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2019版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朔方(shuò)迸射(bìng)忏悔(chàn)目光灼灼(zhuó)
B.污秽(huì)虐待(lüè)犀利(xī)长吁短叹(xū)
C.稽首(qǐ)罪孽(niè)执拗(niù)夜阑(lán)人静
D.雷霆(tǐng)鞭挞(dá)踌躇(chú)海誓山盟(méng)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惶眷恋千锤百练无精打彩
B.矫健瞭望心驰神往可见一般
C.逶迤募集脍炙人口据理力争
D.颓唐狼籍莫明其妙气势汹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窗外(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
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
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鸦雀无声、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
王老师不住地点头微笑,“嗯,不错。
”
正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你看,窗外。
”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
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
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老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
”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完呢。
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
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女的。
”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
“胡扯!”王老师发怒了。
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
”然后,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3 . 请根据小说内容,在空白处补出对应的情节。
(1)老师课上讲岳飞故事—(2)—(3)学生对老师的行为感到困惑——(4)
4 . 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 . 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义?
6 . 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如何劝说校长。
(言之有理,不少于50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种相反的体验是“信息收缩”。
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应该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与甄别,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②在信息的狂涌中,有些人置身迷宫之中而束手无策,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1);只会浅阅读、浅吸收,(2),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这样的“认知取向”,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③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首先,我们要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
的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不能只喜欢走捷径,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应该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作深入思考。
不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还应该有不甘做“信息传播者”而愿做“思想瞭望者”的志趣。
④其次,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
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我们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
在这种不断“防止”的过程中,形成了思考的能力。
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
正如叔本华所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⑤最后,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
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
所以面对碎片化信息,需要我们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芜杂化信息,更需要系统地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而不仅是否定肯定,而要理解分析。
⑥“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
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
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7 . 第①段中加点词“信息收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8 . 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第②段横线处。
A.不善思考B.不愿思考
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1)______;只会浅阅读、浅吸收,(2)______,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9 .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论点:______
(1)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原因
(2)______
①______
②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
③______
10 .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生活中人们把自己的头脑当作别人思想“跑马场”的现象相当普遍。
B.不做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应做“信息传播者”和“思想瞭望者”。
C.在容易获得信息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
D.面对海量和碎片化信息,只有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11 .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
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出自《醉翁亭记》
(乙)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①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②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③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④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⑤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窃:私下。
②境:指边境。
③幸:宠爱。
④束:捆绑。
⑤肉袒伏斧质:肉袒:脱去上衣,露出上体。
斧质:古代杀人刑具。
1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负者歌于途(______)
(2)临溪而渔(______)
(3)使人遗赵王书(______)
(4)窃计欲亡走燕(______)
13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4 . 乙文中蔺相如“宜可使”的原因是什么?
15 . 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描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与太守醉等场景,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B.两文中“宴酣之乐”“患秦兵之来”“以此知之”里“之”的用法与意思各不相同。
C.乙文中的缪贤身为宦官,却能举荐门下客蔺相如为国效力,体现了他的胸怀与气量。
D.甲文主要用直接描写来呈现游乐场景,乙文则同样用直接描写来刻画蔺相如的特点。
四、情景默写
16 . 诗词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5)“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
(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6)红、黄、绿,这些色彩往往带给人春意,让人心情愉悦。
请写出含有这些色彩中的一个或几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7 . 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作中充满了抗击金国的豪情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B.本词作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患和抗敌斗志遭压迫的苦闷;
C.本词作中对孙权的赞颂是为了激励当朝统治者,要奋发图强,收复失地;
D.本词作对孙权的赞颂,暗讽当时朝庭的无能,不但不能收复失地,连江南也要保不住了。
18 . 神州指中国,这里指________;兜鍪指头盔,这里指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19 . 优美的歌曲配以优美的画面就是“MTV”,优美的诗篇配以优美的画面就是“诗歌TV”,下面是一位同学给《乡愁》的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编写的“诗歌TV”拍摄文字脚本: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
如豆的灯火摇晃着,映照着他湿润的双眼。
窗外,月光清冷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张邮票,信封上,写着母亲的名字----他会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依偎母亲怀抱的温馨?是倾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依恋,还是应答母亲日日家门口的翘盼?……
他粘贴的哪里仅仅是一张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的遥遥思念;他邮寄的哪里仅仅是一封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赤子之心!
请你从《乡愁》的另外三节中任选一节,编写“诗歌TV”拍摄文字脚本。
七、名著阅读
20 . 走进名著。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
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此书曾易名《西行漫记》。
该书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上面提到的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
八、综合性学习
21 . 决定开展“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的主题活动。
校团委为响应号召,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
(2)校团委在校内组织了一支“我是文明小交警”的志愿者队伍,你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护交通秩序。
当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样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3)活动中,孙明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
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县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5分)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删去,把“”改为“”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
(只填序号)
九、作文
22 . 作文。
走过年少调皮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以“________________依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情景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