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陶澍、郭浩
![高考文言文阅读:陶澍、郭浩](https://img.taocdn.com/s3/m/a98f870ecc1755270722087e.png)
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
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总督蒋攸 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 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 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 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 民赖之无失所。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 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 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 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 调任知利州。金步兵骑兵十多万攻破和尚原, 进而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吩大败 金军。升任彰武军承宣使。吴蚧查究本路提点 刑狱宋万年暗地舆敌人勾结。而利州方面的审 讯结果不同,由此吴吩舆郭浩开始不和,朝廷 就调任郭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 ,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 ,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 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 ,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 设置守备。”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 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年间开拓之地,又全部失去。 种师中为河东制置使,徵用郭浩跟随自己。建炎元年 ,知原州。二年,金军攻取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弃 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 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 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 ,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精编范文】《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范文word版 (3页)
![【精编范文】《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范文word版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ac7cb371852458fb770b56e2.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小题。
(18分)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注】①漕:水道运粮。
2019连云港语文中考 答案+解析
![2019连云港语文中考 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84a1846c85ec3a86c2c53b.png)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一定要保证书写的正确,对于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
有必要把常考名句整理成册,时时记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C)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分析错误原因: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用在此处形容树木不合适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C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fb6ca57d79563c1ec4da714b.png)
2020年语文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
(《礼记》)(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清陶澍《重登云台山》原文及翻译
![清陶澍《重登云台山》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c60acc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6.png)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拂帘远眺见山老,满谷翠浓犹满钱。
苔藓忽入青石凹,鹤翎几落绿云连。
曲径归舍把马放,醉里把管吹一连。
惊起洞庭鹤,伴着夜月明。
梦里重登云台,淡泊寻古今。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一扫帘幕,远眺便见山峦老拙,谷壑里青翠浓郁,如满满的金钱。
苔藓悄然钻进青石凹壁,几只鹤翎忽然纷落于绿云连绵之中。
驱车拐弯绕过,开到舍前停放马车,醉卧中拿起管子吹出一曲曲的清调。
惊动洞庭鹤,伴着夜月明亮。
梦里重登云台,情怀淡泊,洞察古今。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9333d9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5.png)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
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轸:痛。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澎毅然以身任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不忍杀之,以赐公C.灾民赖之无失所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D.出为川东道视为止,行为迟1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18.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之四类特殊句式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之四类特殊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d44e9ddabb4cf7ec4afed09e.png)
❖ (二)类型最多、用法最复杂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 宾语前置句种类较多,用法复杂。除常见的类型外,特别
要关注易忽略、易错的宾语前置句。 ❖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句,当“之”作代词宾语时,
易被看做结构助词不译。其实,它是个人称代词,必须译 出。 ❖ 【边练边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 国志·诸葛传》) ❖ 【答案】 (孔明)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之 人不认可他。
❖ 2.需要仔细区分用“以”字引领的介宾短语。
❖ 当“以”字引领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时一般 要提前,但要仔细区分“以”字是作介词还是作目的连词 ,作目的连词则不能提前。
❖ 【边练边悟】(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江苏)
❖ 【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 常,就可以知道了。
安徽省肥西中学 张治平 14
❖ 4.辨析两种“之谓”形式的固定结构。
❖ (1)……之谓
❖ 【例句】其李将军之谓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 【译文】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 【提示】这种“之谓”形式,“之”是提宾标志,“谓” 是谓语动词。其特点是“谓”无宾语,可译为“说的是 ……”。
❖ (2)(此、是)之谓……
安徽省肥西中学 张治平 7
❖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误译:军队打败了土地割去了,丢失国家的六个州郡。 ❖ 问题:“兵挫地削”是个意念被动句,译文未译出。 ❖ 改正: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割去,丢失国家的六个州郡。
❖ 8.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误译:你们把廉将军与秦王比一比,看一看吗? ❖ 问题:原句省略了一个“威”字,且“孰与”是固定结构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0609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d.png)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独立(qiónɡ)B.洗.马(xiǎn) 逋.慢(bū)拔擢.(dí) 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 期.功(qī)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 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解析:B项,“擢”应读“zhuó”;C项,“期”应读“jī”;D项,“伪”应读“wěi”。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解析: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此句意为“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解析:C项,“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
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
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答案:C4.下列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文: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
因为没有人照料祖母,我都辞谢了,没有遵命去上任。
C.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文: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像我这样的微贱之人,能够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能够报答朝廷的。
翻译
![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31088230066f5335a8121d1.png)
【翻译】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
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
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
”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
”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
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词类活用公开课
![词类活用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8d9b9c75caaedd3383c4d331.png)
动词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有标志:有时前 边有“其”或“之”。翻译时,在 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动词活用为名词,无标志
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译为:收获
实战演练:
1、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作名,逃亡的人。
4.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翻译:古代男子三十娶妻,近代只有有的农家还是这样, 所以夫婿已是壮年,有了胡须。(名—动)(2013年江西卷)
5、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傅先生是天下(很有名)的贤士,我尚且没机会跟他成为朋友, 你是什么样的人,竟敢直呼其名!(名—动)(2013年广东卷)
【高考链接】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2010年广东卷)
译文:皇上指挥部队渡过黄河,击 鼓呐喊直接冲向敌人队列。 译对“麾”、“河”、“鼓”字各给1分, 译对大意给2分。 说明: “麾”考查一词多义;“河”考 查古今意义;“鼓”考查词类活用
文言文的实词考查多为: 一词多义 古今异意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同意复词 偏义复词等
堂上练习: 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 (2015年湖南卷)
翻译: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白廉洁。(名—动)
2、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2015年重庆卷)
翻译: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名—意动)
3、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2013年湖北卷)
翻译: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 他讲一句话(名—状)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d490e958fafab068dc0254.png)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训练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 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崙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遂发愤以.卒。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
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己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有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①稇(kù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中考真题】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考真题】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2c6e2d8e9951e79b8927bf.png)
2019年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评分建议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
(《礼记》)(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012 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实词翻译-印
![2012 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实词翻译-印](https://img.taocdn.com/s3/m/26cbba6b7fd5360cba1adb81.png)
2012 年高语文言文阅读实词翻译汇编【实词翻译】大纲卷(《宋史·郭浩传》)【实词】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
【答案】A。
冒:不顾、顶着。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或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
【翻译】(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题注意实词“盗:侵占”,古今异义“设备:设置守备”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辑:聚集;安抚”,“规置:处理方式,所作所为”,虚词“以:把”的译法。
新课标(《宋史·萧燧传》)【实词】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
【答案】D【解题思路】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阙:过错、缺点。
【易错点拨】将“失职”与“过错、缺点”混淆,根据语境,调查官吏的“过错、缺点”更准确。
【翻译】(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答案】(2) 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解题思路】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清史稿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清史稿文言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33f51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6.png)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南漕,革陋规,请定章程,俾民便之。
督安徽学政,诏密询地方利弊,疏言:安徽钱粮,惟凤阳、泗州遭湖、河之害,积通较巨。
遇丰稔之年,循例带征旧额。
在小民以一年而输数年之赋,虽乐岁不免拮据;而官吏惧谴,规避多方,积重难返。
与其存征之名,致小民日受追呼,国计依然无补,何如核征之实,使官吏从容措理,旧额尚可渐清。
请嗣后二属钱粮,每年只带征一年,倘遇歉收,再行递缓,民力渐纾,催科者自顾考成,行之必有效。
诏允行。
青阳有孝子日徐守仁,幼孤,事母孝。
母没,庐墓三年。
澍造庐赠膊,题请旌表。
访求明臣左光斗遗裔,取列县庠。
按试所至,集士人讲学,以正人心厚风俗为本。
累迁少詹事。
道光元年,督广东学政。
历詹事、内阁学士。
七年,擢工部侍郎,调吏部。
九年,偕尚书松筠赴直隶按白勤被诬冤毙狱,护理总督屠之申以下降黜有差。
督江苏学政。
寻偕侍郎宝兴勘视南河垛料,举实以闻。
十一年,擢左都御史,召还京,未至,命查勘江南灾。
翻译注释: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
在嘉庆七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职编修,后来升迁为御史、给事中。
陶澍上疏弹劾河工的贪污腐败,以及外省官吏的积弊。
巡视南漕,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提出制定新的章程,使民众受益。
担任安徽学政时,皇帝下诏密询地方的利弊,陶澍上疏说:安徽的钱粮,只有凤阳、泗州遭受湖、河的灾害,累积的欠债较多。
在丰收年份,按照惯例征收旧债。
对于民众来说,一年要缴纳数年的赋税,即使是在丰收的年份也难免会感到拮据;而官吏们害怕被责罚,采取各种规避手段,使得债务越积越多,难以解决。
与其保留征收的名目,让小民天天受到催讨,对国家财政毫无益处,不如核实征收的实际情况,让官吏们从容处理,旧债还可以逐渐清理。
建议从今后开始,这两属的钱粮每年只征收一年的,如果遇到歉收,再行递减,民众的负担逐渐减轻,催缴的人也要自己考虑自己的政绩,这样实施必定有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原卷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原卷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4ebb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7.png)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原卷版)一、知识点讲解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思路:1.找出诗中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同时不要只顾翻译,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
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
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1.【雄、险、阔、奇】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学之道》(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学之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388d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1.png)
24
字字落实之“删”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 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 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 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 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 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25
如: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山东卷)
译:皇帝赞赏阴兴谦让,不改变他 (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
意分。
21
文言翻译第一招: 字字落实,留删换
22
字字落实之“留”
“留”即保留原词。文言文中凡人名、 地名、物名、书名、帝号、年号、国号、 朝代、官名、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都可 以保留不译。
如: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 诸路。(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译成: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 (朝廷)把他的所作所为颁示给各路。
➢ 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 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 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 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23
如: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
励风俗。(3分)
(2012广东卷)
译成:(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 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 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如: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
知。(3分)
(2010浙江
译卷成):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
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译: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 世间所用呢?
江苏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9a6cfee53a580217fcfe02.png)
8.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答案:
7. 示例:“啮”动词,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水不断侵蚀河岸的情景。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 的赏析。赏析时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啮”是“啃食”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河水不断 侵蚀河岸的情景。
8. 示例:首联:沉着冷静,热爱晚间的美景。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热爱。 解 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这要结合全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这首诗表达了 诗人抗击倭寇,希望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首联写景,写出晚间环境的幽静,这是诗人 在岸边巡视,表达了诗人沉着冷静,对夜间景色的喜爱之情;颈联写乡村的景物,“熟”“丰” 两字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 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 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 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2 分)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
。
连云港市中考题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7-8 题。(6 分)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高考语文专用试题: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专用试题: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fa8c0aee06eff9aef8077c.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的错误。
原文: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指传主陶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选项: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比对:答案:张冠李戴。
“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
(二)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的错误。
(1)原文: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选项: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丈夫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比对:答案:时间错位。
原文中是“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由此看出秋芙让小狗搅乱棋局是在将要输棋之时,并非输棋之后。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
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
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
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
”“家几人?”曰:“惟此弟尔。
”曰:“然则汝杀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选项:孙长卿临危不乱,又善于断案。
担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捉拿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答案:地点有误。
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河南府通判”时。
(三)比对细节,看有无词义曲解、文意曲解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词义曲解、文意曲解”之处。
原文:刘湛初入朝,委任甚重,日夕引接,恩礼绸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
举,兴起,发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D.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第一个为均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