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探究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段数学探究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
究
摘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小学教育领域内也在不断革故鼎新。
与以往
的教学经验相比,新时代下,更加强调激发学生活力,高效率完成新课程教学任务。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拓展学生思维,使他们热情主动地参
与到学习中来。
为此,教师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依据学生
性格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依据学生自身差异设
计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探究性作业,通过引导性教学,让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
的学生养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发参与
到探究性作业课题之中。
探究性学习生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各学科逻
辑思维能力,使其在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实现良好教学效果,达到培育人,塑
造人的根本目的。
本文将从教师对小学中段数学探究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出发,提供一些思路与策略,以供业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作业设计
1.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有层次的数学探究作业设计
鉴于年龄特点,小学中段的学生普遍对理论性知识缺乏兴趣,面对一切新鲜
事物却拥有极强的好奇心。
因此,教师在布置小学中段数学探究作业时,要依据
现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展开作业设计,合理进行教学规划,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
数学科目的学习探究中。
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学习习惯、知识接受
与理解能力各有不同,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数学
探究作业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例如:在布置探究性作业时,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更加注重突破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
生则更加应该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提升,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这一
教学理念应用于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
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步骤教学:首先选择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然后结合
课本定义解释轴对称图形可以经过哪些基本图形平移、旋转得到,最后让同学们
亲自动手设计一款轴对称图形。
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该章节内容,也
可以在日常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为更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2.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作用,构建主导型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思维来指导,培育自主学习的能
力至关重要。
学习数学一定要树立主导型思维,简单机械的题目训练一定程度上
有助于知识的巩固,但主动探索,开阔思维与视野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要意。
面
对新问题,新题型时,要引导学生摒弃思维的固化,主动思考相关数学问题,从
而做出有效判断。
为此,教师在平时的课程设计中,要把设计提升学生的实用性
思维能力这一目的放在首位,鼓励学生构建主导型思维。
例如,在学习到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内容第一章节“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站在培育学生发散
思维的角度,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布置探究作业,即:根据所学内容,学生自
己出两道简易方程的数学题,并在题目下方详细地写出出题思路与解题步骤,最
终交由教师做统一批改,教师在批改时要做到细致、细心,及时解答学生对于本
节内容的疑惑与问题。
3.开展实践拓展作业教学
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贴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知识的应用。
因此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树立数学思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
小学中段数学教学实践中,单纯地依靠课本理论知识灌输显然已无法满足今天我
们对数学学习的要求。
只有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加全
面的塑造学生。
同样将实践拓展贯穿于数学探究作业,也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培
养数学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就需要教师将相关的教学理念一点一滴渗透
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实践型探究作业中,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型教学,促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能力得到提升,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七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分组的形式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实践型探究作业:利用纸
张、剪刀、尺子、胶水等工具,制作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卡片,最终评选出最优小组进行奖励。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制作来获得对图形的切实感知,既可以巩固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课上也可以让学生依据生活实际,充分自身发挥想象力,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学习图形相似的物品并介绍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结束语
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同时也一定伴随着枯燥与乏味,因此就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更多的新鲜元素,从内心让学生萌发对知识的渴望,培养揭开数学奥秘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探究学习的执着与快乐,更好的在学习中提升数学文化素养,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构筑良好的基础。
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来说,作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师要深入探究现阶段学生在探究作业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融入今后的教学作业设计中,使学生从心里接纳数学热爱数学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秋婵.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探究[J]. 文渊(高中
版),2020(8):336.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08.649.
[2] 王欣. 小学数学高年级探究性作业的设计[J]. 速读(下
旬),2018(9):87. DOI:10.3969/j.issn.1673-9574.2018.09.080.
[3] 俞红波. 小学数学课外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18(32):25.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8.32.018.
[4] 袁孔伟. 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
究,2020(21):74-75. DOI:10.3969/j.issn.2096-224X.2020.21.035.
[5] 张毓珍. 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与探究[J]. 青海教育,2017(4):40-41. DOI:10.3969/j.issn.0529-3502.2017.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