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好的故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搁、综”等13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取、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想象画面,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背景资料、课后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想象画面,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背景资料、课后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单元导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里的有的人是(鲁迅)。
我们用尊称,鲁迅先生,当然也可以更亲昵的称呼他先生。
2.借助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出示单元导语鲁迅的画像,提问:我们说看人第一印象很重要,看看这幅图,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文豪、沉稳、很慈祥……)在第八单元单元导语的左下角也有一段介绍鲁迅先生的资料,我请同学读一读。
(生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篇课文就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在我们假期的实践作业“走近名人—鲁迅”的这个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并整理了关于野草的资料,来读一读。
(《野草》是先生的唯一一部散文诗集,也是一组心灵的交响乐,这些交响乐充满了骚动,充满了矛盾;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有光明与黑暗的矛盾。
《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富有诗情和哲理,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好的故事》就是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二)整体感知,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1、读课题《好的故事》。
这是一篇离我们时代比较远的文章,有很多词语都是我们现在很少见的,为了不影响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对于不理解的先(跳过去)(板书:跳),初次读课文,你记住你跳过了哪些词?每个人汇报一个。
生第一遍读文章。
说说你初读文章后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明白鲁迅的文章有一点难懂,具体难懂在哪里?词语,句子,思想感情)。
你跳过了哪些词呢?()是的,这些词很难懂,我们有什么办法来理解他们呢?
2、出示课后第一题,生读要求
这里说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那你猜猜这个初创时期大概在什么时期呢?(也许文中就告诉了你答案。
1925年左右)读书很仔细,这篇文章和我们见过的很多文章不一样,他保留了写作时间,也就是告诉我们这是一篇有年代感的文章。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猜。
那你来猜猜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鞭爆、四近、膝髁、皱蹙(抽生说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猜)
瘦削一瞬间凝视骤然一惊
有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不能猜出具体意思,但是我们能大概知道是什么(出示句子:茅屋、塔、伽蓝)伽蓝可能是一种(建筑),伽蓝是寺庙的意思。
(出示句子:乌桕、新禾、野草)乌桕可能是一种植物。
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里,把这段话读正确、读流利。
这些事物(出示“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一同荡漾”)这句话中有三个生字,大家工整的在生字本上书写两次。
在写的时候结合部首,想想“澄碧”、“荡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来,把这个句子读好。
3、有的时候,联系上文理解词语不仅仅是看这一个句子,有时我们还可以跨越一段话(出示第四自然段,生齐读)。
这里有一个比较难懂的词语“错综”,综是我们的一个生字,请你在生字本上写两次。
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需要跳到第六自然段,读这一句话(出示水中的晴天的底子……永是生动,永是展开)这里就告诉了我们“错综”的意思就是“交织、交错”。
4、这两段告诉我这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天云锦。
有没有同学了解云锦?(出示云锦的图片、资料)云锦给你什么感觉?(色彩明丽,艳丽多姿)
5、从这里我们知道了。
这好的故事就像一天云锦。
(三)理清故事的脉络(小组齐读课文)
1、鲁迅先生一直说的这个好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梦境),为什么这样说?说说你的依据。
2、哪些自然段是在讲梦境呢?(3——9),那梦的前面是现实,梦醒后也是现实(板书:现实梦境现实)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鲁迅,也明白了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有年代感的词语,清楚的知道了鲁迅先生说的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梦境,那这个梦境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
第二课时
检查听写词语:预告、烟雾、昏沉、错综、澄碧、荡漾、解散、退缩、瘦削、浮动、瞬间、凝视、骤然、凌乱、陡然
(一)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借助资料、体会梦境
1、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其实就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梦。
2、那这个好的故事有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板书三个词语)
这故事很……(出示文章第四自然段,师生配合朗读)这个梦里有(师指读:美的人和美的事)这故事(师指读第一句)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梦里,来一次寻梦之旅,既然寻梦我们需要一种交通工具,你觉得我们选什么工具,为什么?(船)(明白这个故事在水里)
4、体会梦的美丽、幽雅、有趣。
那就让我们乘着小船开始吧:(生齐读第5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提问:这样的梦境多么(美丽、幽雅、有趣);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抽生回答)(这梦里的世界很悠闲、有很多的事物,充满了生机;水中的倒影不断的变化,这样的梦是美丽、幽雅、有趣的。
)我们常说梦里的世界总是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了解鲁迅的孩子可能还记得,鲁迅的故乡是绍兴,(“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
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
儿时的鲁迅就生活在这片清澈之地,但那只是过去,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2月24日,这时的鲁迅先生,人到中年,告别了儿时那一方净土,他生活在北京:这时的北京,各方政权争夺统治权力。
任何一派都无法弥合派系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无力
统一全国。
北京不像儿时的故乡那样纯净、和平了。
)所以鲁迅才会在梦见这一个好的故事。
因为他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是的因为他一直记得(配乐再词有感情的读第5自然段)
5、这样的梦境还在变化:(出示: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
原来这个梦是有颜色的,而且这个颜色继续扩散(出示句子:”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红色继续扩散:“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光怪陆离,变化万千。
这个红色的梦还在继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
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个梦就是好的故事,这个梦是那样的美丽、幽雅、有趣。
平常人做梦都是黑白色的,而这一个好的故事是有颜色的。
你们读(生读红色的词),这么多的红。
红艳艳的红彤彤的,给你什么感觉?(生机勃勃、喜庆……)是的,鲁迅先生这个梦由一点红慢慢的扩散以至于这梦里所有的景物都被染成了红色,最后他就如绚烂的烟花迸射开来,让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
这样的梦美丽、幽雅、有趣,这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梦境是如此的美丽、幽雅、有趣,那现实呢?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个关键词来概括。
(昏沉)
6、在昏沉的夜里的鲁迅先生,梦见的那些人和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幽雅、那样的有趣。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常常反映了人们的盼望、希望,这个好的梦对鲁迅先生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借助资料、把握梦境:出示课后阅读链接第一个材料)我们读资料要学会抓关键信息,你认为关键信息在哪句?(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如果提取一个关键词,你觉得是(希望)。
原来那好的故事,那梦里的故事其实就是希望。
他希望现实中的人和事也都(美丽、幽雅、有趣)。
7、是什么样的现实,让鲁迅先生认为那好的故事只有在梦中才能看见呢。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上课前,我有让大家去查一查1925年的中国,谁能说说?(抽生回答搜集的资料,提取关键信息: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师也找了一份资料,大家静静的看。
出示资料
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一九二五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公然屠杀、拘捕数百名手无寸铁的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大地。
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
有的退隐,有的高升,甚至有的公开叛变革命。
这使鲁迅感到信念动摇的极度苦闷。
黑暗而残酷的世界,让鲁迅感到求索的怅惘、战斗的孤独。
”
读了资料。
就要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你找找有用的信息?1925年的鲁迅是“苦闷、怅惘、孤独”的。
我们了解了1925年的鲁迅他是苦闷、怅惘、孤独,但是他的梦确是这样的(读第4自然段);1925年的鲁迅面对动乱的社会,看着大众社受苦他是怅惘的,但他的梦是这样的(读第6自然段);1925年的鲁迅因为新文化战线的分化,独独只有他一个人依然拿着笔在孤独的战斗着,但是他的梦是这样的(读第8自然段)。
(板书)原来苦闷、怅惘、孤独的鲁迅希望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是(美丽、幽雅、有趣)的,以至于梦醒后他还;(出示最后两个自然)说说你的理解。
(生自由发言,)你们说了很多自己的理解,那你们的猜测有没有道理。
(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课后链接最后一个资料)。
和老师一起读读,看看你的猜测有没有道理。
“作者憧憬于……虽然在昏沉的夜”原来开始作者写到昏沉的夜,结尾写昏沉的夜,那说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
但是“在黑暗的现实中……实际上是有所象征和或寄托的”,原来那“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是有所“象征或寄托的,象征着什么,寄托着什么呢?(昏沉的夜象征着黑暗的现实;好的故事象征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总结全文
1925年的鲁迅苦闷着、孤独着、怅惘着;但是他没有放弃希望,他相信未来的日子是美丽、幽雅、有趣的。
老师也想告诉你们。
无论你多苦闷、多孤独、多怅惘,都不能没有希望。
(四)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现实梦境跳
昏沉美丽、幽雅、有趣结合注释苦闷、怅惘、孤独希望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