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语文教学应然的三个“指向”
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
之, 要想真正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 抓住上 述“ 三个 必须 ”实 际上就是抓 住了语文 , 有效教学之根本。
( 作者 单 位 : 苏 省启 东 市茅 家 港 小 学) 江
要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 在尊重教材 、 用好
教 材 的 基 础上 , 大胆 拓 展 。要站 在 教 材 之 上 ,把 教 材 看 做 一 种 可 以 改 造 的 客 观存 在 ,积 极 审 视 教 材 ,科 学 地 处 理 加工 教 材 , 确地 选 用 教 材 , 争超 越 教 材 。为 准 力
放 的, 可塑 的 。教 师创 造 性 地理 解 并 使用 教 材 ,不 但 要 对 教 材 作 合 理 的 扩 展 、 补
此, 教师 首先 要 善 于发 现 教 材 的 不 足 , 甚
至差错 。其次要在教材基础上对知识加
充 、比较 ,更可 以尝试 由课 内向课 外延
伸 ,在 更 大 的 空 间 里 引导 学 生 去探 寻教 材 的文 化 渊 源 。现 实 生 活 中蕴 藏着 取 之 不 尽 的语 文 教 学 资 源 ,教 师 一自悟 , 后联 系 , 前
发 掘 亮 点 。语 文教 师 只有 用 好 了这 些 教 材 文 本 , 能 让 学 生 真 正 学 有所 得 , 正 才 真 提 高学 生 的语 文 素 养 。
师都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语文教 材资源 , 这是语文有效教学之根 , 因为教 材 中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 内在 的完整意 蕴 ,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渗透表里的特 定神韵 ,用好这些教材 的前提就是教师 教材 , 尊重教材 , 托文本 , 依 充分 理解这
豢
≯ 。
须 以新课标 为依据 ,以新教材的内容为 凭借 ,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 资源 , 选择适应 学生发展需求 的内容 。教师应努力盘活 教材 , 重组教材 内容 , 据教材特点 , 根 创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作者:张学林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07期记得看见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素养如何,看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一个民族的素养如何,就看这个民族的语文素养如何。
诚哉斯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语文教育方面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就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理念,并把它置于四条基本理念之首,这是不同寻常的。
何谓素养?素,有“向来”之意。
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
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
新中国的缔造人之一毛泽东主席毕生笃志好学,博览群书。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就曾说读书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多读”;许多的语文教育专家、语言文字研究者都认为:不管学习何种母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概莫能外。
所以,读,大量地读,多种形式的读,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可现在学生的读却并不令人乐观,有必要老调重弹。
当前中学读的现状及原因课堂上书声琅琅如明日黄花,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材里要求诵读的内容越来越少(古诗例外);教师的范读如昨夜的星辰般寥落;口袋书、快餐书风靡一时,占据了可怜的阅读时间;阅读经典已是一种奢侈。
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中学生的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或缺乏自学的积极性,根本不读课外书。
二是教师自身功底不厚以致不敢范读或人的惰性使然得过且过。
三是应试教学的升学率窒息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频繁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挤压学生,剥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想读也不能;一些家长、老师、领导反对学生读课外书,怕影响课内学习、影响考试成绩、影响升学率竞争。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然而教学中,老师们不是过分张扬“人文性”就是落入了机械训练的俗套,在两个极端之间左右摇摆,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阅读教学的“根”到底是什么?我坚持阅读的本真目标要指向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就是必须坚持以理解内容、感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内化与外化兼收,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
一、不放过文本语言的“闪光点”文本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气势磅礴的排比,栩栩如生的比拟,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所在。
抓住这些闪光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突出了文本价值重点,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找到描写惠山二泉优美景色的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再找到描写月亮的四字词语,在读中感受文本提供的优美意境;孩子们都流连其间的时候,我提问“这么美丽的景色,阿炳能看到吗?”唤醒了孩子们对阿炳的关注,开始了对阿炳精神世界的探究之旅,孩子们既得到了扎实的语言训练,情感也饱受润泽,可谓“两全齐美”。
二、紧抓住文本语言的“留白点”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留白”,即文本语言的“留白点”。
这些“留白”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
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
作为教者,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识其真,应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情“直上重霄九”,行到委婉处还给它“委婉连绵似水流”。
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中有一段关于越王勾践夫妇来到吴国以后,“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一干就是整整三年”。
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写,为了让孩子感受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我设计了以下师生对话:师:孩子们,读课文的第三段,一国之君的越王勾践,在吴国是怎样的待遇?生:(齐读)师:他们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屈辱?生:因为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也是万般无奈。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由一堂语文课引起的反思盘县四中李兴占记得一次培训,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乡村小学代课教师,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刚开始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因此每堂课除了教学生认字,便找不到多少内容给学生讲,剩下的时间就只有反反复复的让学生朗读课文,结果到了期末考试,那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教出来的成绩反不如这位代课老师。
这个案例的真实性姑且不去追究,但却不得不承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古代的私塾,教师也并不怎么讲解,只是让学生整天摇头晃脑的去读,同样从私塾也能走出许多大家。
看来,在语文教学中“读”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学科,不能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讲的是教学中要重视吟诵。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强调了阅读对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样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阐述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更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那么,语文实践是什么呢?阅读当然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根本的语文实践。
在任何时候语文教学都不可丢掉阅读这一基本的教学途径。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缺陷很多,即使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还在孜孜不倦地摸索着,语文课堂已不像从前那么呆板了,并且更具创新性,内容上更是丰富多彩。
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对师生互动、探究性学习的重视,更促进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语文课“把根留住”
语文课“把根留住”摘要: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语言;文字;品味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
不过,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
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品味语言的特色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
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二、比较字词,品味语言的准确比较,是语言品味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如分析《北京的春节》一课中的一段“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语文课留住语文的"根"
语文课留住语文的"根"回望当前的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
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的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的“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有“虚化”了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万变不离其宗”,应通过万变转其宗,删繁就简,把“根”抓住,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一、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实语文的本体。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
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
因此,可以这样思考:1、“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
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在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语文本身。
也即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切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
2、“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综合表现)的必然结果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这里的优化组合是“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即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
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
这样说来,我们可以这样考虑:语文的本体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江西省赣州市滨江一小艾琳主题词:语文教学学语习文语文味内容摘要:语文课应该有浓浓的“学语习文”的“语文味”。
语文味就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美好的精神世界。
课文不同,语文味也不同。
不管什么课文,只有用语文方式,才能教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抓住“学语习文”这个根基,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是一种境界。
“把根留住”的语文教学意味着我们要抛弃那些表面的热闹,抛弃教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道道新的风景:美美的人文情怀,浓浓的自主探究,靓靓的多元感悟,深深的资源开发……语文教学更为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和精神建设,与传统语文课堂相比,这无疑是重大进步。
然而,语文总归是语文,语文课应该有浓浓的“学语习文”的“语文味”,这个根基不能丢。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美好的精神世界。
这种“味”儿,或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或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或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或体现在学生语言交锋的对话中;或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或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表达中……课文不同,语文味也不同。
不管什么课文,只有用语文方式,才能教出语文味。
一、语文教学应“读”占螯头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引导感悟、熏陶情感的使命。
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以读为本”的观点早已在第三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
当然,“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
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目前,出现了一种追求华丽新颖而忽视语文内核的现象,让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深。
因此,有必要冷静地对语文教改作一分析。
一、“根”的失落——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1.性质不明,外延膨胀“语文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
有人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字,也有人则提出语文是语言和文章,还有人说是语言和文化。
走进新课程,语言和文化说似乎更热门,于是种种文化范畴的东西便不断往语文这个大口袋里装。
我们首先要求学生有一颗圣人的“心”:生活哲理、民族灵魂、崇高精神,凡是人类应该具有的美德都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其次,我们要求学生有一张哲学家的“嘴”:言必珠玑,语必华美,每一篇课文都得感悟良多,每一堂课都得“激情燃烧”。
再次,我们还要求学生有一个芯片式的“脑”:秦砖汉瓦、唐诗宋词、天文地理……必须由学生传承。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压得语文直不起腰,步履蹒跚,踟蹰而行。
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
这颇似果树生长,枝条萌生过多,影响了露水阳光,分散了养分,果子反而结得少。
2.眼睛向上,根浅底薄课堂上,句句谈体会,段段说感悟,重心在微言大义的挖掘,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读书训练;练习时,布置了诸多创新题、拓展题、积累题,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字词句训练;教作文,要求立意要新、构思要巧、语有文采,却忽视了把句子写通顺、写连贯,忽视了“我手写我口”,准确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思。
眼睛向上,把目标定高一些,用心固然是好,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重此必然轻彼,追求高目标,势必影响基本功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3.追赶潮流,思路紊乱语文教改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路程,从“文道”之争到“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再到“多提问”与“少提问”之争,现在新课程中又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每一阶段都是语文教改的一次飞跃。
然而,每个阶段强调的也只是必须重视的一个层面,而非语文的全部。
而我们的教师却在追求中渐渐模糊,丢失了语文的“根”,于是,课堂上要么“满堂感悟”,要么借“媒体煽情”。
留住语文的“根”
留住语文的“根”作者:杨永彬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08年第06期透视当前语文课堂“浮华”“繁琐”“低效”等现象,我们深深感到,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把握不准,抓什么认识不清,不自觉中松开了语文的缰绳,偏离了语文的本体。
其主要表现有:教学内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目标缺少调控,重点难点不突出;过度进行人文挖掘,语言学习被弱化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梳理教学,理清思路,找到语文课堂的“抓手”,抓牢语文的“根”对于语文教学的“抓手”究竟是什么,许多教育专家都曾经进行过探索,如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的“抓手”是“能力”,是在读写训练和认识事物方面的12种能力。
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认为首先要抓习惯培养。
上海师范大学的吴立岗教授也倾向于将“习惯培养”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线”或“抓手”。
这些教育家和专家的论述都很精辟,从宏观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想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谈谈具体到一节课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哪些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力求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求真务实,更加凸显实效。
一、目标定位——“咬定‘目标’不放松”目标是教学的依据和落脚点,它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
明确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否则,任何教学行为都会失去意义。
虽然《课标》对不同学段的目标都有清晰的表述,教参上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也有明确的描述,但是在一部分老师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着教学任务不够明确、教学目标错位的问题,教师课堂上往往天马行空,随意性很大。
这与执教者的教学能力固然有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教学目标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即使制定了教学目标,也权当应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目标的对比、反馈和调整,结果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清楚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不同。
各学段目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比如《课标》对词句的教学要求,第一学段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作者:吴金根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7年第01期·人物档案·吴金根,1961年8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曾担任江苏省木渎实验小学校长,现担任江苏省东山实验小学校长。
他是第二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六批江苏省特级教师,先后获得江苏省师德模范、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教育名家”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曾被聘为苏州市教科院数学学科特聘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师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兼职教研员、苏州大学教师培训特聘导师、苏州市首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导师。
吴金根对数学“开放式”“优效化”和“先学、研学和拓学”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数十篇获省一等奖。
2007年,获全国首届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成果评比二等奖。
《追寻有效课堂,“优效”数学教育》收编于江苏省教育厅《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丛书,《扎“根”于“高开低走”的优效教育中》收编于《名师的教学主张》苏派教育系列丛书。
·讲述·“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一年过了一年,一生只为这一天……留住我们的根。
留住我们的根。
”这是我走上讲台之后经常唱的一首歌。
也许因为我的姓名中有个“根”,“把根留住”不仅是我的教育情怀,也是我在教育沃土里汲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写照。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以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全国高考,并获得了高出大专录取分数线20多分的好成绩。
当时,做一名医生才是我的理想,师范并不是我的志愿。
然而,因特殊的原因,命运把我拒绝在了医生理想的大门之外(幸运的是,今天我的儿子替我实现了理想)。
在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78届新生开学2个月后,我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我十分珍惜这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迅速积极地投入了师范的学习中。
1980年12月,我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毕业。
1981年1月,我根“植”东山中心小学(现在的东山实验小学),开始了一生的教师之路。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根留住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根留住人教版新课标首先,经典传承,是文化强国的需要这是从宏观上讲的。
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和平崛起的理念,这是实现现代化强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策略。
这与西方强国所走的侵略扩张之路是迥异的。
历史将会证明我们是正确的。
杜甫有诗云:“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泱泱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是“和为贵”、“求同存异”的。
《中国震撼》这本书告诉我们,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潮流不可阻挡。
文化觉醒:中国的和平崛起靠什么?东西方慧眼如炬的哲人都看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救世作用: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100年前的预言、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远见卓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的仁人志士透过大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洗礼,得出了与其跟着西方邯郸学步,不如继承和彰显我们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主动性,拥有话语权。
全球兴起300多个孔子学院、国内弘扬国学的气氛越来越浓就是明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与我们国内同气相和的还有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地区,像德国,许多家庭都拥有好几种不同版本的《道德经》,他们对我们经典的理解甚至远远超过在德国留学生的水平。
其次,文化断层,亟待弥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多在传统经典文字里,而经典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古老文字里蕴含着大智慧、大秘密。
古圣贤知道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就创制了文言文,文言文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套完备的体系,对这套体系的忽略,将打不开经典文化的宝库。
犹太人也是让孩子读用古西伯来文写成的原典,在十八岁成人礼的时候,他们要大段大段的背诵《圣经》里的内容。
我国从1912年2月由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宣布“小学废止读经”,迄今百年矣。
鲁迅、胡适等五四之后的大师们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鲁迅甚至说,古文不死,中国必亡。
五四的大师们在那时那境鄙薄传统文化情有可原,但他们的偏激显然是过火了。
在《问鲁迅汉字何罪?》一书里,作者很详尽的批判了鲁迅的妄言妄语。
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让传统文明的链条断裂了将近一个世纪。
统编本低年级句子教学“三指向”
统编本低年级句子教学“三指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本的推出意味着教育教学的新篇章已经开启。
统编本低年级句子教学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语言能力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低年级句子教学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指向”,即:向生活、向学生、向未来。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向生活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对世界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知。
教师在进行低年级句子教学时,首先要将句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在教学“我有一个好朋友”的句子时,可以通过询问学生们自己有没有好朋友,或者描述一下自己和朋友的一些趣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好朋友”这个概念,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个句子。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情景、游戏等形式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知句子的用法,增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低年级句子教学要向学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发展阶段,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句子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句子的实用性和普适性,还要注重句子内容的趣味性和具体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句子,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
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图片故事、歌曲、游戏、手工制作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句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句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需求,差异化地设计句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句子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向未来低年级句子教学要思考学生未来的语言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从而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进行句子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运用所学的句子来进行交流和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作者:芮永康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年第09期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
依托这条主根,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因此,我们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
如此,语文教学才是最本色、最富魅力的。
一、案例回放及反思【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找秋天》(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
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瞅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于是,有学生以舞蹈表演,有的学生以唱歌展示,有的学生以绘画汇报。
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学生情趣盎然。
【探因】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反思】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
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淹没了。
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
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的做法,只会是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一位教师执教《东方之珠》(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阅读,接着逐个出示关于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的多媒体课件。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目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合作的前提条件是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这就离不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人们生存的基础能力,而口语交际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也就是根。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换句话说,口语交际需要人与人的合作才能进行。
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就出现了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学习。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是注重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会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的。
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交际活动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情感态度即表现在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
《语文标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都体现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
譬如:在一个情景剧的表演之中,有一个场景是在观看了给世界充满爱以后,学生回家给妈妈洗脚,一位同学在表演的过程之中,当他说:妈妈,我给你洗脚的时候,从话语中所体现出的语气是生硬的,没有任何的亲和力和诚意,这一点就反映出了我们的学生在语言的表达上注重了单一语言的表达,却没有将语言这种表达方式内涵的情感准确无误地向对方传递。
第二,加强教师的引导。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也不例外,而且更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
交际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
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当代识字教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借鉴文字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继续前进,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各种识字方法纷纷出台。
可是,方法的多样性并没有达到有效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的作用,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不免令我们这些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感到失落和彷徨。
如果要想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就必须痛下决心改革语文识字教学,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根”的失落一个世纪以来,一些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所谓专家,习惯于拿着放大镜来审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他们动不动就要去废这废那的,使国人陷入简单的非理性的存废之争,而不能静下心去研究和解决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他们对待汉字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对汉字的错误认识,才使得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这条道路上举步维艰。
下面系统地谈一下专家们关于汉字的种种错误认识。
1.关于“汉字落后论”“汉字落后论”是“五四”先驱们提出来的。
他们在致力于教育兴国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发现了汉字难识难记问题。
然而,当时却无人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汉字落后论”,都认为汉字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2.关于“汉字先进论”20世纪80年代后,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得到解决,国人反对进一步去改变汉字本身,并将前人质疑激进改革派的言论汇集起来,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汉字先进论”。
3.关于现行简体字目前,部分学者着力于论证现行简体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基本的科学精神,危害性很大;艮人则反对废除现行简体字。
其实,我们应着力于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二、语文教学“根”的用途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必须加强字理教学。
1.字理析词有利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在字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龚传琴;侯曙光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5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龚传琴;侯曙光
【作者单位】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红旗小学;陕西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把 "根" 留住 [J], 冯建卿
2.语文教育要把"根"留住 [J], 王明镝
3.把根留住:语文教学应然的三个“指向”——听沈玉芬老师执教《晏子劝齐王》有感 [J], 李吉银;
4.越是改革越要把『根』留住 [J], 张立敏;
5.把“根”留住——“语文教学教什么”的思考 [J], 程惠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根留住:语文教学应然的三个“指向”
听沈玉芬老师执教《晏子劝齐王》,感到沈老师的教学既简单又丰满。
教学板块简单明了,教学内容却丰满充实;教学没有乱眼的“繁花”,学生的身心却时刻“在场”,充分经历着学的过程。
沈老师的课堂高明又高效,她引示我再回首,去审视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一、指向“生本”:咬定青山不放松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教学“以生为本”成为执着而不懈的追求。
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教学就成功了大半。
当下的小语课堂“生本”缺位现象仍旧严重,披着伪生本外衣惊艳出场的课堂也屡见不鲜。
我以为语文教学中真正的生本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窥见:身心俱动与思维在场。
顾名思义,身心俱动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身体与心理同期、协同参与,最显著的表征就是情感愉悦。
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的路径很多,但最持久、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收获,促生学习的成就动机,而这恰恰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通过情境创设、游戏表演、语言激励等方式就容易得多。
其实,情感愉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在场密切相关,换言之,学生一直有思维深度参与到学习中来,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如此学
习自然是愉悦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在场”的人,让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起来。
沈老师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朗读短语,发现短语之间的关联,运用短语练习说话,还是读懂劝说的理由,特别是找出第三次劝说隐藏着的理由,抑或让学生角色置换来练习劝说……都需要学生全部身心的积极投入,需要思维的即时参与,学习由此而变得美妙起来。
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从“教过”向“教会”自然滑行。
二、指向“文本”:千淘万漉见真金
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教语文”已成为全民共识,一旦认识到,真正做到也就近在咫尺了,或者,即使没有认识到,也可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做到了。
以此观照当下小语课堂,我们却遗憾地发现这里没有“常规”,围绕着课文内容进行的教学随处可见。
究其原因,除了教学评价的指向不正确导致以外,最主要的可能,便是老师们对文本的解读不充分,抑或根本就缺少文本解读的能力。
毕竟,教课文内容是最简单的。
王晓春老师说:“面对一篇课文,只问‘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那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作者不是语文老师,他写文章是不会替我们考虑‘课程内容’的。
课文内容不等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需要我们自己来开发。
语文老师必须确立自己的主体性,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统率语文教学,以课文为例子,让文本为语文教学
服务。
”教学的高屋建瓴,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教者对文本的深度开掘和灵活运用。
沈老师的教学一开始便抓住晏子之所以劝齐王的原因及故事的最终结果,直接把课文的开头、结尾先提取出来,从中提炼出三个短语,让学生用短语说句子,再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帮助学生在说话中发现短语之间的联系。
晏子的“劝说”过程是课文的表达重点,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晏子劝说的高妙?沈老师引领学生先抓住句式“……有什么用呢?”感受其否定的表达效果,再精准定位“好比”句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晏子劝说语言的魅力。
特别是让学生置换角色与老师互动的一番劝说,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书本语言,更让学生尝试着运用书本语言,赋予其生命的活力……这些都是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开掘与灵活运用,课堂才变得智慧卓然而又意蕴幽远。
三、指向“语用”:一枝红杏春满园
围绕语言运用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大量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才是在耕种语文教学的自留地。
但语言的习得在一篇篇课文,乃至一册册语文书中都没有明显的体系表征,“教什么”便见仁见智。
什么才是最应该教,最值得教的呢?一篇课文最独有――只属于它,又最普适――在语文能力的应然范围之内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呢?这就要求即使是指向“语用”的教学,也应该明晰核心教学
价值,让“语用”的训练落到实处。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做”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语用教学仍然可能事倍功半。
《晏子劝齐王》,题眼应该是“劝”,再读课文,果然如是。
沈老师敏锐地抓住“劝”进行教学,第一步,围绕劝的过程,找到三次劝。
第二步,抓住晏子劝的语言,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感知“劝说,必须以理服人,要说清原因”,即“说原因”,再从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晏子劝说语言的巧妙,即劝说也要能“说巧妙”。
第三步,通过老师的示范劝说,让学生明白,劝说也要运用轻重音等表达技巧把最关键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劝说对象,劝说才能成功。
第四步,学生扮齐王来劝说“百姓”,劝说过程中还创设“求花神”的情境,促进语言的内化、转化与积累。
语文教学无论是大旗猎猎地冲锋陷阵,还是寂静无声地幽幽孕育,都需要“把根留住”。
如从语文学习的应然出发点起步,在到达语文学习自由之境的道路上步步为营,则语文教学幸甚。
(李吉银,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225002)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