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与社会边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与社会边缘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这样⼀种趋势:政治对经济和社会的调控能⼒越来越强⼤;同时,经济与社会越来越需要政治的调控。
没有政治的调控,经济对社会的侵害越来越⼤,表现是社会的不公平加剧;没有政治的调控,经济内部的⽭盾越来突出,表现是垄断加剧,图财害命;没有政治的调控,社会内部的⽭盾也会越来越突出,表现是两极分化,倚强凌弱。
这种趋势的形成,⼤致是这样的原因:竞争推动的科学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科学技术⽣产⼒转化能⼒不断增强;⽣产⼒提⾼对于劳动⽣产率的提⾼呈指数增长;就全社会来看,⼈类创造价值的能⼒也呈指数增长。
经济快速发展以后,利益调整的速度加快了;经济领域的优胜劣汰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社会领域的不公平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内部的效率⽭盾、社会领域内部发展的不公平⽭盾、经济与社会的对⽴与⽭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激烈。
⽭盾冲突和利益冲突都需要政治发挥作⽤给以平衡。
政治越来越重要。
另外,现代社会的冲突和⽭盾都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盾。
在现代社会,经济利益的冲突,是所有冲突的根源。
⽂化的、道德的、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国家的,所有冲突本质上都源于利益。
追求利益,为了利益,既⽂明⼜野蛮,既胆怯⼜⽆畏,既很有教养⼜很没有素质,既⽂质彬彬⼜⾯⽬狰狞,既温⽂尔雅⼜充满⾎腥。
利益,让经济充满了⽭盾,更让社会充满了⽭盾。
平衡⽭盾,就是平衡利益。
政治发挥调控、平衡各种⽭盾的最有效的⼿段是经济⼿段,经济⼒量是最有⼒量的政治⼿段。
这是⼀种趋势,即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社会边缘化的趋势。
我们说过,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
经济社会的特点是⼀切关系,不但经济关系是这样,就是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也是这样,都带有经济的性质。
政治经济化正是现代社会经济性质的政治表现。
对于政治来说,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早已经超出了警察和军队的狭⼩范围,社会治理的范围越来越⼴阔,内容越来越丰富。
这种社会治理范围和内容的变化都是由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改变引发的,经济每向前发展⼀⼩步,利益调整就变化⼀⼤步。
⽭盾,利益冲突的⽭盾在经济社会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利益调整的本⾝就代表了⽭盾,经济本⾝的⽭盾,社会结构变化的⽭盾,经济与社会的⽭盾,多种⽭盾交叉,作⽤,影响。
这些⽭盾的性质是利益的⽭盾,不能⽤警察和军队去解决,只能依靠经济的⼒量。
⽽经济的⼒量既不来⾃于警察的⼒量,也不会来⾃于军队的⼒量,只能来⾃于经济所创造价值。
对于政治来说,⼿⾥掌握的经济资源越多,治理国家与社会的能⼒越强;⽽经济越是发展,政治的经济资源才能够越多。
⽽经济越是发展,社会⽭盾越是突出,治理难度越⼤,需要的经济资源越多。
经济和政治就好像⼀对亲密的朋友,同时⼜好像⼀对冤家。
经济发展不断地制造社会⽭盾,社会⽭盾需要政治去解决;政治解决任何⽭盾都需要经济资源,⽽政治的经济资源⼜只能来⾃于经济所创在的价值。
政治经济化是经济与政治的⽭盾决定的。
没有经济提供的价值资源,政治就失去了调控的能⼒,政治越来越依赖经济,这就是政治的经济化。
政治治理社会主要依靠经济⼿段。
政治的经济⼿段主要依靠公共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最基本的公共政策。
任何货币政策,最终的效果都是调整现存的价值使⽤。
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管是向⾦融体系注⼊资⾦,还是购买国家债券,都改变了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向银⾏注⼊资⾦,便于增加供给;购买国债,便于增加需求。
不管是增加供给,还是增加需求,都是通过调整现存价值的使⽤⽅向达到的。
向银⾏系统注⼊资⾦,改变的是企业信⽤⽔平,即企业获得银⾏信⽤更⽅便了,成本更低了;或者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更容易了。
财政政策的任何⽀出⾸先都会变成经济体系的需求,需求的任何增加都会扩⼤供给。
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直接改变的都是经济,⽽不是社会。
或者说,公共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直接的,⽽对社会的影响,即社会结构的影响总是间接的。
这说明,政治治理社会的经济⼿段,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和死。
于是决定企业⼀⽅⾯要研究市场,另⼀⽅⾯要研究政治。
企业越来越从单⼀依靠是市场竞争改变为主要依靠公共政策,利⽤公共政策或者影响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向有利于企业⾃⾝的⽅向发⼒,不但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
寻租⼤量存在,政治家和企业有扯不清的关系,就是经济政治化。
社会,⽼百姓在经济体系中是作为劳动出现的。
劳动是与资本对⽴的。
劳动与资本的竞争,劳动总是处于劣势,资本处于强势。
劳动的每次争取⼯资的⽃争,都会以失败告终。
即使政治在公共政策上倾向于劳动,⽐如确定最低⼯资标准,最终也会被资本以辞退劳动的⽅式予以否定。
竞争的结果是,劳动要么接受低⼯资,要么以加班的形式对冲⼯资的上涨。
在资本与劳动的竞争关系中,趋势是资本主导化。
在政治体系中,以⽼百姓群体为形式的社会对政治除了社会动荡没有任何威胁。
当社会动荡是局部的、偶然的发⽣的时候,政治都会以警察施压和司法审判给以平复。
社会与经济的区别是,经济虽然不断地制造⽭盾,但是不断地给政治调控⽭盾提供经济⼿段,所以政治离不开经济。
⽽社会则不⼀样,社会只会产⽣⽭盾,⽽且这些⽭盾多数时候是以触犯法律的形式出现的。
对于政治来说,社会的⽭盾是纯粹的⽭盾。
社会如果没有影响政治的渠道,势必被政治所忽视。
资本主导竞争,政治忽视社会的现象就是社会的边缘化。
社会边缘化不断地制造社会⽭盾,社会⽭盾发展到激烈的程度,就会引发暴利,暴⼒的蔓延就会动摇政权的稳定。
因此,政治必须从制度上⼊⼿,改变社会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
在经济体系中,需要加强⾏业⼯会的建设,让⾏业⼯会代表劳动与资本竞争,改变劳动总是处于弱势的地位。
在政治上,需要逐步加强社会的⼒量。
有效办法是,让社会决定政府。
根据政治经济化的规律,政府在⾏政的时候总会向经济倾斜,⽽忽视社会的利益。
如果社会不能决定政府,那么这种趋势将越演越烈。
社会决定政府,是对政治经济化的纠偏作⽤。
[更⽅便阅读,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齐守峰分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