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希体病(埃里希体病,埃利希菌病,埃利希氏体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利希体病(埃里希体病,埃利希菌病,埃
利希氏体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虽然埃利希体种类繁多,但在已经被发现的10种中,主要是E.canis、E.phagocytophilia、E.sennetsu和E.risticii使人类致病。

在这些种类中,能引起犬类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的是E.canis。

1986年,在美国发现一例埃利希体病患者,在其单核细胞质内发现一种叫做桑葚状包涵体的病原体,此种病原体成串位于细胞质但靠近细胞膜,直径约0.2~1.5μm,并集合成簇,状似桑葚。

如果对外周血液的单核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可辨别出这种病原体。

同时,这种病原体也已经得到分离证实,是在变异革蜱(D.variabilis)体内。

巧合的是,这种蜱也是传播洛杉矶斑点热的媒介。

后来还发现,使人致病的埃利希体不止一种,还有一种包涵体是在粒细胞内,之后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利希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HGE)。

(二)发病机制
经免疫组化分析,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器官和组织存在着查菲埃立克体,而其它器官和组织比较少见。

蜱传埃立克体一般是通过蜱的叮咬进入人体内,并且经微血管或淋巴道进入有关脏器。

该病原体危害很大,能直接引起宿主细胞损坏,或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应答,使免疫细胞释放出各种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导致组织损伤、灶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等,因为其是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

经研究发现,查菲埃立克体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中,偶有淋巴细胞,但不侵入多核白细胞。

在肺脏,可以见到有广泛性肺泡损害、间质性肺炎及肺出血;在骨髓中,可见骨髓肉芽肿形成,骨髓增生及巨核细胞增生;在肝脏,形成环状肉芽肿及局灶性肝坏死。

不仅如此,肾、脾、心、肝、脑、脑膜、肺等脏器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且可以发现其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是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群的攻击目标,研究表明,其主要侵犯骨髓前体细胞,埃立克体常常选择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作为其生长繁殖的环境。

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游走、吞噬及杀菌能力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免疫系统,主要是淋巴细胞,使淋
巴细胞有丝分裂及增生减少,抗体产生减少。

从所周知,人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那么人类的免疫能力将大大降低,因此,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机会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除此之外,还会导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因为外周血细胞在脾、肝、淋巴结中破坏也会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相对增加。

传染性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加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及正常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如果是动物感染,则可以发现有明显脾肿大。

这也是因为单核-巨噬细胞常常是染性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的主要攻击目标。

【症状】
1、此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14天。

2、由恰非埃利希体感染的患者中有20%出现皮疹,此
种皮疹常见于胸部、腿部和手臂,一般有很多种形态,如斑丘疹、出血疹,斑疹或丘疹,或者红斑。

3、值得区分的是HGE感染的患者并无皮疹。

此病常伴随以下症状,突然发病,寒战、高热、常伴缓脉(90次/分),恶心、呕吐、乏力、头痛、肌肉疼痛、不适,这些症状与落基山斑点热非常相似,要慎重断诊。

一般来讲,皮疹约在发病5天后出现。

而一般的病程是平均7天。

4、如果是老年患者,则很容易出现脑膜炎、昏迷、衰竭、DIC,甚至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细胞再生障碍,血液成分分离破坏。

这些症状是重症的表现。

应该及时治疗,不然恐有生命危险。

5、一般来说,要诊断,得结合患者去过本病流行地区有蜱叮咬史或进入多蜱地区的流行病学资料,如果同时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而且实验室检查异常数据,再加上,白细胞涂片染色如见桑葚状包涵体。

但是要进行确诊,需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和PCR测埃利希体抗体或DNA。

【饮食保健】
可多食用一些具有解毒作用的食物。

木耳因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中医认为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热毒。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

苦瓜苦茶一般说来,苦味食品都具有解毒功能。

口感略苦,余味甘甜,苦瓜近年来风靡餐桌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苦瓜具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

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护理】
【治疗】
预防以防蜱灭蜱为主。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1)血小板减少,(49~75)×109/L。

(2)不仅白细胞减少(4×109/L),而且淋巴细胞绝对数降低(1.5×109/L,中数为0.41×109/L)。

2、肝功能检查
患者肝功能异常,且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ALT和AST 升至高峰,90~583U/L。

3、桑葚状包涵体出现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中。

【鉴别】
临床上常常可能与落基山斑点热和科罗拉多蜱咬热(Colorado tick fever,CTF)及莱姆病混淆。

1、落基山斑点热
此病一般表现为发病突然,有寒颤,严重头痛,虚脱和
肌痛。

并且热度在几天内可达39.5~40℃并持续(在严重病例长达15~20天)。

2、科罗拉多蜱咬热(CTF)
CTF是一种流行于美国西部,一般是由呼肠病毒科考蒂病毒(coltivirus)经蜱传播。

该病在发作初期,一般表现为突然发病,寒战高热,有时还可能会有相对缓脉、恶心但无呕吐,而且白细胞减少。

但是该病又比较特殊,发病后的2~3天后体温下降,症状大多消失。

这并不意味着病好,1~2天后,又开始发热,体温更高,症状更重。

临床上不是很难鉴别,因为它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典型热型。

3、莱姆病
患者白细胞不减少,血小板也不降低,有典型的移行性红斑,一般不难鉴别。

【并发症】
严重者因血小板减少并发DIC而导致肺部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和呼吸衰竭。

如果患儿表现为高血压、肺水肿、全身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有时因水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或是表现为呼吸深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和甚至昏迷、血pH值降低。

这两种症状都应该高度怀疑是急性肾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