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检测题有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专题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专题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66f6bc51e79b8968022630.png)
12*飞向太空的航程1.文体知识新闻特写指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对事件或人物、景物作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它是以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2.作家作品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贾永,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兼《世界军事》杂志和《中国军队》杂志社社长,高级记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其作品以歌颂军人职业的神圣之情,以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信息含量以及机智、细致、精巧的手法吸引读者,其作品中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之情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就是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或第二时间第一现场追寻新闻。
2004年获第六届“”。
1.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描写2.原始采访范长江新闻奖1.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
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
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及答案:4.12《飞向太空的航程》(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
![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及答案:4.12《飞向太空的航程》(人教新课标必修1).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1dd7e7ad51f01dc281f1bf.png)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及答案:4.12《飞向太空的航程》(人教新课标必修1)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供.给(ɡōnɡ)气馁.(něi)翌.年(yì)掎.角之势(jǐ)B.骨髓.(suǐ)肖.像(xiāo)造诣.(yì)人才济济.(jǐ)C.锃.亮(zèng)撩.起(liáo)喷.香(pèn)涎.皮赖脸(xián)D.乾坤.(kūn)酝.酿(yùn)着.装(zhuó)力能扛.鼎(k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提纲戴高帽山青水秀迫不急待B.枉费出洋象凭心而论仗义执言C.倾泻霓虹灯陈词滥调改弦更张D.缘分名信片宽宏大量人情事故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
②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鲜明,牛郎星织女星也格外耀眼。
③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特依据宪法,本法。
A.专程特别制定B.专诚尤其制定C.专程尤其制订D.专诚特别制订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A.川菜历史悠久,在八大菜系中拥有一席之地。
我们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强川菜饮食文化建设,以文化特色让整个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C.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就在于进攻。
你不进攻,别人就会反戈一击....,置你于死地。
D.万绿湖中的岛屿各具神态,各显风姿,栩栩如生....:或如垂钓老翁,或如禅定高僧,皆神妙而不可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
11.《飞向太空的航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11.《飞向太空的航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ccf6323cce2f0066f43322d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第4单元第11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①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②中国是嫦娥的故乡③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④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⑤火箭的发源地A.②①⑤③④B.②⑤③①④C.⑤②③①④D.③②⑤①④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B.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第三个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航天科学家曾希望这种撞击会激起六英里高的月球尘埃和碎片云,通过对它们扫描可以找到水冰的证据,但令大家失望的是,两次撞击后,没有发现任何云状物。
D.“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B.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所以有点不像新闻。
C.本文的导语部分是第1段和第2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是一个国人瞩目的事件。
《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题 含答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283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7.png)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宵。
B.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C.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做气载人飞天。
D.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诀策。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2)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3)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_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4)在万户的飞天_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A.振动制定强大试验B.振动制订雄厚试验C.震动制订雄厚尝试D.震动制订强大尝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标新立异....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中国航天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提起这事,人们气愤不已。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订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doc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57e46a26fff705cd170a35.png)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宣言文章《改革开放天地宽》,站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交汇点上,________地指出,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道路走下去,就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顾40年不平凡历程,用“奇迹”二字形容中国的发展并不为过。
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 000元,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9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________。
有学者指出,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任何国家以这么快的速度且持续这么长时间增长,而且是在人口这么多、国家这么穷的基础上实现的。
40年的________,紧紧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
当然,既是“征程”自然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少不了一番________、风雨兼程。
比方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三大攻坚战如何打赢?再比方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战胜逆流?如何遏制风险挑战?解决这些拦路虎、绊脚石,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改革勇气,也需要保持“偏向虎山行”的战略定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D )A.鞭辟入里耳目一新峥嵘岁月风尘仆仆B.一针见血耳目一新蹉跎岁月跋山涉水C.鞭辟入里焕然一新蹉跎岁月风尘仆仆D.一针见血焕然一新峥嵘岁月跋山涉水解析: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一针见血: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形容医生医术十分高明。
现多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结合“指出”分析,选用“一针见血”。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结合“国家面貌”分析,选用“焕然一新”。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白地把时间耽误了。
结合“40年”“紧紧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等分析,选用“峥嵘岁月”。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4518ca856a561252d36f83.png)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知识概览·【作者简介】贾永,新华社高级记者。
其作品以歌颂军人职业的神圣之情纵论全球风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之情深深打动读者,以丰富的思想信息含量以及机智、细致、精巧的手法吸引读者。
他有一个著名口号叫“原始采访”,就是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或者第二时间到第一现场追寻新闻。
他是第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
曹智、白瑞雪也是新华社记者。
贾永的主要作品有:《周边无战事》《世纪大阅兵》《长征启示录》《开国全纪录》等。
体裁: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通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的特点。
通讯具有评论性,即它必须对人或事做出评论。
【重点理解】一、文章的题目可以改成“神五飞天”或者其他类似的内容吗?提示文章虽然报道了神五发射的过程,但由于返回要到第二天,也就是21个小时以后。
至编辑定稿到刊发前,神五还没返回,所以作者在选材上,只选取了“飞天”这一辉煌的历史画面,予以报道。
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体现了新闻选材的目的性和时效性,也很契合文章题目所涵盖的内容。
二、试探讨“天宫一号”发射及命名的含义?提示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
(1)“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称呼,富有民族气息。
(2)“天宫”即“天上宫阙”,形象比喻“空间实验室”、“空间站”。
(3)天宫一号是我国“初步建立的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因此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这一层含义三、试着分析本文的行为结构。
提示这篇新闻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本文的独到之处:1、作者没有将发射活动作为重点来写,文章以“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为引子2、以中国近五十年的航天之路为主体3、以神五成功发射收尾不以活动为重点,而以历史发展为主,立意角度更高,具有历史眼光。
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十二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十二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68dc27b14e852459fb57ab.png)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二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飞向太空的航程【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标准字音助读☆☆☆重点2新闻的构成☆☆☆☆☆重点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4 新闻与文学的区别☆☆☆☆☆重点1:标准字音助读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由此可见,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区分、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一般占3分。
二、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常用〞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
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查,仍然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教材为依据。
三、分省命题,许多地方的语音试题具有针对性。
如2013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慎〞“缜〞“诅〞“趄〞“狙〞“沮〞“诮〞“梢〞“峭〞“辍〞“拙〞“绌〞“啜〞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
其它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点,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点。
四、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见常用字的音。
也有的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
五、考题类型有:〔1〕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3〕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4〕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
【考向】标准字音助读【例题】读准下面的字音耸.入云天〔〕橘.红色〔〕九霄.〔〕诞.生〔〕翌.年〔〕乾.坤.〔〕酝酿..〔〕着.陆〔〕揽.月〔〕..〔〕横亘【答案】耸.入云天sǒng 橘.红色jú九霄.xiāo 诞.生dàn 翌.年yì乾坤..y..qiánkūn 酝酿ùnniàng 横亘..hénggèn 着.陆zhuò揽.月lǎn【名师点睛】命题趋向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数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结合。
高中语文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98222bfe53a580216fcfedb.png)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甄.选/箴.言聒.噪/恬.淡干劲./强劲.B.缄.默/信笺.谄.媚/胡诌.屏.障/屏.除C.掠.影/虐.待舐.犊/胼胝.稽.查/稽.首D.花蕾./擂.鼓校.正/比较.装载./记载.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倒记时朝阳辉映举国观注直刺九霄B.著陆场明枪暗箭不胜枚举大形实验C.催化剂反回技术九天揽月预订轨道D.新纪元响彻全球漫漫征程通信设施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都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A.结余捉摸度过 B.节余捉摸渡过C.节余琢磨渡过 D.结余琢磨度过4.把下列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我国于11月1日成功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将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空32天后与之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5.有位游客想从汽车站乘坐公交车前往仙都山游览,请你根据下面的公交车线路表,用简明的语言告诉他该如何乘车。
(不超过40字)1路:赤水街—图书城—大马戏团—东方小区—世纪公园—南麓路2路:云山路—汽车站—花园口—图书城—闽都新村—电信公司3路:世纪公园—少年宫—东麓路—宝山花园—仙都山(电视台)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8题。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
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
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68aced1581b6bd97e19ea3c.png)
飞向太空的航程(30分钟,21分)一、基础达标(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2020·长沙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____________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点的空白。
整个降落过程可谓____________,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月面软着陆技术,但落月难度更大。
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延时,这对于____________的降落过程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
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GNC系统。
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为了防范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G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地方暂存,( )。
GNC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朝思暮想惊心动魄变幻莫测万无一失B.梦寐以求触目惊心瞬息万变安然无恙C.朝思暮想触目惊心变幻莫测安然无恙D.梦寐以求惊心动魄瞬息万变万无一失【解析】选D。
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梦寐以求,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第一空语意为天文学家最期盼的观测场所是月球背面,应用“朝思暮想”。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11周 飞向太空的航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11周 飞向太空的航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0b31442581b6bd97f19eaa0.png)
第11周飞向太空的航程(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辉映(yìnɡ)九霄(xiāo)奇迹(jī)不同凡响(fán)B.翌年(yì)酝酿(rànɡ)横亘(ɡèn)摘星揽月(lǎn)C.应用(yìnɡ)苛刻(kē)扭转(niǔ)载人飞船(zài)D.着陆(zháo)耸入(sǒnɡ)轨道(ɡuǐ)可供借鉴(ɡōnɡ)【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拨地而起,直刺九宵……B.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览月”已为期不远了。
C.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表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D.2003年9时10分许,飞天勇士杨利伟乘坐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
A项,拔地、九霄;B项,揽月;C项,标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②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今天,已经可以__________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③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__________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
尽管有国外可供__________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向太空的航程训练题含解析答案人教版
![飞向太空的航程训练题含解析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397a55f5335a8102d2204c.png)
飞向太空的航程训练题含解析答案(人教版)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耸入云天()②嫦娥()③酝酿()④横亘()⑤九霄()⑥翌年()⑦橘红色()⑧乾坤()(2)给多音字注音①作作用作坊②横横亘横祸③空太空空闲④喷喷射喷香⑤闷闷热沉闷2.辨形组词①茸耸葺②摧催璀③捷睫婕④拨拔祓⑤亘桓垣⑥霄宵硝3.词语释义①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②耸入云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③不同凡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④尘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⑤横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⑥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⑦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⑧为期不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⑨谈笑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⑩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振动震动振动:物理学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2024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飞向太空的航程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
![2024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飞向太空的航程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745ad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e.png)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八大明星将联袂献唱,为全部球迷带来一台发人深省....的演出,他们的亮相也与随后揭幕战中登场竞赛的众多大牌球星,形成交相辉映的场面。
②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③中国宣布第一批飞行员已起先在大连海军学院接受培训,并起先建立模拟飞行甲板用于训练。
可见,中国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的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
④有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须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使你胜利维权的几率增大。
⑤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⑥《本草图经》中年头较早的一些版画,因为出自各地画师之手,风格判若云泥....,精粗详略也有差异,但总体水平较高。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 D.③④⑥解析:选B ①发人深省:指启发人深刻醒悟。
这里应当用“不同凡响”。
②震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务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③为期不远: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④扭转乾坤:比方从根本上变更整个局面。
⑤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
⑥判若云泥:凹凸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远,形容凹凸悬殊。
此处用来形容风格不同,不合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河南郑州的“4分钱处方”日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面对争议,开出该处方的医生秦瑞娟回应,医生开处方目的是旨在用药精确,为病人治病,不该一味追求“小处方”。
B.布局调整带来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车辆、交通、寄宿等教化支出相应增加的影响。
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
C.此次农夫山泉风波,最重要的缘由就是农夫山泉自称运用山泉水,不采纳国家标准,而只采纳浙江省的地方标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飞向太空的航程 (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飞向太空的航程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dfdf924431b90d6d85c74c.png)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飞向太空的航程(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巩固(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辉.映朝晖.挥.舞浑.蛋诨.号B.翌.年翠.绿淬.火憔悴.精粹.C.漫.步谩.骂藤蔓.烂漫.帐幔.D.响彻.清澈.坼.裂撤.走掣.肘解析:选D A项,依次读huī,huī,huī,hún,hùn。
B项,依次读yì, cuì,cuì,cuì,cuì。
C项,依次读màn,màn,wàn,màn,màn。
D项,均读chè。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3分)()A.耸入云天静侯直刺九宵一鼓作气B.慢慢征途酝酿经济实力反复论证C.连名上报苛克借签经验摘星览月D.最高致意配置预订轨道辉煌时刻解析:选C A项,侯—候,宵—霄。
B项,慢慢—漫漫。
C项,连—联,克—刻,签—鉴,览—揽。
D项,订—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____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②飞天路上的________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③由中国科学家负责________的登月计划,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④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________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A.振动重重制定竖立B.震动重重制定竖立C.震动种种制订竖立D.震动种种制定树立解析:选B“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重重”,突出程度重。
“种种”,突出种类多。
“制订”,创制拟订。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树立”,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
“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380c09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0.png)
飞向太空的航程(40分钟40分)一、语言应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了顺利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整个过程仅用了大约6.5小时左右。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已经进行了上百次交会对接活动。
我国于2011年至2016年分别实现了“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任务。
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近地轨道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与“神舟”五号的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已经揭开了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的序幕。
酒泉卫星中心__________的发射架成为我国飞向太空航程的起点。
2018年5月28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空间站2022年建成后,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这一__________的壮举,给世界带来__________的影响,中国人引领太空研究的时代已经__________,伟大的“中国梦”即将实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傲然挺立扭转乾坤不同凡响计日程功B.耸入云天扭转乾坤不同凡响为期不远C.耸入云天天翻地覆非同寻常计日程功D.傲然挺立天翻地覆非同寻常为期不远【解析】选B。
耸入云天: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傲然挺立:形容高大挺拔,意志坚定不移。
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非同寻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为期不远: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2.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天舟”一号货运飞船B.“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C.揭开了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的序幕D.杨利伟与“神舟”五号的成功升空【解析】选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e0454ef46527d3240ce04d.png)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89950441()A.运载规划四战四捷酝酿B.沉闷竖立最高志意型谱C.震动跨进大漠深处辉煌D.落伍响彻发源地借鉴【答案】B(志—致)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89950442()A.名节(名誉和节操)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名状(说出事物的状态)不名一文(一钱不值)B.洞天(现多指引人入胜的境地)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洞悉(清楚地知道) 洞烛其奸(形容看透了对方的阴谋诡计)C.首脑(为首的人)首当其冲(最先,首先)首肯(点头表示同意)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D.物议(对事物的评价)物换星移(指时令变化,时间推移)物化(指人去世)物华天宝(万物的精华,天上的宝物。
指极其珍贵的东西)【答案】B(A项不名一文:一文钱也没有,也说“不名一钱”;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D项物议:众人的批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89950443()A.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形式,中国人渴望登上金色大厅舞台无可非议....。
但不实的宣传和炒作却在某种程度上将文化走出去引向了别处。
B.在月牙泉的历史上,的确曾经发生过焚琴煮鹤....的事,差一点使它水枯池平,美景永远消失!C.香港发展商俊和发展集团近日因香港大学等几所高校未阻止学生“占中”而感到失望,决定终止..赞助几所大学奖学金,并重新考虑日后会否继续赞助。
D.近年来,“短命建筑”在各地此起彼伏....,每年浪费高达数千亿。
拆建折腾的背后,绝大多数都有规划不当、创造政绩、利益驱使等因素。
【答案】B(A.可无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不合语境,宜用“无可厚非”。
B.焚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符合语境。
C.终止:结束;停止。
此句语意为中途停止,强调过程中被打断,可以继续,也可以停止。
宜用“中止”。
D.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向太空的航程检测题(有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每小题3分)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
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
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
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发生重大危险,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
“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了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置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
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置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用途。
为了保障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
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
三是撞击关,尽管飞船降落时有降落伞帮助减速,但降速仍较高。
另外,还要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营救。
载人航天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音、剧烈的震动和猛烈的冲击等,可使人体内部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黑视等,只有精心挑选和受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
(节选自2003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载人航天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它装备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多种系统,特别是它装备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B.它具有比无人航天器更大、密封性能更好的活动空间,还装有在返回时消除冲击过载的设施。
C.它装备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是为了供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出故障的时候逃生之用。
D.它的一些关键部件可以做到双保险,在出现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答案】D【解析】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对“航天服”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它是一种供航天员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属于载人飞船的特设系统。
B.它可使航天员在出舱时避免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
C.它可以使航天员在返回地面前一旦遇到飞船漏气等特殊情况,保障氧气供应而免遭生命危险。
D.它是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上升、在轨运行、返回等各个环节上必须穿着的特殊服装。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D项,在轨道运行期间,航天员不穿航天服,由“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这些叙述得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载火箭的级数与箭系统的复杂性成正比,与火箭的可靠性成反比。
B.“‘长征’二号F型火箭”上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障飞船完成在轨飞行任务后,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C.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只要闯过了过载关、火焰关和撞击关这三道关口,就可以确保生命无忧了。
D.由于登天和落地对人的体质具有特殊要求,只有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因此普通人将永远无法进入太空。
【答案】A【解析】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高睿1907年10月15日,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
幼年的赵九辛,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
1925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
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爱国的民主学生运动中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
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九章从狱中保释了出来。
赵九章虽然出狱了,但大革命失败后,进步势力遭到严重挫折,革命形势十分严峻。
有戴季陶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做靠山,而且本身还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以这样的资历,赵九章若要走上仕途,前程自然不可限量。
但他却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时常与戴季陶发生矛盾。
1930年,他毅然北上,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5年7月,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海洋学等课程。
1937年,他在《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这篇论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学领域的想法。
同年,他在整理大西洋高空探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从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问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
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
该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他也因此受到国际专家的瞩目。
1938年,赵九章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抗战区,当时,凭赵九章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他若要继续留在国外,完全不在话下。
可赵九章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己的学业报效祖国,因此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1945年,赵九章针对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著名气象学家C.G.Rossby等首先创立的大气长波理论的不足,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1946年,赵九章正式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职务。
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但赵九章决不屈服,他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持不撤离大陆。
身为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洞察到世界大国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并敏锐地意识到,新兴的空间物理研究将在国际上兴起,新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1957年春,赵九章向国家提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和提交技术实现途径的分析报告,成为我国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第一人。
针对当时国际上对中国技术封锁的现实,他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
因此,在开展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中,赵九章始终都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上。
1959年,当国际磁层物理和太阳风研究刚起步,他就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创立了以空间物理研究为目的的磁暴组。
他抓住当时空间物理的主题——辐射带、太阳风、日地关系等,带领他的研究集体,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取得一批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第一本《高空物理学》专著,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
60年代初期,在赵九章的领导下,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发射了气象火箭,研制出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还研制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
这些踏实的工作,为以后成功发射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赵九章20世纪初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上过私塾,五四运动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
B.赵九章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他曾被捕入狱,后被保释出来。
C.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气象学等课程,他的论文《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
D.赵九章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因为成就卓著,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
E.赵九章在开展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中,始终都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上,在该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
【答案】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C.D 不给分。
【解析】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赵九章在气象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
(6分)【答案】首次尝试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
(每点3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传记内容的感知,从文本中找到与赵九章在气象学上取得的成就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筛选出来并提炼概括。
例如,答题区间在第4段、第6段,“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可根据这两句提示直接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为什么称赵九章为“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洞察到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意识到空间物理研究的兴起,提出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行性和提交技术实现报告;针对国情,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重要建议;带领他的研究集体,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研制出了与人造卫星相关的多种技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