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综述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一、引言通信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现代信息传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篇总结将从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收获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学习内容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号与系统:学习了信号的分类、采样定理、频谱分析等知识。
了解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的性质,学习了时域和频域的分析方法。
2. 基带传输:学习了调制和解调技术,了解了调制技术在信号传输中的重要性。
主要学习了脉冲调幅、脉冲位置调制、脉冲编码调制等技术。
3. 传输媒介:学习了光纤传输、导波传输等传输媒介的原理和特性。
了解了不同传输媒介的优缺点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4. 多路复用技术:学习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等多路复用技术。
了解了多路复用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5. 信道编码与纠错:学习了信道编码和纠错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了解了常见的编码和纠错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通信原理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对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注重理论学习:通信原理是一门涉及许多理论和公式的学科,理论学习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
我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结合课堂讲解,深入理解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
我还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了对通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
2. 实践与实验:在学习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参与实践和实验环节,我深入了解了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一些通信实验竞赛和项目,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多媒体辅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辅助。
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08通信2班王树伟0805070109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信息及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
通信原理这门课,一开始就觉得很难,因为书本上一大堆数学推导公式看着就心慌,因为自己数学功底不太好,所以对那些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总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
虽然课程已经基本结束了,但说实话自己的上面的很多知识也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数字信号的调制和传输方面,其中涉及了很多的数学推理过程。
我们的课程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但主要讨论数字通信。
如果模拟信号不需要数字化,那么我们可以进行模拟调制,同样可以发送出去,这个过程要简单很多。
实际中的信号总是模拟的,我们把这些信号通过滤波等处理,得到带限的信号,经过采样保持电路,我们就得到PAM信号。
离散信号经过量化归属到个档次的幅度中比如我们有2V,4V,6,V,8V四个档次的归类,并且规定1V~3V之间的PA M离散信号就归类到2V的档次中去,一次类推,通过比较给每个PAM信号进行归类,这就是量化。
之后将量化了的信号进行编码,编码是一种认为规定的过程比如我们规定2V用00表示,4V用01表示,6V用10表示,而8V用11来表示,这样就把阶梯信号和二进制信号有了一种对应关系,顺着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刚才量化了的信号的二进制代码,这就是PCM编码得到了可以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数字信号。
这就是我们本课程第五章节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中的脉冲编码调制PCM。
为了达到通信目的,我们就要将数字信号传递并且转换成模拟信号,因为模拟信号才是我们可以识别的。
所以我们从存储器中读取数字信号,这些信号是基带信号,不容易传输。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数字信号的码型设计、功率谱分析、无码间串扰和扰码解码等有利于信号传输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本课程第六章节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部分。
经过数字调制系统就可以转换成高频信号而被发送设备以各种形式比如微波,光信号传播出去。
教学大纲通信原理
教学大纲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通信原理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与系统、调制技术、解调技术、传输介质、误码控制、多址技术等内容。
通过学习通信原理,学生将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与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方法、调制与解调技术、信道传输特性与传输介质的选择、误码控制的方法、多址技术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技能:掌握通信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方法,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设计与分析。
3.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主动解决通信系统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4.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
三、教学内容与模块划分1.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1.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基本组成部分1.2 信道类型与信号传递方式1.3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与评价方法2. 信号与系统2.1 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2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表示2.3 系统的概念与特性2.4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描述与分析方法3. 调制与解调技术3.1 传输信号的调制方法与种类3.2 解调技术与信号恢复方法3.3 调制解调系统性能与优化4. 传输介质与信道传输特性4.1 传输介质的分类与性能特点4.2 信道传输特性的量化与评估4.3 信噪比、带宽与传输速率的关系5. 误码控制5.1 基本概念与误码控制的重要性5.2 编码与解码技术5.3 常用的误码控制编码方法6. 多址技术6.1 多用户接入的需求与挑战6.2 多址技术的分类与应用6.3 CDMA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
通信原理期末网课总结
通信原理期末网课总结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以及误码性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篇总结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方法及心得体会、实践项目经验和提升自己方面的思考等。
二、课程内容回顾1.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模型,包括信息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和目的地。
清楚了解信号的基本特性、频域和时域分析。
2. 传输介质:学习了传输介质的性质以及常见的传输介质,如导线、光纤等。
重点了解了传输介质的信号传输特性和带宽。
3. 基带信号传输:学习了基带信号的特点、基带信号的带宽和编码技术。
了解了常见的线路编码方法,如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码等。
4. 带通信号传输:学习了带通信号的特点,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等调制技术。
对常见的调制技术,如ASK、FSK和PSK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5. 信道编码技术:学习了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如重复编码、哈弗曼编码和卷积码等。
了解了信道编码能够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
6. 误码性能:学习了信道误码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比特误码率和帧误码率等。
了解了误码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了计算误码性能的方法。
三、学习方法及心得体会1. 注重理论学习: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理解和运用。
2. 提前预习复习:在每节课之前提前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和重点。
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讲解和思路。
3. 多做习题:通过多做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特别是一些计算题和应用题。
可以通过习题的做题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学会总结归纳:将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这样可以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方便之后的复习。
5. 进行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的进行,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信原理-课程介绍
通信原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zskj/5017/txyl/navi/cjwtdhdh.htm)一、课程介绍<<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无线电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与传输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并且是这些专业考研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网络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及噪声分析、通信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性能分析。
在介绍通信系统时以现代常用的及正在发展的通信系统为主。
本网络课程适用于上述专业本科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同时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教程。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教程的阐述力求条理清楚、深入浅出,除应用必要的数学工具外,尽量从物理概念上把问题解释清楚。
用多媒体来展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某些基本原理和系统流程,并对通信原理中的某些关键技术采用Java编程给出定量的分析。
先修课程1高等数学2电子电路基础3信号与系统4概率论与随机过程5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重点需要的数学工具1 卷积定义及性质2傅立叶变换及性质3 欧拉公式4 积分参考文献樊昌信张甫等编著 <<通信原理>>(第5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指定教材)南利平<<通信原理简明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张辉曹丽娜王勇<<通信原理辅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李文海,徐耀先编著.数字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徐靖忠,王钦笙编著.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张应中,张得民,温启荣,张继努,胡庆编著.数字通信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刘颖,王春悦,赵蓉编著.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韦乐平,李英灏编著.同步数字体系(SDH)原理与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曾甫泉,李勇,王河编著.光同步传输网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纪越峰编著.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刘少亭,付慧生.数字通信.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王彦骏.数字通信系统.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毛京丽.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教学计划本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这门课,一开始就觉得很难,看到好厚的书、一大堆的数学推导公式就慌了。刚开始听课时,涉及到很多信号与线性系统、工程数学里的知识,老师讲课时,我们一脸茫然。后来通过下来复习前期课程,将以前知识重新拾起,而且老师在课堂上也不断引导我们回顾,慢慢地我们适应了通信原理的学习。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建立数学模型的学习方法。将通信系统模块化,我们并不需要了解各个部分具体的电路连接和实现,我们将其用一个模型来代替,研究这个模型的性能。例如在调制解调时,我们注重的是调制的几种分类,他们分别在带宽,抗噪声性能,实现难易程度上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条件需要来采用不同的调制。2、结分类对比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的记模块的性能,相互对比有助于更好理解。模拟调幅波学习时,我们可以将AM,DSB,SSB几种性能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将他们优缺点相互对比,既简单又明了还记忆印象深刻。3、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在通信系统中,每种技术的使用都是有原因的。通过简单的推理可以将各种措施方法将相互联系,将各部分之间联系起来,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在数字基带通信中,很容易产生码间串扰,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我们采取理想低通和余弦滚降特性的设计。根据他们各自优缺点,我们又引进部分响应这一改进技术。这样我们很容易将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并更好地理解。4、数学工具的应用。本课程数学推导多且繁琐,但是我们要记得,数学推导过程是我们借助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重点。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掌握了推导方法即可,千万不要陷入数学计算的漩涡中。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在2024年度学习了通信原理课程,并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通信原理是一门涉及传输、接收和处理信息的学科,是通信工程学习的基础。
在课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传输与信道传输,调制与解调技术,以及编码与解码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我学到了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由发送器、传输介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发送器将信息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送给接收器。
接收器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
在学习中,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等,并学习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其次,我学习了信号传输与信道传输的原理。
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编码为物理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传送给接收端。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原理,掌握了频域和时域表示方法,以及常用的调制技术,如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信道传输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遇到的信道引起的损失和干扰。
我们学习了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如纠错编码和调制编码,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此外,调制与解调技术也是通信原理的重要内容。
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如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了解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实践,我对调制与解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中。
最后,我还学习了编码与解码技术。
编码是把信息转换为编码信号的过程,而解码则是将编码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编码和解码技术,如香农编码和海明编码,了解了它们的原理和效果。
这些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尤其在信道受到干扰和噪声的情况下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通信原理课程简介
通信原理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principle学时/学分: 6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56学时,实验12学时),4学分开课学期:秋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子)本科主要内容:1、介绍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应用及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及增量调制原理;·数字基带系统及数字频带系统的组成、信息传输原理、抗噪性能;·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及最佳数字通信系统;·频分复用及时分复用原理;·同步原理;·差错控制编码;2、介绍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教材及参考书目:1、沈其聪数字通信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樊昌信、詹道庸等通信原理(第四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年3、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朱近康扩展频谱通信原理及其应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现代通信系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英文名称: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学时/学分: 40学时,2.5学分开课学期:秋先修课程: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子)本科主要内容:本课程从现代通信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出发,以典型系统为中心,系统介绍了基本原理、系统结构、体制和技术指标。
现代通信系统包括传输、复用、交换及网络四大技术,本课程主要讨论了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系统、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系统结构、体制和技术指标,涉及的基础理论较多。
其基本要求和重点是掌握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的特点、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最新《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通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石,该课程的任务是研究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析、设计通信系统和模块。
通信原理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
通信原理的前置课程是信号与系统。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各种通信系统的抗噪音性能分析和计算,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信息与通信课程,研究设计新的通信系统和掌握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1.知道《通信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
2.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3.掌握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4.掌握模拟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调制技术、频分复用技术5.掌握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技术、数字载波调制技术6.掌握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技术7.掌握同步原理、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
学会——是指能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实验分析和设计。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和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类选修课。
一般情况下周课时为4课时,共72课时。
通信专业不安排实验,计算机专业安排实验。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表(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报告
HEFEI UNIVERSITY通信原理课程综述报告姓名郭丽丽专业通信工程学号1105021006班级11级通信(1)班指导老师段老师2014 年 6 月 1日目录1.脉冲编码调制过程 (1)1.1抽样 (1)1.2量化 (2)1.3编码 (6)2.脉冲编码调制的调制原理 (7)3. 脉冲编码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8)4. 总结 (9)参考文献 (9)1.脉冲编码调制过程PCM主要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个过程。
取样是将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连续的,幅度离散的取样信号;量化是将时间按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转换成时间和幅度均离散的信号;编码是将量化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的码组。
国际标准化的PCM码组(电话语音)是用八位码组代表一个抽样值。
编码后的PCM码组,经数字信道传输,在接收端,用二进制码组重建模拟信号,在解调过程中,一般采用抽样保持电路。
预滤波是为了把原始语音信号的频带限制在300-3400Hz左右,所以预滤波会引入一定的频带失真。
1.1抽样所谓抽样就是不断地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模拟信号当时的瞬时值。
下图是一个抽样概念示意图,假设一个模拟信号f(t)通过一个开关,则开关的输出与开关的状态有关,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开关的输出就是输入,即y(t)=f(t),若开关处在断开位置,输出y(t)就为零。
可见,如果让开关受一个窄脉冲串(序列)的控制,则脉冲出现时开关闭合,则脉冲消失时开关断开,此输出y(t)就是一个幅值变化的脉冲串(序列),每个脉冲的幅值就是该脉冲出现时刻输入信号f(t)的瞬时值,因此,y(t)就是对f(t)抽样后的信号或称样值信号。
抽样概念示意图取样是应注意以下几点:a取样矩形脉冲要尽量窄,尽可能接近瞬时取样过程;b为了保证在接受端能满意的恢复出信息,取样速率必须大于等于最高频率的两倍;c为了使输出的信息成为合格的信息限带信号,在取样以前,先经过一个上限为W的低通滤波器,以便中所包含的高于W的那些谐波成分。
通信原理总结
1
2
• 随机过程 R(t1,t2 ) E[ (t1) (t2 )]
xx 12
f 2
(x , 1
x ;t ,t 212
)dx dx 12
22
谢谢观看/欢迎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2. 信道及其统计特征以及信道的复用 原理
3
3. 调制与解调 调制与解调技术及其性能分析是教
材的主体与核心.
4. 最佳接收及信息论的基本知识
通信系统最佳化包括3方面
1) 信源最佳编码
2) 差错控制编码
3) 最佳接收
信息量,熵,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
误信率等.
4
例1:已知在图示的平衡调制器中, 非线性器件的输出—输入特性为 Y=aX+bX2,(a,b为常数),调制信 号m(t)限带为fm。
1.证明此方案能产生理想的抑制载波 双边带调幅信号; 2.载波频率fc与fm关系怎样? 3.画出带通滤波器的频谱特性曲线。
5
非线性器件
()
带通滤波器
非线性器件
6
四、 X1=m(t)+COSωct X2=-m(t)+COSωct Y1=aX1+bX12=a[m(t)+cosωct]+ b[m(t)+cosωct]2 Y2=aX2+bX22=a[-m(t)+cosωct]+ b[-m(t)+cosωct]2 Y=Y1-Y2=2am(t)+4bm(t)cosωct 只要上式的第一项与第二项的频谱不发生混叠
通信原理实训课程学习总结
通信原理实训课程学习总结通信原理实训课程是我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总结。
一、课程内容通信原理课程主要包括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信号传输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噪声与信噪比、多路复用技术等内容。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我对这些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我们使用了通信实验箱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其中包括了信号源的调节、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以及多路复用的实验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三、团队合作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实验,并需要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这要求我们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相互配合和协调。
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四、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信号传输中的干扰问题、调制解调器的设置问题等等。
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与同组成员的讨论,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五、实践应用通信原理实训课程的学习也给我提供了实践应用的机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的运作原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也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总结通过通信原理实训课程的学习,我对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同时,我也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为我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通信原理实训课程对我来说是一门十分有意义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拓宽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我的未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信原理课程
通信原理课程一、引言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了信息的传输、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概念与原理。
本文将从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1.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由发送端、接收端、信道三部分组成,发送端通过信道将信息传输到接收端。
2. 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
3.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载波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载波信号转换为信息信号的过程。
三、信号传输1. 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传输是指将模拟信号直接传输到接收端,常见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2. 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传输是指将离散的数字信号传输到接收端,常见的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有脉冲调制、编码调制和基带传输。
四、调制解调1. 幅度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来调制载波信号,常见的幅度调制方式有调幅、振幅移键和脉冲振幅调制。
2. 频率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调制载波信号,常见的频率调制方式有调频、频率移键和脉冲频率调制。
3. 相位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调制载波信号,常见的相位调制方式有调相、相位移键和脉冲相位调制。
4. 解调:解调是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的过程,常见的解调方式有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
五、信道编码1.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测和前向纠错码。
2. 奇偶校验:通过在数据中增加一个校验位,使得数据中的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从而检测出传输错误。
3. 循环冗余检测:通过在数据中增加冗余位,使得数据的一些特定模式能够检测出传输错误。
4. 前向纠错码:通过在数据中增加冗余位,使得数据能够纠正一定数量的传输错误。
六、总结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了信息的传输、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概念与原理。
通信原理 课程
通信原理课程通信原理是一门涵盖了各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信号传输、调制和解调、编码和解码、传输介质、信道容量、多路复用、误码控制、噪声和干扰、传输协议等方面的内容。
通信原理课程首先介绍了信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连续的模拟信号,也可以是离散的数字信号。
学生将学习如何对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以便在传输过程中有效地表示和恢复信息。
在调制与解调的部分,学生将了解不同调制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调制是将低频的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的载波信号的过程。
解调则是将传输过程中的高频信号恢复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编码和解码是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技术。
通过适当的编码方式,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误码控制则是通过差错检测和纠错码等技术,减小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误码数量。
传输介质是指信号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可以是有线的,比如电缆和光纤,也可以是无线的,如无线电波和红外线。
学生将学习不同传输介质的特点和应用。
信道容量是指在特定的信道条件下,信号传输的最高速率。
学生将了解如何计算信道容量,并了解如何通过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来提高信道利用率。
多路复用技术是一种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个通信线路传输的技术。
学生将学习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在噪声和干扰方面,学生将了解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干扰源和噪声源,以及如何通过抗噪技术和干扰消除技术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最后,通信原理课程还会介绍一些常用的传输协议,比如TCP/IP协议,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通信原理,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学生期末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学生期末总结一、引言通信原理是学习通信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我对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学会了使用各种通信原理相关的工具和设备。
在这堂课上,老师们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原理的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本文将就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的收获进行总结。
二、课程内容通信原理课程主要涵盖了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模块与系统、传输介质与信道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以通信理论模块为基础,逐步展开,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通过学习课程,我对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比如,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号与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等。
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我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应用非常重要。
2. 通信模块与系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如调制解调、多路复用和解复用、编码与解码等,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我明确了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和实现通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传输介质与信道:在通信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信道对通信的影响,了解了不同传输介质和信道的特点以及相应的传输方式。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信道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于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教学方法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老师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课堂讲授、实验实践和课外阅读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并理解通信原理的机会。
1. 课堂讲授:老师们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教材和教案的指导,结合具体例子对通信原理的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讲解,老师们帮助我们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
2. 实验实践:通信原理课程中,实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我们能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从而深入理解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教材介绍
04
教材评价
优点评价
内容全面
该教材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各个方面, 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都有详细介绍。
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材中不仅有理论分析,还结合实际 应用进行了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
图表丰富
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来解释和说 明原理,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易 懂。
习题丰富
教材配备了大量的习题,有助于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实践性
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读者加深对 通信原理的理解。
先进性
该教材介绍了最新的通信技术和 发展趋势,使读者能够了解通信 原理的前沿动态。
适用人群
该教材适用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 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和研究生。
对于从事通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 管理人员,该教材也是一本很好的参 考书籍。
信号处理与传输
教材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与解码等知识,在通信工程 中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与传输。
通信网络
通信原理在网络协议、路由算法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 理解通信网络的运作机制。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设备与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电子设备与系统都需要进行信号传输与处理,通 信原理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章节学习
由于全书篇幅较长,建议学生分章节进行学习,每 个章节学完后进行总结和复习。
参与讨论和交流
建议学生加入相关的学术论坛或与老师、同 学进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学习心得和遇到 的问题。
05
教材应用
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的核心基础,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提供 了理论支持。
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
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对于理解和设计现代通信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加深了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通信原理学习的总结。
一、课程内容概述通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组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待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恢复,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
2、信号与系统学习了信号的分类、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以及系统的特性和分类。
信号可以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等。
系统的特性包括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
3、模拟通信系统包括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了解了这些调制方式的原理、频谱特性和抗噪声性能。
4、数字通信系统重点学习了数字基带传输和数字带通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涉及码型变换、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分析;数字带通传输包括ASK、FSK、PSK 和DPSK 等调制方式。
5、信道编码学习了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和卷积码等,以及它们在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6、同步技术同步是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等技术。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性能分析,这是理解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和处理的关键。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性能评估,如误码率的计算和分析。
信道编码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纠错编码的方法和能力。
2、难点信号的频谱分析和系统的频率特性,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
同步技术的实现和性能分析,特别是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中保证同步的准确性。
信道的特性和建模,以及如何根据信道特性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HEFEI UNIVERSITY通信原理课程综述报告姓名专业学号班级指导老师2016年6月12日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例如把地点 A 的消息传输到地点 B,或者把地点A和地点 B 的消息双向传输。
通信能跨越距离的障碍完成信息的转移和交流。
消息的表达形式有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
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式是电通信方式,即用电信号携带所要传递的消息,然后经过各种电信道进行传输,达到通信的目的。
之所以使用电通信方式是因为这种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迅速而又准确的传递。
如今,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指的就是电通信。
就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光通信也属于电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电信号山一地向另一地传输需要通过媒介。
按媒介的不同,通信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有线通信;另一类称为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是用导线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这里的导线可以是架空明线、各种电缆、波导以及光纤。
无线通信则不需要通过有线传输,而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消息。
通信系统中待传输的消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符号、文字、话音或图像等。
为了实现消息的传输和交换,首先需要把消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以下简称信号)。
通常,这些信号是以它的某个参量的变化来表示消息的。
按照信号参量的取值方式不同可将信号分为两类,即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的某个参量与消息相对应而连续取值·例如电话机话筒输出的话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的电视图像信号等都属于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的参量是离散取值的,例如计算机、电传机输出的信輯是数字信号。
这样,根据通信系统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课程名称任课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日期《通信原理》作为通信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在通信专业的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尽管我们只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同样需要很好的掌握,因为它对我们之前学习的课程是一门很好的总结性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要从模块级、系统级的层次上,深刻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对通信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着重培养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现代通信方面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
一、《通信原理》课的地位和作用打一个比方,如果把信息工程的整个知识结构看作一棵大树的话,《通信原理》课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它在诸如高等数学、工程应用、电路信号、模电数电、电磁场等等土壤、根须这样的基础课之上,撑起了信息工程专业的树冠,而后续的专业课恰恰是这棵树上结出的果实。
因此,在系统知识框架中,《通信原理》课起着承上启下、顶天立地的重要作用。
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要深入并好好学习这门课程,才能在最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二、与《通信原理》相关的前续课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许多通信专业的基础课,其中与《通信原理》课最相关的是《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中的《概率与随机过程》以及《信号与系统》。
《高等数学》提供我们理论上分析推导的数学基础;《信号与系统》教会我们对确知信号不仅可以进行时域分析,而且可以变换到频域、复频域上分析的分析方法;《概率与随机过程》指导我们如何弄清随机信号(通信中的信号即为此类信号)的性质、规律,以及对其分析的方法。
所有这些对我们学好《通信原理》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论缺少了哪一部分,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对通信原理的学习。
三、《通信原理》课的特点及其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通信原理》课作为敲门砖般的专业基础课,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1.强的理论性《通信原理》课有极强的理论性,表现为有大量、严密的数学推导和公式(这也正是我们要求有好的数学基础的原因),而且分析、推导的方法往往从时域和频域同时展开(《信号与系统》课的功劳),这要求我们从时域和频域的不同侧重点,全面、准确、方便地理解信号,掌握系统处理的特点和结果。
这些充分体现了它作为基础课的特点。
因此,为了真正弄懂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我们在学习时必须埋下头、静下心,自己动手认真推导公式,细心体会得到的结论(这对准备考研的同学尤为重要,因为一些没有现成公式的求解,常常需借用书上公式的推导思路和方法),不能只求记住结论和公式。
而想要达到灵活运用结论和公式的能力,就要像在学习基础课时一样,进行必要的练习,因此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地对待每一道习题。
2、强的系统性学习通信原理要站在通信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因为它不同于电路、模电、数电,只是实现一个局部的功能,而往往是某一种点对点的完整通信系统。
这是它作为专业课的特点之一。
因此希望大家认真研读第一章的内容,这一章就像我们游览时的总导游图,告诉我们在以后各章的一条条游览线路。
例如:模拟通信系统是第三章的模拟线路图,包括“调制---信道---解调”三大块景点,支线图是AM线路、DSB线路、SSB线路、VSB线路、FM线路和PM线路。
数字通信系统是又一条数字线路图,支线是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第四章)和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第六章)。
而第五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是模拟线路图线路上的人要想游览数字线路所架设的索道,有了这条索道就可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第五章的最佳接收、第八章的差错控制和第九章同步系统都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它们就像故宫中的珍宝馆,是精华和关键的所在。
因此,我们学好第一章,就会一图在手、心中有数。
有数就是知道通过通信原理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哪些知识。
我们每开始学习新的一章,就该拿出这张导游图来,看看我们将游览哪些景点,掌握哪些内容,每学完一章,还应该再拿出导游图来,查查我们是否每个景点都游到了、学会了。
如果说我们要把书从厚读薄,那么这张总的导游图就是这本书的全部。
《通信原理》课大、内容多。
就每一章来说,能听懂、会做题,但没有课程的整体思路。
这主要是没有弄清总的导游图,仓促上路,只是疲于奔命地跟着导游往前赶,走的什么线路,不知;下一个景点为何,不详。
游完一线下来,只记住了一些刚讲过的内容,对刚讲过的内容套公式,可以照猫画虎地做题。
但它与前后的关系并不清楚,当题目改头换面再出现时就不认识了。
刚才讲的是大思路,而每一章还要弄清其局部思路。
我们前面提到,通信原理是对通信系统的模块级、系统级的学习,因此抓住系统的模块框图就是抓住了系统的思路,依据具体模块框图可以数学地描述信号从发端信源、处理(常常是编码或调制)、传输、逆处理(常常是解码或解调)到信宿的全过程(这既包括时域的描述,也包括频域的描述);依据具体模块框图可以画出信号在各点的波形和频谱;依据具体模块框图还可以分析系统的性能(求解信噪比或误码率)。
可以这么说,对于具体的通信系统来说,模块框图就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再加上相应的数学推导,其他的问题就会应刃而解。
3.强的物理性学习通信原理常常会感到,虽然公式记了不少,却不知如何用;题目中已知条件给了不少,却弄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这实际上反映了通信原理课的另一大专业课的特点:通信系统中的原理和物理量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仔细体会、深刻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刚才提到的问题。
例如:在通信中具有前瞻和指导意义的香农公式:22011S S C B log ()B log ()N n B=+=+,你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记住它,给一些现成的量代进去计算一下。
一个公式推导出来,要仔细地分析:在这个公式中有哪些物理量?他们的量纲为何(这往往就是它的物理意义所在)?他们反映了实际系统中的什么?这些量都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公式运用的条件?公式能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应用这个公式等等。
对于搞工程的人来说,在学习中只做到代代公式解解题,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面对每一道习题,就像面对一个需要具体解决的实际课题。
在解题过程中,请把你把平时对各个公式的思考带进去,从中体会实际与公式中各个量得的关系和意义。
在每一道题上分清不同的条件带来的影响,分析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提出解决的步骤,感受计算数据量上的意义。
只有经过这样不断的思考,你的知识才会升华,才会变成你解决问题的秘诀。
另外提供一个强化公式物理意义理解的一个小方法。
每当一个公式摆在你面前时,试着用最准确、最完整、最科学的语言去描述它。
因为一个你都说不清楚的公式,要说你理解它了,谁能相信呢?下面来谈谈具体这门课程讲了哪些内容:上面是我画的认为比较完整的通信系统的简单流程图,对此我作一翻解释。
首先日常生活中的信号总是模拟的,我们把这些信号通过滤波等处理,得到带限的信号,这里以基带信号signal为例子,signal 经过采样保持电路,我们就得到PAM信号,如图,这样的信号就是离散信号了。
离散信号经过量化归属到各档次的幅度中,比如我们有2V,4V,6V,8V四个档次的归类,并且规定1V~3V之间的PAM离散信号就归类到2V的档次中去,依次类推,通过比较给每个PAM信号进行归类,这就是量化。
之后将量化了的信号进行编码,编码是一种认为规定的过程比如我们规定2V 用00表示,4V用01表示,6V用10表示,而8V用11来表示,这样就把阶梯信号和二进制信号有了一种对应关系,顺着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刚才量化了的信号的二进制代码,这就是PCM编码得到了可以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数字信号。
以上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的一种转变就是我们常说的A/D转换。
至于我们平时要求的转换比特率的求法可以从它的转换过程得出计算方法。
一个PAM信号对应一个档次,而一个档次对应几个比特的数字是在编码中体现的,例子中就是一个档次对应两个比特,假设这种对应关系是1对N个比特,对模拟信号的采样率是F,也就是1秒钟有F个PAM信号,这F个PAM信号就要被转换成F*N 个比特,所以比特率就是F*N了。
对于完成转换的数字信号,我们如何处理呢?有的是被放进存储器中存储了,有的是到CPU中进行计算、加密等处理了。
通常为了达到通信目的,我们就要将数字信号传递并且转换成模拟信号,毕竟在生活中模拟信号才是我们可以识别的。
所以我们从存储器中读取数字信号,这些信号是基带信号,不容易传输,经过数字调制系统就可以转换成高频信号而被发送设备以各种形式比如微波,光信号传播出去。
发送这些高频信号的速度关系到发送的比特率,注意与前面的转换的比特率有所不同。
假如整个发送端可以发送四中波形A、B、C、D,它们可以分别表示发送了00,01,10,11信号,那么我们就说发送一个符号(即波形)就是发送了两个比特了。
由此得到符号率与比特率的关系B=N*D。
D是符号率baud/s,B是比特率bit/s,N表示一个符号与N个比特对应。
接收设备将这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解调器,就可以还原基带信号,同样可以将它们放进存储器存储,这可以理解成网络视频在我们的电脑上的缓存。
缓存中的信号通过解码器,也就是与编码器功能相反的器件将数字序列转换成各种量化的台阶(档次)信号。
最后将台阶信号进行填充恢复,我们就又可以原来的输入的模拟波形了,由此我们完成一次通信。
如果模拟信号不需要数字化,那么我们可以进行模拟调制,同样可以发送出去,这个过程要简单很多。
当然,这里所讲的只是我们学习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完整的通信系统还有更多要考虑的,这只是我觉得通信过程的关键的骨架问题。
还有几个概念是对它们的理解和总结,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1.二进制比特率与信息量中的比特率因为我们假定二进制信号是等概率发生的,也就是P=0.5,而信息量的定义是这样的I=-log2(p)bit,通过此式,我们可以计算发送的一个二进制符号的信息量I=-log2(0.5)bit=1 bit,所以我们通常说一个0或者1就是一个比特了。
2.方波的带宽问题由上图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持续时间为T的方波,它的频谱是一个SINC 函数,零点带宽是1/T,即时间的倒数。
当然,方波的带宽是无限大的,因此这样的波形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只能给方波提供一定的带宽,就是说得到的肯定只能是经过了过滤的波形。
在这里我们可以联系到吉布斯现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频率越大,就说明变化越快,而方波的转折点处就是一个极快的变化也就是有频带的高频部分构成,而经过带限的滤波之后,高频被滤去,得到的波形在转折点处就变慢下来,于是在需要变化快的地方(如方波的转折点)变化慢,由此产生吉布斯现象。
3.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我们知道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是防止码间串扰而设计的。
码间串扰是指各个时间点上发送的符号并非准确的方波,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仍有余波,于是对下一个时刻发送的符号产生影响,最后可能因为影响的叠加效果而使后果严重,得到相反的采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