制度。
历史事件
1858年创始人伊藤忠兵卫,15岁时首次经大阪,到泉州,纪州销售麻布(伊藤忠商事创业)。
当时15岁的第一代伊藤忠兵卫以“走贩”的方式经由大阪远行至纪州附近
做麻布生意。
第二年则途经冈山,广岛,下关,南下至长崎。
当时日本与美国,
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五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跨入了自由贸易时代。
在
亲眼看到外国人,军舰,商馆后,忠兵卫被深深地震撼了,这让他更加确信从商
之道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1872年伊藤忠兵卫在大阪市东区本町2丁目创立和服布料庄“红忠”,主要经销棉麻布品以及尾浓纺织品,关东纺织品。
在“红忠”开业的同时,伊藤忠兵卫还制定了
“店规”,以这种当时还不多见的明文方式明确店员的权利和义务,希望借此将
年轻店员在内所有员工的工作潜力发掘出来。
此外,忠兵卫还引入“民主化经营”
的会议制度等手段,用人不疑,大胆启用有才之士加以培养,这也成为第一代伊
藤忠兵卫一生始终贯彻坚持的重要经营理念。
1884年“红忠”改名为“红伊藤本店”。
1893年伊藤线店开业(伊藤忠商事的前身)。
位于大阪东区安土町2丁目的棉线批发商号伊藤线店开业。
除了作为店长的第一代伊藤忠兵卫,还包括有副店长,经理和
主任等共10名员工。
利润三分法成文,采用西式会计,发行月刊杂志“实业”
(织品行业指导性杂志,部分公开发行)等当时划时代的经营方式的不断推出,
使得店长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关系,形成了合理高效的经营模式。
现在的伊藤忠商事正是在伊藤线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1914年改革个体经营组织,设立伊藤忠合名会社。
1918年创立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开设纽约办事处。
1928年制作面向海外的公司标志。
1941年伊藤忠商事与丸红商店,岸本商店合并,成立三兴株式会社。
1944年三兴与大同贸易,吴羽纺绩合并,成立大建产业株式会社。
1949年战争时期创办的合并公司——大建产业株式会社分为4个公司。
伊藤忠商事重新迈出了第一步。
1950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952年设立伊藤忠美国公司(现ITOCHU International Inc.)。
1957年东京分公司新办公楼竣工(中央区日本桥本町2丁目)。
1967年东京分公司升级为东京总公司,与大阪总公司形成双核体系。
1969年大阪总公司新办公楼竣工。
举办“创业100周年纪念祝新办公楼落成宴会”。
昭和44年4月25日(1969年4月25日),公司创业100年纪念典礼在13楼的
大会议室召开。
典礼上,公司推出了社歌“与世界相连”和宣传口号“伊藤忠
与世界相连”(C.Itoh cover the world),并发表了“创意,专研,实行”(Idea and
Challenge)的社训。
1971年由伊藤忠作为中介,五十铃汽车与美国GM签订了关于全面合作的基本合同。
1972年成为第一个被中国认定为友好商社的综合贸易公司。
进入20世纪70年代,伊藤忠商事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经过多年的努力,伊藤忠
商事终于实现了“非纤维部门扩大和综合化”,一跃发展成为综合性商社。
在日
中贸易方面,伊藤忠商事也走在了前面。
昭和46年12月14日(1971年12月
14日),伊藤忠商事正式宣布遵守“日中贸易四个条件”。
为此公司内特别开设
了“中国室”,以积极推进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昭和47年3月(1972年3月),
以当时的越后社长为团长的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并被中国政府认定为第一家友
好商社。
此后伊藤忠商事在推动日中友好,日中贸易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昭和47年9月29日(1972年9月29日),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实现了日
中邦交正常化。
1974年为纪念伊藤忠商事重新启步25周年,创办伊藤忠纪念财团,开始青少年健康成长相关的社会公益项目。
1977年签订与安宅产业株式会社的合并合同。
1980年位于港区北青山2丁目的东京总公司新办公楼竣工。
1989年成功发射日本第一颗民间通信卫星“JCSAT-1”。
1992年推出新的公司理念,新的英文公司名称和新的公司标志。
平成4年6月1日(1992年6月1日),伊藤忠商事公布了新的英文公司名称,
以及公司理念。
为此公司内开展了New CI活动,历经1年的时间从全球的伊藤
忠社员中征求适合国际综合企业的公司名称和公司理念,最终在不更改日文公司
名称的前提下,确定了新的英文公司名称“ITOCHU Corporation”,并制定了以
“ITOCHU Committed to the global good.-致力于全球的富饶和发展”的公司理念
为中心的The ITOCHU Credo(伊藤忠商事公司理念)和The ITOCHU Way(伊藤忠
商事企业行为准则)。
同年10月1日,伊藤忠商事开始使用包括新ITOCHU公司
标志在内的企业标识。
1996年伊藤忠集团成为萨哈林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最大的私人股东。
1997年引进子公司内公司制度。
成为第一家获得环境管理国际规格ISO14001认证的综合贸易公司。
在伊藤忠国内外业务日趋多样,经营环境急速变化的背景下,公司
认识到只有采用独立自主的经营方式,尽可能的将权利和责任下放各个部门,才
能更迅速及时的应对市场的发展。
由此就有了“公司内公司”的构想。
平成7
年(1995年),公司成立了制度改革研究委员会,并最终在平成9年(1997年)
正式引入“公司内公司”制度。
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目的:第一,通过各部门公
司的自主经营建立最高效的经营体系(构建适合各部门公司特点的经营体系,权
力下放使各部门公司更具灵活性和效率,强化合并报表与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管
理方法)。
第二,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总公司。
第三,具备应对分权所需的基本
掌控能力。
新制度实施后,伊藤忠商事的业绩和规模一直持续稳步扩大,利润也
大为提高。
1998年伊藤忠集团取得了FamilyMart的股份。
1999年引进执行董事制度。
2001年成立伊藤忠丸红钢铁株式会社。
2002年伊藤忠兵卫纪念馆开馆。
2005年中期经营计划“Frontier—2006~转向进攻与坚持防守~”启动,综合纯利润超过1,000亿日元。
与株式会社Orient Corporation开展资本、业务合作。
2006年业务改革计划:ITOCHU DNA项目启动。
2007年中期经营计划“Frontier+2008~以世界企业为目标而挑战~”启动。
2008年购入巴西铁矿石公司权益。
公布纪念150周年社会贡献事业活动的活动内容。
2009年中期经营计划“Frontiere 2010~力争成为世界企业,创造未来~”启动,公布改订后的公司理念及企业行为准则。
创始人简介
第一代伊藤忠兵卫
身处近代化日本的开端,第一代伊藤忠兵卫果断实行了各种新的突破。
例如在大阪的“红忠”开业之际同时制定店规,力图实现经营的合理化和组织化。
店规以明文方式规定了店员的义务与权利,并明确地记载了“利润三分主义”的内容。
导入会议制度、招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或利用保险制度、不断实行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令墨守成规的商界同仁惊讶不已。
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第一代伊藤忠兵卫在贯彻经营理念的同时,始终恪守佛教的慈悲精神。
忠兵卫遵信“买卖即是佛业”的理念,并令店员贯彻执行。
可以说作为近江商人特点的“对卖方有利,对买方有利,对社会有利”的“对三方有利”原则和“买卖骗人不得”的严格商训就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
忠兵卫对待店员也同样以慈悲之心相待。
比起主从关系,他更喜欢像个大家庭一样,或是以共同经营者的身份和员工相处。
比如说每月逢1、6的日子店里都举办由全体员工参加的鸡素烧聚会。
每月6次,被称为“一六”活动。
在鸡素烧聚会上忠兵卫与店员同席而坐把酒交盏,大家可以不受礼节的约束。
此外,忠兵卫还通过组织店员观看舞台表演和相扑、纳凉泛舟等领先时代的娱乐消遣活动,慰劳店员。
忠兵卫的这种姿态无形之中提升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与凝聚力,也为提高业绩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第一代伊藤忠兵卫的虔诚的信仰心,是当年出走行商下九州之时,受到了在福冈的真宗西本愿寺派的古寺--万行寺住持高僧七里和上的亲授教诲,这成为今后忠兵卫经营理念的基础。
革新和慈悲。
看上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要素,但是贯穿着第一代伊藤忠兵卫一生、成为其实现伟绩的原动力。
第二代伊藤忠兵卫
第二代伊藤忠兵卫具备了作为企业家、作为一个人取得成功所需的基本资质,即“合理主义精神”与“果断的决策能力”。
为了使店铺的组织结构能更现代化,忠兵卫多次对店规进行了修改,当时罕见地雇佣了多位学校毕业生作为员工也是他「合理主义精神」的表现。
并且,跳过外国商馆中介进行直接交易,并开始涉足机械、钢铁等非纺织产品行业。
他的这种“合理主义精神”除了自身的天赋还由于加上他留学英国的磨练。
而能将这种“合理主义精神”体现在经营管理上,则是忠兵卫所具备的另一项素质-“果断的决策能力”。
第二代伊藤忠兵卫的果断决策力,每当直面危机时,都会显出惊人的效果。
大正9年(1920
年)的金融恐慌致使公司陷入经营困境之际,忠兵卫以“该弯则屈,才能该伸则展”的哲学,果敢的进行了大胆的事业规模缩小,经营改革,度过了这个前所未有的难关。
当时新组建的经营管理层,包括忠兵卫在内平均年龄仅35岁,俨然现代风险企业的经营体制。
二战开始后国家的统制变得严格,使得忠兵卫自由主义、国际化的经营理念难以充分发挥,他也逐渐远离经营第一线。
但依然在业界作为领袖人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而经他一手培育的组织体系,也坚实的扎根,成长,发展成为今日的伊藤忠商事。
“人可造就组织,而组织又可培育人”,第二代伊藤忠兵卫的经营哲学以及他的精神仍旧在现在的伊藤忠商事,以及其他曾经接受过忠兵卫教诲的众多经营者之中流传。
商务活动
对华贸易的基本方针
通过加盟WTO,第10次五年计划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国经济的将实现全球化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飞跃向上,今后更应将中国作为重点市场,致力于扎实的扩展事业。
以下述各点作为对中国贸易的支柱。
①扩大进出口贸易
—积极参与支柱产业,整备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并扩大有关农业资源开发等商务。
—不仅于日中两国,还致力于三国贸易。
②收益体质的强化与效率经营
—伞形企业以及中国各当地法人(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广州·深圳)以及各投资公司③加强商社机能
—充分发挥伞形企业以及中国各当地法人的机能,加强中国市场贸易的展开。
④第10次五年计划有关项目的展开
—根据2001年开始的第10次五年计划,致力于获得成套设备项目等大型项目的商权。
(西部大开发项目)
⑤参与国内销售事业
—以伊藤洋华堂,韩日啤酒,日清食品为中心展开国内销售事业。
⑥奥林匹克特别需要
—为2008年夏季举行奥林匹克、展开各种基础设施整备项目、广播事业项目。
在中国的商务活动
1972年3月,被中国认定为友好商社开展日中贸易
1979年9月,开设北京事务所,继之,于上海(79年)、广州、大连(80年)、天津(82年)、四川(84年)、深圳(84年)等地开设事务所
1992年5月,作为综合商社,第一家被批准成立当地法人“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继之,于1994年在天津、大连、青岛、深圳成立当地法人)
1993年9月,同样,作为综合商社,第一家被批准在北京成立伞型企业(投资性公司)“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1994年4月,建立华北(北京)、华东(上海)、华南(广州)为三地区母店辖子店的体制1995年4月,实施华东地区独立核算化
1996年4月,实施香港、华南一体化
当前的商务活动
经营额:1995年约56亿美元(约占日中贸易的10%)
出口约25亿美元
进口约11亿美元
转口贸易约20亿美元
1996年、1997年均60亿美元左右
投资事业数:约230余家(1997年底)
在华商务基地:伞型企业1家(北京),贸易当地法人6家(上海、大连、天津、青岛、深圳、广州)
事务所15个城市:
华北:北京、青岛、成都、重庆、武汉、乌鲁木齐(大连、天津为当地法人的事务所),华东:南京(为上海当地法人的事务所)、华南:广州、深圳、厦门、福州、珠海、海口常驻人员:(当地法人、事务所、派往三资企业)约120名
中国职员:(当地法人、事务所)约300余名
贸易
进出口项目内容:
出口:纺织品、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品、合成树脂、纸张、纸浆、成套机械及设备(汽车、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电气、电子机器等)。
进口:纺织品、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食品、化工品、海产品、粮油、饲料、工具、机械零部件等。
转口贸易:通过面向世界各地的顾客网络,在中国与亚洲、中东、澳大利亚及南北美之间的转口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
投资
在纺织、机械、化工品、铸造、有色、轻工、食品、体育、零售商业、饭店等多行业,积极开展投资事业。
为建立物流网络,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物流合资公司。
(业务内容:仓库业、经营集装箱、汽车运输、国际运输、海关手续与装船业务、保险、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