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修三+专题三+中国近代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抢占资本输出地,瓜分世界
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清政府软弱腐朽
导火线?
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战役?
《马关条约》内容?
新特权?反映了侵华特点的变化?
社会性质变化?
经济上沦为?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人物?)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
思想:天朝上国、封闭保守
对外:闭关锁国
1840—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条约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领土主权?关税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贸易主权)?
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
领海主权?
传教特权?
社会性质,沦为?
民族危机开始出现
经济:沦为?
人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对外:开始打破了?被迫开放融入世界,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清政府对外宣战
义和团运动威胁列强在华利益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内容?
为什么说它标志完全形成?
半殖民地完全形成?
列强侵华政策的重大转变?
辛亥革命的发展、高潮相关事件?
1905年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经济:短暂春天?
1915年----1918年新文化运动?
思考:1、列强侵华的特点有何变化?
2、列举近代前期中国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的思想探索:(阶级属性、时间、主要主张及特点)
同上(进一步)
中外反动势力关系的变化?
1860年,太平天国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对外:进一步被迫融入世界
思想:洪仁玕的思想;洋务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经济: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标志事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帝国主义阶段)
时间?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广泛确立
对外:加紧侵略扩张
真正民族的觉醒,表现在:
思想:康梁维新思想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政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兴起
清政府软弱腐朽
瓜分狂潮
美西战争
表现:资本输出?
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民族危机空前尖锐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新殖民主义)
内容?(承认?尊重?利益均沾)
中国全部被迫开放,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美国独立的侵华政策形成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和抗争探索史(1840年—1919年)
原因侵Leabharlann 事件(时间和国家)结果
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变化)
世界(英国)
中国
危害
客观
工业革命时期
经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对外:炮舰政策,加紧对外扩张
目的?为了侵占市场,掠夺原料
导火线:禁烟运动
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
政治:封建制度腐朽
3、需要细化的重大事件:(背景、内容、影响)
林则徐、魏源思想:
洋务思想
拜上帝教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
康梁维新思想: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文化运动:
近代四次思想大论战?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经济: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在外国的早期近代企业里诞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
同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清政府的软弱腐朽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通商口岸的范围?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新的特权
俄国侵占中国的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