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阅读答案及翻译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言文 解题思路 阅读训练5(含参考译文,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言文 解题思路 阅读训练5(含参考译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五)(含参考译文)一、永之氓咸善游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

(1)永之氓咸.善游。

(2)乘小船绝.湘水。

2.翻译句子。

(1)汝愚之甚!蔽之甚!(2)身且死,何以货为?3.读完短文,你觉得文章所要表达的导致溺水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A.溺水者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B.溺水者没有发挥出平常的游泳水平。

C.溺水者的同伴没有救助。

D.溺水者爱财如命的本性。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二、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1.解释加点字字的含义。

(1)乃.掘之,遂得水。

(2)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老马之智可用也。

译文: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译文: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译文: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向老马、老蚁学习而感到羞耻的。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4.请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三、贾人食言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

夫居安思危,古之圣贤所重也。

盖人之所以贵于万物者,以其能思故也。

是以君子忧于未形,惧于未兆,是以能防患于未然,成务于未兆。

夫居安而忘危,是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此言君子之所以能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以保其身家国家之故也。

夫居安思危,非徒自保而已,亦所以成国家、利百姓也。

昔者,秦穆公问于伯乐,曰:“吾闻之,良马易得,而伯乐难求。

何也?”伯乐对曰:“良马易得,而伯乐难求者,以其能居安思危,审时度势,以识其能也。

”此言伯乐之所以能识马之良者,亦以能居安思危故也。

孔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此言君子之所以能居安思危者,以其能知危亡之由,审时度势,以防患于未然也。

夫居安思危,必先察于时,审于势。

时者,天时也;势者,人事也。

天时者,自然之变也;人事者,人心之变也。

君子之所以能居安思危者,以其能察天时之变,审人事之变,以预为之防也。

昔者,唐太宗问于魏徵,曰:“吾闻之,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然则,吾何为而能居安思危也?”魏徵对曰:“陛下之所以能居安思危者,以其能察天时之变,审人事之变,以预为之防也。

陛下所以能察天时之变者,以其能知阴阳之理,寒暑之序,风雨之候,雷电之动,鸟兽之异,草木之变,皆有所感而能知之也。

陛下所以能审人事之变者,以其能知民心之所向,风俗之所变,政事之所失,刑法之所误,皆有所察而能知之也。

是以陛下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夫居安思危,非徒思之而已,亦须行之。

行而不辍,必有成功。

孔子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此言君子之所以能居安思危者,以其能行之如行远,自卑如登高也。

夫居安思危,人君之所重也。

人君者,国家之主,百姓之望也。

人君之所以能居安思危者,以其能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国家之治为治,以天下之安为安,以天下之危为危也。

是以君子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②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答案】C【解析】C.第二处的“守仁”属于后句的主语整体为“守仁因俗化导” 排除A、B 是“伐木为屋”的状语意思为“纷纷伐木造屋” 句子翻译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夷人欢喜让王守仁居住【答案】B【解析】B.“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错文中指征调福建【答案】C【解析】C.“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错误尽出金宝犒士”指王守仁拿出全部金宝犒劳将士正确表述应为“趁宁王正在晨朝他的群臣时【答案】①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②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参考译文王守仁余姚人因而取名云有个不寻常的人抚摩他于是他就能说话了王守仁访游山海关二十岁乡试中举更加喜好谈论军事考中弘治十二年进士王守仁条列八件事奏上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刘瑾发怒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纷纷伐木造屋正德十一年前巡抚托病避去知道左右多有贼寇的耳目仆隶不敢隐瞒令他暗中侦察贼寇于是传檄令福建讨伐贼寇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平定为患数十年的大寇贼正德十四年王守仁急往吉安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再次战斗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叛贼又大败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朱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焚毁朱宸濠的副船仓促换船逃跑叛贼被平定众大臣震惊担心被王守仁知道强迫王守仁射箭三发三中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日晏时坐在僧寺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王守仁后来病得很重走到南安就去世了灵柩经过江西王守仁天资十分聪明在阳明洞中建筑房屋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专以培养良知为主世上于是有“阳明学”的说法率领众书生扫除多年的贼寇文臣用兵【解析】①佯假装捣进攻句子翻译为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出其不意发起进攻②胶浅搁浅仓卒仓促句子翻译为朱宸濠的船搁浅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A. 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内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B. 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C. 下阙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 皆因词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D.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答案】A【解析】(1)A项“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词人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自己孤寂的情怀【答案】(2)①运用拟人(衬托、用典)手法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此情此景词人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②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③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情感变得悲凉与伤感【解析】(2)辛弃疾的这篇词作感情充沛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最后两句中“入”“听读”赋予青山、明月人的情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画面在这幽静、和谐的情境中词人的内心无比平和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正所谓“敛雄心” 作者诵读《离骚》寂静的夜晚似乎只有月亮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他画面温婉柔和正是“变温婉” 宋孝宗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此后他长期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西岩是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首词作便是辛弃疾闲居西岩时的纪游之作词人巧用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所以“成悲凉”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B. 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C. 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了答案D. 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1)D项“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无中生有叶永烈只是强调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没有说科普读物内容可以虚构编造【答案】C【解析】(2)C项叶永烈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 并不是因为他谦逊而是因为他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答案】(3)①舒晋瑜首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而引出科幻小说的话题②接着回顾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③然后引出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力的话题④最后引出了在教科书中选入科普作品的话题所提问题是步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领域【解析】(3)在访谈中舒晋瑜的提问步步深入刚开始是一个宽泛的问题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这个简单问题引入到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接着舒晋瑜聚焦中国当今科幻小说影响力的提高引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从而联系到科普作品引入教科书的问题舒晋瑜的采访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的领域体现了一位优秀记者的提问技巧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今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而需要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了B. 工匠精神包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等多个内涵其中创新精神是其核心C. 庖丁精神蕴藏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D. 只要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就能深刻把握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答案】B【解析】(1)A项“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 把原文中不确定的内容理解成确定的原文为“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C项“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有误应是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D项表述绝对化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先阐述新工匠的种类”分析不正确应是先阐述形势的发展需要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第一段的重点是第二句【答案】C【解析】(3)C项原因分析不合文意原文是“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5.(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第一空“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而“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应选“凝望”第二空“吊”有悬挂之意“挂”指借助于绳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即将脱离枝条飘落到地上的形态第三空“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兴高采烈”更能写出春天万木争相吐绿第四空“转化”“变化”都有“改变”之意但“转化”只能作动词可作名词故选B【答案】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解析】先看改写后的句子是直接描写了幼芽也没有在词语上有突出的特点使用比喻的修辞、晶莹从而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幼芽既多、密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解析】本题中能作为基准句的句子是第一句“寒风猛吹然后分析另外两个句子可知“地冻三尺” 则是地冻三尺大雪纷纷因此可得答案答案(1)B(2)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3)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下面这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对应语句序号并给出修改意见亲爱的校友你好!①2020年是母校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年②在这一年我们将迎来母校三十诞辰③为了弘扬××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总结办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④学校决定于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建校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昔日你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你为傲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届时莅临⑥你将荣幸地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学校2020年9月6日【答案】②修改将“诞辰”改为“华诞”④修改删去“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修改将“莅临”改为“光临”⑥修改删去“荣幸地”【解析】②诞辰一般用于所尊敬的人这里指学校应用“华诞”④这是邀请函不能说“请你务必准时参加” 并且与后面的“邀请你届时莅临”的语意重复所以删除⑤莅临一般用于长辈、上级的光临这里是回母校用“莅临”不恰当应用“光临”⑥荣幸谦辞用于自己表示谦虚不能用于他人所以删除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答案】④将“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在“文学审美”后加上“能力”【解析】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应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上宾语“能力”。

《老子四章》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借助工具书,把握文章内容。

(重难点)3.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堂导学】一、常识填空1.作者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后改为《道德经》,《道德经》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2.字词注音毂(gǔ)埏埴(shān zhí)牖(yǒu)矜(jīn)赘(zhuì)泮(pàn)二、通假字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通“形”,形体)2.其脆易泮(“泮”通“判”,分离)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通“蔂”,土筐)三、古今异义1.埏埴以为器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民之从事古义:指办事,处理事务今义:做;投身于某种活动或事业中去。

3.自见者不明古义:不能明察今义:不明亮;不清楚;不懂。

四、一词多义1.当(1)当其无,有车之用(介词,在某时)(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动词,对)(3)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动词,抵挡)(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把守)2.伐(1)自伐者无功(动词,夸耀)(2)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绩,战功)(3)十年春,齐师伐我(动词,攻打,讨伐)(4)伐无道,诛暴秦(动词,进攻,征伐)3.为(1)为之于未有(动词,做)(2)我世世为泮澼絖(动词,从事)(3)使子婴为相(动词,担任)(4)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表被动)(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第一个“为”,判断动词,是第二个“为”,语气助词,不译)五、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自是者不彰(意动,认为……正确)2.其未兆易谋(名作动,显露迹象)3.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4.是以圣人欲不欲(名词的意动,以……为欲)5.学不学(名词的意动,以……为学)6.慎终如始(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六、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翻译赏析与分析

翻译赏析与分析
3. As luck would have it, no one was in the building when the explosion occurred.
4. As luck would have it, there was rain on the day of the picnic.
5. Many people think that he is one of the most ambitious politicians of our times.
No one is satisfied with his favoritism in his work.
[译文1] 没有人对他在工作中的偏爱感到满意。 [译文2] 对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徇私作风谁都感到不满意。
显然,译文2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He was not displeased with her honesty…it took a certain amount of experience in life, an courage, to want to do it quite that way.
注意划线部分的褒与贬。
1. Hans was too obviously flattering the gentleman by saying he was the most courageous man he had ever seen.
2. Mr. Brown felt greatly flattered when he received the invitation to deliver a lecture.
月球离地球非常遥远,即使那边山上长着大树,有大象在跑来跑去, 我们用已经发明的最高倍率的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们。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原文:元景安,魏昭成五世孙也。

父永,自积射将军为元天穆荐之于尔朱荣,参立孝庄之谋,赐爵代郡公,持节招纳降户四千余家。

景安沉敏有干局,少工骑射,善于事人。

释褐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

高祖平洛阳,领军娄昭荐补京畿都督,父永启回代郡公授之。

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世宗入朝,景安随从在邺。

于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景安妙闲驰骋,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

世宗嗣事,启减国封分赐将士,封石保县开国子。

天保初,加征西将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赐姓高氏。

四年,从讨契丹于黄龙,后频从驾再破茹茹,迁武卫大将军,兼七兵尚书。

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虑或侵边,仍诏景安与诸军缘塞以备守。

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

显祖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

帝深嘉叹,乃诏有司以所聚敛赃绢伍百匹赐之,以彰清节。

皇建元年,又兼侍中,驰驿诣邺,慰劳百司,巡省风俗。

肃宗曾与群臣于西园宴射,中的者赐与良马及金玉锦彩等。

有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

唯景安最后有一矢未发,帝令景安解之,景安徐整容仪,操弓引满,正中兽鼻。

帝嗟赏称善。

天统初,出为徐州刺史。

四年,除豫州道行台仆射、豫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

又管内蛮多华少,景安被以威恩,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

入周,以大将军、大义郡开国公率众讨稽胡,战没。

(节选自《北齐书·元景安传》)译文:元景安,河南洛阳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的第五代孙子。

他的高祖元虔为陈留王。

他沉稳敏捷,具有办事的才能和气概。

从小就工于骑马射箭,善于同人交往。

父亲元永启奏朝廷,请求把自己代郡公的封爵让景安承袭。

后汉书·人物列传——申屠刚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人物列传——申屠刚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人物列传——申屠刚传原文及翻译本文导读: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

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

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

仕郡功曹。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

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事失则神?怨怨,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

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

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不贤,均权市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

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

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

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

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

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

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

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

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寒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余世。

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崇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

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

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

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

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

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

《列传-卷八十三》(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列传-卷八十三》(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宋史》列传·卷八十三关于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卷八十三原文石普张孜许怀德李允则张亢(兄奎)刘文质(子涣沪)赵滋石普,其先幽州人,自言唐河中节度雄之后,徙居太原。

祖全,事周为铁骑军使。

父通,事太宗于晋邸。

普十岁给事邸中,以谨信见亲,补寄班祗候,再迁东头供奉官。

贼邢橐驼、贾秃指数百人寇掠永兴诸县,命普督兵往捕,悉获之。

迁内殿崇班、带御器械。

李顺叛,普为西川行营先锋,与韩守英、马知节诛斩之。

迁西京作坊使、钦州刺史。

顺余党复寇邛蜀,伪称邛南王。

又为西川都提举捉贼使。

时蜀民疑不自安,多欲为盗者,普因驰入对,面陈:"蜀乱由赋敛苛急,农民失业,宜稍蠲减之,使自为生,则不讨而自平矣。

"帝许之。

普即日还蜀,揭榜谕之,莫不悦服。

贼平,赐白金三千两、袭衣、金带、鞍勒马。

累迁洛苑使、富州团练使、延州缘边都巡检使。

羌酋乜羽内寇,普追杀之。

从真宗幸大名,会王均叛,以为川峡路招安巡检使,佐雷有终率诸将进讨。

至天回镇,贼出拒战,普领前阵力击破之。

贼退保益州,王师围城数月不下,普缮车炮,又为地道攻城。

城破,均夜半突围,由南门遁,普引兵追击于富顺监,均自杀,余党皆平。

迁冀州团练使,赐黄金三百两、白金三千两。

故事,正任不兼带御器械,帝特以命普。

契丹犯边,为保州兵马钤辖、北面行营押策先锋,与契丹战廉良城,又战长城口,获俘馘器甲甚众。

徙定州路副都总管。

灵州失守,益兵备关中,徙永兴军副都总管。

时军制疏略,凡号令进退,及呼召将佐、会合别屯,皆遣人驰告。

普上请曰:"臣尝将兵,辄破一钱,与别将各持半,用相合为信。

"帝为置传信牌,漆木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凿枘令可合。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②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A.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B.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C.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D.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答案】A【解析】(1)“因亲用之为爪牙”的意思是“因此被尹赏亲自收用为爪牙” 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亡命”指亡命之徒“郡国”修饰“亡命” “郡国亡命”意为“郡国内的亡命之徒”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是中国古代执掌司法官员的一种泛称”错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答案】B【解析】(3)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的“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可知尹赏亲自加以审查每审十人放走一人其余的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答案】(4)①(长安)城里接近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②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被免官就会终身弃置不用没有赦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严重望谨慎不要这样!【解析】(4)①薄暮接近傍晚横道横躺在道路上枹鼓击鼓的声音②一一旦坐因犯……罪或错误甚于比……还严重毋不要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3)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3)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3)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A. 2019年1—4月中国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9.3% 可以预测中国餐饮业收入2019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与2018年大致持平B. 2015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从3万亿级突破到4万亿级与之前从2万亿级突破到3万亿级相比所用时间缩短C.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却大幅放缓但不能就此推断中国餐饮外卖市场已趋饱和D.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增速明显高于餐饮业收入增速可见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答案】D【解析】(1)D项“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二无法得出此推断【答案】C【解析】(2)A项“不计得失”于文无据B项“在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后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又随之兴起”表述不严谨材料一第三段只是提到“餐饮企业堂食摁下了‘暂停键’” 并不意味着“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 而且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并不是在堂食暂停之后才兴起D项“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幻想回归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只有新的生活方式才能改变原始如厕方式的污染”理解有误列举印度粪便污染的例子旨在说明旧产业和旧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就天然环保我们应勇于接受新产业和新的生活方式故选C【答案】(3)①材料一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和变化②材料三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③材料四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解析】(3)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需要我们概括每则材料的重点内容根据三则材料后面的出处和材料每段的大意不难概括出来材料一由“如果没有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外卖骑手们很多家庭会挨饿病人也无法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驰而过的中国‘外卖大军’被誉为保障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英雄’ 让‘宅’在家中的民众有饭吃、有货囤”可推知说的是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由“随着疫情爆发外卖行业产生了新变化”以及出处“《疫情推动外卖行业新发展》”可推知文段的另一侧重点是讲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变化材料三由“一些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因此公民的个人信息仍处于‘危险期’”以及出处“《你在网络这头订外卖送外卖的却订了你的隐私》”可推知文段侧重讲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材料四由“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所有的产业外卖导致的塑料产品需求增长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对于外卖污染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终究可以逐步减少餐盒、塑料袋的污染环保理念和日常习惯同样重要”以及出处“《毁掉下一代的不是外卖而是片面的环保观》”可推知文段侧重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过格是一种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能度量抽象的功过善恶使之基本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B. 功过格是中国人创建的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意义深远C. 功过格能有效推动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D. 功过格推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思想的传播和功德积累被所有民间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答案】A【解析】(1)B项“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说法绝对原文是“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C项“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和尖锐”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积功累行以积厚福’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功过格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 因此并没有论证“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答案】C【解析】(3)C项“没有实用性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无法流传到今天”错误原文说的是“《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擅长讲授为善去恶的道理提供宏观深刻的伦理原则而功过格则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实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小说标题为“褒贬两画家” 小说对两位画家是如何褒贬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4)小说以拍卖会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小说开篇引出万画家和水画家并借评论家之口对两位画家的名字进行点评看似无心之笔但结合后文来看作者或许别有深意B. 在带学生的事情上万画家和水画家二人的处事风格迥然不同这是他们迥异的性格所致万画家难说话人缘自然比不上水画家C. 水画家明知姚老板送来鉴赏的《喜鹊踏梅图》并非自己所作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由此可见水画家的仁者心胸D. 万画家在家门口贴出告示被很多人误解为贪财不讲情面爱摆架子但万画家“一笑了之我行我素” 由此可见他对原则的坚守【答案】C【解析】(1)C项水画家委婉地告知姚老板画作是伪造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其实是他不想因此得罪他人可见其处事圆滑、精于世故而非仁者心胸【答案】C【解析】(2)C项并非“留下了讲述余地避免绝对化” 对于两位画家的品格高下作者是非常清楚的对两位画家的褒贬作者的态度也是鲜明的之所以让“看官自己判断” 是有意先不道破直接在后文的叙述中通过层层对比简洁鲜明地表现二人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最后结局的大逆转既是对万画家画作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品格的颂扬【答案】(3)①对万画家小说似贬实褒表面上批评万画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②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解析】(3)作答此题需抓住题干关键“如何褒贬” 总体来看小说是在对比中对两位画家进行褒贬的收学生方面万画家要求甚严“必需他先看上了认为有培养前途才会收”“而且拜师仪式往往很隆重” 而水画家“只要你诚心诚意”“最多好话多说几句”“多跑几次”必成此外在鉴定画作、为人作画方面两位画家的行为态度也截然不同两位画家的追悼会一个热闹一个冷清而最后在拍卖会上又来了一次大逆转人缘看似不好的万画家的画作大受追捧而人缘良好的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小说对万画家似贬实褒表面批评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而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答案】(4)①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拍卖会上万画家的画作价钱飙升而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和前文形成强烈反差耐人寻味②拍卖会上两位画家画作的不同境遇印证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水画家圆滑世故③结尾戛然而止(留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人们真正认同的、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解析】(4)结尾段的作用往往有照应前文前后呼应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中人们在拍卖会上对两位画家画作的态度与对两位画家生前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结尾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而两位画家画作在拍卖会上的不同遭遇其实也印证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故其画作品质高更能得到大众认可而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甚至缺乏底线导致其作品艺术性大打折扣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戏剧性的结尾引发读者思考赞美了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夸张引用排比B. 比喻夸张对偶C. 比喻拟人排比D. 对偶拟人引用【答案】C【解析】(1)C项“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是拟人“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是比喻“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是排比故选C【答案】(2)①原句将“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使用短句使句式更显活泼音节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觉【解析】(2)“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是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更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炊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更好地展现康桥景物的特点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修改后的句子把这些修饰语变成了一组因过多而显得累赘的修饰成分也不能起到强调作用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顺着这大道走去, ②朝阳是难得见的【解析】(3)①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可知画线处的句子应与“大道”相关根据画线处后文“走到尽头”可知画线处可填入与“顺着这大道走去”相关的句子②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 以及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可知这里“它”指的是朝阳“但它来时”提示了前文是想说“它”不怎么常来故画线处可填入与“朝阳是难得见的”相关的句子7.(1)填空①在孟子看来有一种“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气”“至大至刚” 被孟子称为“_______________” 那些认为培养这种“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这就是_______________的寓言故事②《西厢记》是五本二十折的宏伟巨帙最后一本是“_______________(人名)庆团圆杂剧” “萤窗雪案”“刮垢磨光”的张生一举及第与视名利为“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的崔莺莺举案齐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7.(2)蒋勋先生评价《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记》”的故事有“生命的美感”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美感7.(3)巴金的作品《家》第十三章中高家欢聚一堂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觉慧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讨饭的哭泣着的小孩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小说中有这么几句话他好像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一样连忙逃走了……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里觉慧认为自己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阐明理由【答案】(1)①浩然之气, 揠苗助长, ②张君瑞, 蝇头微利【解析】(1)①根据“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至大至刚’”可推知“浩然之气” 根据“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可推知寓言故事为“揠苗助长”②《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老妇人“名利”熏心不惜拆散自己的女儿和张生而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的崔莺莺却视“名利”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西厢记》最后一本是“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据此进行填写即可【答案】(2)①姹紫嫣红的春天朵朵桃花“落红成阵”的自然之美②共同收拾落花体现宝黛二人对生命的尊重、怜惜之美③共读《西厢记》这类闲书表现出宝黛二人性灵相通之美④宝黛二人认同《西厢记》是“好文章”“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的高雅艺术趣味之美⑤宝黛二人借着《西厢记》曲词互相逗趣、开启懵懂爱情的情谊之美【解析】(2)解答本题结合《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相关内容找出能够体现“生命的美感”这一主题的相关情节展开具体分析即可【答案】(3)不认同客观来看觉慧是“人道主义者” 但并不“伪善”①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觉慧对自身优渥的处境感到惭愧因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正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②觉慧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体现了进步青年的自省是真诚的并不伪善③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正表现了觉慧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解析】(3)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可知觉慧虽帮助了“这个孩子” 却因为“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 这表明他并不伪善根据“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可知这时觉慧已经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进行了一些象征进步青年的真诚的反省并不伪善正是觉慧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表现了他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②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A.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B.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C.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D.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答案】D【解析】(1)本题画线句中“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 “每见高祖”的主语是“贺琛” 而“与语”的主语则应该是“高祖” 故应在“高祖”与”与语”之间断开据此排除A项和C项“故省中为之语曰” “曰”字后是说话的内容应在其后停顿据此排除B项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说法有误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公车上书”【答案】C【解析】(3)C项“受到高祖的当面斥责”错误依据“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和“琛奉敕但谢过而已”可知高祖是把主书召到跟前口授敕令贺琛是接到敕令所以不是“当面斥责”【答案】(4)①贺琛家产丰富后买公主的府第做自己的私宅被有关官员上奏因此被免官②臣蒙受到了拔擢的恩典竟然不能效力于一职担任进献忠言的重任又不能进荐一言【解析】(4)①第府第为有司所奏被动句被有关官员上奏坐因为②荷承受曾竟然效效力居担任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 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作铺垫B. 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C. 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下的很急以至于无人撑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D. 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天晴水落一写雨急潮涨选取了不同的情境寄托了不同的情思【答案】C【解析】(1)C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错误“舟自横”在诗中是营造一种闲适的意境不是自己要渡过涧口的意思【答案】(2)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一片萧索景象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包含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感慨因而终带排遣之意韦诗写暮春景物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深远离世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急雨舟横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解析】(2)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一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前两句写自己在雨后放晴的一天傍晚远步江边渡口时的心情结尾两句写江边渡口雨停水退后的景象久雨初晴诗人迫不及待地独自一人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却看到一派散乱荒凉之景结合这首诗写作背景和诗中意象可以看出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因而柳诗终带“排遣之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写于作者任滁州刺史期间开头两句写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独怜”二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上”字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的开朗最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渡口只见空空的渡船悠然自在地飘浮在水面全诗通过幽草、黄莺、树阴、小舟的意象营造幽静的意境表露了作者恬淡的心境因而韦诗自含“旷达之怀”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翻译(当代学生文言文专刊54-80)

文言文翻译(当代学生文言文专刊54-80)

54、晋国苦盗译文晋国苦于小偷太多。

有一个叫郗雍的人,能看出小偷的相貌,看他们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是小偷。

晋侯叫他去查看小偷,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

晋侯大为高兴。

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全国的小偷都没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小偷,小偷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会死于非命。

”不久一群小偷商量说:“我们走投无路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

”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

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郗雍死了。

但收拾小偷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

‟况且您要想没有小偷,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那还有谁去做小偷呢?”于是(晋王)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小偷都跑到秦国去了。

55、智伯索地译文智伯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不给。

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 宣子说:“没有理由就来要土地,所以不给。

”任章说:“没有理由就来索要土地,邻邦肯定恐慌。

他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无法满足,晋国其他的家族必定恐惧害怕。

主公您给他土地,智伯必定骄傲轻敌,邻邦必定害怕而与我国亲近联合,用联军来对抗轻敌的势力,那么智伯的性命不长了。

《周书》说:…想要打败他,必须暂且先辅助他;想要夺取他,必须暂且先给予他。

‟主公您不如给智伯土地使他骄傲。

而且主公您为什么要放弃借助天下力量来共同对付智伯的机会,而仅使我邦成为智伯攻击的目标呢?”魏宣子说:“好。

”于是就给智伯一个万人的大邑,智伯很高兴。

于是向赵索要土地,赵不给,因此兵围晋阳,韩魏在晋阳城外反戈一击,赵在城内接应,智伯自取灭亡。

56、人仅有衣食不乐译文人所以能生存,是依赖于衣和食。

现在将一个人囚禁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即使用美味佳肴来供养他,用绣丽的衣服给他穿,他也不会欢乐,因为他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寂寞无聊。

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成语基本释义:[成语形式]5字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

★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暂无英语翻译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烧糠照明。

比喻勤奋学习。

同“然糠自照”。

然:同“燃”,烧;糠:谷壳。

烧糠照明。

比喻勤奋好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比喻勤奋好学。

燃:烧。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

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苍:青色。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烧糠照明。

比喻勤奋学习。

同“然糠自照”。

指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然:同“燃”,烧;糠:谷壳。

烧糠照明。

比喻勤奋好学。

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染须发,镶假牙。

以之掩饰衰老。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

垂涎,流口水。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

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

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比喻骨肉相残。

同“煮豆燃萁”。

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犹铭心刻骨。

指感受深切。

比喻骨肉相残。

同“煮豆燃萁”。

指提笔成文。

指改头换面,以旧充新。

指胡乱涂抹。

涅,染;皂,黑色。

指胡乱涂抹。

涅,染;皂,黑色。

翰:毛笔;操觚:拿木简写文章。

指提笔作文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

点上灯烛,接续日光。

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旧唐书 张九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旧唐书 张九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旧唐书张九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旧唐书张九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旧唐书张九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引导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文言文《濮阳人吕不韦》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濮阳人吕不韦》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濮阳人吕不韦》的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濮阳人吕不韦》的原文及翻译【提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战国商人吕不韦是历史上所有商人中最伟大的商人。

商人的本领就是交易和投资,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吕不韦是最善于进行长线投资和最大宗贸易。

他的买卖非常成功、令人叫绝。

【原文】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城。

故往说之曰:“子?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吾为子使,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

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王一日山陵崩,子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

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阳泉君曰:“然。

”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

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

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

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

”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

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王罢之。

乃留止。

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

鸿门说辞文言文翻译

鸿门说辞文言文翻译

范增曰:“大王,吾闻刘邦不臣,怀异志,欲篡吾楚之天下。

今者,楚汉相争,天下三分,大王若不除之,恐后患无穷。

是以,吾特设鸿门宴,以邀刘邦,欲借机除之。

然吾恐大王犹豫不决,故特为大王陈说其中利害,愿大王三思。

”吾闻,刘邦者,狡兔三窟,狡猾多端。

今虽暂居汉中,心怀天下,欲争霸权。

大王若不早图之,恐日久生变,悔之晚矣。

昔日,鸿门宴上,刘邦曾言:“吾闻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此言已暴露其野心,大王宜早为之所。

吾观刘邦,有勇无谋,反复无常。

昔年,与项羽结为兄弟,共患难,共富贵。

然刘邦心怀叵测,背叛项羽,自立为王。

今大王若不除之,恐刘邦效仿,楚国内乱,大王何以自处?故吾劝大王,速决刘邦之命,以绝后患。

大王,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楚汉争霸,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今刘邦虽得一时之利,终非大王之敌。

大王若犹豫不决,恐误了良机,后悔莫及。

昔日,刘邦曾言:“吾欲与大王同天下,共富贵。

”此言虽是,然其野心勃勃,大王宜防患于未然。

吾闻,刘邦手下能人辈出,若大王不早除之,恐日久生变,难以收拾。

昔年,鸿门宴上,刘邦曾言:“吾欲与大王同天下,共富贵。

”此言虽是,然其野心勃勃,大王宜防患于未然。

大王,楚汉争霸,天下三分。

大王若不早除刘邦,恐日后后悔。

昔日,鸿门宴上,刘邦曾言:“吾闻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此言已暴露其野心,大王宜早为之所。

吾劝大王,速决刘邦之命,以绝后患。

大王若犹豫不决,恐误了良机,后悔莫及。

昔日,鸿门宴上,刘邦曾言:“吾欲与大王同天下,共富贵。

”此言虽是,然其野心勃勃,大王宜防患于未然。

愿大王三思,速决刘邦之命,以保楚国之安全,免得日后后悔。

鸿门宴上,大王若能果断除之,乃天赐良机。

大王宜把握机会,以成霸业。

防微杜渐的文言文翻译

防微杜渐的文言文翻译

夫防微杜渐,古之善政也。

夫微者,隐患之始也;渐者,事态之终也。

是以圣人审于微,慎于渐,故能保其身,全其家,安其国。

古之明君,皆能防微杜渐,以保社稷之安。

孔子曰:“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者,防微杜渐之人也。

夫防微杜渐,非一日之功,乃积久而成。

是以君子慎其独,思其微,虑其渐,以防患于未然。

吾辈宜效法古圣先贤,谨防微杜渐。

何为微?凡人之心,皆有贪欲,微者,贪欲之初也。

夫贪欲若不防,必致丧德败行,甚则丧身灭族。

是以君子见微知著,见端知末,防患于未然,使贪欲不得滋长。

何为渐?夫事之成败,皆由渐起。

渐者,事之积累也。

微者,渐之始也。

是以君子见微知渐,见渐知终,防患于未然,使事不至于败坏。

夫防微杜渐,有六法:一曰正心,二曰修身,三曰齐家,四曰治国,五曰平天下,六曰立德。

正心者,谓人心不正,则微渐生矣。

故君子以正心为本,以修身为本,以齐家为本,以治国为本,以平天下为本,以立德为本。

修身者,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

身不正,何以正家?家不正,何以治国?国不正,何以平天下?是以君子必先修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者,谓家齐而后国治。

家者,国之根本也。

家不正,国何以治?是以君子必先齐家,然后治国。

治国者,谓治国平天下,必先治国。

国者,天下之本也。

国不正,天下何以平?是以君子必先治国,然后平天下。

平天下者,谓天下平而后治。

天下者,万物之平也。

天下不平,万物何以治?是以君子必先平天下,然后治万物。

立德者,谓德者,国之宝也。

德不正,国何以立?是以君子必先立德,然后立国。

夫防微杜渐,非一日之功,乃积久而成。

君子宜勤于修身,慎于言行,以正心为本,以立德为终,使微渐不生,国家安宁。

昔者,周公戒成王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此言防微杜渐之要也。

夫小恶不除,必成大患;小善不积,必成大德。

是以君子务于防微杜渐,使国家长治久安。

嗟乎!防微杜渐,诚难矣!然吾辈勉之,必效法古圣先贤,谨防微杜渐,以正其心,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平其天下,立德于世,庶几不负先贤之教诲,不负天地之生成。

文言培优答案

文言培优答案

一、答案:答案 5、同“弼”,辅佐边境6、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卒章显志二、答案:①驱车(追赶)②倒下③士(元)气④锐利(饱满) 2、C 3、①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②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

4.(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2)第一问答案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第二问答案要点:①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②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③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等等。

5、写作例话: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对家庭、对亲友、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

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叫你来挑担子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真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承担的责任。

在构思上可以写自己或他人承担责任的故事,也可以从反面立意,写某人逃避责任的故事。

当然,文体不限,写成谈责任的重要性的议论文也是可以的。

三、答案:1、⑴指责⑵下雨 2、A 3、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地考虑这件事啊。

4、⑴自身经历王之蔽甚矣鹬蚌相争,渔人(翁)得利善⑵邹忌是为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使国家强大。

苏代是为了劝阻赵惠王攻打燕国,以免秦国从中得利。

(大意对即可)5、写作例话:甲文中的邹忌善于用比喻说理,使国君采纳了他的意见,最后使国家“战胜于朝廷”;乙文中的苏代也是善于用比喻说理,制止了一场战争,使国家免受灾难。

这两个故事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那就是说话要讲究艺术。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也有过有关说话艺术的故事吗?你可以写一个注意说话艺术而化解矛盾的故事。

也可以写一个不讲究说话艺术而使小事酿成大事的悲剧故事,从而提醒人们要讲究说话艺术。

四、答案:1、⑴适宜、恰当⑵正义 2、C 3、句子: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之鄙人学为盖》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之鄙人学为盖》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之鄙人学为盖》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

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

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艺事繇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

)越此国农者,挖田以种稻,三年皆木患旱。

人谓之宜输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

其年实乃大旱,连三岁,一千其荣获则偿所歉而输矣。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Lizier《郁离子》)阅读训练1.表述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未几而盗起(2)鲜有用盖者(3)人谓之宜输水以树黍(4)一千其荣获则偿所歉而输矣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的含义(1)然旧与太少非人之所可为也(2)诸公我献上之《鸿门宴》(3)炮台悉为夷据《三元里抗英》(4)为其来也《晏子使楚》3.译者句子。

未几而盗起,民尽该戎服,鲜有用盖者。

欲学为兵,则老矣。

4.郑之鄙人无论是自学为砌,还是自学为桔槔,结果都没派上用场。

直到想学为兵,又已经旧矣,从中可以获得什么道理?5.粤地那个善于耕作的农民与郑之鄙人有何不同之处?6、上文的主要观点就是什么?【参考答案】1.(1)没多久。

(2)太少。

(3)栽种、栽培。

(4)抵偿、偿还债务。

2.(1)做(2)向(3)被(4)当3.没多久,盗贼四起,人们都穿起军服,很少有价值雨具的。

他又想要研习搞兵器,可是自己已经旧了。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着眼于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否则会——事无成。

5.郑之鄙人只从眼前利益启程,结果已连续失利;粤地农民处事秉持始终,结果不仅能够抵偿往年的歉收,还能够有些闲。

6、防患于未然。

释1.之:助词2.鄙:边远地方3.盖:雨具4.桔槔:亦并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5.戎服:这里是指穿军装6.鲜:很少,极少7.殆:大概:差不多8.盗:对反叛者的蔑称9.兵:兵器10.输:有余利11.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干旱时准备船只,夏天准备冬天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床头捉刀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床头捉刀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床头捉刀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

既毕⑤,令问曰: 魏王何如⑥?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⑦,然床头捉刀人,此乃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导读: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是假的,但慧眼识,决非平凡之才.当机立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

ﻭ注释:①魏武将见匈奴使: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

魏武,即魏武帝。

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

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

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

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

捉刀,握刀。

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

⑤既毕:指接见完毕。

⑥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l.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2。

帝自捉刀立床头()3.魏王雅望非常() 4。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也()ﻭ二、填空魏武将见匈奴使的使,词性为_____解释为_____;使崔季珪代中的使 ,词性为_______,解释为________。

ﻭ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 ,但却是气度非凡.说明虽形陋,但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

此事世人多认为阴险诈,你对的看法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ﻭ床头捉刀人ﻭ将要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国,便让崔季珪代替,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

接见完毕,派问使臣:魏王这人怎样?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但是床头握刀的人,这才是一个. 魏武帝听到这些,派人追杀了这位使臣。

ﻭ一、l。

认为 2.握3.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4.但是二、名词使者动词让ﻭ三、略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患于未然
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②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即亡。

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突直,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默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lsquo;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赏,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rsquo;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③。

(《汉书&middot;霍光传》)
[注解] ①霍氏:指霍光的家族。

②泰:通太③郎:郎官,侍从皇帝左右。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之右,人必害之右:上
D.更为曲突,远徙其薪突:烟囱
C.夫奢则不逊逊:逊色
D.贵徙薪曲突之策贵:看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者且有火患年且九十
B.论功而行赏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
C.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向使听客之言
D.人为徐生上书曰后以为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家被诛灭之前,茂陵人徐福就断言霍氏家族一定会灭亡,根据是:霍家骄奢而不谦让,必然犯上越礼,并且位高遭嫉。

B.徐福曾三次上书皇上,要求抑制霍家的骄横,但皇上只说知道了,并未及时采取行动,可
见霍氏家族深受皇上宠爱。

C.霍氏家族被诛灭后,告发霍氏家族的人都及时受到了封赏,有人还专门上书皇上,赞扬徐福能洞察幽微,防患于未然。

D.曲突徙薪的故事,让皇上认识到了徐福的远见和忠诚,于是皇上赏赐了他十匹帛,并且封他做了郎官。

13.用/标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2分)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14.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3分)
翻译:
(2)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

(3分)
翻译:
参考答案:
10、C逊:谦让
11、A均为副词,将。

(B组:第一句中的而,连词,表现承;第二句中的而,连词,表转折;C组:第一句中的之,代词,他们,代霍氏家族;第二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D组:第一句中的为,介词,替;第二句中的为动词)
12、C.徐福未及时受赏,有人上书的目的是为徐福没得到封赏而鸣不平。

13、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14. (1)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

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议,不灭亡,更待何时!(共3分,句子翻译正确通顺1分,害字,亡字各1分。

)
(2)当初如果徐福的建议得以实行,那么国家没有裂土封赏和赐给爵位的费用,臣子没有因叛乱被诛灭的灾祸。

(共3分,句子翻译通顺,正确1分,使字,出爵之费 1分。

)
(3)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但徐福却不曾因功受赏,请陛下细察。

(共3分既已。

、蒙其功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
文言参考译文:
当初,霍光族人骄横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

国为骄奢的人不懂得谦让,不谦让就会对皇上不尊敬,不尊敬皇上,这是大逆不道。

位居众人之上,人们一定嫉恨他们。

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

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议,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说:霍家太兴盛了,陛下既然很宠爱霍家,就应该加以抑制,不使它灭亡。

上书三次,只回答说知道了。

后来霍家诛灭,而告发霍家的人都受到封赏,有人为徐生鸣不平,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看望主人,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着柴,客人告诉主人,应该将烟囱改为弯曲的,将柴移远,不然会有火灾。

主人很不高兴,没有回答。

不一会儿家里果然失火,邻居共同救火,幸好被熄灭了。

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向邻里道谢,被烧伤的人价值在上席,其余的以功劳大小依次坐下,而不请建议将烟囱改变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lsquo;当初要是听从了那位客人的话,就可以不破费牛酒,而且没有火灾。

现在论功行赏,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堆的人没有得到好处,烧得焦头烂额的反而坐在上席!&rsquo;主人醒悟,请来那位客人。

现在茂陵徐福几次上书说霍氏将有阴谋,应该防备制止他们。

当初如果徐福的建议得以实行,那么国家没有裂土封赏和赐给爵位的费用,臣子没有因叛乱被诛灭的灾祸。

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但徐福却不曾因功受赏,请陛下细察,应该看重徙薪曲突防患于未然的策略,让他居于焦头烂额的救火功劳之上。

皇帝于是赐给徐福十匹帛,后来封他为郎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