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标”创建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品一标”创建工作计划“三品一标”创建工作计划
篇一:“三品一标”创建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扩大全县“三品一标”总量和规模,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治区、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为目标,继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和开发,努力做大做强“三品一标”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目标任务
我县现有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地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
我县非常重视农产品品牌化,重点抓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
为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今年完成3万亩优质春小麦无公害基地创建;组织申报神农合作社和吉顺合作社蔬菜、吉星面粉的绿色食品认证;“沙吾尔”春小麦地理标志认证和冰山面粉的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认证;“沙吾尔”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
三、工作重点
1、积极推进认证登记工作。
立足本地优势产业,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三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引导和服务,积极推进认证登记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农产品认证。
按照发展优势产业和提升认证产品档次和规模的原则,深入做好优质春小麦和绿色蔬菜产品认证。
抓好示范区、优粮与蔬菜基地的产品的申报,重点提高优质春小麦基地的无公害认证率。
二是做好无公害农、绿色食品续展和有机农产品的保持认证工作。
今年我县年内完成3万亩优质春小麦无公害基地创建;吉顺合作社蔬菜和吉星面粉的无公害食品认证;神农合作社蔬菜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
“沙吾尔”春小麦地理标志认证,“沙吾尔(萨吾尔)”农产品商标注册和春小麦粉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2、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管。
2014年我县“三品一标”工作要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确保认证产品不出现较大的质量安全事故。
一是以现场检查为重点,突出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生产档案记录等环节,细化现场检查和检验检测要求,确保工作质量。
二是完善产品质量抽检制度。
绿色食品抽检比例不低于30%,无公害农产品纳入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计划,扩大抽检覆盖面。
三是切实抓好企业内部质量管理。
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坚决要求整改,对问题较突出的企业、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摘牌收证。
四是加强企业的自律自查。
一方面要加强对认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要督促指导企业整章建制,完善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五是开展“三品一标”市场标志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维护“三品一标”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
六是建立健全监管责任机制。
县级工作机构要有专人联系认证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质量安全监管抽查,把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把第一责任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建立“企业自律为基础,行政执法监督为主导、系统监管为保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3、加强农业园区标准化基地建设。
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供种、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基地生产模式,改善现有基础设施,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和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建设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
4、抓好“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市场开发。
积极组织本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参加全国农交会等各类展会,促进产销对接和贸易,扩大我县认证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5、着力推进体系队伍建设。
一要健全工作机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重点抓好工作人员和内检员的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懂业务、能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要规范业务流程。
加强认证申报、现场检查、检验检测、证后监督等各流程的规范和管理,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涉农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从长远发展和市场拓展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产品认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逐步推进我县涉农企业“三品一标”的全面开展。
粮食局负责粮油加工企业落实“三品一标”认证,春小麦粉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农业局负责农业合作社、农业种植基地的认证工作;
畜牧兽医局负责养殖加工企业(合作社)的认证工作。
各农口部门要齐心协力,履职尽责,确保各项任务要求落实到位。
2、加大宣传力度。
广电部门要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三品一标”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三品一标”知识,提升“三品一标”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努力营造“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的“三品一标”发展氛围。
3、强化政策措施。
加大农业园区基地建设、认证监管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为“三品一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篇二:“三品一标”创建工作计划
2016年全省“三品一标”工作总体思路是:稳定数量,提升品质,提高比重。
“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2900个左右,确保基本稳定,略有增长。
加强监管与技术指导,全面提升“三品一标”产品品质,增加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在“三品一标”产品中的分量,认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
提高“三品一标”产品在全省农产品商品量的比重,争取达到25%。
加大“三品一标”事业和企业品牌宣传,增强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工作中以及消费者群体中的影响力。
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稳步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认证
产品认证是“三品一标”工作的基础,要继续稳步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工作。
坚持稳定数量的原则,产品有效认证总数保持2900个左右,比2015年略有增长,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600个,绿色食品1150个,有机食品产品15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增加1-2个。
在基本稳定产品数量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认证产品质量标准,完成从认证产品到认证精品的转变。
加强我省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三品一标”开发,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产品合作社、企业进行产品认证。
二、狠抓认证产品证后监管
一是抓好企业年检。
严格落实好企业年检制度,要通过年检规范企业生产,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企业生产水平。
二是抓好产品抽检。
在完成国家中心年度抽检工作的基础上,我省突出重点产品和重点指标,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各组织不少于一次的集中抽检。
三是抓好市场监察。
突出节假日对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农产品交易场的检查,重点检查规范用标情况,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测。
三、大力推动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
2016年计划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全省范围内建设40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
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统一挂牌、统一包
装、整体对外宣传、构建销售网络平台等措施,带动全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产品认证,打造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促进我省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取得迅速发展。
四、推行“三品一标”产品检测费补贴政策
继续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检测费全额补贴政策,对全省国家级贫困县实行绿色食品认证检测费进行补贴,以带动相对落后地区“三品一标”产业发展。
五、做好“三品一标”产品公益宣传和企业品牌宣传
一是要充分利用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潇湘晨报、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各种媒体,通过持续的公益宣传进一步提高“三品一标”公众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是支持企业进行品牌宣传,与有关企业共同举办公益性的宣传活动,制作示范基地宣传视频与宣传册等。
六、构建营销平台,探索“三品一标”发展新模式
选择省内有实力、有规模、有影响的“三品一标”企业为基础,构建“互联网+绿色食品”营销平台,在争取农业部和省农委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省绿办将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平台的建设和宣传,同时注册“湖南绿色食品”微信公众号,搭建“湖南绿色食品”微商城,为全省“三品一标”产品销售开辟新的渠道。
七、积极推介“三品一标”认证品牌出省、出国
重点做好两类产品的推介,一是推介有地区特色的优质产品,通过召开新闻推介会、参加国内大型博览会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特色和优势,逐步让消费者接受并认可,省绿办将重点做好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的参展工作。
二是推介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产品,与国际接轨,组织参加国际重要农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真正走出国门,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八)加强“三品一标”体系队伍建设
计划在年内举办三期培训班。
一是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养殖业)检查员培训班,培训人数150人。
二是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绿色食品检查员培训班,培训人数150人。
三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班,培训人数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