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八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八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电量信号 C.位移信号 D.光信号
参考答案:
B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 T为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低).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合上电键S,当环境的温度逐渐升高时,若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用I1、I2和U表示.则各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 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 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 I1减小,I2不变,U减小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知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A1测量流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流过R T的电流;
当环境的温度逐渐升高时,R T减小,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增大,则路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U减小,R3电压增大,R1、R2并联电压减小,通过R1的电流I1减小,而总电流I增大,则流过R T的电流I2增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3. (单选)如图所示,带有一定量的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两板之间有一带电微粒以速度v0沿直线运动.当微粒运动到P点时,
将M板迅速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则此后微粒() A.可能沿轨迹①运动B.一定沿轨迹②运动
C.可能沿轨迹③运动D.可能沿轨迹④运动
参考答案:
B
4.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A.两岸 B.船 C.云 D.诗人
参考答案:
A
5. 画出图中通电直导线A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4分)如图为保温电饭锅的电路图,R1、R2为电热丝,S为温控开关,接在家庭电路上。

则:
⑴S闭合,电饭锅处于(填“保温”或“加热”)状态。

⑵若R1:R2=8:1,加热时功率为900W,保温时的功率为 W。

参考答案:
⑴加热;⑵ 100
7. 把一个标有“6V,3W”的灯泡接在10伏的电源上,要使灯泡正常发光,需要
联一个
欧的电阻,此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是瓦。

参考答案:
串,8,2瓦
8. 质量为2.0X103kg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半径为50m的弯路转弯且不发生侧滑,汽车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N。

参考答案:
4X103
9.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点电荷Q为圆心的某一圆周交于B、C两点,质量为m,带电量为的有孔小球从杆上A点无初速下滑,已知q<<Q,AB=h,BC=2h,小球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则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_____;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 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某发电站采用高压输电向外输送电能。

若输送的总功率为P0,输电电压为U,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

则输电线上的电流______________,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Po/v 11. 如图所示,把一个线框从一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线框原来全在磁场中).第一次拉出的速率是V,第二次拉出速率是2V,其它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拉力大小之比是1:2,拉力功率之比是1:4,拉力做功的绝对值之比1:2,是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之比是1:2,线框产生的热量之比是1:2,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之比是1:1.
参考答案:
解:由安培力公式F A=可知,F A∝v,则得安培力之比为1:2;由于线框匀速运动,拉力与安培力大小,则前后两次拉力大小之比为1:2;
由W=Fs,s相等,则拉力做功之比和安培力做功均为1:2,所用时间之比为2:1,则由功率公式
P=可得,拉力功率之比为1:4.
线框匀速运动时,拉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焦耳热,焦耳热之比为1:2,由q=It==,因磁通量的变化量相等,所以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量相等,则电量之比是1:1.
故答案为:1:2,1:4,1:2,1:2,1:2,1:1.
12. 如图是电熨斗的结构图,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其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常温下右图中上下触点是(填“接触”或“分离”)的,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 _(填“上层”或“下层”)膨胀比另一层大。

若需要设定更高的温度,则应该调节升降螺丝
向(填“上”或“下”)。

参考答案:
接触,上层,下
13. 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图所示.某大学制成了能把m=2.2g的弹体
(包括金属杆CD 的质量)加速到v=10km /s 的电磁炮. 若轨道宽l=2m ,长s=100m ,通过的电流为I=10A ,则轨道间所加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__T ,磁场力的最大功率P=________W(轨道摩擦不计)
参考答案: 55,1.1×107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现有一种特殊的电池,电动势E 约为9V ,内阻r 约为50Ω,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 mA ,用如
图(a)的电路测量它的电动势和内阻,图中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①R0是定值电阻,规格为150Ω,1.0W
起 的作用。

②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 0后,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 。

改变电阻箱阻值,得多组数据,作出如图 (b)的图线.则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①防止短路,电流过大,烧坏电源
②读取电压表的示数,10V ,46±2Ω.(漏写单位,没分)
15. (5分)如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图,结合图片,请说出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几种做法(至少三种)。

(1) ; (2) ; (3) 。

参考答案:
(1) 闭合开关瞬间;(2) 断开开关瞬间;(3)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AB 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30o 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BC 是长为L=3.2m 的水平粗糙地面(斜面底端与水平地面在B 点平滑连接),C 端固定竖直墙壁.一个质量m=1kg 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10N 作用下从B 点自静止开始运动,F 力作用t=0.8s 时间后撤去,g=10m/s 2,求: (1)小物体返回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小物块与墙壁发生碰撞时,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要使小物块与墙壁能且只能发生一次碰撞,那么小物块与水平地面B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
参考答案:
解:(1)物体在F 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gsinθ=ma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对物块由B 出发返回B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联立解得: m/s
(2)依据题意知,
①μ的最大值,对应着物块第一次到达C 点时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μ1=
②μ的最小值,对应着物块撞后回到斜面某最高处,又下滑经B 恰好至C 点停止,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μ2=
综上可知满足题目条件的动摩擦因数μ值:≤μ<或<μ<.
答:(1)小物体返回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4m/s;
(2)满足题目条件的动摩擦因数μ值为:≤μ<或<μ<.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1)小物体在斜面上先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撤去F后,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公式求出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再对撤去F到返回B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物体返回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只要求出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到μ应满足的条件.μ的最大值,对应着物块第一次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求μ的最大值.μ的最小值,对应着物块撞后回到斜面某最高处,又下滑经B恰好至C点停止,再根据动能定理求μ的最小值.
17. 如图所示,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B、C三点,三点的电势分别是φA=5V,φB=-2V,φC=0,将电荷量q=–6×10-6C的点电荷从A移到B
(1)电场力做功多少?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2)若将该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多少?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3)该点电荷在三点中哪一点时电势能最大?
参考答案:
(1)将点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
J=-4.2×10-5J.
由WAB=-(EB-EA)可知,电场力做了4.2×10-5J的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加了4.2×10-5J
(2)将点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
J=1.2×10-5J.因为电场力做正功1.2×10-5J,所以电势能减少了1.2×10-5J.
J=1.2×10-5J.
18. (10分)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Ω的电阻串联接在电源上。

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1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10V。

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
=1Ω,求:(1)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2)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多少?(3)电动机的效率?
参考答案:
(1)
(2)P

=UI=10W
P

=I2R
M
=1W
P

=P

-P

=9W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