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
法律法规: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规定是什么
小编希望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规定是什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规定依据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也就是说即便您不是股东,只要在职务上是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即可担任。
第一部分常见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则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原则上代表着公司行为,具有整体意志的属性。
但由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必然需要自然人担任,自然人有自己的私利,就会有为个人利益行事的可能。
如前所述,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着整个公司与外界发生法律关系的时候,法律上认为具有整体意志属性,因此原则上视为公司行为,因此很难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该民事责任一般由企业来承担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况下,公司法定代表人与企业将对外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公司法定代表人常见的民事责任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过错,造成公司利益受损,应向本公司承担民事责。
民法典的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的法定代表⼈职务侵权⾏为的责任承担有哪些规定法⼈是属于⼀个组织,⽽不是⾃然⼈,法⼈的职权需要由法定代表⼈履⾏,⽽法定代表⼈是属于⾃然⼈。
法定代表⼈有权代表法⼈履⾏职权,那么民法典的法定代表⼈职务侵权⾏为的责任承担有什么规定?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法定代表⼈职务侵权⾏为的责任承担有哪些规定法定代表⼈履⾏职务活动时,造成他⼈损失的,由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法定代表⼈的定义及⾏为的法律后果】依照法律或者法⼈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为法⼈的法定代表⼈。
法定代表⼈以法⼈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承受。
法⼈章程或者法⼈权⼒机构对法定代表⼈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
第六⼗⼆条【法定代表⼈职务侵权⾏为的责任承担】法定代表⼈因执⾏职务造成他⼈损害的,由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追偿。
⼆、法定代表⼈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怎样的法定代表⼈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通常是公民、法⼈违反合同或者不履⾏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般情况下,法定代表⼈的职务⾏为就是企业法⼈的⾏为,因⽽由此产⽣的民事责任由本企业、公司承担,法定代表⼈⼀般不向第三⼈直接承担民事责任,法定代表⼈只是向本企业、公司承担因⾃⾝过错⽽产⽣的民事责任。
但由于单位违法可能会受到双重制裁,除了法⼈的单位责任外,法定代表⼈作为主管⼈员也应当承担个⼈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的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种:1、因经营过错向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法定代表⼈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3、法定代表⼈作为公司股东或者股份公司发起⼈的法律责任。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代表⼈因执⾏职务造成他⼈损害的,由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追偿。
法定代表人的责任都有哪些
The earth is in motion all the time, and a person will not always be in an unlucky positi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法定代表人的责任都有哪些导读:民事责任:1、损失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
行政责任: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
刑事责任:考虑到多数情况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员的意志而实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时不仅仅会处罚公司,很多情况下还会追究主管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在双罚制度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会被理解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一、民事责任1、损失赔偿责任。
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过失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就该损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张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
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规定了公司董事、高管的忠实义务,同时规定违法忠实义务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二、行政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49条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所以综合来说,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罚款,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当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无过错的除外。
三、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司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权区别及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权区别及相关法律责任一、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代表公司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其职责如下:1、职权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利益,按照公司的意志行使公司权利。
法定代表人在公司内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公司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对外代表公司,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如《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再如《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因此,法定代表人的行为通常为公司的行为,依法行使职责时所产生的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公司法人的法律文书。
2、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上述职权是由法律和公司赋予的,公司对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超出公司授予的权利范围,法定代表人就可能要承担行政处分、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公司承担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3、法定代表人的人选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总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二、董事长在公司中,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从一定意义上讲,董事会也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长和董事是董事会机构的成员。
法律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
1、法律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2、《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3、刚修订的《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4、《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成为所任职企业投资设立的XX 公司的股东。
”5、6、2、作为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行使职权,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
法定代表人在企业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公司法规定召集董事会、主持股东大会等权利。
7、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不需要法人的授权。
但是代表人的行为超出法人授予的权利围,可能构成表见代理,法人就可能为其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中华人民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国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国主席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XX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理基础
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理基础一、引言法定代表人是指公司、企业等法人实体所指定的代表,负责代表法人实体进行法律事务的处理。
法定代表人授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通过授权,法人实体能够有效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本文将围绕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理基础展开论述。
二、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理基础首先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在中国,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法定代表人的权益、责任和授权方式,为法定代表人授权提供了合法的依据。
三、公司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我国公司治理的核心法律文件,对法定代表人授权有具体规定。
根据该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拥有一定的授权权力,可以代表公司签署合同、处置公司财产等。
同时,法定代表人必须依法行使授权,不能超越法定授权范围。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公司的利益,并确保法定代表人的职权不被滥用。
四、合同法规定合同是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主要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法定代表人签署合同的条件和效力。
根据该法,法定代表人在签署合同时必须具备代表公司的资格,即依法成立和登记的法人实体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在签署合同时,法定代表人应当遵守合同法的规定,保证合同的真实、合法和有效。
五、代理理论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理基础还可以归结为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代理人,代表公司进行法律事务处理,其行为具有代理性。
在这种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权力和责任是派生于公司的,同时也受到公司的授权和监督。
代理理论为法定代表人授权提供了法理基础,并将其纳入公司代理关系的范畴。
六、依据案例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理基础还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加以证明。
例如,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A与合作方B签署了一份合同,然而该合同超出了A的授权范围,并且对公司造成了严重损失。
在此案例中,法定代表人A的无授权行为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其违背了法人实体的利益。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法定代表人授权的重要性和合法性。
法律法规:公司法定代表人定义是什么
公司法定代表人定义是什么
小编希望公司法定代表人定义是什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公司的营业执照上面经常能够看到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并且有法定代表人的印章。
其效力和公司的公章一样高。
那么,公司法定代表人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具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定义
法定代表人与公司法人在内部关系上也往往是劳动合同关系,故法定代表人属于雇员范畴。
但对外关系上,法定代表人对外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时,其与法人之间并非代理关系,而是代表关系,且其代表职权来自法律的明确授权,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权委托书。
是故,法定代表人对外的职务行为即为法人行为,其后果由法人承担(《民法通则)第43条)。
并且,法人不得以对法定代表人的内部职权限制对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条)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
法定代表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有企业所在地正式户口或临时户口;。
民法总则第61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总则第61条规定是什么?规定了法定代表人的各项权益。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一、民法总则第61条规定是什么?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二、民事主体民事主体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民事主体的资格由法律规定,在中国,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公民(自然人)和法人。
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国家直接参加民事活动时,国家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如发行公债、享有财产所有权、接受赠与、对外以政府名义签订贸易协定等。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主体。
通常,民事主体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民法调整的主要是商品经济关系,商品关系要求对等的劳动交换并体现等价有偿的要求,反映在民事法律关系上就是双方都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在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只有一方是权利主体,另一方则是义务主体,如绝对权关系、无偿的合同关系等。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可以都是单一的;也可以一方是单一的,而另一方是多数;也可以双方都是多数的。
在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人,例如债权债务关系;在另一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例如所有权关系。
▲三、解释民事主体在有的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及学说上称为权利主体。
传统民法认为:“民事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其本质的含义就是能够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它是一个发展演变的概念,“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的”。
我国对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规定?
我国对法定代表⼈有哪些规定?《民法通则》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使职权的负责⼈,是法⼈的法定代表⼈。
”这就是说,作为法定代表⼈必须是法⼈组织的负责⼈,能够代表法⼈⾏使职权。
法定代表⼈可以由⼚长、经理担任,也可以由董事长、理事长担任,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规定。
⼀、关于法定代表⼈⼈选的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使职权的负责⼈,是法⼈的法定代表⼈”。
《全民所有制⼯业企业法》第45条规定,“⼚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
企业建⽴以⼚长为⾸的⽣产经营管理系统。
⼚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地位,对企业的物质⽂明建设和精神⽂明建设负有全⾯责任。
⼚长领导企业的⽣产经营管理⼯作。
”《公司法》第13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根据集团公司章程,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为董事长。
⼆、法定代表⼈⾏为责任的承担1、法⼈须对法定代表⼈的⾏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对它的法定代表⼈和其他⼯作⼈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负责⼈超越权限订⽴的合同,除相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为有效。
” 由此可见,不仅法⼈须对法定代表⼈在其权限范围内所签合同承担民事责任,⽽且法定代表⼈越权签订合同,但相对⼈不知其越权时,法⼈仍须对法定代表⼈的⾏为承担民事责任。
2、法定代表⼈须对法⼈的违法⾏为承担责任《民法通则》第四⼗九条规定,“企业法⼈有下列情形之⼀的,除法⼈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可以给予⾏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法经营的;(⼆)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三)抽逃资⾦、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处理财产的;(五)变更、终⽌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遭受重⼤损失的;(六)从事法律禁⽌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文律师解读《民法典》(二十六)法人一般规定
⽂律师解读《民法典》(⼆⼗六)法⼈⼀般规定《民法典》第六⼗⼆条:“法定代表⼈因执⾏职务造成他⼈损害的,由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追偿。
”【解读】本条是法定代表⼈职务⾏为的法律责任和法⼈追偿权的规定。
在解释与适⽤中,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包括执⾏职务⾏为的认定标准、法⼈追偿权的效⼒依据以及法定代表⼈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等。
⼀、“执⾏职务”⾏为的认定职务⾏为是指法⼈的⼯作⼈员⾏使职务的⾏为和履⾏职责的活动,⽐如法定代表⼈代表公司签署合同,公司保安员维持秩序等活动。
职务⾏为本⾝就是⾃然⼈代表法⼈所为的⾏为,其法律后果理应由法⼈承担。
⽐如某⼴告公司的法定代表⼈制作、发布虚假⼴告,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那么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应由法⼈承担。
法⼈对法定代表⼈所实施的⾏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该⾏为属于履⾏法⼈职务的⾏为。
因此,判定是否构成职务侵权并进⽽将责任效果转由法⼈承受的基础,是区分法定代表⼈的侵权⾏为是职务⾏为还是个⼈⾏为。
传统观点认为,法定代表⼈的权限来源于法律授权,即此处的代表权具有“法定代理”权的内涵效果。
法定代表⼈以外的其他⼯作⼈员的职务权限则基于商事代理制度原理,源⾃法⼈意志机关的授权。
但是,民法典第六⼗⼀条第三款关于“法⼈章程或者法⼈权⼒机关对法定代表⼈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的规定,实质上将法定代表⼈代表权性质进⾏了改造,即法⼈可以通过章程或者权⼒机关决议的⽅式限制法定代表⼈的代表权,只是该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
因此,判断法定代表⼈的⾏为是否构成职务⾏为时,除需评价该⾏为是否符合法⼈⽬的事业等⼀般标准外,还要看法⼈章程或内部决议是否存在对法定代表⼈权限范围的限制,以及相对⼈是否客观上善意不知晓该权限限制的具体内容。
此外,在个案具体认定上,还应把握关于职务⾏为认定的⼀些综合衡量因素。
例如,法定代表⼈的侵权⾏为是否以法⼈名义作出,⾏为结果的“利益归属⽅向”和客观利益归属状态是否指向法⼈,具体⾏为是否符合法⼈以往类似交易中的惯例或习惯,以及社会⼀般⼈在类似情形下会对该⾏为的性质作肯定性判断的可能程度等等。
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及风险防控
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及风险防控法定代表人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如果出现了过错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或者不能实现约定目的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法定代表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公司债务的担保责任: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如果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作为担保人提供担保。
如果公司不能按时还款,法定代表人就要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需要对公司的债务进行偿还。
三)行政责任:法定代表人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等,法定代表人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
同时,法定代表人还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等方面负责,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的责任作为股东或股份公司发起人,法定代表人也需要对公司承担一定的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和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股东或股份公司发起人在公司设立时所承诺的认缴出资,应当依法履行。
如果未能按时履行或者未能全部履行,将会对公司造成损失,法定代表人需要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股东或股份公司发起人还需要履行其他法定义务,如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等。
如果未能履行这些义务,也会对公司造成损失,法定代表人同样需要承担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和《民通意见》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企业法人需要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如果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当公司对外承担责任后,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被公司追偿的责任。
有时,公司会与法定代表人签订经营管理合同并约定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与义务。
如果法定代表人违反了该合同约定,没有尽到义务,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义务。
法律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
法律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引言在法律领域,法定代表人是指一个法人实体或组织的法律代表,其具有代表其进行各种法律行为和事务的权力和责任。
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职责,其行为对于该法人实体或组织的法律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法定代表人的定义根据我国《公司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法定代表人是指法人实体或组织的法律代表,他们代表该法人实体或组织进行各种法律行为和事务。
法定代表人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长、董事、首席执行官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特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的权限和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代表人具有以下权限和责任:1. 签署合同和代表法人实体参与法律行为和事务作为法人实体或组织的法律代表,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该实体或组织与其他方进行合同签署和履行合同义务。
法定代表人还有权代表法人实体或组织参与诉讼、仲裁等法律行为和事务。
2. 行使公司内部权力和决策职能法定代表人在公司内部享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法定代表人有权行使其所属公司的权力和决策职能,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承担责任。
3. 代表法人实体履行法律义务和向社会公众负责法定代表人作为法人实体或组织的法律代表,有责任确保其所属实体或组织的法律义务得到履行,并对其行为和决策向社会公众负责。
4. 代表法人实体参与股东会和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的活动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治理机构如股东会和董事会中有代表性的地位。
他们在这些机构中代表公司的利益行使公司股东和董事的权益。
法定代表人的任命和解职法定代表人的任命和解职通常需要符合以下程序和规定:1. 任命程序法定代表人的任命通常需要经过该法人实体或组织的决策机构如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选举或决议。
法定代表人的任命需要由法人实体或组织的决策机构通过合法程序形式决定。
2. 解职程序法定代表人的解职通常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合同的约定。
法定代表人的解职通常需要由决策机构决定,并在合同中明确解职的程序和条件。
我国民法典中的法人制度
我国民法典中的法人制度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五十八条法人应当依法成立。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
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九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第六十条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第六十三条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应当将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登记为住所。
第六十四条法人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六十五条法人的实际情况与登记的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六条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示法人登记的有关信息。
第六十七条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一)法人解散;(二)法人被宣告破产;(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律规定
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律规定在企业运营和商业活动中,法定代表人的授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各类商务活动,其授权范围及方式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本文将围绕法定代表人授权的法律规定展开分析。
一、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与权力法定代表人是企业或组织的代表,其身份和权力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执行事务合同的执行董事或者经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
在其他组织形式中,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和权力也有不同的规定。
二、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与限制法定代表人在代表法人或组织时享有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也受到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必须符合其代表企业或组织的职权,超越职权范围的合同无效。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合同交易双方的权益,防止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或超越职权范围签订合同。
三、授权的形式和效力法定代表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授权,授权方式包括授权委托书、授权证明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可以或者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口头表达或者其他方式表示的,不予承认。
因此,为了保证授权的效力,授权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四、授权的范围与限制授权的范围应当明确界定,以避免法定代表人超越职权行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法定代表人在代表公司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
他们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对公司进行行政、合同、财务等方面的处理。
授权的限制也可以通过企业章程、组织规定等内部法律文件进行约定。
这些限制旨在保护企业或组织利益,避免因为法定代表人个人行为导致的损失。
五、授权的终止与变更授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终止,例如根据合同约定的期限、满足特定条件、双方一致解除等。
此外,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也会导致授权的终止。
当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时,旧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行为不再具有效力,新法定代表人需要重新获得授权。
法定代表人的名词解释
法定代表人的名词解释法定代表人,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法律上被授予代表组织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人。
在企业法人、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中,法定代表人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权力,对于组织的运作和法律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法律角度看,法定代表人是指在法律上享有代表组织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人。
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法定代表人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合伙企业的所有者等。
由于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地位和权力,他们一方面代表组织行使权力,具有对外签订合同、参与诉讼、代表组织承担责任等权利;另一方面,法定代表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对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决策等方面的责任。
因此,法定代表人的选择和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企业法人领域中,法定代表人的选择通常会经过一定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法定代表人的选择一般由公司章程、董事会或股东会决定,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如公司无法正常运营时,法院可以指定临时法定代表人。
此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或备案。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法定代表人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法定代表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首先,法定代表人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能够熟悉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其次,法定代表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商业智慧,能够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推动企业的发展。
此外,法定代表人还需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享有代表组织行使权力的地位,但他们并不是无约束的。
法定代表人的权力也受到法律和内部规章制度的限制。
如果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侵犯组织和他人利益,他们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和内部追责。
总而言之,法定代表人作为企业、机关等组织的法律代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权力。
法定代表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1、超越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一家公司只有一个法定代表人,而法定代表人可以在不出具任何证明文件的情况下,直接代表公司行事。
虽然享有这样的权利,但法定代表人也是需要承担一些责任的,那到底▲法定代表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做出的行为由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定代表人个人无需就履行职务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法定代表人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仍然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1、损失赔偿责任。
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过失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就该损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张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
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规定了公司董事、高管的忠实义务,同时规定违法忠实义务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二)行政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49条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所以综合来说,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罚款,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当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无过错的除外。
▲(三)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司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
公司法关于法人代表的规定是怎样的
Being with positive people can make us feel goo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公司法关于法人代表的规定是怎样的一、因违法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原法定代表人,自决定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满三年的;二、因经营管理不善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负有主要责任的法定代表人,自核准注销登记之日起未满三年的。
我们知道一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的,即他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效果是需要由公司承担的,因此公司对法定代表人的选取非常重要。
当然,公司法关于法人代表的规定也非常细致。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公司法是怎么样规定法定代表人的。
一、法定代表人具体内涵、权利。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处于公司管理的核心地位,对外代表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行为,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
也即,法定代表人是法律上拟制的“法人”的代表。
法定代表人与法人、法人代表有严格区分。
法定代表人是个人,而法人则是组织,比如公司、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等都是法人。
法人代表也是个人,是法人单独授权行使某项具体职责的人。
法定代表人是经过工商登记的,必须符合法定条件,行使职权时不需要法人另行授权(法定特殊情况除外),而法人代表不需要进行工商登记,行使具体职权时必须获得法人的具体授权,超出授权范围或授权期限的,就不再是法人代表,其所行使的职权就存在法律上的瑕疵。
法定代表人与企业之间是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也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但是,如果法定代表人从公司领取工资,同时也存在劳动关系,也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
这类法定代表人,大多数是受幕后的实际控制人支配。
实际经济生活当中,仅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公司没有盖章的,相关合同效力如何认定呢?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的经营范围内,在职权范围内签署的合同即使没有加盖公司公章也是有效的。
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什么是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指代表公司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加诉讼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依职权作出的代表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主体一般为公司董事长、工厂厂长,法定代表人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法定代表人有什么要求一、法定代表人有什么要求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如下:1.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选出的;3.并且是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经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哪些权利 1.代表公司参与民事活动;2.在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3.法人可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具有双重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三、法人代表人和委托代理人有什么区别《民法典》一百六十三条,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
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
哪些人可以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一、哪些人可以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根据《公司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法律法规: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小编希望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是原法人免职文件,新任法人任职文件,就是董事会决议书。
需要在审批后三十日内办理变更登记的相关手续,提交有关上级审批文件等有关材料。
下面请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第六章变更登记
第十七条企业法人改变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经营期限,以及增设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应当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八条企业法人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在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批准后三十日内,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企业法人分立、合并、迁移,应当在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批准后三十日内,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开业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二、企业法人变更登记提交的文件、证明。
法定代表人职责
法定代表人职责
一、法定代表人职责是什么
1、法定代表人职责:
(1)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公司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
(2)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有书面委托。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3)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行使职权的签字人。
2、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十三条【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风险有哪些
1、民事责任
(1)损失赔偿责任。
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过失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就该损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张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
2、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
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罚款,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当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无过错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法律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2、《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3、刚修订的《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4、《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成为所任职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5、6、2、作为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行使职权,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
法定代表人在企业内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公司法规定召集董事会、主持股东大会等权利。
7、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不需要法人的授权。
但是代表人的行为超出法人授予的权利范围,可能构成表见代理,法人就可能为其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第八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
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第九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第十条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第十一条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
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
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五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第十六条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
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七条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
公司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公司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第十八条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第二十三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五)有公司住所。
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第二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
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第三十条股东的首次出资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第三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二)公司成立日期;(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第三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三十四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
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三十五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