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刍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屈微微(1987-),女,浙江临海人,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一、充分发挥思维在欣赏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的认识活动必须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训练。

教师在欣赏音乐前不必全盘托出相关内容,更不要照本宣科,以免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之感,要尽量运用积极的、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换起他们的求知欲,并能开拓思维境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欣赏柏辽兹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述的形式引入课题,有效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并在讲解音乐知识变奏曲时,先让学生聆听各个变奏的主题曲,然后问学生这一主题演奏了几次再举手示意,让班里其他学生分组用lu、la、bang 来哼唱变奏的主题旋律……变奏曲的定义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教师可以把同一体裁、同一描写内容、同一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进行互相比较,反复聆听,找出同类异曲的同异之处,会对乐曲有更深的印象,产生特殊的兴趣和感情,这样,记忆就更深了,理解也会更深。

例如在上欣赏课《脚夫调》时,教师就可以把其他的信天游
民歌拿来作为补充欣赏,如《赶牲灵》《兰花花》《见面容易拉话难》等,这样就能加深印象,牢记信天游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大的特点。

也可以拿另外一首信天游《刨洋芋》来对比欣赏,以此得出不同信天游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

二、适度发挥音乐审美的主观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爱幻想、会创造、有主见,教师应该改变把音乐教育当成仅仅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狭隘眼界,改变只从教师主观感受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独特体验的死板教学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发表独特
的见解,让音乐课堂灵动飞扬。

有效运用讨论法是提高学生欣赏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好方法。

在让学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时,欣赏完后,学生通过节奏、速度、力度等变化分辨出乐曲共有两个主题,当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第二个主题内容的理解,给第二主题进行再度创新,加上合适的打击乐器时,就有几个学生说可以加上大锣、小锣等乐器。

当我问其理由时,学生说因为第二主题所表述的内容是暴风雪来了,到最后小姐妹为了保护羊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整体的情绪比较悲伤,所以大锣小锣的加入预示着小姐妹遇难了。

听完之后,我有点哭笑不得,因为我给他们欣赏的第一部分内容是《草原放牧》,他们所说的暴风雪来了是第二部分的内容。

虽然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但是我还是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因此,让课堂因“错误”而生成,让学生因“错误”而成长。

总之,正确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引领之间的关系,让课堂如行云“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追求真实自然,还原生活本色,让课堂变得趣味无穷,真正将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为主动地寻求能力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灵动的智慧。

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教学内容,及时将课堂上的动态信息生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营造“生成性教学”的空间,使音乐欣赏教学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教学,这既是教学效率的本身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燕华.音乐欣赏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1,(22).[2]刘晓亮.浅析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设计[J].艺术教育,2016,(1).
[3]王秀琴.试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音乐欣赏教学课堂[J].当代音乐,2016,(9).
[责任编辑:杨辰]
有效提高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刍议
屈微微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
浙江临海317000)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积极配合与协调,师生一起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与计划,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愉悦。

文章阐述了有效提高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教学途径与策略。

音乐欣赏;有效教学;提高效果
【摘要】【关键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