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名校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第01期)专题05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Ⅱ版)2014届高三语文名校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第01期)
专题05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1.(2014届东北三省四市协作体高三等值诊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曼希沃在踮着足尖走进来、撞见孩子坐在太高的键盘前面的那天,忽然心中一亮:“哦,神童!怎么早先没想到呢?这不是家庭的运气吗!他将来可以带着我周游德国,也许还能到国外去。
那不是又愉快又高尚的生活吗?”
一吃晚饭,曼希沃就马上把孩子赶到钢琴前面,要他把白天的功课复习三遍,直到他眼睛累得要阖拢来的时候,从此竟是每天如此。
克利斯朵夫很快就厌倦了,后来竟闷得慌了:他连去看看亲爱的河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的骄傲与自由都受了伤害,他愤慨极了,他决意不是从此不弄音乐,便是尽量的弹得坏,使父亲灰心。
这让他自已也不大好受,可是他的自由独立非托救不可。
从下一课起,他就实行他的计划。
他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把装饰音弄成一团糟。
曼希沃叫着喊着,继之以怒吼,戒尺也像雨点一般落下来。
克利斯朵走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忍着痛苦照旧乱弹。
曼希沃和他一样固执,发誓哪怕两天两晚的拼下去,也决不放过一个音,直到儿子弹准为止。
“爸爸,我不愿意再弹了。
”他鼓足勇气说。
曼希沃气得不能呼吸了。
“怎么!怎么!”他喊道。
“我不愿意再弹,因为我不愿意挨打,”克利斯朵夫大哭大叫地说,“而且,我不喜欢音乐!”
克利斯朵夫给赶到了楼梯上,又脏又暗、踏级都给虫蛀了的楼梯上。
天窗的破玻璃中吹进一阵风,墙上湿漉辘地全是潮气。
他一边哭一边照旧望着周围的东西,不久他站起来,窗子在吸引他,莱茵河在屋下奔流。
在孩子心目中,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是个不可思议的生物,但比他所见到的一切都强得多!什么也拦不住它,不分昼夜,也不问屋里的人是悲是喜,它总是那么流着,那样的恬然自得。
要能象它一样的穿过草原,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于与砂块上面流过,无愁无虑,自由自在,那才快活咧!
孩子全神贯注地瞧着,听着,仿佛自己跟着河一起去了……他闭上眼睛,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往前冲刺。
而多少首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象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上清脆的琶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苗……那些风景隐灭了。
河流也隐灭了。
只有一片柔和的、暮霭苍茫的气氛在那里浮动。
克利斯朵夫感动得心都颤抖了,凡是可怕可悲的事都没有了,什么都没
有了,只有一场轻飘的梦,一阕清朗的音乐,在阳光中浮动,好似室女座中的众星在夏季的天空闪烁。
然后,什么都隐灭了,一切形象都化掉了……一片汪洋,一线水波在天边颤动,——那是大海。
河向着海流去,海也向着河奔来,终于河流入海,不见了……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
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被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
时间流逝,黄昏隶了,楼梯那边已经黑了。
——小克利斯朵夫老是伏在窗洞边上,抹得乌七八糟的苍白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
他睡熟了。
他不得不让步了。
虽然英勇的抵抗极其顽强,终究给戒尺制服了,每天大部分时间他必须坐在这架刑具前面。
他自以为对音乐恨透了,但他拼命用功,那可不是单单为了怕父亲的缘故。
祖父有过几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老人看见小孙子哭,就郑重其事地和他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尚的艺术,为着安慰苍生,为人类增光的艺术而吃些苦是值得的。
克利斯朵夫一方面因为祖父把他当作大人看待而非常感激,一方面因为那些话跟他高傲的精神非常投合而是为感动。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印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
(节选自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热爱音乐——反抗弹琴——决定把一生献给音乐的情节,再现了他走上音乐之路的经历,引人深思。
B.曼希沃把贪恋玩耍的小克利斯朵夫闷在屋子里练琴,这使钢琴成了小克利斯朵夫的刑具,也使他开始在自由与音乐间挣扎。
C.“尽量弹得坏”“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就是因为小克利斯朵夫连看看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从而对练琴感到厌倦和烦闷。
D.黄昏时小克利斯朵夫“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E.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既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又有联想与想象,使富有音乐天赋的小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2】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3】小约翰·克利斯朵又决定把生奉献给“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请概述他反抗“无效”的原因。
(6
分)
【小题4】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能够取得音乐成就应该感谢父亲曼希沃,也有人说一个音乐天才几乎毁在父亲曼希沃的手里。
请选择其中一种看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从人物上看,性格固执的父亲,对小孩子自由个性的约束,为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演奏与创作打下了
【解析】
【小题1】
【小题3】
【小题4】
2.(2014届甘肃临夏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4分)
加州牛肉面
穿过“五月花”广场的时候,林郁急匆匆的脚步声第一次放舒缓了一些,还仰起脸迎着夕阳金色的余晖。
恰好教堂敲响礼拜的钟声,成群的鸽子从喷泉劲射的水柱旁掠过。
几位黑人摇滚乐手走过来,向他露出了好看的白牙。
今天是个美妙的日子。
林郁不禁哼着《美丽的加利福尼亚》,找了一家加州牛肉面馆,正经八百地坐在餐桌旁,接受美国女招待的服务。
一年多来,他一直在这样的馆子干洗盘子的苦差,至今也没有品尝出加州牛肉面和咱们兰州牛肉面有什么不同。
好了,总算幸运,他设计的小童凳,终于被一家儿童用品超级商场的老板点了头。
美国佬真痛快,看中了,一下就拿出5000套的订单。
在加州,成功往往在不经意之间。
同是武汉来的一位电脑工程师,为停车场晒太阳的小汽车设计了折叠式钢丝白布蓬,起了个俏皮的名字叫“汽车太阳镜”,从老美的钱包里掏出大把大把的钞票,如今开了两家公司呢。
回到寓所,林郁却不敢陶醉,伏在设计图上精心修改。
这是一组竹节、树兜、蘑菇形状的小童凳一个个富有中国园林的山野情趣,又有那么一点点西方抽象艺术的现代韵味。
或许,这就是美国佬乐意说OK 的妙处所在?
楼道里响起沉重的脚步声,接着响起沉重的关门声。
林郁知道,这是邻居——一位著名的台湾流体力学专家回来了。
他原来好风光,供职于一家高科技军火公司,年薪让大陆人想都不敢想。
偏偏“冷战”降下帷幕,经济萎缩,以高科技军火工业闻名的加州倍受打击。
他被炒了“鱿鱼”,这几天正被迫在街头擦皮鞋。
皮鞋,也需要流体力学吗?林郁觉得有点开心。
加州牛肉面真不容易吃啊!林郁为自己庆幸不禁抓起床头的拉力器使劲拉了一下,仿佛要试试自己的力量。
在用尽力气撑开最后一个回合时,他一眼瞥见床头妻子和女儿的照片,眼角一下迸出了泪花。
一切努力都十分顺利。
林郁同家乡的一家工艺品出口公司订了货,还点名挑选著名的星海钢琴厂承担油漆工艺。
他要让小童凳闪烁中国国漆的古典光彩,柔和而凝重,体现东方文化的高雅与悠远,征服加利福尼亚和整个美利坚。
样品很快送来加州,果然出色,宛如一套精致的工艺品。
国漆的光泽沉静温润,又拉出了木纹、竹斑……很适合贵夫人们去娇宠她们的小宝宝。
美国的童凳太没文化,不是一段粗糙笨拙的原木,就是冷冰冰的钢制组装品。
林郁特意借了台湾流体力学家的高级轿车,去超级商场送样并确定交货期。
他已胜券在握,让国内提前生产了5万套。
“NO,NO,”一位经销主管连连摇头,“林先生,你为什么修改设计,给这么有魅力的作品穿了一件多余的外衣?”
林郁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急忙托起一只“蘑菇”说:“瞧,只有中国才能制造出这么美妙的工艺品……”
“NO,孩子们不需要工艺品。
他们只需要最原始、最自然、最亲切或者能唤起好奇心而动手去组合的东西。
”
林郁懵了,只顾选择一些美丽的词语,夸耀中国的传统国漆工艺。
“NO,在我们美国人看来,越是漂亮的东西越不可靠。
顾客们有充分的理由这么怀疑:只有非常糟糕的木料,才用得着刷这么好看的油漆……尽管我个人对你们国漆工艺充满敬意。
”
……
林郁又找到了一家加州牛肉面洗盘子。
半夜三更,饥肠辘辘扒拉牛肉面时,他依稀觉得味道与中国的牛肉面不太一样。
抬起眼,窗外一派灯红酒绿。
加州不是他的家,但加州牛肉面还得吃下去,吃出味道来……
【小题1】阅读整篇小说,概括标题“加州牛肉面”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小说中写到了“五月花”广场、教堂晚礼拜的钟声、黑人摇滚乐手以及《美丽的加利福尼亚》的歌声,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正经八百坐在餐桌旁,接受美国女招待的服务”以及听说台湾流体力学家被炒了“鱿鱼”,上街擦皮鞋之后“就觉得有点开心”这些内容,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态?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小说,谈谈你对林郁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经历的“童凳“这件事,反映出重大的文化主题。
【解析】
【小题1】
【小题4】
3.(2014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下5月二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伤口
周海亮
着,尽量用口琴吹出悦耳并且连他坐在正午的阳光里,面前的细铁架上绑一只白晃晃的口琴。
他微笑
..
贯的曲子。
可是那曲子并不连贯,它断断续续,调子甚至跑出很远。
他端坐着,脸上露出抱歉
的表情,口
..
琴声却并不停歇。
旁边放一个红色的小塑料桶,偶尔有行人走上前来,往塑料桶里扔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
,对好心人,币。
他并不看行人,更不理会那个塑料桶。
他只顾吹他的口琴。
可是他的脸上分明有了感激
..
对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
和着曲子,他的脸上表情丰富。
人们注意到他肘部以下的袖筒空空荡荡,那袖筒随着他身体的微小动作而轻轻摆动。
男人带儿子横穿了马路。
他们站在不远处听他吹琴,男孩说:“那里有个人在演奏。
”男人说:“他是乞丐,他不过是在胡乱地吹口琴。
”男孩坚持说:“不,不,他在认真地演奏。
”
然后,男孩跟父亲要十块钱。
“ 什么?”男人吃了一惊。
“五块钱也行。
”男孩让了一步。
“你要给那个乞丐五块钱?”
“是,我想给他五块钱。
”男孩认真地说,“我们听了他的演奏,我们应该付钱……他那么认真,他没有胳膊……”
男人想了想,掏出五块钱递给男孩。
男孩捏着五块钱,向前跨一步,试图将钱扔进他面前的红色塑料桶。
“稍等”,男人说。
他将五块钱重新握到手中。
男孩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
”男人对他说。
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
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分不清是因了阳光的照晒还是因了男人的话。
他的嘴微张,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
”男人重复说,“你知道,现在骗子太多……我不想让我和儿子再一次受到欺骗。
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想证明你是乞丐……请你原谅我……”
“可是我不是乞丐。
”他说。
“你不是乞丐?”
“我不是乞丐。
我只是艺人——在大街上吹口琴的艺人。
”
男人不知是否应该把手里的五块钱扔进塑料桶。
他迟疑着,愣怔不动。
“我还是想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坚持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证明一下……”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然后,将嘴唇重新凑近口琴,吹起另一首曲子。
他似乎完全沉浸到自己的曲子里,对面前的父子二人视若不见。
男孩看着父亲。
他感到不知所措。
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
他拉起男孩,转身,往回走。
他们需要重新横穿马路。
身后的口琴声戛然而止。
“稍等!”他喊住父子二人。
他努力低下头,用牙齿咬开胸前的两粒纽扣。
一滴汗水恰在这时滑过额头,滴进他的眼睛。
他用一种艰难并且笨拙的姿势脱下身上的T裇衫,男人和男孩同时看到他丑陋并且可怜的残肢——的确,他的两个肘部以下,空空如也。
男人和男孩,同时愣住。
男人开始不安和尴尬。
男人说,“对不起。
”
他笑一笑,用牙齿仔细地系上胸前的两粒纽扣。
他抬头看看男人,对男人说,“请收回您的钱。
”
“ 什么?”男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请收回您的钱。
”他重复一遍,“我想您还是把我当成了乞丐——只有把一个人当成乞丐,才会在意他是否伤残……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我给您看我的胳膊,既非为了博取您的同情和怜悯,更不是为了得到您的五块钱……”
他用光秃秃的肘部指指面前的小男孩,说,“我把伤口展示出来,只是想让您的儿子相信,这世上,并非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是骗子;这世上,至少还有诚实……”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第一段中,“微笑”“抱歉”“感激”等词语,暗示“他”是乐观、诚实、守信的人,为下文情节展开铺垫。
B.“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因为,他受到男孩的影响,开始同情可怜“他”;同时,他与男孩需要重新横穿马路,赶路。
C.男孩坚持要求父亲给“他”钱,是因为“他”没有胳膊。
男孩父亲要求看看“他”的胳膊,是因为怕再次受到欺骗。
D.当“他”展示出那丑陋并可怜的残肢时,“男人开始不安和尴尬”,不安和尴尬的是,“男人”曾经误会了“他”,认为“他”不劳而获,为博取同情和钱财而装作残疾。
E.小说以“伤口”为标题,含义有三:一是文中的“他”伤残;二是提醒我们不要伤及别人的自尊;三是人们面对弱者不愿轻易施以善心,因为生活中的欺骗给人们心灵造成了创伤。
【小题2】男人要看一看“他”的胳膊,一开始“他”不同意,后来为什么又把伤口展示出来?(6分)
【小题3】小说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4】善良和悲悯是人性中的“黄金”。
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从不同角度,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8分)
【答案】
持一颗童心,让善良与悲悯来温暖人们的心灵,温暖这个世界
【解析】
【小题1】
【小题3】
4.(2014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上学段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奸臣
安勇
岳小湖第一次带秦松回家时,岳忠良正坐在桌子边,守着半导体听《岳飞传》。
岳小湖把秦松推到他面前,满怀期待地喊了一声爸,说,这就是小秦,秦松。
岳忠良从秦松的头看到脚,又反过来从脚看回头,
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秦松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礼物递过去,礼貌地叫了声伯父。
岳忠良没接东西,鼻子里哼了一声,站起身,拂袖而去,把秦松晾成了一根呆木头。
半导体里的说书人“啪”一拍醒木,吓得他浑身一抖。
这时,岳忠良去而复返,秦松以为有了希望,讪笑着喊声“伯父”。
岳忠良抓起桌上的收音机,又冷冷地哼了一声。
那天,一直到秦松离开,就再没见到岳忠良。
几天后,秦松心事重重地问岳小湖,你爸他,是不是看我不顺眼?岳小湖听他这么问,就笑成了一团,说,我爸说你长得像奸臣,将来要变成秦桧。
当天晚上,秦松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个钟头,到底也没弄明白他和奸臣究竟有什么关系。
但从此,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来。
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
一年后,在秦松和岳小湖的婚礼上,岳忠良借着酒劲,拍拍秦松的肩膀说了四个字:好自为之!秦松咬咬牙,在心里回了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
秦松为了尽量远离奸臣,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表现得特别出色。
不时地,秦松会问岳小湖,你爸还认为我会变成奸臣吗?岳小湖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爸说了,你迟早有一天要当奸臣。
秦松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不久就提拔他当了科长。
秦松把喜讯带回家,岳小湖很兴奋,岳小湖的母亲也很兴奋,两个女人张罗着要庆贺一下。
岳忠良却面沉似水,冷冷地说,这不是什么好事,秦桧也是个当官的,可陷害忠良,祸国殃民。
五年后,秦松当处长时,表现得很平静,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
但岳忠良仍然不依不饶,自言自语地说,官越大越危险,路还长着呢,从量变到质变,只是时间问题!
多年来,不管身在何处,秦松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像刀子似的盯着他看,时时刻刻都让他如坐针毡,如履薄冰。
开始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终于想清楚了,是岳忠良给他下的奸臣结论始终在监视着他。
岳忠良的手好像就悬在他的头顶上,手里拿着一顶写着奸臣的帽子,如果他稍不留意,这顶帽子就会扣到他的脑袋上。
又是几年后,秦松当了局长。
但他越是不断的升官,岳忠良就越是认定他离奸臣又进了一步,甚至岳忠良还倚老卖老装糊涂,不时地把秦松的名字喊成秦桧。
有时候岳忠良不理秦松,模仿说书人的语气对着空气来一句:秦桧,你这个奸臣!
秦松局长多年来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每次只要心里稍微动一点坏念头,耳朵边就能听到有人喊他秦桧。
那声音沙哑低沉,还带着点幸灾乐祸。
秦松每次都是咬咬牙,战胜了诱惑,暗自说一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秦松当了二十五年官,始终清正廉洁,金钱美女都不沾边儿。
秦松五十三岁那年市里发生了一桩大案。
一位副市长跳楼身亡,紧跟着一大批领导干部纷纷落马。
全市八大局有六个局长被撤职查办,秦松是幸免的两人之一。
秦松得知这一结果后没有喊司机,跑着去了医院。
八十高龄的岳忠良,像枯木头似的已经在医院躺了一个月。
秦松拉着岳父的手涕泪横流,说,如果不是你老人家用特殊的方式警告了我二十八年,现在我就……
岳忠良又奇迹般地活了两年后去世。
在临死之前,秦松问他,现在你承认自己看错人了吧?我秦松是个好人,不是奸臣。
岳忠良盯着秦松看了很久,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没看见你变成秦桧,我死不瞑目!说完,就睁着眼睛离开了人世。
岳小湖遵照父亲的遗嘱,把骨灰盒摆在了她和秦松的家里。
遗嘱里还有句话,她没敢告诉秦松----就算死了,我也要看到这家伙变成奸臣的那副嘴脸!
料理完岳父的丧事后,秦松就办理了退居二线的手续。
不再做领导的秦松每天都有很多时间,不时地他就会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问,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秦松能始终保持廉洁之身的秘诀是什么?----监督的力量!一个偏执的岳父,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成就了一个谨慎为官的女婿。
B.文中写岳忠良时用了“面沉似水”“倚老卖老装糊涂”“幸灾乐祸”等词语,以及“哼”“拂袖而去”等动作来表现他的“冷酷”和对女婿的“挤兑”,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小说中两次写“秦松咬咬牙”,写出了秦松强烈地证明自己的愿望以及他坚持的毅力,也为后面写秦松如何做人埋下伏笔。
D.文章在老人之“言”与秦松之“行”的拧拗之间展开,看似有悖情理,让人对老人的偏执啼笑皆非。
但事实上,包裹在“岳父”冰冷外表里面的刻薄,才是大爱。
E.文章在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冷酷严厉的“岳父”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深远的思考:人需要监督,社会也需要监督!
【小题2】小说开头写岳忠良听《岳飞传》有何作用?(6分)
【小题3】“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来。
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
”秦松都已格外谨小慎微了,岳忠良为何还这么认定秦松是奸臣?(6分)
【小题4】小说结尾秦松“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句,你说说,咱们俩到
底是谁错了”,请问你认为他们俩谁对谁错?说说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即可)
【解析】
【小题1】
5.(2014届贵州遵义新舟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迁
新闻联播已经开始了。
看着电视里出现了从天空飘飘飞落的雪花,他自语道:“我的老家,也该是隆冬了。
”妻子是未见过雪的南方女人。
她问:“你老家冬天里也是冷得窗玻璃都结冰吗?”
透过窗玻璃清晰地望见了窗外昏暗中的一片绿色。
他幽幽地说道:“是的,冬天里窗玻璃都开花。
”
“开花?”妻子问:“窗玻璃怎么能开花呢?是贴的那种剪纸花吧。
”
他觉得不好回答,他已经有十年没回北方的老家了,老家寒冬里开在窗玻璃上的花,已经在黯然流逝的记忆里开始融化,小溪流水般地奔向远方……他说:“不,不是剪纸,是在窗玻璃上结成的冰花,只有寒冷的北方冬天里才能生成,很美,很漂亮。
”
他突然跳起来,激动不已地说道:“我要回老家,看看老家的窗花。
我回来告诉你窗玻璃是怎么开花的。
”
妻子不跟他回去,他一个人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又倒了两次汽车,才回到老家。
年迈的母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已经有十年没有见到儿子了,但她每年都会收到儿子寄给她的一大笔钱。
他对母亲说,儿媳要跟回来看你,我没让。
母亲笑笑说:“看我干什么,咱这儿还不冻坏她。
”母亲仔细地端详着他的脸,满意地说:“她对你好吧!”他使劲地点点头。
母亲说:“那就好。
”
从他一进屋的那一刻起,母亲就不停地烧炕。
母亲把炕烧得烫烫的,热得他都不敢用手摸。
他问母亲:“早晨的时候,窗玻璃还结冰花吗?”母亲迟疑了一下,说:“结,还是很厚的一层。
这儿比不得南方……”他欣慰地笑了。
他一夜睡得踏实、香甜。
梦中,他回到小时候,一觉醒来,天总会大亮,屋里的凉气却使他赖在暖被窝里不愿起来,直到在母亲“太阳已经照屁股”的笑骂中飞快地穿上母亲已经用被窝捂热了的棉袄棉裤……
他醒来时,天真是大亮了。
屋里是温热的,炕还热得有点烫脊梁,根本就感觉不到一丝儿凉气……他慌忙地坐起身来,看见了清晰透亮的窗玻璃,怎么没有结冰花呢?他想,明天他醒得早一些就是了。
入夜,他被一阵轻微的瑟瑟声闹醒了。
他看见一丝火光从灶间透出来。
他慌忙地跳下炕来,扑向灶间,他以为失火了。
扑进灶间……他瞧见母亲正往灶口里添柴,红红的火光映着母亲一张慈祥而又苍老的面容……那一直热得烫手的火炕,原是母亲夜间在不断地烧着柴火。
母亲看见他,立刻大叫起来:“快进去,快进去!冻着!”母亲推着他回到了热乎乎的被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