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临床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外源性ATP在与镁离子(Mg2+)合用时比单纯应用ATP有效。
Mg2+与ATP合用,能防止外源性ATP和血浆二价阳离子形成络合物,延缓其在体内快速
脱氨基和去磷酸化作用,增加细胞膜对其的通透作用。
磷酸腺苷氯化镁能维持细
胞膜内外环境较高浓度的ATP,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对三磷酸腺苷氯化镁的临
床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临床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155-02
三磷酸腺苷(AT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效果已被肯定,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商品名:艾诺吉)能明显加强ATP的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内科、
内科、外科、传染科、肾病科、肿瘤科的疾病治疗中。
1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主要作用机制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尤其是线粒体内,使缺血、
缺氧的线粒体的能量得到补充,提高ATP转移酶的活性,启动ATP的再合成,抑
制ATP的分解,减少了次黄嘌呤的产生,从而使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
2 临床应用
2.1 心脑血管内科
2.1.1 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损伤、脑血管意外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进入细胞,补充能量,提高ATP转移酶的活性,启动ATP
的再合成,抑制ATP的分解,减少次黄嘌呤的产生,使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又
使清除氧自由基的主要酶SOD的功能得到保护,使其得以发挥作用。
2.1.2 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硬化、缺血性心
脑血管病后遗症、心率失常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供给线粒体能量,启动ATP合成,激活自由基清除系统,
恢复细胞结构和功能。
唐中坤[1]研究了三磷酸腺苷二钠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效果,结果表明,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代替腺苷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率为96.0%,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10%。
王雪菲等[2]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三磷酸腺
苷二钠氯化镁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总
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治疗组的体征变化以及心
电图、心肌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2.2 内科
①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梁远兵等[3]研究了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及时对机体补充镁可阻断COPD某些病理缓解,启动恢复细胞功能。
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③肝脏热缺血: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可向肝细胞提供能量,延长肝门阻断后肝组织的耐受时限,也可以避免用低湿液灌注保护肝脏热缺血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
生化及凝血机制方面的紊乱。
④进行性肌肉萎缩:三磷酸腺苷氯化镁能改善因肌细胞的某种遗传性代谢缺陷所致的细胞酶减退。
⑤眩晕症、神经性耳聋:⑥白
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⑦低镁血症、电解质平衡失调:⑧出血、败血症:机体在烧伤、出血或败血症等应急状态下,免役功能受到抑制。
2.3 外科
①心、脑、神经、外伤、骨科、胃肠、肝胆手术以及其它大型手术:②先
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③体外循环、器官移植:④第三腰椎横突
综合征:⑤烧伤:机体在烧伤、出血或败血症等应急状态下,免役功能受到抑制。
2.4 传染科
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向细胞直接供能,并启动ATP
再合成,减轻缺血细胞的损伤,维持细胞器的完整性,防止血窦内微小血栓阻塞,改善微循环,减低肝缺血后血清ALT水平,对肝组织有保护作用。
2.5 肾病科
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脏疾病: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使缺血后的
肾细胞线粒体内积聚的大量游离脂肪酸和Ca 2+降至正常水平,提高ATP转移酶
的活性,启动ATP的再合成;防止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组织中Na+-K+-ATP酶
和Ca2+-Mg2+-ATP酶活力的减低,消除细胞内Na+蓄积和K+丢失,降低Ca2+浓度,从而消除线粒体肿胀、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引起肾组织的一系列损伤。
2.6 肿瘤科
ATP-Mg2+恢复细胞钠、钾、钙泵功能,减少Ca2+的内流和K+的逸出,改善
癌症患者细胞普遍缺钾的现象;还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合成、释放。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对化学疗法栓塞引起的靶器官损伤、阿霉素等药物对心脏的毒
性反应等有积极的修补、保护和解毒作用。
此外,局部Mg2+导入还有放射增敏
作用。
3 小结
综上,三磷酸腺苷氯化镁产品稳定性高,ATP含量高,具有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特点,镁与腺苷三磷酸结合能显著加快腺苷三磷酸的各种反应,能
通过激活各种酶系,调节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
步开展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研究,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积累临床数据、提供理论
依据。
参考文献
[1]唐中坤. 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代替腺苷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319):79.
[2]王雪菲, 冯映真. 左卡尼汀联合ATP-MgCL2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4, 36(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