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相关概论
第一章医学信息学概论

日本医学信息学会(Japan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Informatics)的网址是: http://www.plaza.umin.ac.jp 中国医学信息学会(CMIA:China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default.asp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CHIMA) 香港医学信息学会(Hong Kong Society of Medical Informatics)的网址是: .hk
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理论进行 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服务管理的一门学科, 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培养能对医疗卫生各领域信息化进行计划、 分析、设计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2、“医学信息学”教育 (Medical Informatics,MI)
是指探讨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 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的过程的科学;探讨如 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 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 的科学。
信息论的代表作:
《通信中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在噪声中的通信》(《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控制论的代表作: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的 科学》(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1948年)。 《平稳时间序列的外推、内插和平滑化》 (Extrapolation,Interpolation and Smoothing of Stationary Time Series),( 1949年)。
信息学概论 第一章精品PPT课件

信息行为,达到最佳的信息吸收效果。所谓“独具慧眼”, 就是描述这种状态的。
2021/2/27
信息与情报
Information以前翻译为“情报”,或者“信息” 92年9月我国将“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随
绪论
信息概述
信息含义 信息性质 信息的类型和结构 信息的作用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信息与信息资源
2021/2/27
1.1.1 信息的含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继物质、能量之 后的第三大资源
信息无处不在、无人不用。
2021/2/27
1.1.1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众说纷纭
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用非语义性质的声音颜色或实物荷载的信息指用语言文字或语义性质的符号如交通标志旗语荷载的信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体现象事物事实的描述信息不经过逻辑思维加工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作为传递交流对象的科学知识反映自然界生物界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人们逻辑思维的产物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30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控制论与社会》)
2021/2/27
专升本信息学概论1

信息学概论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可将信息划分为。
2、信息管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
3、因特网的前身是于1968年研制的。
4、信息交流过程涉及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5、信息标引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6、根据服务方式的需要,信息检索可分为。
7、信息市场的客体结构是指。
8、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2、信息整序
3、咨询服务
4、系统工程
三、简答题
1、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这段话应该怎样理解?
2、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3、市场营销人员的信息需要有什么特点?
4、简述信息服务的原则。
1。
大一信息技术导论知识点

大一信息技术导论知识点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
作为大一的学生,了解并学习信息技术导论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大一信息技术导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 信息的概念和特点:信息是一种包含有用内容的数据,具有传递、处理和存储等基本特点。
2.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来产生、处理、传输和存储信息的学科领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进行数据处理的现代电子设备,具有高速计算、存储和逻辑判断等能力。
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3.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提供操作界面的程序,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任务和用户需求而设计的程序。
三、数据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1.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表示和存储数据,通过位和字节进行数据存储。
2. 数据的处理和传输:计算机通过算术逻辑单元(ALU)对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通过输入输出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四、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规模和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2. 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包括数据传输的常用介质、传输方式和协议等,如以太网和TCP/IP协议等。
五、信息安全与密码学基础1.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重要,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成为挑战。
2.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密码学是研究信息的加密和解密方法的学科,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等领域。
六、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技术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提供用户接口和各种系统服务。
《信息学概论》第3章_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

3.1 信息组织概述
(2) 耗散结构理论 Dissipative Structure
7
Ilya Prigogine 1969。耗散结构理论主要讨论一个系统从混 。 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 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及 其形成、稳定和演化的规律。它指出, 其形成、稳定和演化的规律。它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 放系统,当某个变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 放系统,当某个变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会通过涨落发 生突变,即发生非平衡相变。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就有可能 生突变,即发生非平衡相变。 转变为一种空间、时间、功能有序的新状态。 转变为一种空间、时间、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 衡态的非线性区形成的宏观有序结构, 衡态的非线性区形成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与外界不断交换 物质和能量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物质和能量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或不再因外界的微小扰 动而消失。 动而消失。这种需要耗散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其有序性的结 构称为耗散结构。 构称为耗散结构。
3.1 信息组织概述
14
信息学研究信息系统由旧结构不断演变为新结构这一过程的 规律性, 规律性,而协同理论正是以不同学科中现象复杂多样但宏观 质变行为却遵从共同规律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质变行为却遵从共同规律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这就提供了运 用协同理论方法研究信息学问题的可能性。 用协同理论方法研究信息学问题的可能性。这种研究的优越 性还在于,信息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的开放系统, 性还在于,信息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内 部存在着众多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运用协同理论无需从微观 部存在着众多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上具体掌握其中每一个子系统的细节, 上具体掌握其中每一个子系统的细节,使用少量序参量就可 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性(有序度),进而可以用序参量方程 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性(有序度),进而可以用序参量方程 ), 描述系统由旧结构向新结构转变的复杂过程。 描述系统由旧结构向新结构转变的复杂过程。
生物信息学概论

3、蛋白质结构
目前用于确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除了通过诸如X射线晶体 结构分析、多维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和电子显微镜二维 晶体三维重构(电子晶体学,EC)等物理方法 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计算机辅助预测的方法。一般 认为蛋白质的折叠类型只有数百到数千种,远远小于蛋白质所 具有的自由度数目,而且蛋白质的折叠类型与其氨基酸序列具 有相关性,这样就有可能直接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通过计算 机辅助方法预测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医学
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数学、 统计学
计算机学、 计算机网络
10
生物信息学主要功能
➢ 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公共数据,加快研究进 度,缩短科研时间
➢ 提示、指导、替代实验操作,利用对实验数据 的分析所得的结论设计下一阶段的实验
➢ 实验数据的自动化管理 ➢ 寻找、预测新基因及其结构、功能 ➢ 蛋白质高级结构及功能预测(三维建模,目前
研究的焦点和难点)
11
1. 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公共数据,加快研究进度, 缩短科研时间
➢ 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子进化树构建,结构信息分 析,包括基元(Motif)、酶切点、重复片断、碱基组成和 分布、开放阅读框(ORF),蛋白编码区(CDS)及外 显子预测、RNA二级结构预测、DNA片段的拼接
33
蛋白质分析技术
氨基酸自动测序:测定蛋白质 N-端氨基酸序列 质谱法测序:测定氨基酸序列 X-射线衍射:测定蛋白质的 3-D结构 细菌或酵母双杂交实验:测定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双相电泳:蛋白质组学研究
34
(3) 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含有进化信息
➢通过比较相似的蛋白质序列,如肌红蛋白和 血红蛋白,可以发现由于基因复制而产生的 分子进化证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第1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述

什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区块链
大数据
虚拟现实
1.2.1 物联网
物联网的含义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标签阅读装置、条 形码与二维码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基于物与物通信模式的短距离无线自组 织网络,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即“物 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的是让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系统可以自动、 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如果说互联网实现 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物联网就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说 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和交互
度的执行
助力高校安全稳定及师 生人身财产安全
AI监测
• 应用大数据+AI学习算法和物联网技术 • 在实际监测中,根据人的肢体运动轨迹,
计算出各种异常动作行为,向监控中心发 出预警
智慧食堂
• 基于物联网+云端存储技术 • 预定点餐、后厨管控、食品安全管理、采
购库存、成本核算、食堂经营数据
全过程、全流程管理
特征
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
大数据的特征
1.数据量大: 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 PB(约 1 000 个 TB)、EB(约 100 万个 TB)或 ZB(约 10 亿个 TB)。 2.类型繁多: 大数据的类型包括交易数据、移动通信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机器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对 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价值密度低: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收集的数据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算 法更快捷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 4.速度快且时效高: 大数据中的数据处理遵循“1 秒定律”,即大数据对数据处理速度有要求,一般要在 1 秒内处理所有数 据并得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时间太长数据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成为过期的或无效的数据。这个速度要求 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代涛 医学信息学概论

代涛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是医学和信息学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来处理和管理医学信息,以及如何将医学知识应用到信息系统中,为医学教育、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医学数据管理、医疗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知识工程等方面。
其中,医学数据管理是医学信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医学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等方面。
另外,医学信息系统是医学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医学信息系统,医务人员可以方便地管理和共享医学数据,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研究和临床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教育方面,通过医学信息学的支持,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医学信息学还可以为医学科研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科学家进行新药研发、疾病预测和流行病学研究等工作。
在临床实践方面,医学信息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决策支持,帮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然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学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医学信息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医学数据涉及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医学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也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如何建立稳定、安全且易于使用的医学信息系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医学信息学作为医学和信息学的交叉学科,对医学教育、研究和临床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信息技术概论ppt课件ppt课件

信息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技术、通 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 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处理、 机械处理、电子处理到计算机处理的 多个阶段,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极大地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信息技术 发展的里程碑,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 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为现代信息社会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概论
目录
Contents
• 信息技术概述 •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 信息技术应用 •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 信息技术伦理与道德 •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的定义
01
信息技术是指用于处理和管理信 息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包括信息 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显 示等技术。
。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安 全威胁,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
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导致部分人无法享受信息技术带来 的便利。
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 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涉及版权、专利 等方面的法律纠纷。
信息技术道德规范
促进社会公正
信息技术应用应避免加剧社会不平等,努 力缩小数字鸿沟,让更多人享受信息技术
计算机视觉
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理解 图像和视频内容,应用于 安防、医疗、自动驾驶等 领域。
0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威胁
黑客攻击
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或恶意软件,非法 入侵计算机系统,窃取、篡改或删除 敏感信息。
病毒和恶意软件
病毒和恶意软件通过感染计算机系统 ,窃取个人信息、破坏数据或干扰系 统正常运行。
《信息学概论》第4章 信息交流与信息传播

帛(战国)纸(105年)
书写传播的进化方向:识字率;复制率。
4.1 信息交流与社会
9
3. 印刷交流时代 在印刷交流时代,运用印刷术大量复制文字信息,并通过搬 运印刷品进行传播。一般认为,中国人早在11世纪就发明了 泥活字印刷术,但形成大规模的文字信息机械化生产则是在 15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德国发展起来的。 1045年,毕昇,活字印刷。 1450年,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 1562年,第一张报纸:威尼斯《新闻报》 1588年,第一份期刊:奥地利《博览会报道》 1665年,第一份学术刊物: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1835年,第一家通讯社:法国巴黎“哈瓦斯通讯社” 印刷术的重要性在于使得知识和思想的传播扩散范围更为广 泛、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式交流渠道占有主导地位,非正式交流渠道处于从属地位。 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模式很好地解释了以往纸载体条件下科
学交流活动的现象和规律。网络媒体的出现使米哈依洛夫科
学交流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随着各种非 文献 载体和交流形式的出现,信息交流已经超越了正式交流
与非正式交流的界限。
4.2 信息交流的模式和要素
第四章 信息交流与信息传播
主要内容
2
本章内容提要
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 信息交流的社会功能 信息交流的模式和要素
信息交流的类型
信息传播学概论
4.1 信息交流与社会
4.1.1 信息交流的概念
3
信息交流也称信息传播 Communication。 “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 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
影响力的模式。
信息学概论

信息的含义:信息论的创始人申龙指出:一个系统所接受的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时通信的内容。
从哲学的高度看,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的、本质的属性。
信息的性质:1普遍性2依附性3可度量性4可识别性5可处理性6可传递性7可共享性。
可识别性:信息时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反映。
信息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各种仪器设备)来感知它、接受它,进而识别它。
信息时客观存在的,人类就是通过感知、识别事物的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信息时客观存在的,但人类感知、识别信息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这就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由于种种原因,人类在感知、接收、识别(或借助于仪器)事物信息的过程中会产生错误,客观信息的错误识别导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认识的错误,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信息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派生于信息的可识别性。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感觉、接收、识别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信息的不完全性、可伪性将不断减少,但不可能被完全消除。
可处理性:信息时可以加工的。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而获得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创造了一系列的仪器、技术和方法。
信息是可以存储的。
人类对于信息的存储,主要还是通过对信息载体的存储来实现。
信息通过存储可以实现信息的积累。
为了日后能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人类创造了一整套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信息的有序存储。
信息是可以转换的。
信息的可存储性、可积累性、可转换性,派生于信息的可处理性。
信息的这一性质非常重要,它使人们能够对信息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加工和组织。
可共享性:一般的物质、能量资源为所有者拥有,在交换(使用)过程中实现了所有权的转移,转让方失去,受让方获得,这种交换和转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等价原则)。
而信息却具有可共享性。
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让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宿(用户)获得、使用。
信息学概论重点整理

信息学概论题型:(选择 10分填空 30分名词解释 4分 x 5=20分解答题 5分 x 5=25分论述题 9分计算题 6分)知识点总结信息的性质:(1)普遍性 (2)依附性(3)可度量性(4)可识别性 (5)可处理性 (6)可传递性(7)可共享性信息的类型:语法信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化关系。
语义信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逻辑含义。
语用信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相对于某种目的的效用。
信息的作用: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 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 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4) 信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科学的推动: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存储、组织、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技术和感测技术等。
(1)通讯技术(2)计算机技术(3)信息存储技术通信系统模型(在Y环境下,x发生的概论P)平均互信息量:互信息量的数学期望称信息熵:是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信息交流有通信、交通、传达、传报、联络之意。
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且也包括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换。
也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等现象”。
所以狭义的信息交流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模式模式是用图形或符号对显示事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
1 申农-韦弗的广义信息交流模式优缺点:有效性、可靠性,不仅适用于电讯系统,也适用于其他几乎一切类型的信息交流但另一方面,申农-韦弗模式也存在着缺陷。
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它把信息交流描述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其二是将信息交流过程看作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2 拉斯韦尔的5W模式优缺点:贡献●第一次详细、科学分解了传播过程,指出传播过程包括5要素:传者、信息、媒介、受着、效果。
生物信息学概论

生物信息学概论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利
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技术手段,研究生物学中的信息
问题。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基因组学的大规
模进展,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和实现个性化医学的关键技术之一。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软件等方面。
其中,基因组学是生物
信息学的核心内容,研究的是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等问题。
转录组
学是研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学科,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所有蛋
白质的表达和功能,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和代谢活动。
系统生物学则是研究生物体系统级的调控规律和功能。
生物信息学也是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生物物种之间的差异和基
因组的复杂性,给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生物
信息学面临着数据管理、数据标准化、数据挖掘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在生物信息学应用中,还有重要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等等。
总之,生物信息学不仅是一个新兴专业,也是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交叉领域的典型代表,它将成为解决许多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生信论文——精选推荐

关于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兴起的,其研究内容紧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而发展。
应用计算机技术及相应软件对生物学上的一些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精确的结论分析是这门学科出现的使命。
长时间以来,其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建立在对DNA 和蛋白质序列比较基础上的学科。
我国的生物信息学由于起步晚,投入资金少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就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学习。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信息技术软件人类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abstractBioinformatics is an young discipline which is rised by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he late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Its researching content is followed by the progress in genome research . It’s the discipline’s mission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s to organize some datas on the biological for getting more accurate results . 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subject established on the DNA and protein’s sequence comparison. Bioinformatics in China are developed slowly due to late starting, lower input costs and other reasons,so this technology is nee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is paper, we are discuss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ioinformatics ,course of studying and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ing.Key word:Bioinformatics softwa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man genome project database一、前言上个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伴随着其发展加上生物技术的应用需要,一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依托新的学科领域诞生了,这就是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概论(1)

生物信息学概论引言生物信息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综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它通过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生物数据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信息学的核心概念是将生物学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
生物学数据可以包括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代谢通路等。
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方法则用于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生物信息学的目标是从生物学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加深对生物系统的理解。
生物信息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生物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
生物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实验室技术如DNA测序、质谱分析等获得。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和标准化,以便于存储和分析。
存储和管理生物数据需要高效的数据库和文档管理系统。
生物数据的分析可以使用各种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生物学特征和解释生物学现象。
生物信息学的技术和工具生物信息学使用了许多技术和工具来处理和分析生物学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工具:1. 基因组学分析基因组学分析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主要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基因组学分析技术包括基因组序列比对、基因预测、基因表达分析等。
常用的基因组学工具包括BLAST、GeneMark、TopHat等。
2. 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通过质谱分析等技术来识别和鉴定蛋白质。
常用的蛋白质组学工具包括MASCOT、Proteome Discoverer等。
3. 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数量和种类。
它可以通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来分析代谢产物。
常用的代谢组学工具包括MetaboAnalyst、XCMS等。
4. 网络分析网络分析研究生物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来表示。
常用的网络分析工具包括Cytoscape、STRING等。
信息概论知识点总结

信息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信息与信息学基本概念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人们活动及其规律的反映。
信息是人类根据需要、目的和有关条件,利用符号表现手段和传播手段,对各种对象的特征和规律的描述。
信息具有传递、处理、储存等特性。
2. 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客观性、时效性、非物质性,以及移动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等。
3. 信息学的概念信息学是研究信息的规律和方法。
它是一门以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科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学科。
4. 信息学的分类信息学可分为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三个方面。
信息科学主要研究信息的自然规律和一般规律;信息技术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存储与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主要研究信息的组织、管理、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等。
二、信息概论的基本理论1. 信息量的测度香农提出的信息论是研究信息度量、传输和处理的一门理论。
信息量的测度可以用信息熵来表示,而信息熵可以用概率论和信息论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
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采集、编码、传输和译码等过程,而信息的存储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存、检索和使用等内容。
信息理论研究了信息传输和存储的各种规律与方法。
3. 信息的处理与管理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信息的分析、判定和推理等过程,而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的组织、保护和利用等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研究了信息的处理与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技术。
三、信息概论的应用与发展1. 信息概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信息概论的知识和理论不仅在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信息概论在政府管理、企业经营、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传媒、科研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信息概论的学科发展信息概论是信息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其学科发展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信息概论的学科前沿主要包括信息生物学、信息物理学、信息化工学等领域。
《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分析和应用医学信息的学科。
它涵盖了医学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医学信息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临床决策的科学化并支持医学研究和教育。
医学信息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学信息科学、医学信息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和医学信息技术等。
医学信息科学研究如何有效地获取、存储、检索和传递医学信息。
医学信息管理涉及医学数据的采集、清理、整合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搭建起来的医学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系统。
医学信息技术则包括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技术。
医学信息学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获取病人的病历和检查报告等信息,支持临床决策的制定。
同时,医学信息学还可以帮助医学研究人员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医学数据,发现规律和趋势,并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医学信息学还可以支持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方便。
总的来说,医学信息学是一个涵盖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对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医学信息学概论(第三章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医院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和谐发展 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资源共享、扩展信息服务、支撑教学研究、提高医院竞争力等具有重要 意义。1)优化工作流程;2)提高运营质量;3)缩短诊疗周期;4)强化科学管理;5)改革决策方式;6) 节约诊治成本。
教学内容
• 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与内容 • 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医院管理信 息系统概述
第二节
医院管理信 息系统的功 能与内容
第三节
医院管理信 息系统的建 设
第四节
医院管理信 息系统的运 行维护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
医院管理 信息系统
HMIS
功能
医院任务:医疗、教育培训、 科学研究、预防和社会服务、 事务管理。则功能主要是 (略)
内容
应用计算机处理医疗活动过 程中产生的信息,使业务工 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和自动化。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功能
支持联机事务处理
业务处理 信息采集
业务库建设
支持科室级信息的汇 总与分析
功能 内容
硬件 软件
现代化管理 信息技术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0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 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 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 系统。(具有:实时性、医疗信息复杂性、星系安全和保密性、数据量大、高度集中的信息流向、医疗 信息处理的标准人不够完善、高水平的信息共享需求)
信息计量学概论

3 科技报告
– Report(报告书) – technical note (技术札记) – memorandum (备忘录) – paper (论文) – bulletin (通报) – technical translation (技术译丛) – special publication (特种出版物) ; – primary report (初步报告) – progress report (进展报告) – interim report (期中/临时报告) – final report (最终报告)等。
增进和深化信息学理论研究方面旳应用; 图书馆管理中旳应用; 在信息分析和预测中旳应用; 信息检索方面旳应用; 在科学评价方面旳应用;
在其他社会学科中旳应用。
2.2.1 信息计量学旳研究对象
根据巴克兰(美国)旳解释,信息计量 学旳研究对象比文件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旳 研究对象范围广得多。主要涉及:
(7)学位论文 (8)产品资料 (9)技术档案 (10)科技报纸 (11)光盘数据 (12)网络数据
38
文件信息计量----10类文件信息源
1 科技图书
– 专著 – 论文集 – 教材 – 百科全书 – 字(词/辞)典 – 手册等。
2 科技期刊
– acta(学报) – journal(杂志) – annual(纪事) – bulletin(通报) – transaction(汇刊) – proceeding(会刊) – review(评论) – progress / advance(进展)等。
3 引文分析法
– 引文数量分析(时序、著者、国别、语种等) – 引文网研究(耦合、同引、链引等) – 引文主题有关性分析
信息计量学
第一章 绪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时代的信息竞争力与信息战图书情报档案系10级10124178 钟茂林一信息战略与信息竞争力1信息战略的提出1997-1999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副主席欧文斯和美海军军事学院教授巴特纳,看到信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便提出了“信息战略”理论。
该理论认为,信息的作用犹如核武器,其基本点有三个:一是实施“信息威慑”。
拥有强大信息攻击能力的国家可以实施有效的“信息威慑”。
由于战略信息攻击造成的破坏与核突击相似,可使受到攻击的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陷于瘫痪,因而“ 信息威慑”不亚于核威慑。
二是对盟友提供“信息保护伞”。
这种保护伞的作用不小于“核保护伞”,能起到团结盟国和支援盟军作战的作用。
三是“信息保障”。
“信息保障”是信息时代保卫国家“信息边疆”的屏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根本保证。
2信息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信息竞争力,是指在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组织、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信息化影响力的形成与扩散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总和。
信息能力是指为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发展效率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包括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资源组织能力、信息技术研发能力、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信息服务能力等;而信息化影响力是指在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下所产生的、对其他国家的决策、管理等行为构成影响的程度等。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言:国民生产总值一半以上都与情报活动有关。
日本索尼公司总裁说:本公司名扬全球,靠的是两手:一是情报信息,二是科学研究。
目前,世界500 强企业95% 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情报信息体系。
从古至今,信息竞争力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军事竞争,经济竞争,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竞争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竞争力的优越性日趋明显。
二企业之间的信息竞争力企业的信息竞争力指的是企业生产、开发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包括从社会信息资源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使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效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提高组织协调综合各要素的能力。
信息竞争力强化企业综合竞争力表现在: ( 1) 信息竞争力推动了企业的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包括了产品创新、价值和行为变革等。
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 2) 培育企业的智能化。
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产品智能。
( 3 ) 信息竞争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一个具备信息能力的企业能简化人员之间的协调, 提高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 4) 信息竞争力整合企业的内外资源。
在市场竞争的激烈角逐中, 企业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内外资源, 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物美价廉的产品。
波特认为,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技术通过企业“价值链”来影响企业竞争力。
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企业的一般价值链体现为采购、生产、营销、销售、服务等各项创造产品价值的活动的联结,企业的各项活动成本影响着企业的价值总和,再加上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成本等就构成了产品的总价值和总成本,这些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这些优势不仅影响企业,也影响企业和供应商以及其客户,因此,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为单个企业创造效益、还有可能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成本。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产品的特质,增加产品附加价值,还可能使产品具备其他的新功能、新用途进而开发出新的市场、新的客户群体。
所以,信息技术在产业上应用将根本性的改变产业的结构、改变现有的竞争方式。
当前,信息竞争优势正在成为时代的竞争优势,信息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
信息竞争不仅仅是“信息”本身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基于信息所演绎的竞争。
它是以一定的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基础为支撑,包括了人才、技术、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环境和信息的资源、管理、运用和服务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竞争,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立体化的竞争。
这样的信息竞争既存在于国家间、地区间、城市间,也存在于企业间,甚至于个人之间。
三信息竞争带来的信息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足以说明信息竞争力的重要性,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企业都想获得最全最准确的信息的同时,又想竭力想保护自己的信息不被他人窃取,就产生了信息战。
1军事中的信息战最新版《军语》对信息战的明确定义是“为遏制或打赢战争创造有利条件”。
其实, 信息战是过去进行战争时获取敌方情报的继续和延伸, 只不过范围有较大扩展, 斗争也更激烈。
信息战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但其作为实现战争目的的一种手段的地位没有变。
所谓“信息战”是指利用和围绕信息的没有硝烟也不真杀实砍的战争。
德国情报局局长汉尼希曾说过, 虽然“信息战不是一个新概念, 但是, 它越来越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对那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家的内外安全构成威胁, 因为, 不仅那些制造并释放计算机病毒的黑客已经发动了这场战争,而且, 有证据显示, 一些恐怖主义分子和间谍也越来越对这样的战争感兴趣。
在战争中对抗双方信息博弈的结果只会对一方有益,对一方不利,而不会达到双赢,因此双方都会不惜代价保证能在信息博弈中获胜,现在,信息战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不可回避的严峻的事实。
信息战已引起各国军界和科技界的广泛注意和极大重视。
信息战象电子战一样,既是一种作战环节,又是一种作战领域。
这就是说,未来战争是在信息战威胁的环境下进行的,同时又用信息战的方式进行作战。
信息战是新军事革命可能产生的新作战领域之一;信息战是信息化战争的一种作战样式,而不是战争类型;对信息战不能理想化。
1 .电报对信息控制的影响极深,通过电报,人们可以在相距很远的独立部门间传递信息。
数十亿年来,由于信息传递方式的约束,单个的生物体不能和其他个体进行大面积的交流来完成大型的活动,但是在单个生物体内信息传递速度确实非常惊人的。
2 .电子手段成为常规的信息控制和传递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个体和集体的生活。
信息战理论都提供了两条既基本又蕴含着革命性的参考:第一,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它需要被传递。
第二,信息的传递速度标志着人类的控制水平的发展程度。
3 .网络攻击作为信息战的主要进攻手段,它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敌方造成损失。
第一,通过欺骗操作,绕过敌方的安全保护,可能直接破坏敌方的数据,让其失去所搜集的对方资料,甚至失去本方的数据信息。
第二,通过冻结敌方的通信系统,能够让敌方士兵因为缺乏联系而失去凝聚力,从而导致战斗力下降。
第三,不断进行的侦察和反侦察活动可以不同程度的迷惑敌人。
第四,网络攻击会给敌方军中造成恐慌,给敌方指挥系统带来巨大的负担。
最后一点,高强度和高密度的网络攻击能够让敌人的指挥网络彻底瘫痪,最成功的瘫痪就是让敌人的各部门间失去联系。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可以说是得信息者得天下。
无论是在企业之间还是国家之间谁掌握了信息就能做好万全之策决胜于千里之外,各个国家都有情报局从事的就是一种信息博弈活动,如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
它也负责维持在美国境外的军事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
中央情报局也支持和资助一些对美国有利的活动,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势力。
根据很多报道和一些中央情报局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中央情报局也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针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
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我国的国家安全部于1983年7月成立,由原中央调查部、公安部、统战部、国防科工委等部份单位合并而成,国务院领导的正部级单位,国内唯一对外公开的情报部门,在职人员为公务员编制的人民警察,警服臂章及胸徽字样为“国安”,警车牌照中的系统字母代号为“C”,简称“国安”。
各个国家的情报部门对本国的国家安全都由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这要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二战以后日本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因为美国为其提供大量科技和资金。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一只对日本进行科技信息屏蔽,日本会有今天吗。
然而正是由于日本发展过于神速,还险些威胁到美国的领导地位,再加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没日本这样的好运气,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虽然如此,中国的崛起之势依然强势,在获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前提下,中国专心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当然在西方国家“信息封锁”的情形下这是需要耍手段的,在武器研发方面,中国的“仿制之风”令许多国家都非常苦恼,我是一个军迷,中国的许多战机确实是仿造俄罗斯的,如歼-1是苏-27的仿制品,歼-11与苏-30类似,而FC-1“枭龙”则拷贝了米格-29的技术。
最新的仿制努力与苏-30MK2歼击机有关,其中国版产品歼-16已在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研制成功。
在今天的环球时报上有一篇文章说俄罗斯和中国双方实际上已经通过谈判就向中国供应48架总价值40亿美元的苏-35歼击机的事宜达成一致,但在签署正式合同时突然出现一个障碍,即俄方要求中方提供放弃仿制俄飞机的法律担保,以限制自己在其他国家武器市场上的潜在竞争对手,但中方暂时尚未做出相应的担保。
很多人都说中国不会创新,只会仿造别人的武器,我觉得仿造并不可耻,这是我国走向军事强国必要的手段,而且中国并非一味仿造,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需要技术与创新,正如面对质疑一个军人回应道:“不是谁都能仿造,你把战机送给印度,他能仿造出来吗?”我国的信息竞争能力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强,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主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旨在为中国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以及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北斗的发展让中国的信息竞争能力大增,将在许多领域摆脱对他国的依赖,网传北斗能让解放军的作战效能提高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