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季水田种植牧草可改良土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冬季水田种植牧草可改良土壤等
O南方冬季水田种植牧草可改良土壤
对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黑麦-杂交狼尾草、小麦-杂交狼尾草、多花黑麦草-水稻、黑麦-水稻和小麦-水稻6 种不同复种方式生态效益进行比较研究后结果表明: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在我国南方冬季种植牧草可降低土壤pH 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冬季种植多花黑麦草和黑麦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北京100862 张洪刚等发表于《江苏农业科学》2008 年第2 期)
O敌克松消毒机插秧盘的适宜浓度
探讨了3 种浓度敌克松对水稻机插秧盘土壤消毒后,对机插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敌克松用于机插秧盘土消毒,可有效控制土壤中杂菌的生长,但高浓度的敌克松对水稻根及地上部分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使用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明显,随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稀释3000 倍液浓度,第18 天(即水稻移栽前)对水稻根的
长度及地上部分高度与对照未达显著水平,水稻生长基本恢复,其他2 个处理的根长及地上秧苗高度与对照相比仍存在极显著差异。机插秧龄在18 天左右,如果秧苗生长受影响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将直接影响秧苗的素质,因此在机插秧上应用敌克松土壤消毒时,其浓度应稀释至3000 倍液,既可达到土壤消毒抑制杂菌的目的,又将对水稻秧苗的影响降到最低。■(上海市海丰果业有限公司种植事业部江苏无锡224153 赵田芬等发表于《上海农业学报》2008 年第1 期)
O豌豆和萝卜芽苗菜的优化栽培条件
研究了浸种时间、栽培温度、播种密度和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豌豆和萝卜芽苗的生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萝卜和豌豆发芽率、苗长、产量、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发现:豌豆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 2.4千克/平方米、浸种24小时、温度20〜25 C左右、培养8天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最佳;萝卜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0.5 千克/平方米、浸种6小时、温度25C左右、培养7天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较为理想。■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 张余洋等发
表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 年第2 期)
O培两优3076等中稻品种适合鄂中岗地栽培
为了筛选适宜鄂中岗地作一季中稻种植的新品种,以两优培九等26 个新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种植鉴定,从适应性、丰产性、品质、多抗性等方面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其中以培两优3076、扬两优6号和Q优6号的综合性状较好,且适应在当地种植。相应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①增加秧田面积和基本苗,保证每公顷秧田总容苗量1650 万左右,超高产栽培中基本苗必须达到150万〜180万。
②调整秧田蘖与本田蘖成穗之比由4:6 调整为6:4,增加早生大蘖,为攻大穗创造物质条件。③合理施肥,每公顷需施纯氮200 千克,氮、磷、钾之比为1 :0.4:0.8 才能满足生长需要,在幼穗分化的第1 阶段,每公顷施75〜120 千克尿素是攻大穗关键措施。■ (湖北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随州441300李进山等发表于《湖北农业科学》2008 年第4 期)
O板栗、麻栗不宜作锥栗砧木
以锥栗6 个类型16 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板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的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
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 月底到10 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 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厘米处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厘米后在其上部2 厘米处第2 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浙江丽水市林科所丽
水323000 吴连海等发表于《湖南农业科学》2008 年第2 期)O不同氮源及磷钾浓度影响小白菜产量和品质
影响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营养的角度上来说,主要受到硝态氮、磷、钾和铵态氮这4 种大量营养物质的影响。硝态氮、铵态氮、磷和钾的单效应以及两两之间的互作效应都影响着小白菜产量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只有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并且需要两种元素供给比例适宜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实现其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功能。所以平衡施用不同氮源、磷、钾肥是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试验推荐的理论配方,硝态氮、磷、钾和铵态氮的浓度分别是:7.94、1.12、5.51 和2.08 毫摩尔/升。■
(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系清远511510 陈秀虎等
发表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 年第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