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盒子里的秘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详案《盒子里的秘密》
教学背景
本次数学教学针对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学生。

该班级学生年龄在4-5岁之间,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已经逐渐形成,具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让其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本次教学将采用故事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将以《盒子里的秘密》为情境,主要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能通过物品数数计数。

2.学生能够简单的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3.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数字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4.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巩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教学内容
故事情境介绍
《盒子里的秘密》是一部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讲述了一个小女
孩在盒子里发现了一堆不同颜色的小球,她用手按下这些小球,却发现小球总是不太一样,有很多东西要教孩子学才行,而最终,小女孩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开启了探险之旅,在探险过程中,玩了很多有趣的小游戏。

这个故事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物品的大小、颜色或质量,然后与现实进行比较。

具体教学内容
1.物品的比较:开始时,教师将不同大小的水果或蔬菜模型放在桌子上,
鼓励学生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并让学生讲述每种物品之间的比较关系。

2.数量的认知:教师将10个小球放置在盒子里面,然后不断的加入或
减少小球,让学生在过程中观察小球数量的变化,加深对数的认知。

3.模式的学习:在盒子里有蓝、黄、红颜色相同和不同的小球混合在一
起,不断的变换小球的颜色、数量和顺序,让学生从个中寻找规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加减法的学习:教师将多个小球放入盒子中,随机拿出一些小球,然
后让学生数出剩余的小球数量,加深加减法的概念。

教学准备
•物品比较游戏
–不同大小的水果或蔬菜模型;
–每个学生一张大小关系表格,记录排列过程;
•数量认知游戏
–盈满小球的盒子、多于或不足的小球数量卡牌;
–数数棒、十字架等实物辅助工具;
•模式学习游戏
–盒子里的小球:蓝、黄、红颜色相同或不同的小球;
•加减法的学习
–盒子里的小球:蓝、黄、红颜色相同或不同的小球;
–加减法卡牌;
–纸和笔记录计算过程。

教学步骤
步骤1:引出故事情境
1.教师向学生介绍《盒子里的秘密》这个故事情境。

2.让学生看一下盒子和小球的模型,并在课堂上提问:盒子里有多少颗
小球?对小球有什么观察发现?
步骤2:进行活动
1.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水果或蔬菜模型,让学生对大小进
行排列,并记录排列过程。

2.教师通过盈满小球的盒子、多于或不足的小球数量卡牌等帮助学生更
好的理解数量和大小的概念。

3.教师向学生展示盒子里的小球,先通过比较观察小球的颜色和大小,
学生讲述各种颜色和大小的小球比较的方法。

4.让学生不断的变幻小球的颜色、顺序和数量,让学生模拟小球数量的
变化,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加减法卡牌,教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让学生记录
计算过程。

步骤3: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多个不同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比较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1.学生对不同物品的比较和排列。

2.学生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

3.学生对模式变化的认知。

4.学生对加减法的认知和应用。

教学反思
教师在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故事、互动活动等方法实现了对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数学学习。

比较1-10之内的数字,识别数字数量和大小的概念,同时执行加减法计算等。

同时,如何实现数学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等问题也需要教师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加以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