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和名著导读(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吮.血(shǔn) 恬.然(tián) 纨绔.(kù) 扪参.历井(shēn) 敛声屏.气(bǐnɡ)
B.猿猱.(náo ) 憔.悴(qiáo)模.样(mó) 渚.清沙白(zhǔ) 咬文嚼.字(jiáo) C.悚.然(sǒn g)宵柝.(tuò)惘.然(wǎng) 嘈.嘈切切(cáo) 瘦削.不堪(xiāo)
D.青冢.(zǒng) 炮.烙(páo ) 忖度.(duó) 钿.头银篦(diàn) 惴.惴不安(zhuì)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
.....的一组是()
A.俨然迷罔报负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湮没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伶俐踌躇幽咽泉流冰下难
D.潦倒杜撰撕打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某单位开展了“廉政教育”座谈会,与会同志表示:“年关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考验,在
礼尚往来
....中我们还是如履薄冰好。
”
B.鸟儿在天空和林子中高傲地啁啾,不亦乐乎
....地将觅来的食物衔给嗷嗷待哺的幼崽。
C.在第六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上,一盆前来助兴的法国兰真是国色天香
....,美不胜收,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D.王聪与肖强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平时他们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次考试又是年级并
列第一,可谓“针尖对麦芒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B.1989年上海率先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此后,城市光环境建设经历了逐步从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向内地推移。
C.中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历时最长、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已于12月22日全线通车了。
D.据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接近5000多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②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
③在艺术的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④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个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
⑤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问题特别重要
⑥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
⑦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
A.③⑥①⑤⑦④② B.①⑥⑦③②④⑤
C. ③①⑥②④⑦⑤
D.①③⑦⑥⑤④②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
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严重地挫伤了她,那一夜,她“倚喜新厌旧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
(《红楼梦》)
B.当拉斯蒂涅来找鲍塞昂夫人讲这件事情的时候,鲍塞昂夫人正碰上了一件很丢面子的事:自己的情人阿翟达侯爵为了20万法郎的陪嫁竟然准备抛弃她,和一个暴发户的女儿结婚。
(《高老头》)
C.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
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
听
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
觉新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家》)
D.《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误入圣迹区将被处以死刑时,爱斯美拉达挺身而出,答应
与甘果瓦做十年名义夫妻,救了甘果瓦的命。
《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长期以来,月球上是否有水,人们看法不一。
而包括月球在内的地球外的其他星体是否有水也是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有了水就会有生命,这不仅会为探究生命起源提供新的思路,也会为人类移居其他星球提供条件。
但是新一轮的月球采样分析表明,水不可能存在于月球表面之下。
从理论上讲,月球上应该存在水,因为它是地球的一部分,是40 多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跟地球发生毁灭性撞击之后产生的。
然而,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人员对阿波罗航天行动带回的月球岩石进行了初步的化学分析,并没有发现月球有水的迹象。
后来,研究人员利用改良设备检测了岩石的分子组成,发现了少量的氢,意味着月球上可能存水。
去年秋季,LCROSS 大空船撞击到月球上的二个永远处于阴影中的陨石坑,发现表层中拥有水冰的迹象,但是那些水冰可能是由于古代的彗星撞击而积存下来的;这是一个需要解开的重大谜团,因为研究人员想利用月球上的水为未来的航天行动制造火箭燃料。
目前,一个研究小组企图通过对比月球岩石和陆地岩石中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来解开这个谜团。
以前研究人员对地球岩石和陨石做过类似的分析,因此他们决定对月球岩石进行同样的研究。
研究人员根据氯元素比率存在的差异得出结论,认为月球基本不存在地下水。
该研究的首要发起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位于阿尔伯克基)化学家孔卡里·夏普解释说,氯同位素比率可以极为准确地显示一颗行星所含氢元素的量。
在地球上,原始的火山爆发所
喷出的熔岩中包含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如二氧化碳、硫、水蒸气和氯等。
随着熔岩的冷却,这些气体泄漏到大气之中。
但是这些气体之间也相互发生反应,这种反应的痕迹则以同位素比率的形式遗留下来,这样也就透露出各种气体的相对含量。
在地球表面,氯同位素比率是一致的,因为氯元素非常稳定地跟氢元素发生反应;而在月球上,氯同位素比率差异很大,夏普称之为"呈离散状态",如果月球上包含大量的氢,这种差异是不可能产生的。
夏普说,"这种比率差异是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起初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惑。
起码,现在我们知道造成同位素比率差异如此巨大的唯一条件是:月球上氢元素含量是地球上的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
不过,对于月球上没有水的结论,也有科学家持谨慎态度。
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大卫·斯蒂文森称,表面上看,夏普等人的研究论文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证明了月球上没有水。
"但多年的地球化学观测让我认识到,不管对于早期有水的主张还是对于这项氯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谨慎一些总是明智的"。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19期,有改动)
7.下列可以作为“月球基本不存在地下水”这一说法的根据的一项是
A.月球是天体和地球发生撞击后从地球分离出去的,原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上应该存在水,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
B. 地球表面氯同位素比率是一致的,而月球上氯同位素比率差异很大,这说明月球上的氢元
素含量太少。
C.研究人员发现的月球上一个永远处于阴影中的陨石坑表层中拥有的水冰,不是月球本身具
有的,而是彗星撞击积存下来的。
D.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研究人员对阿波罗航天行动带回的月球岩石进行了反复的化学分
析和分子组成测定所得出的结论。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火山爆发喷出的熔岩中的挥发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相互发生反应的痕迹,以同位素比率的
形式遗留下来。
B. 研究人员利用改良了的设备检测了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的分子组成后,发现了氢元素,
证明了水的存在。
C.研究小组通过对比月球岩石和陆地岩石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解开了陨石坑表层水冰积存
的谜团。
D.对于月球上没有水的结论,包括大卫·斯蒂文森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持谨慎态度,以为不
能过早地下结论。
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水,人类就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定居月球,并为进一步移居其它星球
提供条件。
B. 月球上是否有水,目前科学界尚无定论,随着探月工程的不断进展,人类会逐步揭开月球
是否有水之谜。
C.一旦能够解开月球上水冰存在之谜,研究人员就能在末来的航天行动中,在月球上制造出
火箭燃料。
D.氢元素的含量是决定月球上是否有水的关键依据,如果月球上包含大量的氢元素,就说明
月球上可能有水。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 题。
(9分,每小题3分)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
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太祖尝与语,奇之。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
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帝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因与普计下太原。
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闼:门
B.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意:料想
C.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
游:交游
D.家人发.箧视之。
发:打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与普计下太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其.可怪也欤。
D.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为.天下笑者,何也?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B.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C.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D.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第Ⅱ卷(共114分)
四、文言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28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①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白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1)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
(4分)
答:
(2)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15、默写(8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寒衣处处催刀尺,。
(5)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l9题:
森林
陈世旭
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
森林有诗。
要摆脱无名的羁绊,我最想走向森林;要拯救疲惫的灵魂,我最想走向森林;要吟唱隐秘的心曲,我最想走向森林。
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
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
森林是诗的宠儿。
走向森林,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
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风吹落潮湿的种子。
季节更替,森林里到处荡漾着的,是人的自由意志。
倾听森林的语言,你将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生活的困惑与感伤随风而逝。
走在森林,你会发现你是快乐的,森林是无声的呼唤,充实了你原本空洞的灵魂。
因为惰性和缺乏勇气,我任随自己长年被囚禁在嘈杂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
楼群像树林,只是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令人想恋的狗尾巴草的清香。
楼群的颜色顽固,隐去了季节的界限;窗口在夜晚筛下星星,挤窄了无边际的想象;钢筋水泥傲然挺立,带来了坚硬工具的压抑。
这是化工森林。
在这里,人们掩起私下里表情丰富的脸庞,让善意和温情在陌生中蛰伏窥望。
只有森林才会有真正的歌唱。
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远。
森林里最多的是树,每棵树都是歌手。
走进森林,走进歌声,走进激动的曲调和流畅的节奏,离开城市的喧嚣,演奏自己的乐章。
让漫天的音乐的羽毛,化作无边的新绿与嫩黄。
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
我见识过世界的不只一处森林。
每次我都会力图进入森林的深处。
穿过茂密的、散发着浓郁的树脂和草莓香味的松树林,心里泛起一种甜丝丝的快感。
林中的湖泊像美人的镜子,波光粼粼地闪烁在无边森林的怀抱,映照着蓝天的纤尘不染和青山的雄浑与妩媚。
那些树林是没有猎人也没有伐木者的。
那里的鸟是不害怕被人惊扰的。
树桠上,站着不知名的鸟。
它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不时懒洋洋地一跳。
有时候落到离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飞起。
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有时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
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片树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
森林无疑有一种凝重的隐喻性质,暗示出生活最为深沉的一面。
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
潮湿的凉意从四面八方袭来。
鸟悄悄地离开被太阳晒得温暖的树梢,振起翅膀,依恋地、默默地飞进树林深处。
雾在林中飘荡。
雾是半透明的,并不妨碍仰望树缝中的天空。
被树枝分割的天空特别明亮,让我想起南方家乡闪烁的星光,被星光照亮的丰沛的河流、绿树中的城市和织锦般的田地。
莱蒙托夫说得不错:“当我们远离尘世而跟大森林接近时,大家都不由得变成孩子了,心灵摆脱了种种负担,恢复了本来面目。
”托尔斯泰则给森林赋予了道德意义:“置身于令人神往的大森林之中,心中难道能留得住敌对感情、复仇心理或者嗜杀同类的欲望吗?心中的恶念应该在与作为美与善象征的大自然接触时消失。
”如果有一天,你坐在森林之外的地方;梦想曾经的家园,你便会知道,失去绿荫,灵魂就失去了庇护。
混浊的噪声从耳边掠过,你将嫉妒并且哀怨,谁曾拥有过那片森林?
我多么愿意住在这样的树林:在森林幽静的小径徘徊,鼻翼里全是青涩的气味,看或枯或荣的草在夕阳下泛着柔柔的光,像长发飘逸;在绿叶沙沙的伴奏下唱歌,唱消失的爱情和不可知的未来;听或深或浅的水在林子的深处汩汩流动,像精灵呢喃。
等有一天终于不能呼吸的时候,我就溶入树下的泥土,无声地悠悠地去到森林的漩涡深处,肃穆,庄严,神秘,颤栗。
然后在返青的季节,同蚂蚁、蚯蚓和飞虫,同所有卑微的生命一起,用柔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迎接春天的来临。
一声鸟鸣,心便永不寂寞。
(选自2011年第1期《散文选刊》,有删改)16.在文中,作者写了城市中的“化工森林”,用意是什么?(6分)
17.文章联想丰富,但始终围绕作者的感情而展开,而且感情的发展层层深入,请梳理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5分)
18.结合文章内容了探究“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一句中“生命的
原始法则”的意蕴。
(6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森林会消除人们的困惑和感伤,会使人们空洞的内心得到充实,会让人们变得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等。
B.“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的意思是,在喧嚣的城市,人们的心灵将受到世俗的冲击,但走进森林,将可能获得重生。
C.文中引用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的话,写出了森林的巨大作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D.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和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密不可分,如“湖泊像美人的镜子”、“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等。
E.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有时插入第二人称,不同人称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又使文章显得亲切。
六、语文综合表达(15分)
20、以杜甫《秋兴八首》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基点写一段话。
要求:
1、从情景角度展开联想与想象;
2、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3、200字左右。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009年5月,24岁的谭卓在杭州市被胡斌所驾驶的改装三菱跑车撞飞,后送120后不治身亡。
有目击者声称,谭卓被撞出大约5米高后再重重摔在20米以外的地方。
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来公众的关注。
富二代、飙车,这些敏感的词汇引起巨大争议。
此案以胡家赔偿受害者父母113万元、胡斌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告一段落。
期间,演变出“七十码”、“胡斌替身门”、“以赔款抵刑期”等诸多事端,令其成为2009年最跌宕起伏的网络热门事件。
据媒体报道,在出事后,有一群年轻人站在血肉模糊的尸体旁,还若无其事、勾肩搭背,甚至悠闲地吐着烟圈……这些“富二代”轻视他人生命的行为深深刺痛了民众的道德神经,也让这群年轻人的形象一路跌停。
网上对于“富二代”的指责不绝于耳。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届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答题卡
第Ⅱ卷(114分)
13、(12分)
(1)(4分)
(2)(4分)
(3)(4分)
14、(8分)
(1)(4分)
(2)(4分)
15、(8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寒衣处处催刀尺,。
(5)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16、(6分)
17、(5分)
18、(6分)
19、(4分)()
2013届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1、A(B. 朔shuò,C. 削xuē, D,zhǒng)
2.D(A惘抱/复湍B萧D厮宵)
3、A(A项“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此处指年节上的交往,符合词义;B项“不亦乐乎”意思是“不也是非常高兴的吗?”此处犯了语法错误;C项“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此处形容法国兰不当;D项“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都很厉害,互不相让,主要用于对立双方)
4.C(A逻辑混乱,概念并列不当,“服装”不属于“农副产品”;搭配不当,“价格”与“提价”搭配不当。
B成分残缺,“推移”后应加“的过程”。
D逻辑混乱,“近5000多”矛盾)
5、A
6、B(A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不开门;《葬花吟》。
C没有拒绝,D.四年名义夫妻(3分)
7.B 8.A 9.C
10.B. 意:意图
11.B(B.之:音节助词,无实义;A、因:介词,趁机;介词,凭借,依靠。
C.其:代词,他;副词,多么。
D.为:介词,替;介词,表被动。
)
12.C.
13.得分点(1)“数”“微行”“便”和句意各一分;
(2)“私第”“启箧”“竟”和句意各一分。
(3)“或”、“师”、“而”和倒装句式各一分
14、(1)运用拟人手法。
(1分)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2分)照应题目中的“藏”,(1分)(共4分)
(2)喜悦(悠闲、轻松)(1分)分析:1、以春寒反村喜悦;2、以“偷”写云遮住山,充满情趣;3、以风吹云散再现鹅湖山。
(3分)(共4分)
15、略
16、(6分)①和真正的森林构成对比(1分),突出了“我”对嘈杂,冷漠的城市的厌弃(1分),对自由、充满温情的真正的森林的向往(1分),②引出下文(1分),正是因为厌弃了城市(1分),“我”才会走进森林,演奏自己的乐章(1分)
17、(5分)①天宗明义,点明“最喜欢森林”;②渴望、梦想走向森林;③走进森林,进入森林的深处;④愿意住在森林;⑤死后愿意和森林完全融为一体。
(每点1分)
18、(6分)①生命是自由的、快乐的;②各种生物都是自然的主人,相互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③大自然是生命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
(答对一点得2分)
19、BC(4分,每项2分)(B语意理解错,原句的意思是: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进入森林,心灵将产生震撼,将获得新生;C“人类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偏离文章主旨)
【参考译文】:
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
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
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是他个奇才。
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
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
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
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
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
”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
趁机与赵为策划攻打太原。
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
”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
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
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20、略
21、写作提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生命面前人人敬畏
平等观念;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