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设计3.1.2等式的性质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2 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运用等式的性质。
难点: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使用要求: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一、 自主学习1 、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两条?2、(1)从3x+2=3y-2中,能不能得到x=y,为什么?(2)从ax=aby 中,能不能得到x=by,为什么?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2=5 (2)x 32-=6(3)3x=x+6 (4)31-x-5=4二、合作探究 1、练习P84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2、某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的2倍少15人,这个班有女生多少人?3、把1200克洗衣粉分别装入5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中,除一瓶还差75克外,其余4瓶都装满了。
每个瓶子可以装多少洗衣粉?4、甲乙二人同时由A地步行去B地.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3千米.当甲到达B地时,乙距B地还有6千米.甲走了几小时?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三、能力提升已知2x2+3x=5,求代数式-4x2-6x+6的值【提示】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并将 2x2+3x整体变成-4x2-6x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小组小结作业:习题3.1第4、10、11题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1=15︒,∠AOC=90︒,点O 、D 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A.5°B.15°C.105°D.165°2.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A.南偏西50°B.南偏西40°C.北偏东50°D.北偏东40°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12⎛⎫ ⎪⎝⎭°=118″ B.38゜15′=38.15゜ C.24.8゜×2=49.6゜ D.90゜﹣85゜45′=4゜65′4.如果式子32x -与-7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A.5B.-5C.3D.-35.已知某种商品的原出售价为204元,即使促销降价20%仍有20%的利润,则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A .136元B .135元C .134元D .133元6.下列各组中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的是 A.23x 2y 与-xy 2 B.20.5a b 与20.5a cC.3b 与3abcD.20.1m n -与215nm 7.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13a =,2a 是1a 的差倒数,3a 是2a 的差倒数,4a 是3a 的差倒数,以此类推,则2019(a = )A.3B.23C.12-D.无法确定8.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32=9B .﹣5+3=﹣8C .(﹣2)3=﹣8D .3a+2b =5ab9.当x=4时,式子5(x +b)-10与bx +4的值相等,则b 的值为( ).A.-7B.-6C.6D.710.计算2-(-1)的结果是( )A.3B.1C.-3D.-111.计算:﹣9+6=( )A .﹣15B .15C .﹣3D .3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30--=B.02339+=C.331÷-=-D.()1331-⨯-=- 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EOC ∠是平角,OD 平分BOC ∠,在平面上画射线OA ,使AOC ∠和COD ∠互余,若50BOC ∠=︒,则AOB ∠是__________.14.上午9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则下一次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_____.15.当=____时,代数式与的值是互为相反数.16.某商品进价100元,提价30%后再打九折卖出,则可获利______元.17.我们知道,正整数的和1+3+5+…+(2n ﹣1)=n 2,若把所有正偶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现有等式A m =(i ,j )表示正偶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到右数),如A 8=(2,3),则A 2018=_____18.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a*b =3a+2b ,化简x*(x ﹣y )=_____.19.比较大小:①0________﹣0.5, ②﹣34________﹣45(用“>”或“<”填写) 20.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三、解答题2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3还少20°,求这个角. 22.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射线OC ⊥AB 于O 点,将一直角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放在点O 处,斜边OE 在射线OB 上,直角顶点D 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逆时针旋转至图②,使一边OE 在∠BOC 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 ,问:直线OD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 秒时,直线OD 恰好平分∠AOC ,则t 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③,使OD 在∠AOC 的内部,请探究:∠AOE 与∠DO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把一批作业本发给某班的学生,如果每人发2本,则剩12本;如果每人发3本,则缺24本,求这个班有多少学生.24.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

例5 下列式子变形是否正确,若正确,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 a b ;
3 3
(3)如果a-b+c=0,那么a=b-c; (4)如果a2=4,那么a=2. 解:(1)等式的左边加c,右边减c,故错误.(2)等式的 两边同时除以3,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3)等 式的两边同时加上b-c,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4)等式的左边乘2,右边除以2,故错误.
解答此类问题要分别看等式的两边是如何变化
的,是否是加、减同一个数或乘同一个数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0的数.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步骤 利用等式的 性质解一元 一次方程 (1)利用等式的性质1,使一元一次方程左边是未 知数,右边是常数;(2)利用等式的性质2,使未 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解出方程 (1)方程变形的依据:要严格按照等式的性质,即 方程两边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四则运算,否则会破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 如果a=b,那么ac=bc;如果 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 仍相等
a b a=b(c≠0),那么 c c
理解等式的性质要注意两个“同”:①同时.等式两边要 知识解读 同时加、减、乘或除以,不能遗漏任何一边;②相同.同 时加、减、乘或除以的数必须是相同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式的其他性质: ①对称性:若a=b,则b=a;②传递性:若a=b,b=c,则
解析:① 4.3÷x=7×1.5,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②3x+2,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③3x+5< 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④4a-2.5b=1.8, 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复习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复习练习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基础题知识点1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A ) A .7x -3=3x +5B .4x -7C .22+3=7D .2x <52.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C ) A .2x +3y =1B .-x +y =4C .3π+4≠5D .x =8知识点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昆明月考)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B )A .ax =5B .x =0C .3x -2=yD .-2x =3 4.如果方程(m -1)x +2=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B )A .m≠0B .m≠1C .m =-1D .m =0 5.若方程2x a -2-3=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3.知识点3 方程的解6.(临沧期中)方程1-3y =7的解是(C )A .y =-12B .y =12C .y =-2D .y =27.在0,1,2,3中,0是方程13x -12=-12的解. 8.x =3是方程①3x =6;②2(x -3)=0;③x -2=0;④x +3=5中②的解.(填序号)知识点4 列方程9.设某数是x ,若比它的2倍大3的数是8,可列方程为(B )A .2x -3=8B .2x +3=8 C.12x -3=8 D.12x +3=8 10.(杭州中考)已知甲煤场有煤518吨,乙煤场有煤106吨,为了使甲煤场存煤是乙煤场的2倍,需要从甲煤场运煤到乙煤场,设从甲煤场运煤x 吨到乙煤场,则可列方程为(C )A .518=2(106+x )B .518-x =2×106C .518-x =2(106+x )D .518+x =2(106-x )11.李红买了8个莲蓬,付50元,找回38元.设每个莲蓬的价格为x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50-8x =38. 易错点 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理解不透而致错12.(昆明月考)若方程(a -1)x |a|-2=3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的值为-1.中档题13.(民大附中月考)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A )①23-x =23-y ;②2x -4=x -1;③x +1-3;④3x -2x =3;⑤2x -4>5.A.2个B.3个C.4个D.5个14.以x=-3为解的方程是(C)A.3x-7=5-x B.6x+7=1-12xC.2-8x=20-2x D.11x+2=5(1+2x)15.检验下列各题括号内的值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2x-3=5(x-3){x=6,x=4};(2)4x+5=8x-3{x=3,x=2}.解:(1)x=4是方程的解.(2)x=2是方程的解.16.已知y=1是方程my=y+2的解,求m2-3m+1的值.解:把y=1代入方程my=y+2中,得m=3,当m=3时,m2-3m+1=1.17.(教材P80练习变式)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文摘报》每份0.5元,《信息报》每份0.4元,小刚用7元钱买了两种报纸共15份,他买的两种报纸各多少份?(2)水上公园某一天共售出门票128张,收入912元,门票价格为成人每张10元,学生可享受六折优惠.这一天出售的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多少张?解:(1)设买《文摘报》x份,则买《信息报》(15-x)份,根据题意列方程,得0.5x+0.4(15-x)=7.(2)设出售成人票x张,则出售学生票(128-x)张,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0x+60%×10(128-x)=912.综合题18.在一次植树活动中,甲班植树的株数比乙班多20%,乙班植树的株数比甲班的一半多10株.设乙班植树x株.(1)列两个不同的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甲班植树的株数;(2)根据题意列出含未知数x的方程;(3)检验乙班、甲班植树的株数是不是分别为25株和35株.解:(1)根据甲班植树的株树比乙班多20%,得甲班植树的株数为(1+20%)x;根据乙班植树的株数比甲班的一半多10株,得甲班植树的株数为2(x-10).(2)(1+20%)x=2(x-10).(3)把x=25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得左边=(1+20%)×25=30,右边=2×(25-10)=3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25是方程(1+20%)x=2(x-10)的解.这就是说乙班植树的株数是25株,从上面检验过程可得甲班植树的株数是30株,而不是35株.3.1.2 等式的性质基础题知识点1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c =b±c.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a c =b c . 1.下列等式变形中,错误的是(D )A .由a =b ,得a +5=b +5B .由a =b ,得a -3=b -3C .由x +2=y +2,得x =yD .由-3x =-3y ,得x =-y2.若x =y ,且a≠0,则下面各式中不一定正确的是(D )A .ax =ayB .x +a =y +a C.x a =y a D.a x =a y3.已知m +a =n +b ,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为m =n ,那么a ,b 必须符合的条件是(C )A .a =-bB .-a =bC .a =bD .a ,b 可以是任意有理数或整式4.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的是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1)如果-x 10=y 5,那么x =-2y ,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乘-10; (2)如果-2x =2y ,那么x =-y ,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除以-2;(3)如果23x =4,那么x =6,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乘32; (4)如果x =3x +2,那么x -3x =2,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减3x .知识点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 =a (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5.解方程-23x =32时,应在方程两边(C ) A .同乘-23B .同除以23C .同乘-32D .同除以326.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 2+1=2的结果是(A ) A .x =2B .x =-2C .x =4D .x =-47.(梧州中考)方程x -5=0的解是x =5.8.由2x -1=0得到x =12,可分两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步: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1,得到2x =1;第二步: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除以2,得到x =12. 9.(教材P83习题T4变式)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8+x =-5;解:两边减8,得x =-13.(2)4x =16;解:两边除以4,得x =4.(3)3x -4=11.解:两边加4,得3x =15.两边除以3,得x =5.易错点 对等式性质理解不透致错10.有两种等式变形:①若ax =b ,则x =b a ;②若x =b a,则ax =b.其中(B ) A .只有①对B .只有②对C .①②都对D .①②都错中档题11.下列是等式2x +13-1=x 的变形,其中根据等式的性质2变形的是(D ) A.2x +13=x +1 B.2x +13-x =1 C.2x 3+13-1=x D .2x +1-3=3x 12.(贵阳中考)方程3x +1=7的解是x =2.13.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3n -x 2=1的解,则n =12. 14.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3x +7=1;解:两边减7,得-3x =-6.两边除以-3,得x =2.(2)-y 2-3=9; 解:两边加3,得-y 2=12. 两边乘-2,得y =-24.(3)512x -13=14; 解:两边加13,得512x =712. 两边乘125,得x =75.(4)3x +7=2-2x.解:两边减7,得3x =2-2x -7.两边加2x ,得5x =-5.两边除以5,得x =-1.15.有只狡猾的狐狸,它平时总喜欢戏弄人,有一天它遇见了老虎,狐狸说:“我发现2和5是可以一样大的,我这里有一个方程5x -2=2x -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得5x -2+2=2x -2+2, ①即5x =2x.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 ,得5=2.” ②老虎瞪大了眼睛,听傻了.你认为狐狸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上述①、②步的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解:不正确.①正确,运用了等式的性质1.②不正确,由5x =2x ,两边同时减去2x ,得5x -2x =0,即3x =0,所以x =0.综合题16.能不能从(a +3)x =b -1得到x =b -1a +3,为什么?反之,能不能从x =b -1a +3得到等式(a +3)x =b -1,为什么?解:当a =-3时,从(a +3)x =b -1不能得到x =b -1a +3,因为0不能为除数. 从x =b -1a +3可知,a +3≠0.根据等式的性质2可知,从x =b -1a +3可以得到等式(a +3)x =b -1.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基础题知识点1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将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把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ax=b(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从而得到x=ba如:(1)合并同类项:x-2x+4x=3x;4y-2.5y-3.5y=-2y.(2)解方程-7x+2x=9-4的步骤是:①合并同类项,得-5x=5;②系数化为1,得x=-1.1.对于方程8x+6x-10x=8,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B)A.3x=8 B.4x=8C.-4x=8 D.2x=82.方程x+2x=-6的解是(D)A.x=0 B.x=1C.x=2 D.x=-23.下列是小明同学做的四道解方程题,其中错误的是(B)A.5x+4x=9→x=1B.-2x-3x=5→x=1C.3x-x=-1+3→x=1D.-4x+6x=-2-8→x=-54.解下列方程:(1)6x-5x=3;解:合并同类项,得x=3.(2)-x+3x=7-1;解:合并同类项,得2x=6. 系数化为1,得x=3.(3)x2+5x2=9;解:合并同类项,得3x=9.系数化为1,得x=3.(4)6y+12y-9y=10+2+6.解:合并同类项,得9y=18.系数化为1,得y=2.知识点2列方程解决“总量=各部分量之和”问题5.某数的3倍与这个数的2倍的和是30,这个数为(C)A.4 B.5C.6 D.7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且它们的和为12,则这个两位数是39.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27,则这三个数分别为7、9、11.8.一条长1 210 m的水渠,由甲、乙两队从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天挖130 m,乙队每天挖90 m,则挖好水渠需要几天?解:设需要x天才能挖好水渠,则130x+90x=1 210.解得x =5.5.答:挖好水渠需要5.5天.9.(教材P88练习T2变式)麻商集团三个季度共销售冰箱2 800台,第一季度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2倍,第三季度销售量是第一季度的2倍,试问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多少台?解:设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x 台,则第一季度销售量为2x 台,第三季度销售量为4x 台.根据总量等于各部分量的和,得x +2x +4x =2 800.解得x =400.答: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400台.中档题10.如果x =m 是关于x 的方程12x -m =1的解,那么m 的值是(C ) A .0B .2C .-2D .-611.已知某三角形的周长为60 cm ,三边长之比为3∶4∶5,则最短边的长为15cm.12.在一张普通的日历中,相邻三行里同一列的三个日期之和为30,这三个日期分别为3、10、17.13.解下列方程:(1)0.3x -0.4x =0.6;解:合并同类项,得-0.1x =0.6.系数化为1,得x =-6.(2)5x -2.5x +3.5x =-10;解:合并同类项,得6x =-10.系数化为1,得x =-53.(3)x-25x=3+6;解:合并同类项,得35x=9.系数化为1,得x=15.(4)16x-3.5x-6.5x=7-(-5).解:合并同类项,得6x=12.系数化为1,得x=2.14.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块皮,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解:设黑色皮有3x块,白色皮有5x块.根据“足球表面一共有32块皮”,可得3x+5x=32.解得x=4.所以3x=3×4=12,5x=5×4=20.答:黑色皮有12块,白色皮有20块.15.(苏州中考)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美国人均淡,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之和为13 800 m3,问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多少水资源占有量的15(单位:m3)?解:设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 m3,则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5x m3.根据题意,得x+5x=13 800,解得x=2 300.则5x=11 500.答: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 300 m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11 500 m3.综合题16.(教材P87例2变式)有这样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16,…,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768,则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为-x,2x,-4x,由题意,得-x+2x+(-4x)=768.解得x=-256.所以-x=256,2x=2×(-256)=-512,-4x=-4×(-256)=1 024.答:这三个数分别是256、-512、1 024.第2课时 移项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1.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C )A .由2x =2,得x =1B .由x 2=-1,得x =-2 C .由3x -72=0,得3x =72D .由2x -1=3,得2x =3-12.解方程2x -5=3x -9时,移项正确的是(B )A .2x +3x =9+5B .2x -3x =-9+5C .2x -3x =9+5D .2x -3x =9-53.关于x 的方程3x =4x +5的解是(C )A .x =5B .x =-3C .x =-5D .x =3 4.解方程6x +90=15-10x +70的步骤是:①移项,得6x +10x =15+70-90;②合并同类项,得16x =-5;③系数化为1,得x =-516. 5.解下列方程:(1)4x =9+x ;解:移项,得4x-x=9.合并同类项,得3x=9.系数化为1,得x=3.(2)4-35m=7;解:移项,得-35m=7-4.合并同类项,得-35m=3.系数化为1,得m=-5.(3)8y-3=5y+3;解:移项,得8y-5y=3+3.合并同类项,得3y=6.系数化为1,得y=2.(4)4x+5=3x+3-2x.解:移项,得4x-3x+2x=-5+3.合并同类项,得3x=-2.系数化为1,得x=-23.知识点2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列方程6.某部队开展植树活动,甲队35人,乙队27人,现另调28人去支援,使甲队人数与乙队人数相等,则应调往甲队的人数是10,调往乙队的人数是18.7.(教材P91习题T5变式)小华的妈妈在25岁时生了小华,现在小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多5岁,求小华现在的年龄.解:设小华现在的年龄为x岁,则妈妈现在的年龄为(x+25)岁.根据题意,得x+25=3x+5.解得x=10.答:小华现在的年龄为10岁.易错点 解方程时,移项不变号或误将不移动的项也变号8.解方程:x -3=-12x -4. 解:移项,得x +12x =-4+3. 合并同类项,得32x =-1. 系数化为1,得x =-23.中档题9.某同学在解方程5x -1=■x +3时,把■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x =-43,则该同学把■看成了(D ) A .3B .-1289C .-8D .810.(昆明期末)若方程2x -kx +1=5x -2的解为-1,则k 的值为-6.11.如果5m +14与m +14互为相反数,那么m 的值为-112. 12.“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在这一问题中,若设树有x 棵,通过分析题意,鸦的只数不变,则可列方程:3x +5=5(x -1).13.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运算※的意义是:a ※b =a +2b ,则方程3x ※x =2-x 的解是x =13. 14.解下列方程:(1)2x -19=7x +6;解:移项,得2x -7x =19+6.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2)x -2=13x +43.解:移项,得x -13x =2+43. 合并同类项,得23x =103. 系数化为1,得x =5.15.(教材P88问题2变式)(天门中考改编)清明节期间,七(1)班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先烈,若每小组7人,则余下3人;若每小组8人,则少5人.该班共有多少名同学?解:设一共分为x 个小组.由题意,得7x +3=8x -5.解得x =8.则7x +3=7×8+3=59.答:该班共有59名同学.16.小明到书店帮同学买书,售货员告诉他,如果用20元钱办理“购书会员卡”,将享受八折优惠.(1)请问在这次买书中,小明在什么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2)当小明买标价为200元的书时,怎样做合算,能省多少钱?解:(1)设小明在买x 元的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则x =20+80%x.解得x =100.答:小明在买100元的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2)20+200×80%=180(元).200-180=20(元).答:当小明买标价为200元的书时,应办理会员卡,能省20元钱.综合题17.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4x -2m =3x +1的解是x =2x -3m 的解的2倍?解:因为关于x 的方程x =2x -3m 的解为x =3m ,所以关于x的方程4x-2m=3x+1的解是x=6m. 将x=6m代入4x-2m=3x+1中,得24m-2m=18m+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m=1.所以m=14.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 去括号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时的去括号和有理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类似,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其方法: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1.将方程2x -3(4-2x )=5去括号,正确的是(C )A .2x -12-6x =5B .2x -12-2x =5C .2x -12+6x =5D .2x -3+6x =52.方程2(x -3)+5=9的解是(B )A .x =4B .x =5C .x =6D .x =73.解方程4(x -1)-x =2(x +12)的步骤如下:①去括号,得4x -1-x =2x +1;②移项,得4x -2x -x =1+1;③合并同类项,得x =2,其中做错的一步是(A )A .①B .②C .③D .①②4.解方程:5(x -4)-3(2x +1)=2(1-2x )-1.解:去括号,得5x -20-6x -3=2-4x -1.移项,得5x -6x +4x =2-1+20+3.合并同类项,得3x =24.系数化为1,得x =8.5.解下列方程:(1)3(x +4)=x ;解:去括号,得3x +12=x.移项,得3x -x =-12.合并同类项,得2x =-12.系数化为1,得x =-6.(2)1-(2x +3)=6;解:去括号,得1-2x -3=6.移项,得-2x =6-1+3.合并同类项,得-2x =8.系数化为1,得x =-4.(3)12(x -2)=3-12(x -2). 解:去括号,得12x -1=3-12x +1. 移项,得12x +12x =3+1+1. 合并同类项,得x =5.知识点2 去括号解方程的应用6.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若乙每小时比甲少骑2.5千米,则乙每小时骑(C )A .20千米B .17.5千米C .15千米D .12.5千米7.父亲今年30岁,儿子今年4岁,9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易错点 去括号时漏乘某些项或弄错符号导致错解8.解方程:2(3-4x )=1-3(2x -1).解:去括号,得6-4x =1-6x -1.(第一步)移项,得-4x +6x =1-1-6.(第二步)合并同类项,得2x =-6.(第三步)系数化为1,得x =-3.(第四步)以上解方程正确吗?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步骤,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解:第一步错误.正确的解答过程如下:去括号,得6-8x =1-6x +3.移项,得-8x +6x =1+3-6.合并同类项,得-2x =-2.系数化为1,得x =1.中档题9.下列是四个同学解方程2(x -2)-3(4x -1)=9的去括号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A .2x -4-12x +3=9B .2x -4-12x -3=9C .2x -4-12x +1=9D .2x -2-12x +1=910.对于非零的两个有理数a ,b ,规定a ⊗b =2b -3a ,若1⊗(x +1)=1,则x 的值为(B )A .-1B .1 C.12 D .-1211.若式子4-3(x -1)与式子x +12的值相等,则x =-54. 12.解下列方程:(1)3x -2(10-x )=5;解:去括号,得3x -20+2x =5.移项,得3x +2x =20+5.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2)3(2y +1)=2(1+y )+3(y +3);解:去括号,得6y +3=2+2y +3y +9.移项,得6y -2y -3y =-3+2+9.合并同类项,得y =8.(3)12x +2(54x +1)=8+x. 解:去括号,得12x +52x +2=8+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 =6.系数化为1,得x =3.13.若方程3(2x -2)=2-3x 的解与方程6-2k =2(x +3)的解相同,求k 的值.解:由3(2x -2)=2-3x ,解得x =89. 把x =89代入方程6-2k =2(x +3),得 6-2k =2×(89+3).解得k =-89.14.(教材P94例2变式)一架飞机在两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 km/h ,顺风飞行需要2 h 50 min ,逆风飞行需要3 h .求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解:设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x km/h ,则顺风时飞行的速度为(x +24) km/h ,逆风飞行的速度为(x -24) km/h.根据题意,得176(x +24)=3(x -24).解得x =840. 则3(x -24)=2 448.答: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840 km/h,两城之间的航程为2 448 km.综合题15.某次义务劳动,有甲、乙两个工地,甲工地有27人在劳动,乙工地有19人在劳动.现在又有20人来参加义务劳动,要使甲工地人数为乙工地人数的2倍,问应分别调往甲、乙两工地各多少人?解:设应调往甲工地x人,则调往乙工地(20-x)人.根据题意,得27+x=2[19+(20-x)].解得x=17.则20-x=3.答:应调往甲工地17人,调往乙工地3人.第2课时 去分母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去分母的方法:依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各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母去掉.(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1.解方程3y -14-1=2y +76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B ) A .10 B .12 C .24 D .62.(曲靖期末)解方程x -14=3-1+2x 8去分母正确的是(A ) A .2(x -1)=24-1-2xB .2(x -1)=24-1+2xC .2(x -1)=3-1-2xD .2(x -1)=3-1+2x3.解方程13-x -12=1的结果是(D ) A .x =12 B .x =-12C .x =13D .x =-134.(济南中考)若式子4x -5与2x -12的值相等,则x 的值是(B ) A .1 B.32 C.23D .2 5.(滨州中考)依据下列解方程0.3x +0.50.2=2x -13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解:原方程可变形为3x +52=2x -13.(分数的基本性质) 去分母,得3(3x +5)=2(2x -1).(等式的基本性质2)去括号,得9x +15=4x -2.(去括号法则或乘法分配律)(移项),得9x -4x =-15-2.(等式的基本性质1)合并同类项,得5x =-17.(系数化为1),得x =-175.(等式的基本性质2)6.解下列方程:(1)2x -13=x +24; 解:去分母,得4(2x -1)=3(x +2).去括号,得8x -4=3x +6.移项,得8x -3x =4+6.合并同类项,得5x =10.系数化为1,得x =2.(2)x -32-4x +15=1; 解:去分母,得5(x -3)-2(4x +1)=10.去括号,得5x -15-8x -2=10.移项,得5x -8x =15+2+10.合并同类项,得-3x =27.系数化为1,得x =-9.(3)2x +13=1-x -15. 解:去分母,得5(2x +1)=15-3(x -1).去括号,得10x +5=15-3x +3.移项,得10x +3x =-5+15+3.合并同类项,得13x =13.系数化为1,得x =1.知识点2 去分母解方程的应用7.某工厂计划每天烧煤5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少烧2吨,若m 吨煤多烧了20天,则m =150.8.王强参加了一场3 000米的赛跑,他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一段路程,又以4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路程,一共花了10分钟,问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多少米?解:设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x 米,则王强以4米/秒的速度跑了(3 000-x )米.根据题意,得x 6+3 000-x 4=10×60. 解得x =1 800.答: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1 800米.易错点 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9.(株洲中考改编)在解方程x -13+x =3x +12时,方程两边同时乘6,去分母后,得2(x -1)+6x =3(3x +1).中档题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 -k 3-x -3k 2=1的解是x =-1,则k 的值是(B ) A .27B .1C .-1311D .011.(民大附中月考)式子x +24的值比2x -36的值大1,则x 的值是0. 12.(昆明月考)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 h ,若静水时船速为26 km/h ,水速为2 km/h ,则A 港和B 港相距504km.13.解下列方程:(1)x -13-x +26=4-x 2; 解:去分母,得2(x -1)-(x +2)=3(4-x ).去括号,得2x -2-x -2=12-3x.移项,得2x -x +3x =2+2+12.合并同类项,得4x =16.系数化为1,得x =4.(2)x -x -12=2-x +25; 解:去分母,得10x -5(x -1)=20-2(x +2). 去括号,得10x -5x +5=20-2x -4.移项,得10x -5x +2x =-5+20-4.合并同类项,得7x =11.系数化为1,得x =117.(3)x +12=6-2x -13; 解:去分母,得3(x +1)=36-2(2x -1). 去括号,得3x +3=36-4x +2.移项,得3x +4x =-3+36+2.合并同类项,得7x =35.系数化为1,得x =5.(4)x 0.7-0.17-0.2x 0.03=1. 解:原方程可化为10x 7-17-20x 3=1. 去分母,得30x -7(17-20x )=21.去括号,得30x -119+140x =2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0x =140.系数化为1,得x =1417.14.小明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达乙地,回来时走的路程比去时多3千米,已知速度为9千米/时,这样回来时比去时多用18小时,求去时甲、乙两地路长. 解:设去时甲、乙两地的路长为x 千米,则 x 8+18=x +39.解得x =15. 答:去时甲、乙两地的路长为15千米.综合题15.某同学在解方程2x -13=x +a 3-2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3,因而求得的方程的解为x =2,试求a 的值,并求出原方程的解.解:根据该同学的做法,去分母,得2x -1=x +a -2.解得x =a -1.因为x =2是方程的解,所以a =3.把a =3代入原方程,得2x -13=x +33-2,解得x =-2.小专题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题组1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下列方程:(1)56-8x =11+x ;解:-8x -x =11-56,-9x =-45,x =5.(2)43x +1=5+13x. 解:43x -13x =5-1, x =4.题组2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解下列方程:(1)4x -3(20-2x )=10;解:4x -60+6x =10,4x +6x =60+10,10x =70,x =7.(2)4y -3(20-y )=6y -7(9-y ); 解:4y -60+3y =6y -63+7y , 4y +3y -6y -7y =60-63,-6y =-3,y =12.(3)4x -8(x +1)=4-2(x +3). 解:4x -8x -8=4-2x -6, 4x -8x +2x =4-6+8,-2x =6,x =-3.题组3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3.解下列方程:(1)2x -13-2x -34=1; 解:4(2x -1)-3(2x -3)=12, 8x -4-6x +9=12,8x -6x =4-9+12,2x =7,x =72.(2)16(3x -6)=25x -3; 解:5(3x -6)=12x -90, 15x -30=12x -90,15x -12x =-90+30,3x =-60,x =-20.(3)2(x +3)5=32x -2(x -7)3;解:12(x +3)=45x -20(x -7),12x +36=45x -20x +140,12x -45x +20x =-36+140,-13x =104,x =-8.(4)2x -13-10x +16=2x +12-1; 解:2(2x -1)-(10x +1)=3(2x +1)-6,4x -2-10x -1=6x +3-6,4x -10x -6x =3-6+2+1,-12x =0,x =0.(5)0.1-2x 0.3=1+x 0.15. 解:原方程整理,得1-20x 3=1+100x 15. 去分母,得5(1-20x )=15+100x.去括号,得5-100x =15+100x.移项,得-100x -100x =15-5.合并同类项,得-200x =10.系数化为1,得x =-0.05.周周练(3.1~3.3)(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B )A.2x +2=3B.3x -12+4=3x C .y 2+3y =0D .9x -y =2 2.方程3x +6=2x -8移项后,正确的是(C )A .3x +2x =6-8B .3x -2x =-8+6C .3x -2x =-6-8D .3x -2x =8-63.解方程2(x -3)-3(x -4)=5时,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D )A .2x -3-3x +4=5B .2x -6-3x -4=5C .2x -3-3x -12=5D .2x -6-3x +12=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若a =b ,则a c =b dB .若a =b ,则ac =bdC .若ac =bc ,则a =bD .若a =b ,则ac =bc5.方程2-2x -43=-x -76去分母,得(C ) A .2-2(2x -4)=-(x -7)B .12-2(2x -4)=-x -7C .12-2(2x -4)=-(x -7)D .12-(2x -4)=-(x -7)6.(咸宁中考)方程2x -1=3的解是(D )A .x =-1B .x =-2C .x =1D .x =27.小马虎在计算16-13x 时,不慎将“-”看成了“+”,计算的结果是17,那么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A ) A .15B .13C .7D .-18.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10元,若设x 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x 的是(A )A .10x +20=100B .10x -20=100C .20-10x =100D .20x +10=10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已知x =-2是方程3(x +a )=15的解,则a =7.10.若式子2-k 3-1的值是1,则k =-4. 11.(临沧期中)如果5x +3与-2x +9互为相反数,那么x 的值是-4.12.(文山期中)已知(x -2)2+|3y -2x|=0,则x =2,y =43. 13.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时.14.已知a 、b 、c 、d 为4个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 b c d =ad -bc ,那么当⎪⎪⎪⎪⎪⎪ 2 4(1-x ) 5=18时,x =3.三、解答题(共44分)15.(24分)解方程:(1)(曲靖期末)x +12-1=43x ; 解:3(x +1)-6=8x ,3x +3-6=8x ,3x -8x =-3+6,-5x =3,x =-35.(2)3x -2(20-x )=6x -4(9+x );解:3x -40+2x =6x -36-4x ,3x =4,x =43.(3)2-2x +13=1+x 2; 解:12-2(2x +1)=3(1+x ),12-4x -2=3+3x ,-7x =-7,x =1.(4)x -10.3-x +20.5=1.2. 解:10x -103-10x +205=1.2, 5(10x -10)-3(10x +20)=1.2×15,50x -50-30x -60=18,20x =128,x =325.16.(8分)学校分配学生住宿,如果每室住8人,那么还少12个床位;如果每室住9人,那么空出两个房间.求房间的个数和学生的人数.解:设房间数为x,由题意,得8x+12=9(x-2).解得x=30.则学生人数为8×30+12=252.答:房间的个数为30,学生的人数为252.17.(12分)有一叠卡片,自上而下按规律分别标有6,12,18,24,30,…这些数.(1)你能发现这些卡片上的数有什么规律吗?请将它用一个含有n(n≥1)的式子表示出来;(2)小明从中抽取相邻的3张,发现其和是342,你能知道他抽出的卡片是哪三张吗?(3)你能拿出相邻的3张卡片,使得这些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86吗?为什么?解:(1)6n.(2)设中间一张标有数字6n,那么前一张为6(n-1)=6n-6,后一张为6(n+1)=6n+6.根据题意,得6n-6+6n+6n+6=342.解得n=19.则6(n-1)=6×18=108,6n=6×19=114,6(n+1)=6×20=120.答:所抽的卡片为标有108、114、120数字的三张卡片.(3)不能,因为当6n-6+6n+6n+6=86时,n=43,不是整数,所以不可能抽到相邻3张卡片,使得这些卡片9上的数字之和为86.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产品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基础题知识点1 产品配套问题解决配套问题时,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它是列方程的依据.一般来说,题目中有两个等量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根据另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1.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的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多少时,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设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x ,则加工杯盖的为(90-x )人,每小时加工杯身12x 个,杯盖15(90-x )个,则可列方程为12x =15(90-x ),解得x =50.间接设法:设共生产杯身x 个,共生产杯盖x 个.则生产杯身的工人为x 12个,生产杯盖的工人为x 15个,则可列方程为x 12+x 15=90.解得x =600.x 12=60012=50,x 15=60015=40. 2.(教材P101练习T1变式)(曲靖中考)某种仪器由1个A 部件和1个B 部件配套构成.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A 部件1 000个或者加工B 部件600个,现有工人16名,应怎样安排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A 部件和B 部件配套?解:安排x 人生产A 部件,安排(16-x )人生产B 部件.由题意,得1 000x =600(16-x ).解得x =6.所以16-x =10.答:安排6人生产A 部件,安排10人生产B 部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A 部件和B 部件配套.知识点2 工程问题(1)解决工程问题时,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并利用“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的关系考虑问题.(2)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①设未知数;②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③解方程;④检验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写出答案.3.(教材P101练习T2变式)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甲、乙合作需要x 小时完成,则可列方程为x 10+x 15=1,解得x =6. 4.一批文稿,若由甲抄30小时可以抄完,若由乙抄20小时可以抄完,现由甲抄3小时后改由乙抄余下部分,则乙还需抄18小时.5.(昆明月考)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用30 h ,现先安排一部分人用1 h 整理,随后又增加6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2 h ,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 解: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x 人,由题意,得130x +130(x +6)×2=1, 解得x =6.答: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6人.中档题6.某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需8天完成,现由甲先做3天,乙再参加合作,求完成这项工程共用的时间.若设完成此项工程共用x 天,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D )A.x +312+x 8=1 B.x +312+x -38=1 C.x 12+x 8=1 D.x 12+x -38=1 7.某服装厂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设x 人做上衣,则做裤子的人数为(54-x )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x =10(54-x ),解得x =30.8.某瓷器厂共有120个工人,每个工人一天能做200只茶杯或50只茶壶.若8只茶杯和1只茶壶为一套,则安排40人生产茶壶可使每天生产的瓷器配套.9.学校图书管理员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8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16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该先安排多少人工作8小时?解:设应先安排x 人工作8小时,根据题意,得8x 80+16(x +2)80=1. 解得x =2.答:应先安排2人工作8小时.10.(民大附中月考)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解:设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母,则(22-x )名工人生产螺钉,由题意,得2 000x =2×1 200(22-x ),解得x =12.则22-x =10.答: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分别为10名,12名.综合题11.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 000元,甲、乙两人经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该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解:(1)能履行合同.设甲、乙合作x 天完成,则(130+120)x =1,解得x =12. 因为12<15,所以两人能履行合同.(2)调走甲更合适.由(1)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75%需要的时间为12×75%=9(天).剩下6天必须由某人做完余下的工程,故他的工作效率为25%÷6=124,因为130<124<120,故调走甲合适.。
3.1.2 等式的性质课件(共28张PPT)

作业: (1)基础作业:教科书习题3.1第4、9、10题. (2)拓展作业:如果a=b =c,那么等式的性质还成 立吗?
随堂练习
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x-5=6; (2)0.3x=45; 1 (3)5x+4=0; (4)2 x 3 . 4 解: (1)两边加5,得 x-5+5=6+5. 于是 x=11. 检验: 当x=11时,左边=11-5=6=右边, 所以x=11是原方程的解. 于是 x=150. 检验:当x=150时,左边=0.3×150=45=右边, 所以x=150是原方程的解.
观察思考
下列四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
m+n=n+m, 3× 3+ 1 = 5× 2, x+ 2x= 3x, 3x+ 1= 5y
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通常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探索新知
a
等式的左边
b
等式的右边
等号
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 等号两边的式子 看作天平两边的物体,则等式成立可以看作是天 平两边保持平衡.
随堂练习
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x-5=6; (2)0.3x=45; 1 (3)5x+4=0; (4)2 x 3 . 4
能力提升
在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小红发现运用等式的性质可以 使复杂的等式变得简洁,这使她异常兴奋,于是她随手写了 一个等式:3a+b-2=7a+b-2,并开始运用等式的性质对这 个等式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
谁最厉害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如果a b, 那么a b .
2 2
谁最厉害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如果a b , 那么a b.
2 2
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3.1.2 等式的性质 优秀教学PPT课件

试一试
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简单 方程的解,但是仅靠观察来解比较复杂的方 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 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解 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
对比天平与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等式的左边
等式的右边
等号
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 则等号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两边平衡.
1、什么叫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 做方程的解。
2、什么叫解方程?
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未 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
1.将数值代入方程左边进行计算,
2.将数值代入方程右边进行计算, 3.比较左右两边的值,若左边=右边,则是方程的 解,反之,则不是.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质. (重点) 2. 能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1. 什么是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
2.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 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1)a,b,c三个物体就单个而言哪个最重? (2)若天平一边放一些物体a,另一边放一些物体c,要使天平平衡,天平 两边至少应该分别放几个物体a和物体c?
解:(1)根据图示,知 2a=3b,2b=3c,所以 a=32 b,b=32 c,则 a=
9 4
c,因为94
c>32
c>c,即 a>b>c,所以 a,b,c 三个物体就单个而言,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练 3.1.2 等式的性质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2 等式的性质1.在4x-2=1+2x两边都减去_______,得2x-2=1,两边再同时加上________,得2x=3,变形依据是________.2.在14x-1=2中两边乘以_______,得x-4=8,两边再同时加上4,得x=12,变形依据分别是________.3.一件羽绒服降价10%后售出价是270元,设原价x元,得方程()A.x(1-10%)=270-x B.x(1+10%)=270C.x(1+10%)=x-270 D.x(1-10%)=2704.甲班学生48人,乙班学生44人,要使两班人数相等,设从甲班调x人到乙班,•则得方程()A.48-x=44-x B.48-x=44+xC.48-x=2(44-x)D.以上都不对5.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按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对应的密文a+1,2b+4,3c+9,例如明文1,2,3对应的密文为2,8,18,如果接收的密文7,18,15,•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A.4,5,6 B.6,7,2 C.2,6,7 D.7,2,66.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4x-7=13;(2)12x-2=4+13x.7.只列方程,不求解.某制衣厂接受一批服装订货任务,按计划天数进行生产,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0套服装,就比订货任务少100套,如果每天平均生产32套服装,就可以超过订货任务20套,问原计划几天完成?8.某校一间阶梯教室,第1排的座位数为12,从第2排开始,•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增加a 个座位.(1)请在下表的空格里填写一个适当的代数式.(2)已知第15排座位数是第5排座位数的2倍,列方程为______.通过练习可以检测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提高应试能力。
但对待考试,部分同学只关注自己的分数,而对试卷的分析和总结缺乏重视。
结果常常出现一些题在考试中屡次出现,但却一错再错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等式的性质课件

课堂练习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等式都是方程 B. 方程都是等式 C. 不是方程的就不是等式 D. 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2. 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 由3x-1= 2x+1得3x-2x =1+1 B. 由5+1= 6得5= 6+1 C. 由2(x+1) = 2y+1得x +1= y +1 D. 由2a + 3b = c-6 得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 一次方程;
情景导入
一、提出问题 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 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 3x-5=22; (2) 0.28-0.13y=0.27y+1.
左边加x,右边减去x.运算符号不一致.
(5)由x=y,y=5.3,得x=5.3
等式的传递性.
(6)由-2=x,得x=-2
等式的对称性.
10
方法总结:
运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将等式进行变形,变形 时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四则运 算,否则就会破坏本来的相等关系。
学以致用
例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
3.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若ac = bc,则a = b B. 若 a b ,则a = b
cc C. 若a2 = b2,则a = b D. 若 1 x 6,则x = -2
3
(B)
4. 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人教版(广西专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3.1.2 等式的性质(共15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解: (1)两边减2,得 1 y+2-2=3-2,
化简,得 1
2
y=1,
2两边乘2,得1y×2=1×2,2
化简,得y=2.
(2)两边减x,得3x-3-x=x+1-x.化简,得2x-
A.若ac=bc,则a=b B.若 a b ,则a=b
cc C.若a2=b2,则a=b D.若- 1 x=6,则x=-2
3
3.方程-2x= 1 的解是( D ) 2
A.x=4
B.x=-4
C.x= 1 4
D.x=-
1 4
4.下列方程的变形,符合等式性质的是( D ) A.由2x-3=7,得2x=7-3 B.由-2x=5,得x=5+2 C.由3x-2=x+1,得3x-x=1-2 D.由- 1 x=1,得x=-3 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3.1.2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3.1.2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内容包括等式的性质以及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内容解析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说明解法的合理性.本章不涉及方程的同解原理,而以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本节课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作准备.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初步理解其中的化归思想.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3)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2.目标解析(1)使学生知道等式是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理解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乘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的性质;能运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一些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使学生经历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等式的两条性质的合理性,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使学生在运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的过程中,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形式,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等式的两条性质,借助天平从直观的角度认识,既给出了文字形式的表达,又用式子形式加以描述,这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学生能体会到它们的合理性.把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结合起来,利用等式的性质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怎样运用等式性质把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运用等式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问题1: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指出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①3+x=5;②3x+2y=7;③2+3=3+2;④a+b=b+a(a、b已知);⑤5x+7= x–5.(3)上面的式子有哪些共同特点?(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 = b来表示一般的等式.)问题2:用估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3x-5=22;(2)0.28-0.13y=0.27y+1.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进行估算,寻求正确的答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评价激励.对于(2),学生适当思考后,教师引入新课:用估算的方法解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估算出第(1)题的解;(2)学生能否意识到估算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比较困难的,体会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设计意图】第(1)题是为了复习巩固估算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第(2)题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估算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比较困难的,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引出新课.问题3: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什么叫做等式呢?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以下例子:m+n=n+m,x+2x=3x,3×3+1=5×2,3x+1=5y.学生观察以上例子,感知等式.教师指出:像以上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通常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并指出等式的左边和右边.教师请学生自己举出等式的例子,并指出等式的左边和右边.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举出等式的实际例子;(2)学生能否理解等式的概念并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设计意图】等式的概念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学习等式性质的基础.等式的性质要在等式的两边同时进行某种相同的运算,因此必须让学生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问题4:探究、归纳等式的性质1(借助图1).图1师生活动:教师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叙述发现规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物体,则等式成立可以看作是天平两边保持平衡.追问1:等式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你能用文字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师生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说明: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归纳等式的性质1.追问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的形式来表示呢?师生活动:师生一起归纳:如果a=b,那么a±c=b±c,并请学生用具体的数字等式验证这条性质.问题5:探究、归纳等式的性质2(借助图2).图 2师生活动:教师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师生一起归纳等式的性质2并用式子表示.学生用具体的数字等式验证这条性质.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进行同一种运算;(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理解由天平向等式过渡的合理性;(2)学生能否观察、探究、归纳出等式的两条性质;(3)学生能否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来表示等式的两条性质.【设计意图】借助天平演示,探究等式的性质,可以加强对等式性质的直观理解;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两种形式描述等式的两条性质,让学生一方面切实理解等式的性质,另一方面体会如何用数学的符号语言抽象概括地表示它们,用具体的数字等式验证等式的两条性质,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性质的合理性.(三)针对训练1.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从等式 x -5= y -5 得到等式 x = y ?(2)怎样从等式 3+x =1 得到等式 x =-2?(3)怎样从等式 4x =12 得到等式 x =3?(4)怎样从等式100100a b =得到等式a =b ? 参考答案:(1)依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5;(2)依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减3;(3)依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4或同乘14; (4)依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1100或同乘100. 2. 已知x =y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 C ). ①x -3=y -3; ②3x =3y ; ③-2x =-2y ; ④1y x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 已知mx =my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 x =yB. a +mx =a +myC. mx -y =my -yD. amx =amy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学生展示思路,教师点拨.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学生能否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方程变形;(3)学生是否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勇于展示.【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应用等式的两条性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四)典例分析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 +7=26;(2)-5x =20;(3)1543x --=.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7,x +7-7= 26-7于是x =19.(2)解: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5x ÷(-5)= 20 ÷(-5)化简,得x =-4.(3)解: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得 155453x --+=+ 化简,得193x -= 方程两边同时乘-3,得 x =-27.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第(1)小题,教师板书过程,后两个小题,学生独立完成,两名学生板演并展示思路,教师讲评.教师指出:解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 =a (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学生能否进一步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3)学生是否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 =a 的形式.【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 =a 的形式,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6: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指出: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学生检验x=-27是不是方程1543x--=的解.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掌握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2)学生能否进一步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问题7:用等式的性质对这个等式3a+b-2=7a+b-2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两边加2,得3a+b=7a+b.两边减b,得3a=7a.两边除以a,得3=7.请同学们检查变形过程,找出错误来.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四人一组交流,学生展示思路,教师点拨.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进一步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学生是否注意到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为0”的条件.【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注意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为0”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五)当堂巩固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等式都是方程B. 方程都是等式C. 不是方程的就不是等式D. 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2. 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A. 由3x-1= 2x+1得3x-2x =1+1B. 由5+1= 6得5= 6+1C. 由2(x+1) = 2y+1得x +1= y +1D. 由2a + 3b = c-6 得2a = c-18b3.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B)A. 若ac = bc,则a = bB. 若a bc c=,则a = bC. 若a2 = b2,则a = bD. 若163x-=,则x =-24. 填空:(1)将等式x-3=5的两边都_____得到x =8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2)将等式112x=-的两边都乘以___或除以___得到x =-2,这是根据等式性质_____;(3)将等式x + y =0的两边都_____得到x = -y,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4)将等式xy =1的两边都______得到1yx=,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答案:(1)加3;1;(2)2;12;2;(3)减y;1;(4)除以x;2.5.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6= 17 ;(2)-3x = 15;(3)2x-1= -3 ;(4)1123x-+=-.解:(1)两边同时减去6,得x=11. (2)两边同时除以-3,得x=-5. (3)两边同时加上1,得2x=-2. 两边同时除以2,得x=-1.(4)两边同时加上-1,得13 3x-=-两边同时乘以-3,得x=9.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同学互查.同时四名学生板演,学生展示思路,教师点拨.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进一步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学生能否顺利地运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学生是否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能力提升1. 已知2a-3=2b+1,试用等式的性质判断a和b的大小.答案:a>b2. 已知关于x的方程17642mx+=和方程3x-10 =5的解相同,求m的值.解:方程3x-10 =5的解为x =5,将其代入方程17642mx+=,得到57642m+=,解得m =2.(七)感受中考1.(2022•青海)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若a bc c=,则a=b B.若ac=bc,则a=bC.若a2=b2,则a=b D.若163x-=,则x=-2【解答】解:A、若a bc c=,则a=b,故A符合题意;B、若ac=bc(c≠0),则a=b,故B不符合题意;C、若a2=b2,则a=±b,故C不符合题意;D、163x-=,则x=-18,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2•滨州)在物理学中,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的电阻R之间有以下关系:UIR=,去分母得IR=U,那么其变形的依据是()A.等式的性质1B.等式的性质2C.分式的基本性质D.不等式的性质2【解答】解:将等式UIR=,去分母得IR=U,实质上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R,用到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故选:B.3.(4分)(2021•安徽7/23)设a,b,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4155b a 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c B.c>b>a C.a-b=4(b-c) D.a-c=5(a-b)【解答】解:∵4155b ac =+,∴5b=4a+c,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5a,得到5(b-a)=c-a,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1,则5(a-b)=a-c.故选:D.【设计意图】通过对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训练,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中考考什么,进一步了解考点.(八)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章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等式有哪两条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2)如何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举出一个例子,并说明每一步变形的依据.【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九)布置作业1. P83:习题3.1:第4题.2. P84:习题3.1:第8、9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一.本章在教材中的位置: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应用。
小学时我们主要与数打交道,到了中学我们主要与字母代数式打交道.如果从应用的角度看,小学主要学习了用数的四则运算解实际问题,到了中学我们主要是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是用方程、不等式、函数解实际问题的开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依据是整式的运算和等式的性质,所以本章的学习可以加强有理数与整式运算的复习,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应用意识。
同时本章的学习直接关系到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次方程以及初三的函数的学习及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一元一次方程良好的开始至关重要。
二.教材内容:三.课程学习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依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4、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优越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编写特点:1、与以往教材相比较,增加了由算式到方程这一节,加强了学生对算式与方程的认识;2、在方程的解法中,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加强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3、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4、从习题的选择到课后的阅读思考都在有意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承;五.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3.1 从算式到方程1. 要学生了解算术法与方程法解应用题的区别,体会方程的优越性; 如本节第一个例题:)1(503)35()7050(+⨯-÷+=x ; )2(570350+=-x x(1)为算术解法,未知量没有参与运算,(2)为方程解法;未知量可以参与运算。
2. 能区分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一段话是相等关系还是不等关系; 例:下列哪段话表示相等关系(1)甲等于乙的2倍;(2)甲比乙的2倍小3;(3)甲乙两数和为5;(4)甲比乙大 (5)以前学习的一些公式3. 相等关系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图文详解)

为x元,则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 )
(A)15(2x20)=900
(B)15x202=900
(C)15(x202)=900 (D)15x220=900
【解析】选C.每份礼物的价格是(x+202)元,15份礼
物的价格是15(x202)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 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式到 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3.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4.已知数x-5与2x-4的值互为相反数,列出关于x的方程. 解:由题意得:(x-5)+(2x-4)=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 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 值代替未知数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任取x的值 代入 不成立
1 700+150x=2 450 成立
得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知识总结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3.1.2等式的性质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3.2.1合并同类项3.2.2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 3.3.1去括号3.3.2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1)知识复习:①什么叫方程?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方程特点 1.含有未知数2.有等式关系③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解的基本思想是将未知数移到等式的左边,已知数移到等式的右边。
(2)一元一次方程:①“元”指什么?“次”指什么? 答:“元” 指的是未知数的个数,“次” 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②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1.未知数的个数 元 为12.未知数的次数(次)都为13.等号两边都是整式(3)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①分析问题。
(问谁设谁为未知数x ) ②找等式关系。
(有多个等式关系) ③构造方程。
(利用多个等式关系构造未知量) 注:选取的等式关系不一样,列出的方程也不一样。
3.1.2等式的性质(1)数学背景:天秤称摆放物品。
(2)描述:①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若a =b ,则a ±c =b ±c .②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若a =b ,则ac =bc , 若a =b ,则a c=b c(c ≠0)(3)作用性质1:移项 性质2:系数化为1①移动常数项 ②移动未知项③将整数形系数化为1④将小数形系数化为1注:系数化为1是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
3.2.1合并同类项: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1)整数形系数( x −7=26x −7+7 = 26+7x =26+73x =5x −63x −5x =5x −6−5x 3x −5x =−6 2x −5x =9 (2−5)x =9 −3x =93.2.2移项:移项变号(1)移动单项式(2)移动多项式(相乘项、括号看作一个整体)3.3.1去括号 (1)先数乘再去括号(两步去括号)(2)先定符号再数乘(一步去括号)3.3.2去分母(1)知识复习:①公倍数:既是a 的倍数,又是b 的倍数。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3.1.2等式的性质

易错点 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透致错 8.下列利用等式的性质变形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D ) A.由 a=b,得到 1-a=1-b
ab B.由2=2,得到 a=b C.由 a=b,得到 ac=bc D.由 ac=bc,得到 a=b
9.下列变形中,错误的是( C ) A.2x+6=0 变形为 2x=-6
1 4-3x-4=2 -4 .
1 于是-3x= -2 . 根据 等式的性质2 ,两边 乘-3 )8+x=-5. 解:两边减 8,得 x=-13.
1 (2)-5x=2. 解:两边乘-5,得 x=-10.
(3)3x-4=11. 解:两边加 4,得 3x=15. 两边除以 3,得 x=5.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知识点 1 等式的性质
1 1.把2x=1 变形为 x=2,其方法是( B )
1 A.等式的两边乘2
1 B.等式的两边除以2
1 C.等式的两边减2
1 D.等式的两边加2
2.已知 a=b,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C )
A.2a=2b
B.-2a=-2b
x+3 B. 2 =x 变形为 x+3=2x C.-2(x-4)=2 变形为 x-4=1
x+1 1 D.- 2 =2变形为-(x+1)=1
10.若(a-3)x|a|-2-6=0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 -3 , 此方程的解是 x=-1 .
1 1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4x-3=2,并检验.
C.-a+2=-b-2
D.a-2=b-2
3.将 3x-7=2x 变形正确的是( D )
A.3x+2x=7
B.3x-2x=-7
C.3x+2x=-7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举例:解方程5x+3=2x+7,先将同类项移项得3x=4,进而求解得x=4/3。
2.教学难点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特别是a≠0的条件,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解释:当a=0时,方程不再是一元一次方程,而成为0=0,这是一个恒等式,没有实际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能够迅速理解并熟练运用,而有的同学则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来解释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通过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在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1节“从算式到方程”,主要教学内容为一元一次方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一般形式:ax+b=0(a≠0);
2.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1.2 等式的性质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知1-练
1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____减______)同一个 ___数_______(或___式__子___),结果仍相等;用字 母表示:如果a=b,那么a±c=___b_±__c__.
2 若m+2n=p+2n,则m=____p____.依据 是等式的性质____1____,它是将等式的两边 __同__时__减__去__2_n___.
知3-讲
例5 已知2x2+3x=5,求多项式-4x2-6x+6的值. 导引:要求多项式-4x2-6x+6的值,求出x的值或-
4x2-6x的值即可.而x的值目前我们无法求出, 所以我们需求出-4x2-6x的值. 解:因为2x2+3x=5, 所以-4x2-6x=-10(等式两边同时乘-2), 所以-4x2-6x+6=-4(等式两边同时加6).
知1-讲
例1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并在后面的括号内填 上变形的根据. (1)如果4x=x-2,那么4x-__x__=-2( 等式的性质1 ); (2)如果2x+9=1,那么2x=1-__9__( 等式的性质1 );
导引:(1)中方程的右边由x-2到-2,减了x,所以左边也 要减x;(2)中方程的左边由2x+9到2x,减了9,所 以右边也要减9.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七年级数学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第八页,共十七页。
4.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1)8+x=-7; (2)-12x=16; (3)3x-4=11; (4)2x-4=x+1. 解:(1)两边减8得x=-15; (2)两边乘以-2得x=-32; (3)两边加4得3x=15,两边除以3得x=5; (4)两边加4-x得x=5.
12/10/2021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15.小明在解方程3a-2x=15 (x是未知数)时,因为粗心将-2x看作2x,得 方程的解为x=3,试求出原方程的解. 解:把x=3代入方程3a-2x=15,得3a+2×3=15,即3a+6=15,3a+6- 6=15-6,得3a=9,则a=3.把a=3代入原方程,得9-2x=15,解得x= -3.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3.
2.下列解方程正确的有( C )
①由-3y=9-2y,得y=-9;②由
x 2
=-24,得x=-12;③由-2y=-
8,得y=4;④由23x=2,得x=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10/2021
第七页,共十七页。
3.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
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
第九页,共十七页。
5.将方程2(x-1)=3(x-1)的两边除以(x-1),得2=3,对其中的错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方程本身是错的 B.方程无解 C.不能确定(x-1)的值是否为0 D.2(x-1)小于3(x-1)
12/10/2021
第十页,共十七页。
6.下列等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有( C )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2等式的性质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9.(12 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4=7;
(2)-1 x=8; 2
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4,得x=7-4,所以x=3
(2)方程两边同时乘(-2),得x=(-2)×8,所以x=-16
(3)7x-6=8;
(4)-x +1=2. 3
解:(3)方程两边同时加 6,得 7x=14;再在两边同时除以 7,得 x=2 (4)方程两边同时减 1,得-x3 =1;再在两边同时乘(-3),得 x=-3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解:(1)根据图示,知 2a=3b,2b=3c,所以 a=32
b,b=32
c,则 a=94
c,因为
9 4
c
>3 2
c>c,即 a>b>c,所以 a,b,c 三个物体就单个而言,a 最重
10.下列是等式2x+1 -1=x 的变形,其中根据等式的性质 2 变形的是( 3
D
)
A.2x+1 =x+1 3
B.2x+1 -x=1 3
C.23x
+1 3
-1=x
D.2x+1-3=3x
11.下列变形中,错误的是( B ) A.若 a=b,则 1-a=1-b
B.若 ax=ay,则 x=y
C.若 a=b,则 ac=bc
解:6*x=12,得6+2x=12,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得6+2x -6=12-6,得2x=6,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x=3
17.(8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等式:(a+3)x=4(a+3).王聪说x=4,刘敏说不 一定,当x≠4时,这个等式也可能成立.你认为他俩的说法正确吗?用等式的性质 说明理由.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2等式的性质同步练

3.1.2 等式的性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若﹣3x=5,则x=﹣B.若,则2x+3(x﹣1)=1C.若5x﹣6=2x+8,则5x+2x=8+6 D.若3(x+1)﹣2x=1,则3x+3﹣2x=12.如果x=5是关于x的方程x+m=﹣3的解,那么m的值是()A.﹣40 B.4 C.﹣4 D.﹣23.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1),(2)所示,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要使得图(3)中的天平也保持平衡,那么在右盘中应该放“■”的个数为()A.6个B.5个C.4个D.3个4.下列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其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a=b,那么a+5=b+5 B.如果a=b,那么a﹣=b﹣C.如果ac=bc,那么a=b D.如果=,那么a=b5.下列运用等式性质正确的是()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b,那么=C.如果=,那么a=b D.如果a=3,那么a2=3a26.已知等式a=b,c为任意有理数,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c=b﹣c B.a+c=b+c C.﹣ac=﹣bc D.7.若x=1是方程2x+m﹣6=0的解,则m的值是()A.﹣4 B.4 C.﹣8 D.88.若方程2x+a﹣14=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10 B.7 C.18 D.﹣189.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4x﹣3=3x+2变形得:4x﹣3x=﹣2+3B.3x=2变形得:x=C.2(3x﹣2)=3(x+1)变形得:6x﹣2=3x+3D. x﹣1=x+3变形得:4x﹣6=3x+1810.下列方程:(1)2x﹣1=x﹣7,(2)x=x﹣1,(3)2(x+5)=﹣4﹣x,(4)x=x﹣2.其中解为x=﹣6的方程的个数为()A.4 B.3 C.2 D.111.如果x=y,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x+a=y+a B.x﹣a=y﹣a C.ax=ay D. =12.下面是一个被墨水污染过的方程:2x﹣=x﹣,答案显示此方程的解是x=,被墨水遮盖的是一个常数,则这个常数是()A.2 B.﹣2 C. D.﹣二.填空题(共8小题)13.有下列等式:①由a=b,得5﹣2a=5﹣2b;②由a=b,得ac=bc;③由a=b,得;④由,得3a=2b;⑤由a2=b2,得a=b.其中正确的是.14.若x=2是关于x的方程x+a=﹣1的解,则a的值为15.写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一元一次方程:(1)未知数的系数﹣2;(2)方程的解是,则这样的方程可写为.16.用“●”“■”“▲”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前两架天平保持平衡,若要使第三架天平也平衡,那么“?”处应放“■”个.17.若x=﹣2是方程3x+4=+a的解,则a xx+= .18.如果a,b为常数,关于x的方程不论k取何值时,它的解总是﹣1,则a b= .19.已知y=﹣(t﹣1)是方程2y﹣4=3(y﹣2 )的解,那么t的值应该是.20.若x=0是方程xxx﹣a=xxx+4的解,则代数式﹣a2﹣a+2的值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21.当取什么整数时,方程2kx﹣6=(k+2)x的解x的值是正整数?22.已知:x=5是方程ax﹣8=20+a的解,求a.23.已知关于x的方程3(x﹣1)=3m﹣6与2x﹣5=﹣1的解互为相反数,求(m+)3的值.24.(1)已知x=5是关于x的方程ax﹣8=20+a的解,求a的值.(2)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3a﹣6的解与方程2x+3=﹣1的解互为倒数,求a xx的值.(3)小丽在解关于x的方程2x=ax﹣21时,出现了一个失误:“在将ax移到方程的左边时,忘记了变号.”结果她得到方程的解为x=﹣3,求a的值和原方程的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解:A、若﹣3x=5,则x=﹣,错误;B、若,则2x+3(x﹣1)=6,错误;C、若5x﹣6=2x+8,则5x﹣2x=8+6,错误;D、若3(x+1)﹣2x=1,则3x+3﹣2x=1,正确;故选:D.2.解:把x=5代入方程,得×5+m=﹣3,解得m=﹣4.故选:C.3.解:根据图示可得,2×○=△+□(1),○+□=△(2),由(1),(2)可得,○=2□,△=3□,∴○+△=2□+3□=5□,故选:B.4.解:(C)若c=0时,此时a不一定等于b,故选:C.5.解:A、如果a=b,那么a+c=b+c,故此选项错误;B、如果a=b,那么=(c≠0),故此选项错误;C、如果=,那么a=b,正确;D、如果a=3,那么a2=3a,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6.解:A、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减c,即可得到a﹣c=b﹣c;B、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c,即可得到a+c=b+c;C、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c,即可得到﹣ac=﹣bc;D、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除以c时,应加条件c≠0,所以D错误;故选:D.7.解:根据题意,得2×1+m﹣6=0,即﹣4+m=0,解得m=4.故选:B.8.解:把x=﹣2代入方程2x+a﹣14=0得:﹣4+a﹣14=0,解得:a=18,故选:C.9.解:A、4x﹣3=3x+2变形得:4x﹣3x=2+3,错误;B、3x=2变形得:x=,正确;C、2(3x﹣2)=3(x+1)变形得:6x﹣4=3x+3,错误;D、3x﹣1=x+3变形得:18x﹣6=3x+18,错误;故选:B.10.解:(1)2x﹣1=x﹣7,把x=﹣6代入,可得﹣12﹣1=﹣6﹣7,所以x=﹣6是方程的解;(2)x=x﹣1,把x=﹣6代入,可得﹣3=﹣2﹣1,所以x=﹣6是方程的解;(3)2(x+5)=﹣4﹣x,把x=﹣6代入,可得﹣2≠﹣4+6,所以x=﹣6不是方程的解;(4)x=x﹣2.把x=﹣6代入,可得﹣4≠﹣6﹣2,所以x=﹣6不是方程的解;故选:C.11.解:A、等式x=y的两边同时加上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B、等式x=y的两边同时减去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C、等式x=y的两边同时乘以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D、当a=0时,、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12.解:设被墨水遮盖的常数是a,根据题意得:﹣=﹣a,解得:a=﹣2.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13.解:①由a=b,得5﹣2a=5﹣2b,正确;②由a=b,得ac=bc,正确;③由a=b(c≠0),得=,不正确;④由,得3a=2b,正确;⑤由a2=b2,得a=b或a=﹣b,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4.解:把x=2代入方程x+a=﹣1得:1+a=﹣1,解得:a=﹣2,故答案为:﹣215.解:根据题意可知:﹣2x+=0故答案为:﹣2x+=0(答案不唯一)16.解:设“●”“■”“▲”分别为x、y、z,由图可知,2x=y+z①,x+y=z②,②两边都加上y得,x+2y=y+z③,由①③得,2x=x+2y,∴x=2y,代入②得,z=3y,∵x+z=2y+3y=5y,∴“?”处应放“■”5个.故答案为:5.17.解:把x=﹣2代入,得3×(﹣2)+4=+a,解得a=﹣1,所以a xx+=(﹣1)xx+=2.故答案是:2.18.解:把x=﹣1代入得:整理,得(b﹣2)k﹣2a﹣2=0,∵无论k取何值时,它的根总是﹣1,∴b﹣2=0,﹣2a﹣2=0,解得:b=2,a=﹣1.∴a b=(﹣1)2=1故答案为:1.19.解:将y=﹣(t﹣1)=1﹣t代入方程,得:2(1﹣t)﹣4=3(1﹣t﹣2),解得:t=﹣1,故答案为:﹣1.20.解:把x=0代入方程xxx﹣a=xxx+4得﹣a=4,解得a=﹣4,所以﹣a2﹣a+2=﹣16+4+2=﹣10.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共4小题)21.解:由原方程,得(2k﹣k﹣2)x=6,即(k﹣2)x=6,∵方程的解是正整数,则k﹣2=1或2或3或6.解得:k=3或4或5或8.即k取3或4或5时或8,方程2kx﹣6=(k+2)x的解x的值是正整数.22.解:把x=5代入方程ax﹣8=20+a得:5a﹣8=20+a,解得:a=7.23.解:解方程2x﹣5=﹣1得:x=2,∵关于x的方程3(x﹣1)=3m﹣6与2x﹣5=﹣1的解互为相反数,∴把x=﹣2代入方程3(x﹣1)=3m﹣6得:m=﹣1,∴(m+)3=﹣.24.解:(1)把x=5代入方程ax﹣8=20+a,得5a﹣8=20+a,解得a=7.(2)由方程2x+3=﹣1解得x=﹣2,因此由题意可知方程2(x﹣1)=﹣3a﹣6的解为,代入可得﹣3a﹣6=﹣3,解得a=﹣1,∴a xx=﹣1.(3)根据题意知:小丽移项后所得方程为2x+ax=﹣21,将x=﹣3代入这个方程可得:﹣6﹣3a=﹣21,解得a=5.所以原方程为2x=5x﹣21,解得x=7.综上,a=5,原方程的解为x=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 子),结果仍相等.
a=b
右
a-c = b-c
K12课件
18
bb
aa
左
右
a=b
2a = 2b
K12课件
19
bbb
aaa
左
a=b
右
3a = 3b
K12课件
20
b C个 b b b b bb
a aaaaa a C个
左
a=b
右
ac = bc
K12课件
21
b
a
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
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
两边同乘-3,得
所以:x 4 K12课件
x 27 26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 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 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 化为x=a(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 的重要依据.
K12课件
24
练习: 如果x-3=2,那么x-3+3= 2+3 ,
等式性质1,在等式两边同加3
如果4x=-12y,那么4x÷4= -12y÷4 ,
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
如果-0.2x=6,那么-0.2x÷(-0.2)= 6÷(-0.2),
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除(-0.2)
K12课件
25
a b 左 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右
结果仍相等.
ab ab
ab
(c 0)
c c 2 2 3 3 K12课件
22
想一想:
(1)从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
(2)从x=y能否得到
x 9
=
y 9
?为什么?
K12课件
23
想一想:
(3)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 (4)从-3a=-3b能否得到a=b?为什么?
3.1.2
K12课件
1
a
左
右
K12课件
a
左
右
K12课件
4
b
左
a
右
K12课件
5
b
左
a
右
K12课件
6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左
右
a=b
K12课件
7
bc
a
左
右
a=b
K12课件
8
a
bc
左
右
a=b
K12课件
9
a
bc
左
右
a=b
K12课件
10
ac bc
左
右
a=b
K12课件
11
K12课件
27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x 7 26 2 5x 20 (3) 1 x 5 4
解:(1)两边减7得
3
(3)两边加5,得
x 7 7 267
所以:x 19
1 x55 45 3
(2)两边同时除以-5得
5x 20 5 5
化简得: 1 x 9 3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c
左
a=b
右
a+c = b+c
K12课件
12
bc
ca
左
a=b
K12课件
右
13
bc
a
左
a=b
K12课件
右
14
bc
a
左
右
a=b
K12课件
15
b
a
左
a=b
K12课件
右
16
b
a
左
右
a=b
K12课件
17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
a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
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