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间艺术 传承闽南文化
“偶遇”快乐,探寻闽南风俗民情

“偶遇”快乐,探寻闽南风俗民情---木偶戏体验活动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主要发祥地在泉州,也叫作泉州提线木偶戏,是福建省泉州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古时被称作“悬丝傀儡戏”,具有巫文化和“人神沟通”等性质;同时,传统的提线木偶戏剧目采用了木偶头雕刻工艺,隐含了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是泉州人民和闽南语系地区人民生老病死礼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引导学生了解闽南民族文化,探寻闽南人文艺术和民风民俗,充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寻闽南风俗民情。
一.活动项目(一)场馆初学①非遗文化体验馆--初始木偶戏在民俗集市厅中,观赏非遗文化的集合,包含陈氏纸扎、闽南造像、嘉庚瓦、宋江狮等;在薰风集雅厅,又是别样的非遗项目,歌仔戏、木偶戏、布偶戏等众多闽南戏曲文化,看着非遗传承人的介绍,他们所使用的乐器、道具,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传统礼乐的文明。
(二)技艺传承①活动内容:邀请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青年传承队演员---蔡思雅,为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述木偶戏的历史渊源及表演难度等。
(三)亲子DIY传统手作:布袋木偶制作跟着老师来制作布袋木偶“小动物木偶”,在家长的帮助下,布袋木偶所需材料:整块布,或者是碎布(颜色丰富)、剪刀、针、棉花等步骤:1.提前打印好简单的动物平面图案2.依照动物的各部分形状裁剪图形3.开始缝制4.颜料可DIY涂色(四)一起来表演学生创意来表演(二).集美塔简介集美塔坐落于集美新城中央公园之上,建筑总高度79.5米,塔高7层,基座两层。
集美塔项目占地面积128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83.9平方米。
集美塔基座有两层,分别为集美人文馆和非遗展馆,设置有人文简史展厅、嘉庚精神展厅、华侨文化展厅、闽南文化展厅、学村文化展厅等,各展厅布展注重运用现代科技,互动性和趣味性强。
塔身一层为游客服务集散大厅,二层为休闲服务区,设有咖啡茶座,三至七层为登高观光区。
“闽”火“阳”光:福建莆田宫庙灯彩艺术

“闽”火“阳”光:福建莆田宫庙灯彩艺术闽南山川秀美、风景如画,福建莆田更是山清水秀,天然风光美景无数。
而在这个被称为“闽南第一大镇”的地方,更有一种特别的艺术文化——宫庙灯彩艺术,这是一种汇集了民间艺术、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承载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福建莆田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莆田宫庙灯彩艺术是指在宫庙内外举行或者年节传统民俗活动时,用灯笼、灯彩等各种彩绘成的艺术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
宫庙灯彩是中国南方一种古老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
而在福建莆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宫庙灯彩艺术更是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紧密相连。
宫庙灯彩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在莆田地区,宫庙灯彩制作的材料主要有纸、竹片、麻索等,这些材料经过精细用心的制作,最终成就了绚丽多彩的灯彩艺术作品。
这些灯彩形态各异,有的花型灯,有的孔子灯,还有的风车灯,每一种灯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
在传统的民俗节日中,莆田地区的人们会将这些宫庙灯彩挂满宫庙内外,此时的宫庙灯彩仿佛变成了彩色的海洋,五彩斑斓的光芒,闪烁不定,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宫庙灯彩的照耀下,整个宫庙仿佛沐浴在阳光下,暖暖的光芒照亮着前来祭拜的信徒,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愉悦。
宫庙灯彩艺术的制作技艺传承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其工艺精湛、内容丰富、造型美观、光鲜夺目,极具民间艺术特色。
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更是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需要将几张平平无奇的纸片,经过巧手巧思,折叠、裁剪、上色、悬挂,最终制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宫庙灯彩。
除了在传统节日中用于宫庙内外的装饰之外,宫庙灯彩还常常运用在民俗庆典、宗教祭祀等多方面。
这种传统的宫庙灯彩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宫庙,更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精神。
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宫庙灯彩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传承闽南文化

传承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闽南文化的特点、传承方式和重要价值,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
一、闽南文化的特点闽南文化是指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特色: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词汇。
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建筑风格: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具有防御功能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3. 文学艺术:闽南地区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如南音、木偶戏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4. 宗教信仰:闽南地区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佛教、道教等,这些信仰对于形成闽南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二、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 教育传承: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闽南文化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传授闽南话、传统戏曲等相关知识。
2. 文化节庆:举办闽南文化节、土楼文化节等活动,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
3. 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土楼、古建筑等,确保其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4. 文化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组织和团体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闽南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三、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闽南文化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 历史记忆: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2. 文化认同: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文化创新:传承闽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创新的探索。
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 旅游经济:闽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闽南文化是中国南方一带独特的地方文化,以福建闽南地区为中心,涵盖了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艺术和宗教信仰。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以及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参观了福建土楼,这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土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我在参观中了解到,土楼是由土、石、木等天然材料构建而成的,具有很高的防御性和抗震性。
土楼内部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居住、厨房、储藏等。
土楼的建造技术和设计理念体现了闽南人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智慧。
通过参观土楼,我深刻感受到了闽南文化对建筑艺术的独特贡献。
除了土楼,我还参观了闽南传统村落。
这些村落保存了丰富的闽南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艺术、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在村落中,我看到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剪花和编织品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传统。
此外,我还参观了一些闽南庙宇,如南靖土楼群中的古田庙和清凉寺。
这些庙宇是闽南人民虔诚信仰的象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
通过参观这些庙宇,我了解到了闽南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除了文化遗产,我还参与了一些传统活动,如闽南歌曲和舞蹈表演。
闽南歌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歌曲中常常表达了人们对家乡、亲情和爱情的思念之情。
在表演中,我亲身体验了闽南歌曲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闽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
此外,我还学习了一些闽南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感受到了舞蹈对身心的锻炼和放松。
通过这次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我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闽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
福建闽南文化传统

福建闽南文化传统福建闽南地区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发源地,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深受人们喜爱。
闽南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闽南地区,民间艺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闽南地区的木偶戏、布袋戏、歌仔戏等传统戏曲形式在当地广受欢迎。
这些戏曲形式以其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风格和剧情内容吸引着观众,传承着闽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扎染等,这些手工艺品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文化传统,展现了闽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众多游客。
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呈弯曲的飞檐形式,建筑内外装饰精美,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些传统建筑不仅是闽南地区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除了艺术和建筑,闽南地区的宗教信仰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的宗教信仰多样,包括道教、佛教、儒教等。
这些宗教信仰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
许多宗教建筑和庙宇也成为了闽南地区的重要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最后,闽南地区的美食文化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而著称。
著名的闽南菜系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精致的烹饪工艺吸引着众多食客,成为了闽南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福建闽南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其独特的民间艺术、建筑风格、宗教信仰和美食文化都展现了闽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闽南地区的文化内涵,更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寄托。
希望闽南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闽南传统文化提线木偶作文

闽南传统文化提线木偶作文
《咱厝的提线木偶》
嘿,咱今天来说说咱闽南那超有意思的传统文化——提线木偶。
我可记得有一次去看提线木偶表演的事儿,那真是印象深刻极了呀!当时一走进那个表演场地,就感觉特别热闹。
等到表演开始啦,那小小的木偶就在艺人的操控下变得活灵活现的。
你瞧那个小木偶,居然能走路、能跳舞,还手舞足蹈的,就跟个真小孩儿似的,太神奇啦!我就那么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看着那些细细的线怎么就能让木偶做出那么多花样来。
那个艺人的手啊,那叫一个巧,一会儿拉这根线,一会儿扯那根线,木偶就跟着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一会儿又摆个特别搞笑的姿势,把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
我在那看着看着,都感觉自己仿佛也变成了那个木偶,被那些线提着,能做出各种好玩的动作。
不知不觉一场表演就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呢,就觉得这提线木偶可真好玩呀!
这就是咱闽南的提线木偶,它承载着咱闽南人的欢乐和记忆呀!每次想到那一场精彩的表演,我就会对咱厝的这传统文化更爱几分,真希望能一直把这有趣的提线木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魅力哟!嘿嘿!。
关于闽南文化传承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传承的作文
《传承闽南文化,从“古早味”开始》
咱闽南文化那可是老有魅力啦!可这传承可得重视起来呀。
就说我那次经历吧,真是让我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的感受。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闽南的传统婚礼。
哇塞,那场面可热闹了。
一到那儿,就听到那欢快的唢呐声,真带劲!新娘子穿着那红彤彤的传统嫁衣,可漂亮啦。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看,那嫁衣上的刺绣,那叫一个精美,什么凤凰啦、牡丹啦,活灵活现的。
然后到了宴席上,各种闽南特色美食摆了满满一桌。
有那香喷喷的沙茶面,那浓郁的沙茶酱味道,闻着就流口水。
还有那土笋冻,看着有点怪怪的,但吃起来 QQ 弹弹的,特别爽口。
我就一边吃着这些美食,一边看着大家热热闹闹地聊天、欢笑,那氛围,真的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就在这时,新郎新娘过来敬酒啦,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说着那些吉祥的闽南话。
我虽然不太懂,但也能感受到那份喜悦和祝福。
这次婚礼的体验,让我深深意识到闽南文化就在这些日常的点滴中呀。
从那漂亮的传统服饰到美味的食物,再到人们之间的那种情感交流,都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真得好好把这些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感受到咱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后呀,我可得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多了解咱闽南文化,也把我知道的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一起来传承这宝贵的闽南文化,让它一直一直流传下去哟!嘿嘿!。
闽南民间文学心得体会

闽南民间文学心得体会闽南民间文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对闽南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汲取了很多心得和体会。
首先,闽南民间文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深深感受到闽南地区的民间文学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其中包括闽南方言的独特之处,闽南人民对于家乡土地和历史文化的深情厚意。
闽南民间文学通过民谣、歌谣以及各种传统戏曲等形式传达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闽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同时,闽南民间文学也为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素材。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谚语等。
这些文化素材既有助于我了解和探究闽南的历史文化,也能够拓宽我的文化视野。
通过研究这些文化素材,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闽南地区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对我个人的思维和人生观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闽南民间文学还启发了我的审美情趣。
闽南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多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呈现,其中富有的艺术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让我赏心悦目。
闽南民间文学强调情感和人性的表达,对于我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最重要的是,闽南民间文学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通过学习闽南民间文学,我对于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从中感受到家乡土地的美丽与魅力,也对家乡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这种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让我更加自豪和自信。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闽南人,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这片土地的独特文化,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闽南民间文学是一门渊源流长、充满活力的文化宝藏。
通过学习闽南民间文学,我不仅提升了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认同。
闽南民间文学让我体验到了文化的魅力,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相信,随着我对闽南民间文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会在这片土地上发现更多令人惊叹的文化宝藏,并将其传承下去。
闽南文化心得体会

闽南文化心得体会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的历史背景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使得闽南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和独到的魅力。
作为一个来自其他地区的外乡人,我在接触和了解闽南文化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其产生了许多感悟与体会。
首先,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其独特的气质与精神。
闽南地处温暖湿润的气候带,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繁荣。
同时,闽南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吸引了中原文化南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
这也融合了中原与福建本地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其次,闽南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深深吸引了我。
闽南文化历史上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更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却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特色,并吸收着外来文化的精华。
闽南人民有着开明包容的思想,擅长经商并重视教育。
他们乐观向上,勇于创新,对外来文化抱着包容与融入的态度。
这样的心态使得闽南文化不仅具有传统美学的韵味,还能吸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
再者,闽南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也是我深感兴趣的。
闽南民间音乐、传统建筑、木雕、瓷器和剪纸等艺术形式都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情味。
闽南的民间音乐以悠扬动听的曲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闽南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而闽南的传统建筑则展示了福建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其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土楼作为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不仅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还体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最后,闽南文化中独特的品味与生活方式令我印象深刻。
闽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在他们对美食、茶艺、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热爱与追求。
品味一碗热气腾腾的闽南小吃,喝上一杯香气扑鼻的闽南茶,让自己漫步在一座精致的闽南园林中,或者沉浸在一本闽南文学巨著中,都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生活情趣。
总之,闽南文化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宝库,它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积淀、艺术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生活品味都使得闽南文化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符号。
闽南文化读后感200字

闽南文化读后感200字闽南文化读后感篇1我热爱闽南文化,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它也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她就像一颗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以前的我总是认为闽南文化一点也不出名,只不过古人在闽南地区留下了非物质遗产,但自从我看了那次的梨园戏,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那一次,学生记者团组织参加了观梨园戏的活动,我欣赏到了《陈三五娘》中的《赏花》,这让我久久的陶醉。
你看,演员们的动作时多么的眼花缭乱,五娘和益春在舞台上感叹这春天的美好,却又哀叹着花易落得季节。
欣赏了《赏花》我才真正明白,闽南文化不是什么古人留下的非物质遗产,它还有更广阔的天空,之所以有这些演员在艰苦中磨练,才能为闽南文化增添一份光彩。
除了梨园戏另外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南音和提线木偶,提线木偶也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它必须要好的技术才能控制好木偶,否则线就会乱掉。
南音也很出名,它的曲调非常的优美,它利用各种民间乐器演奏出各种优美的曲调,每次听到南音我都会被这美妙的音乐久久陶醉。
我把参加闽南文化的活动告诉好朋友,她也不禁赞叹闽南话,还说闽南文化是一颗星永远闪烁着光芒,永不熄灭。
在我的课余时间里我也经常了解一些关于闽南文化的节目和有关书籍。
闽南文化永远是那样的灿烂,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弘扬闽南文化,让闽南文化的光芒永不熄灭。
闽南文化读后感篇2我虽不是闽南人,但是我五六岁时就来到了厦门,也有六七年了,在这里我过了许多闽南地区的节日,因此,对于闽南文化我也算是熟悉。
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行政区划、语系等各方面,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均合称为闽南。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我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及方言。
首先是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博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参与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对其深入了解和传承起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闽南人,我对闽南文化从小就有一种亲切感。
然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才真正意识到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性。
闽南文化包含了闽南话、闽南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闽南文化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
闽南话被广泛使用于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是闽南人最常用的语言。
在闽南文化实践中,我与许多闽南老人交流,他们以闽南话为主要交流工具,我深感闽南话的生动活泼和表达能力。
同时,闽南话也有着丰富的音韵体系,如“si”读作“si”,而在晋江闽南话中读作“xo”;“gu”读作“gu”,而在莆田闽南话中读作“wu”。
这些不同的发音和词汇,展示了闽南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次,闽南音乐和舞蹈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欣喜。
闽南音乐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动听的旋律而闻名。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与了一次闽南音乐表演,观赏了一些传统的闽南音乐演奏,真正感受到了闽南音乐的魅力。
而闽南舞蹈也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舞蹈动作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我还参与了一次闽南舞蹈的训练,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舞蹈技巧,深刻体会到了闽南舞蹈的优美和精湛。
另外,闽南戏曲和闽南民间艺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闽南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一次闽南戏曲表演,欣赏了一些经典的闽南戏曲剧目,如《牡丹亭》和《荔枝记》等。
这些戏曲作品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引人入胜,让我对闽南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闽南民间艺术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瓷器、木雕、剪纸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一些闽南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了一些制作技巧,并且还学习了一些剪纸和木雕的基本技巧。
闽南非物质遗产作文

闽南非物质遗产作文在闽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非物质遗产,它们就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说起闽南的非物质遗产,那高甲戏绝对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记得小时候,村里一旦有高甲戏的演出,那简直就是全村人的盛大节日。
那天,太阳还没完全落山,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今晚有高甲戏啦,大家早点吃饭,去戏台子占个好位置!”这一嗓子,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
大人们早早地收了工,孩子们更是心痒痒,作业都写得飞快。
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戏台前。
好家伙,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戏台前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板凳,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卖糖葫芦的、卖瓜子的小贩们在人群中穿梭,吆喝声此起彼伏。
不一会儿,锣鼓声响起来了,戏要开场啦!只见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五彩斑斓的妆容,一亮相就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那戏服上的刺绣精美绝伦,金线银线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演员们的动作夸张而又富有韵味,一抬手、一投足,都带着独特的魅力。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扮演丑角的演员,他的表演简直太精彩了!脸上的表情丰富极了,一会儿挤眉弄眼,一会儿又歪着嘴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他的台词也是幽默风趣,带着浓浓的闽南口音,让人倍感亲切。
记得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俺今日来逗逗趣,让大伙乐一乐,莫要愁眉苦脸过日子哟!”那腔调,那神态,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表演的过程中,乐队的演奏也是功不可没。
二胡的悠扬、锣鼓的激昂、笛子的清脆,相互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那时候的我,虽然不太懂这些乐器的名字,但那美妙的声音却让我陶醉其中。
爷爷奶奶看得津津有味,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戏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您看得懂吗?”奶奶笑着说:“傻孩子,这戏啊,看的就是个热闹,听的就是个韵味,感受的就是咱闽南的文化!”一场高甲戏,演了好几个小时,可大家都舍不得离开。
直到演出结束,人们还在议论着精彩的剧情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
闽南非遗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我们闽南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闽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下面,我将从闽南文化的起源、内涵、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闽南非遗文化。
一、闽南文化的起源闽南文化起源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闽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秦汉时期,中原文化逐渐传入闽南地区,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多个方面。
二、闽南文化的内涵1. 语言:闽南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闽南语支。
闽南话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是闽南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2. 文学:闽南文学源远流长,有“闽南三绝”之称,即南音、梨园戏、歌仔戏。
南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梨园戏是闽南地区最早的戏曲形式;歌仔戏则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
3. 艺术:闽南艺术丰富多彩,包括剪纸、木雕、石雕、陶瓷、漆器等。
其中,泉州木雕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 民俗:闽南民俗风情浓郁,如祭祖、婚嫁、节日庆典等。
其中,闽南祭祀文化尤为独特,祭拜的对象既有祖先,也有神祇,体现了闽南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崇拜。
5. 宗教:闽南地区宗教信仰多元,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其中,佛教在闽南地区影响深远,许多寺庙成为闽南文化的象征。
6. 建筑:闽南建筑风格独特,以红砖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泉州开元寺、安平桥等建筑,都是闽南建筑的杰出代表。
三、闽南文化的传承闽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一代代闽南人民的传承。
如今,闽南文化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教育传承:在学校开设闽南文化课程,让青少年了解和传承闽南文化。
2. 社会传承:举办各类闽南文化活动,如南音比赛、剪纸展览等,提高人们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度。
闽南木偶戏作文

闽南木偶戏作文在闽南这片充满风情的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民间艺术的宝库中,那就是闽南木偶戏。
说起闽南木偶戏,那得先讲讲我第一次与它相遇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百无聊赖地在街头闲逛。
突然,一阵喧闹的锣鼓声打破了平静。
我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在一个不大的空地上,围满了人。
人群的中心,就是那令我至今难忘的闽南木偶戏舞台。
舞台不大,布置却十分精巧。
一块红色的幕布作为背景,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
舞台两侧,摆放着各种道具和乐器。
而舞台的正中央,就是那些活灵活现的木偶们。
操纵木偶的艺人站在幕后,他们的双手通过丝线,赋予了木偶生命。
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眼睛紧紧地盯着舞台。
只见一个身着古装的木偶出场了,它的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眼睛炯炯有神。
它迈着轻盈的步伐,手中还拿着一把折扇,那姿态,仿佛是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文人雅士。
艺人的手指轻轻一动,木偶便打开了折扇,轻轻扇动起来,那动作流畅自然,就像是真人在表演一般。
接下来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
木偶们一会儿演绎着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一会儿又变成了战场上的英勇将士,奋勇杀敌。
在表演战争场景时,木偶们的动作刚劲有力,每一个招式都充满了力量。
而在表现爱情时,木偶们又变得柔情似水,那含情脉脉的眼神,让人看了都心动不已。
我特别注意到操纵木偶的艺人,他们的脸上满是专注和投入。
他们的手指灵活地舞动着,丝线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他们的眼神紧紧跟随着木偶的一举一动,嘴里还时不时地念着台词,那声音或高亢激昂,或温柔婉转,配合着木偶的动作,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在一场打斗的戏中,一个木偶的武器不小心掉落在地上。
只见艺人不慌不忙,手指轻轻一勾,那武器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重新回到了木偶的手中。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观众们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这小小的失误,而是被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着。
还有一个木偶的表情变化,简直让我惊叹不已。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参与闽南文化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闽南文化是福建地区的一种重要文化传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此次实践中,我发现闽南文化十分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尊重。
在参观闽南传统家庭时,我看到了家庭成员紧密团结、彼此关心的场景,深深感受到了闽南文化中强调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在闽南文化中,家庭被视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是人们心灵的港湾。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关系常常受到忽视,但闽南文化提醒我们,要重视和维护家庭的温暖。
此外,闽南文化中亦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在我参与的一次闽南歌咏比赛中,我看到了许多热爱音乐的老师们不辞辛劳地指导学生,耐心地纠正他们的不足,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这让我深受感动。
闽南文化中,尊师重道是一种传统美德,人们往往不仅对师长充满敬意,也通过遵守师长的教诲和指导,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尊重教师,珍惜所受教育。
闽南文化还注重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在参观福建土楼时,我看到了土楼内部独特的环境布局。
无论是杂物的整理还是房间采光的设计,都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而土楼外部的围墙、水井等,也是在古人智慧的启发下构筑而成。
这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受益匪浅。
闽南文化弘扬的亲情、师德以及对自然的敬畏,都与我们当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息息相关。
希望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善于借鉴,将这些优秀传统带入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闽南童谣比赛获奖感言

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闽南童谣比赛中的获奖感言。
首先,请允许我向评委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公正评判,让我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
同时,也感谢观众朋友们和闽南童谣爱好者们的热情支持,是你们让我在舞台上尽情展示闽南文化的魅力。
闽南童谣,是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承载着闽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比赛,我怀着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对童谣艺术的追求,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之中。
在这场比赛中,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任。
我用心去诠释每一首童谣,力求让它们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感谢我的家人。
在我备战比赛的过程中,他们给予了我无私的支持和鼓励。
是妈妈陪伴我练习闽南话,是爸爸帮我挑选合适的童谣,是家人为我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
没有他们的陪伴和关爱,我无法走到今天。
其次,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在比赛中,我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老师们耐心地教我发音、节奏和表演技巧,同学们则与我一起练习,共同进步。
正是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才能在比赛中充满信心。
再次,感谢主办方。
是你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闽南文化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递给更多的人。
以下是我在比赛中的一些感悟:一、闽南童谣的魅力闽南童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生动的节奏,传递着闽南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在比赛中,我感受到了闽南童谣的魅力,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闽南的历史和文化,还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传承与弘扬作为一名闽南童谣的传承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闽南童谣。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三、创新发展在传承闽南童谣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创新。
将闽南童谣与现代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让闽南童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感受传统 传承闽南文化

感受传统传承闽南文化作者:陈小华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5期摘要:闽南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是笔者以闽南民间文化为背景,以中职美术课程为基础,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闽南民间文化的实践研究。
这优秀的闽南民间文化在中职美术课堂中得以传承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在闽南民间文化的渗透感染下的中职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民间文化;中职美术;教学我的家乡地处九龙江畔,历史悠久、地广物博、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繁育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间艺术是“美术课程”的宝贵资源。
例如,漳浦剪纸、漳州木版年画、木偶戏剧、端午赛龙舟、水仙花雕刻艺术……多彩多姿的闽南民间艺术,它是家乡的一朵艺术奇花,值得我们下一代去认识、学习、发扬,积极挖掘本地民间艺术很有艺术价值,因为在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
如何充分利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有效渗透并充分运用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呢?具体措施如下:1 将美术教学与丰富的校外民俗活动相结合在美术活动中,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闽南民间节日风俗,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例如,端午节教师根据节日特点,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美术专业教学要充分利用高教版教材《广告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让学生设计带有闽南风情、能体现闽南传统体育项目——端午节赛龙舟公益广告竞赛。
食品专业学生美术课程开展了设计“巧手制作端午节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同学们拿着自己心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欣赏,感受闽南民间文化的气氛。
2 以闽南土楼文化为美术教学资源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南靖土楼文化引入美术课堂,带学生到南靖土楼进行实地写生,并举办土楼文化写生作品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校园文化。
收集与土楼有关的资料,客家土楼历史故事、土楼建筑特色、突出土楼乡土、土楼乡情、土楼风景。
(1)结合高教版教材《色彩》课本第五章《风景写生》课,渗透闽南土楼文化,给同学们介绍美丽神奇的土楼,如南靖土楼的风景,土楼田螺坑、土楼群、怀远楼、塔下土楼群等。
观看闽南传奇秀的感受说说文案

《闽南传奇秀》是一场令人陶醉的视听盛宴。
它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观看这个节目,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中。
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在灯光的映衬下舞动着优美的舞步。
他们手持乐器,欢快地演奏着传统音乐,让人沉浸在古老而动人的旋律中。
节目中展示了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从传统戏曲到民间舞蹈,从绘画到工艺品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之处。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观众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闽南传奇秀》还向观众展示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丽而实用的工艺品,如雕刻、编织和剪纸等。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体现了闽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观看这场秀,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的魅力,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根源,思考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珍惜之心。
在《闽南传奇秀》中,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和真挚的情感将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将观众带入一个神奇而奇幻的世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这个节目不仅适合年轻人欣赏,也适合中老年人回味。
它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引发了对历史和传统价值的思考。
《闽南传奇秀》是一次文化之旅,它打破了时空限制,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古老与现代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这个节目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它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闽南传奇秀》展示了闽南地区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从山脉到河流,从乡村到城市,每一个场景都散发着浓厚的闽南特色。
观众们在观看这个节目时,会被舞台上那些绚丽多彩的服饰所吸引。
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闽南地区的传统风格,也展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闽南传奇秀》中的演员们用优美而动人的歌声演绎着经典的民族歌曲。
他们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闽山闽水物华新观后感范文

2022闽山闽水物华新观后感范文2022年,我有幸参加了在闽江两岸举办的“闽山闽水物华新观”活动,体验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次体验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性、民风民俗的神奇以及自然风光的壮观。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观感及心得,并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份有关“闽山闽水物华新观”活动的详细介绍。
闽山闽水物华新观活动“闽山闽水物华新观”活动是由闽江两岸共同推出的展示闽南文化精髓的系列活动之一。
交通发达的闽南地区,山水风光各异,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丰富,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
活动旨在通过闽南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书法、绘画、戏曲等,展示活力和多样性。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除了邂逅了漂亮的美景,还近距离领略了流行于地方的传统风俗,比如说龙船、船头崇拜等等。
这次体验,让我真切体会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东方艺术的独特性。
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活动中,我认识了许多富有民间色彩的文化元素,如闽南歌谣、船头崇拜、剪纸、景泰蓝等等。
这些文化元素虽然看起来各有不同,但却隐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之前,我只在课本中读到过闽南歌谣,但却从未真正体验过,这次活动让我惊叹不已。
那充满乡土气息、洋溢着人民情感的歌声,一下子将我带回到田园诗般的故园,感受到淳朴的土风土俗和美好的生活。
与此同时,还深刻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民间自发性和文化交融性。
民风民俗的神奇在这次活动中,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闽南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
这些风俗习惯早已流传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其中包括船头崇拜和龙船文化。
船头崇拜,是闽南地区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洋中的船只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贡献巨大,因此人们将海洋船头视为神物,并建立神庙祭拜。
这个传统和神秘的习俗,是我最难以忘记的一幕。
除了船头崇拜,还有龙船活动。
龙船,作为闽南地区传统的船类运动,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民间艺术传承闽南文化
民间的艺术、文化是经过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精髓。
在儿童的美术教育课程中融入民间的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在民间艺术、文化的感染下的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标签:民间文化儿童美术课程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
作为历代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汇集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传统,深厚的文化沉积,在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去用心传承。
而把闽南文化介绍给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
首先,感受泉州传统的民间艺术,有助于学生了解闽南文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向学生普及传统民间艺术知识,可以让学生美术创作更具文化精髓和内涵。
其次,体验泉州传统的民间艺术,有利于学生提高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创意表达和创新能力。
传统民间艺术中有着不造作、不雕琢、无透视的特点,其无拘无束的笔触和鲜艳大胆的色彩,与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随心所欲、纯真稚拙、天然质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两者有着相通的感受和特质。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丰富学生美术创作的内容,激发创意灵感,提高表现有中国特色美术作品的能力。
第三,了解泉州传统的民间艺术,能促进学生树立传承保护闽南文化的志向和责任感。
传统的民间艺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多寻找与观察生活中的闽南文化,会让他们发现美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在关注和探究中感受到闽南文化里浓缩的情感和内涵。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挖掘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将以闽南文化传承与学生美术学习作为切入点,开发适应学生的美术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去关注、体验、感受自己所处的家乡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从中产生自豪感,并有效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提升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一、走进民俗节日,传承闽南文化
元宵节是泉州民间一年中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每逢元宵,就是刺桐古城一年中最好看的时节,元宵灯会巡访古城,月色婵娟,花灯璀璨,更是處处皆盛景。
孩子们提着自己心爱的花灯走上街头巷尾相互交流着、欣赏着,感受元宵节热闹的气氛。
步行来到新门街参观一年一度的元宵花灯展,双龙戏珠灯、九龙灯、凤梨灯、宫灯等一盏盏构思巧妙、新颖独特、姿态万千的花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在实地观察中
初步了解了闽南传统花灯的制作工艺,感受创意造型美,领略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利用每年举行“闽南文化”艺术节的有利契机,组织学生观看闽南文化周开幕式的视频、动手做元宵、制作花灯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动手、体验中加深对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了解闽南元宵节的民俗文化,感受元宵节热闹、喜庆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泉州传统的闽南民间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走进民间表演,传承闽南文化
泉州提线木偶是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
民间俗称“嘉礼”。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
学校将闽南的艺术瑰宝“提线木偶”纳入美术教育课程。
走进学校艺术空间的木偶陈列室,仿佛走进了一个木偶艺术殿堂。
提线木偶、玩偶、杖偶、皮影偶、掌中偶等应有尽有,拍胸舞者、火鼎公火鼎婆、惠安女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形象被制作成木偶,栩栩如生。
现在低年级的学生都会制作简单的信封偶,中高年级的学生会制作多种类木偶,还会进行木偶表演。
美术教学在传承木偶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多种制作和表演形式,如卡通木偶,木偶游戏、木偶剧汇演等,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同时,学校把专业木偶表演人士请进来教学,也积极“走出去”表演,在不断提升木偶教育水平的同时,也将闽南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在学习制作表演中,学生享受着愉快的游戏,切实地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走进新课程,传承闽南文化
在理解、使用新课程的同时,我们努力将闽南文化教育融合于新课程实施中,让学生感受闽南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在“泉州刺桐城”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游玩了开元寺,泉州古厝等景点,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建筑把文化、艺术、历史融为一体,凝固成一尊雕像,写照着这里的过去和现在。
学生一边走一边看,对闽南独有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兴趣。
“看,这里的,窗户、阳台等都雕刻着花”,“东西塔都是用石头搭建而成的”,“你看,房子的屋顶都是翘翘的”,“古大厝墙体的出砖入石太有特色”,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亲身感受到了泉州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沉积。
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经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得到,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近距离地欣赏到了闽南文化,感受到闽南艺术的魅力,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知识。
根据需要,我们将美术教学内容设置与乡土文化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等供学生操作、摆弄、拼贴,通过操作,满足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如:根据泉州民间传说小故事的内容,在语言角中为学生制作头饰和道具,让他们在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同时,学
习故事表演,既提高了兴趣,又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又如:在让学生欣赏民间艺人的“装糕人”作品时,提供彩泥材料、工具,学生可以自由创作,随意捏制出各种动物,人物卡通形象的作品。
通过亲自尝试,操作,学生不仅了解了泉州民间民俗的传统工艺,还学会用彩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装糕人”。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
在各种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活动中,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大胆表现,尽可能地在闽南传统民间艺术的体验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闽南民间传统艺术的色彩和造型中得到启发,应用到现代的美术创作中。
四、创设相应环境,传承闽南文化
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让每一个地方都成为学生接受闽南文化教育的课堂。
在活动室的墙面、走廊上,布置了不少利用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和悬挂的民俗工艺品,有手工、剪纸、泥塑等制成的具有浓厚民俗气息的图画,装饰物,如:泉州十八景色里,有剪纸制作的洛阳桥、水彩绘制的闽南古大厝等,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欣赏。
学生置身于泉州传统的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环境之中,通过欣赏,观察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不断了解民间故事、传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感受着闽南文化的艺术气息,享受着闽南文化的美,并对闽南文化留下初步的印象,陶冶了学生的性情。
历史的源远流长造就了泉州这座历史文明古城辉煌灿烂的闽南文化。
传统文化光芒正在慢慢黯淡,许多传统文化有销声匿迹的危险,这其中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也许是现代文化的冲击,又或许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一天闽南文化会再焕发光芒,作为闽南人,作为一名美术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来弘扬家乡闽南文化。
这一切还只是在初步的探索中,如何进一步对泉州传统的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整合,形成系统完善的美术教育课程方案,挖掘闽南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更充分亲近闽南文化,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相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闽南文化艺术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柳红波,柯逸涵.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育[J]. 艺术探索,2009,01:97-98+167.
[2]彭瑶. 民族地区小学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柳红波. 浅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育[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