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年级化学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测试(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010年高三化学复习专题测试(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9宁波期末)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M2++ R2 = 2M3+ + 2R-,②2R-+ Z2 =R2 + 2Z-,③W2+ 2Z—= 2W—+ Z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反应 2M2++ Z2 == 2M3+ + 2Z-可以自发进行B.Z元素在反应②中被还原,在③中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W2<Z2 <R2 <M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W-<Z-<R-<M2+2、(2008南京二测)氮化铝(AIN)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Al2O3是氧化剂B.该反应中,N2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C是还原剂D.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e-3、(2008福建会考)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Al+Fe2O32Fe+Al2O3B、2Mg+CO22MgO+CC、N2+3H22NH3D、SiO2+CaO CaSiO34、(2007全国Ⅱ卷)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O+H2O CO2+H2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5、(2009海淀期中)已知KOCN中碳为+4价,在反应KOCN+KOH+C12→CO2+N2+KC1+H2O(未配平)中,如果有6molC1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KOCN的物质的量是A.2mol B.3mol C.4mol D.6mol6、(2009海淀二模)氰化物有剧毒,我国工业废水中氰化物(CN-)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 mg/L;对废水中CN-的处理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Cl2将废水的中CN-转化成N2和CO2等,使废水得到净化。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2)1、 (郑州二中09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8分)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部分):(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3KIO + KI + SO H 24 = 42SO K + 2I + O H 2(2)上述反应生成的2I 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32SO Na 稀溶液,将2I 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32SO Na 稀溶液与2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 、加入适量32SO Na 稀溶液;c 、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操作中的位置是(3)已知:---+=+264232222O S I O S I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 、准确称取g 7.12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食用盐中3KIO 与KI 反应完全;c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 /100.64-⨯的322O S Na 溶液mL 0.20,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 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说明,所测精盐的碘含量是 kg mg /答案:.(1)1、5、3、3、3、3 (2分)。
(2)①I 2+SO 32-+H 2O = 2I -+SO 42 - +2H +(2分);②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1分)。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1分)。
②20(2分)2.(郑州二中09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 (6分)(1)已知氢氧化铁可以被次氯酸钠氧化成FeO 4n -,当3.21gFe(OH)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了0.09mol 电子,则n 。
(2)根据上题推断结果,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Fe(OH)3+ [ ]ClO - + [ ]OH -—— [ ]FeO 4n -+[ ]Cl -+[ ]H 2O(3)结合以上反应,推测FeO 4n -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填序号) 。
高考化学总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考纲要求】1.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能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运用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考点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的原则(1)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目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目,即:“电子得失数相等”“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的思路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间的配平—化合价升降相等或电子得失数相等;第二部分是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常见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即电子得失法或氧化数法)二、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策略近年来我们发现高考中有区分度的题目一般都会涉及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而且常以离子反应的形式出现,题目中会伴随陌生度较高的新信息和新情境,灵活度较高,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
攻克这一难题不能单纯靠背诵书上出现的反应方程式,须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书写陌生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具备“得一法解若干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拿到关键分,取得理想成绩。
如何正确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类离子方程式,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题干的表述列出相关物质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清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要满足电子守恒;3.要满足电荷守恒;4 .注意溶液的酸碱性,调整反应介质;5 .满足原子守恒。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其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种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4)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氧化还原反应

2009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训练:氧化还原反应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A KMnO4B NaNO2C FeCl3D HNO32.已知:①2BrO3—+Cl2=Br2+2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 下列粒子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ClO3—>BrO3—>IO3—>Cl2B IO3—<ClO3—<BrO3—<Cl2C IO3—<BrO3—<Cl2<ClO3—D BrO3—>ClO3—>Cl2>IO3—3.在反应FeSO4+KNO3+H2SO4-K2SO4+Fe2(SO4)3+N x O y+H2O(未配平)中,参与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 1︰3B 2︰xC 2y︰1D (5x-2y)︰x4.已知氯酸钾与蔗糖(C12H22O11)反应的产物为KCl、CO2和水,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B 2︰3C 8︰1D 11︰85.硫酸铵在强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量之比为A 1︰3B 2︰3C 4︰3D 1︰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 H2O作还原剂,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A 3molB 2molC 4/3molD 10/3mol7.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溶液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甲:KIO3(IO3-→I2);乙:H2O2(H2O2→H2O);丙:FeCl3(Fe3+→F e2+);丁:K2Cr2O7(Cr2O72-→Cr3+);用浓度为0.1mol/L的已经酸化的上述氧化剂滴定等量的KI溶液,所需体积的大小顺序为A 甲>乙>丙>丁B 乙>丙>丁>甲C 丁>甲>乙>丙D 丙>乙>甲>丁8.请根据反应15CuSO4+11P+24H2O=5Cu3P+6H3PO4+15H2SO4判断1mol CuSO4能氧化磷的物质的量A 2/5molB 11/5molC 1/5molD 1/3mol9.已知A2O n2-可将B2-氧化为B单质,A2O n2-则被还原为,又知100mL的0.3mol/L的A2O n2-与150mL的0.6mol/L B2-恰好完全反应,则AO n2-中的n值为2A 4B 5C 6D 710.已知Cu2S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3,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A N2OB NOC NO2D N2O11.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为A S2-B SC SO32-D SO42-12.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
高三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8)零价配平法
某些化合物中的元素无法看出化合价的,可以设其化 合价为零。 例题:□Fe3C+□HNO3(浓)—□Fe(NO3)3 +□CO2+□NO2+□H2O 分析:设Fe3C中铁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零。 Fe 0 →Fe +3 化合价升高 3×3 C 0 → C +4 化合价升高 4 N +5 → N +4 化合价降低 1×13 配得: Fe3C+22HNO3(浓)=3Fe(NO3)3 +CO2↑+13NO2↑+11H2O。
7
(4)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得失电子守恒,Na2S2O3 H2SO4,Cl2 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1)Na2S2O3 H2O Na2S4O6 Au2O NaOH HCl,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
(2)
(3)
Na2S2O3
(4)1:4
8
【例2】储氢纳米碳管的研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 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 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中的反应物和 生成物有C、CO2、H2SO4、K2Cr2O7、K2SO4、Cr2(SO4)3和 H2O七种。(1)请用上述物质填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C+ □ ____+ □ H2SO4=== □ ____+ □ ______+ □ Cr2(SO4)3+ □ H2O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被氧化的 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 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 A.氧化性 C.酸性 B.氧化性和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9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序 号)________。 A.氧化性 C.酸性 B.氧化性和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7
引导探究
例2:将5.6gFe投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
体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到20gFe(NO3)2 和Fe(NO3)3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 得到红棕色气体B。将A、B气体混合后通入足量
的水中,在标准状况下剩余气A体的体积为( )
• A. 2240mL
B. 4480mL
• C. 3360mL
发生变0化2 的元素得引电导子探数究目和失电子数目。
1.电子传递
例1:将14克Ag和Cu的合金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全部溶解后,产生的气体再通入 1.12 L(SPT)O2,全部溶于水恰好完全吸收,求 合金中各成分的含量?
• 108n(Ag) + 64n(Cu) =14 • n(Ag) + 2n(Cu) = 0.05×4 = 0.2 • 解得n(Ag)= 0.1mol • n(Cu)=0.05mol • w(Ag) = 108×0.1/14×100% = 77.14% • w(Cu) = 1-77.14% = 22.86%
1.Fe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Fe(NO3)3、Fe2(SO4)3、NO2、
NO 和 H2O。当产物 n(NO2)∶n(NO)=3∶1 时,实际参加反若 应的
n(NO2)∶n(N2O
引FeS导与探H究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B
4)∶n(NO)= 1:1∶1?
A.1∶6
B.1∶7 C.2:11
答案:B
测得溶液中NaClO、NaClO3之比4 : 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D. 5:1
02 C
03 引导探究
思维建模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从试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有一类题目:已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计算确定产物。
计算公式:氧化剂物质的量x 变价元素的个数x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x变价元素的个数x化合价的变化值【例1】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A+6 B +3 C +2 D 0【例2】Fe3O4粉末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一种无色气体,当溶解1molFe3O4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1/3mol B 1/2mol C 1mol D 3mol【例3】取0.3mol Cu2S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二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硝酸为mol,未被还原的硝酸为mol。
【例4】高氯酸铵在强烈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氧气、氯化氢和水,反应中生成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亮之比是。
【例5】在反应:11P + 15CuSO4 + 24H2O == 5Cu3P + 6H3PO4 + 15H2SO4中,7.5mol CuSO4可氧化磷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例6】在含有.0.078 mol FeCl2溶液中通入0.009 mol Cl2,再加入含有0.01mol X2O72-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氧化,并使X2O72-还原成X n+,求n值。
【练习】1、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m g铁屑与含有n g硝酸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n == 1:2.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类反应类型,指的是物质中的电子在转移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会失去或者获取电子,从而形成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同时伴随着电荷的转移。
针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数:氧化数是描述原子在化合物或者反应中带电性质的一个概念,用来表示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失去或者获取的电子数。
计算氧化数可以根据不同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负性来确定。
一般而言,氧元素的氧化数为-2,氢元素的氧化数为+1(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单独存在的原子的氧化数为0。
通过计算不同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可以帮助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 均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根据氧化数的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在方程式中,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和被还原的物质(氧化剂)都应该被明确地表示出来。
同时,方程式中需要保证原子数目的平衡,并且电荷数的平衡,以体现反应的整体性质。
通过均衡反应方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涉及的化学物质。
3. 计算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的步骤之一。
通过计算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可以评估反应的强度和程度。
一般而言,电子的转移数目等于被氧化物质和被还原物质中电子数目的差值。
通过计算电子转移数目,可以进一步理解反应的性质和特点。
4. 计算反应的摩尔比例和物质转化量:根据均衡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通过计算摩尔比例,可以帮助确定反应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消耗量和产生量。
同时,可以通过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例计算反应的物质转化量,从而进一步分析和预测反应的效果和结果。
5. 计算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氧化还原电势是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强弱的一个物理量,也被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标准氧化还原电势,可以估计反应的发生性和方向性。
高中化学题型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量计算

高中化学题型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常常遇到的难点。
在化学考试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计量计算题型经常出现,考察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本文将以具体题目为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计量计算的考点,并给出解题技巧和指导。
一、题目分析假设有一道如下题目:已知铁的原子量为56,硫的原子量为32,某实验中,铁和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
已知化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0g,求硫的质量是多少?二、考点分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计量关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是守恒的,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原子量来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三、解题思路1. 确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由于铁的原子量为56,硫的原子量为32,所以反应方程式可以写为:2Fe + 3S → Fe2S3。
2. 计算硫的质量:根据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我们可以知道,2mol的铁和3mol的硫反应生成1mol的Fe2S3。
根据铁的质量和原子量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铁的摩尔数为10g/56g/mol = 0.178mol。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硫的摩尔数为0.178mol × (3mol/2mol) = 0.267mol。
最后,根据硫的摩尔数和原子量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硫的质量为0.267mol × 32g/mol = 8.54g。
四、解题技巧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和化学计量关系。
只有理解了反应方程式,才能正确地计算物质的质量。
2. 确定已知和未知的物质:在解题过程中,要明确题目中已知的物质和未知的物质。
根据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原子量,可以计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3. 运用化学计量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化学计量关系。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公式整理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公式整理在化学领域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类型。
它涉及到电荷转移和原子价态的改变,常常与电流和电位相关联。
本文将对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公式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反应。
一、单质氧化反应1.单质氧化反应是指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元素 + 氧气→ 氧化物例如:2Mg + O2 → 2MgO2Cu + O2 → 2CuO二、金属氧化反应1.金属氧化反应是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例如:2Na + 1/2O2 → Na2O4Al + 3O2 → 2Al2O3三、非金属氧化反应1.非金属氧化反应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非金属 + 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例如:C + O2 → CO2S + O2 → SO2四、还原反应1.还原反应是指物质接受电子的反应,常用电子供体进行。
这类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例如:2KMnO4 + 10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2NaClO + Cl2 → 2NaCl + O2五、酸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1.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氢离子(H+)的参与。
这类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氧化剂 + 还原剂+ H+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 H2O例如:2Cr2O7^2- + 3I^- + 14H+ → 2Cr^3+ + 3I2 + 7H2O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六、碱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1.在碱性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氢氧根离子(OH^-)的参与。
这类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氧化剂 + 还原剂 + OH^-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 H2O例如:2MnO4^- + 5H2O2 + 6OH^- → 2MnO2 + 5O2 + 8H2O综上所述,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单质氧化反应、金属氧化反应、非金属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总复习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计算

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基础)【考纲要求】1.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能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运用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考点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的原则(1)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目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目,即:“电子得失数相等”“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的思路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间的配平一化合价升降相等或电子得失数相等;第二部分是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常见配平方法一一化合价升降法(即电子得失法或氧化数法)二、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策略近年来我们发现高考中有区分度的题目一般都会涉及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而且常以离子反应的形式出现,题目中会伴随陌生度较高的新信息和新情境,灵活度较高,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
攻克这一难题不能单纯靠背诵书上出现的反应方程式,须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书写陌生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具备“得一法解若干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拿到关键分,取得理想成绩。
如何正确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类离子方程式,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题干的表述列出相关物质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清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要满足电子守恒;3.要满足电荷守恒;4 .注意溶液的酸碱性,调整反应介质;5 .满足原子守恒。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一一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其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种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得电子总案失电子总数(4)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经典计算

○ FeSO4 + KNO3 + H2SO4 →K2SO4 +Fe2(SO4)3+ NXOY+H2O
推算出X=
Y=
。
配平该化学方程式(系数填写在上式化学式前)。
反应中氧化剂为
。
用短线和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谢谢聆听!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O
H
-
=
=
RO4-+2F-+H2O
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2. 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时,生成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则在分解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
某
强
氧
化
剂
X
O
(
O
H
)
+ 2
2.4×10-3
mol与Na2SO3
30mL
C. 6 mol I-
D. 6
mol Li
7. 当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若参加反应的锌与硝酸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A. NH4NO3或N2O C. 只有NO
B. 只有N2O D. 只有N2
8.某和单硝质酸能的与物足质量的浓量硝之酸比反为应1放:出a,N则O2该气元体素,在若反参应加中反所应显的示单的质 化合价是
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A. NO2
B. NO C. N2O D. N2
38.4 毫克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 ,铜全部作用后共 收集到气体22.4毫升(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 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e1e5ec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3.png)
高三化学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系列5——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主要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中量比例的计算例1: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B、1:5C、5:1D、1:1例2、在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4:1B 1:4C 9:1D 1:92、得失电子守恒例3、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A Cl2 B Cl2O C ClO2D Cl2O3例4、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中NaClO、NaClO3、NaCl、H2O经过分析,ClO—、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4:1C、1:4D、5:13、氧化还原的顺序问题:例5:某溶液中Cl-、Br-、I-三者个数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3:2:1,则反应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个数之比是()A.1:2 B.1:3 C.1:4 D.1:6例6: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 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 Cl2,有一半Br- 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A.0.0075 mol/LB.0.008 mol/LC.0.075 mol/LD.0.08 mol/L4、同种元素高价低价间氧化还原例7、关于反应K37ClO3+6H35Cl=KCl+3Cl2↑+3H2O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KCl中含有35ClB. KCl中含有37ClC. 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 D.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e-例8:(2000上海24)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高考化学专题09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学生版】

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 Fe、Cu 、H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价态规律(1)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⑤中不会出现 H 2S 转化为 SO 2 而 H 2SO 4 转化为 S 的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 “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2.强弱规律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由强制弱”。
3.先后规律加入氧化剂(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 FeBr 2 溶液中通入少量 Cl 2 时,因为还原性 Fe 2+>Br -,所以 Fe 2+先与 Cl 2 反应。
(2)加入还原剂3+2++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 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 Fe 3+反应,然后依次为 Cu 2+、H +。
4.电子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的题组一电子转移数目判断与计算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2.ClO2遇浓盐酸会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ClO2+8HCl===5Cl2+4H2O,该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9.632×1023,则产生的Cl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A.11.2 L B.33.6 LC.22.4 L D.44.8 L3.用下列方法制取O2:①KClO3(MnO2)受热分解;②Na2O2加水;③H2O2中加MnO2;④KMnO4受热分解,若制得相同质量的O2,反应中上述各种物质(依编号顺序)的电子转移数目之比是( )A.3∶2∶2∶4 B.1∶1∶1∶1C.2∶1∶1∶2 D.1∶2∶1∶2题组二价态规律的应用4.已知G、Q、X、Y、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电解①G―→Q+NaCl ②Q+H2O――→X+H2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G、Y、Q、Z、X B.X、Z、Q、G、YC.X、Z、Q、Y、G D.G、Q、Y、Z、X5.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2+KOH―→KX+KY(未配平),KX 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反应:KX―→KY+KZ(未配平,KY 与KZ 关系比为1∶3),以上KX、KY、KZ 均是一元酸的钾盐,由以上条件推知在KX 中氯的化合价是( )A.+1 B.+3C.+5 D.+7题组三先后规律的应用6.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C.FeCl3D.HCl7.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典型的计算包括: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或质量比,计算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的价态变化。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则:1.守恒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一种物质失去了电子,它一定有电子,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获得的电子总数。
换句话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元素的化合价增加,元素的化合价就会减少,而化合价增加的总数必须等于减少的总数。
增益和损耗电子守恒定律(价守恒)有以下应用:(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强度定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定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定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5.难易法则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类型:(1)计算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2)计算物质的化合价或化学式。
(3)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数目。
(4)综合计算。
2.计算方法一电子得失守恒法。
【解题步骤】⑴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目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 ⑶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X变价原子个数X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X变价原子个数X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类型一】计算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例1 】在4Zn+10HNO3 = 4Zn ( N03 )2+NH4NO3+3H2O 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9:91D::A 4:1B14练习1 】在反应NH4NO3 HNO3 +N2 +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A.3 : 5 54B.: 53C. : 58D.类型二】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或物质的化学式。
例2】12 mL 浓度为0.1 mol//L 的NaSO 溶液,恰好与10 mL 浓度为0.04 mol//L 32的KCrO 溶液,完全反应,通过计算确定C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722A.0 B.+2 C+3 D.+6类型三】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数目或物质的量。
4 = 2Cul J + 1312 +【例 3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lO32 +24KI +12H2 12K24SOSO,其中+ 12H2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 molB.11 molC.12 molD.13 molA/10 mol(H2 为原料制2 【练习6】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 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2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三年级化学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系列5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主要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中量比例的计算例1: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B、1:5C、5:1D、1:1例2、在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4:1B 1:4C 9:1D 1:92、得失电子守恒例3、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A Cl2B Cl2OC ClO2D Cl2O3例4、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中NaClO、NaClO3、NaCl、H2O经过分析,ClO—、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4:1C、1:4D、5:13、氧化还原的顺序问题:例5:某溶液中Cl-、Br-、I-三者个数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3:2:1,则反应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个数之比是()A.1:2 B.1:3 C.1:4 D.1:6例6: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 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 Cl2,有一半Br- 变为 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A.0.0075 mol/LB.0.008 mol/LC.0.075 mol/LD.0.08 mol/L4、同种元素高价低价间氧化还原例7、关于反应K37ClO3+6H35Cl=KCl+3Cl2↑+3H2O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KCl中含有35ClB. KCl中含有37ClC. 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D.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e-例8:(2000上海24)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个表述为: KClO3+ HCl(浓)= KCl + ClO2↑+ 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填入括号内)(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强化训练:1、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和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7B、1:9C、1:5D、2:92、在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起还原性作用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B 1:2C 2:1D 1:13、(2002广东12)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1︰1B.2︰2︰1C.2︰3︰1D.44、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A Cl2B Cl2OC ClO2D Cl2O35、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1:6,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4:1:4,则反应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 B.1:3 C.1:46、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 Cl2 + 6 FeI2= 2FeCl3 + 4 FeI3B.Cl2 + FeI2= FeCl2 + I2C.Co2O3+ 6 HCl = 2CoCl2+ Cl2↑+ 3H2O D.2Fe3+ + 2I—= 2Fe2+ + I27、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A +6B +3C +2D 08、将 M 摩的Cu2S 跟足量稀 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4M mol B.10M mol C.10 M /3 mol D.2 M /3 mol9、用0.1 mol / 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10、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3B. 2∶3C. 1∶1D. 4∶311、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为()A.N2O B.NO C.NO2 D.N212、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4)2SO4=N2↑+6NH3↑+ 3SO2↑+SO3↑+7H2O,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0.5mol硫原子被还原 B.有1/3mol氮原子被氧化C.有2/3mol硫酸铵分解 D.有0.75mol二氧化硫生成13、已知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有NaClO、NaClO3、NaCl,若生成的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5:1 B.1:5 C.5:9 D. 9:514、X、Y、Z、W、Q 均为含氮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1) X→W+O2 ; (2) Z+Y+NaOH→H2O+W (3) Y+SO2→Z+SO3 (4) Q+Y→Z+H2O(5) X + Cu + H2SO4(浓)→ Cu2+ + Y +SO42-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氮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 X Y Z W QB. X Z Y Q WC. X YW Z Q D. W X Z Q Y15、(14分)由于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代,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于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这种消毒方法,建议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
ClO2极易爆炸,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避免光照和震动或加热。
⑴在ClO2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满足最外层8个电子? (填“是”或“否”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⑵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ClO2,同时有氯气生成,且氯气体积为二氧化氯的一半。
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我国广泛采用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氯酸钠的柱内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⑷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钠(Na2C2O4)还原氯酸钠也可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此法的优点是。
典型例题:例1:C 例2:D 例3:C 例4:C 例5:B 例6:D 例7:A例8:(1)2 4 2 2 1 2 H2O (2) ②(3)0.2 (4)2.63强化训练:1、A2、D3、B4、C5、D6、A7、D8、C 9、D 10、A 11、A 12、D13、C 14、C15、⑴ClO2分子中的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 为+4价。
⑵2NaClO3+4HCl=Cl2↑+2ClO2↑+2NaCl+2H2O。
⑶2NaClO3+Cl2=2ClO2+2NaClO,优点是生成的ClO2中不含有Cl2杂质。
⑷2ClO3–+C2O42–+4H+=2ClO2↑+2CO2↑+2H2O,依据题给信息,此法的优点应是生成的ClO2可被CO2稀释,防止ClO2爆炸。
高二化学拓展课测试题(有机推断)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9分)已知碳有四种二元氧化物,它们是CO 、CO 2、C 3O 2、C 12O 9,其中前二种的制备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了,C 3O 2是由丙二酸在P 2O 5的催化作用下脱水生成的;C 12O 9是由苯六甲酸脱水生成的一种含有苯环的酸酐,请根据上述介绍回答下列问题(有机物请用结构简式表示):(1)写出C12O9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制备C3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邻苯二甲酸酐也可类似于制C3O2的方法制备。
请写出制备邻苯二甲酸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6分)有机物A,B具有以下性质(1)有机物A只含C、H、O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A经催化氧化生成D,D经催化氧化生成E,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环状化合物F。
则A的分子为,A 的结构简式为A与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有机物B的组成、结构、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得实验结果如下:① B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易溶于Na2CO3溶液;②完全燃烧166g有机物B,得到352gCO2和54gH2O;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B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结构位置的氢原子;其一卤取代物只有一种④ B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200之间,B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3)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常见合成纤维,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一种含有五元环和六元环的有机物G,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E可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所得还原产物为Mn2+,本身被氧化为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分)1mol芳香族化合物C9H10O3,在苯环相邻位上,有两个取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