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0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02
总结词:该条约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进行了规定,要求成员国加强对作 者权益的保护。
03
详细描述:该条约要求成员国加强对作者权益的保护,包括对人工智能生成物 的著作权。成员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作者对其创作的人工智能生 成物享有著作权。
王迁. (201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的可版权性分析——以“深度伪 造”技术为例. 现代法学, 39(6),
50-61.
吴汉东. (2018). 人工智能时代的 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36(3), 1-10.
张今杰. (2019). 人工智能创作物 的著作权法保护——以机器学习 与生成式对抗网络为视角. 时代
02
人工智能生成物概述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定义
01 人工智能生成物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各 种形式的作品,如文字、图像、音乐、视频等。
02 这些作品是由人工智能算法自主创作完成的,而 非人类作者直接参与。
0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自主创作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 人类的间接参与或干预。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分类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02 总结词:该法规定,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著 作权,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物。
03 详细描述:该法规定,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 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人工智能生成物属于 作品的一种,因此作者对其享有著作权。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
的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 作权应该归属于人工智能本身。因为人 工智能是一种能够自主思考和创作的智 能实体,它所生成的作品是自主思考和
创作的成果。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侵权风险是指,在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中,可 能会出现对其他已有作品的侵权行为。
由于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是自主思考和创作的成果,因此在生成过程中 可能会涉及到对已有作品的引用或借鉴。如果缺乏有效的著作权管理机
强化技术手段:通过采 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如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加 密技术等,对人工智能 生成的作品进行管理和 保护,防止侵权行为的 发生。
建立著作权管理系统: 建立有效的著作权管理 系统,对人工智能生成 的作品进行登记和管理 ,确保著作权的合法性 和有效性。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 公众的著作权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著作权的 认知和意识,促进著作 权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使用权
使用作品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 、表演、展示、播放、改编等。
转让权
授权他人使用或者转让作品的权利 。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与侵权责任
保护期限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 其死后50年。
侵权责任
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 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07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人工智能生成物不能被视为现有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因为它们没有满足“原创 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创作过程是算法和数据的结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行 为。
现有的著作权法体系在处理人工智能生成物时面临挑战,需要新的法律框架或修改 现有法律来应对这一挑战。
详细描述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普遍认为,作者对其创作的人工智能生成物享有著作权,但具体保护方式和 范围存在差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也规定了作者对其创作的人工智能生成物享有著作权,但在 具体实施上较为严格,对于未经授权使用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06
典型案例分析
Case C-676/18(欧盟法院)案
法学, 17(2), 52-60.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工智能生成
• 引言 • 人工智能生成物概述 • 著作权法基本概念 •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 •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目录
• 典型案例分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进步,生成物变得更加 丰富和多样化。
总结词:该通知要求加强对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的保护,包括对人 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
详细描述:该通知要求各网络平台加强对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的保 护,包括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对于未经授权使用的人工智 能生成物,版权管理部门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国内外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比较分析
总结词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均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进行了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一定差异 。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新的法律框架 或修改现有著作权法,以适应人
工智能生成物的特殊性质。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索人工智能生 成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鼓 励创新和保护原始作者的权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人工智 能生成物的复杂性和法律保护的
平衡问题。
0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欧盟法院在C-676/18案中明确了人工智能生成物不具备原创性,因此不能被授予著作权。
详细描述
欧盟法院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在生成作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仅仅是根据预设算法 和数据集进行创作,缺乏创造性选择和判断能力。因此,这些生成物并不满足著作权法中的原 创性要求。
中国“小冰”诗歌侵权案
总结词
在中国“小冰”诗歌侵权案中,法院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作品不能独立享有著作权,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 得法律保护。
详细描述
虽然人工智能“小冰”能够根据预设算法和数据集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但这些作品缺乏原创性 和创造性。因此,法院认为“小冰”不能成为著作权法上的主体。然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小冰”生成的诗 歌作品进行保护,例如可以将其作为计算机软件的作品进行保护。
制,就可能会出现对已有作品的侵权行为。
此外,如果人工智能的开发者或使用者没有得到合法的授权或许可,就 可能会在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中使用其他人的作品,从而造成对著作权 的侵犯。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05
针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 著作权问题,可以采取 以下措施进行保护
加强立法:通过制定相 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人 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 归属和保护范围,为著 作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 据。
根据生成方式和特点,人 工智能生成物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基于规则的生成物:这类 生成物是根据预设的规则 和算法进行创作的。
基于数据的生成物:这类 生成物是根据已有的数据 进行学习并生成新的数据 。
自主决策生成物:这类生 成物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 自主决策和判断生成的。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 以下几个阶段
04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
题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是指 ,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作品中,谁应 该是该作品的著作权所有者。目前,这 个问题在法律上尚存在争议,没有明确
的答案。
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 权应该归属于人工智能的开发者或使用 者。因为他们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拥有者 和使用者,对作品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
美国“Alice”案
总结词
美国“Alice”案确立了判断作品是否为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性标准,即作品需要 具备一定的创造性。
详细描述
在“Alice”案中,法院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并不具备足够的创造 性,因此不能获得著作权保护。但是,如果这些代码在生成过程中融入了人类的 创造性判断和选择,则有可能满足独创性标准而获得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的定义与性质
01
著作权定义
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 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 02
著作权性质
著作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地域性和 时间性的特点。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
发表权
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
决定作品署名方式的权利。
修改权
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
02 著作权制度面临挑战
传统的著作权制度面临新的挑战,无法有效保护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
03 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性
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是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文化创 新的重要基础。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合 理的著作权保护策略。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法律分析等方法,对人工智 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技 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开始
出现基于规则的生成物。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技 术刚刚起步,主要应用于简单的计算 和数据处理任务。
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技 术已经成熟,出现了基于数据和自主 决策的生成物,并且广泛应用于各个 领域。
03
著作权法基本概念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05
分析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总结词:该公约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进行了明确规定,成员国必须遵守。
详细描述:该公约规定,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享有著作权,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物 。成员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