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作用和热力环流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大气运动课件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大气运动课件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
杨树永
空气的运动情况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学案》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学案》 合作解疑”中热力环流示意图, 中“合作解疑”中热力环流示意图, 并说明理由。 并说明理由。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画热力环流的步骤
完成《学案》 完成《学案》中“精讲点 1部分 画出“ 部分: 拨”第1部分:画出“海陆 城市风” 风”和“城市风”示意图
A
B
C
D
请将下图中四点的气温和 气压从高到低排序: 气压: C> D> B> A ;
郊区
城区
郊区
2、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
请观察分析:
1. 引起空气运动的直接动力 是什么?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高空风向取决于哪些力的 作用?风向稳定时指向何 方?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 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与高空风向相比,近地面 风的受力、风向有何不同? 近地面风除受水平气压梯 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外, 还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城市风的形成
郊区
市区
郊区
海陆风的形成
海 风
陆 风
完成《学案》 完成《学案》中“合作解疑”图 合作解疑” 中A、B、C、D四点气压的高低, 、 、 、 四点气压的高低, 四点气压的高低 并试着说明判断理由。 并试着说明判断理由。
1.
1.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 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请 标出近地面的气温、气 压差异和近地面风向;
UP
一、热力环流
1、地面冷热不均 是引起大气运动的 根本原因。 2、受热的地方,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相应的高空则形成 高气压;冷却的地 方,空气收缩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相应的高空则形成 低气压。 3、在水平方向上,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 低压区,形成热力 环流。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共24张PPT)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共24张PPT)
即“高凸低凹 ”。
高压
低压


低压 A
受热
高 压
高压 C 冷却
低压
比较①②③④的气压大小
高压

低压





高压 B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C
冷却
③ > ② > ① >④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B 规律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C
冷却
1、气压都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高低气压都是在同一水面上的比较

市区
郊区
城市风对城市有何影响?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 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 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
重点: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难点:热力环流的原理
侦探小故事:
小明到海边露营,夜里小明钱包不见了,于是 找来了警察。警察确认了两名嫌疑犯,录口供时:
嫌疑犯甲说:我当时在海边散步,面朝大海,风 吹着我脸庞,好舒服,钱包不是我偷的。
嫌疑犯乙说,当时我坐在海边,面朝大海,风从 我身后吹过来,我觉得好冷,然后就回去睡觉了, 钱包不是我偷的。
C
高压
A’
低压
B’
低压

热力环流PPT课件

热力环流PPT课件
03
南半球向左偏转
1
北半球向右偏转
2

3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 气 增 温
动画演示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

根本
原因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直接
原因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收看!
演讲人姓名
山风
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气温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市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的高温的城市区域,这种现象就称为﹋(城市工业、居民、交通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课件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课件

风力冷却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建筑物可以 利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对 空调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风力农业
风力农业是指利用风能来促进农 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风力驱动的风机、风车等设 备,可以为农田灌溉、温室通风 等提供动力,同时还可以为农业
外太空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领域, 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特点
外太空没有大气,温度极低,真空度 高,对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02
热力作用
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热源, 通过大气层时受到吸收、反射和 散射作用,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 和气候变化。
长波辐射
地球表面和大气通过长波辐射将 热量传递到空间,对大气温度的 垂直分布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影响
三圈环流对气候、天气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如季风的形成、气候带的分布等。
季风环流
01
定义
季风环流是指由于季节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形成的环流。
02 03
形成过程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季风环流在北半球夏季时表现为 南风和东南风,冬季时表现为北风和西北风。季风环流的形成与三圈环 流也有一定的关系。
热成层位于平流层之上, 高度在80-85千米左右, 是地球大气的第三层。
特点
热成层中的气体温度极高, 气流运动强烈,是地球大 气中最重要的热量来源之一。
影响
热成层中的气体运动对天 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如形成臭氧层空洞等。
外太空
定义
影响
外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 包括地球的卫星轨道和宇宙空间。

热力环流PPT课件

热力环流PPT课件

02
地球表面热力环流现象分 析
陆地与海洋间热力环流
白天
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近 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空 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
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近 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 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山地与平原间热力环流
在热力环流的上升支,低层空 气辐合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周围空气向中心辐合,风向呈 辐合状。
在热力环流的下降支,高层空 气辐散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空气从中心向外辐散,风向呈 辐散状。
04
热力环流观测方法与技术 研究
传统观测方法介绍
地面观测站
飞机观测
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站对温度、湿度、 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进行长期连续 的观测,获取热力环流的基础数据。
数据同化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利用数据同化技术,将观测数据融入数值模拟模 型,提高模型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的准确性,从 而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
数据同化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通过数据同化技术,将实时的观测数据融入天气 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05
热力环流模拟预测模型研 究
区域气候模式在热力环流模拟中应用
过程参数化等挑战。
全球气候模式在热力环流模拟中应用
01
全球气候模式(GCMs)概述
介绍GCMs的定义、发展及在热力环流模拟中的应用。
02
GCMs在热力环流模拟中的优势
阐述GCMs在大尺度环流特征、长期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模拟优势。
03
GCMs在热力环流模拟中的挑战
讨论GCMs在分辨率、地表特征描述、云和辐射过程等方面的挑战。

大气的受热过程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大气的受热过程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能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 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大气的保温作用能弥补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夜间气 温不至于太低。 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
二 大气运动
(一)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修改_高清.mp4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力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高低差别。 只要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便会产生一种促使空气由高 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简称气压 梯度力。 2、风 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在气压 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沿着水平方向流向低压,这 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即为风。
来自海洋的 暖湿气流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受海陆热力因 素冬季:西北 季风;夏季: 东南季风
温带季风气 候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 冷干燥
纬度位置
控制的气压带、风带 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南北纬 受大陆气团 深居内陆, 40°—60° 控制 距海遥远, 大陆内部 海洋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 极圈附近 极地高气压 夏季;副极地低 气压带控制;冬 控制 季:极地高气压
全年炎 热干燥
纬度位置
控制的气压带、风带 形成原因
夏季盛行下沉 气流;冬季大 洋吹来的盛行 西风带来暖湿 气流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 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 和少雨 终年温和湿 润
南北纬 夏季:副热 30°—40° 带高气压带 大陆西岸 冬季:盛行 西风带 南北纬 25°—35° 的大陆东岸
单圈环流示意图
(2)、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的变化: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水平圈环流示意图
(3)、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大气运动 -完整版PPT课件

大气运动 -完整版PPT课件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 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 压面。
海 拔 升 高
气 压 降 低
B
A
C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等 压 面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等压面的判断


请比较下列位置的气压高低:

A >D

B >C
⑴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于海洋。
热力环流的因果关系
根本

冷 原因 空气


垂直


运动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空气 水平 运动
热低压,冷高压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 简单形式
万能公式
•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低气压=阴雨天气
•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高压=晴燥天气
讨论 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
欲知此事详情,待会详解
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什么是大气运动
大气的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
大气的垂直运动 气流的上升
气流的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一)、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1060hpa 1100hpa
形成高压。
高气冷压
低气压
陆地
冷高气压
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 气温低,形成高压。 海洋降温慢、气温
高,形成低压。
海洋
高气压
热 低气压
判断下面两幅图片,那副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增温快
陆地 海洋
海洋:增温慢
a
夜晚
陆地:降温快
陆地 海洋
海洋:降温慢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b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 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 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 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
纬度因素: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 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 小,经过的大气路径越 短,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少,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 地形的起伏 其它因素:天气状况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1】
太 阳 辐 射
大气吸收
请你完成“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联系框图”:
I
A
E
B
F
H J
C
D G
地 大 宇宙 太 面 气 空间 阳 地面 辐射 太阳 大气 辐射 辐射 大气逆 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等压面
B
A 地面受热均匀
C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
低气压 A 热
高气压 C 冷
大气 上界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 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可增强大气逆辐射, 提高地面的温度。
利用温室效应, 发展反季节果蔬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的吸收、反射作用 (1)图中由A到B过程中总量约减少一半,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 CDB (2)图中B、C、D三种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___,按发生的先后 BDC 顺序排列为________。 长波 (3)相对于太阳辐射来源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__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方向 大气逆 来说,大气辐射又称为______辐射。
1.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A ( ) 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 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大气环流 B.季风环流 C.低纬环流 D.热力环流 3.下图为等压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D

B
反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射 向 地 面 地面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暖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2】
太 阳 辐 射
大气吸收 射 向 地 面
反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增 温
大气
吸收
地面受热增温
地面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3】
太 阳 辐 射 射 向 地 面
大气
吸收
射向地面
地面受热增温
保持地面温度
地面
1 .“太阳暖地面” 3.“大气还地面”
2.“地面暖大气”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夜间,地面辐 射绝大部分热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量又被大气逆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辐射还给地面,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气温不会太高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使气温不致降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得过低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月球 地球

6.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_______ C ;
A 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 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 (陆地或海洋)。 陆地
郊区
市区
郊区
2.读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热力 (1)该图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称_____环流,形成这种环流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 地面受热不均 A B (2)B、D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 A、E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E、F两 E C 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 A、C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 A (3)如果此处代表城市与郊区的环流,那么A、B、C三处为城市的应该是___。 城市热岛环流 考虑到城市风所携带的污染物对郊区的影响,卫星城应建在________之外。
反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增 温
大气
吸收
射向地面
地面受热增温
保持地面温度
地面
1 .“太阳暖地面” 3.“大气还地面”
2.“地面暖大气”
反射向宇宙空间
太 阳 辐 射 射 向 地 面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增 温
大气垂直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面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大气垂直运动
B 冷
A 热
C 冷
地面冷热不均
读等高面和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5点,气压 最高的是( ④ ), 最低的是( ⑤ ) 高度(米) 等压面 2:AB两地受热的是 ③ ( B ),空气 ⑤ 3000 ( 膨胀上升); ② ④ 冷却的是 ( A ), ① 2000 空气(收缩下降 ) 等高面 3:画出图中的 1000 A B 热力环流
. . .. .
热力环流
1、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 度间的温度差异。 2、形成: 同一水 地面冷 大气的 大气的 平面气 热不均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 压差异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 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 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 如下任务。
1产生原因
(hPa) 1010 1020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力。它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百帕) 低压
1006 1008




(1)在图a和图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3)在图a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在图b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 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白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