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高 及类 似 脑 炎 或脑 膜 炎 的症 状重 度 感 染 的 牦 牛 常 在 此期 间死 亡 。牦 牛感 染后 2 7 月 , 由于虫 体 生长 对 —个 脑髓 的压迫 而 出现典 型 的神经 症状 。
4 手 术 治疗 41 确 定 手 术部位 .
幼 虫 寄生 于脑 及 脊 髓 中所 引 起 。多 头 蚴 是 豌 豆 大 到
腔。
作者简 介 :泽科 卓玛 (9 9 ) 17 - ,女 ,助理兽 医师。
通 讯 作 者
疫病 防治
COEY U U A Y UXM
2 2 第 期总 2 期 草 业 与畜 牧 _ 0年 7 第0 1 0
绵羊坏死杆菌病 的诊治及预 防措施
杨 军
( 川 省 阿 坝县 畜 牧 兽 医局 麦 昆 乡动 物 防 疫 监 督 站 。 四 川 阿坝 6 40 ) 四 2 6 0
头 患畜 在 虫 体 寄 生 部位 呈 现 颅 骨 突 起 或 变 薄 ,其余 病 例颅 骨 无 明显 变化 。 寄生包 囊 突 出脑 组 织 表 面 的6 例 ,在脑 组织 浅部 的 (  ̄ c 1 2 m)1 例 ,在脑 组 织深 部 4 ( . ̄ c 2 5 m) 的3 。有 3 例患 畜 只 有一 个 包 囊 ,手 术 5 例 1 后 均 未 复 发 ;另 1 手 术 1 例 月后 ,在 前 次 术 部 同侧 的
中 图分 类 号 :¥ 5 .3 8 8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7 - 4 3 2 1 ) 7 0 4 - 1 6 3 8 0 ( 0 2 0 - 0 5 0
牦 牛脑 包 虫 病 又 叫牦 牛 脑 多 头 蚴 病 ,是 带 科 、 多 头 属 的 多 头 绦 虫 ( lcp lcp ) 的 中 绦期 Mui e smut es t i
牦牛脑包虫病的调查及防控
2019年第10期随着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牦牛养殖逐渐成为牧区以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是在牦牛养殖中,脑包虫病是常见疾病,其会对养殖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影响牦牛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对我国相关行业有些许参考和借鉴。
1发病特点与病原体脑包虫也称多头蚴,其幼虫呈现囊泡状,内部充满透明无色液体,体积大小不一,大到鸡蛋、小到豌豆,内膜上存在原头蚴,数量为1500~300。
在发育成熟后演变为多头绦虫,长度为50~110cm,由300~600节片组成,节片呈长方形或正方形。
多头蚴主要寄生在犬科动物中,例如狗或狼,其小肠中存在大量成虫,在发育成熟后会随着粪便排出,其中含有的虫卵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被牦牛食入,其成虫会经过肠道钻入到牦牛的脊髓以及大脑中。
狐狸、狼、狗是多头蚴的主要宿主,任何年龄段的牦牛都可能感染该病,以2岁以下发育尚未成熟的犊牛为主要感染群体,一旦患病会对犊牛正常生长带来巨大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犊牛死亡。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在牦牛感染该病后,其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以及发热,在放牧中病牛时而转圈、时而摇头、时而冲撞、时而离群,存在严重的神经症状。
该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急性型,其临床症状为脉搏加快、呼吸加速、食欲下降、发热,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兴奋,经常做出转圈、后退以及前冲等运动,时而精神沉郁,离群、躺卧、磨牙以及歪颈等,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在几日内死亡。
(2)慢性型,患有慢性型脑包虫病的病牛,其脑部组织中存在少量的囊泡,囊泡在不对脑组织进行压迫的时候,病牛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囊泡体积扩大以及数量增加后,会对病牛的脊髓和脑部产生压迫,进而出现各种神经症状,例如四肢麻痹、行走蹒跚、运动或者站立失去平衡、后退运动、转圈、不会掉头以及直线奔走等。
出现脑膜炎或者脑炎的牦牛多为急性死亡,通过对其脑部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后可以发现,其脑部中可以看到多头蚴移动的痕迹,对患有慢性病例的牦牛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发现,其脊髓和脑部组织中存在大量大小不同的囊泡,在病变部位有穿孔或者骨质疏松等症状,甚至严重部位会出现钙化以及萎缩。
牦牛脑包虫病的诊治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9期摘要牦牛脑包虫病也叫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牛的脑、脊髓引起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的寄生虫性疾病。
成虫寄生在狼、犬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因此本病多见于犬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本文从病原体、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牦牛脑包虫病作一介绍。
关键词牦牛;脑包虫病;诊治牦牛脑包虫病的诊治魏廷俊青海省玉树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玉树815099收稿日期:2016-06-15魏廷俊,男,1980年生,兽医师。
近年来,牦牛饲养量呈增加的趋势,牦牛疾病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散发的寄生虫性疾病,不仅影响生长和生产性能,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使得淘汰率增加,现将牦牛脑包虫病的诊治技术介绍如下。
1病原体和发病特点脑包虫又名脑多头蚴,呈囊泡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大小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囊的内膜上有许多原头蚴,大概100~250个。
成虫为多头绦虫,虫体长40~100cm ,由200~500个节片组成,成熟的节片呈方形或长方形[1]。
犬类是终末宿主,成虫寄生在狼、犬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当其发育成熟后,成虫的孕节片便会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形成感染性虫卵,污染环境,虫卵被易感动物食入后即可发育,在消化道中孵出六钩蚴,钻入肠道随血液进入脑和脊髓。
犬科动物(狗、狼和狐狸)是脑多头蚴的终末宿主,牛、羊是其中间宿主。
本病主要侵害1~2岁的牦牛,尤其是1岁以下的幼龄牦牛[2]。
2临床症状本病的一般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牦牛在放牧过程中时而离群,有的向前冲撞,摇头,转圈,头顶物不动等神经症状。
急性型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呼吸和脉搏次数增加。
出现强烈兴奋,做前冲、后退或圆圈运动。
有的精神沉郁、颈弯向一侧、磨牙、躺卧、离群,多在几日内因患有急性脑炎而死亡[3]。
部分耐过的牦牛可转为慢性型。
在慢性型患病牦牛中,当有少数囊泡寄生于脑部组织,囊泡没有在脑组织的四周产生压迫时,往往不出现症状。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绦虫的幼虫引起,主要危害牦牛。
它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牦牛的生产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一、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Albendazole)、多粘菌素(Praziquantel)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体内的绦虫幼虫,从而减轻感染的症状和对宿主的伤害。
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该根据兽医的指导,合理选择药物和用药方法。
2.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严重感染的牦牛,尤其是绦虫囊肿较大或引起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囊肿并修复受损的组织,对于恢复患畜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3. 辅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的方法,如适当的营养补充、充足的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牦牛的免疫系统更好地抵抗疾病,加速康复过程。
1. 定期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是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应该定期请兽医对牦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该立即进行检查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疫苗预防目前,一些科研单位正在研发针对牦牛脑包虫病的疫苗。
一旦疫苗研发成功,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为养牛户提供更好的防治工具。
3. 环境管理保持牦牛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也是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应该定期清理牛棚和周围的环境,防止绦虫幼虫的传播。
要避免让牦牛饮用污染的水源,做好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
4. 合理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搭配、充足的营养补充和适当的运动量可以帮助牦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 防止人畜共患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类也容易受到感染。
牦牛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近年来,牦牛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各种各样的疾病也呈现出增长趋势,脑包虫病就是其中之一。
脑胞虫病严重时会导致牦牛死亡。
本文主要讲述了牦牛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
牦牛脑胞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该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牛的大脑和脊髓中引起的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该病多发生于青年牛,青年牛感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
一、病原体脑多头蚴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呈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状,形状呈圆形或卵圆形。
其幼虫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动物身体上的寄生部位、发育的程度以及动物的种类。
该虫体的直径最少5毫米。
在其上面有很多的原头蚴,直径为2~3毫米,数目在100~250。
原头蚴具有4个圆形的吸盘。
成年绦虫生活在犬(例如狗、狼、野狗、狐狼和狐狸)的小肠和猫的小肠中,而粪便中则含有多头绦虫的卵。
脑多头蚴是由中间宿主(通常是偶蹄动物包括绵羊、牛、猪、马和骆驼)摄入后发展成棘球蚴。
多头绦虫的虫卵在啮齿动物和鸡的肠道中孵化。
随后虫卵就会随着鸡蛋与粪便一起排出,污染了水、土壤、牧场、畜牧场和蔬菜。
另外,不良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最终导致食品污染。
错误地从受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中摄取鸡蛋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十二指肠释放了球囊(胚球),然后进入肠道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然后通过门静脉系统流入肝脏。
多数胚球滞留在肝脏中,形成肝囊肿。
肝脏中的牦牛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控文│安卓玛(甘肃省玛曲县阿万仓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某些胚球可通过下腔静脉进入肺循环,形成肺包虫囊肿。
二、诊断1.流行病学诊断。
牛脑胞虫病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其严重的时候呈地方性流行。
其中,其终末宿主犬就是牛脑胞虫病的主要传播源,而成熟的绦虫可以在犬的小肠中存活数年之久,在犬小肠存活期间可以不断地往体外排出孕卵节片,在任何季节、任何时候都可以传播病原。
牛、羊、骆驼等动物是绦虫的中间宿主,因吃了带有绦虫虫卵的草从而感染上脑胞虫病。
成年绦虫在确定的宿主中被认为是致病性的,而前突(肺泡形式)对中间宿主具有高致病性。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寄生在牦牛脑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牦牛脑包虫病在我国西南地区较为常见,对牦牛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针对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健康养殖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一、药物治疗对于早期和轻度感染的牦牛,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阿莫细辛(Albendazole)和甲苯硫脒(Praziquantel)。
1. 使用阿莫细辛:阿莫细辛具有广谱的抗寄生虫活性,对包虫进行减少和死亡具有良好效果。
给药剂量通常为每天15mg/kg,分3次服用,连续用药4~6个月。
使用药物期间应监测药物血浆浓度,确保达到有效治疗水平。
2. 使用甲苯硫脒:甲苯硫脒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细粒棘球绦虫也有较好的杀虫作用。
常用剂量为每天40mg/kg,分2次服用,连续用药4~6个月。
使用甲苯硫脒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以免产生肝脏和肾脏损伤。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杀灭和减少细粒棘球绦虫,减轻牦牛脑的感染程度。
但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清除绦虫囊泡,对于病变明显的牦牛可能需要结合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病变明显、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牦牛。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虫囊切除、虫囊囊壁剥离和局部牦牛脑切除等。
手术要求操作技术熟练,以免损伤到健康的脑组织。
手术治疗后,需要注意对牦牛的术后护理,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饲养和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并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疗效和预防复发。
三、健康养殖管理预防是牦牛脑包虫病的重要措施,健康养殖管理是预防的关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牛舍和牦牛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防止虫卵的传播。
2. 合理饲养和营养:给牦牛提供充足的饲料和优质饮水,保持营养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用被感染牦牛肉或牛奶。
牦牛脑包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进行详细介绍。
一、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药物包括左旋咪唑、阿苯达唑和棕榈酸米诺唑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脑内的包虫囊或减缓病情的发展,但需要长期服用并监测肝功能、白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以防止药物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严重或合并并发症的患者,比如蛭虫囊肿大到一定程度或影响脑功能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去除脑内的包虫囊,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要在严格的医疗条件下进行。
3. 辅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
患者还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1. 饮食卫生:牦牛脑包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的牦牛肉或牛奶传播,做好饮食卫生是预防病症的首要措施。
在饮食方面,不要生吃牦牛肉,尽量选择熟食或煮熟的肉类食品,避免生吃野味。
购买牦牛肉和牛奶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质量。
2. 动物检疫:对于养殖的牦牛,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加强对牦牛的检疫工作,防止感染脑包虫病的牦牛进入市场。
3. 疫区防疫:牦牛脑包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在疫区地区的居民要加强自我防护,避免接触病原体。
政府要加大对疫区地区的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脑包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确保畜牧产品质量安全。
4. 健康教育:加强对牦牛脑包虫病的健康教育,增强公众对脑包虫病的认知,指导民众科学合理地买买牦牛肉和牛奶,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语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对于病情的治疗和预防必须高度重视。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囊虫尾蚴寄生在牦牛脑组织中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在一些地区的牦牛中比较常见。
牦牛脑包虫病不仅危害了牦牛的健康,还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因此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进行详细介绍。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牦牛脑包虫病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间苯达唑、阿苯达唑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囊虫在牦牛体内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兽医或兽药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且药物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进行,以避免对牛只造成不良影响。
2.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感染的牦牛身上,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减轻病情。
手术可用于去除囊虫囊泡或严重受损的脑组织,帮助牦牛恢复健康。
但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后期的恢复过程也相对较长,因此一般情况下会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3. 其他治疗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治疗措施来帮助牦牛康复,如提高牛只的抵抗力、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持牛只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等。
牦牛脑包虫病的预防:1. 定期体检:定期对牦牛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关键。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牛只身上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控制传播途径:牦牛脑包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便、食物和水源。
对于牦牛的饮食和生活环境需要做好相应的控制,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并定期清理牛舍和牛舍周围的粪便,以减少囊虫的传播。
3. 加强免疫力:提高牦牛的免疫力可以帮助其抵抗各种疾病,包括牦牛脑包虫病。
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强牦牛的免疫力,如为牦牛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定期进行驱虫等。
4. 合理使用防治药物:在防治牦牛脑包虫病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防治药物。
首先要选择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防治药物,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进行使用。
需要注意定期更换使用的药物,避免囊虫产生抗药性。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于包虫寄生在牦牛体内的脑部组织中,导致牦牛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严重影响其健康和养殖产业的发展。
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一、治疗方法1. 外科手术治疗:牦牛脑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可以通过CT、MRI等影像学技术进行,若发现牦牛患有脑包虫病,可以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包虫囊腔。
手术时应确保消毒严格,术中应小心操作,以免因误操作而致病情加重。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牦牛脑包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甲硝唑、阿葡阿唑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给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患牦牛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综合治疗:对于严重病情的牦牛,可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治疗和支持疗法等,旨在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促进患牦牛康复。
二、预防方法1. 养殖环境清洁: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与养殖场环境的清洁程度有关,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及时处理牦牛的粪便和废弃物,以减少包虫的传播。
2. 控制寄主感染:包虫的中间寄主主要是野鼠和犬类等动物,控制野鼠和犬类等动物的感染,是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毒饵诱杀、灭鼠灭虫等方法,防止中间寄主的感染。
3. 注重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降低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率。
应定期给牦牛做体检,观察其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牦牛。
加强对牦牛的饲料和饮水的管理,确保其饲养环境的卫生。
4. 定期检测:定期对牦牛进行检测,尤其是脑部组织的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患有脑包虫病的牦牛,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定期检测还可以帮助养殖场排查患病牦牛,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大。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牦牛等牛科动物中。
该疾病可通过牦牛的脑组织传播给人类,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预防和治疗牦牛脑包虫病显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的相关知识。
一、治疗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口服抗寄生虫药物来控制病情,常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等,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成虫和幼虫,对治疗牦牛脑包虫病起到辅助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手术治疗主要面向病情较为严重或复杂的患者,例如脑内包虫囊肿较大或有压迫症状的患者。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来切除包虫囊肿,减轻症状并预防后继感染。
手术治疗一般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手术指征时考虑。
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也非常关键,在手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休息、饮食等方面的调理,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二、预防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主要包括卫生保健、兽医卫生和食品安全三个方面。
1. 卫生保健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应加强家庭环境卫生管理,避免家畜在居住区域的自由放牧。
定期对牦牛等牲畜进行消毒、驱虫和检疫工作。
加强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的改善,保持住房的干净整洁,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2. 兽医卫生定期对牦牛等牲畜进行检疫、驱虫和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患有疫病的动物,防止疾病传播。
注意兽医人员的卫生保健,减少接触感染源,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传播。
3. 食品安全牦牛脑包虫病的传播途径中,食品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饲养、屠宰和食品加工环节中,应严格做好卫生管理,避免动物病害和感染源的交叉污染。
公众在购买和食用肉制品时,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确保食品安全。
牦牛脑包虫病治疗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84 ·2020.010 引言青海地区很多农牧民在牦牛养殖中一直沿用传统放牧养殖模式。
在放牧条件下,牦牛很容易接触犬科类动物排出的粪便。
如果粪便中夹杂很多头绦虫孕节片,很容易导致病原在牛群当中传播蔓延。
通常牦牛脑包虫病主要发生在2~3岁的青年牛群中。
近年随着牦牛养殖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该种疾病的流行呈现上升趋势,对青年牦牛造成的危害严重,死亡率较高。
1 发病经过2018年6月23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赛乡养殖的牦牛群中陆续出现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发病情况,表现为在圈舍内作转圈运动或作直线运动,一侧眼睛失明或者双侧眼睛失明。
出现发病情况后,牧户立即将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并要求兽医进行诊治,兽医到达后通过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牧户采用放牧养殖模式,放牧地势低洼,潮湿不堪,同时存在大量犬科类动物排出的粪便,牛群和犬科类动物排出的粪便接触频繁。
结合患病牛整体的发病症状,初步判定为脑包虫病,随即进行严格的诊断。
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牛进行手术治疗,症状较轻的患病牛采用药物驱虫治疗,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2 流行特点牦牛脑包虫病又被称为脑多头蚴病,多头蚴主要寄生在牦牛的大脑和脊髓中,寄生部位呈现囊泡状,囊泡中充满大量透明的液体,囊泡大小不等,最大鸡蛋大小,最小豌豆大小,在囊内膜上存在很多原头蚴。
多头绦虫长度为40~100 cm ,是由200~500个节片组成,成熟的节片呈长方形或者方形,通过粪便排出体外[1]。
犬科类动物是该种寄生虫的最终宿主。
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科类动物小肠中,发育成熟后,孕节片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
牦牛在放牧中进食含有虫卵的牧草或者饮用水后,在消化道内首先会孵化出六钩蚴,六钩蚴侵入肠道,随着血液向脊髓和大脑运行,最终在脊髓和大脑中定植。
临床上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传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的夏秋季节。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X u m u s h o u y i脑包虫病在牦牛养殖产业中发病率较高,发生了脑包虫病如果治疗不到位,就会导致牦牛养殖产量质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牦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因此牦牛养殖地区畜牧业监管部门以及动物疾病疾控中心需要加强对于脑包虫病的认识和掌握,并以此健全切实可行的牦牛脑包虫病的防范和治疗方案,完善脑包虫病预防以及治疗相关的工作内容,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脑包虫病的发病率,能够为牦牛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牦牛产量以及相关制品的质量。
一、关于牦牛脑包虫病脑包虫病是人类和牲畜都有可能感染的疾病,其病原体是多头绦虫幼虫,这种寄生虫寄生在牛羊等牲畜大脑中导致脑包虫病的发生。
在幼虫逐渐生长以后会影响牲畜的神经系统肝肺脏器等,最终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会导致牲畜死亡,常见的传染源则是狗。
如果牦牛感染到这种寄生虫并且疾病呈阳性,那么症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急性症状,主要表现为牲畜体温逐渐升高,进食不畅,呼吸受阻,精神兴奋等,还有一些急性疾病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喜卧,甚至会表现异常现象。
一般情况下,急性疾病发病较快,潜伏周期短,严重者会导致牲畜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如果牲畜没有因为急性疾病而死亡,那么会发展成慢性;二是慢性症状,在牦牛感染脑包虫病以后,其脑组织内会出现一些囊泡,随着疾病的发展囊泡的体积和数量在逐渐增加,牛脑组织就会受到较大囊泡的压迫导致神经方面的症状出现,比如行走、脚步不稳,甚至牦牛还会出现倒走的症状。
在牦牛死亡以后,实施解剖可以明显观察到脑组织炎症,主要以脑膜炎居多,对于死亡的牦牛脑组织进行更加细致地检查可以发现寄生虫幼虫依然会有行走的痕迹,这是由于急性感染导致牦牛死亡的病例特点,如果牦牛是慢性病感染,那么进行解剖以后可以观察到牛脑组织以及脊髓部位会存在较多数量的多头蚴,形状主要以囊泡为主,继续观察囊泡所在的位置可以观察到穿孔、钙化以及骨密度变化的情况。
二、牦牛脑包虫病防范和治疗具体措施1、防范措施首先要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牦牛脑虫病在预防期间需要养殖户加强提高疾病防范意识,要能够认识到牦牛脑虫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治要点
20227248临床金鉴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治要点索朗卓嘎(拉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拉萨 850000)摘要:牦牛脑包虫病又被称为脑多头蚴病,主要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牦牛的脑部和脊椎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的疾病,多头蚴的终末宿主为犬科类的动物。
在我国牧区,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病率较高,直接影响牦牛的养殖效益,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牦牛养殖户必须要加强对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控,减少牦牛脑包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牦牛脑包虫病的主要发病特点与病原体及临床症状,针对牦牛脑包虫病制定治疗与防控方案。
关键词:牦牛脑包虫病;治疗方法;预防要点中图分类号:S855.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2)07-0018-02牦牛脑包虫病即牦牛脑多头蚴病。
之所以出现牦牛脑多头蚴病,主要原因是由于牛的脑部与精髓部位等寄生了一种名为多头蚴虫卵,这种呈囊泡状的成虫通常会寄宿在犬科类的动物小肠之中,如狐狸、狼以及犬等。
由于多头蚴在牛脑部寄生的包囊大小与位置不同,对牛脑部神经压迫程度不同,所呈现出的症状千差万别,加大了手术定位的难度[1]。
1 案例资料西藏拉萨市兽医站近几年共诊治牦牛脑包虫病32例,其中母牛21头,公牛11头,平均年龄1~2岁。
32例牦牛脑包虫病中,治愈28例,治愈率达到87.5%。
病牛主要表现为转圈运动、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精神亢奋、食欲减退等,有18头病牛出现一侧视力衰退或失明,9头出现双目失明,5头视力暂时正常;有9头病牛的虫体寄生部位发生明显病变,其余病牛无变化;有6头病牛虫体寄生包囊突出脑结构表面,其余12头虫体寄生包囊在病牛脑结构深处,14头虫体寄生包囊在病牛脑结构浅层;有31头病牛只有1个包囊,手术成功暂未复发,1头病牛手术治疗1个月后,同一个侧发生明显病变。
2 病原体脑多头蚴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形状为圆形或者卵圆形,幼虫的大小和动物身体的寄主部位和发育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包囊蚴蚴虫引起,主要寄生在牦牛的脑组织中,对牦牛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人类也可以通过与感染了脑包虫病的牦牛接触而感染上该病。
对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于治疗牦牛脑包虫病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尔伯特鲁丁、多粘菌素B和伊维菌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死蛔虫或者使其变得无害,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在药物治疗中,需要根据畜牧专家的建议和用药说明合理选用药物,并严格按照药物使用剂量进行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牦牛,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寄生虫,清除对牦牛脑组织的侵害,帮助牦牛康复。
在手术治疗中,需要选择有经验的兽医进行手术,并在手术后进行严密的康复和护理工作。
3.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中医养生调理、针灸、艾灸等综合治疗措施,帮助牦牛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二、预防措施1. 定期进行驱虫定期进行驱虫是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在牦牛圈养管理中,要定期给牦牛进行驱虫,清除对牦牛的寄生虫,减少脑包虫病的发生。
2. 加强圈养管理在圈养管理中,要保持牦牛圈舍的清洁,定期消毒,注意环境卫生,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避免牦牛被感染脑包虫病。
在饲养管理中,要保证牦牛饮水的清洁卫生,饲料的质量安全,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预防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
4. 加强牦牛的免疫力在饲养管理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对提高牦牛免疫力有益的饲料或营养剂,帮助牦牛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牛包虫病的机率。
5. 定期监测牦牛健康状况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牦牛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包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总结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牦牛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很常见于高原地区的牛羊以及与之接触的人类。
本文将讨论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治疗方面,一旦发现牦牛患有脑包虫病,应该立即就诊于当地的医院或兽医站,接受专业的医疗指导和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早期病例,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将寄生虫囊泡完全清除,避免虫卵的破裂和感染扩散。
2、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病例,抗寄生虫药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有阿苯达唑、吡嗪酮等,这些药物可以杀死包囊内的寄生虫,减少囊泡的数量和大小。
3、辅助治疗:在牛患有脑包虫病期间,需要提供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如静脉输液、抗感染药物、消炎药物等,以缓解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方面,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控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合理选址:牦牛的饲养场所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并注意选择土壤干燥、平整、通风良好的场地。
2、定期检查:对牦牛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特别是脑部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避免食用生肉:生肉是包虫寄生虫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牛羊肉或其制品,以免感染寄生虫。
4、定期驱虫:定期为牛羊进行驱虫是预防脑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驱虫应该选择专业的兽药,并按照药品说明进行使用。
5、妥善处理小动物排泄物:小动物如狗、猫等也可能感染脑包虫病,因此要妥善处理它们的排泄物,避免污染环境。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牧民、兽医、政府等多方面的合作。
通过及时治疗和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保障人畜健康和生产的安全。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的牦牛肉而导致。
该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早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牦牛脑包虫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等杀虫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定期复查病情,直至病情完全消失。
2.手术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包虫囊肿较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帮助及时清除感染组织,减轻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但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辅助治疗对于牦牛脑包虫病患者,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保持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增强免疫力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1. 饮食卫生要预防牦牛脑包虫病,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
在野外露营或野炊时,切勿食用未经严格检验的野生动物肉,尤其是牦牛肉。
购买牦牛肉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的肉品,避免食用未知来源的肉制品。
2. 做好烹饪牦牛脑包虫病的病原体在高温下会被杀死,因此在食用牦牛肉时,应充分煮熟,确保肉类达到适宜的温度。
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牦牛肉,以免感染病原体。
3. 定期进行体检对于那些长期接触牦牛或牦牛产品的人群,如农民、养牛工人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
4.加强卫生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牦牛脑包虫病的认识。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牦牛及其制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5. 控制牦牛数量牦牛是牦牛脑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需要加强对牦牛的管理和控制。
防止野生牦牛和家养牦牛的交叉感染,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6. 应对牦牛脑包虫病的早期干预一旦发现牦牛患有脑包虫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早期干预,防止疫情扩散。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于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影响牦牛等偶蹄类动物,同时也可能传播给人类。
这种疾病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治疗目前,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进行。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多孔虫素、伊维菌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杀死寄生虫,减轻症状,缩小囊泡,达到治愈的效果。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药物耐药性问题,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避免自行使用药物。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病例,特别是囊泡过大或位置特殊的病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囊泡或抽吸囊液等方式来治疗疾病,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
二、预防除了治疗,预防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牦牛脑包虫病的预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牛群管理加强对牦牛群的管理,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牛只,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2. 环境卫生加强牦牛圈舍卫生管理,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3. 饲料卫生对于牦牛的饲料,要做到清洁卫生,避免受到外源性感染源的侵袭。
4. 分类饲养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到不同年龄、性别的牦牛分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5. 个人防护在接触牦牛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包括戴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牦牛分泌物。
6.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对可能感染寄生虫的牦牛进行筛查和隔离,避免疾病的传播。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生率,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危害。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1. 引言1.1 什么是牦牛脑包虫病牦牛脑包虫病,又称为囊虫病,是由绦虫属囊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摄入受囊虫囊囊感染的食物或饮水传播给人类。
牦牛脑包虫病在人类群体中并不多见,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牦牛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囊虫,其卵囊可在动物体内发育成囊蚴。
当人类摄入受囊虫囊囊感染的食物或饮水时,囊虫卵囊会在人体内孵化成囊蚴,并且囊蚴会侵袭人体,引发各种症状。
牦牛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抽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甚至导致脑部损伤。
对于牦牛脑包虫病,提早了解病因和临床症状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牦牛脑包虫病。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种疾病,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1.2 病因牦牛脑包虫病的病因主要是由尾蚴寄生在草地上被感染牦牛摄食后,进入肠道寄生发育,形成犬棘蚴,然后犬棘蚴经血循环进入最终宿主体内,寄生在其脑部组织引起感染。
犬棘蚴会形成囊状结构,被囊子虫孢子分离出来,这些孢子具有高度传染性,可以在自然界不同环境中存活数月,因此易引发传染。
人类和其他动物通过食用受污染的牦牛肉或奶制品受到感染,也是病因之一。
在感染后,寄生虫会在宿主的大脑组织中形成囊状结构,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宿主的健康。
病因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预防和控制工作势在必行。
【病因】1.3 临床症状牦牛脑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用感染了包虫囊蚴的污染食品。
患上牦牛脑包虫病后,病人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智力减退、情绪不稳等。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瘫痪等严重症状。
牦牛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有时候症状轻微,患者可能并不自知患病,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患上了牦牛脑包虫病,从而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牦牛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
牦牛疾病诊断防治岗位李家奎
牦牛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Taeniidae)多头属(Multiceps)的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脑多头蚴(又称脑包虫),寄生于牦牛的脑组织或脊髓内所引起的疾病,对犊牦牛危害严重(见图)。
图寄生于牦牛脑部的多头蚴
病原形态
多头蚴为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鸭蛋大小或更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
囊壁由两层膜组成,外膜为角皮层,内膜为生发层,其上生有菜花样的原头蚴群落,原头蚴具钩和吸盘,直径为2-3mm,数目100-250个(见图1)。
成虫虫体呈白色,长约40-100cm,由200-250个节片组成,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和两排小钩,孕节片呈方形。
虫卵呈圆形,大小为30-40μm,内含六钩蚴,六钩蚴呈梨形。
病原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犬、狼、狐狸等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孕节片或虫卵,污染牧场或饲料及饮水,被中间宿主牦牛吞食进入胃肠道,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黏膜血管内,而后随血流被带到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
犬等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原头蚴的脑多头蚴,在终末宿主消化道中经消化液的作用,原头蚴附着在小肠壁发育为成虫,在犬体内经过45-75天发育为成虫。
症状
分前、后2个时期。
前期为急性期。
六钩蚴在脑组织移行引起的脑部炎性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患畜做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
有的病例出现流涎、磨牙、斜视、头颈弯向一侧等。
后期为慢性期。
多头蚴寄生在大脑半球时,患牦牛表现为向着被压迫一侧进行“转圈运动”,还可造成视力障碍以致失明,患牦牛食欲消失,消瘦,卧地不起而死亡。
寄生在大脑正前部时,牦牛头下垂作直线运动,遇到障碍物时把头抵在物体上呆立;寄生在大脑后部时,宿主头高举做后退运动,甚至倒地不起,寄生在小脑时,宿主神经过敏,易受惊,表现不安,易跌倒;寄生在脊髓时,宿主步伐不稳,后肢麻痹,大小便失禁。
病理变化
脑膜充血和出血,慢性病例头骨有时出现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的情况,虫体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
诊断
生前诊断困难,慢性病例可根据典型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而确诊,死后剖解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多头蚴即可确诊。
防治
寄生于脑浅表的多头蚴可采取手术摘除。
急性病例可用吡喹酮试治,吡喹酮,100~150mg/kg体重,一次口服,连用3天。
201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