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1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设计 学 时 科 间 生物 4.2 年 课 级 题 八年级 授课教师 计划 学时 1
传染病及其预防
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 施。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 途径、预防措施。 过程与方法: 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通过对传染病 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 康 的生活态度。 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 预防观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思考,回 答。
创设新情境,让 学生根据已有生 活经验回答,引 发学生思考。
(二)传染 病?
【提问】传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 病? 有同学说是病症在人 和人之间能 够相互传染的疾病。你觉得这样的 表述 准确吗? 【反例】近视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发 生的疾病,发病人群呈现逐年增多 的趋势。我们能说近视是传染病 吗? 所以我们有必要透过传染病的症状 现象 ,探究其致病原因是什么,阅 读补充材料。 【图片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 解释传染病的定义,及其兼有传染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 【板书】 一、病因:病原体(细菌、病毒、 寄生 虫等) 二、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表格】引导学生从病原体和传染 病特点入手,判断常见疾病。 【故事】视线再回到生病的黄先生 。注射抗生素都没有效果,事有蹊 跷,你怎么看?是特殊的流感吗? 是见面就会传染吗?我们有必要分 析下传染病怎么传播的,通过什么 途径传播的。 引导学生两人为一组,阅读教材 P73, “资料分析”,讨论回答传染 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图片展示】以疟疾为例,讲解传 染源和病原 体的概念区别。 【图片展示】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 径。 【提问】比较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的传播途径有何不同? 甲肝更多地通过饮食和日常接触传 播,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所 以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尽相 同! 【板书】 三 、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 播途径→易感人群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导学设计探究点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情景展示] 一天,小明感冒了,老是打喷嚏。

搞得“飞沫四溅”。

没几天,坐在他旁边的小丽也感冒了。

[问题探究]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情景展示] 2019年,全国各地又有多起H7N9禽流感病例。

下列很多做法可以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问题探究]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哪几个方面?[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生课前准备:课前结构化预习,完成《问题导读课堂学习过程设计1、根据生成问题和在同学展讲的过提升意义学习方案设计附件:附件一:《传染病及其预防》问题导读----评价单附件二:《传染病及其预防》问题解决----评价单附件三:《传染病及其预防》问题训练----评价单《传染病及其预防》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2015年月日【学习目标】1.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重点难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关键问题】1.通过学习,知道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学法提示】1、自主结构化预习,解决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知识链接】1.病毒结构简单,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新生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

流行性感冒、肝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细菌和真菌中的某些种类寄生在动物体表或体内,并从所寄生的个体内吸收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动物生病。

【预习评价】(你是最优秀的!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一、判断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传染病打“√”,非传染病打“×”,不确定打“?”)并尝试说出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因或理由。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因:近视眼()病因: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病)()病因:缺铁性贫血()病因:甲型H7N9流感()病因:龋齿()病因:艾滋病(AIDS)()病因:肺结核()病因:蛔虫病()病因:(归纳1)由此可知:传染病是指由、、等生物(统称为)引起的能够在人群或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具有性和性。

(归纳2)因此根据传染病的病因(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性传染病、性传染病、性传染病。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阅读课本P73资料分析1,思考下列问题: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什么病?该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谁在散播病原体?2、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3、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为什么?(归纳3)流行性感冒传播的过程是→→。

八年级生物下册8_1_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八年级生物下册8_1_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办法。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办法。

二、能力目标:(1)观察图片,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2)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3、情感目标:(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育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熟悉艾滋病,培育学生关心珍惜艾滋病病人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2)难点: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教法、学法教法: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多媒体的直观教学。

学法:观察、分析、讨论,综合归纳。

四、教学预备师:(1)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的图片.(2)病原体的图片.(3)制作传染病三个环节的幻灯片.(4)有关艾滋病内容的图片.生:预习讲义,完成P68的表格。

五、教学课时:1个课时.六、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请同窗们发表对健康的观点,帮忙学生理解什么是健康,引出主题(二)新课学习一、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组织学生讨论课前完成的表格,初步熟悉传染病及其特点:由病原体引发,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二、传染病的病因及类型(1)播放有关病原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病原体引发的的传染病是什么传染病有三类不同的病原体引发,因此传染病相应地就有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传染病的类型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2)学生举例补充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并尝试说出引发它的病原体。

(图片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病原体是抽象的概念。

举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传染病流行的大体环节(1)阅读讲义P69的“资料分析”,并对P70的问题进行讨论(2)播放幻灯片,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播放幻灯片,帮忙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个环节概念,尤其要区别病原体和传染源,而且熟悉不同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

八年级生物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通过认识艾滋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艾滋病病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难点: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课前准备学生: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

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

3.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定义:病原体引起,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特点:流行性和传染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

传染病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六、课下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一:某学校近期出现多起流感病例,学校采取了加强卫生消毒、提醒学生勤洗手等措施。请分析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案例二:某小区发生一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相关部门采取了隔离患者、加强小区卫生消毒等措施。请谈谈你对这些预防措施的看法。
5.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与父母一起讨论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并共同制定一份家庭传染病预防计划。计划中需包括预防措施、实施时间、责任人等内容。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分类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
2.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例,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培养学生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传染病传播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关注,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树立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意识到预防传染病是每个人的责任,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1)
时间
(1)
课时
1课时
(总第19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病原体的概念。
2.了解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感冒。
3.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交流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物,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4、让学生进上步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
1、教师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
2、检查完成情况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2、师生互探。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
3、教师小结本节课知识点。
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重难点
重点: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难点: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现象。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2、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病原体的概念。
2.了解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感冒。
3.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病原体的概念。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案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传染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中,我将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具体策略如下:
3.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授新知识时,我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在生活中的预防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中,我将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人教版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过程与方法:
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谈话法等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重视预防传染病。

教学重点:
1、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1、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1.1传染病及其预防1-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1.1传染病及其预防1-人教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传染病及其预防”是初中新课标“健康地生活”中的二级主题“传染病和免疫”的内容之一,是“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学内容概念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密切。

传染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接近他们生活的素材,采用适当的、直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通过进一步了解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为后面继续学习《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内容做好铺垫,也为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七年级下和八年级上生物课分别了解了非传染性疾病(贫血、高血压、心脏病等)和寄生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的知识,学生对传染病具有一般的认识和一些亲身的体验,尤其对流感的预防有较多的经验。

但这些前概念不一定正确,教师针对性指导。

八年级学生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等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思辨思维可根据直接感知的事物,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及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理性经验的支持,所以在设计活动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目的,引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使课堂体现一学生为主体,逐步建构传染病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

3.说出流感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通过情景剧、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学习的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锻炼身体健康的生活态度。

人教版八下生物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下生物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形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案例,引发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八下生物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使学生掌握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了解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个特点,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传染病。
2.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并学会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疾病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从而引出传染病的概念。
2.教学内容:
-通过图片和学生的回答,总结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阐述传染病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以及学习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防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类及预防措施。
-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不同类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教学内容: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分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等。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新人教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资料,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一些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各地卫生组织纷纷赶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抗灾防疫队员在搜救和治疗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预防传染病暴发的工作。

那么,为什么要预防传染病暴发?应该怎样来预防传染病呢?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

二、新课学习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写下表:请尝试对能传染的疾病进行分类。

(一)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水痘、手癣、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我们来分析一则资料,了解传染病的特点。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去天津治疗。

在治疗期间,先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了“非典”,人称“毒王”。

这说明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传染性)卫生部全国非典型性肺炎统计公告这说明传染病有什么特点?(流行性)下面,我们来了解几个传染病暴发的事例。

①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短短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

②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瘟疫直接导致了近1/2的居民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

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病原体:引发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蛔虫、艾滋病病毒等。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PPT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说出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难点: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T2)小调查:同学们你从小到大,得过些什么病呢?同学们所得过的疾病是否都是传染病呢?什么样的病才算是传染病?传染病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72-73内容,回答名师课前预习相关的问题:学生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73-74的内容,回答名师课前预习相关的问题:学生活动三:阅读分析教材P75-76的内容,回答名师课前预习相关的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PPT3)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学生活动三:学生探究问题。

1.探究点一 学生讨论交流什么是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又分为几种?(PPT4)教师点拨: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1)寄生虫病(2)细菌性传染病(3)病毒性传染病2.传染病的特点。

(PPT5)3.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PPT6、7)4.探究点二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PPT8-14)教师点拨: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5.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流感是怎样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的?(PPT15-17)6.探究点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炃哪三个方面?(PPT18-22)教师点拨: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7.人体四类传染病的比较。

(PPT22)学生完成名师当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1 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
对于学习过人类生长发育的学生来讲,这节内容依旧是针对其自身健康的内容。

介绍传染病再让学生了解预防的同时,也为后面《免疫》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设计思想:
这节课的知识点明确,但只看文字枯燥乏味。

在设计时,我们希望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己总结出知识点。

我们选取了刚发生过不久的非典实例,解读传染病是如何传播又如何预防和控制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能力目标: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和难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媒体:
1.非典时期照片
2.冠状病毒图片
六、教学过程
天,我们怎么预防传染病?
这就是传染病的两大特点:
细菌引起的,一般抗菌素治疗就有效。

而2003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因此也称为冠状病毒肺炎。

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传染病流
附录:冠状病毒肺炎大多数人感染4天后发病,以发烧为首位症状,持续39度以上数日。

部分病
人可伴有头疼、畏寒、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

呼吸道症状明显,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重则5天后出现呼吸加速、憋气等呼吸困难症状,极个别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如治疗延误可造成死亡。

高度疑似病人应具备4个条件:近期到过该病流行区史或密切接触过病人;厌学结果白细胞1万以内,甚至进行性降低;胸片有不同程度的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七、板书设计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病原体
流行性
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三、传染病的类型: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体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