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生命教育理念下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让历史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让历史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让历史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历史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仅是一堆过去的事实和数据的堆砌,更是一种对过去的理解和思考,是对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刻认知。
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并且从中获取乐趣和启发,我们教师应该将历史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总结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和策略,让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I.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首先,我们教师应该注重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往往干燥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为学生呈现生动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使历史变得更加具体和有趣。
II. 运用互动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解战争历史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战斗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的背景和战略。
这样的互动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III.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讲授长城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当时的军队指挥官,面临敌军入侵的情景,让他们思考如何采取措施保护长城。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历史,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IV. 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探究欲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来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题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表。
让历史活起来的历史老师

让历史活起来的历史老师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发生的一切,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
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历史课常常变成了一堆乏味的日期和事件,缺乏吸引力。
然而,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可以让历史活起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成为一个能够让历史活起来的历史老师。
首先,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导致学生缺乏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
相反,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学游戏、角色扮演和互动讨论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意义。
其次,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历史不仅仅是一系列的事实和事件,更是对过去的思考和分析。
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通过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来理解历史现象。
只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本质,并运用历史的知识来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另外,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它对现实世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将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看到历史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思维方式,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通过个性化教学,老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
最后,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历史是一门广博的学科,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研究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关注历史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历史知识,使历史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

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让学生们动起来、历史课活起来的保证。
一、尊重学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民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有主体性的人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认识自己、掌握规律、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做到一般被动地人做不到的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调控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育建立在孩子主动性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
信任需要教师破除文化传统以及制度上的教师优势定位,确立起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交往由阻隔走向沟通。
有了以信任为前提的主体参与,学生才能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与教师和谐共创教学流程。
信任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气度,它蕴涵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认识的主体,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主动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差异是指学生个体之间稳定的个性特点的不同。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就感、学习努力倾向、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及生活经验。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适时调控内容、程序、方式与状态,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不仅在课堂的自学、讲述、提问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与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最后,更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具有很大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不时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历史教学让历史活起来

历史教学让历史活起来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为了使历史更加生动有趣,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历史活起来。
一、拓宽教学资源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拥有广泛的教学资源。
除了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听取录音、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感受历史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沧桑和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背景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增强对历史的实际体验。
二、激发学生思考历史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数据的堆积,更是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为了让历史活起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授二战历史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纳粹党上台,二战是否会爆发?”,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讲述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讲述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历史活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历史事件的传奇以及历史背景的变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故事情节的设置、描写的细腻性以及角色的塑造都需要教师用心设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情感魅力。
四、开展活动体验历史活动体验是让历史活起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自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身世背景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调查研究、历史游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总之 , 要让 历史课 堂活 起来 , 既要 调 动学生参 与的积 极性 ,鼓励学 生广泛 学
习、 大胆质疑 , 还 要 提 高 教 师 的 自身 素 质 ,
丰富 自己的学科 知识 , 能将枯燥 的历史知 动中富有活力。
生 学 习的舞 台 。那 么 , 怎 么才 能让 历 史
课堂 活起来 呢?
历史课 本容量 有 限和 历史 内容 非富 识变得鲜 活 、 丰盈 , 使得 课堂 在师生 的互
是一 对不 易解决 的矛盾 。限 于历史课 本
关键 词 : 低年级
听写
鲜活
如你轻轻地来。请写 : 轻轻 。
■ 益 阳 师 范 附 属 小 学 易 冰 冰 一 圈 麓 舅 ‘ ● _ - 一 , r
到位 些 。
例如 :公 园的提示 语 :投 入大 自然
究” 、 “ 活动课 ” 等形式新颖 、 参与性强的学 浓 。因此 , 教 师根 据历史教材 的编排适 当
关键词 : 历史课堂
和 细 节
身边 历史
故事 习内容。教师可 以以此为契机扩大学生 的 地补充 历史故事 和故 事的细 节 ,有助于
视野、 丰富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通过查找 资 料、 网络或观看历史剧等方式, 多方积累资 料。在课堂上展示 自己的积累、 探究结果。 在“ 寻找历史 ” 的活动课堂上 , 许多学生从 古钱 币、 服装、 发型、 文字、 兵器等多方面去 学生对 历史更 翔实 的理 解 ,也有利 于历 史课堂 学习鲜活 起来。 比如 , 在学 习“ 国 人暴 动 ” 的时候 , 给 学生 解释 什 么是 “ 国 人” , 课 下注 释 的“ 平 民” 有何 局 限性 , 和 “ 国人 ” 相对 的那些人 又准 ” 提出 : “ 历 史课 程 应避 免 专业 化 、成 人化 倾 向 , 克
如何使历史课堂“活”起来

通过一项学生调查问卷,我发现有68.2%的学生说他们在历史课上习惯照搬教师黑板上的内容,而不会主动探索问题;有72.4%的学生觉得历史是一门死记硬背的课。
调查结果反映出历史授课中所存在的问题,历史课就像一汪死水,在历史课上学生思维不容易激活。
但是历史应该是有生命的,传授历史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鲜活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何让历史课堂灵动起来,是历史老师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分析造成历史课堂沉闷的原因1.忽视了“人”的存在这里的“人”不是单指学生,还包括老师。
虽然课改已经开展几年了,但是仍有一些老师迫于考试成绩的压力,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也忽略了自己在讲课中对内容处理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个的考试要点主宰着课堂,它们才是课堂真正的“统治者’,老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工具。
老师在课上重复考试重点,经常这样说:“这段是考试重点,用笔勾下来,然后全部背下来。
”这样做只是把历史知识看成死东西告诉学生,学生自然也就把历史学习当做死记硬背的东西,枯燥无味,从而使历史和历史课的活力丧失。
这样的讲授成了没有情感性、思想性、时代特征的历史知识讲授。
也就是,老师把鲜活的历史变成了僵死的内容,这样不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压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缺乏情感性初中生的感性认识非常丰富,但他们的理性认识不是太好。
而如今的历史课大多是1234或abcd等条条框框的知识点,甚至有的老师为了节约时间,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果,于是就在课上直接勾画出知识点,然后督促学生背下来,最后做一些相应的巩固练习。
如此这般的历史课堂不会出现师生智慧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也不能凸显历史事件中的人文魅力,致使历史课堂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3.缺乏时代性和思想性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以史为鉴”,但现实中却是为了追求分数,课上不留给学生体会感悟历史的空间,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去联系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死”的课堂。
生命教育理念下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淡漠生命的媒体报道时有所闻,在青少年中普及和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善待生命,这比单纯教会学生某些历史知识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让我认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隐藏了某种危机的,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曾遇到的几件事情:一次是在课上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面对日军的暴行,发现个别学生无动于衷,谈笑风生,嬉皮笑脸;听到日军屠杀中国人30多万时,竟有人说“怎么这么少?如果当时再多杀点儿中国人,今天我们就不会这么穷了”另一次在讲文革时,为加深学生对文革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的理解,我讲了文革期间市中心医院的两派武斗和东北师大人工湖土丘下,那些被学生折磨至死的人时,有人竟说“我怎么不是那时的学生?我就可以把总收拾我的老师也给灭了,还不用负法律责任”这些事情课后回想起来令我非常不安。
这些反应都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动植物的生命的敏感性越来越迟钝,乃至漠视,这决非危言耸听,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本不应被剥夺的生命:浙江金华徐力杀母乃至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案等,这些形形色色漠视生命的倾向,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敲响了警钟。
因此在教学中强调生命教育课堂渗透,全方位灌输生命教育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可在历史课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是比较难突破的,因为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学生的共鸣,毕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离我们太久远,但这又是我们历史教学必须突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一、历史学科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在历史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如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关爱环境的生存教育等。
结合生存安全训练等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课堂上体验、感知与认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基本生活在父母保护伞下,缺乏社会阅历,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
2024年浅谈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

2024年浅谈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历史,作为记录人类过去发展进程的学科,常常被人们视为沉重、枯燥的记忆。
然而,历史不应该仅仅是年份和事件的堆砌,它更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思维火花的学科。
那么,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呢?一、结合现实,使历史生动化历史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讲解二战历史时,可以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二战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深刻影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历史形象化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历史事件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通过展示古代文物图片、播放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引入角色扮演,增强历史体验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体验中深入理解历史。
四、开展讨论与辩论,激发学生思考讨论与辩论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辩论,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够让他们在讨论中深入理解历史。
五、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使历史探究化历史学科不仅是记忆性的,更是探究性的。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研究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让历史教学活起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基本要求,而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历史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阵地,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全面贯彻加强素质教育呢?本文仅从如何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这三方面来谈一些看法。
一、提高认识,走出误区传统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注重掌握知识,强调重复现成的结论,但并不要求掌握形成这些结论的思维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教育,将教材中科学的认识结论教条地背诵,而没有经过个人的思维过程,没有经过个人独立思考而获得的思想观念,就不会成为坚定的信念。
对此,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通常所进行的历史能力训练,仅仅是狭义上的运用知识,其目的还不能说是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和未来的需要,在思想教育方面,往往使之同化于知识教育中,忽略了学生思想认识的自我发展,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世界观的科学培养”。
其结果是“学生不会运用已学过的东西去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当他走向社会时,会感到茫然无措,甚至怀疑以前学过的那些知识、理论”。
历史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历史事实表面上既不带有思想,又不具有意义,经过人们解释说明的结果,历史事实就获得了思想和意义,而人们总是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某些理论前提和概念出发来解释一件事实。
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头脑中的理论和概念也在形成过程中。
因此,历史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完成讲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而且应当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认识历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变成学生思维的定式。
使经过历史教育的对象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批判性。
二、更新观念,培养能力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是思想教育落后的一种表现。
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放在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反映,学生喜欢上历史课,但厌烦历史考试。
让历史活起来——初中历史的生动教学方法

让历史活起来——初中历史的生动教学方法历史,作为人类过去的记忆,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然而,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历史却可能是一座沉闷的堡垒,充满了枯燥的年份、事件和人物。
如何让历史鲜活起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们让历史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
一、以故事为主导的历史教学法人类的历史充满了无数激动人心和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是最能打动人心,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工具。
因此,以故事为主导的历史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挑选出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意义的故事,如英雄的壮举、改变世界的发明等,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给学生听。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现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工具。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电影片段,或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自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决策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四、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和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和碰撞,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
五、结合实地考察的历史教学法实地考察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或纪念馆等。
浅谈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起来作者:郑应芳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2期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笔者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真心待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系要融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校园中,只有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才能有效开展真正的人格教育。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的兴趣。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历史课程似乎显得有些单调、枯燥。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民主,信任学生,让学生有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就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动起来。
有些学生一时可能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对这些学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交流,不歧视、不挖苦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
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学生交朋友,为做好历史教学工作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也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上狠下功夫,把教、学、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正确地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之形成概念。
所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直观教具如图片、幻灯片等进行教学。
图片的内容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器物、历史遗迹等。
图片本身就是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形象地记录、展示了历史的状态。
怎样让历史课活起来(何绍万)

怎样让历史课活起来常德市澧县宜万中学何绍万新课改的理念, 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更新, 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不断提高;改变了“教师讲, 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为了让历史课生动活跃起来,我做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索:一,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为了考出成绩, 保证升学率, 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教师从头讲到尾, 学生埋头记笔记、抄答案。
学生的学习过程处于被动、机械、封闭状态, 完全失去了主动、个性, 这样, 怎么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怎么能够产生创新能力呢?教师要更新观念,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来。
努力营造积极、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 如错了允许重答, 答的不完整允许补充, 不同意见允许争辩, 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
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 互相学习, 互相切磋, 互相启发。
事实上, 学生的不同看法, 不同意见, 甚至相反的观点, 有一些是很有价值的思想。
二, 坚持把历史教育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作为历史教师,除了应具备比较渊博的历史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从教材出发又不完全依赖教材。
还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 从课外收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 尤其是时事新闻中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内容。
例如, 党和政府每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举行的纪念活动,广播、电视新闻中的报道, 报纸杂志上的相关文章, 都可以拿来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在学习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 讲到“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特点和积极效果时,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党和政府“三农”政策中的一个重大惠农举措是什么, 大家满怀深情的回答, 取消了农业税, 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课本费。
让历史课鲜活起来

让历史课鲜活起来历史课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一门学科。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历史课可能显得枯燥乏味,仅仅是记忆大量的人名、事件和日期。
要让历史课鲜活起来,教师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利用互动教学法:传统的历史课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
与此相反,互动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织角色扮演或讨论等互动形式。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将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历史事件。
2. 制作教具和视觉资料:在历史课上使用教具和视觉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制作历史地图、时间轴、模型等教具,用于说明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教师还可以使用图片、短视频等视觉资料来丰富课堂内容。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运用故事化的教学方法:历史是关于人们的故事和经历的。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背后的故事,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化的教学方法,将历史人物形象化,描述他们的生活、感受和决策。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并能够在故事中感受到历史事件的触动。
4. 创设情境和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历史时期的某个角色,从这个角色的视角去思考和感受。
或者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案例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创设情境和案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影响。
5. 结合现实生活和当代问题: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现实生活和当代问题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当代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现实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来引导学生讨论当今社会的政治问题。
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和当代问题,历史课将更加有意义和实用。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让历史课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让历史教学“活”起来历史课学习,在学生心目中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学生除了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死记硬背外,似乎别无学习兴趣,缺少动力和活力。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根源之一就是,科任教师没能处理好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的关系。
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传播书本知识,以教教材为内容,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缺乏创新精神,忽略了历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因此历史课教的生冷、枯燥、充满“陈腐的历史”气息,致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做起。
第一,注重创新,让教法“活”起来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过程。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必须依照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教学的具体内容、相关过程、任务等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坚守好自己的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曾尝试引用过“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在新课改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运用了“提问点拨式教法”;也曾使用过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法”……但在教法探究中,有两点我认识深刻:1.课堂教学中没有一种完美的教法,可以运用到底,所以不放弃随时吸取各种教法的可取之处。
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从没有形而上学的满堂问,也没有放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讲授法;在别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设备和课件的同时,我也没有放弃使用传统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认识世界。
2.博采众家之长,构建自己的主体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我在吸取各种教法的优点后,应用最多的还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习法。
例如,我在教八年级下册“改革发展的教育”课堂内容时,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学校硬件建设的改变,从自己身边不同年龄段人员上学情况的变化,从自己上学课堂内容的转变,说一说中国基础教育的变化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设计——让历史活起来

初中历史教案设计——让历史活起来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学科范围,而初中作为中学的重要阶段,在历史学科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初中历史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让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让历史活起来。
为了让历史教育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我们要注重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就如何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历史教学课程进行探讨。
一、教材选择教材选择是初中历史课程设计中的第一步。
历史教材涉及内容繁多,不能一一涉及。
我们应该注重挑选教材中的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材还应贴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材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例,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
二、课堂教学设计1、情境化教学为了让历史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借助情境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古代帝国时,可以将教室变成一片繁华的都市,让学生扮演皇帝、官员等角色,亲身体验帝国的辉煌和衰落。
这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准确地呈现历史事件的细节和现场,让学生深入体会历史的真实面貌。
3、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互动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探究问题。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还能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修养。
三、课后作业设计1、资料收集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理解,课后可以安排一些资料收集的任务。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得更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以扩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
2、小组讨论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小组讨论。
让历史课活起来

让历史课活起来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强,教学效果往往越好。
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进而形成高涨的学习情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所以历史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
本文就本人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使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1 导入——刺激学生好奇心,“鲜活”课本知识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景导入课堂教学,以便将学生带进角色之中。
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鲜活”课本知识。
如在《辉煌的隋唐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图片(赵州桥),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赵州桥与鲁班的神话传说导入新课,这样既刺激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学生一下子就被课本知识所吸引,“鲜活”了课本知识。
同时又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预习——启动学生求知欲,“盘活”课堂气氛导入新课内容后,我们首先进行预习情况的检查。
通常我们都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但很少进行检查。
这一步骤是很有必要的。
检查的形式可以用提问,如:你在预习完这节课后了解到了哪些历史知识?预习后,你有何疑问?也可以让学生发言提问,(教师做好笔记,以便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适时解答)。
通过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更好更快地使学生进入角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调节侧重点。
又“盘活”了课堂气氛。
3 探究——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激活”学生创造热情参与才能“活”。
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作壁上观,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让学生“活”起来地操作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让学生“活”起来地操作策略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侧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活”起来呢?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努力创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一、关注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抓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资料、识图等,进行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摆正位置,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只起引导的作用。
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
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两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是学生独立学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使用学案的填空部分,使学生对课文有了由面到线到点的认识。
在编写学案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最好运用提纲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解决,这种形式看似简单,但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认真阅读教材,分析课文,寻找答案,并深入的思索和探讨问题。
现在学生的时间实际上非常紧张,课下看历史的时间非常少,只能向40分钟要成绩。
第二阶段是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
在这一阶段尝试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创编和表演历史剧、游戏等。
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让历史课鲜活起来

让历史课鲜活起来历史课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认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并不高,很难让他们真正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如何让历史课鲜活起来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历史课鲜活起来。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交互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历史问题或者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让历史课更加鲜活有趣。
历史与文学、地理、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引用相关的文学作品、地理信息或政治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跨学科的课题或项目,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的历史学习者。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写作,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历史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例如分析历史材料、解读历史地图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让历史课鲜活起来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的参与、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历史课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历史身边事调查
1 还原历史 的血肉之躯 , 让 历 史 活 起 来
新版 的 历史教科 书内容简单 , 人 物 事 件等仅限于梗概 , 因 此 学 生 学 习 中兴 趣 点 少, 易感枯 燥乏 味 , 这 就 需 要 教 师 开 动 脑 筋, 广 泛 开 发 历史 资源 , 充实 到教 学 中 去 , 这样 , 不 仅 激 活 了 历史 , 更 能还 原 历 史 一 个 鲜活的血 肉之躯 , 让 学 生 深 刻 地 感知 历 史 带 给我 们 的 震 撼 和 思 考 , 激发情感, 净 化 心 灵! 如我在讲Ⅸ 甲 午 中 日战争 》 一课的“ 黄 海 大 战” 一幕时 , 为 了 更进 一 步 的激 发 学 生 的 爱 国之 情 和 渲 染 气 氛 , 我 剪辑 了 邓 世 昌坠 身 大海 , 为 国捐 躯 时 , 他 的 爱犬 “ 太阳” 奋 身 救主 , 冒着枪林弹 雨仍义无返顾 , 最后 , 邓 世 昌忍 着 巨痛 将 爱 犬 按 人 海 中 , 主 仆 共 付 国难 , 壮 烈 牺 牲 … …这 段镜 头 一 放 , 孩子 们 都哭了 , 当 即 表示 要 为 邓 世 昌报 仇 ! 讨伐 日 本侵略者 ! 痛 恨 清 政 府 的 无能 , 从 而 要 勿忘 国耻 , 学 习邓 世 昌等 崇 高 的 民族 精 神 , 发奋 读书 , 将 来为国家效力 ! 这节课 , 同 学 们 不 仅 牢 记 了史 实 , 而 且身 受 教 育 , 懂 得 了生 命 的意义 ! 历 史 活起 来 了 ! 催人 思 考 和 促 人奋
以往 的历史 课难以走 进学生 的心里 , 学生不欢 迎 , 原 因调 查 : 那 是 老 师在 诵 经 , 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历 史意 义 、 甚 至是 观 点也 要 强 加 记 忆 ; 老 师 很认 真 , 一 遍 又一 遍, 老 师倒是 不厌 其烦 , q 口声 声 为 我们 I 好, 是的, 不 能辜 负 老 师 的一 片 好心 , 背它, 只是 为 了考 试 得 分 , 剩下 的 离我 们 远 着 呢 , 都过 去 的 事 了 , 学 它 何用 ? 浪费心情 ! 听一 听 ! 学 生 们 对 历 史 学 科 的 无 视 与 厌烦难道不值 得我们深思吗? 这 种 机 械 化 的学 习 , 的确, 除 了得 点分 , 还 能 留 下 什 么? ! 留下 的 惟 有 扼 杀 老 师 和 学 生 的 时 间 , 那 是 在 图财 害 命 ! 完 全 背 离 了 历 史 学 习 的 本意 ! 而 历 史 教 育 的 本 意 那 就 是 对 人 性 的 培养和 对理性的呼唤 ! 使 学 生有 正 确 的 情 感, 懂 得生 命 的 价 值 ! 一个 民 族 忘记 历史 就 等 于 背 叛过 去 ! 如 著 名 史学 家 王斯 德 所 言 : “ 诚 如 个 人 如果 丧 失 了对过 去 的 一 切记 忆 , 将 无法 活 下 去 一 样 , 人 类 如 果 失 去 集 体 的 历史 记 忆 也 将难 以 生 存和 发 展 。 ” 为此 , 历史老 9 币必 须 要 查 摆 一 下 教 学 中 的过 失 , 找 到 有效 的方 法 , 让 我 们 的 历 史 课活起来 ! 真正 回到 他 的 育人 轨 道 ! 以 织历 史问题 的探 究 , 引导学生大 胆 发 言
在 如 今 的 历史 教 学 中 , 除 了 教 师 声 情 并 茂 的 讲 解 来 点燃 和 焕 发 学 生 的激 情 外 , 引 发 学 生 自主 的 探 究 问题 和 发 现 问 题 则是 更重要 的教 学手段 。 如 我 在 讲 授 《戊 戌 变 法》 一课时 , 仅 仅列 出提 纲 , 即兴起、 发展 、 高潮、 结 束 四个 阶段 , 之 后 让 同 学小 组 之 间 根据主线理顺重要的时 间、 人物、 事件等 , 然 后 再 走 进 史实 , 发现 问题 , 共想策略 , 与 先 辈 们 共 同 探讨 国事 , 于是 , 同学 们立 刻 来 了精 气 神 儿 , 从 公车 上 书 到 维 新 派 的 政 治 团体 的形 成 , 再 到 戊 戌 变 法 和 百 日维 新 的 失败, 直 到 评价 谭嗣 同的 死 , 大 家 提 问探 讨 延伸, 都 能 广开 言 论 , 各 持 己见 , 直抒 胸 意 ! 而 老 师 则 是把 握 整 体 , 引导 点 拨 , 真 正 的主 权 教给 了 学 生 , 开 发 了 学 生 的 思 维 和 创 造 力, 使 他 们 享 受 到 了学 习 的 快 乐 和 智 慧 的 充盈。 孩 子 们也 在 学 习 中 活 了起 来 ! 在 史论 的 结 合 中提 高 了认 识 , 形 成 了以 天 下 为 己 任 的崇高责任感1
面 临 困境 。 这样 , 利 用 历史 课 , 让 学 生 小 组 间按 单 元 出题 , 来 个一 单 元 一竞 赛 , 进行 历 史 知识 竞 答 的 活动 。 于是 , 各组 学 生 积极 性 上来 了, 认真准备 , 老 师帮 助 筛 选 , 从基 础 到提高 , 由必 答 到 抢 答 等 , 内容 多样 , 形 式 活泼。 在 知识 竞 答 中 , 孩 子 们 不仅 知 识 掌 握 全面 , 而且 培 养 了学 习 的 能 力 , 乐于参与 , 学 习的 潜 力 也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发 挥 , 团结 协 作的意识也 由此提高 了! 促 进 了学 生 的 全
样 的 方 法 和 策略 来 实 施 教 学呢 ? 那 就 是 让 历史 活 起 来 , 走 选学生心里 , 增 长智慧 , 促进 思考 , 升华感情 , 形 成 正 确 的人 生 现 、 价值观 , 使 学 生 的 生命 更精 彩 ! 曼有 意义 ! 关键 词 : 激活 历史 组织探 究 亲身体验 知识竞答 调查历史 激发感染 中图分 类号 : G4 2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l 2 ( c ) 一0 1 5 4 -0 1
2 0 1 3 NO 3 6 en F na Ec l u cat i on I n no va t 1 on Her a l d
如 何 让 历 史 课 活 起 来
科教论坛
生命教育理念下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的研 究
范 晓 英 ( 吉林 省大安 市红 岗子乡中学 吉林 大安 1 3 1 3 1 7 ) 摘 要: 在教学 中, 观察到很 多学生无论是对 老师对 同学, 甚至是对家长都很 漠然, 几乎 看不到感恩之心的体现 , 处处唯我 独尊, 社会 责任 感淡薄 , 生命 的 色彩和价 值黯 然 , 实 属教 育之 殇 , 教 育的根本价 值在 于 引导“ 人” 的 生成 ; 教 育 的全部 内容 应 当是“ 生命 意 艾的教 育” 。 而历史学科的育人 功效是 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 所 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历史 学科 的教 学, 有效地培 养有生命 力和 有价值 的学生, 那么采 用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