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训练(二)——思乡怀远诗(学生版)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诗歌鉴赏深度解析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诗歌鉴赏深度解析一、原题回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二、文本详析:1、作者简介:(一)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
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
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
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异见,或限于当时环境见识亦颇多偏见。
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山东) 古典诗歌鉴赏2
山东省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古典诗歌鉴赏2 1.(2014届山东日照高三12月校际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秋怀诗王苹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
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①。
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②平分一亩宫。
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④。
[注]①酸风:指秋风。
②乱帙:杂乱的书籍。
③一亩宫:儒者住的草屋。
④论英雄句:《三国志》载:曹操同刘备煮滔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
【小题1】前两联中“秋风”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小题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2.(2014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千秋岁①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幕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鸳鹭③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
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鸳(yuan)鹭:两种鸡,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小题1】“花影乱,莺声碎”中“乱”“碎”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小题2】词中划线句子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其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谪恨之深之广,这愁既有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
(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得4分)【解析】【小题1】3.(2014届山东威海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雨杜牧连云接塞添迢递①,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注】①迢递:遥远。
【小题1】赏析首句中“添”字的妙处。
(4分)【小题2】诗歌是如何写“雨”的?请以末两句为例简要分析。
(4分)【答案】感觉。
一个“添”字表现出了作者漂泊寂寞的心境。
4.(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
2014年诗歌鉴赏真题译文、鉴赏、答案(课表卷2)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6分)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 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 常常在外漂泊流离,已 经习惯于远别家乡亲人。 • 随意的挥一挥衣袖,就 远走客居异乡。 • 一觉醒来,归梦破碎。 孤灯之下,依然身在江 南。 • 心情惆怅,起身出户, 见一轮明月,已斜挂山 顶。
• 世代生活在海边,芦 苇深处掩映几间小屋, 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 花。 • 晚上灯前主客相聚, 笑声不断,渔人讲述, 海上捕鱼晚上归来, 有青天一轮明月伴送 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郭诗赏析:
• 题材:即事感怀诗 • 内容: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 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描写了渔 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 交谈的生活情象以及渔人笑说捕鱼场面, 令人欣然神往。该诗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 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表达了作者对 渔家生活的向往。 • 主要手法:白描 • 语言特点:平易朴素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 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 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 ①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②诗的首联先 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 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 “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 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 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 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 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③表达了诗人惆怅苦闷,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强化练习及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强化练习牟海福2014年4月20日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2)“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
答:写得好。
“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
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1)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答: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
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
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答: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
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3.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5分)(2007年高考湖南卷)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颔联:“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_思乡怀人诗
2、抒情常用手法
•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 虚实相生 细节描写 • 对比 衬托 想象 • 以景结情
常见术语:
• 景: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 幽寂清冷 • 情:羁旅愁绪、孤独寂寞、凄凉哀伤、 幽深的乡思、满腔的离愁别绪
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 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思乡怀人诗常见 思想情感
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 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 《秋思》。 •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杂诗》等。 • 3、闺中怀人,表达思妇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抒 发独守空闺的孤独和寂寞。如王昌龄的《闺怨》。 • 4、征夫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 情。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 感
•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 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 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 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 又婉转。 •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 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 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只有年年鸿雁飞”
课堂练习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 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 “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 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 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此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 要的分析。(表现手法 写人)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 “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 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详析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4 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详析版(ft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ft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ft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 分)【答案】①艳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清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 分)【答案】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ft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 “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ft瓢莫笑侬” “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其一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释】①楚酒:楚地产的酒。
唐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
”困人:使人倦怠。
②陈居士:陈与义自称。
古有德才而不仕者称居士。
③亭角句:谓苦寻诗句却无所获。
2思乡怀远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二)乡关何处佳节思亲思乡怀远诗教学目标:1.感悟思乡怀远类诗歌情感2.探究思乡怀远类诗歌鉴赏方法一、高考真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2 江苏)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落空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3 山东卷)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3 广东卷)鹧鸪天 [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螟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12 江西)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2014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
2014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一、(2014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新课标卷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9.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 合词句赏析。(5分)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 得形象、生动。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 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 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 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 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 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 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 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 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 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 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 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 表现。(意思对即可。)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 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 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 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 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 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 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 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福建) 古典诗歌鉴赏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福建)古典诗歌鉴赏一.(2014届福建长乐二中等五校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1—2题。
(6分)登快阁①[宋]黄庭坚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③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④。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
②痴儿:作者自称。
③朱弦:这里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3分)【答案】二.(2014届福建德化一中高三上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1—2题。
(6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3分)2.此诗三、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3分)三、(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上期末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1—2题。
宿府①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
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
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3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
(3分)四.(2014届福建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1—2题。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集训解析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集训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二(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三、(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四、(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014高考诗歌汇编及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汇编一(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二、(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三、(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
(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四、(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五、(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语文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优秀学案(读懂诗歌)
读懂诗歌【读懂诗歌三步骤】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平时可以尝试翻译全诗,同时要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1.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1)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自己另举两例:(2)改变词序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自己另举两例:2.抓关键词句品情态。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关键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如:练习示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淇上别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题目提供的信息:方法举例结句和其他体现思想情感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李白《静夜思》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是诗眼句,全诗要表达的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最后一句表现了出来。
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
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
(2)诗歌翻译:(3)抓住关键词句:“笑”“泣”“伤离”“愁”。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4)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
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第三步:抓暗示信息诗歌中除了标题的信息外,还有作者、注释和题干等提示性信息,这些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1.作者信息(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2014年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2014年高考各省市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一、[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要从具体的诗句中分析出作者表达的情感,如“番腾妆束闹苏堤”有爱春之情;“留春春怎知”“凌波寸不移”含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表达叹春归去之情。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4分)[答案]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
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要从具体的诗句中分析出诗句所运用的技巧,如“香红渐渐稀”是面,而“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也是细节描写,由此归纳出点面结合、细节传神等要点。
此外还可从诗句中分析出“以景起情”或“景中寓情”的表达方式。
二、[2014·北京卷] “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
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
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开,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
诗歌之思乡怀远诗
2014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一、思乡诗的特点:常写景物:冷月落叶;枯树荒野;苦雨凄风;栖鸦飞雁;冷露清霜;寒烟衰草;水冷山寒;旷野无人;夕阳斜照。
所抒之情:孤独凄凉,悲苦愁绪,思念亲友。
典型环境:幽静,无人,凄凉,闲淡。
典型环境及作用:以寥廓苍茫衬托人的孤独无依;以霜露日风等渲染一种凄凉的环境,映衬诗人内心的悲苦。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烘托,对比,衬托,用典,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移情”于物。
二、练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3分)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2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四川卷)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4、(09年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答:5、(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思妇怀远
诗歌专题训练----主题“思妇怀远”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小题。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东汉无名氏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冬”指农历十月,“三五”指农历十五日,詹(chán)兔:即“蟾兔”,是月亮的代称。
主人公面对袭来的寒气、凛冽的北风,发出了寒彻心髓的惊叹。
B.客人在信中前半讲长久地相思,后半讲长时间的离别,可见相思之苦。
C.主人公曾经追想遥远的往事,更有现实中的对于书信珍视的描写。
D.结尾两句,思妇自诉衷曲,表现其坚定不移的爱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2.分析全诗是如何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诗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
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 .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 .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
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4.《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思乡怀远类赏析
高三诗歌复习思乡怀远1.秋思·张籍2.秋风引·刘禹锡秋风引⑴何处秋风至⑵?萧萧送雁群⑶。
朝来入庭树⑷,孤客最先闻⑸。
[1]注释⑴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⑵至:到。
⑶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雁群:大雁的群体。
⑷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⑸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汉焦赣《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
”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
[2-3]译文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3.闻雁·韦应物/ 寒塘·赵嘏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抒发的是什么情感?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思乡之情。
(“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般用于象征“书信”和表达思乡之情。
)译文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赏析“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首二句言诗人雨夜思归。
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诗人独坐在高斋之中,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渐渐沥沥的秋雨。
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
孤清的夜,深秋的凄寒,还有空寂的高斋,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
诗人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眇”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情态,因为云山阻隔、归路迢递,即使在白天登楼引颈也无法看到故园,更何况是暗夜沉沉。
故园的渺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译文、赏析、答案(江西卷)
2014江西卷诗歌鉴赏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其 莫作天涯万里意 ,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释: 被酒——带醉,刚喝过酒 总角——形如今之小辫而短。 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
背景:这三首诗作于公元1099年(元 符二年)。时苏轼六十四岁,已贬谪儋 州(州治在今 海南岛儋县)两年。他 身为“罪人”,初期僦居官舍,后被逐 出。幸得王介石等人的帮助,在城南 “污池之侧桄榔树下”,筑了五间泥房 以居。他和当地人民有很深的感情。诗 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 就是他在当地的好友。
题材:即事感怀 主要手法:用典、白描、直抒胸臆 舞雩风:【解析】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 论 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句:风乎舞雩,咏而 归。表达一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佛道思想。 语言特色:浅显易懂、自然风趣。 思想情感:表达对海南淳朴民风的喜爱以及随遇而安、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要注意题目的作答指向:一是文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 的,二是要结合作者的思想及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 注意题目问的是人生态度,而不是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平时对苏轼的生平的积累。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 的出处 《论语》
舞雩风:【解析】舞雩,出自新课标《先 秦诸子选读·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华侍坐》原句: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一 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佛道思想。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人生态度。
答: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处境艰难,但受到佛道 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逍遥自在、 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曾点礼乐之治的 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5分)
2、(2005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3、(2013徐州宿迁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4、(2013南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⑴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⑵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3分)
⑶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