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 经济社会条件、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和 自然科学条件是什么?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以 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 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 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 经学,和尚们聚精会神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 左右摇晃。一个和尚说:“那 幡在动呢!”另一个和尚却说 :“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 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 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 “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 你们的心在动呀!”
系
思维和存在的
问
同一性问题
题
不可知论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大体
思 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
考 题
各自都有哪些特征?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 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火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
系统化
philos +sophia →Philosophia
哲学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 本观点。
•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ppt课件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 全面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5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1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 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四方上下曰宇,
佛教
往古来今曰宙。”
“过去、现在、将来为
尸子
世,八方上下为界。”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过去
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全书基本框架】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第二章
认识论
第四章
唯物的辩证法 第三章
历史唯 物主义
第五、六章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具体科学
哲学
部分世界
整个世界
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 与物质)
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特点, 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 一。
哲学 问题
世界本原 存在状态 历史观
近代唯物论 近代唯心论 马哲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辩证唯物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4
三、马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达尔文
30
思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 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和存在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时间和空间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4、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5、人的意识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观念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8、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 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10、发展的实质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9、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 “擅苗助长”的事例是(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原第一章-PPT精选
•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 • 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创 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 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公孙龙
飞鸟之景, 未尝动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探寻宇宙之砖,即探讨世界的本质并且最终归 结为物质,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这又 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探索过程。
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物质”这个世界本原的理解 和说明经历了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及现代 辩证三个阶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物质世界和实践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 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 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 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 论基础。
philosophia”
慧
,
即
“
爱
智 ”
追12
哲 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
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 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乐、荣辱 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哲学是:()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 )B.结构性()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PPT课件
23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 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 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 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 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0 60
形而上学
世 界
辩证法
发展的观点
是
承认矛盾
怎
样
孤立的观点
的
问
形而上学
静止的观点
题
否认矛盾
13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4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 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是历史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 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 是历史唯心主义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 互联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握世界发展中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 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发展自身。
56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联的系实—质相:互新作事用物—的运产动生—和变旧化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上指升合或乎前历进史—前进发方展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下指降丧或失后历退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5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6
工蜂
雄蜂 蜜蜂
蜂王 蝴蝶 昆虫 动物
斑马
世界是多样的,
花草
生物 石油
有机物 水
又是统一的,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原复习课件(第一章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
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 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 是相对的。 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 即静中有动;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 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
• 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 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 共性的概括。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 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
高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E=MC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四、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精神能否反映物质 ——认识论(epistemology)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 可知论(knowability)与 不可知论(agnosticism)的标准。
(RSS) (CPS) (CSS)
(DCS)
第一章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呢?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一章ppt课件
1. 世界观与哲学
(1)什么是世界观
•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 本的观点。世界观也叫宇宙观,二者是同义词。
• 世界观就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带有整体性, 二是带有根本性。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 哲学就是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人们关于世界普遍本质 的观点,这是世界观;人们 用这种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 识和实践,去观察、分析和 处理各种问题,它就又是方 法论。
•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表现 出什么样的世界观。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世界观 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 的一致性
(3)什么是哲学
*哲学不是世界之 外的遐想,而是现世 的智慧。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 论表现,或者说, 哲学是系统化、理 论化的世界观。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
• 古希腊德漠克 利特的原子论
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 成就与局限性
• 成就: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 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本 原,在根本点上是正确的。
• 局限性是: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 的猜测,在当时并不能被科学证实;第二, 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 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辩证 法
形而 上学
唯物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1)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 物质观
• 基本观点: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 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 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 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 形态。
马原理概论第一章1试题和图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进展规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大体原理;着重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实践的大体观点及其内涵;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大体规律和全然方式;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进展观、历史观和人一辈子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
二、逻辑结构三、内容要点(其中带﹡的为重点问题)﹡1.哲学的大体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哲学大体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和时空观。
4.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托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马克思主义是完全的唯物主义,不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6.从实践动身明白得社会生活的本质:全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动身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全然要求。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联系和进展。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而要求人们确立与培育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擅长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永久进展原理:事物是永久进展的,从而要求人们确立与培育永久进展的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进展的全然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推动事物进展,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及其彼此关系的原理是明白得矛盾学说的关键,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然方式。
1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质量规定性,度的原理与适度原那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表现了事物进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3.度的原理与适度原那么。
﹡14.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确信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否定是事物进展的关键环节,揭露了事物进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确信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 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 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 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 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
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3、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 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 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 趋势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2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 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 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 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4、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 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 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 有(B)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9、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 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C)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说的错误 在于它割裂了( A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 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 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 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21、“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的思维方法是(A)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 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 学道理是(D)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9、《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 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 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D)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二元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 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C )
A.普遍矛盾 B.基本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8、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
关键在于( D)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把握事物的度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3、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 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 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C)
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 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 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 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
统一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7、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 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 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C)
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
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
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9、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 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C)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第一章 单选题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 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 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 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5、“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 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技,语人曰吾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 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 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C)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