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亡、牢、街坊、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2. 教学难点
- 体会养羊人两次丢羊后的不同态度,理解“亡羊补牢”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 谈话导入
2. 解释课题
- 引导学生看课题,提问:“亡”和“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 教师简单解释:“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指羊圈。
那“亡羊补牢”这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
- 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3. 检查初读情况
-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 开火车读词语:亡羊补牢、羊圈、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
- 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听街坊的劝告,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后来又丢了羊,他后悔了,赶快修补好羊圈,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20分钟)
1. 学习第1 - 4自然段
- 默读第1 - 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他是怎么做的?街坊是怎么劝告他的?
- 学生回答后,出示街坊劝告的话:“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街坊着急的语气。
- 再出示养羊人的话:“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养羊人不以为然的态度,通过对比朗读,感受两人的不同态度。
- 分角色朗读第1 - 4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不同态度。
2. 学习第5自然段
- 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做的?他的想法有什么变化?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等词句,体会养羊人后悔的心情。
- 指导朗读,读出养羊人后悔的语气。
- 养羊人修补好羊圈后,结果怎样呢?(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
3. 理解寓意
- 小组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就是“亡羊补牢”的寓意。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类似“亡羊补牢”的经历。
-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汇报。
2.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只要我们能像养羊人一样,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就能够避免更多的损失。
(五)课堂小结(3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亡羊补牢”的寓意。
2.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讨论一下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丢羊(不听劝告)→再丢羊(后悔)→补牢(不再丢羊)
知错就改,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