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习说课材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之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教案一、氨一、教材分析《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随着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通过实验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组成、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掌握铵盐的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1) 通过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
(2) 通过化学实验过程,培养实思维能力,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合成氨的发明对人类粮食的贡献,体会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推动作用(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优良品质,以及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氨水的成分及其碱性四、学情分析学生基础中等,但对化学的术语的概括不够准确,需要老师来引导,规范化学术语,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有所欠缺,有待加强。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 2.讨论法 3.归纳总结法六、教学过程【引入】某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某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寒气逼人,呼吸困难。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教师引导】氨还有哪些性质?工业上如何制取?【氨气的喷泉实验】【现象】红色溶液【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展示氨气瓶】【教师板书】一、氨(一)氨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易液化;③极易溶解【思考】(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a.烧瓶干燥;b.装置的气密性好;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教师引导】水是中性的,氨气分子中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显碱性?【教师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NH3+H2O = NH3·H2ONH3·H2O = NH4 ++OH-一水合氨不稳定NH3·H2O =NH3↑+H2O【教师引导】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氨水中有什么微粒?【学生】有氨气分子存在。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
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硝酸性质实验的设计。
三、主要实验器材1mL一次性注射器,小青霉素瓶,小试管,50mL 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药品浓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稀硫酸,Na2SO4溶液,铜丝,蒸馏水。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图片引入】观看硝酸泄露的新闻图片。
【问题探究】硝酸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运用浓硝酸的容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学生观看,初步认识硝酸的特殊性。
为学习硝酸的性质做铺垫,给学生具体的形象记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硝酸的性质。
【板书】第四节硝酸【定向自学】阅读教材【展示交流】简述硝酸的主要用途。
认识学习硝酸性质的意义。
【板书】一、硝酸的性质(一)硝酸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请用自己实验桌上的药品(一瓶浓硝酸、一瓶水)和仪器(烧杯、玻璃棒)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交流】每两人一组观色态、闻气味、掂轻重(同水比);打开盖观察酸雾;将浓硝酸与水混合放热。
由一个学生综合概括,得出结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重,能溶于水。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评价能力。
【展示】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样【展示交流】分析,讨品。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学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和铵盐编者:曹世梅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能正确描述氮的固定的概念,途径2.能正确描述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会熟练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能正确描述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会熟练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4.能说出制取氨气的方法及熟练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制取难点:氨水的弱碱性及氨气的制备方法自主学习一.氮的固定1.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叫做氮的固定。
在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德国化学家因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氨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1体积的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
氨易,常用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氨溶于水后显碱性,是因为。
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氨与酸的反应将两根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当它们分别靠近时的现象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A.原理:;B.装置:;C.收集:;D.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附近,若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
3.氨的用途(1)氨是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2)氨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三.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是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大多数是白色晶体,都于水。
2.化学性质(1)受热易分解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铵盐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问题探究1阅读课本97页实验4-8现象:。
原因及结论:。
思考:除了氨气,还有哪些气体可以做喷泉实验?要使喷泉实验成功应注意哪些问题?答:2.氨水的成分有哪些?答:3.铵根离子如何检验?4.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N2 → NH3 → NO → NO2 → HNO3(1)试分析上述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及在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硫酸 硝酸导学案学习资料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 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自主学习课本97~99页“氨”部分,熟悉课本的基础知识,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2.用约15分钟完成预学案,将预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到后边“我的疑问”栏。
【预学案】自主学习,我快乐!一、氨1、氨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易 。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 ,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 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
2、.氨气溶于水时的反应: 。
(1)氨水有 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 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色。
氨水呈碱性的原因可表示为:(2)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如NH 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氨气还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 、 、 的原料。
氨很容易 , 时放热。
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氨常用作 。
3、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 、 、 等都是铵盐。
铵盐都 溶于水。
(1)铵盐的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例如:NH 4HCO 3NH 4Cl用途:(2)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例如:NH 4NO 3+NaOH【我的疑问】△ △【探究案】合作探究,我参与!知识点一:氨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归纳整理】:“喷泉”的形成原理(1)喷泉形成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形成喷泉的气体和吸收剂:【思考与交流】氨水中存在那些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像NH3与H2O生成NH3·H2O以及NH3·H2O的电离等属于可逆反应,氨水显弱碱性的原因可表示为:;(2)氨水溶液的密度小于水(1g/cm3),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3)液氨与氨水的区别(填写下表):知识点二: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
氨的说课PPT

氨与水反应生成碱。
③ 还有哪些气体能做类似的实验?
易溶于水的气体:HCl、SO2、NO2……
三、教学过程
3、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 密度比空气小
ρ(NH3)∶ ρ(空气)= 17∶29
三、教学过程
4、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第四 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的第一
课时—氨
氮的化合物 承上 氨 启下 硝 酸
一、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 高一学生
思维敏捷 好奇心强
动手能力弱
合作交流等
教学难点: 氨的溶解性,
氨水的组成
难点突破: 观看喷泉实验,
分组讨论等
二、教法与学法
多媒体演示 讲解法
实验探究法 问题讨论法
演绎推理法 对比归纳法
教法
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
二、教法与学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讨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问题回顾 巩固练习
8
巩提基固升础题题题
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ABC6N....H同气气气3②温体体体H使同能与C湿使蘸压l③润湿有下N的润浓三O酚的H22个酞红④S试O色等N4液石O的体变蕊2玻和积红试璃O的纸棒2以变干靠蓝物燥近质烧的瓶量中之分比别为充4满:1①组 D成.的气混体与合蘸气有体浓,盐进酸的行玻喷璃泉棒实靠近验,经充分反应后烧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氨 硝酸 硫酸

氨 硝酸 硫酸
第四节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氨 第二课时 硫酸的性质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氨
氨的性质
氨气的性质
1.提出问题:氨气是否易溶于水?如何设 计一个装置进行实验证明?并预计可能产生的 现象及分析原理。
氨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如:HCl、H2SO4、HNO3
NH3 + H+= NH4+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NH4)2SO4
氨的性质
4、NH3与氧气的反应(还原性)
4NH3 + 5O2
催化剂
△
4NO + 6H2O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氨的用途
氨的性质
+
△ +OH == △ △
H2O+ NH3 ↑
【应用】 a.实验室用于制NH3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b.用于NH4+的检验: 加热时,能与碱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铵盐
△
(五) NH3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 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 、铵盐、纯碱的原料。 作为冷冻机和制冰机中的致冷剂。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碱 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氨的制法。 重点要掌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 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收集方法、如何检 和验满。
氨的性质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表格型)1

知识作支撑。
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是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响,也能与一些非金属起反响,反响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复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氨的主干知识是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容易与酸反响生成盐。
教具使用多媒体、实验用品、课件板书设计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一、硫酸:钝化二、硝酸:王水:浓硝酸:浓盐酸1:3〔体积比〕三、氨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铵盐的性质: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
倾听【实验探究】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表达并分析稀硫酸显酸性的原因:H2SO4=2H++SO 24【过渡】稀硫酸主要表达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学生猜想并设计验证实验。
【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浓硫酸观察现象,总结体会浓、稀硫酸的区别。
【思考交流】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瓶一样,酸体积一样〕,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根据是什么?注意观察、比照。
根据物理性质的区别。
学生分析总结【思考交流】碳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学生讨论件下反响,那么金属呢?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稀H2SO4能否和铜反响?为什么?那么,浓H2SO4能否与铜反响呢?【实验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响观察现象学生答复并书写方程式【实验分析】铜与浓硫酸反响需什么条件? 请描述实验现象,据实验现象推测反响生成物,试管Ⅱ口部棉团的作用,试写出反响方程式。
【自学释疑】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思考答复【归纳整理】1、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响:NH3+H2O NH3.H2ONH4++OH-倾听【思考交流】1、水中的粒子有哪些?液氨与氨水是否是一种物质?2、如何检验氨气?3、把一瓶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有何现象?思考答复【过渡】氨气溶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那么它遇到酸会不会反响呢?倾听【实验探究】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响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NH3+HCl=NH4C【拓展提高】写出氨气与硫酸、硝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思考答复【过渡】氨气与酸反响生成的盐叫铵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t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 氨

实验室制氨气
△
2NH4Cl+ Ca(OH)2=== CaCl2 + 2NH3↑+2H2O
装置特点:固体+固体 加热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蘸有浓盐酸的玻 棒靠近烧瓶口。
特别措施:
在烧瓶口塞一团棉花(减少氨气和空气对流使氨气更纯)。
尾气处理:
√ √√
NO
NO2
HNO3
①
②
③
④
请写出①—④这四步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铵盐 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物理性质: 都是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受
热 易 分
解
△ NH4Cl === NH3↑+ HCl↑
△ (NH4)2CO3 == 2NH3 ↑ + CO2 ↑+ H2O
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Q2:氨水中含有哪些粒子?
N的价—类二维图
氨气的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NH3+ HCl = NH4Cl NH3+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魔棒点 烟实验】
铵盐
N的价—类二维图
氨气的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NH3+ HCl = NH4Cl NH3+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人工固氮
自然固氮
N2+
3H2
⇌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
氨的喷泉实验 Q1:喷泉形成的原理?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 课题:硫酸 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书中的位置:“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的内容之一。
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也基本构建成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纽带作用: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学习的意义: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三维目标1. 通过探究硫酸的性质并实验,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书写分析硫酸与碳、铜的反应方程式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能较灵活的运用。
2. 对实验的设计、评价、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在实验研究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对学习的要求较高,还可以增加以下目标:4.定性、定量分析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实验探究、评价思维的形成。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讨论、猜想、归纳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在看到《硫酸》这个课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对稀硫酸已经很熟悉,又在新闻中看到过浓硫酸伤人的负面报道,对之或多或少有点恐惧,所以,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不会很大,做浓硫酸的实验也不会太积极。
但是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对于问题喜欢去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高一化学人教必修1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4-4-1(完整版)4

温馨提示:①氨不仅能跟盐酸反应,也能跟硫酸、硝酸、 醋酸、碳酸等多种酸反应,反应实质都是 NH3 与 H+的反应。
因为氨易跟酸反应生成盐,所以不能用浓硫酸作氨气的 干燥剂。同理,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不能共存。
②在中学化学中 NH3 是唯一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 ③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发生化合反 应,这是氮元素有别于其他元素的特征。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 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 2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①NH3 极易溶于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装置气密性良好;b.NH3 纯度 高;c.烧瓶要干燥
【点拨】 (1)充分利用守恒思想,利用氮原子守恒去分 析。NH3 溶于水形成氨水,溶质是 NH3,NH3 溶于水时有如 下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所以氨水中 存在 H2O、NH3、NH3·H2O、NH4+、OH-等诸多粒子,根据 氮原子守恒,可知答案为 D。
5.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制取氨:□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N2+3H2高催温化、剂高压2NH3 □2 刺激性□3 小□4 极易 □5 700□6 氨水□7 一水合氨□8 铵盐□9 NH3+HCl===NH4Cl □ □ 催化剂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系列一): 第四章 第4节 氨、硝酸、硫酸(2)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分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教具准备浓硫酸、纸、火柴、白糖、铜片、布、硝酸、硝酸钡、烧杯、玻璃棒、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等教学过程[多媒体]化学家的“元素组成通式”——C4H4Clear—Head 清醒的头脑Curious—Heart 好奇的精神Clever—Hands 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 洁净的习惯师:如果我们能以化学家的科学素养来要求我们自己,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科学高峰一定瑰丽多姿。
下面请同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听一则小故事。
[投影]清华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
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
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同时,“高材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好公民”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讨论与深入地思考。
(材料有很强的震撼力,学生陷入了沉思)师:刘海洋为何用浓硫酸残害黑熊?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氨》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Ⅰ)第四章第四节第一课时,NH3是氮族元素重要的化合物,是化学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把《硫和氮的氧化物》和《硫酸硝酸》联系起来,把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构成完整的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具有承上启下、补充完善、体系构建的作用。
2.学情分析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系统化知识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新奇现象喜欢探究,用实验手段,采用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②理解并掌握氨的性质(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和催化氧化)。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氨的性质,通过氨的用途分析,使学生认识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②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哈伯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难点及教学策略1.重难点分析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新课标的要求及近几年高考考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氨的化学性质”。
体现在“与水反应、与酸反应、催化氧化”三方面。
氨水的成份分析及性质表现应属于学生现阶段较不易接受的知识。
前期氯水的学习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
2.教学策略本节课本节以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实验教学为核心,设置学生探究活动两个,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氨及铵盐》说课稿

氨及铵盐说课稿今天我讲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课题是《氨及铵盐》,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课堂评价、教学过程等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说教材氨及铵盐是在学习完硅、氯、硫和氮的氧化物及硝酸之后,对氮元素低价化合物的研究,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的重点之一。
氨气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由氨气制备的氮肥,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另外,氨及铵盐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频繁出现,以性质用途及氨的制备为知识载体,联系社会,联系生活,以化工生产中的新工艺为切入点,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所以学好本节课不仅从知识储备上还是能力提升上都非常重要。
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特点以及历年试题中考查的侧重点,确立了以下具体可评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描述NH4+的检验方法。
(2)会正确组装制备氨气的仪器,写出原理。
(3)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建构喷泉模型。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清学习思路,在过程和方法中做了如下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新闻、图片展示等多种手段了解氨、铵盐等物质的重要性质。
(2)通过逐步完善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网络。
本节复习内容中的铵盐在农业上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氮肥,氮肥的产生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如果不合理的使用,也会给自然和人类带来危害,所以本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做了如下设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等手段认识到化肥的滥用对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引入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主题。
三、说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氨的制备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确立依据: 由于这部分内容是高考化学考查的新热点,是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重要知识载体。
所以确立其为教学的重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并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加以巩固强化。
因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而且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即时的习题练习,可再次深化,并达到及时反馈矫正的目的,从而突破难点。
《氨》说课稿

《氨》说课稿《氨》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氨》是人教版《化学1》(必修)的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四节内容。
是继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的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氨是非金属元素氮的最低价化合物,是沿着非金属元素学习思路(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盐)学习的第一种物质,在生活中比教常见,重要的化工产品。
二、学情分析1、氨气在生活中常见,对部分物理性质已经比较熟悉。
2、经过第三章元素化合物学习,已经具备了继续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能力3、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的物理性质、用途,铵盐的共性。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观察、分析、推理、及判断的能力。
通过对氨气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认识方法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趣实验现象原因探索,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态度。
通过氮肥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饥饿问题,让学生感悟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伯的故事,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氨、铵盐的性质依据本节课内容,课标要求确定本节重点。
教学难点:喷泉形成原理利用课堂实验,结合学生生活接触(如我校喷泉)的例子,可分析得到喷泉工作原理,再结合典例的练习,可突破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设计问题,启发思考;实验探究,突破难点;适时点拨,释疑解惑。
2、学法自主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讨论。
六、教学模式(化学组教学模式-----三步达标)自主预习→自主检测→探究讨论→探究练习→课堂小结→课堂检测七、课后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目标达到、时间把握合理,总体来说比较成功。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反思:1、成功之处①线索学习法、归类学习法成功运用。
新课程特别注重线索学习法和归类学习法,可以克服人们一直以来认为化学方程式记不完的困惑。
只要能将所学物质归类,将反应的原理归类,将所学习对象用线索串起来,就可以达到高效。
版化学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通用版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1课时

12345
答案
2.(2017·北京东城区高一检测)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 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 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 吸收
解析 答案
思维启迪 ——液氨与氨水的比较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粒子种类
纯净物(非电解质) NH3分子
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 NH3、NH3·H2O、H2O、NH4+、OH-、 H+
主要性质
不具有碱性
具有碱的通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例3 (2018·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 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
3.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氨的性质
(1)NH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 能的变化是 只能升高,不能降低 ,因此氨具有 还原 性。
(2)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催==△化=剂===4NO+6H2O 。
例2 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例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 +
OH-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性质不属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易液化 B .极易溶于水 C .水溶液显碱性 D .有刺激性气味答案:C知识点:氨的物理性质、氨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氨气溶于水得氨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由于NH 3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NH 3·H 2O ,NH 3·H 2ONH +4+OH -,所以这是NH 3的化学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练掌握氨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了解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高一 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习 试题来源: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2. 下面的反应中,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的是( ) A .NH 3+H 3PO 4===NH 4H 2PO 4 B .2NH 3+2Na===2NaNH 2+H 2 C .8NH 3+3Cl 2===6NH 4Cl +N 2 D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答案:B知识点:氨的化学性质、常见氧化剂 解析:解答: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时为NH 3分子中氢的化合价降低。
此题涉及的反应较为特殊。
分析:根据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3.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将待测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B.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C.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D.加烧碱溶液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答案:D知识点:铵离子检验解析:解答:A、C错,并非所有铵盐加热分解都产生NH3。
B错,加碱共热后,NH3已跑出。
分析:检验铵盐与碱共热放出碱性气体,使指示剂变色的方法。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掌握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
将100 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答案:B知识点:氨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解析:解答:无色气体中不含NO2;通过浓H2SO4时,气体体积减少20 mL,说明含有NH3;通过Na2O2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含有CO2和NO,在通过Na2O2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O2,NO再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NO2和O2按41的体积比通入H2O中时可被完全吸收。
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即可。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普通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5.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硝酸D.稀硝酸答案:C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浓HNO3可使铝钝化,阻止酸与内部金属继续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熟练掌握钝化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容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6.关于浓H2SO4、稀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H2SO4、稀H2SO4都难挥发B.浓H2SO4、稀H2SO4都有氧化性,故浓H2SO4、稀H2SO4都是氧化性的酸C.浓H2SO4、稀H2SO4在加热时都能与铜反应D.浓H2SO4、稀H2SO4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答案:A知识点:浓硫酸的性质解析:解答:由于硫酸沸点较高,所以难挥发,浓硫酸属于氧化性酸,但稀硫酸不属于氧化性酸,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也不与铜反应,由于稀硫酸能够与铁反应,所以稀硫酸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分析:浓硫酸属于氧化性酸,稀硫酸也具有氧化性,据此回答即可。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掌握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浓硫酸稀释后马上转移至容量瓶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配制、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析:解答: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不经冷却马上转移至容量瓶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在定容时加水加的少,因此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项正确;液体飞溅有溶质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项错误;容量瓶洗净未干燥只是含有点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错误;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使加水加的多了,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对浓度的影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普通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8.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SO2B.NO-3C.Fe3+D.Fe2+答案:B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解析:解答:SO2通入Fe(NO3)3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SO2+2Fe3++2H2O===2Fe2++4H++SO2-4,3Fe2++4H++NO-3===3Fe3++NO↑+2H2O。
此时在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BaSO4白色沉淀。
所以上述反应中Fe3+先被SO2还原成Fe2+,Fe2+又将NO-3还原为NO。
分析:根据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分析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确定存在的离子即可。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9.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答案:D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设锌的物质的量为a ,则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3a ,发生还原反应的硝酸与锌的关系为HNO 3~2Zn ,由于锌不足,故被还原的硝酸为a 2,未被还原的硝酸为3a -a 2,二者的比为a2:(3a -a2)=1:5,D 项正确。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原子守恒进行分析判断。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普通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高一 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习 试题来源: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10. 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 +4,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 .①⑤ B .④⑤ C .①③ D .①④⑤答案:B知识点: 铵根离子的检验 解析:解答:NH +4的检验:在含有NH +4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 -)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 +4,所以一定不会用到的是④蓝色石蕊试纸和⑤稀硫酸。
分析:NH +4的检验:在含有NH +4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 -)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11.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NH4Cl和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A.KSCN溶液B.BaCl2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答案:D知识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解析:解答:A项,KSCN只与FeCl3反应使溶液变红色;B项,BaCl2与FeCl3、NH4Cl、NaCl均不反应,无现象;C项,AgNO3溶液与三种溶液均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项,NaOH与FeCl3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与NH4Cl反应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aCl不反应。
因此用NaOH溶液可将三种溶液区别开来。
分析:根据铁离子和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映的不同现象进行判断。
题型:单选题难易程度:普通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普通类型试题级别:高一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练习试题来源: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12.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 可能是( ) X ――→O 2Y ――→O 2Z ――→H 2O W A .N 2 B .NO 2 C .NH 3 D . NO答案:C知识点: 氨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能发生连续氧化的物质中学阶段学习的有C 、S 、H 2S 、Na 、N 2、NH 3。
但符合X 与W 反应生成盐的只有NH 3。
转化关系如下:分析:根据中学阶段学习的能发生连续氧化的物质进行分析。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理解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高一 试题地区:全国试题来源: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习 试题来源: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13. 如图表示Cu 与HNO 3反应的量的关系,问哪一点表示铜与稀HNO 3反应中被还原的HNO 3与Cu 的量的关系( )答案:A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 +8HNO 3===3Cu (NO 3)2+2NO↑+4H 2O ,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只有14被还原,故被还原的HNO 3与Cu 的关系为:3Cu ~2HNO 3(还原),A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