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例题
一、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例题
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的例题。
咱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哈。
比如说,有个企业呢,它的资产账面价值是100万,但是计税基础是80万。
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暂时性差异哦。
为啥会有这个差异呢?就是因为会计和税法的规定不太一样呗。
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个差异会影响到所得税的计算呢。
咱们来具体算一算哈。
这个暂时性差异是20万(100 - 80)。
如果所得税税率是25%的话,那么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20×25%)。
这个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企业未来要多交税啦,因为现在会计上算的资产比税法上的多,以后这些多出来的部分在交税的时候就得补上。
再看一个例子哈。
要是有个负债的账面价值是50万,计税基础是40万呢。
这时候的暂时性差异就是10万啦。
因为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万(10×25%)。
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企业未来可以少交税的部分,就像是提前存了一笔税的“优惠券”。
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是有些项目可能会有可抵扣亏损。
比如说企业今年亏损了30万,这个亏损在未来是可以用来抵税的哦。
如果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这个亏损,那这个可抵扣亏损就可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啦。
假设税率还是25%,那就可以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30×25%)。
答案和解析:
答案:在第一个例子中,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万;第二个例子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2.5万;第三个例子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为7.5万。
解析:对于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当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方法是暂时性差异乘以所得税税率。
对于负债的暂时性差异,当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样是暂时性差异乘以所得税税率。
对于可抵扣亏损,若预计未来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可将亏损额乘以所得税税率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