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理和宗教对英汉习语的影响
论宗教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及其对策

[] 刘 宓 庆 . 3 新编 汉 英对 比 与 翻译 [ . M]
北 京 :中 国 对 外 翻 译 出版 公 司 ,
2 0 . 0 6
的关 系,着 重论 证 了宗教 文化在翻译 过程 中所产生 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 实例论
述 了翻 译 工 作 中应 该 充 分 考 虑 宗教 文 化 的 因素 ,指 出应 对 英 汉 翻 译 宗教 因 素影 响 的策 略。 只有 在 了解 和 掌 握 了各 自宗教 等 文 化 的 特 点 后 ,准 确 理 解 原 作 的 思
国对 外翻 译 出版公 司 ,2 0. 00
【 要 1翻 译 是 一 种 跨 文 化 的 交 际 , 它 不仅 涉及 语 言 的 转 换 ,而 且 涉 及 文 化 的 摘 转 换 。 从 根 本 上讲 ,它 是 一 种 文化 交 流 。 本 文 通 过 讨 论 阐述 了文 化 与 翻译 之 间
9
宗教文化 ,可 以说是对人类和社会 影响最深最广 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不仅影 响 到社会 的经济 、政治 、科 教、哲学 、文 学艺术 ,而且积淀在人 的深层文化心理 结构中 ,潜在而长久地影 响着人 的思想和行 为。
a o on,whi h m a a o e nd s c y m ke s m c onti ton t he t a l i rbu i o t r nsaton of En ls dChne eii g ih a i s doms n .
浅析地域环境对汉英习语的影响

(S adn ol eo o rm n opt i ,J a S ad n 2 0 0 ,C i ) hn ogC l g f u s adH sily i n, hn og 5 2 0 hn e T i at n a
Absr c I o t a t: dims,a h se c fln u g s r ls l ea e ope p e’ r n ie hef r to st e e s n e o g a e ,a e c o e yr l td t o l Swo k a d lf .T o main a
金 玉
(山 东旅 游职 业 学 院 , 东 济 南 山
摘
20 0 5 2 0)
要 : 习语 是. 4 在 劳 动 、 zf  ̄l 生产 和 生 活过 程 中长 期 社 会 实践 的 总 结 , 人 樊 智 慧 的 结 晶 。 习语 在 形 成 过 程 是
中, 受到 了地域环境 、 饮食文化 、 宗教信 仰、 史事件 等诸 多因素的影v 。地理环境 与人类 的生存最 密切 相关 , 历 向 中英
两 国所 处 地 理位 置 的 不 同 , 汉 英 习语 的 形 成 影 响 很 大 。 本 文探 讨 了汉 英 习语 中 受地 域 环 境 影 响 的 部 分 , 对 旨在 帮 助 学 习者 更 深 层 地 理 解 英 汉 两种 不 同语 言及 其 文 化 , 高其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提
( ) 一 生存 方式对 汉英 习语 的影 响 英 国是 一个 岛 国 , 四面环 海 , 日常生 活 与水是分 不开的, 海在 英 国文 化 中起 着 很 重 要 的 作用 。人们 的生 活也 以航海 打 鱼 为 主 , 史 上其 航 海 业 曾一 度 历 领 先 世界 。因此 , 语 中有 许 多与 水 、 洋 、 和船 英 海 鱼
结合宗教对英语习语与西方文化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结合宗教对英语习语与西方文化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宗教既是一种特定的思想信仰,同时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西主流宗教信仰的佛教和基督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它们不但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许多文化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对中英习语成语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习语折射着英语语言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准确掌握英语中的习语,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从而更加准确、传神地使用英语。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是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缩影;语言是一个任意的符号系统,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习语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语
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包含比喻性词组、俚语、格言、俗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英语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
生,给语言增色不少。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习语承载着英语语言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并与它们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而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掌握英语本族语者的真实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信息。
论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论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宗教,即基督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接着谈谈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西方宗教基督教英语翻译影响对策一、引言“宗教”一词在英语中为religion,源于拉丁文religlo,意为敬神。
说到西方宗教,无疑就是指基督教。
这不仅因为基督教是西方人的主要信仰,还因为它对西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本身也成为西方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正是基于此,有些学者把西方宗教就特指为基督教。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毋庸置疑,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就源于此。
《圣经》中的很多典故深深影响了翻译界的创作。
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宗教,即基督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接着谈谈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基督教经典《圣经》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圣经》(The Bible)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The Old Testament)和《新约》(The New Testament)两大部分,共计66卷。
《圣经》是由三十多位作者,历时一千多年才创作完成的一部巨著。
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可谓一组逾越千年的古典丛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集。
据统计,目前《圣经》已经有300多种文字的版本,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数量最多的书。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而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
它记载了犹太民族和古代地中海地区其他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诗歌,民俗、伦理、法律等重要史料。
它作为宗教圣典,是督教教义的基础,为基督教信仰的根本。
但这部巨大的宗教文献汇编,同时又是一部瑰丽奇绝的文学艺术杰作。
它以小说、历史、诗歌、戏剧、书信等不同体裁,记述了古代信仰和再现了远古生活风情。
《圣经》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所表述的宗教观念,一方面仍给宗教信徒们带来神秘奥妙、奇远绝深的信仰寓意,另一方面则成为西方文化生活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并被广泛地引用到文学作品中。
浅议宗教文化与翻译

浅议宗教文化与翻译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宗教文化通过宗教仪式、经典学习、社区活动等
形式传承和演绎,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文翻译在传播宗教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文化的翻译为
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桥梁,使人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的宗
教信仰和实践。
翻译宗教文化还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
然而,宗教文化的翻译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宗教文化具
有深厚的历史、哲学和文化背景,其中包含大量的特定术语、概念和意义。
这些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难以准确表达的问题。
其次,宗教文化常常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紧密相关。
例如,宗
教仪式、节日和礼仪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因此,翻译宗教文化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避免歧视或误解。
此外,宗教文化的翻译还涉及到信仰和敏感的话题。
翻译人员需要谨
慎处理敏感话题,确保保持原文的意义和尊重宗教信仰。
综上所述,翻译宗教文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非常有意
义和重要的。
翻译人员应该通过深入了解宗教文化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确保准确传达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
同时,也要
尊重和保护不同信仰之间的差异和个人自由。
论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论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宗教,即基督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接着谈谈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西方宗教基督教英语翻译影响对策一、引言“宗教”一词在英语中为religion,源于拉丁文religlo,意为敬神。
说到西方宗教,无疑就是指基督教。
这不仅因为基督教是西方人的主要信仰,还因为它对西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本身也成为西方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正是基于此,有些学者把西方宗教就特指为基督教。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毋庸置疑,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就源于此。
《圣经》中的很多典故深深影响了翻译界的创作。
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宗教,即基督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接着谈谈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基督教经典《圣经》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圣经》(The Bible)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The Old Testament)和《新约》(The New Testament)两大部分,共计66卷。
《圣经》是由三十多位作者,历时一千多年才创作完成的一部巨著。
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可谓一组逾越千年的古典丛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集。
据统计,目前《圣经》已经有300多种文字的版本,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数量最多的书。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而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
它记载了犹太民族和古代地中海地区其他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诗歌,民俗、伦理、法律等重要史料。
它作为宗教圣典,是督教教义的基础,为基督教信仰的根本。
但这部巨大的宗教文献汇编,同时又是一部瑰丽奇绝的文学艺术杰作。
它以小说、历史、诗歌、戏剧、书信等不同体裁,记述了古代信仰和再现了远古生活风情。
《圣经》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所表述的宗教观念,一方面仍给宗教信徒们带来神秘奥妙、奇远绝深的信仰寓意,另一方面则成为西方文化生活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并被广泛地引用到文学作品中。
从地理环境比较中英词汇的国俗语义差异

词汇在语言中至关重要,所以,对于词汇意义的研究是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要课题。
例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指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随意的,这意味着同一能指与所指的随意关系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符号都具有形式和概念,或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
此外,英国的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一书中,把词的“意义”分为7种: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拾配意义、主题意义。
并将其中的第2至第6种意义用“联想意义”来概括。
学习一种语言,只理解词汇概念意义,而对其联想意义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就淡不上真正掌握了该语言,更谈不上正确运用了。
我们说一些词或发音具有方言性质,就是说这些词或发音在告诉我们说话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我国,王德春教授首先提出国俗语义的研究。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国俗语义学主张从语言中揭示、了解文化因素。
而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减少母语和本族文化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
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国俗语义教学,可增加学习者对异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出现的障碍,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对某些语言的误解或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王德春指出,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但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不同语言相对应的词语,其国俗语义的差异有如下几种:国俗语义一语独有;国俗语义截然相反;国俗语义大相径庭: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国俗语义基本相同。
理解这些词的国俗语义。
就可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减少信息差。
从而增进理解。
另外。
根据词汇学原理。
词的语义分类包括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
它由支配词或上义词如anim~,和受支配词或下词义如snake,tiger等构成。
下义词词汇构成语义场。
研究发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深入,下义词就越复杂细密,语义场也越庞大。
因此,上下义关系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
论宗教文化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宗教文化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及其对策施晓盛【摘要】语言和宗教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翻译离不开宗教的影响.由于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导致英汉互译不当的情况较为常见.对此,在翻译时可采取虚实互化、增译、变通和减词等策略来处理,以尽可能达到"信"、"达"的翻译效果.【期刊名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11)003【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文化;宗教;英汉翻译;翻译方法【作者】施晓盛【作者单位】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论宗教文化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及其对策施晓盛(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0)摘要:语言和宗教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汉翻译离不开宗教的影响。
由于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导致英汉互译不当的情况较为常见。
对此,在翻译时可采取虚实互化、增译、变通和减词等策略来处理,以尽可能达到“信”、“达”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文化;宗教;英汉翻译;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2560(2009)03-0063-03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以符号的形式展现文化的物质形式。
翻译,从广义上讲,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信息转换。
翻译改变的只是社会语言符号,而不是其文化信息。
语言符号的转换应服从近似对等文化信息的转换,而不仅仅是符号的近似对等。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传达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和任务。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这说明翻译要将两种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
宗教文化,可以说是对人类和社会影响最深最广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教、哲学、文学艺术,而且积淀在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潜在而长久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宗教文化对汉英语言的影响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宗教文化对汉英语言的影响张烨文 中国矿业大学摘要:本文以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为着手点,通过分析汉英语言的形式和词汇,阐释了东方儒释道文化对汉语语言的影响,及西方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研究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宗教的作用,从而能更有效地增进交流和了解。
关键词:宗教文化;汉语语言;英语语言一、引言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对语言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分析这些现象,借鉴其思维方式,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汉英语言及其不同,从而进行更好的交流。
了解我国儒释道的文化,学习基督教的基本知识,既有利于了解汉英语言、价值观、文化背景,也有利于避免交流中的文化误读,从而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向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二、宗教文化与语言在中国,多种宗教并存,主要是儒教、佛教和道教的融合,构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汉民族宗教观反应了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动态性和多样性。
西方基督教则更多地强调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上帝是唯一的造物主,以及在上帝意志下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与对立。
宗教因素渗透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和承载各种信息的符号系统,它不仅是思想和情感的反映,还对思想和情感产生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必定处处渗透着宗教的痕迹。
这种渗透体现在语言的许多层面,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言结构、语言风格。
三、宗教文化对汉英语言形式的影响(一)从“阴阳太极”说看汉语的动态汉语表达趋向于动态,在宗教上的表现为“阴阳太极”说。
阴阳观,即相容的事物相互有别却又相互依赖,而两个不相容的事物也可以通过调整互相依赖。
就像我国宗教中的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因此,汉民族思维灵活,趋向于追求均衡。
汉语为了求合,显得比较灵活,呈现动态倾向。
其表现主要为: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叙述多选用动词,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浅议宗教文化与翻译

浅议宗教文化与翻译宗教文化是世界人文共同体中一个重要而又深远的元素,它能够改变信仰者的生活,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宗教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因素有很多,从这些因素中,宗教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是一个社会文化和宗教维度的综合体,贯穿了语言。
首先,宗教文化会影响到翻译时文本的体裁和语言特征。
宗教文本将会受到文体上的影响,包括文体的庄严与否,关注神性的强调,以及非常严肃的文本题材等等。
因此,在翻译宗教文本时必须考虑到这些文体方面的因素。
此外,宗教文本中有太多的特殊术语,它们往往会影响到翻译的过程。
这些术语往往会在不同的宗教系统中有不同的意义,而且这些意义往往不容易翻译,甚至是不可能把这些特殊术语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中能够理解的形式。
此外,宗教文化在翻译中还可能影响到跨文化沟通的效果。
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使接收者能够理解信息的涵义,但是宗教文化的影响可能会降低接收者的理解能力。
比如,有些宗教观念非常深奥,它们需要专门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其含义,而翻译者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背景知识。
因此,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翻译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从而影响跨文化沟通的成功。
此外,宗教文化也会影响语言本身的表达方式。
比如,宗教文本里经常有神性的表达方式,比如“上帝”或者“主”等,而这些表达方式往往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
当翻译者面临这种情况时,他们必须尊重不同宗教文化的表达方式,以最尊重的方式来翻译宗教文本,以准确表达宗教文本的涵义。
总之,宗教文化在翻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翻译,包括文体,特殊术语,跨文化沟通,以及句法表达等。
宗教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要求翻译者有相应的翻译能力,以最尊重的方式,准确地传达其中的涵义。
只有掌握了宗教文化的翻译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浅析宗教文化的英汉翻译

浅析宗教文化的英汉翻译摘要: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总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宗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形成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
英汉翻译不仅包含语言本身,还涉及许多与宗教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
在翻译工作中,要将语言和文化有效地联系起来,提高文化差异意识,才能更好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宗教;文化;语言;翻译一、宗教文化及其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在英语语言中,不乏一些富有本民族风俗习惯及价值观的习语及表达。
因此不同民族的交流,不仅是不同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
而翻译恰恰为此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但有时由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经常出现意义被扭曲或理解错误。
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其任务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有其内在的文化知识。
而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
如果对其宗教文化没有透彻理解,也许一篇好的译文就会毁于一旦。
正如翻译大师奈达所言:“一篇成功的翻译,掌握二元文化要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因为词汇只有在相应的文化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根据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他将其分为: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及社会文化。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势必会对语言造成极大影响。
这种影响在英语语言中极为明显。
由于社会背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宗教的确占据在他们日常生活中。
这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信仰,正如我们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流工具:语言。
由于东西方宗教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汉翻译中,我们特别需要对其宗教背景知识认真了解,以便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工作。
二、宗教对英语及其翻译的影响英语中宗教(relig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ligae,其本意是使紧紧联结。
这种词源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由某种教义或道德准则而使信徒们联结起来,使人们对神圣信仰、义务和崇拜。
地理环境对英语谚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英语谚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验,这些经验被反映在谚语中。
例如,农业地区的谚语可能与季节、耕作、收获等相关,而海滨地区的谚语可能与渔业、海洋生活等相关。
其次,地理环境也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文化和价值观在谚语中得到了表达。
例如,山区地区的谚语可能强调团结、坚韧和勇气,而草原地区的谚语可能强调自由和与自然的和谐。
此外,地理环境还可以影响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例如,农村地区的谚语可能更加朴实和质朴,而城市地区的谚语可能更加现代和幽默。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英语谚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塑造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从地理环境因素看英汉习语意象的差异性

从地理环境因素看英汉习语意象的差异性摘要:众所周知,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文明成果,习语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与本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宗教,政治环境等密不可分。
本文着重以地理环境的差异作为切入点,探讨中西方地理环境差异下,英汉习语意象选择的差异性。
关键词:英汉习语,习语意象,地理环境引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习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并吸引人们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丰富多彩的习语反映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的多样性。
广义上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格言,歇后语等(魏志成,2006:161)。
它是语言精华,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饱含哲理,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而习语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意象也吸引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人们开始对比研究英汉习语中的不同意象,并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联系在一起,发现,中西迥异的地理环境对英汉习语意象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归纳梳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阐释清楚具体的地理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到习语意象的选择。
1迥异的地理位置对英汉习语的影响当谈到地理位置,我们不妨试着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的代表国家英国这两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西南部则是绵延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造就了古代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特色生存方式,在中国,国土资源丰富,幅员辽阔,耕地面积也十分广阔,这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迅速发展。
中国人视“土”为万物之源,对于自然有着无尽的崇拜和敬畏之心,因此,“皇天后土”,“土生土长”,“寸土不让”,“开疆辟土”,“挥金如土”“土崩瓦解” (crumble; fall apart; collapse),“人杰地灵”(The greatness of a man lends glory to a place),“谈天说地”(Talk of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铺天盖地”(Blot out the sky and cover up the earth)等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与热爱。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折射出不同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念。
对不同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了解。
标签:宗教思想谚语文化差异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重要影响。
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其文化也各有其独特之处。
民族间文化的差异经常在民族语言中有所折射,尤其折射在蕴涵文化意义的谚语中。
因此研究英汉谚语中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英汉民族的不同语言文化。
一、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信仰(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和儒教为主佛教于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对汉民族文化影响甚深。
佛教认为人只要弃恶从善,修成正果,就可以成仙成佛。
如汉语谚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中,人的生命包括前世、今世和来世。
今世生命有限,前世,来世则无穷尽。
所以汉语中有谚语:“不修今世修来世。
”这“三世轮回”中还包括人畜之间的轮回交替。
如果作恶,来世投胎会变成牲畜。
佛教还认为人的所作所为能影响到今世和来世。
因此有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
道教的根本理教就是老子之道,即“道”和“德”。
“道”和“德”是二义一体的。
“要想得道,必须积德。
”“道”和“德”都是行动的总准则。
道教还有着朴素的辩证思想。
如“柔胜刚,弱胜强”“物极必反”“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儒教由孔子开创,在先秦诸子时代形成。
儒教思想包括“忠、孝、仁”,义这些美德;儒教还关心人在世间的位置、人际关系、人性与幸福等,其目的在于调和并统一人世间的各种矛盾。
因此,汉语中产生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谚语。
如“天下人为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中国人信奉“儒、佛、道”三教。
这三教通常互相补充,甚至融为一体,共同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
不同的地理特征对汉英习语影响.

不同的地理特征对汉英习语影响【Abstract】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is connected to the human's lives closely.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he human tried their best to conquer the nature, to rebuild it. At that time,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w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So in this period, the human's civilization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geography.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the Eurasia an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Pacific Ocean--which could not be crossed at that tim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ere is the Himalayas, and the southwest is a large desert, because of these, we can say that China was relatively isol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Meanwhile, China has a large offield for tillage and the climate suits to it. So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geography civilization. But in England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y lack of the inland but near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Atlantic Ocean, these were suited to develop the sea civilization.The idioms are the flowers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So this paper will list the idioms about the geograph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Let everyone know more the geography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Key Words】geography; idioms; Chinese; English 【摘要】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远古的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发展、壮大起来。
浅析中英地理环境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浅析中英地理环境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文献综述专业:商务英语班级:06级1班作者:金莹指导老师:龚玲芬1.引言如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紧跟世界的脚步,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正值我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世界各国对我国的关注度都提到另一个高度了,中西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近年来,两地交换留学生、经济交往、政治洽谈越来越多。
对文化的了解可以促进两国更加密切的联系,地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形象地说明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对语言的良好掌握可以使沟通更加融洽。
进一步了解地理环境差异对语言的影响能够对中英两国有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两国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2.文化、地理环境和语言2.1 文化霍夫斯坦特(Geert Hofstede,1984)认为“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广义上,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狭义上,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于秀华(2001)说:“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
不同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
2.2 地理环境仝婷婷(2009)认为:“地理环境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地理环境文化是由所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地域文化。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文化差异在中英语言中的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文化差异在中英语言中的体现影响语言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并主要从中英语言文化出发,探讨了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标签: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语言中英语言一、引言在论述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一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样才能透彻地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化,进而影响到语言,或者不同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语言的人文性“任何语言都是习得的行为方式的复杂体”(G. Reginald,1960:12)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说文化就是语言。
文化不等于语言,语言是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一方面,语言系统本身是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都必须由语言来表达,从而达到演进发达。
换言之,我们可以观察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语言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语言这种双重性质,这种双重性质确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由此可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是互相促进和影响的,它们并不互相制约,只是在平行发展中互相影响与融合。
“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结构体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分布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它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属性。
”人文形式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的也是普遍的属性,而语言也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具体语言会体现出其所属文化的意义与特征,前者是抽象的,表现的是一种功能,后者是具体的,表现为实在的文化要素。
语言能够反映与载现文化,而文化对语言又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渗透。
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会用不同的方式渗透到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它们会影响到具体语言的词语、语言的结构、组织形式及语言的使用。
(二)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中西文化的影响许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