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性成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健康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性成分研究
李丁妮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 661400)
摘 要: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锻炼,伴随锻炼而产生的一系列有关运动损伤、运动恢复等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食用运动营养食品因其不可替代性,已逐渐成为在运动后对提升身体恢复能力和减轻损伤的优先选择之一。

本文针对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对运动营养食品知识的研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运动营养食品;应用原料;功能性成分;成分研究
Study on Sports Nutrition Food and Its Functional
Components
LI Dingni
(Honghe Health V ocational College, Honghe 661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people’s attention to physical health,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choose the way of exercise, a series of problems related to sports injury and sports recovery caused by exercise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irreplaceable, eating sports nutritional food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priority choices to improve the body’s recovery ability and reduce damage after exercise. This paper studies sports nutrition food and its functional components, hoping to help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sports nutrition food knowledge.
Keywords: sports nutrition food; applied raw materials; functional components; component study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由此引申出了对健康的关注。

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迈向了历史发展新阶段,为了响应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避免锻炼人员在不科学合理的运动过程中使身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我国的运动营养食品在发展中逐渐完善。

1 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
运动营养食品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运动、营养科学结合,并利用现代化的生物科技手段开发的一种功能性的食品。

和普通的食品相比,运动营养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以有效补充机体在进行运动锻炼时的能量消耗。

特定及非特定情况下,均能根据人体运动中的营养消耗分析,合理搭配营养物质,用以满足人体锻炼过程中的机体需求[1]。

目前,根据运动类型和运动强度不同,所设置的运动营养食品也有所不同,依据其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可分为补充能量、控制能量、补充蛋白质3类;根据所提供能量的持续性可以将营养食品分为能量型、补充恢复型、耐力型3类。

可见,在制作营养食品过程中,可以根据运动的需求,添加不同的食品成分,从而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营养食品,用来满足各种不同运动人群的需要。

对于营养食品的相关研究,国外的起步早于国内,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运动员的管理人员就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饮食。

直至20世纪60年代,以运动饮料为代表的大批运动营养食品在赛场及商业界崭露头角,自此运动营养食品开始迅猛发展。

我国营养食品的相关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开启,1984年“健力宝”这款运动碳酸饮料的推出标志着国内的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正式开启,虽然市场开启较晚,但国内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作者简介:李丁妮(1988—),女,云南石屏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舞蹈艺术。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Feb. 2022 CHINA FOOD SAFETY 119
营养健康
2 运动营养食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2.1 人群细分,定位细化
虽然运动营养食品受众度逐渐提高,但是大众对于运动营养食品的作用认知普遍还较为浅显。

针对于此,在产品研发、产品量化生产中,企业应将运动营养食品的定位不断细化,加深文化宣传和认知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高效率选择营养商品。

例如,在产品研发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阶段、运动强度进行标准化区分并标注。

运动前,食品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分,因此可以推出更多低渗饮料;运动中更需要补充运动人员的能量,要在产品配方中倾向于添加容易被吸收的糖类[2];运动后,食用运动营养食品的目的是消除疲劳和加快代谢,增加肌肉。

针对不同运动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添加更多功能性成分,例如蛋白质、电解质、糖类等。

运动营养食品在产品名称上倾向于运动中的人群使用,但是在产品设计可以扩宽思路,针对运动不规律、运动量较轻的普通大众,有固定运动规律并且运动时间较长的健身人群,运动量大的专业运动员这3种消费群体进行设计,为其提供定制化、定量化的服务。

例如,普通大众锻炼时间较少,其日常生活对于能量的消耗也较少,因此在运动营养食品的配方上,可以适量减少糖类,尽可能在产品配方上满足这部分人群对于口味上的需求。

进行专业正规、定时定量健身运动的人群运动量相对较大,产品配方上需要针对性地添加一些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

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其运动强度非常大,除上述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外,还需要加强其他各类营养素的摄入。

2.2 化工成分减少,增加天然物质占比
当前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表现在大众对于健身运动的追求和对于摄入食物天然性的追求上。

例如,食品配料表中的化工成分和化学物质的配比及含量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因素,同等条件下配料表中添加一些天然元素、天然植物提取物能成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因此,在产品配方的设置上减少化工成分,增加天然物质的占比,必然会极大程度地激发消费者购买潜力,提高运动营养食品的受众度,加快该产业的发展。

在描述市场前景时,一些学者发现,牛奶、木瓜、红景天这类天然物质的提取物同样可以对人们运动能力进行一定的提升,富含藻蓝蛋白和虾青素的海洋螺旋藻和雨生红球藻也能有效缓解肌肉阵痛。

2.3 功能成分组合使用
在运动营养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一般选用组合配比的方式,将不同功能的营养食品搭配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运动所涉及的运动系统包括多个器官,需要全面考虑运动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对各个器官具有副作用,避免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这就需要企业的产品研发人员综合应用生物学、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的知识,合理进行营养成分的搭配,高效地解决研发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发挥出运动营养食品应有的作用。

3 运动饮料中的成分及其作用
3.1 水
人体的大部分组成成分都是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们日常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体温调节、氧气运输等多方面的关键物质[3]。

研究表明,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消耗水,在运动前应及时补充水分,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因此运动饮料中可添加能被高效吸收的水,从而确保在运动过程中人体渗透压恒定不变,有效防止运动脱水现象发生。

3.2 电解质
电解质是溶液(体液)中的正负离子,如人体常见的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等,通过钠离子和钾离子的相互配合维持着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钾离子有利于提高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维持人体肌肉的正常运动,钠离子则是传导信号的主要物质,保证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中为了保持体温恒定需要通过排汗这种方式散热,排出的汗液中大部分成分为电解质和水。

在运动过程中大量排汗会带走体内的电解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则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现象,严重时会出现肌肉痉挛,甚至休克等问题。

因此,在运动饮料中加入人体必需的电解质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且能缩短运动后的机体恢复时间。

3.3 糖类
糖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4]。

一般来说,人体在运动后有疲惫感、难以恢复的原因有2个:①体内糖原的过度消耗,造成血糖下降,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②由于剧烈运动,无氧运动的发生造成体内堆积大量的乳酸使人体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0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月
营养健康
受到肌肉酸痛。

糖类物质可以促进糖原的合成,对维持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运动后及时补充糖类物质有利于消除人体疲惫感,提高耐力。

一般来说,在运动饮料中添加的糖类多以易吸收、供能快的葡萄糖为首选,其次是其在糖酵解过程中不受限速酶约束、更容易被人体代谢掉的果糖,最后就是用于丰富饮品口感的蔗糖。

3.4 维生素
人体运动中维生素的作用不可忽视。

维生素可以合成辅酶,对运动中所需要的酶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另外,人体自身并不具有合成维生素的功能,且维生素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因此只能依靠食物补充。

可见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处于逐渐增加的状态,特别是维生素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例如,C族维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加心脏活力,有利于提高细胞的代谢效率;B族维生素中的硫辛酸位于细胞的线粒体中,具有提高肌肉耐力、促进肌纤维合成的作用;常见的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是人体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因此,在运动营养食品中加入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且可以缩短运动后机体恢复时间、提高身体机能。

3.5 功能性成分
3.5.1 多酚类
多酚类物质具有常见的抗氧化成分,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在运动饮料中增加多酚物质可以减少运动后机体的氧化损伤,同时降低自由基在体内的积累量[6]。

例如,茶多酚、花青素等都是运动运料中常见的多酚物质。

以茶多酚为例,其多羟基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乳酸含量,促进尿素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排出体外,可以减少运动后的肌肉无力、酸痛现象。

3.5.2 生物碱
常见的咖啡碱、槟榔碱、茶碱都是碱性含氮化合物,因此都可以称为生物碱,通过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其中,咖啡碱是运动饮料中较为常见的物质,其主要提取于茶叶和咖啡,具有抗疲劳作用。

此外,研究发现生物碱对神经中枢具有刺激性,能使其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常被人用于提神醒脑。

然而,在运动饮料的添加中务必要注意生物碱的含量,大量的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损伤,因此要严格控制生物碱在运动饮料中的添加剂量。

3.5.3 皂苷类
皂苷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如常见的中草药人参、桔梗、甘草等都含有一定的皂苷类物质,其具有减少肌肉酸痛、缓解疲劳的作用。

同样,过量皂苷类物质对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因此,生物碱相同的成分需要严格控制其剂量,以免造成类似于兴奋剂的不良反应。

3.5.4 类胡萝卜素类
相关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对抗癌和抗衰老具有一定效果,此外还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有效降低过度运动的氧化损伤。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伴随着锻炼而产生的一系列有关运动损伤、运动恢复等问题被重视起来。

为了减少该类运动伤害的发生,国内外致力于对运动营养食品的功能成分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各种运动饮料,其中添加了各种营养物质用以缓解运动疲劳,修复运动后的肌肉组织。

在运动饮料的成分分析中发现,尽管所添加的都是对人体运动具有促进保护作用的物质,但是务必要注重各种成分剂量的科学配比。

参考文献
[1]吕林,杨建辉,吕牧轩.茶叶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3): 4194-4198.
[2]孟佳珩,侯建鹏.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5):5001-5006.
[3]闫晓靖,卞祺,曲锴锐,等.高血糖、糖尿病人群对血糖调控的认知与需求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9):19-24.
[4]王思.能量补充类运动食品的研究现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4):4568-4573.
[5]靳东生.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研究[J].饮料工业,2020,23(4):70-73.
[6]王思.运动饮料及其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1):7758-776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Feb. 2022 CHINA FOOD SAFETY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