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4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4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宋词4 柳永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莎衣①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二、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C.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D.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解析:B 颔联是人静景动,颈联是景静人动。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莎衣》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尾联两句抒情言志。
答题时应先回答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回答其象征意义,以及诗人寄寓的思想情感。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尾联运用了对比(或衬托)和象征手法。
诗人将“紫绶金章”和“莎衣”对比,莫说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将莎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象征荣华富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
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飘然物外、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8: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 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户盈罗绮,竞豪奢A.市列珠玑..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好景,归去凤池夸B.异日图将..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桂子,十里荷花C.有三秋..三秋:三个秋天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
错误! B.错误!C。
错误! D.错误!3.下列对相关词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4.下列对相关词句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作者通过具体的刻画,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夸”字透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大.)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广阔。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语文·必修4(人教版)4柳永词两首凤栖梧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鉴赏:词作上阕写词人伫倚高楼面对眼前的春景,反而倍感愁苦。
微风细细,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
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
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
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下阕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
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
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羌.笛(qiāng)奢侈.(chí) 因噎.废食(yē)B.参差.(cī) 珠玑.(jī)畸.形(jī) 掎.角之势(jǐ)C.老叟.(sǒu) 须臾.(yú)人教版高中语文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D.嘉.奖(jiā) 吟.诵(yín)堤.坝(dī) 嬉.笑怒骂(xī)解析:A项,侈ch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4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chán)良辰.(chén)都.门(dōu)重.湖叠(chóng)B.鏖.战(áo)跛.脚(bǒ)鞭笞.(chì)三年五载.(zǎi)C.不啻.(dì)呜咽.(yè)船舷.(xián)怙恶不悛.(quān)D.驽.马(nú)讣.告(fù)短暂.(zàn)安土重.迁(zhòng)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户盈罗绮,竞豪奢。
B.异日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好景,归去凤池夸。
C.有三秋..(三个秋天)桂子,十里荷花。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来源:学科网ZXXK]3.诵读下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对/长亭/晚B.便/纵有/千种/风情C.更/与何人/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良晨美景梳装打扮交相辉映抑扬顿挫B.人才辈出皓齿峨眉久负盛名流连忘返C.死不暝目三顾茅庐苍海桑田平仄不调D.音容婉在漂泊沦落呕哑嘲哳羽扇绾巾[来源:学.科.网Z.X.X.K]5.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晓风凉,残月冷,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别后心境之凄凉。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总写杭州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来源:学科网]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
)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先用“清嘉”二字总括湖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等方面对西湖进行细致描画,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为脍炙人口。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第4课柳永词两首词,发轫于隋唐,成熟于宋。
在中国诗歌史上树起一面旗帜。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潇洒的柳永,放荡不羁,在市井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是孤独的柳永,在流浪中感知生活的恩赐,在孤寂中寻找生活的安慰。
“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
”这是孤高的柳永,在清冷的秋气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等待着合适的节日怒放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我们阅读柳永的词,是在阅读词人的心路历程,体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知词人的孤独与奋进。
让我们一起走近柳永,走进其词,用心体味吧!1.走近作者柳永(约987崇安(今福建崇安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早年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因《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
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与他见面。
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激发了占领南宋的决心。
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雨霖铃》这首词是词人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由于仕途失意,词人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
但想到与心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失去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分。
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复杂心情。
3.相关知识(1)关于词的知识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或“诗余”(如《草堂诗余》)等。
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训练反馈: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柳永词两首训练反馈(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
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D.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下列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念/去去,千里烟波B.便纵有/千种风情C.钱塘/自古繁华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都门帐饮无绪.绪:心情、情绪B.异日图将.好景将:语助词,无实义C.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D.有三秋..桂子三秋:三年4.下列有关诗词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体诗、近体诗的划分一般是从产生的时间方面考虑,所以唐代以后的诗歌都被称为近体诗。
B.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大体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代表人物分别是苏轼、辛弃疾,柳永、姜夔、李清照。
C.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又称柳七,世称柳屯田。
他一生仕途坎坷,穷愁潦倒,独以词著称于世,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D.词又称诗余、曲子词或长短句,词的句式错落有致。
唐五代已经出现,盛行于宋。
起初是一种可配乐歌唱的诗体,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5.默写(6分)(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白居易有《忆江南》“江南好,最忆是杭州。
____________,郡亭枕上看潮头”;杨万里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____________,晓风残月”,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和温庭筠《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等都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4课 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Word含解析.doc

第二单元第4课第二课时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4(B)A.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千骑拥.高牙(拥护)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林木)【解析】B(拥,簇拥、跟随)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5(D)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D项“三秋”,词中的意思是“秋季”,现在的意思比较复杂:①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
②指夏历九月。
即季秋、暮秋。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下列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6(B)A.这一句是写西湖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花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
B.“三秋”极言桂花飘香时间之长,整个三秋季节都有桂花飘香;“十里”是指荷花种植面积之广,是实写。
C.这一句对西湖景物的描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杭州的繁华,人民安居乐业。
D.“重湖”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里湖和外湖。
“叠”指吴隐山、南屏山、慧日峰与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着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解析】“三秋”指秋季,“三秋桂子”与“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花木,不是实写。
4.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7(D)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
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即孙何。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四)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四) 柳永词两首(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珠玑.(jī) 凝噎.(yē)钓叟.(sǒu) 差.劲(chà)B.千骑.(jì) 暮霭.(ài)叠(xiàn)拙劣(zhuō)C.重.湖(chóng) 罗绮.(qǐ)参差.(cī) 喟.然(kuì)D.天堑.(qiàn) 羌.管(qiāng)寒蜩.(tiáo) 囤.积(tún)解析:选B 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选C C项,三秋:秋季。
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选C C项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与例句相同,都是融情于景。
4.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 (2)市列珠玑,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 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04 柳永词两首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ã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吟赏烟霞(shǎng)D.叠(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兰舟催发(fà)【答案】D【解析】“凄切”的“切”正确的读音为“qiâ”;“兰舟催发”的“发”正确的读音为“f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答案】A【解析】B项,竞—竟,勘—堪。
C项,辰—晨,宵—霄。
D项,暮—幕,嘻—嬉。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的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图:绘制成图【答案】A【解析】胜:景色美好。
4.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与“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D.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答案】D5.下列对相关诗句的赏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其绘画技巧高超,突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答案】D【解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对孙何的赞扬与奉承。
6.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2019年春学期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4课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柳永词两首忍把浮名掷地,烟花巷,吟晓风残月;留得秃笔生花,柳岸边,叹才子佳人。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
但无论怎样评价,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课内素材令人心醉神迷的钱塘西湖美景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
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
而一经柳永《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入住江南之心。
展开《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
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渲染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
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
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
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运用角度]“美”“阅读经典”等。
一腔离恨谁道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
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于生计。
总之是不得不离开。
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
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运用角度]“离别”“生活的无奈”“为感情喝彩”等。
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柳永不是想当名词人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产生共鸣,他成了一个创作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才的辩证道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

4柳永词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珠玑./畸.形剑鞘./画桥.镶嵌./天堑.B.参.差/参.商罗绮./涟漪.无涯./山崖.C.钓叟./瘦.削菱.歌/棱.角骤.雨/妯.娌D.凝噎./呜咽.暮霭./和蔼.箫.鼓/萧.瑟思路解析:A项,jī,qiào/qiáo,qiàn。
B项,cēn/shēn,qǐ/yī,yá。
C 项,sǒu/shòu,líng/léng,zhòu/zhóu。
D项,yē/yè,ǎi,xiāo。
答案:C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
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如云。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
D.异日图.将好景图:绘画。
思路解析:A项,胜:美好。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C.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
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D.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
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
,词名才和词的内容有关。
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2)忍把浮名,。
(柳永《鹤冲天》)(3)柳永在《望海潮》上阕中描写杭州自然景色和都市风貌的句子是“,,”。
(4)柳永《望海潮》中,“,,”三句写出了水色山光,重重叠叠,四季皆美。
(5)柳永在《雨霖铃》中想象别后羁旅生活,最使人触动离愁别绪的词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题:4 柳永词两首

语文·必修4(人教版)4柳永词两首凤栖梧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鉴赏:词作上阕写词人伫倚高楼面对眼前的春景,反而倍感愁苦。
微风细细,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
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
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
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下阕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
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
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羌.笛(qiāng)奢侈.(chí) 因噎.废食(yē)B.参差.(cī) 珠玑.(jī)畸.形(jī) 掎.角之势(jǐ)C.老叟.(sǒu) 须臾.(yú)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 D.嘉.奖(jiā) 吟.诵(yín)堤.坝(dī) 嬉.笑怒骂(xī)解析:A项,侈ch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柳永词两首记一记一、字音参差..( ) 天堑.( ) 珠玑.( ) 叠( ) 羌.( )管 菱.( )歌 钓叟.( ) 罗绮.( ) 凝噎.( ) 暮霭.( ) 答案:cēn cī qiàn jī yǎn qiāng líng sǒu qǐ yē ǎi二、字形⎩⎪⎨⎪⎧ 罗qǐ( )jǐ( )角之势yǐ( )马可待⎩⎪⎨⎪⎧ 暮ǎi ( )和ǎi ( )yè( )见 ⎩⎪⎨⎪⎧ líng ( )歌líng ( )厉léng ( )角 ⎩⎪⎨⎪⎧今xiāo ( )云xiāo ( ) 答案:绮 掎 倚 霭 蔼 谒 菱 凌 棱 宵 霄辨一辨三、一词多义1.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答案:优越 制服,战胜 超过,胜过 美好 尽 2.去⎩⎪⎨⎪⎧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念去.去,千里烟波( )去.死肌,杀三虫( )连峰去.天不盈尺( )答案:表示行为的趋向 离开 除去 距离3.将⎩⎪⎨⎪⎧ 异日图将.好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子无怒( )答案: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扶持 将领 率领 愿,请4.相⎩⎪⎨⎪⎧ 执手相.看泪眼( )枉用相.存(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答案:相互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帮助 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四、古今异义1.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今义:没有头绪。
答案:没有心思,心情不好2.烟柳画桥..古义:今义:画桥梁。
答案:雕饰华丽的桥梁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异日图.将好景 (2)都门帐.饮无绪 答案:(1)画图 (2)设帐2.形容词作名词多情..自古伤离别 答案:多情的人填一填六、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 词人。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四)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

课时追踪检测(四)柳永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一样的各样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回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季。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漂亮的自然景色。
分析:选 C C 项,三秋:秋季。
2.对以下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绘,衬着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示意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迷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婉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平常而感情深厚,形象传神,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况交融,衬托出旅人前程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回去凤池夸——衬托出西湖之美,照顾开头。
分析:选 C C 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绘。
3.以下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浪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是对杭州的状况作总归纳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是分写,“钱塘自古繁荣”是对前两句的总结。
B.《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既交代了送其他地址,同时也示意了送别时的感情。
“无绪”即没居心思,将词人的感情世界置于送其他大环境之中。
C.《望浪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绘。
“十万”言人口之多,“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情况。
D.《雨霖铃》中“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况为眼前之景,是实写;而“杨柳岸,晨风残月”一句是词人的想象之景,为虚写。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4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单元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词兴起于隋唐,到了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逐管弦而歌的曲子词就开始兴盛起来.按谱填词很快地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有人把两宋时期的词人和创作,从总体上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意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尽管宋代词人众多,作品丰富,各个时期的情况也很复杂,但在对两宋词史的研究中,这种说法一直被沿袭着。
本单元选取了四位大家的作品,兼顾了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兼顾了小令与长调两种体式。
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园圃,撷几朵灿烂之花,体味、欣赏其意蕴的深厚、语言的精美.《柳永词两首》“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两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这里的柳七,便是北宋的词星柳永……柳永啊,他因了皇帝的一句“且去填词”,便隔断了仕途,无缘了官场,便成了奉旨填词的柳三变。
从此后他内心的痛苦外化为生活的放荡。
混迹于青楼,倚红偎翠;沉溺于词中,浅斟低唱。
唱出了“衣带渐宽”,唱出了“衰杨古柳”,唱出了“晓风残月",唱出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唱出了心中的郁结,唱出了一代词宗、白衣卿相.这里是词人的无奈,却是词坛的万幸,中国政坛少了一个柳屯田,中国文坛多了一位专业的词人。
《苏轼词两首》浩浩长江流,滚滚东逝水。
自古及今,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愁思,演绎出多少动人的乐章……一千多年前,苏轼,这位文坛奇才,带着满腹的幽怨来到了这长江边。
虽然他屡遭打击,数受陷害,但他没有自弃,没有沉沦,没有堕落.反而面对东逝的江水,发出震古烁今的旷古奇语,使宋词从委婉中长出了豪放,从二八少女中衍出了关西大汉,在檀板轻柔中迸出了铜琵琶的铿锵。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超脱,他的超脱造就了他的“大江东去”,造就了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4课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doc

第4课柳永词两首[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菱.形棱.角丘陵.红绫.凌.云壮志B.雄鹰.应.变英.灵夜莺.义愤填膺.C.寥.廓缭.乱撩.拨辽.阔民不聊.生D.蹉.跌差.距撮.合磋.商搓.手顿足【解析】A棱léng角其余读líng;B“应变”的“应”读yìng,其余读yīng;C 全读liáo;D“差距”“差”读chā,其余读cuō。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驰珠玑异口同声睡眼惺忪B.殉职凝噎小题大做良晨美景C.天堑默契良心泯灭砰然心动D.萧瑟雾霭授予奖章重湖叠【解析】A项“驰”应为“弛”;B 项“晨”应为“辰”; C项“砰”应为“怦”。
【答案】 D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个秋天)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指美丽的自然风景)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因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年复一年)【解析】三秋,秋季。
【答案】 A4.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作者通过具体的刻画,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
)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夸”字透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大。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广阔。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解析】B项中“夸”字并非“透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大”,而是指当地官员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C项中作者借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表现自己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D项通过凄清的秋景,倾诉词人的离情别绪。
【答案】 A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树木把小河________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白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高二新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练习 第4课 柳永词两首1含答案

第2单元 第4课柳永词两首1一、双基夯实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 )A .谄.媚(xiàn) 自怨自艾.(yì) 暴殄.天物(tiǎn) B .罗绮.(qǐ) 良莠.不齐(xiù) 刚愎.自用(bì) C .千骑.(jì) 悄.然无声(qiǎo) 穷兵黩.武(shú) D .钓叟.(sǒu) 海市蜃.楼(shèn) 怙恶不悛.(quān) 【答案】 D(A 谄chǎn ;B 莠yǒu ;C 黩d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气概 三箴其口 泥淖 长吁短叹B .树阴 拭目以待 暧昧 馨竹难书C .通牒 破釜沉舟 皈依 前踞后恭D .竣工 计日程功 嗔怪 瞠目结舌【答案】 D(A “箴”应为“缄”。
B “馨”应为“罄”。
C “踞”应为“倨”。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B .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 有三秋..桂子(深秋) C .对长亭晚.(傍晚) 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D .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林木) 【答案】 B(“三秋”指秋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 天堑..无涯天堑..变通途 B.⎩⎪⎨⎪⎧ 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错落 C.⎩⎪⎨⎪⎧ 异日..图将好景此事异日..再议 D.⎩⎪⎨⎪⎧户盈罗绮..遍身罗绮..者 【答案】 A(A “天堑”的本义都是指天然壕沟,但实际所指不同:①指钱塘江,②指长江。
B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C 异日:改日,他日;D 罗绮:借指丝绸衣裳。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习题练习四(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习题练习四(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B.近一个月,三省份数名婴儿相继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人们再次引发疫苗恐慌,这几起死亡事件与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系。
C.近日,香港“向山举目助学金会”到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捐资助教活动,捐赠价值16.3万元的43台电脑,成立了一间高配置的“香港‘向山举目助学金会’电脑教学室”。
D.11月30日上午,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徒步穿越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区帽峰公园隆重举行,该活动吸引了国内外5000余人踊跃参加。
2.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
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
“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3.对词中语句的解读和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与落笔四字呼应,这一句明写送别的地点,同时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
“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
B.“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我这一走,至少得有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眼前之景,是实写;“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之景,为虚写。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直抒胸臆之笔。
4.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宋词4 柳永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莎衣①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二、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C.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D.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解析:B 颔联是人静景动,颈联是景静人动。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莎衣》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尾联两句抒情言志。
答题时应先回答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回答其象征意义,以及诗人寄寓的思想情感。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尾联运用了对比(或衬托)和象征手法。
诗人将“紫绶金章”和“莎衣”对比,莫说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将莎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象征荣华富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
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飘然物外、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解析:A “迷人春景”理解有误,开头描写的是凄清雨景。
4.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凄恻的情愁?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情感的能力。
借助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可推知呼应的句子。
从“守朱门”和“两愁人”等词可知,这两句抒发了即将分离的凄恻哀伤之情。
答案:词的结句与上片“一双燕子守朱门”呼应。
“一双燕子守朱门”一句,描写黄昏细雨之中,深院里是一对固守朱门的燕子;“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一句,描写离别之际,灯下是相对而立的一对零落身影。
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两个意象的遥相呼应(映衬),令即将分离的情景格外凄恻哀伤。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如梦令·春景秦观①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
此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
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
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
④《小梅》: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5.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B.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C.“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
诗人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D.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
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解析:B “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错,此处词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借以表达词人的悲苦和思念。
6.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1)以乐景衬哀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2)化用。
词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词人的悲苦和思念。
(3)拟人。
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4)反复。
“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词人忧思情怀不尽。
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水调歌头叶梦得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①。
【注】①云中,指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勇抗匈奴。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做好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B.上片前四句写寒霜遍地,碧天清肃,风声一响而过,词人漫步梧桐树下,为下文设置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C.“寥落”意为冷落,衰败。
既写出关河深秋景象,也表现词人目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内心无比沉痛,只好借酒消愁,与客同醉。
D.词中上片言“回望”江山壮美,结句说“回首”云中郡许多感慨,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解析:B “风声”并非一响而过,而是直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止。
8.词中叙述了什么事?结尾两句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解析:对于词中事件的分析概括以及对词人的形象的把握,要了解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
作答时细读诗词内容,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答案:①在深秋寒夜,一位老人带病登城,回望中原大片被金人夺去的土地,心情沉重而且惆怅,尽管他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但在西风萧瑟、与客习射的背景之下,身老志不衰,一心收复中原。
②结尾两句塑造了一位心念国事,收复失地,欲建功立业的词人形象,“老矣真堪愧”直抒胸臆,自己因年老体衰而不能为国效力,抒发了“真堪愧”的(悲凉、痛苦)心情,反复言说,心念国事。
“望云中”用典抒情,再次表达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
二、语言运用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B.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
C.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解析:D A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而句中是说“自己”,故对象不当;B项,“务必”语气过于生硬,因为这是一封请柬,故使用这一词语不太恰当;C项,“拜读”用于读别人的文章,句中是说自己的作品。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理论①。
“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一小儿说中午离我们更近,连孔子也“不能决”。
“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虽然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得出不同结论。
这表明②。
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
可见,③,只是理论用整体上的道理对世界作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答案:①专为整体解释而生②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实的一部分③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11.下面文字有三处表述过于绝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使之逻辑严密,语意简明。
提到中国,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熊猫。
它那雍容的体态、笨拙可爱的动作、温顺和善的性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一直是我国的外交法宝,大多数国家就是为了熊猫和我国建交的。
熊猫本来是凶猛的肉食动物,后来慢慢改吃竹子,性情也似乎变得温顺和善。
中国人含蓄内敛,讲究以礼待人,不也正和熊猫温顺的性情相符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熊猫已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
(1) 改为(2) 改为(3) 改为解析:作答时注意从文段中寻找“表述过于绝对”的内容。
第一处“提到中国,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熊猫”,“就是”说法过于绝对。
第二处“它一直是我国的外交法宝”,“一直是”说法过于绝对。
第三处“大多数国家就是为了熊猫和我国建交的”,“大多数”“就是为了”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1)“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熊猫”改为“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熊猫”;(2)“它一直是我国的外交法宝”改为“它有时甚至成为我国的外交法宝”;(3)“大多数国家就是为了熊猫和我国建交的”改为“有些(或许多)国家(也许)是为了熊猫和我国建交的”。
三、片段写作12.假如班上某一同学自拍自导的《雨霖铃》MTV播放后,老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其中有一条是要求开播前加上一段解说词,请你试着写一写。
要求:感情要充沛,语言要优美、流畅,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这则解说词要重点描绘画面特点,创设画面意境,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进而让读者感受《雨霖铃》那份迷离忧伤之美,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写作时要符合词的意境,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
答案: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
可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
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时是谁与你浅吟低唱?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而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藏在心头。
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想象力是翅膀,客观实际是空气,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显着成绩。
2、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