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教案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教学设计1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学生口答三视图。
师生共同完成长方体的三视图。
新知的初步应用。
做四道中考链接题
在PPT上展示练习,先由学生思考,后由教师讲解。
做中考链接,学生从而知道三视图在中考中的难题程度。
(五)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谈谈你爱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由学生进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
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2在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2)正确理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学习者分析
29.2三视图 教学设计
学科
人教版
章节
第二十九章 第2节
学时
1节课
年级
九年级
课的名称
29.2 三视图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会从投影角度深刻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几何体组合的三视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活动,积累学生的观察、想象物体投影的经验。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位置及各部分之间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作业:课本77页3
由学生进行总结
通过这几道题的做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
课后反思
三视图: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物体样子,所以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
从前向后看到的视图叫正视图(主视图)。
《29.2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教案、导学案
29.2 三视图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教学目标】1.能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等;(重点)2.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面积、体积等方面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已知某混凝土管道的三视图,你能根据三视图确定浇灌每段这种管道所需混凝土的体积吗(π=3.14)?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类型一】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已知如图为一几何体的三视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若从正面看的长为10cm,从上面看的圆的直径为4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结果保留π).解析:(1)根据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可以确定该几何体是圆柱;(2)根据告诉的几何体的尺寸确定该几何体的侧面积即可.解:(1)该几何体是圆柱;(2)∵从正面看的长为10cm,从上面看的圆的直径为4cm,∴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cm,高为10cm,∴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2πrh=2π×2×10=40π(cm2).方法总结:解题时要明确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高.【类型二】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如图是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解析:先由三视图得到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分别表示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减去上面的长方体与下面的长方体的接触面面积即可.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上面的长方体长6mm,高6mm,宽3mm,下面的长方体长10mm,宽8mm,高3mm,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3×8+3×10+8×10)+2×(3×6+6×6)=268+108=376(mm2).答: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376mm2.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根据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等相关数据值,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几何体的面积.注意:求解组合体的表面积时重叠部分不应计算在内.【类型三】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某一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是半径为1的半圆以及高为1的矩形;左视图是半径为1的四分之一圆以及高为1的矩形;俯视图是半径为1的圆,求此图形的体积(参考公式:V球=43πR3).解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几何体的形状为下部是底面半径为1,高为1的圆柱,上部是半径为1的14球组成的组成体,代入圆柱体积公式和球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由已知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下部为圆柱,上部为14球的组合体.由三视图可得,下部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1,则V圆柱=π,上部14球的半径为1,则V 14球=13π,故此几何体的体积为错误!.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首先要根据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等相关数据值.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几何体各部分的体积并求和.【类型四】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面积或体积的实际应用杭州某零件厂刚接到要铸造5000件铁质工件的订单,下面给出了这种工件的三视图.已知铸造这批工件的原料是生铁,待工件铸成后还要在表面涂一层防锈漆,那么完成这批工件需要原料生铁多少吨?涂完这批工件要消耗多少千克防锈漆(铁的密度为7.8g/cm3,1kg防锈漆可以涂4m2的铁器面,三视图单位为cm)?解析:从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这个几何体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呈一个T字形状.故可以把该几何体看成两个长方体来计算.解:∵工件的体积为(30×10+10×10)×20=8000cm3,∴重量为8000×7.8=62400(g)=62.4(kg),∴铸造5000件工件需生铁5000×62.4=312000(kg)=312(t).∵一件工件的表面积为2×(30×20+20×20+10×30+10×10)=2800cm2=0.28m2.∴涂完全部工件需防锈漆5000×0.28÷4=350(kg).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和求几何体的面积;关键是得到几何体的形状,得到所求的等量关系的相对应的值.三、板书设计1.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2.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3.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本节重在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探究其实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三视图中相关数据的对应关系,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29.2 三视图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第3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教案)
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已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情感态度】通过研究三视图,研究我国著名建筑物的三视图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猜想和归纳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一、复习提问1.如何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例如:球,棱柱,棱台等);2.三视图与其几何体如何转化.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已知左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根据图中尺寸(单位:m),求该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解该几何体是正三棱柱,由正视图知正三棱柱的高为3cm,底面三角形的高为3cm.则底面边长为2cm,故S底面面积=)2=3÷cm(232S侧面面积=2×3×3=18 (cm2)故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S = 2S底面面积十S侧面面积=)2+183(2cm三棱柱的体积是V=)3=3⨯cm(333【教学说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几何体表面的面积,它表示几何体表面的大小,体积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先将直观图的各个要素弄清楚,然后再代公式进行计算.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将几何体的各个面的面积相加求得;求体积是将几何体各个部分的体积相加求得,那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假设没有给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只是给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我们怎样解决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呢?此时应首先将该三视图转化为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弄清给出直观图的各个要素,再代公式进行计算思考如何求出四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解答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 【总结归纳】求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时候容易出错.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长方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A.52B.32C.24D.9【分析】由主视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高分别为4和3,由俯视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分别为4和2,因此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3、2,因此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4×2×3 = 24(平方单位)【答案】C【教学说明】三视图问题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高频考点,一般题目难度中等偏下,本题所用的知识是:主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和高,左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宽和高,俯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例2 将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36 cm2B. 33 cm2C. 30 cm2D. 27 cm2【分析】算表面积应该从六个方向去计算,不要忽视了底面.【答案】A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发现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要先将三视图转化为其几何体的直观图,分清楚直观图中的几何要素,然后再代公式进行计算;特别要分清几何体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平时多动脑筋,挖掘与题目相关联的知识点.1.布置作业:从教材Pm〜1。
由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由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的定义和三视图的含义。
2.能够从三视图推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3.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三视图的意义和关系。
2.掌握如何从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1.判断三视图是否正确,正确理解三视图的合成。
2.从三视图还原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立体图形的定义和基本元素,例如棱、面、顶点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形呢?接着,介绍三视图的概念和意义。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向学生展示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并逐一解释这些视图代表的意思。
三视图到立体图形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只有三视图,没有实物的几何体,并提问学生:如果只给你这些视图,请问你能否确定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和名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借助图形推理和判断的方法,还原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和名称。
例如,通过观察长方体的三视图,可以确定它是一个有长方形底面的立体图形。
接着,教师提供相关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三视图还原对应的几何体。
例如,给出三视图,让学生根据其特征画出对应的长方体。
误解与纠正在学生自主还原几何体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误解。
例如,可能会发现有些三视图呈现的是不可能存在的几何体。
这时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困难或误解的根源,并提供合适的练习和解释,以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和技巧。
拓展延伸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其它形状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拓展延伸了解三棱锥等更复杂的立体图形。
同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研究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的三视图,如机械零件的设计图纸、建筑物的立体构造图等,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本课通过讲解三视图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从三视图还原出正确的几何体名称和形状,并通过实际练习和拓展延伸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
2
HOMEWORK PRACTICE
练一练
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并计算表面积或
体积。
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02
练一练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02
练一练
1.如图,是由一些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那么
3.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
的视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
左
视
图
01
三视图知识点回顾
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
得到这个物体的一张三视图.
主视图
高
投影规则:
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
长
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要相等。
宽
宽
即: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要相等
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要相等
左视图
俯视图
01
01
三视图知识点回顾
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面)作为投影面,
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正面,正面下方的叫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
对于一个物体(例如一个正方体)在三
个投影面内进行正投影,
1.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
视图,叫主视图。
主视图
正面
2.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
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 (图中尺寸单位:mm).
100mm
50mm
50mm
由展开图可知,密封罐由两个正六边形和6个正方形组成。
01
利用三视图计算实物面积
29.2 第2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练一练
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填出几何体的名称: (1)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是___六__棱__柱___; (2)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是___圆__台____.
图1
图2
学案59页自学2
①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该立体图形 是 圆锥 .
总结归纳
怎样由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原物体的形状?
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 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主面和左侧面的局部形 状,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
例1: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1) (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视图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 整体是 长方体 ; 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可画出它的立体图形, 如图(1)所示.
(2) (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 从上面看,视图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 圆锥 ;
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可画出它的立体图形, 如图(2)所示.
D.①②③
注意:圆锥俯视图是带有圆心的圆,不能直接说是圆.
学案60页中考链接
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D )
主视图
正面
主视图
左视图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
宽
宽 俯视图
反过来,能否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呢?
主视图
正面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长
宽
宽
学案59页自学1①
俯视图
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 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 来考虑整体图形.
讲授新课
一 根据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合作探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课题: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形状或实物原型.2.经历探索简单几何体三视图来描述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学习重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或实物原型.【学习难点】由物体的三视图得到它的平面展开图的转化.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由立体图形(或实物)画出它的三视图,反过来我们能否通过观察分析几何体(或实物)的三视图,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或实物)的大致形状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由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98例3,完成下列内容:1.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正面、上面、左面,然后再结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2.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图形可能是圆锥、圆柱.3.其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均相同的是正方体.【合作探究】1.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则这个图形是(B)A.正方体B.长方体C.四面体D.四棱锥2.如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五棱锥.3.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判断该几何体是圆台.方法归纳:先看主视图和俯视图(或左视图),再综合左视图(或俯视图),根据几何体从三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图形,综合得出几何体原形.知识模块二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98例4,完成下面的内容: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描述其结构特征,最准确的是(C)A.底面是正六边形B.底面是六边形,侧面是等腰梯形的棱台C.上、下底面是正六边形,侧面是等腰梯形的棱台D.底面是正六边形,侧面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合作探究】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正中部竖立一个小圆柱体,如图: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交流预展】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知识模块一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知识模块二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1.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碟子共有(C)A.9个B.10个C.12个D.13个2.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解:从三视图可以得知,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体,并且口部朝下.(第2题图)(第3题图)3.用小立方块搭建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解:12,19.【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人教版《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公开课教案
三视图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1.会根据俯视图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重点)2.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视图效果,并会根据三视图复原立体图形.(难点)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六个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然后让学生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并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俯视图(如右图),教师在正方体上标上数字并说明数字含义.问: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俯视图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看哪些同学速度快.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类型一】根据三视图判断简单的几何体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以下图,那么这个几何体是()A.四棱锥B.四棱柱C.三棱锥D.三棱柱解析:主视图是由两个矩形组成,而左视图是一个矩形,俯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得出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应选D.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由三视图判断实物图的形状以下三视图所对应的实物图是()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实物图的下面局部为长方体,上面局部为圆柱,圆柱与下面的长方体的顶面的两边相切且与长方体高度相同.只有C满足这两点,应选C.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对于此题要注意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的大小关系.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类型三】根据俯视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判断三视图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立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解析:由俯视图可知,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如以下图:,可知选项D为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方法总结:由俯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按照三视图的要求,得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四】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判断组成小正方体的个数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5个或6个B.6个或7个C.7个或8个D.8个或9个解析:从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4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上面一层是2个或3小正方体,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6个或7个.应选B.方法总结:运用观察法确定该几何体有几列以及每列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解题关键.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类型五】由三视图判断组成物体小正方体的个数由假设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以下图,那么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A.3块B.4块C.5块D.6块解析:由俯视图易得最底层有3个立方体,第二层有1个立方体,那么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3+1=4(个).应选B.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借助三种视图表示物体的特点,从主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形状;从俯视图上弄清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形状;从左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前后形状.综合分析,合理猜测,结合生活经验描绘出草图后,再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后稳固提升〞第3题【类型六】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探究性问题(1)请你画出符合如以下图的几何体的两种左视图;(2)假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解析:(1)由俯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有2行,那么左视图应有2列.由主视图可得共有3层,那么其中一列必有3个正方体,另一列最少是1个,最多是3个;(2)由俯视图可得该组合几何体有3列,2行,以及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及摆放形状,由主视图结合俯视图可得从左边数第2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分别相加得到组成组合几何体的最少个数及最多个数即可得到n的可能值.解:(1)如以下图:(2)∵俯视图有5个正方形,∴最底层有5个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第2层最少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或第2层最多有4个正方体,第3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该组合几何体最少有5+2+1=8个正方体,最多有5+4+2=11个正方体,∴n可能为8或9或10或11.方法总结:解决此题要明确俯视图中正方形的个数是几何体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后稳固提升〞第8题三、板书设计1.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2.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组成.本课时的设计虽然涉及知识丰富,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通过很多老师的点评,给出了很多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第2课时 比例线段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重点)2.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重点)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难点)一、情境导入请观察以下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同.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的比 【类型一】根据线段的比求长度如下列图,M 为线段AB 上一点,AM ∶MB =3∶5,且AB =16cm ,求线段AM 、BM 的长度.解:线段AM 与MB 的比反映了这两条线段在全线段AB 中所占的份数,由AM ∶MB =3∶5可知AM =38AB ,MB =58AB . ∵AB =16cm ,∴AM =38×16=6(cm),MB =58×16=10(cm). 方法总结:此题也可设AM =3k ,MB =5k ,利用3k +5k =16求解更简便,这也是解这类题常用的方法.【类型二】比例尺 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 ,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m.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求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 ,那么有1∶50 000=3∶x ,解得x =150 000cm =1500m.方法总结: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类型一】判断线段成比例以下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 .3cm ,4cm ,5cm ,6cmB .4cm ,8cm ,3cm ,5cmC .5cm ,15cm ,2cm ,6cmD .8cm ,4cm ,1cm ,3cm解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条线段成比例.四个选项中,只有C 项排列后有25=615.应选C. 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类型二】由线段成比例求线段的长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cm ,2cm ,2cm ,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解:因为此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是求1,2,2的第四比例项,因此所添加的线段长可能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因此应进行分类讨论.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假设x ∶1=2∶2,那么x =22;假设1∶x =2∶2,那么x =2;假设1∶2=x ∶2,那么x =2;假设1∶2=2∶x ,那么x =2 2.所以所添加的数有三种可能,可以是22,2,或2 2. 方法总结:假设使四个数成比例,那么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三、板书设计比例线段⎩⎪⎪⎨⎪⎪⎧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 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CD =m ∶n 或写成AB CD =m n 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 d ,那么这 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 简称比例线段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图想象出原型进一步明确三视图意义,由三视图得出实物原型并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三视图得出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形成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深入而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观察,试验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由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原型.【教学难点】由三视图抽象出原型并进一步计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画三视图的三条规律,即视图长对正;视图高平齐;视图宽相等.2.如图所示,分别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___.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由三视图想象出简单的几何体.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09说一说.【教学说明】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要先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例1 讲解教材P109例42.由三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名称.例2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正中部分竖立一个小圆柱,如图.【教学说明】有些三视图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基本几何体,我们可以从三视图中分解出各个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先想象出各个基本几何体,再根据它们三视图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些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关系.例3 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小立方体不可能是( )个?选择并说明理由.A.6B.7C.8D.9解:如图,根据左视图可以推测d=e=1,a、b、c中至少有一个为2.当a、b、c中一个为2时,小立方体的个数为:1+1+2+1+1=6;当a、b、c中两个为2时,小立方体的个数为:1+1+2+2+1=7;当a、b、c三个都为2时,小立方体的个数为:1+1+2+2+2=8.所以小立方体的个数可能为6个、7个、8个.故选D.【教学说明】1.由视图确定物体形状时,仅一个视图不能确定其空间形状,必须把各视图对照起来看.2.对于复杂的物体,由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原型,计算时先应搞清三个视图的长、宽、高与实物体的对应关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A.棱柱B.圆柱C.圆锥D.球2.已知一个正棱柱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主视图为()3.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等于()A.12πcm2B.15πcm2C.24πcm2D.30πcm2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是由3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5.如图,由四个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立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俯视图的面积是______.【教学说明】教师巡视,学生自主解答加深对由三视图说物体的理解.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只有物体的三视图全部已知,才能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实物).课后作业:1.教材P112第4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的基础上,反过来已知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实际物体,既是对三视图知识的完善,又是三视图知识的简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同学们初步体会到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也是一种数学方法.。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并描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视图复原实物图的过程,掌握由平面到空间的转换方法,进一步开展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以及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体会本节知识对后续知识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由三视图想象实物模型,并画出模型草图.【教学难点】由三视图复原出实物图.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一个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形状可以通过画它的三视图准确完整地表示出来,实际工作中,也经常需要根据三视图复原实物图,比方工人要根据三视图加工零件就得由三视图复原出实物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由三视图复原出实物图.【教学说明】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假设将图〔1〕中的俯视图改为图〔2〕,那么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分析:图〔1〕中,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此几何体可能是四棱锥或圆锥,再由俯视图判断此几何体应是四棱锥.假设将图〔1〕中的俯视图改为图〔2〕,那么此几何体是圆锥.【教学说明】从此题可以看出,要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必须具备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个视图;反之,给出三视图就能唯一确定一个空间图形.2.根据三视图,描述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几何体的草图.提示:上图是圆台的三视图,草图略.【教学说明】根据三视图复原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综合起来看,弄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在括号内填上立体图形的名称.答案:圆柱正三棱锥2.以下列图形都是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答案:圆锥圆柱正方体三棱柱3.假设干桶方便面摆放在桌子上,如图是它的三视图,那么这一堆方便面共有(B)4.下面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这个几何体的形状是〔B〕5.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列图.〔1〕画出该几何体的左视图;〔2〕该几何体是几面体?它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3〕该几何体的外表有哪些你熟悉的平面图形?答案:〔1〕略〔2〕六面体,12条,8个〔3〕正方形,等腰梯形6.一个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下列图,方格里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提示:可摆实物进行分析.答案:略.7.由假设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列图,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求x,y的值.答案:x=1或x=2,y=3.8.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提示:可摆实物进行分析.答案:12个,7个【教学说明】稳固提高.有些题目可以摆实物进行分析.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伴交流.2.总结要点:〔1〕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三个视图缺一不可.〔2〕根据三视图复原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综合起来看,弄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3〕要学会由三视图复原成实物图,必须熟悉根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在此根底上对具体问题多思考、多想象、多探索.〔4〕画实物模型时只需画出草图即可,但要在练习中注意体会和总结画法,以便更好的表现出立体图的结构形状.1.布置作业:教材“〞中第2题.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练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为后续学习直观图奠定根底,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第4课时教学内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及其运用.教学目标理解P与点P′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掌握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的运用.复习轴对称、旋转,尤其是中心对称,知识迁移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及其运用.重难点、关键1.重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其运用.2.难点与关键: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导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三题.1.点A和直线L,如图,请画出点A关于L对称的点A′.2.如图,△ABC是正三角形,以点A为中心,把△ADC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如图△ABO,绕点O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老师点评:老师通过巡查,根据学生解答情况进行点评.〔略〕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3,1〕、B〔-4,0〕、C〔0,3〕、•D〔2,2〕、E〔3,-3〕、F〔-2,-2〕,作出A、B、C、D、E、F点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并答复:这些坐标与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老师点评:画法:〔1〕连结AO并延长AO〔2〕在射线AO上截取OA′=OA〔3〕过A作AD′⊥x轴于D′点,过A′作A′D″⊥x轴于点D″.∵△AD′O与△A′D″O全等∴AD′=A′D″,OA=OA′∴A′〔3,-1〕同理可得B、C、D、E、F这些点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点的坐标.〔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四人一组〕:讨论的内容:关于原点作中心对称时,•①它们的横坐标与横坐标绝对值什么关系?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②坐标与坐标之间符号又有什么特点?提问几个同学口述上面的问题.老师点评:〔1〕从上可知,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2〕坐标符号相反,即设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例1.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分析:要作出线段AB关于原点的对称线段,只要作出点A、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即可.解: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因此,线段AB的两个端点A〔0,-1〕,B〔3,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1,0〕,B〔-3,0〕.连结A′B′.那么就可得到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线段A′B′.〔学生活动〕例2.△ABC,A〔1,2〕,B〔-1,3〕,C〔-2,4〕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老师点评分析: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三点并连结组成△ABC,要作出△ABC 关于原点O的对称三角形,只需作出△ABC中的A、B、C三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依次连结,便可得到所求作的△A′B′C′.三、稳固练习教材练习.四、应用拓展例3.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2〕求出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值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假设存在,求此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只需画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B1,连结A1B1.〔2〕先求出A1B1中点的坐标,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代入求k.〔3〕要答复是否存在,如果你判断存在,只需找出即可;如果不存在,才加予说明.这一条直线是存在的,因此A1B1与双曲线是相切的,只要我们通过A1B1的线段作A1、B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B2,连结A2B2的直线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解:〔1〕分别作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1,0〕,B1〔2,0〕,连结A1B1,那么直线A1B1就是所求的.〔2〕∵A1B1的中点坐标是〔1,12〕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y=k x那么12=1k,k=12∴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12x〔3〕存在.∵设A 1B 1:y=k′x+b′过点A 1〔0,1〕,B 1〔2,0〕∴1`02b k b =⎧⎨=+⎩ ∴`11`2b k =⎧⎪⎨=-⎪⎩∴y=-12x+1把线段A 1B 1作出与它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 根据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x ,-y 〕得: A 1〔0,1〕,B 1〔2,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 2〔0,-1〕,B 2〔-2,0〕 ∵A 2B 2:y=kx+b∴102`b k b -=⎧⎨=-+⎩ ∴121k b ⎧=-⎪⎨⎪=-⎩∴A 2B 2:y=-12x-1下面证明y=-12x-1与双曲线y=12x相切11212y x y x ⎧=--⎪⎪⎨⎪=⎪⎩-12x-1=12x ⇒x+2=-1x ⇒ x 2+2x+1=0,b 2-4ac=4-4×1×1=0∴直线y=-12x-1与y=12x相切∵A 1B 1与A 2B 2的斜率k 相等∴A 2B 2与A 1B 1平行 ∴A 2B 2:y=-12x-1为所求.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x ,-y 〕,及其利用这些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1.教材 复习稳固3、4. 2.选用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以下函数中,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是〔〕A .y=1xB .y=2x+1C .y=-2x+1D .以上三种都不可能 2.如图,矩形ABCD 周长为56cm ,O 是对称线交点,点O 到矩形两条邻边的距离之差等于8cm ,那么矩形边长中较长的一边等于〔〕A .8cmB .22cmC .24cmD .11cm 二、填空题1.如果点P 〔-3,1〕,那么点P 〔-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的坐标是P ′_______. 2.写出函数y=-3x 与y=3x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_〔用对称的观点写〕. 三、综合提高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3,1〕,B 〔-2,3〕,C 〔0,2〕,画出△ABC•关于x 轴对称的△A ′B ′C ′,再画出△A ′B ′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那么△A ″B ″C ″与△ABC 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直线AB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且A 〔0,3〕,B 〔3,0〕,现将直线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 1B 1. 〔1〕在图中画出直线A 1B 1;〔2〕求出过线段A 1B 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 1B 1平行的直线y=kx+b 〔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 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假设存在,求此直线的解析式;假设不存在,请说明不存在的理由. 答案:一、1.A 2.B 二、1.〔3,-1〕 2.答案不唯一 参考答案: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图形. 三、1.画图略,△A ″B ″C ″与△ABC 的关系是关于原点对称. 2.〔1〕如右图所示,连结A 1B 1; 〔2〕A 1B 1中点P 〔1.5,-1.5〕,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 x ,那么y=-2.25x.〔3〕A 1B 1:设y =k 1x+b 1113033b k =-⎧⎨=-⎩1113k b =⎧⎨=-⎩ ∴y=x+3∵与A 1B 1直线平行且与y=2.25x相切的直线是A 1B 1•旋转而得到的. ∴所求的直线是y=x+3,下面证明y=x+3与y=-2.25x相切, ⇒x 2+3x+2.25=0,b 2-4ac=9-4×1×2.25=0,∴y=x+3与y=-2.25x相切.。
2022年初中数学《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2)》教案(推荐)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几何体形状或实物原型.【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几何体三视图来描述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进一步开展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形在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学重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或实原型【教学难点】由物体的三视图到它的平面展开图的转化.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由立体图形〔或实物〕画出它的三视图.反过来我们能否通过观察分析几何体〔或实物〕的三视图,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或实物〕的大致形状呢?【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画出的圆柱、三棱柱、球体等的三视图中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由实物画出三视图及由三视图探索实物形状的探索过程中进入新课学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该物体的形状、大小、各局部的结构关系,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一般根据主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层次结构,根据俯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大小、形状,结合左视图确定几何体的空间形状.熟记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有助于描述物体的形状.【教学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分类画出几种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进一步体会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大小,各局部的结构关系.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根据如下列图的三视图,说出它们的立体图形的名称.〔1〕中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都是长方形,可以想象出整个立体图形是长方体;〔2〕中从三视图上可想象此立体图形从上往下看是一个圆,它的正面和左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因而这个立体图形是圆锥.例2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列图〕描述物体的形状.【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的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是矩形,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两条棱(虚线〕被遮挡;由左视图可知,物体的侧面是矩形,且有一条棱可见到,从而可知这个物体是五棱柱.【教学说明】上述两例可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看法,必要时可参与它们的讨论,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来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最后针对例2,教师详细地给出分析,帮助学生获得解题技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试一试 P99中练习.想一想通过物体的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时,有哪些规律可循?【教学说明】让学生尝试完成教材P99中练习,教师巡视,及时予以指导,在师生共同探讨它的结论后,教师再予以总结,寻找一些简单的规律.由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时,如果有圆出现时,其立体图形中必定含有圆柱、圆锥、球等形状;如果出现有多边形,那么可考虑棱柱、棱锥等;如果三视图中有虚线出现时,那么应考虑该立体图形是否中空,或是否摆放时有被遮住的侧棱,最后再综合上述各个因素,可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由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时,你有什么好的看法?与同伴交流一下.【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复习回忆,总结经验,积累解题思路方法,进一步掌握本节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P101〜103习题29.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逐层深入,让学生先描述根本几何体的形状,再描述复杂几何体的形状(带有虚线的三视图〕,最后能够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4.会列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过程与方法】从实例出发,引出不等式的概念,类比于方程的解理解不等式的解.进而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学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类比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情感态度】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关系,体验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反过来效劳于实际生活,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教学难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满足什么条件?解:设车速是x千米/时,此题可从两个方面来表示这个关系:〔1〕汽车行驶50千米的时间<_______.〔2〕汽车2/3小时〔即40分钟〕走过的路程______50.从而得到两个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不等式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 在2503x>中,当x=76,x=75,x=72,x=70时,不等式是否成立?76,75,72,70哪些是不等式的解,哪些不是?不等式2503x>的解有多少?它的所有解组成解的集合,怎样表示它的解集?【教学说明】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成果.最后解决问题,形成新知.对问题2教师要时时点拨,要参与学生之间去讨论,在用数轴表示x>75时,要使用空心圆圈,务必要强调这一点.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1 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不等式的解、解集?什么叫解不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思考2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归纳结论】1.定义:用“<〞或“>〞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有以下四种情形:注意:不含等号的用空心的小圆圈,含等号的用实心小圆点,切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不等式表示:〔1〕x与1的和是正数;〔2〕a的1/2与b的1/3的差是负数;〔3〕y的2倍与1的和大于3;〔4〕x的一半与8的差小于x.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x<2的负整数解有无数个B.x<2的整数解有无数个C.x<2的正整数解是1和2D.x<2的正整数解只有13.在-2,-1,0,1/3,112,2中.〔1〕x取哪些数值能使不等式x-1<0成立?〔2〕满足不等式x-1<0的x有什么特点?4.在数轴上表示以下不等式的解集.〔1〕x>3;〔2〕x≤3;〔3〕x<3;〔4〕x≥3.5.比较以下各题中两个式子的大小.〔1〕a4与-a2-2;〔2〕2a2-2b2+4与3a2+6b2+8〔提示:假设A-B>0,那么A>B,假设A-B <0,那么A<B,假设A-B=0,那么A=B〕.【教学说明】题1、4可让学生自主探究,写出答案,画出解集,教师对出错的同学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再加以改正,加深印象.题2、3、5,师生共同探讨,题5教师应事先给予提示,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答案】1.解:〔1〕x+1>0;(2)12a-13b<0;(3)2y+1>3;(4)12x-8<x.2.C解析: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它可能有无数个解,可能只有有限个解,也可能无解.此题中,x<2的正整数解不包含2,只有1,应选项C说法错误,选C.3.解:〔1〕当x取-2,-1,0,1/3时,不等式x-1<0成立;〔2〕满足不等式x-1<0的x的特点为均小于1.4.解:〔1〕〔2〕〔3〕〔4〕5.解:〔1〕由于a4-(-a2-2)=a4+a2+2>0,故a2>-a2-2;(2)由于〔2a2-2b2+4〕-(3a2+6b2+8)=2a2-2b2+4-3a2-6b2-8=-a2-8b2-4=-(a2+8b2+4)<0故2a2-2b2+4<3a2+6b2+8.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不等式、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常见的根本语言及含义.〔1〕不大于、不高于、不超过的意义都是“≤〞.〔2〕不小于、不低于的意义都是“≥〞.1.布置作业:从教材“〞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等与不等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种矛盾,但它们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本课在教学上采用方程等式的观点进行不等式的教学,并进一步学习了解不等式的解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他们在学习上的难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29.2 第2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教案
29.2 三视图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1.会根据俯视图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重点)2.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视图效果,并会根据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难点)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六个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然后让学生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并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俯视图(如右图),教师在正方体上标上数字并说明数字含义.问: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俯视图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看哪些同学速度快.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类型一】根据三视图判断简单的几何体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四棱锥B.四棱柱C.三棱锥D.三棱柱解析:主视图是由两个矩形组成,而左视图是一个矩形,俯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得出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故选D.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由三视图判断实物图的形状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实物图是()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实物图的下面部分为长方体,上面部分为圆柱,圆柱与下面的长方体的顶面的两边相切且与长方体高度相同.只有C满足这两点,故选C.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对于本题要注意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的大小关系.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类型三】根据俯视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判断三视图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立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解析:由俯视图可知,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可知选项D为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方法总结:由俯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按照三视图的要求,得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四】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判断组成小正方体的个数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5个或6个B.6个或7个C.7个或8个D.8个或9个解析:从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4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上面一层是2个或3小正方体,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6个或7个.故选B.方法总结:运用观察法确定该几何体有几列以及每列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解题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类型五】由三视图判断组成物体小正方体的个数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A.3块B.4块C.5块D.6块解析:由俯视图易得最底层有3个立方体,第二层有1个立方体,那么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3+1=4(个).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借助三种视图表示物体的特点,从主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形状;从俯视图上弄清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形状;从左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前后形状.综合分析,合理猜想,结合生活经验描绘出草图后,再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3题【类型六】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探究性问题(1)请你画出符合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两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解析:(1)由俯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有2行,则左视图应有2列.由主视图可得共有3层,那么其中一列必有3个正方体,另一列最少是1个,最多是3个;(2)由俯视图可得该组合几何体有3列,2行,以及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及摆放形状,由主视图结合俯视图可得从左边数第2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分别相加得到组成组合几何体的最少个数及最多个数即可得到n的可能值.解:(1)如图所示:(2)∵俯视图有5个正方形,∴最底层有5个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第2层最少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或第2层最多有4个正方体,第3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该组合几何体最少有5+2+1=8个正方体,最多有5+4+2=11个正方体,∴n可能为8或9或10或11.方法总结:解决本题要明确俯视图中正方形的个数是几何体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8题三、板书设计1.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2.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组成.本课时的设计虽然涉及知识丰富,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通过很多老师的点评,给出了很多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教案
第 2 课时由三视图确立几何体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原型.阅读教材P98-99,自学“例3”与“例4”,能依据三视图确立实物原型.自学反应独立达成后展现学习成就①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分别依据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面、面、面,而后再联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②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图形可能是.③以下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均同样的是()A.正方体B.三棱柱C.圆柱D.圆锥像这种给出选项的选择题能够依据选项反推理,进而得出答案.活动 1小组议论例 1依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解 :图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都是矩形,能够想象出: 整体是长方体 .图 2 从正面和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边看,图象是圆,能够想象出:整体是圆锥体.如下图 .由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后,再回过头来考虑一下该几何体的三视图能否与题目给出的符合 .活动 2追踪训练(独立达成后展现学习成就)1.仅由三视图中的一个视图或许两个视图能确立几何体吗?已知三视图中的一部分视图不可以确立几何体的形状,只有三视图所有已知,才能依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 (实物 ).2.如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3.由以下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形状.4.由一些完整同样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个 .活动 1小组议论例 2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 :依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边正中部直立一个小圆柱体,如图.有些三视图反应的是两个或多个基本几何体,我们能够从三视图中分解出各个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先想象出各个基本几何体,再依据它们三视图的地点关系确立这些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关系 .活动 2追踪训练(小组议论达成后展现学习成就)由下边的三视图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视图中的虚线是被遮挡的物体的轮廓线,要依据其在视图中的地点去想象它在对应的实物中的形状和地点.活动 3讲堂小结学生试述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教课至此,敬请使用教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应①前上侧②球体③A【合作研究1】活动 2追踪训练1.不可以确立2.五棱锥3.A 是四棱锥 B 是球体 C 是三棱柱子4.8【合作研究2】活动 2追踪训练略。
公开课教案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原型.阅读教材P98-99,自学“例3”与“例4”,能根据三视图确定实物原型.自学反馈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①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面、面、面,然后再结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②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图形可能是.③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均相同的是( )A.正方体B.三棱柱C.圆柱D.圆锥像这类给出选项的选择题可以根据选项反推理,从而得出答案.活动1 小组讨论例1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解:图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图2从正面和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体.如图所示.由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后,再回过头来考虑一下该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否与题目给出的相符.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仅由三视图中的一个视图或者两个视图能确定几何体吗?已知三视图中的一部分视图不能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只有三视图全部已知,才能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实物).2.如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3.由下列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形状.4.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个.活动1 小组讨论例2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正中部竖立一个小圆柱体,如图.有些三视图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基本几何体,我们可以从三视图中分解出各个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先想象出各个基本几何体,再根据它们三视图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些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关系.活动2 跟踪训练(小组讨论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由下面的三视图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视图中的虚线是被遮挡的物体的轮廓线,要根据其在视图中的位置去想象它在对应的实物中的形状和位置.活动3 课堂小结学生试述: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①前上侧②球体③A【合作探究1】活动2 跟踪训练1.不能确定2.五棱锥3.A是四棱锥B是球体C是三棱柱子4.8【合作探究2】活动2 跟踪训练略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 投影第1课时投影1.通过观察、实验、探索、想象,了解投影、投影线、投影面、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2.能够确定物体在平行光线和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阅读教材P87-88页,自学“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内容,区分清楚概念.自学反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①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等)上得到的,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②由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由发出的光线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③皮影戏是利用(填“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的一种表演艺术.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投影线有何区别?⑤教材P88页练习题.影子的形成需要“光线”、“物体”、“形成影子的面”三个条件;本章中所提的“投影面”是一个平面,生活中的影子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而光线的平行与否是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条件.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太阳光照射到日晷上形成的投影与灯光照射到三角尺在墙面上形成的投影有何不同?解:太阳光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灯光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太阳光是平行光线,由此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灯光是从一点发出的光线,它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 2 如图中①②③④是木杆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在地面上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解:④③②①.一天当中影子的变化情况是:正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正东.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请判断如图所示的两根电线杆的影子是灯光还是太阳光形成的.可画出光线,根据光线的方向来判断,若光线平行则是太阳光照射形成的平行投影;若交于一点则是灯光照射形成的中心投影.2.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距同一路灯2米、3米,路灯亮时,甲的影子比乙的影子.活动1 小组讨论例3如图,小强家后院有一根电线杆和一棵大树.①请根据树在阳光下的影子,画出电线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②若此时大树的影子长为6 m ,电线杆高8 m,其影长为10 m ,求大树的高度. 解:①如图,线段AB 即为所求; ②设大树的高度为x m,则有6x =810.∴x=4.8. 答:大树的高度为4.8 m.①小题首先要确定太阳光为光源,投影线是平行的,可以根据树和它的影子确定光线,从而画出电线杆的影子;②在同一时刻,物体的影长与实际长度的比值是定值. 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如图,我国某大使馆内有一单杠支架,支架高2.8 m ,在大使办公楼前竖立着高28 m 的旗杆,旗杆底部离大使办公楼墙根的垂直距离为17 m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某一时刻,单杠支架的影长为2.24 m ,大使办公窗口离地面5 m ,问此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影子是否能达到大使办公室的窗口?可先画出旗杆在办公楼上的投影,通过同一时刻,同一物体的影长与物长的比是一个定值这一规律计算出旗杆投影到墙上的影长,跟5 m 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活动3 课堂小结学生试述: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①影子投影线投影面②平行同一点(点光源)③平行投影④略⑤略【合作探究1】活动2 跟踪训练1.灯光2.短【合作探究2】活动2 跟踪训练旗杆的影长应为22.4 m,投在墙上的影长为6.75 m>5 m,所以影子能达到大使办公室的窗口。
广西名校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原型.阅读教材P98-99,自学“例3”与“例4”,能根据三视图确定实物原型.自学反馈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①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面、面、面,然后再结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②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图形可能是 .③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均相同的是( )A.正方体B.三棱柱C.圆柱D.圆锥像这类给出选项的选择题可以根据选项反推理,从而得出答案.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解:图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图2从正面和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体.如图所示.由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后,再回过头来考虑一下该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否与题目给出的相符.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仅由三视图中的一个视图或者两个视图能确定几何体吗?已知三视图中的一部分视图不能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只有三视图全部已知,才能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实物).2.如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 .3.由下列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形状.4.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个.活动1 小组讨论例2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正中部竖立一个小圆柱体,如图.有些三视图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基本几何体,我们可以从三视图中分解出各个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先想象出各个基本几何体,再根据它们三视图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些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关系. 活动2 跟踪训练(小组讨论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由下面的三视图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视图中的虚线是被遮挡的物体的轮廓线,要根据其在视图中的位置去想象它在对应的实物中的形状和位置.活动3 课堂小结学生试述: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①前上侧②球体③A【合作探究1】活动2 跟踪训练1.不能确定2.五棱锥3.A是四棱锥 B是球体 C是三棱柱子4.8【合作探究2】活动2 跟踪训练略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1是2019年4月份的日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日历表中任意框出4个数(如图2),下列表示a,b,c,d之间关系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a﹣d=b﹣c B.a+c+2=b+d C.a+b+14=c+d D.a+d=b+c【答案】A【解析】观察日历中的数据,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b,c,d的值,再将其逐一代入四个选项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依题意,得:b=a+1,c=a+7,d=a+1.A、∵a﹣d=a﹣(a+1)=﹣1,b﹣c=a+1﹣(a+7)=﹣6,∴a﹣d≠b﹣c,选项A符合题意;B、∵a+c+2=a+(a+7)+2=2a+9,b+d=a+1+(a+1)=2a+9,∴a+c+2=b+d,选项B不符合题意;C、∵a+b+14=a+(a+1)+14=2a+15,c+d=a+7+(a+1)=2a+15,∴a+b+14=c+d,选项C不符合题意;D、∵a+d=a+(a+1)=2a+1,b+c=a+1+(a+7)=2a+1,∴a+d=b+c,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考查了列代数式,利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b,c,d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3=a6B.a2+a2=a4C.(3a)•(2a)2=6a D.3a﹣a=3【答案】A【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幂的乘方的性质,积的乘方的性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a2)3=a2×3=a6,故本选项正确;B.a2+a2=2a2,故本选项错误;C.(3a)•(2a)2=(3a)•(4a2)=12a1+2=12a3,故本选项错误;D .3a ﹣a=2a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和单项式乘法,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3.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求A 港和B 港相距多少千米. 设A 港和B 港相距x 千米. 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 .32824x x =- B .32824x x =+ C .2232626x x +-=+ D .2232626x x +-=- 【答案】A 【解析】通过题意先计算顺流行驶的速度为26+2=28千米/时,逆流行驶的速度为:26-2=24千米/时.根据“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小时”,得出等量关系,据此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A 港和B 港相距x 千米,可得方程:32824x 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抓住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顺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1)x 2+2bx+(a+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一定不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B .0一定不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C .1和﹣1都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D .1和﹣1不都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a+1或b=-(a+1),当b=a+1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当b=-(a+1)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再结合a+1≠-(a+1),可得出1和-1不都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1)x 2+2bx+(a+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10{2410a b a +≠-+==, ∴b=a+1或b=-(a+1).当b=a+1时,有a-b+1=0,此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当b=-(a+1)时,有a+b+1=0,此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a+1≠0,∴a+1≠-(a+1),∴1和-1不都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点M (-2,3 )在双曲线上,则下列一定在该双曲线上的是( ) A .(3,-2 )B .(-2,-3 )C .(2,3 )D .(3,2) 【答案】A【解析】因为点M (-2,3)在双曲线上,所以xy=(-2)×3=-6,四个答案中只有A 符合条件.故选A6.已知二次函数y=(x+m )2–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mx+n 与反比例函数y=mn x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可知: 00m n ,,∴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mn y 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D.7.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B 边上的一点,若∠ACD=∠B,AD=1,AC=2,△ADC 的面积为1,则△BCD 的面积为(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ACD=∠B ,∠A=∠A ,∴△ACD ∽△ABC , ∴12AC AD AB AC ==,∴2ACD ABC S AD S AC ⎛⎫= ⎪⎝⎭,∴2112ABC S ⎛⎫= ⎪⎝⎭,∴S △ABC =4,∴S △BCD = S △ABC - S △ACD =4-1=1.故选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8.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 >0B .ab >0C .a ﹣b <oD .a÷b >0【答案】C【解析】利用数轴先判断出a 、b 的正负情况以及它们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由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 <1,b >1,且|a|>|b|,∴a+b <1,ab <1,a ﹣b <1,a÷b <1.故选:C .9.在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c =3a ,tanA 的值为()A .13 B .24 C 2D .3【答案】B【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即可解答.【详解】解:已知在Rt △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c=3a ,设a=x,则229x x -2即22x 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10.甲、乙两超市在1月至8月间的盈利情况统计图如图所示,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超市的利润逐月减少B.乙超市的利润在1月至4月间逐月增加C.8月份两家超市利润相同D.乙超市在9月份的利润必超过甲超市【答案】D【解析】根据折线图中各月的具体数据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可得.【详解】A、甲超市的利润逐月减少,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超市的利润在1月至4月间逐月增加,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8月份两家超市利润相同,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乙超市在9月份的利润不一定超过甲超市,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O的半径为10cm,AB,CD是⊙O的两条弦,且AB∥CD,AB=16cm,CD=12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cm.【答案】2或14【解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弦AB和CD在圆心同侧;②弦AB和CD在圆心异侧;作出半径和弦心距,利用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求解即可.【详解】①当弦AB和CD在圆心同侧时,如图,∵AB=16cm,CD=12cm,∴AE=8cm,CF=6cm,∵OA=OC=10cm,∴EO=6cm,OF=8cm,∴EF=OF−OE=2cm;②当弦AB和CD在圆心异侧时,如图,∵AB=16cm,CD=12cm,∴AF=8cm,CE=6cm,∵OA=OC=10cm,∴OF=6cm,OE=8cm,∴EF=OF+OE=14cm.∴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14cm或2cm.故答案为:2或14.12.如图,半径为5的半圆的初始状态是直径平行于桌面上的直线b,然后把半圆沿直线b进行无滑动滚动,使半圆的直径与直线b重合为止,则圆心O运动路径的长度等于_____.【答案】5π【解析】根据题意得出球在无滑动旋转中通过的路程为12圆弧,根据弧长公式求出弧长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可知,圆心先向前走OO1的长度,从O到O1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长度为14圆的周长,然后沿着弧O1O2旋转14圆的周长,则圆心O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12544π⨯⨯+×2π×5=5π,故答案为5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和旋转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确定半圆作无滑动翻转所经过的路线并求出长度.13.如图,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3,点B、E在第一象限,若点A的坐标为(1,0),则点E的坐标是______.【答案】(32,32)【解析】由题意可得OA:OD=2:3,又由点A的坐标为(1,0),即可求得OD的长,又由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E点的坐标.【详解】解:∵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3,∴OA:OD=2:3,∵点A的坐标为(1,0),即OA=1,∴OD=32,∵四边形ODEF是正方形,∴DE=OD=32.∴E点的坐标为:(32,32).故答案为:(32,32).【点睛】此题考查了位似变换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注意理解位似变换与相似比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14.现有三张分别标有数字2、3、4的卡片,它们除了数字外完全相同,把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将上面的数字记为a(不放回);从剩下的卡片中再任意抽取一张,将上面的数字记为b,则点(a,b)在直线11+22y x=图象上的概率为__.【答案】1 6【解析】根据题意列出图表,即可表示(a,b)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在11+22 y x=图象上的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2,3),(2,4),(3,2),(3,4),(4,2),(4,3),在直线11+22y x =图象上的只有(3,2), ∴点(a ,b )在11+22y x =图象上的概率为1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此题属于不放回实验.15.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mx+4=0的一个解, 则m 的值为 .【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把x=1代入已知方程就得到关于m 的方程,再解此方程即可.试题解析:∵x=1是一元二次方程x 1-1mx+4=0的一个解,∴4-4m+4=0,∴m=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6.已知|x|=3,y 2=16,xy <0,则x ﹣y=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本题是绝对值、平方根和有理数减法的综合试题,同时本题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详解:因为|x|=1,所以x=±1.因为y 2=16,所以y=±2.又因为xy <0,所以x 、y 异号,当x=1时,y=-2,所以x-y=3;当x=-1时,y=2,所以x-y=-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试题,本题中有分类的数学思想,求解时要注意分类讨论.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k <2且k≠1【解析】试题解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1≠0且△=(-2)2-4(k-1)>0,解得:k <2且k≠1.考点:1.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18.如图,10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设小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 厘米和y 厘米,则列出的方程组为_____.【答案】2753x yx y+=⎧⎨=⎩【解析】根据图示可得:长方形的长可以表示为x+2y,长又是75厘米,故x+2y=75,长方形的宽可以表示为2x,或x+3y,故2x=3y+x,整理得x=3y,联立两个方程即可.【详解】根据图示可得2753x yx y+=⎧⎨=⎩,故答案是:2753x yx y+=⎧⎨=⎩.【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看懂图示,分别表示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漳州市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_ ▲人达标;若该校学生有1200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答案】(1)见解析;(2)1;(3)估计全校达标的学生有10人【解析】(1)成绩一般的学生占的百分比=1-成绩优秀的百分比-成绩不合格的百分比,测试的学生总数=不合格的人数÷不合格人数的百分比,继而求出成绩优秀的人数.(2)将成绩一般和优秀的人数相加即可;(3)该校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中成绩达标的人数=1200×成绩达标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详解】解:(1)成绩一般的学生占的百分比=1﹣20%﹣50%=30%,测试的学生总数=24÷20%=120人,成绩优秀的人数=120×50%=60人,所补充图形如下所示:(2)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达标的人数=36+60=1.(3)1200×(50%+30%)=10(人).答:估计全校达标的学生有10人.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原点O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过点A 作y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于点B ,AB=3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若P (1x ,1y )、Q (2x ,2y )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时,12y y >,指出点P 、Q 各位于哪个象限?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3y x=-;(2)P 在第二象限,Q 在第三象限. 【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点B 坐标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P 在第二象限,Q 在第三象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由题意B (﹣2,32),把B (﹣2,32)代入k y x=中,得到k=﹣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2)结论:P 在第二象限,Q 在第三象限.理由:∵k=﹣3<0,∴反比例函数y 在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P (x 1,y 1)、Q (x 2,y 2)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x 1<x 2时,y 1>y 2,∴P 、Q 在不同的象限,∴P 在第二象限,Q 在第三象限.点睛: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变化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某自行车店在销售某型号自行车时,以高出进价的50%标价.已知按标价九折销售该型号自行车8辆与将标价直降100元销售7辆获利相同.求该型号自行车的进价和标价分别是多少元?若该型号自行车的进价不变,按(1)中的标价出售,该店平均每月可售出51辆;若每辆自行车每降价20元,每月可多售出3辆,求该型号自行车降价多少元时,每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进价为1000元,标价为1500元;(2)该型号自行车降价80元出售每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26460元.【解析】分析:(1)设进价为x 元,则标价是1.5x 元,根据关键语句:按标价九折销售该型号自行车8辆的利润是1.5x×0.9×8-8x ,将标价直降100元销售7辆获利是(1.5x-100)×7-7x ,根据利润相等可得方程1.5x×0.9×8-8x=(1.5x-100)×7-7x ,再解方程即可得到进价,进而得到标价;(2)设该型号自行车降价a 元,利润为w 元,利用销售量×每辆自行车的利润=总利润列出函数关系式,再利用配方法求最值即可.详解:(1)设进价为x 元,则标价是1.5x 元,由题意得:1.5x×0.9×8-8x=(1.5x-100)×7-7x ,解得:x=1000,1.5×1000=1500(元),答:进价为1000元,标价为1500元;(2)设该型号自行车降价a 元,利润为w 元,由题意得:w=(51+20a ×3)(1500-1000-a ), =-320(a-80)2+26460, ∵-320<0, ∴当a=80时,w 最大=26460,答:该型号自行车降价80元出售每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26460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已知得出w 与a 的关系式,进而求出最值.22.一辆汽车在某次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 (升)与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定义域)已知当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8升时,该汽车会开始提示加油,在此次行驶过程中,行驶了500千米时,司机发现离前方最近的加油站有30千米的路程,在开往该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答案】(1)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在开往该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10千米.【解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剩余油量为8升时行驶的路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设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将(150,45)、(0,1)代入y=kx+b 中,得 ,解得:,∴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当y=﹣x+1=8时,解得x=520,即行驶520千米时,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8升.530﹣520=10千米,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8升时,距离加油站10千米,∴在开往该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1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弄清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矩形ABCD 的两边AD 、AB 的长分别为3、8,E 是DC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经过点E ,与AB 交于点F . 若点B 坐标为(6,0)-,求m 的值及图象经过A 、E 两点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若2AF AE -=,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答案】(1)12=-m ,43y x =-;(2)4y x =-. 【解析】分析:(1)由已知求出A 、E 的坐标,即可得出m 的值和一次函数函数的解析式;(2)由34AD DE ==,,得到5AE =,由2AF AE -=,得到71AF BF ,==.设E 点坐标为()4a ,,则点F 坐标为()31a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6038B AD AB E -==,,,,为CD 的中点, ∴()()3468E A --,,,. ∵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34E ,-, ∴3412m =-⨯=-.设图象经过A 、E 两点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6834k b k b -+=⎧⎨-+=⎩, 解得430k b ⎧=-⎪⎨⎪=⎩:, ∴43y x =-. (2)∵34AD DE ==,,∴5AE =.∵2AF AE -=,∴7AF =,∴1BF =.设E 点坐标为()4a ,,则点F 坐标为()31a -,.∵E F ,两点在m y x=图象上, ∴43a a =-,解得:1a =-, ∴()14E -,, ∴4m =-,∴4y x=-.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点A 、E 、F 的坐标.24.先化简,再求值:222x x 11x x x 2x 1-⎛⎫-÷ ⎪+++⎝⎭,其中x 的值从不等式组1214x x -⎧⎨-<⎩的整数解中选取. 【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解不等式组,求出x 的取值范围,选出合适的x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试题解析:原式=()()()()22x+1x-1x x x+1x+1-÷ =x x+1x+1x-1-⨯=x x-1- 解1{214x x -≤-<得-1≤x<52,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2若分式有意义,只能取x=2,∴原式=-22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中的一些特殊求值题并非是一味的化简,代入,求值.许多问题还需运用到常见的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即转化)、整体思想等,了解这些数学解题思想对于解题技巧的丰富与提高有一定帮助.25.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方式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 在x 轴上,已知∠COD=∠OAB=90°,OC=2,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经过点B .求k 的值.把△OCD 沿射线OB 移动,当点D 落在y=k x图象上时,求点D 经过的路径长.【答案】(1)k=2;(2)点D 6【解析】(1)根据题意求得点B 的坐标,再代入k y x=求得k 值即可; (2)设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为D′,由平移性质可知DD′∥OB ,过D′作D′E ⊥x 轴于点E ,交DC 于点F ,设CD 交y 轴于点M (如图),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点D 的坐标为(﹣1,1),设D′横坐标为t ,则OE=MF=t ,即可得D′(t ,t+2),由此可得t (t+2)=2,解方程求得t 值,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D′的长,即可得点D经过的路径长.【详解】(1)∵△AOB和△COD为全等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C=2,∴AB=OA=OC=OD=2,∴点B坐标为(2,2),代入kyx=得k=2;(2)设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为D′,由平移性质可知DD′∥OB,过D′作D′E⊥x轴于点E,交DC于点F,设CD交y轴于点M,如图,∵2∠AOB=∠COM=45°,∴OM=MC=MD=1,∴D坐标为(﹣1,1),设D′横坐标为t,则OE=MF=t,∴D′F=DF=t+1,∴D′E=D′F+EF=t+2,∴D′(t,t+2),∵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t(t+2)=2,解得31或t=31(舍去),∴D′313+1),∴22(311)(311)6-+++-=,即点D6【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求得点D′的坐标是解决第(2)问的关键.26.某体育用品商场预测某品牌运动服能够畅销,就用320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运动服,上市后很快脱销,商场又用680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运动服,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该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多少套?如果这两批运动服每套的售价相同,且全部售完后总利润不低于20%,那么每套售价至少是多少元?【答案】(1)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600套;(2)每套运动服的售价至少是200元.【解析】(1)设商场第一次购进套运动服,根据“第二批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即可列方程求解;(2)设每套运动服的售价为y 元,根据“这两批运动服每套的售价相同,且全部售完后总利润率不低于20%” 即可列不等式求解.【详解】(1)设商场第一次购进x 套运动服,由题意得 6800032000102x x-= 解这个方程,得200x =经检验,200x =是所列方程的根22200200600x x +=⨯+=.答: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600套;(2)设每套运动服的售价为y 元,由题意得600320006800020%3200068000y --+, 解这个不等式,得200y ≥答:每套运动服的售价至少是200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及不等关系,正确列方程和不等式求解.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AB 是半圆圆O 的直径,ABC ∆的两边,AC BC 分别交半圆于,D E ,则E 为BC 的中点,已知50BAC ∠=,则C ∠=( )A .55B .60C .65D .70【答案】C 【解析】连接AE ,只要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AC=A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连接AE ,∵AB 是直径,∴∠AEB=90°,即AE ⊥BC ,∵EB=EC ,∴AB=AC ,∴∠C=∠B ,∵∠BAC=50°,∴∠C=12(180°-50°)=6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A .6折B .7折C .8折D .9折 【答案】B【解析】设可打x 折,则有1200×10x -800≥800×5%, 解得x≥1.即最多打1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此类题目时注意利润和折数,计算折数时注意要除以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求出打折之后的利润,根据利润率不低于5%,列不等式求解.3.4的平方根是( )A.2 B.2C.±2 D.±2【答案】D【解析】先化简4,然后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4=2,2的平方根是±2,∴4的平方根是±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以及算术平方根,先把4正确化简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比较容易出错.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A.95B.185C.165D.125【答案】B【解析】连接BF,由折叠可知AE垂直平分BF,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5,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求得BH=125,即可得BF=245,再证明∠BFC=9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F=185.【详解】连接BF,由折叠可知AE垂直平分BF,∵BC=6,点E为BC的中点,∴BE=3,又∵AB=4,∴, ∵1122AB BE AE BH ⋅=⋅, ∴1134522BH ⨯⨯=⨯⨯, ∴BH=125,则BF=245, ∵FE=BE=EC ,∴∠BFC=90°,∴=185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如果一组数据6,7,x ,9,5的平均数是2x ,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 .5B .6C .7D .9 【答案】B【解析】直接利用平均数的求法进而得出x 的值,再利用中位数的定义求出答案.【详解】∵一组数据1,7,x ,9,5的平均数是2x ,∴679525x x ++++=⨯,解得:3x =,则从大到小排列为:3,5,1,7,9,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以及平均数,正确得出x 的值是解题关键.6.某一超市在“五•一”期间开展有奖促销活动,每买100元商品可参加抽奖一次,中奖的概率为13.小张这期间在该超市买商品获得了三次抽奖机会,则小张( )A .能中奖一次B .能中奖两次C .至少能中奖一次D .中奖次数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由于中奖概率为13,说明此事件为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详解】解: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判定,中奖次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概率和事件的关系:()P A0=①,为不可能事件;()P A1=②为必然事件;()0P A1③<<为随机事件.7.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连接CD.若CD=AC,∠A=50°,则∠ACB 的度数为()A.90°B.95°C.105°D.110°【答案】C【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A=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CA=80°,根据题目中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可知B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B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B+∠BCD=∠CDA,进而求得∠BCD=25°,根据图形可知∠ACB=∠ACD+∠BC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CD=AC,∠A=50°∴∠CDA=∠A=50°∵∠CDA+∠A+∠DCA=180°∴∠DCA=80°根据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BD=CD∴∠B=∠BCD∵∠B+∠BCD=∠CDA∴2∠BCD=50°∴∠BCD=25°∴∠ACB=∠ACD+∠BCD=80°+25°=105°故选C【点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进一步明确三视图的意义,由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原型.阅读教材P98-99,自学“例3”与“例4”,能根据三视图确定实物原型.自学反馈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①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面、面、面,然后再结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②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图形可能是.③下列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均相同的是( )A.正方体B.三棱柱C.圆柱D.圆锥像这类给出选项的选择题可以根据选项反推理,从而得出答案.活动1 小组讨论例1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解:图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图2从正面和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体.如图所示.由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后,再回过头来考虑一下该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否与题目给出的相符.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仅由三视图中的一个视图或者两个视图能确定几何体吗?已知三视图中的一部分视图不能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只有三视图全部已知,才能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实物).2.如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3.由下列三视图想象出实物形状.4.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个.活动1 小组讨论例2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正中部竖立一个小圆柱体,如图.有些三视图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基本几何体,我们可以从三视图中分解出各个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先想象出各个基本几何体,再根据它们三视图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些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关系.活动2 跟踪训练(小组讨论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由下面的三视图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视图中的虚线是被遮挡的物体的轮廓线,要根据其在视图中的位置去想象它在对应的实物中的形状和位置.活动3 课堂小结学生试述: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①前上侧②球体③A【合作探究1】活动2 跟踪训练1.不能确定2.五棱锥3.A是四棱锥B是球体C是三棱柱子4.8【合作探究2】活动2 跟踪训练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备课资源(教案)29.课题: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课题: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形状或实物原型.2.经历探索简单几何体三视图来描述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学习重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或实物原型.【学习难点】由物体的三视图得到它的平面展开图的转化.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由立体图形(或实物)画出它的三视图,反过来我们能否通过观察分析几何体(或实物)的三视图,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或实物)的大致形状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由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98例3,完成下列内容:1.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正面、上面、左面,然后再结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2.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圆,则这个图形可能是圆锥、圆柱.3.其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均相同的是正方体.【合作探究】1.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则这个图形是(B)A.正方体B.长方体C.四面体D.四棱锥2.如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五棱锥.3.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判断该几何体是圆台.方法归纳:先看主视图和俯视图(或左视图),再综合左视图(或俯视图),根据几何体从三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图形,综合得出几何体原形.知识模块二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98例4,完成下面的内容: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描述其结构特征,最准确的是(C)A.底面是正六边形B.底面是六边形,侧面是等腰梯形的棱台C.上、下底面是正六边形,侧面是等腰梯形的棱台D.底面是正六边形,侧面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合作探究】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想象出这个几何体.解: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正中部竖立一个小圆柱体,如图: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交流预展】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知识模块一根据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知识模块二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1.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碟子共有(C)A.9个B.10个C.12个D.13个2.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解:从三视图可以得知,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体,并且口部朝下.(第2题图)(第3题图) 3.用小立方块搭建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解:12,19.【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识别并描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视图还原实物图的过程,掌握由平面到空间的转换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以及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体会本节知识对后续知识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由三视图想象实物模型,并画出模型草图.
【教学难点】
由三视图还原出实物图.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形状可以通过画它的三视图准确完整地表示出来,实际工作中,也经常需要根据三视图还原实物图,比如工人要根据三视图加工零件就得由三视图还原出实物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由三视图还原出实物图.
【教学说明】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什么?若将图(1)中的俯视图改为图(2),那么这个几何体是什么?
分析:图(1)中,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此几何体可能是四棱锥或圆锥,再由俯视图判断此几何体应是四棱锥.若将图(1)中的俯视图改为图(2),则此几何体是圆锥.
【教学说明】从本题可以看出,要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必须具备主视
图、左视图、俯视图三个视图;反之,给出三视图就能唯一确定一个空间图形.
2.根据三视图,描述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几何体的草图.
提示:上图是圆台的三视图,草图略.
【教学说明】根据三视图还原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综合起来看,弄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在括号内填上立体图形的名称.
答案:圆柱正三棱锥
2.下列图形都是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
答案:圆锥圆柱正方体三棱柱
3.若干桶方便面摆放在桌子上,如图是它的三视图,则这一堆方便面共有(B)
A.5桶
B.6桶
C.9桶
D.12桶
4.下面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形状是(B)
A.圆柱
B.圆锥
C.圆台
D.三棱柱
5.已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1)画出该几何体的左视图;
(2)该几何体是几面体?它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3)该几何体的表面有哪些你熟悉的平面图形?
答案:(1)略(2)六面体,12条,8个(3)正方形,等腰梯形
6.一个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方格里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提示:可摆实物进行分析.
答案:略.
7.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求x,y的值.
答案:x=1或x=2,y=3.
8.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提示:可摆实物进行分析.
答案:12个,7个
【教学说明】巩固提高.有些题目可以摆实物进行分析.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2.总结要点:
(1)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三个视图缺一不可.
(2)根据三视图还原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综合起来看,弄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3)要学会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必须熟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在此基础上对具体问题多思考、多想象、多探索.
(4)画实物模型时只需画出草图即可,但要在练习中注意体会和总结画法,以便更好的表现出立体图的结构形状.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4.5”中第2题.
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课时作业”部分.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为后续学习直观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