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对策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生活化教学
成为小学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
数学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的生活背景当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其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
数学教师提供有效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
素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以此为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发展打
下良好的基础。
而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利于数学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
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不足
教学观念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部分数学教师存在教学观念不足的情况,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更加重视为学生展开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缺
乏独立思考与理解的过程,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不明显;第二个方面,部分数学教
师虽然能够正确认识到基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但依
旧惯于以自身思维方式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也有
着一定的差异性;第三个方面,课堂主体侧重于数学教师,互动环节的开展形式
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为主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生活化教学素材缺乏
部分数学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时,并没有将数学教科内容中的相关知
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难以产生知识点生活化的联想,导致
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客观问题,仅仅是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应用
数学知识的有关内容,缺乏寻找将知识与生活衔接途径与方法的积极性,数学知
识的学习与应用相互独立,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难以将课堂上所学
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1]。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是保证数学教师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范围内发挥最
大教学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开展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教学活动的整
体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以某一数学能力
的培养为目标,并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要点,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数学教师
如若想要学生快速找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明确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充分
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便必须要将教学目标生活化,使生活与学习联系在一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加深对课堂知识点的学习印象的同时,
学以致用,助力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科书由多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共同编订,包含学生必须要学习的数学
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形式也主要注重阐述数学事实,并不
具备充足的生活化元素,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在教学
内容当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以此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
学知识的核心与重点。
例如:数学教师在开展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桌面、书本等物品的面积,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掌
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将产生
直接的影响。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对教学方法
进行生活化处理,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开展关于植树问题的课堂学习活动中,为例能发挥教学方式的生活
化作用,作为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间隔”的意思,并更好的掌握植树计算
公式中“间隔数+1=棵树”的公式概念,便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掌,以
手指之间的间隔联系植树的规律,并询问学生是否能够找出生活当中有关“间隔”的事物,以此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先写,并自觉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关联
性的意识,并能够思维清晰的应用公式开展相应的活动[2-3]。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若想要更好的开展生活化教学,便必须要以学
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生活化特
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确保
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并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范睿.让数学融入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J].教育界,2022(20):23-25.
[2]张雅洁.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本质、价值取向与操作要义[J].
教育界,2022(17):23-25.
[3]牛金山.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
育研究,2019(3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