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牌汽车传动轴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牌汽车传动轴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CA10B解放牌汽车传动轴突缘叉零件的机
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设计者:
指导教师:
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传动轴突缘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
4. 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
5. 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
6. 设计说明书 1份
目录
一、序言 (4)
1. 设计目的
2. 设计的要求
3. 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二、零件的分析 (6)
1.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7)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四、夹具设计 (19)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五、心得体会 (21)
六、参考资料 (22)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是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希望能通过这次设计对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后、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学生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能熟练运用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
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设计的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题目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类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
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零件图1张
毛坯图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工艺装备设计1~2套
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1张
设计说明书1份
三、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包括以下三部分:
1.零件的分析;
2.工艺规程设计;
3.夹具设计。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传动轴突缘叉有两组加工表面,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1.孔Φ39mm要求加工粗糙度为1.6,上下两面粗糙度为6.3,孔
的同轴度公差为0.01。
2.二孔的外端面对Φ39孔垂直度公差为0.1。
3.主要加工表面为Φ39的孔
4.工件材45钢,锻件。
(二)工艺分析
工件毛坯为锻件,加工余量为顶面5.0~6.0,底和侧面为4.0~5.0, 锻孔2─Φ39。
在锻造后机械加工前,一般要经过清理和退火,以消除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粗加工后,会引起工件内应力的重新分布,为使内应力分布均匀,也应经适当的时效处理。
1.在单件生产中直径小于30─50mm的孔一般不锻出,可采用钻——扩——铰的工艺。
2.要求不高的螺纹孔,可放在最后加工。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主要
面或孔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浪费这一部分工时。
3.为了保证零件主要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避免加工时由于切削量较大引起工件变形或可能划伤已加工表面,故整个工艺过程分为粗加工和粗加工。
4.整个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粗加工阶段还是精加工阶段,都应该
遵循“先面后孔”的加工原则。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其设计基准为花键孔中心线和工件的左加工表面(A)为定位基准。
因此选用工件以加工左端面(A)的中心线为主定位基准。
3.2.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高速钢直齿三面刃铣刀,?63mm, Z=14
Fz=CP·t0.83·Sz0.65·D-O.83·B·Z·kP (见《切削手册》3-56表)
解得Fz =200 (N)
其中CP=52,t=8mm, Sz=0.08mm/s, B=8mm, D=63mm, Z=14, kP=(HB/198)0.55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考虑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K= k1 k2 k3 k4 水平切削分力FH=1.1 Fz =220 (N)
垂直切削分力Fv=0.3 Fz=60 (N)
其中:k1为基本安全系数1.5
k1为加工性质系数1.1
k1为刀具钝化系数1.1
k1为断续切削系数1.1
F,=KFH =1.5×1.1×1.1×1.1×200=400 (N)
实际加紧力为WK= KFH/U1U2=400/0.5=800 (N)
其中U1和U2为夹具定位面及加紧面上的磨擦系数,U1=U2=0.025
螺母选用M16X1.5细牙三角螺纹,产生的加紧力为
W=2M/D2tg(a+6’55)+0.66(D3- d3/ D2- d2)
解得:W=1O405 (N)
其中:M=19000 N.M D2=14.8mm a=2029, D=23mm d=16mm
此时螺母的加紧力W已大于所需的800(N)的加紧力,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
第七节.心得体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是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这次设计对我们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我们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不足之出,尤其锻炼了我们结合实际综合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深刻体会到基础知识必须要扎实才能有更好的学习和创造性的思维。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更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小的错误导致拖延了设计时间和扰乱设计思路,让我们明白了“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道理。
从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尽力去做好。
最后,我们衷心的感谢赵彤永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还有在设计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各位同学!
第八节.参考资料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指导书………………太原理工大学教研组
2.金属工艺学(第四版)………………………………主编:邓文英
3.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主编:杨叔子
4.机械工人切削手册(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主编:吕明曾志新
6.机械加工工艺装配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致谢
合上漫溢墨香的设计论文,已是夜凉如水,遥望夜空,星光灿烂。
历时半载的毕业设计撰写工作,终于告了一个段落,掩卷而思,心中却惶恐不安,唯恐这份代表我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毕业论文有负师长与亲友的厚望。
我深知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怀与爱护。
在此,我只能借本文一隅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
感谢我的导师,他将我收入门下,不弃粗砺,悉心教诲。
从他那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也被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学识、敏捷的洞察力与谦和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
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提纲的拟订、初稿、修改稿直至最后定稿,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他悉心指导和帮助。
师恩似海,终生难忘!
感谢在我大学学习期间给予我帮助和关爱的所有同学,特别是同寝的同学为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搜集各种资料,提出各种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感谢他们!
衷心感谢我的母亲,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她给了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面对她始终如一的理解、宽容和鼓励,我的感激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但愿学有所成,能报于万一。
最后,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阅的老师和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论文资料qq260413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