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火车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
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1/3 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 55%。
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
铁道部机关共设置 16 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
铁道部部属企业有 20 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
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 16 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 、资金清 算中心、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 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 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 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 《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 中国铁路文工团。
铁道部所属协学会、 协会 12个:中国铁道学会(含 中国蒸汽机车协会) 、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 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 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 中国铁路老战士协 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 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 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铁道 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 。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教育教学通用PPT模板
4072座,总延长约2000公里。
驿马岭隧道全长7031.9米,是 华北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
科 学 发 展 的 中 国 铁 路
1978-
科
学 发
改革开放——新时代
展 的
一背景
中
国
十一
政治
铁 路
届三 中全 会
风向
重 心
转 移
铁路现代 化建设
客观 需求
铁路先行
区域发展 不平衡 初级阶段
奋
发 图
主要成就
中 国 发铁 展路 历 程
1 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 1876-1911
CONTENTS
2 步履维艰的中国铁路 1911-1949 3 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 1949-1978
4 科学发展的中国铁路 1978-
蹒 跚 起 步 的 中 国 铁 路
1876-1911
蹒
跚 起
中国铁路起步于清政府统治日渐衰落、国家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半殖
的 中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
国
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
铁
路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
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
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蹒
跚 起
收回路权和商办铁路
步
的 收回路权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收回路矿权利运动的重要组
蹒
跚
起
步 法国新盛公司为慈禧太后特意制作了一列极为精美的丹特型机车。
的 中
以六千银元的极低价格,将机车“卖”给李鸿章,其中“有小火车一列,
国
火车四个阶段的简介
火车四个阶段的简介
火车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蒸汽机车时代、电力机车
时代、内燃机车时代和高速铁路时代。
1. 蒸汽机车时代,蒸汽机车时代是火车发展的最初阶段,蒸汽
机车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
这一阶段始于19世纪初,一直
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
蒸汽机车时代是火车运输发展的起点,也是
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 电力机车时代,20世纪初,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机
车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车,成为火车的新动力源。
电力机车时代的到
来使得火车的运行更加高效、环保,并且提高了运输的速度和质量。
3. 内燃机车时代,内燃机车时代是20世纪中叶至今的阶段,
内燃机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成为了火车的主要动力来源。
内燃机车
的出现使得火车的运行更加灵活,能够适应更多的运输需求。
4. 高速铁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
成为了火车发展的新阶段。
高速铁路以其高速、高效、安全的特点,成为了现代城市间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四个阶段的火车发展,见证了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也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附图)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附图)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案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程达到10万公⾥,主要繁忙⼲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程达到10万公⾥,主要繁忙⼲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省会城市及⼤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洲地区、珠江三⾓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西部路⽹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结构,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华北新通道,西北⾄西南新通道,新疆⾄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为重点,积极争取开⼯⼀批新项⽬。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投产1680公⾥;复线铺轨290公⾥,投产140公⾥;电⽓化投产559公⾥。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以上,客车速度⽬标值达到每⼩时200公⾥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长江三⾓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中长期铁路⽹规划》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十三五”我国交通铁路运输发展辉煌成就
“十三五”我国交通铁路运输发展辉煌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不断勇攀高峰。
11月8日,世界瞩目的川藏铁路雅林段(四川雅安至西藏林芝段)开工建设。
作为史诗级铁路工程,川藏铁路雅林段由四川盆地直登青藏高原,线路呈台阶式“八起八伏”,依次经过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山原区、藏东南横断山区、藏南谷底区,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
这是一场迎难而上的勇敢跋涉,也是一段先行使命的果敢担当。
翻开“十三五”的编年册,中国铁路不断在高峰中再攀新高,科技取得新进步,发展迈上新台阶。
5年里,铁路人勠力同心,谱写了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路网纵横、四通八达;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中国高铁、领跑世界……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中国铁路加速奔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强劲引擎。
一、双网融合高品质构筑出行新时空“用动车把老婆顺利地娶回家倍儿爽!”2019年1月21日,家住云南大理的何学强坐上D8707次动车组列车,跨越700公里把心上人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娶回了家。
把动车当“婚车”,中国铁路网飞速发展并持续完善,为人民生活绘就了美好图谱。
大江南北,一条条铁路在中华大地上刻下刚劲线条。
在龙江冰城,哈牡高铁自此引出并向东延伸贯通,划上中国高铁网“最北一横”;在祖国西南,云桂铁路串联散落“遗珠”,滇东南旅游跑出加速度;在大巴山区,西成高铁穿越群山峻岭开辟新“蜀道”,3小时跨越3000年;在浙皖水乡,杭黄高铁由千岛湖驶向富春江,成就黄金旅游线;在“塞上江南”,银川至中卫铁路把宁夏拉入高铁朋友圈……2016年至2019年,全国铁路新线投产1.9万公里,2020年预计新线投产4400公里左右。
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在14.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以上,稳居世界第一。
铁路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与影响
铁路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与影响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出现和发展对世界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从初期的人力车、畜力车,到蒸汽机车、电力机车的出现,铁路向世界展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历经了无数风雨,铁路终究不负时代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它无与伦比的光辉。
一、铁路的起源和发展铁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当时人们已经利用木轨道和滑轮设备进行物品运输。
直到公元16世纪,欧洲才开始尝试人力车和畜力车的使用,但是这些方法仍然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开始了,这使得铁路运输成为可能。
1825年,英国的蒸汽火车投入运营。
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正式到来。
之后,铁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蒸汽机车被广泛使用,轨道网络也随之不断扩张,铁路运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二、铁路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铁路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铁路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
随着铁路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进行货物运输,这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发展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条件。
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是铁路可以避免因为地形、气候和交通设施等多种原因导致的物流效率低下的问题。
铁路连接了各种交通运输,让商品能够“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路、天空和互联网辅佐”进行配送。
因此,铁路运输绝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铁路减少能源消耗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铁路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以内燃机车为例,它们的效率比传统燃油车效率高出数倍,因为内燃机车消耗的燃料可以直接转化为动力,而不像传统燃油车,在传输过程中有很多能量的浪费。
在当前世界上,人们对节能和环保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铁路作为一种非常环保的交通方式,其影响又再次显现出来。
四、铁路连接互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铁路不仅局限于地面交通方式,其拓展到了空中,海上,甚至空间也可以想象。
铁路发展感悟心得体会(3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铁路第一座火车站”——北京站,到如今高铁、地铁、城轨等多种铁路交通方式遍布全国,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辉煌。
作为一名铁路人,我有幸亲身参与了铁路建设,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铁路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铁路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我国就高度重视铁路建设,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 铁路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铁路建设不仅缩短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以高铁为例,它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甚至一天的路程缩短至几小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2. 铁路建设提高了国防能力铁路建设对于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作为军事运输的重要手段,能够迅速调动兵力、物资,提高国防能力。
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中,铁路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铁路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铁路建设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舒适,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铁路带来的便利,出行更加自由、快捷。
二、铁路建设者以勤劳、智慧、团结、创新为精神支柱铁路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无数建设者付出辛勤的努力。
在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种精神:1. 勤劳铁路建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建设者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不畏艰辛,埋头苦干。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块块石头、一根根钢材、一节节枕木,组装成一条条钢铁巨龙,为国家的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铁路建设需要丰富的科技知识,建设者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铁路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他们运用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3. 团结铁路建设是一项集体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工种的密切配合。
中国铁路概况
1.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而且由于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建的,较之世界上第一条正式营业的铁路落后了51年。
1881年清政府准许修建一条自唐山矿区至胥各庄10公里铁路,掀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成立了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组织了桥梁和线路恢复工程,并大力修建新铁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
4.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
八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提高“三西”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
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
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
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
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5. “八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以缓解运输紧张状况为重点,突出干线通道的建设。
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6. 1997年,全国国家铁路预计全年可完成货物发送量16.2亿吨,货物周转量13050亿吨;全年旅客发送量可完成9.2亿人,旅客周转量3500亿人公里。
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加强客货营销,提高竞争能力。
4月1日新的铁路运行图实施后,优化了旅客和货物列车结构。
客车提速,开行夕发朝至客车和货运“五定”班列、集装箱专列,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路积极推行计算机售票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缓解了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状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高铁(课件)(共32张)
早期曲折历程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 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著 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 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 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 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 做“龙号”机车。
早期曲折历程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内要求保卫路权,清政府终于决定自行 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
03
早期曲折历程
01
早期曲折历程
19世纪,中国继 日本及印度之后 成为第三个修建 铁路的亚洲国家。 掀开了中国铁路 发展的帷幕。
早期曲折历程
1875年至1976年,英国在上 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 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 铁路。
早期曲折历程
1881年,李鸿章主办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 第一条标准轨运货铁路。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 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实验"的最 后阶段。
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 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 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 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 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 "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 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的跨过。
跨过式发展
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市至西 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全长 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在 施工中克服了青藏高原冻土层 的世界难题,于2006年7月1日 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火车的发展历史
火车的发展历史火车的发展历史1.蒸汽机车时代火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英国人达比试图发明一种可以在铁轨上行驶的蒸汽汽车。
然而,这一尝试并未成功。
直到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车,才开启了铁路运输的历史。
这台蒸汽机车能够在铁轨上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行驶,标志着铁路运输的诞生。
2.内燃机车时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内燃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世纪末,内燃机车开始逐渐取代蒸汽机车。
与蒸汽机车相比,内燃机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行驶更长的距离。
内燃机车的出现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电力机车时代20世纪初,电力机车开始逐渐普及。
电力机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逐渐成为了主流的铁路牵引方式。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机车的功率和速度也不断提高。
如今,电力机车已经成为全球铁路运输的主力军之一。
4.高速列车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列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乘客从一个城市运送到另一个城市,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舒适度。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成多条高速铁路线路,如日本新干线、法国TGV等。
5.货运列车发展除了客运列车外,货运列车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列车能够将货物从一个地区运送到另一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物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货运列车在物流运输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列车控制系统进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列车的控制系统也不断进化。
早期的列车控制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信号灯来实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控制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如今,列车控制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调度等功能,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7.全球铁路网络的扩展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铁路网络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
中国列车的发展历史
中国列车的发展历史中国第一条铁路是由洋务派研制的开封到洛阳的短程铁路,这是由英国工程师浦德考特设计,于1876年开通,全长约82公里。
虽然这条铁路的长度不大,但它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81年,北洋政府开始在中国北方修建铁路。
在数年的时间里,北京至张家口、天津至大连等线路相继开通。
这些铁路运营主要用于军事和政府运输,没有面向公众开放。
20世纪初,中国政府推动了更多的铁路建设。
1906年,南北铁路建设开始,南段为庐江铁路,北段为鲁南铁路,相遇于河南的郑州。
这条铁路的建设使得中国南北之间的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
1921年,中国第一家铁路机车车辆工厂,汉阳机车车辆厂成立。
这个厂将为中国铁路制造机车和车辆,推动国内化学工业的发展。
到了1927年,中国已有大约8000公里的铁路线路。
但是这些铁路仍然不够连续和密集,很多地方还是无法到达。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有很多艰巨的工程,如包头至京津线、成昆铁路等等,都在这个时期修建。
同时,中国也大量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和设备,为铁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铁路长度已经超过了主要的欧洲国家,达到了近5万公里。
铁路的运营和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中国首次成功地研制了全自动列车控制系统。
进入21世纪,中国铁路继续迅速发展。
高速铁路建设成为重点项目。
2024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此后,中国的高速铁路网日益扩大。
目前,中国的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网络。
截至2024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3.9万公里。
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惊人,中国高铁总里程占全球高铁总里程近70%。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和设备也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产品。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提要]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
我国铁路建设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发展曲折,物质和技术基础薄弱,铁路运输行业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在未来时期内明确发展战略,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路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竞争力;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1日一、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最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运能高、运距远、成本低、占地少、全天候、安全好、能源省、污染小等特点与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我国主要铁路干线运输状况。
目前,我国的干线铁路运输密度严重饱和的情况下货运也只能满足需求的60%,煤炭等重点运输物资只能“以运定产”,货车被迫迂回运输,仅绕行京九线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58亿元。
春运40多天,为调整运力,主要干线短途客车基本停开,货物列车大量减少。
1、货运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全国每天货运装车需求有14万~16万车,铁路只能满足60%左右,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
以享受“重点运输”优惠待遇的煤炭运输为例,尽管煤运数量2005年比2004年增运6.8%,比1985年增运57.8%,达到8.2亿吨,但全国日均请求车满足率仍不到60%,许多煤炭企业只能“以运定产”,甚至影响到电力企业“因煤限电”。
2、运输密度大,运输能力紧张饱和。
部分繁忙干线货运能力十分紧张。
据《人民日报》登载: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等六大干线,平均运输密度8,100万换算吨公里/每公里,是全路平均值的3倍,是俄罗斯平均值的5倍、日本的6倍、美国的7倍、德国的20倍、英国的22倍……大部分区段运输能力已接近100%。
建国75周年交通运输的演变
建国75周年交通运输的演变近现代交通工具1.人力车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是一种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
人力车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伴随着它的出现,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出现。
2.自行车自行车于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
3.电车电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自1881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有轨电车后,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4.汽车在我国,上海是1924年出现公共汽车,北京迟至1936年才开始有公共汽车上路。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5.轮船现代化的轮船,其中有客轮、货轮和油轮,正在从事着各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全球性商业航运。
在我国,1965年4月,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
在诸多船舶中,最常见的是钢质船、内燃机动力船、螺旋桨推进船等。
轮船发展至今,战略用船已经越来越先进,其中包括各类战略舰船、巡洋舰等。
6.飞机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的历史。
7.火车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
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
火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
8.地铁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始建于1863年。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
(4)杭福深客运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
门-深圳,由杭甬客运专线、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及厦深铁路组成,
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杭甬客运专线
为350km/h级别,其他线路为200~250 km/h时速的客货混跑线。远期将客货分
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八纵八横”之“八横”
“八横”具体路线 ❖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 ❖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 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
重庆~成都〉 ❖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 ❖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
青藏铁路之“最”
❖ 世界海拔最高——全长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 以上地段960公里
❖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5068米 ) ❖ 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中国铁路现状分析
中国铁路现状分析自1825年9月17曰英国第一条铁路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铁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铁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迅速兴起一衰退一复苏三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激烈竞争,世界铁路的发展曾一度陷入艰难境地,铁路甚至被某些国家称为“夕阳产业”。
进入20 世纪80年代后,曲于世界范围内受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的困扰,铁路的价值被重新认识。
铁路所具有的技术经济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世界各国纷纷调整铁路发展战略,掀起铁路改革浪潮。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在高新技术的促进下,世界铁路特别是发达国家铁路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复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铁路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20世纪初,当美国人经过持续60余年的大规模筑路高潮,形成了长达40. 9万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路网时,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才刚刚通车;当我国于1952年生产出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时,世界铁路已经进入了内燃机车时代……在21世纪初的今天,中国和世界铁路的发展现状如何,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怎样,中国铁路离现代化还有多长的距离,世界铁路发展的经验教训会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道德经》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了解和研究世界铁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铁路路网、技术装备、客货运输、服务营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先进经验,探索世界铁路的发展规律,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智和明达到应有的高度,为我国铁路的发展丈量差距、指明方向、明确LI标,从而在我国铁路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的比较优势中坚定我们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路网篇铁路路网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
铁路路网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不仅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铁路其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世界各国铁路发展史,集中体现为铁路路网不断优化和发展,谋求路网规模、结构、质量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
铁路发展
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全长l091公里。这条 铁路北联宝成线,可通陕西、甘肃,南经贵昆 线可通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铁路网骨架,是 西南与西北相互联系和资源外运的重要通路。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浩大,举世罕见。全线共 完成正线铺轨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万 立方米;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公里,其中 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共有9座;桥梁991座,总 延长106.1公里,其中有中国目前钢桁桥梁中 跨度最大的金沙江大桥(主跨达192米),有 孔跨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全线桥隧总延长占 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设置车 站,不得不将站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全 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个艰 巨宏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 步特等奖”。
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自1876年吴淞铁路的出现,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 国大陆仅有铁路23500多公 里。这些铁路大多数被帝国 主义列强取得了实际上的控 制权,铁路成了他们疯狂掠 夺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得力工 具。1949年以前的中国铁路 深深打着各帝国主义列强的 烙印。
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
铁路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而准确地运送旅客 和货物。 安全、迅速、节省包装,简化手续,发 展的趋势是大型化、标准化。 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 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 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 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国铁路
7
8 9
俄国
奥地利 荷兰
1837
1838 1839
16
17 18
南非
日本 中国
1860
1872 1876
中国铁路的故事
中国铁路的故事篇一:中国铁路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04年的清朝铁路交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铁路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铁路交通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铁路成为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从“两纵三横”高速铁路网络到现在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国的铁路交通网络已经逐步完善,成为了连接中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方式。
中国铁路建设的资金支持来自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个渠道。
中国政府一直将铁路建设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不断提高中国铁路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除了建设本身的努力,中国铁路建设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从乘客到铁路运营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工人,每个人都为中国铁路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铁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行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够实现它的发展和繁荣。
除了在建设和维护方面,中国铁路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比如,火车票价格过高、运输效率不高、铁路安全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铁路建设者正在不断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等方式,推动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铁路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它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见证。
在未来,中国铁路建设者将继续不懈努力,推动中国铁路交通更加完善和高效,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篇二:中国铁路是一个跨越了中国境内的铁路交通系统,它是由中国政府所投资的基础设施,旨在提高中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铁路的故事。
1. “一铁两难”的故事中国铁建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铁路运营商之一,它的主要业务是建设铁路和隧道。
然而,由于中国政府的高额债务,该公司面临着“一铁两难”的困境:建设铁路和隧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中国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是有限的。
从现代化的三个维度论中国共产党在铁路发展中的作用
从现代化的三个维度论中国共产党在铁路发展中的作用作者:何娅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2年第04期[摘要]实现现代化铁路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代铁路人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目标,但真正把其提到历史进程的是中国共产党。
建党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中国铁路现代化从人、物质、制度三个维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确保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在不同时期既有侧重又有稳步发展,目标指向一以贯之,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保持了高度一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铁路发展;现代化;三个维度[作者简介]何娅,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讲师,湖北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 D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4-0036-03现代化是物质层面现代化和精神层面现代化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财政科學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要从三个维度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物质的维度、制度的维度和人的维度,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其中,人的现代化是根本,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归根结底服务于人的现代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的现代化也主要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并取得巨大成就。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铁路“人”的现代化:从自发走向自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都必须以“人”为中心,这也是实现铁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在革命战争年代,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人的维度成为铁路现代化的先行维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下,铁路人率先实现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现代化程度稳步提升。
20世纪初期,中国的产业工人主要集中于铁路、矿山、航运、纺织、造船五个部门,这些企业主要由外国资本家经营,尤其铁路最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表现八年级下册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表现八年级下册历史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较优势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铁路在全国综合运输网络中起着担纲作用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大量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铁路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的1/3以上,完成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方式之一,加快铁路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
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且兼具安全、经济、便民、实惠、全天候运输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也决定了其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
”举例:从西安到甘肃天水市328公里坐普快火车才需25块钱,而从南二环到西安火车北站乘出租车还要近40多元。
所以,铁路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一种交通工具。
从有关统计数据也不难看出,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主要由铁路来承担。
目前,铁路承担了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务,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在这次雪灾中,仅太原铁路局的大秦线煤炭日运量即达到100万吨以上,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电煤供应的燃眉之急。
因此说,发展铁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了很大发展,但铁路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我国综合运输网络中的担纲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
一方面,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与产业分布不对称,决定了铁路在能源、原材料运输中的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代替的。
我国的能源与原材料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大宗的、长距离货物流,陆路运距一般都达800~1000公里以上,甚至2000公里以上,至沿海港口的运距一般也都在500~700公里以上。
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即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货物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是最适合我国经济地理特征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年“巨龙号”内燃机车,时速100公里/小时。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T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
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代号NY1。
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成批生产。
1964年“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东方红1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59年试制,1964年批量生产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按双机联挂设计,也可以单机使用。
前73台的机车标称功率是1060kW,最大速度140km/h,车长16550mm,轴式B-B。
后36台的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220kW,最大速度降为120km/h,其他不变。
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总数的一半以上。
“东风”是个大家族,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系列、东风5系列、东风6、东风7系列、东风8系列、东风9、东风10系列、东风11系列、东风12、东风21米轨。
1969年“韶山”1型电力机车,设计速度:90公里/小时韶山ss1型电力机车,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
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90km/h,车长19400mm。
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SS1型机车性能不但稳定,而且运行时还十分的安静,直到现在该型机车还在全面的使用中,并且已经成为电力机车中的一个黄金经典。
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的第一代电力机车。
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也是我国第一代轨道牵引的绿色动力。
现在为客货两用型机车。
但货物运输占主要。
SS1型电力机车被车迷称为:“芍药”。
1974年“东风”4型内燃机车,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试制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1974年转入批量生产。
DF4型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内燃机车,担当着客运和货运的运输任务。
是东风系列里面,更是中国内燃机车中的经典车型。
该车从首台下线使用开始距今已超过30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使用当中,而且数量仍然相当庞大。
即便是我国铁路已经走进铁路电气化的今天,他的地位依然没有动摇,甚至在某些地区,他仍然是运输的主力。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东风系列内燃机车,基本上都是以DF4型机车作为平台而设计制造的,可见DF4型内燃机车在中国铁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975年“北京号”内燃机车,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北京型内燃机车是北京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北京单节型内燃机车(现在中国铁道博物馆)车。
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
北京型机车有3个品种,一种就是4轴单节型,这种单节的北京型机车被车迷昵称为“小北京”;另一种就是8轴双节重联型,这种双单节的北京型机车共生产了6组12台,被车迷昵称为“大北京”;第三种是北京6001型轴式D-D只生产了一台,不久便拆解改造成两台“小北京”。
1992年“东风”11型准高速内燃机车,设计时速:170公里/小时东风11型内燃机车,是为广深线开行时速160公里旅客列车而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
机车标称功率3040kW,最高运行速度为170km/h。
1991年底完成试制后,先后通过了型式试验、研究性试验和15万km线路运用考核试验,最高试验速度为186km//h,牵引13辆客车,最高速度达162km/h。
1994年12月22日广深线正式开通,由东风11型内燃机车担当准高速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
东风11型内燃机车的研制成功和大范围投人运用,是我国客运内燃机车技术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创了我国铁路客运向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火车迷昵称为“狮子头”。
1994年“韶山”8型电力机车,设计速度:170公里/小时韶山8型于1994年10月成功试制两台,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以1990年制造的韶山5型机车作为原型基础,同为采用Bo-Bo 四轴及4台直流牵引电动机,功率3200kW,主要用于准高速干线客运,最大运行速度为170km/h。
在试验中最高更达到240km/h,是现时全中国速度最快的铁路机车。
1997年开始批量生产,并作出改良,功率提升至3600kW和应用了串励式直流电动机。
2000年“神州号”内燃动车组,设计时速:180公里/小时NZJ2型“神州号”内燃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准高速内燃动车组车款之一,属于动力集中式,采用推拉式设计。
由于车头外形和涂装的特点,神州号又被戏称为“大白猫”。
这款动车组由大连机车车辆厂、长春轨道客车车辆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北京铁路局联合研制,采用双层客车设计,属于动力集中式双层内燃动车组,每列编组形式为2动10拖,其中双层软座车1辆、双层硬座车9辆,以头尾每端各一台柴油机车推挽式重联牵引,构造速度为180km/h,在秦沈客运专线上小编组(两动四拖)实验运行时最高速度达210km/h。
2001年“先锋号”电力动车组,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先锋号在2000年完成组装并通过了铁道部验收,2001年5月出厂。
2001年10月26日至11月16日期间在广深线进行试验,创出当时中国国内最高速度的249.6km/h。
2002年9月10日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的测试中,又创出最高时速292.8公里的记录。
先锋号于2007年7月7日起到2009年9月30日开始担当成渝(成都-重庆北)城际特快列车,经由达成铁路、遂渝铁路运行,最高营运速度被降至160公里/小时。
目前先锋号已经退出成渝线城际列车运行,而其地位被新配属重庆北客运段的CRH1型动车组代替。
2002年“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270公里2002年9月,“中华之星”动车组各节动力车及拖车于中国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北京环行铁道进行最后组合,并开始编组调试。
2002年11月27日,以两辆机车及三辆客车的短编组“中华之星”在新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其最高速度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km/h,成为轰动一时的时事。
“中华之星”正式配属沈阳铁路局,2005年8月1日中华之星起正式投入载客运营,担当来往沈阳及山海关的临时准高速列车,车次为L517/8次,其最高运营速度限制为160 km/h。
2006年“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CRH1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进行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于2004年起向庞巴迪运输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订购的CRH系列高速电力动车组车款之一。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CRH)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第一组CRH1A列车于2006年8月30日在青岛出厂,2007年2月1日起,CRH1A动车组正式开始在广深线投入载客试运行,首发车次为T971次,由广州东站出发前往深圳站。
列车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布式,标称速度为200公里/小时,持续运营速度为200公里/小时,最大运营速度为250公里/小时。
2006年“和谐号”CRH2型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2004年10月20日,川崎重工代表“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在北京签订出口铁路车辆、转让技术的合同,总价值93亿元人民币,订单中首批6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动车组随后被正式定型为CRH2A(CRH2-001A~CRH2-060A)。
2007年1月28日起,首10组CRH2A动车组正式开始在沪杭线及沪宁线间投入载客试运营。
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实施前,列车营运最高时速被限制在160公里之内,至同年4月18日“六提”实施后最高运营时速提高至250公里。
2008年“和谐号”CRH3型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CRH3列车的原型为德国铁路的ICE-3列车(西门子Velaro),中国以引进西门子公司先进技术并吸收的方式,由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在国内生产实现国产化。
2005年11月,中国铁道部与德国西门子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下签订协议,西门子因而获得60列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订单,总值6.69亿欧元(原型车每列2.5亿元人民币,技术转让费8000万欧元),最终被定型为CRH3C。
2006年“和谐号”CRH5型电力动车组,设计速度:380公里/小时2004年8月,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第一轮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阿尔斯通是中标厂商之一,获得了60组高速列车的订单。
2004年10月10日,铁道部和阿尔斯通正式签订总值6.2亿欧元的合同。
根据合同,阿尔斯通将7项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转移给中国,并有3组列车会在阿尔斯通位于意大利的工厂组装,并完整付运予中国;另有6组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组透过法国的技术转移,由长春轨道客车在国内生产。
这批高速列车随后正式定型为CRH5A,是目前CRH5系列中的唯一车型。
2010年“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380公里/小时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或称CRH2-380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CRH2C(CRH2-300)型电力动车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也是“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最高营运速度380公里/小时。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自行发展关键技术、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CRH)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2010年“和谐号”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380公里/小时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或称CRH3-380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CRH3C型电力动车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 系列高速动车组。
2011年1月9日下午,唐山厂制造的国产新一代时速380公里“和谐号”CRH380B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蚌埠先导段的运行试验中,创出487.3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时速,再次刷新目前世界运营铁路的最高试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