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涵洞)工程常见通病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涵洞)工程
作为重点讲解:——常见通病与常规预防措施
2.1桩基的施工
1〉易产生的质量问题:
△钻孔桩的护筒高度不足、护筒直径偏小、护筒中心与钻杆中心不(重合)一致等,造成水压不足、泥浆稠度(过大或过小)不适宜。

易产生桩轴线偏位、桩周围泥皮偏厚摩擦力不足、桩头部分钢筋外露等。

△挖钻桩由于裂隙水过多,不采用水下砼浇注,易产生断桩。

△桩尖要避免落在孤石上(无论钻孔或挖孔都要注意这些)。

辨别经验:
①相邻近桩的基岩相差较大。

②与设计资料的基岩面相比变化较大或桩底标高提高较多时。

③从钻孔的地质资料与捞渣来看,没有风化层或风化过度层非常薄。

2〉针对1〉的分析情况,在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
①桩基成孔(无论哪种方案)和钢筋笼定位准确。

②护筒直径宽大于设计值10-20 cm.
③清孔时,除桩底清理干净沉渣外,同时清除护筒的凝结浆。

④根据桩长、清孔情况,浇注砼时要留足桩头的长度。

⑤桩检时,同时查砼强度、钢筋预留尺寸与位置、桩的有效直径。

2.2 梁(板)的预制
1〉常见的质量问题与现象:
△先穿束后浇注砼,管道易漏浆,增加管壁与束筋摩阻力,抵消了部分预应力,造成实际预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严重堵塞造成崩束梁体开裂。

△梁底振捣不到位,产生蜂窝麻面、甚至空洞漏筋等;梁底部分外模板与底位不严密漏浆
△纵坡桥,端部梁底在支座处的三角块漏设或设成反向坡。

作图示意:
△梁的翼板不按设计设置横坡,造成相邻翼板横向错台
△横隔板下不设支撑,拆模后隔板根部产生裂缝。

△负弯距的张拉槽预留位置不准确、横向钢筋处理不当、不设排水孔造成积水等。

△弯道桥,横隔板间距处治不当,造成纵向错位等。

△T梁马蹄形与腹板有纵向裂缝,可能原因:
a.束筋管道定位不准确
b.管道与箍筋有干扰或箍筋随意切断
c.束筋平弯位置的防崩筋漏设
△施工过程中梁端崩锚等。

2〉施工时注意事项:
△束筋波纹管先穿塑料衬管,浇注砼过程中挪动衬管,浇注后拔出衬管并采用水冲洗干净。

△分层分段浇注砼:浇梁末端时,卸砼顺序从梁端向中部卸,避免端梁尾部浆多骨料少;附着式振捣器,梁两侧面同步启动与止动,即对称捣实。

△插入振捣快入慢出,且不得遗漏
△解决底座与侧模的严密性措施:底座采用角钢包边,安模时加聚乙稀薄膜。

△在加工制作模板时,无论设计情况如何,均宜在腹板与翼板的倒角处、横隔板与翼板、侧板接合部制作成圆弧状。

△有起重桁架的梁场,隔板底模易制成底座一致的圬工砌体或砼;无起重桁架底座上通过运梁炮架车的梁场(即采用千斤顶出坑),另配量“倒F型”型顶托。

△锚下补强钢筋不得遗漏,且锚下砼必须作为重点捣实。

△预应力张拉工艺严格认真控制;且张拉之后不宜置放得过久造成预拱度的继续发展过大。

△弯桥的内外弧差通过梁两端横隔板纵向间距调节,从而中横隔板等间距制作模板。

2.3现浇空心板梁(箱梁)
1〉通常见到的质量问题与现象:
△支架设计未经验算或未进行全荷载预压,造成支架变形大,甚至跨塌支架事故。

△芯模板选择材料不当以及定位不牢、密封性不好等。

△保护层垫块不规范。

2〉施工注意事项
△支架必须进行验算,且按规定上报审批;全荷载全面预压。

△芯模宜采用厂家生产的木模,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安装严密、定位牢固—即芯模上部锁定于模板支架上(即必须穿过底模,固定于支架上,防上浮),芯模下部垫设可靠的架立钢筋(防下沉)△砼浇注过程中注意:坍落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太快,同时设置监测:一是检测芯模是否上浮或下沉,二是检测支架变形状况△如设有预应力束筋,管道先穿衬管,砼浇注过程挪动衬管,浇注砼拨出衬管后冲洗管道;若是单端张拉,则需要先穿束,一种办法选用塑料波纹管替代钢质或铁皮波纹管;或者采用钢制波纹管时注意接头处加套管,仔细检查焊渣损伤部位且采用胶布包严密防漏浆裹死预应力束筋。

△现浇板(箱)外侧模、底模宜采用钢模或强度、刚度足的木模,均需涂脱模剂。

△注重养护,避免梁体开裂。

2.4梁的吊装
1〉吊装方案的设计:要求在布设梁场和预制方案时同步配套考虑。

2〉吊装前的检查:支座垫石三度检查(高度、水平度、平整度)。

梁体外观检查。

3〉吊装后的检查:梁位是否正确(伸缩缝宽度、横阁板是否对齐等)、支座是否偏位、偏压、脱空等。

2.5桥面铺装
1〉两项准备
①顶面的贯通测量,必要时调整纵坡,保证铺装层厚度。

②梁顶面清理。

2〉施工注意事项:
①有利条件时,最好半幅桥面全宽一次安装钢筋与浇注,避免纵缝。

②钢筋定位,最好采用短钢筋头上端焊于钢筋下端支撑梁顶面。

③视水泥砼共上是否加铺沥青砼而进行平整度控制与拉毛或刻纹处理。

2.6 伸缩缝
①两项严格:
△梁端牛腿和墩(台)背墙预埋筋的数量、位置正确,应严格控制与检查。

△伸缩缝装置的材质严格检查(材质:含型钢的钢号、几何尺寸等)
2.7桥梁支座
1〉常见质量问题与现象:
△支座几何尺寸偏差过大
△表面开裂、起皮
△剪切破坏产生裂缝
△安装偏位、偏压、脱空
△临时固定设施未拆外除
△上钢板或四氧板漏埋
△支座方向错误
△位移或变形超限
△施工垃圾填埋或堵塞支座
2.8桥下弃土
△注意弃土不可直接推挤桩、墩、台;施工垃圾必须清理干净
2.9涵洞工程
施工注意事项:
1〉两项复核:设计资料复核(涵长、标高等),现场涵位复核——能否接顺原有沟渠以及是否移位到挖方段老土上
2〉施工流程:基坑开挖与支护(视地质具体情况)——人工清底(设置临时降排水设施)——基底承载力检测以及处治——基础浇注或砌筑——涵台身制模浇注或挂线砌筑——盖板预制或现浇——进出口端墙——与原由水系或道路接顺。

3〉施工注意事项:
①沉降缝的设置:一般4-6m一道或地质明显变化的界面上必须设置
②台帽的简易支座的设置——常用油毛毡
③盖板与台背墙建议伸缩缝的设置——常用泡膜板或者木模板
④台背的认真回填——同前述的“桥台背”的要求
2.10桥(涵)施工补充几点建议:
①圬工强度:硬性指标必须保证合格;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试验规程和施工规范适度选择;第二仔细熟悉设计文件,根据结构中钢筋最小净距来选用骨料最大尺寸;第三是相同等级(即同标号)施工季节或原材料变化或用途不同也要作相应的配合比。

②钢筋的连接:焊接工艺,注意钢材材质和焊条材质的匹配问题;粗钢筋焊接质量往往不容易达到要求时,改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工艺也多,就不展开讨论)
③试验工作对施工的指导意义,再次强调。

④技术方案与安全方案必须“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