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习题(无答案)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2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素周期律.理解元的实质。
2.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自主探究,学会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科学方法。
3. 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学习重点】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
【学习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序数是的序号。
原子序数 = ____ = ______ = __________ 核外电子数【活动•探究】1. 填写下表中所缺的内容;(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变化而变化的具体情况 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绘出柱状图。
最 外层 电子 数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 _______________ 变化。
(2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半径为纵坐标,绘出折线图。
对于原子半径的变化,你的结论是什么?原子半径随原子孚数变化图1 3 5 7 9 11 13 15 17 原子序数结论: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 ,呈现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数相同时,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 ,呈现周期性变化。
【小组讨论】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1 )电子层数相同时,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是什么?(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其影响因素是什么?(3)、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出折线图。
通过对折线原子半径 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2 5 1 -5O* 1 * O O ■ O・o O原子半径图的分析,你能发现怎样的规律?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元 素的主要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出折线图。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2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重点)
2.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
4.初步学会应用元素周期表进行物质推断。
【自学自测】
一、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1.钠、镁、铝三种元素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1)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与水反应Na+H2O 常温下,反
应,酚酞
变 .
失电子能力:
Mg+H2O 加热反应,酚酞变
与酸的反应Mg+
HCl
反应,生
成
失电子
能力:
Al+
HCl
反应,生成
结论失电子能力:
(2)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较
钠镁铝
氢氧化物比较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逐渐减弱
结论失电子能力:
[自言自悟]1.同一周期中,非金属元素对应的所有含氧酸的酸性都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吗?
2.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否有关?
二、同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
1.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往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2.理论解释。
高一化学鲁科版2教案: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含解析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错误!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本质是在原子结构水平上对元素性质及其规律性联系的认识。
学生在第一节中认识了原子结构,为他们进一步探讨元素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性联系和掌握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必修1学习的宏观物质性质的前提上,在本章学习中,首先应该先学会由某种元素的宏观性质到电子得失本质,再到电子得失能力强弱的原子结构分析,然后再发展到学习研究不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本节的体现是探讨不同元素的不同原子结构属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确定核电荷数作为自变量,其他结构属性作为因变量,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找寻规律,归纳出元素周期律。
学生们对元素周期表并不陌生,他们经常使用元素周期表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但是对元素周期表的深层次的认知还不充分.本节的学习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发现周期表中元素排布的规律,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为下一节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预测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奠定基础;同时,以铁元素为例,展示了元素周期表中能提供的有关元素的信息,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区,最后以ⅡA族、ⅤA族、过渡元素为例分析了同族元素结构与性质的异同。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某些元素,并初步从物质、原子结构和元素、物质之间关系(如同周期关系、同族关系、不同类别代表物之间、不同价态代表物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等几个角度进行整体认识。
这节内容是理论和概念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认识发展脉络、认识障碍点,合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
课时分配:2课时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案例一)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直方图、折线图)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小,则离子半径:C2->D->B+>A2+。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问题探究]
卤水学名为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蒸发冷
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称为卤块。盐卤是我国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剂,能
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凝胶,再挤出多余的水分便可形成豆腐。用盐卤
作凝固剂制成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称为老豆腐,也称北豆腐、
r(Na)>r(Mg)>r(Al)>r(Si)>r(P)>r(S)>r(Cl)。
(2)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序大径大”。
①规律: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②举例:r(Li)<r(Na)<r(K)<r(Rb)<r(Cs)。
(3)相同元素。
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半径——“阴大阳小,原子中间”。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D>C
答案 B
解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aA2+、bB+、cC2-、dD-的电子层
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根据离子电荷的多少及正负可推知原子的电
子层数:A=B>C=D,原子序数:a>b>d>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C<D。当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结合电子层数A=B>C=D,所
[自我检测]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案 鲁科版必修2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 以及主要化合价、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 律的实质 学习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难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回顾•预习】1、原子序数: 在数值上: 原子序数= 2、完成课本11---12页的内容。
对于第二小题学习小组中 A1 B1 C1利用柱状图完成,A2 B2 C2利用折线图完成。
总结规律: 1、 2、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电子数1〜23〜1011 〜18结论:。
(图见书P11)。
1:【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一观察总结仔细观察预习作业,讨论后总结规律如下表 3〜9号兀素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半径/pm 152111 88 77 7066 64一变化趋势11〜17号元素Na Mg Al Si P S Cl Ar原子半径/pm18616014311711010499一变化趋势(完成书P12图1-3)结论:。
[拓展11、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探究二、[交流讨论]仔细观察所给表格,完成表 2的填空;并请相互讨论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 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有何规律,总结如下。
学 习指 导即 时感 悟自我 宀 完 成, 回顾 知 识。
了解 新知引入 新 知, 探索新知2、 当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元素的原子半径:3、 阳离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与对应的原子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 半径大小比较,r(Na) r(Na+),r(CI) r(CI-),电子层排布相同的阴阳离子: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是 。
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总结:元素周期律:【当堂达标】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 A •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 原子序数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变小的是A •电子层数B •最外层电子数 3、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 Na 、Mg 、Al B. O 、 I 4、 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 • r(K+)/r(K) B • r(Ca)/r(Mg) C • 5、某元素X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层上有6个电子B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C .原子半径 N 、F C. P 、( D •元素最高化合价 ( ) Si 、Al D. C 、Si 、 r(S)/r(P) D • r(Cl)/r(Cl —) H2X ,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XO2 C •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该 总结 知识总结提升【作业】【拓展•延伸】1、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iB、FC、NaD、Cl2 .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C、N、O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依次增大D、Li、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3、原子半径由小到大,且最高正价依次降低的是A. Al、Mg、NaB. N、O、FC. Ar、Cl、S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B.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C.电子层多一层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电子层少一层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大D、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其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5、有A、B、C、D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其核电荷数按B、C、D、A 顺序增大。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课件鲁科版必修2

(3)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3~9
_大___→_小___
11~17
_大___→_小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_半__径___呈周期性变化
(4)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元素主要化合价
1~2
+1→0
3~10
_+___1__→__+__5__ _-___4__→-1→0
第 2 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学
知
业
识
分
点
第 1 课时 元素周期律
层 测
评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等元素性质的 周期性变化,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重点)
2.了解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难点)
元素周期律
[基础·初探] 1.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原子序数 ①含义:元素在元__素___周__期___表__中的序号。 ②与其他量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__电__荷___数___=_质__子___数__=__核___外__电___子__数。
11~18
_+___1__→+7 __-__4__→-1→0
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呈现
规律性变化
2.元素周期律 (1)内容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__外___层__电___子__排___布_、原___子__半___径__、 元__素___的__化___合__价__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2)含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_元__素___原__子___序___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 素周期律。 (3)实质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___3_____
1→_____8___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由__1_到__8_(第__1_周__期__为__1_到__2_)的__周__期__性__变__化_____
(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呈现___由_大__到__小____的周期性
3.已知:A、B、C均为主族元素,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结构;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A两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 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A>B>C B.B>A>C C.C>A>B D.A>C>B
答案:A
解析:O没有最高正化合价,F无正价,故A错误;Li、Be、B位于第2周期,原 子序数逐渐增大,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B正确;P、S、Cl位于第3 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C正确;Li、Na、K的原子 半径依次增大,故D正确。
5.五种前18号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 Z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F- B.原子半径:Na<F C.电子层数:Na<F D.最外层电子数:Na>F
答案:A
解析:Na+和F-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 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Na+<F+,A正确;原子半径:Na>F,B错误; 电子层数:Na>F,C错误;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个,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为7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Na<F,D错误。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案鲁科版必修2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课标要求]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理解元素周期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3.影响微粒半径的因素:电子层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元素周期律1.原子序数(1)概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
(2)与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1~18号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性(1)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特别提醒](1)氢原子的半径在所有原子半径中最小。
(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量依据与其他原子半径的测量依据不同,数据没有比较的价值。
(3)化合价变化规律3.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
1.元素呈现正价、负价、零价与什么有关?提示: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2.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定等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吗?提示:不一定,如F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1价,无最高正化合价。
1.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1)一般来说,当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时,易失去电子显正价,当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时,易得到电子显负价。
(2)当最外层为8个电子(He为2个电子)时,原子处于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化合价为0。
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2)常见元素化合价的特点①H 元素:+1、-1、0价,如H 2O 、NaH 、H 2。
②F 元素-1,0价,如NaF ,F 2。
③O 元素常见有-2、-1、0价,如CaO 、Na 2O 2、O 2,氧无最高正价。
高一化学第1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二. 教学目的1、通过比较1~ 18号元素原子半径、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等元素性质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其中变化规律。
2、明确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具体体现。
3、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4、了解ⅡA族、ⅤA族和过渡金属的某些性质和用途。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元素周期律内容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四. 知识分析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实验中,人们逐渐认识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性。
这个规律是什么呢?(一)元素周期律(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从1递增到2或8的周期性变化。
(2)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3)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从+1→+7(O、F例外),负价从无到有,从-4→-1、0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2、实质: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
(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及编排原则编排原则:将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将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将不同横行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一纵行,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含义: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示形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每个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短周期第1、2、3周期2、8、8周期(共7 个)长周期第4、5、6周期18、18、32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26(满32)(2)族主族IA~VIIA族共7个副族IB~VIIB族共7个族(共16个)Ⅷ族是第8、9、10三列零族是第18 列(3)格元素周期表由若干个格组成,以Cl元素所在的格为例,指出每个格内都标出了哪些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
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前学案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程标准】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熟悉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第1课时【学习目标】一、通过度析“活动▪探讨”表中数据,能总结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要紧化合价等呈现出周期性转变,从而熟悉元素周期律。
二、通过观看教材“图1—2—1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能说出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间的关系;同时学会利用各类图表分析、处置数据,总结规律。
3、通过识记的方式,熟悉并熟悉1~20号元素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并能说出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习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习预备】1、熟记1-20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及原子结构示用意。
二、找一找周期表中你所熟悉的元素,搜集它们的用途。
【学案导学】一、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其数值等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和原子核外的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研讨】填写下表中所缺内容,并对表中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觅其中的规律。
【分析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______到_____的周期性转变(K层为从1增到2)。
⑵原子半径由_____到_____的周期性转变(稀有气体除外)。
⑶元素的最高正价由______到_____,最低负价由_____到_____的周期性转变。
元素要紧化合价的关系:最高正化合价 = ______________ ;最高正价 + _______________ = 8【小结】元素的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递增而呈___________的规律。
【预习体验1】⑴最高正化合价是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3倍的元素是()A.Mg B.O C.S D.Si⑵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二、元素周期表【交流研讨】请认真分析教材“图1—2—1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⑴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以第2周期、第3周期元素为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结构有何一起特点?有何递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鲁科版2《1.2.1元素周期表》学案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的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重难点)
2。
了解ⅡA族、Ⅴ族和过渡元素的某些性质和用途。
【自学自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的具体表现形式。
2.用途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了解元素的信息.例如:
3.分区
(1)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区
(2)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既表现,又表现.
4 结构
错误!
二、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和焰色反应
1.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元素
2。
焰色反应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如钠: ,钾: 。
自研自悟
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纵行就是一族,每一个格都只容纳一种元素对吗?
2.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碱土金属元素吗?为什么?。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课件 鲁科版

或原子核外的
质子(zhìzǐ)数
电子。数
第九页,共29页。
2.元素(yuán sù)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规律
由图象可知,在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随着(suízhe)原
子序递数增的(dìzēng),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周呈期现性
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由1 递增到8 (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1 递增到2 )。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为氧元素。
答案:D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例2]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xùshù)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第十页,共29页。
3.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yuánzǐ xùshù)递增的变 化规律
由图象可知,在1~18号元素的原子中,随着原子序数 的 递,增元(dì素zē的ng原) 子半径呈 周期的性变化(biànhuà)。在核外 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
第十一页,共29页。
[答案(dáàn)] (1)+5 (2)7 (3)S2- >Y-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1)元素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 价=最外层电子数=8-|最低化合价|。
(2)一般说来,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则元素的 主要(zhǔyào)化合价为一系列偶数,如S的常见化合价为-2、 0、+4、+6等;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元素的 主要(zhǔyào)化合价为一系列奇数,如Cl的常见化合价为- 1、+1、+5、+7等。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课件 鲁科版必修2

栏 目 链 接
第十三页,共32页。
课堂 解惑
要点1 探究(tànjiū)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
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pái bù)随原子序数递增 的变化规律。
栏 目 链 接
第十四页,共32页。
课堂 解惑
由图象可知,在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biànhuà), 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1递增到2),达到 稳定结构。
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而非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
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栏 目
链
接
第八页,共32页。
课前 预习
自学(zìxué) 检测
1.元素性质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yuányīn)是(B )
A.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栏
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目
链
接
C.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结果
数、核外电子数。一般地,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电
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 栏
大,半径越小;当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
目 链
多,电子之间的斥力使半径趋于增大,故当电子层数、核电荷 接
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说明:由于稀有
气体的原子半径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半径测量的标准不同,所以
第十五页,共32页。
课堂 解惑
2.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dìzēng)的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dìzēng),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出以 下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11~17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1-2-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课时练)(学生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2-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随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B.两个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一定是同一种元素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个D.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3.(双选)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Li、Na、K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5.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B.Mg2+C.O2-D.F-6.(双选)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小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半径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原子②凡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必定相同③两种微粒结构中,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④两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⑤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A.全部正确B.④⑤C.②⑤D.仅有④9.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
高一化学(鲁科版)-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1教案

教案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环节一:激发探索欲望教师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国际影响力“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史上最卓著的发现之一!”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元素周期表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国际影响力?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着哪些奥秘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明确本节课的探索目标。
环节二:寻找自变量,发现并描述元素周期律课前探索:教材11页【活动•探究】,初步进行数据的探索;课上:展示探索结果,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典型处理结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反思不断形成数据分析、处理的科学方法,识别多因素、多变量中的因果关系。
同学甲:同学乙:同学丙:通过评价、反思,学生自主形成寻找自变量的方法,发现元素周期律。
学生活动:具体描述元素周期律通过数据的处理、评价、反思等多轮次的活动发展学生分析数据发现变量之间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发展。
环节三:表达元素周期律教师提出核心问题:如何排列这些元素来体现最外层电子排布周期性规律?学生活动:结合元素周期律排列卡片。
1.在排列中体现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规律:2.在排列中体现常见化合价的周期性规律:通过排列卡片体现周期性规律之一环节提升学生表达规律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初步建构位置-结构-性质关系认识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3.在排列中体现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发现:相同的排列方式,能体现元素多种性质的变化规律,这就是蕴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奥秘。
学生活动:基于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认识模型,论证解释元素周期律。
基于已有认识解释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学生需结合数据规律找出影响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原子序数、电子层数,结合原子结构分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原子核越远,原子半径越大;联想迁移,发现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
1.以下关于原子序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与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相等 B.原子序数与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是同一种原子 D.原子序数为16,核外电子数也为16
2.元素性质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 )
A.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结果
C.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结果
D.元素还原性和氧化性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A.1.06×10-10m B.0.80×10-10m
C.0.70×10-10m D.1.20×10-10m
4.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r(Na+)>r(Na) B.r(Cl-)>r(Cl)
C.r(Ca2+)>r(Cl-) D.r(Mg)>r(Na)
5.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述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最低负价从-4→-1
6.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的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
A.+5 B.+6
C.+7 D.无最高正化合价
7.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的情况中,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依次为-3、-2、-1
8.(2015·郑州高一质检)下列4种微粒中,半径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9.元素M、N的原子序数不超过18,M的最高化合价为+1,N比M原子序数大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B.M一定是金属元素
C.N可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D.N的最高化合价一定是+2
10.已知X、Y为1~18号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X>Y,且X、Y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X是______,Y是______,原子半径X______Y(填“>”或“<”)。
(2)X、Y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按E、C、D、A、B依次增大,E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A-与B+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D,最高价氧化物中D 的质量分数为40%,且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的原子序数比D少9,比B少12,其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7.65%。
(1)写出五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画出A-、B+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过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