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4)(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8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兰州一中期中考试)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多、岛屿、陆地被分隔成小块
B.经济形态各异,生产生活方式多样
C.各地区相对隔绝,交往很少
D.没有出现强大的专制王权进行兼并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题干强调的是希腊形成“小国寡民”的原因,A 项是最主要的原因,故选A。
经济形态主要是航海和海外贸易发达,排除B;希腊城邦相对孤立,但是交往很少,也是因为地形影响,排除C;D与材料现象无关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A
2.(2015·杭州师大附中月考)古希腊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
在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公民通常是由本邦成年男子组成
②一些本邦成年贵族女子也是公民
③实行直接民主制
④实行代议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根据所学,雅典民主只适用具有公民权的少数成年男子,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没有公民权。
雅典民主实行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
故选A项。
答案:A
3.(2015·湖北襄阳四校期中考试)在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 000票,他将被判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恢复公民权。
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 )
A.《十二铜表法》B.陶片放逐法
C.雅典公民法D.公民大会法
解析:本题考查陶片放逐法,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所学知识“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可以判断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实行的陶片放逐法。
答案:B
4.(2015·浙江慈溪期中考试)伯里克利执政时代,下列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能够体现轮番而治原则的是( )
①十将军委员会②公民大会
③五百人会议④陪审法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伯里克利时期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伯里克利改革中十将军委员会不向公民开放;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不存在轮番而治的情况。
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均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轮流执政。
答案:B
5.“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指的是古希腊的( )
A.公民大会的辩论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D.人民主权的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成就。
欧洲从古希腊继承的关于人的动力线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文主义,欧洲从古希腊继承的关于社会的动力线就是管理社会的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答案:C
6.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解析:这些政治机构和制度的设置,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职能,而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答案:B
7.《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
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
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法制,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通过材料中对立法者、贪官污吏的限制以及对借债人权利的维护,可以看出是平民斗争的结果,故选A项。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8.(2015·吉林期中质检)《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该规定的实质是(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
C.习惯法影响巨大D.法律至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核心内容。
从材料可知,烧毁房屋或谷物的要进行处罚,这说明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正确答案为A。
B、D是罗马法的原则,C是影响,但都不符合材料,均排除。
答案:A
9.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
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
②《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③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④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的总称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习惯法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是约定俗成的,无文字依据,①正确;由图中《十二铜表法》产生原因可知②正确;万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③错误;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所有法律的统称,④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0.(2015·山东滨州模拟)《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
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说明罗马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答案:D
11.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 )
A.抽签选举、轮番而治B.自由、平等、博爱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故选C。
答案:C
12.(2015·杭州质检)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B.罗马的法律体系具备资产阶级法律的性质
C.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开始形成
D.罗马法削弱了罗马的共和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比较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材料的信息可知,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这和资本主义社会颁布的法律有相似之处,所以选择A项。
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奴隶社会的法律,法律只是保护罗马的自由民(包括罗马公民),而资本主义法律则是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项;罗马法开始是习惯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C项说法错误;D 项未在材料体现,排除。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
材料三如图是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
(4分)
(2)材料二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
(8分)
(3)“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和古希腊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解析:第(1)题关键是依据图片提炼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抓住公民大会和陶片放逐法来回答。
第(2)题第一问,材料属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的改革,奴隶没有公民权,贵族属于少数,多数人是指公民。
第二问,根据题干中“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的提示回答。
第(3)题考查对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产生影响的理解。
第一问可以从经济、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加以概括;第二问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运作方式则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经验借鉴。
答案:(1)职能或作用:①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
事,体现人民主权。
②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2)雅典公民。
成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特点;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地少山多,海岸线曲折,海岛密布。
(3)中国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影响: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
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如斯巴达的法律制度,由其政治制度的创建者来库古以“神谕”的形式传达,因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斯巴达人也由此养成了极强的守法观念,他们自愿服从来库古法律的约束,极少违反,他们将对法律的遵从看成是一种“美德”。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具有至上权威是法治的关键,而良法是法治的基石,这是法治的两大基本要素。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材料二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理性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只不过是成文的理性而已。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材料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
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在治国理念上有何变化?材料二与之相比有何进步?(6分)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10分)
(3)你认为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材料一第一段文字反映了古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第二段反映古希腊人提出良法。
第二问材料二提出理性。
第(2)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的背景和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题注意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再得出答案。
答案:(1)从“尚法”到“良法”之治,材料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2)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罗马习惯法的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形成了成文法,为罗马法律的发展奠定基础。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至高无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