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项目(PPP、BOT等模式)实施流程
对智能交通工程项目一般流程及深度认识

对智能交通工程项目一般流程及深度认识智能交通项目流程1 现场勘查智能交通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
1.勘察内容和要求: 1) 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周围地形地物、交通情况、房屋状况及民风、治安情况。
2) 调查现场一年中气候变化情况,了解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及所采取的防雷措施。
3) 调查被防护对象周围电磁辐射情况,必要时实地测量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辐射规律。
4)防区勘察勘察检测位置、目的及数量 5)施工现场勘察确定立杆位置,杆子的长度,车道长度,打孔位置确定,现场供电,拟定线缆、管、架(桥)敷设线路. 终端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线缆进线接线方式,接地确定2 技术交流一、原则始终掌握多问的原则,问的越细越好,尽可能的从用户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
二、技术交流的目标:(六个了解) l 了解用户的决策链; l 了解用户的技术链; l 了解用户的投资预算;l 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l 了解中介单位的情况; l 了解专家的情况。
三、终极目标:让用户最终采纳我们的方案。
3 方案设计一、设计目的尽量建议用户选用我们所建议的产品,说明产品的性能及优势。
二、设计依据智能交通工程设计严格按照执行。
三、设计步骤(1)对项目做草案(2)进行方案论证(3)征求用户论证意见(4)对方案进行修改。
对以上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用户对方案设计同意。
四、设计格式(参考) 1. 用户需求:包括项目概况、用户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等。
2. 设计原则、依据:根据用户需求制定设计原则及依据。
3. 解决方案:设计最佳方案。
4. 方案特点:对所设计方案的总体综述,突出方案的特点。
5. 售后服务及培训:根据项目内容制定。
6. 典型案例:跟项目有关的典型。
7. 公司及厂家简介:跟项目有关的简4 工程实施5 竣工验收6 售后服务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项目(PPP、BOT等模式)实施流程

智能交通项目(PPP、BOT等模式)实施流程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智能公交项目体系流程一、前期调研1、前期环境:1)有意向的城市;2)经由销售做好铺垫,与政府、公交公司、通信、电力等有关部门有对接人;抑或当地合作公司对接人;3)车辆安排;2、调研内容:1)站台及站牌建设情况;2)建设规模数量;3)施工环境及难度;4)现有广告运营情况,包括广告内容、方式、位置、年限、收入情况等;5)电力引入方式方法及费用;电费;6)通信覆盖情况及收费;7)公交管理组织机构及业务职能、信息化管理机构(体系)及业务职能;8)公交及下属企业名称、规模、性质、拥有车辆数目、驾驶员数量、企业联系电话等信息;9)公交公司数据对接、线路图、站台分布情况、调度系统、公交车车载设备(GPS、监控、移动电视、车上及车身LED广告);10)公交车辆信息:包括城市公交车数量、车辆增减及出现交通事故的应变情况、车型、公交排量、油耗、燃料类型、购车日期、车辆营运状态、年审年检信息、燃油补贴等;11)公交车辆保有量、公交线网密度、公交客运量、周转量、公交分担率、最大断面客流量(全日及高峰小时)、满载率、票价等;12)车载设备调研:公交车车载设备(GPS、监控、移动电视、车上及车身LED广告)、车载设备安装使用情况(包括设备型号、功能、已安装数量、未安装数量、安装时间等)、设备接口类型、数量,电子站牌设备安装使用情况(包括数量、地点、供电方式、通信方式等);13)现有智能公交系统调研:包括系统的业务功能、流程、运行方式、维护管理、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存在问题、完善需求等内容;14)公交业务数据现状调研:包括数据类别、存在形式、主要内容、分布方式、关联关系、维护更新机制等情况;15)行业管理部门与公交运营企业网络连接情况,现有车载设备与行管部门或企业的网络连接情况;16)监控指挥中心调研(如有):面积、监控屏规格尺寸、座席数量、设备情况、设备是否可以复用等;17)数据资源中心调研(如有):机房面积、设备情况、设备是否可复用等;18)企业调度分中心调研(如有):所属企业、面积、监控屏规格尺寸、座席数量、设备情况、设备是否可以复用等;19)电子站牌建设现状:已有电子站牌数量、位置、发布内容等;新建电子站牌安放位置、数量以及设备在当地气候情况的适应程度、设备通信需求、设备用电量需求;20)站亭的规格、样式、幅面数、颜色标号及电子站牌的规格型号及颜色标号;21)行业现状及信息化现状存在及需要改善的问题;3、调研人员及工具:1)车辆及司机;2)尺子;3)相机;4)工程技术人员、软件平台技术人员及广告媒体技术人员;4、调研结果:1)建设内容及规模;2)软件平台数据对接情况;3)可建设点位信息及建设点位施工环境及施工难度;4)广告发行情况;5)通信及电力情况摸底;6)线路站点分布情况;7)其他业务如公交车车载设备、出租车、货运等模块;8)形成整体的调研报告;二、招投标阶段1、市场部门组织投标;2、中标后合同签订;3、移交到工程部门;三、工程实施准备工作1、联合市场部门分解项目,核查工程量、结合调研数据核实站点信息并制定安装位置等;市场部门配合移交商务对接情况于工程部门。
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

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公私合作(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模式,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展开讨论,旨在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首先,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需要明确项目的定位和目标。
在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规模后,需要明确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意义,包括改善交通运输效率、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目标。
同时,还需要明确PPP模式在项目中的定位和作用,包括政府和社会资本在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以及双方在项目运营期间的权益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需要共同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各种风险,因此需要在合同中明确风险的分担和应对措施。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另外,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模式,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平台,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以提升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注重智能交通系统与城市其他领域的融合,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需要注重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包括对城市形象、环境质量、居民出行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智能交通PPP实施方案需要在项目定位、风险防范、技术创新、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智能交通PPP模式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智能交通管网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交通管网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突出。
智能交通管网工程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项目是针对某市城市交通管网进行改造升级,主要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建设、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智能交通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等内容。
施工方案将充分考虑项目的整体规划、技术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二、施工准备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由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安全生产方案、质量保证计划、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2. 确定施工队伍。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确保具备足够的人员、技术和设备。
3. 采购施工设备和材料。
根据施工计划,及时采购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因为设备和材料不足而造成的延误。
4. 确定施工场地。
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施工场地,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有序。
5. 安排施工人员的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6.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计划,保障施工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三、施工工艺1.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
首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信号灯的布设位置和数量。
然后进行地面开挖和管线敷设,完成信号灯基础的施工。
接着进行信号灯和控制设备的安装和接线工作。
最后进行信号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测试。
2.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建设。
首先进行监控点的布设和设备安装,然后进行监控设备的接线和调试工作。
最后进行系统的联调和运行测试,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3. 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设备的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
智能交通项目实施方案

智能交通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智能交通项目已经成为城
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地推动智能交通项目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智能交通设施的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智
能交通监控系统以及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提升城市交通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和交通数据的实时监测,从而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其次,我们将推动智能交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建立统一的智能交通信息管理
平台,实现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用户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为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支持。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对智能交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支持智能交通领域的
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推动智能交通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智能交通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加大对智能交通领域人才
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智能交通人才队伍,为智能交通项目的实施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智能交通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智能交通项目实
施监督体系,加强对智能交通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智能交通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将通过加强智能交通设施建设、推动智能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智能交通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智能交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对智能交通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等措施,全面推动智能交通项目的实施,为城市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便捷化和安全化。
1.PPP项目实施流程(5个阶段、19个步骤)

PPP项目实施流程(5个阶段、19个步骤)一、项目识别(一)项目发起1、政府发起:财政部门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征集适宜开展合作的项目。
2、社会发起:社会资本以书面推荐的方式向财政部门提出潜在的合作项目。
(二)项目筛选1、确定备选项目。
2、项目发起方提交资料:新建及改扩建项目:项目基本资料、投资情况、产出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实施方案等;存量项目:存量项目的历史资料、项目基本资料、投资情况、产出说明、初步实施方案等。
制作项目简介(三)物有所值评价1、定性评价:能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2、定量评价: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确保政府每年的付费、可行性缺口补贴等财政支出不得超过当年的财政一般性支出的10%。
二、项目准备(一)管理构架组建1、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项目评审、组织协调、监督管理;2、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的准备、采购、监管、移交等。
(二)实施方案编制1、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2)经济技术指标(3)项目公司股权情况2、风险分配基本框架原则上政府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企业承担商业风险。
3、项目运作方式:BOT、TOT、ROT、BOO、委托运营、特许经营为核心。
4、交易结构:(1)项目投融资结构(2)回报机制(3)相关配套安排5、合同体系:项目合同、股东合同、融资合同、工程承包合同、运营服务合同、原材料供应合同、产品及服务采购合同、保险合同。
6、监管架构:(1)授权关系:政府想项目实施机构或公司授权;(2)监管方式:履约管理、行政监管、公众监督。
7、采购方式:(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3)竞争性谈判(最少两家)(4)竞争性磋商(5)单一来源采购(三)实施方案审核财政部门验证:通过审核的报送政府审核,未通过审核的,应调整方案并再次申报,二审不过终止项目。
三、项目采购(一)资格预审1、准备资格预审材料2、发布资格预审公告3、邀请社会资本参与(1)三家以下社会资本通过的,调整项目方案再次进行资格预审,两次均未通过的改变采购方式;(2)三家以上社会资本通过的,开始编制采购文件。
ppp项目实施方案的步骤

PPP项目实施方案的步骤1. 概述PPP(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项目是一种公私合作的投资模式,旨在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为了成功实施PPP项目,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介绍PPP项目实施方案的步骤。
2.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确定项目的目标和目的,明确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定义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等关键要素。
3. 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评估、法律法规分析等,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确定项目的可行性指标。
4. PPP合作伙伴选择•制定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和程序,包括招标、评价和选择合作伙伴。
•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商讨合作细节和条件。
5. 项目合同签订•制定项目合同,确保合同中包含明确的责任和权益,并保护合作伙伴的利益。
•确保合同中的法律和条款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
6. 融资方案确定•制定融资方案,包括筹集资金的途径和方式。
•寻求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投资,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
7. 项目实施和监督•开展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包括建设、运营和维护等。
•设立监督机构,监督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难题。
8. 项目运营和维护•确保项目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运营和维护。
•管理合作伙伴的履约情况,评估项目运营的效果。
9. 项目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项目的绩效,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项目的效果和效益。
10. 结束和总结•完成项目后,进行总结和总结,总结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归档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备将来参考。
通过以上的步骤,PPP项目的实施方案可以更加系统和有序地进行,并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合作和沟通,确保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利益一致,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项目的监督和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智能交通施工方案

智能交通施工方案智能交通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传统的交通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传统的施工方式存在交通拥堵、施工时间长、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引入智能交通施工方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施工方案1.引入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通过使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变化,从而避免拥堵情况的发生。
可以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和施工需要,灵活调整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
2.使用智能交通导航系统在施工期间,通过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提供施工路线的导航功能,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路线选择,避免拥堵情况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提前预警驾驶员需要注意的施工区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采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施工区域的交通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交通问题。
同时,还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视频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并提供证据以应对可能的纠纷。
4.使用智能交通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分析交通数据,可以获得交通流量、拥堵原因等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通流量预测,提前做好交通调度,避免交通拥堵的发生。
5.加强宣传和教育在施工期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实施效果预测1.提高交通效率通过智能交通控制、导航和数据分析等系统的整合使用,能够提高交通流量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2.提升施工安全通过使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交通状况,保障施工人员和驾驶员的安全。
3.减少施工时间通过合理规划施工路线、控制交通流量,以及提高施工效率,能够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四、总结智能交通施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交通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推广和落实智能交通施工方案,使其成为常态化的应用方式。
智能交通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智能交通项目管理实施方案一、智能交通定义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智能交通系统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应用的统称,这种集成应用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挽救生命、时间和金钱的节省,能耗的降低以及改善环境。
二、我们公司的智能交通工程◆治安卡口:设备安装于正常公路上,主要应用于治安。
◆电子警察(闯红灯抓拍):设备安装于十字路口,需要与红灯信号及停车线关联抓拍,主要应用于违章取证。
◆测速仪:固定式设备一般安装于正常公路的路侧;便携式放于车内或路边,雷达测速,主要应用于超速违章。
三、智能交通工程开展顺序一般智能交通工程的施工顺序分施工准备、现场施工、交工验收、售后服务等四个阶段展开工作。
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有施工技术和设计准备、设备材料及构配件准备、工具车辆准备和人员准备,该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组织项目经理和专业工程师参加由业主召集的,会同监理一起对前端设备安装位置的勘察、确认。
结合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要求和建议,完成联合设计文件;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优化方案,出具详细的施工图纸。
组织图纸会审,同时进行技术交底设备及材料采购、施工机具运输设备,施工所需各项工具,同时确定资金到位情况,做好现场施工的准备工作;如临时仓库、临时用电等制定和提交进货计划表、人力资源计划表及施工进度计划表;2、现场施工参加甲方和监理制定的例行协调会议,及时处理相关事物;提交工程月、周表和工程进度报告,提交和申请工程进度款;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提交设备的采购单;安排设备、材料等运输到现场的时间和运抵方式;对到达现场的设备材料等要做好开箱验收记录;检查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否偏离原有的设计、图纸等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安排好施工的顺序,一般按先做预埋件的基础及管路的敷设工作,再安装杆件等构配件,最后进行线缆的敷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调试是先单机调试,再联动调试,先单个后整体;完成系统的联调后,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和可靠性测试;对使用人员进行现场的技术培训和操作培训;3、验收整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并装订成册;组织公司技术和相关人员进行工程的自验,对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以达到验收的要求编写工程竣工报告,和工程决算书;向甲方和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申请单;工程设备等移交,同时做好移交手续,以作工程验收用;会同甲方和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的初验收;对初验提出的问题作及时的处理,提交申请进行工程的复验。
【实操必读】PPP项目实施全流程

【实操必读】PPP项目实施全流程【实操必读】PPP项目实施全流程(完整版)(PPP项目实施流程简图)一PPP项目识别项目发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
(1)政府发起。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应负责向交通、住建、环保、能源、教育项目、医疗、体育健身和文化设施等行业主管部门征集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行业主管部门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行业专项规划中的新建、改建项目或存量公共资产中遴选潜在项目。
(2)社会资本发起。
社会资本应以项目建议书的方式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推荐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项目筛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
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进行评估筛选,确定备选项目。
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应根据筛选结果制定项目年度和中期开发计划。
对于列入年度开发打算的项目,项目发起方应按财政部分(政府和社会本钱合作中心)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新建、改建项目应提交可行性研究敷陈、项目产出说明和初步实施方案;存量项目应提交存量公共资产的历史材料、项目产出说明和初步实施方案。
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
财政部分政府和社会本钱合作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分,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
定量评价工作由各地按照实际情况开展。
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为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财政部门应根据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财政支出、政府债务等因素,对部分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的项目,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每年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等财政支出不得超出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
智慧交通工程施工顺序(3篇)

第1篇一、前期准备阶段1. 项目立项:在智慧交通工程启动前,需进行项目立项,明确工程目标、建设规模、技术路线等。
2. 设计阶段:根据项目需求,组织专业设计团队进行设计,包括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智能交通系统、通信工程等。
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设计完成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等。
4. 材料设备采购: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材料设备采购,确保施工所需物资充足。
5. 施工队伍组建:根据项目需求,组建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二、施工阶段1. 交通组织与施工围挡:在施工现场设置交通组织标志,引导交通分流,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设置施工围挡,隔离施工现场。
2. 土建工程:先进行道路路基施工,包括挖方、填方、路基压实等。
随后进行道路结构层施工,包括基层、面层等。
3. 智能交通系统施工:在道路施工的同时,进行智能交通系统施工,包括交通信号灯、监控设备、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等。
4. 通信工程:安装通信设备,如光纤、无线通信设备等,确保信息传输畅通。
5. 供电工程:进行供电线路敷设,包括高压线路、低压线路等,确保施工现场供电稳定。
6. 隧道工程:若项目涉及隧道工程,需进行隧道开挖、支护、照明、通风等施工。
7. 道路绿化与照明工程:在道路结构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道路绿化与照明工程,包括种植绿化带、安装路灯等。
8. 智能交通系统调试与验收:完成智能交通系统施工后,进行系统调试与验收,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9. 道路设施完善:对道路设施进行完善,如安装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栏等。
三、后期施工阶段1. 道路试运行:在道路设施完善后,进行道路试运行,检验道路通行效果。
2. 工程验收:完成试运行后,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 工程移交:工程验收合格后,将项目移交给业主单位。
4. 后期维护:在工程移交后,进行后期维护,确保道路设施正常运行。
总之,智慧交通工程施工顺序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先主后次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高效、有序。
智能道路工程施工流程(3篇)

第1篇一、项目前期准备1. 工程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
2. 工程设计:根据可行性研究结论,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以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3. 工程招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程招标,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
2. 施工场地准备:平整场地,设置临时设施,包括临时道路、排水设施、临时用电等。
3.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摊铺机等。
4.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要求。
三、路基施工1. 土方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土方开挖、填筑、压实等工序。
2. 路基排水:设置路基排水设施,如排水沟、边沟等,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3. 路基防护:根据需要,进行路基防护工程,如边坡防护、挡土墙等。
四、路面施工1. 路面基层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基层施工,包括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等。
2. 路面面层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面层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
3. 路面防水:对路面进行防水处理,如铺设防水层、设置防水板等。
五、附属设施施工1. 交通标志、标线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交通标志、标线施工。
2. 照明设施施工:安装路灯、交通信号灯等照明设施。
3. 排水设施施工:设置雨水口、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
六、质量检测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七、项目后期管理1. 项目移交:将项目移交给业主单位,确保项目顺利投入使用。
2. 项目维护:对项目进行定期维护,确保道路设施正常运行。
总之,智能道路工程施工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效益。
交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与要点解析

交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与要点解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信息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准确、及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服务质量。
交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涉及许多方面,下面将解析交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是需求分析和规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求分析团队将与业务部门和用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需求分析团队可以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详细的数据和信息。
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需求分析团队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识别和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同时,规划团队还需要确定项目的范围、时间、资源和预算。
第二步是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
在这个阶段,基于需求分析结果和规划,系统设计团队将制定详细的系统设计文档,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模块,并确定系统的架构和界面设计。
开发团队将根据设计文档,使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实现系统的功能和模块。
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步是系统集成和部署阶段。
在这个阶段,集成团队将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整合交通信息化系统与现有的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部署团队将安装和配置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部署过程中,团队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用户培训,确保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
第四步是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管理团队将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他们将监控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同时,管理团队还需要与用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
交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要点如下:首先,需求分析和规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需求分析团队需要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
规划团队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的范围、时间、资源和预算,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计划。
智能交通项目实施进度及计划

智能交通项目实施进度及计划1)项目工期项目日程计划包括整个项目的深化设计、订货、安装和调试的所有工作的任务定义、前后关联关系、日程安排和资源分配,是项目计划的核心部分,项目质量计划、风险控制等计划的工作安排最后都要在日程计划中体现。
2)施工进度安排此次工程按招标文件要求和各阶段施工前后的关系分为“深化设计—〉设备订货—〉到货及到货检验—〉安装调试—〉初步验收—〉试运行—〉最终验收—〉责任维护”等八个阶段,具体如下:现场勘查、需求调研及深化设计阶段现场勘查及需求调研:主要完成对用户需求调研、外场现场勘查的工作;深化设计:我司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完成实施设计。
我司承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3个日历日内成立项目组,开始组织项目实施前准备工作。
首先,制定实施计划,双方评审后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然后进行调研,包括收集、整理用户现状和需求,提交调研报告;最后,开始规划和设计,包括组织用户进行技术研讨、汇报设计思路等。
设备订货及系统开发我司承诺在签订合同后,根据招标需求及深化设计方案立刻开展相关硬件设备采购工作。
到货及到货检验(伴随系统平台开发)阶段设备到货后由业主或者业主委托的监理共同组织到货检验。
设备到货验收前,我司应提供材料设备清单、设备原厂证明、产品合格证、材料自检证明、报关单(进口设备)等资料。
到货检验需要监理工程师在到货检验报告上签署意见,由业主方最后签字认可。
经监理方和业主方检验通过后进行设备发货。
供货前需经由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实地测试,如不能满足要求,业主要权更换设备。
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此阶段主要完成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主要是前端设备的安装;对整个系统进行联调,主要测试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效果,并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在本阶段,我司做出如下承诺:设备到货后即开始安装调试工作,把设备安装到用户指定的地方;设备安装结束后撤消安装区域安全保护措施;设备安装结束后递交包括设备安装、调试、测试等过程文档的初步验收申请报告,业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申请初步验收。
BOT项目运作程序

BOT项目的运作程序一、BOT项目的运作程序按照惯例,BOT项目的运作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项目方案阶段、项目立项阶段、招标准备阶段、资格预审阶段、准备投标文件阶段、评标阶段、谈判阶段、融资和审批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
对于发起BOT项目的国内政府及其代理机构而言,从确定方案阶段开始到实施阶段之前的各阶段,是BOT项目的前期工作,需要落实各种建设条件、选定投资人、落实项目资金来源、基本确定建设方案。
这一过程可以采用协商方式,也可以采用招标方式。
大型的或者复杂的BOT 项目,往往采用招标方式来选择投资人。
1. 确定项目方案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并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需要达到的目标。
传统的政府融资项目,往往通过聘请咨询公司或者设计院,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并通过召开咨询会议和审查会议的方式对项目的规模、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优化,并通过计划管理部门下达批文的方式加以确定。
与传统的政府项目不同,BOT项目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研究确定设计规模和项目需要实现的目标,而不需要确定项目采用的技术、项目投资额或者投资收益水平。
因此,在招标文件中不需要详细规定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只需要勾画出项目在规模、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轮廓,鼓励投标人在项目构想和设计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发挥他们各自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从而有利于政府从各投标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当然,一般情况下,为做到心中有数,政府聘请咨询公司或者设计院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技术要求并进行实施方案比较,也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是否具备合理的投资收益,或者说,政府是否准备允许投资人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是在这一阶段必须确定的原则性问题之一.只有允许投资人获得合理的回报,项目采用BOT方式才可能取得成功。
不可能盈利的项目,只能由政府或者公共机构进行投资建设,除非政府能够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保证项目投资人获得合理的回报。
道路智能交通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智能交通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工程地点调查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地点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道路的情况、周边环境和交通情况。
必须确定道路的宽度、长度、弯曲度、陡峭度,以及道路沿线的建筑物、水源、地形情况等。
同时还需了解道路的交通状况,包括每天的流量、高峰期的交通情况等。
1.2 施工方案制定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需要对道路智能交通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制定。
首先,要确定施工的时间计划,包括开始施工的时间、施工的持续时间以及完工时间等。
其次,还需确定施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所需的施工机械、材料和人力等。
同时还需制定安全措施和保障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保障。
1.3 施工人员培训在施工前,必须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的讲解等。
1.4 施工设备检查在施工前,还要对施工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维护工作,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阶段2.1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现场、确定施工区域,并设立施工标志牌。
同时还需确定施工人员的流线和安全区域等。
2.2 施工机械的运输和安装施工机械的运输和安装是施工的重要一环。
必须妥善安排施工机械的运输和安装,保证施工机械的安全和准确的安装位置。
2.3 施工材料的准备和搬运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准备和搬运。
包括道路建设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维护所需的材料等。
2.4 施工的实际操作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时,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包括道路的平整、道路标线的划设、交通信号灯的安装等。
2.5 安全和保障措施的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执行事先制定的安全和保障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保障。
包括道路交通的通行控制、施工现场的排水和照明等。
2.6 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城市智能交通工程实施方案

城市智能交通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各地政府纷纷实施智能交通工程。
智能交通工程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交通管理、信息传递、运输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从而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本文将针对某市城市智能交通工程实施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二、城市现状分析该市位于沿海地区,是一座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对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另外,该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车辆排放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智能交通工程的实施,降低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减少交通事故,降低大气污染。
2. 原则: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可持续发展、优先市民需求、依法合规、技术先进。
四、实施方案1. 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采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调度。
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各个路口的信号灯、红绿灯等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智能信号控制。
同时,利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和处罚,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此外,建立智能路况信息发布系统,为市民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引导车辆绕行拥堵路段,减少交通拥堵。
2. 推广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在城市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设置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利用电子显示屏、路牌等设施,向驾驶员发布交通信息,指导途径,优化车辆流动路线,避免拥堵。
在道路拥堵时,通过智能诱导系统实行交通管制,推动交通有限度的逆行或者限行。
通过动态交通管理方式,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3. 构建智能公交系统推动公共交通智能化,鼓励公交公司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通过刷卡乘车、实时公交车辆监控等措施,提高公交运输效率,降低等待时间,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公交项目体系流程一、前期调研1、前期环境:1)有意向的城市;2)经由销售做好铺垫,与政府、公交公司、通信、电力等有关部门有对接人;抑或当地合作公司对接人;3)车辆安排;2、调研内容:1)站台及站牌建设情况;2)建设规模数量;3)施工环境及难度;4)现有广告运营情况,包括广告内容、方式、位置、年限、收入情况等;5)电力引入方式方法及费用;电费;6)通信覆盖情况及收费;7)公交管理组织机构及业务职能、信息化管理机构(体系)及业务职能;8)公交及下属企业名称、规模、性质、拥有车辆数目、驾驶员数量、企业联系电话等信息;9)公交公司数据对接、线路图、站台分布情况、调度系统、公交车车载设备(GPS、监控、移动电视、车上及车身LED广告);10)公交车辆信息:包括城市公交车数量、车辆增减及出现交通事故的应变情况、车型、公交排量、油耗、燃料类型、购车日期、车辆营运状态、年审年检信息、燃油补贴等;11)公交车辆保有量、公交线网密度、公交客运量、周转量、公交分担率、最大断面客流量(全日及高峰小时)、满载率、票价等;12)车载设备调研:公交车车载设备(GPS、监控、移动电视、车上及车身LED广告)、车载设备安装使用情况(包括设备型号、功能、已安装数量、未安装数量、安装时间等)、设备接口类型、数量,电子站牌设备安装使用情况(包括数量、地点、供电方式、通信方式等);13)现有智能公交系统调研:包括系统的业务功能、流程、运行方式、维护管理、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存在问题、完善需求等内容;14)公交业务数据现状调研:包括数据类别、存在形式、主要内容、分布方式、关联关系、维护更新机制等情况;15)行业管理部门与公交运营企业网络连接情况,现有车载设备与行管部门或企业的网络连接情况;16)监控指挥中心调研(如有):面积、监控屏规格尺寸、座席数量、设备情况、设备是否可以复用等;17)数据资源中心调研(如有):机房面积、设备情况、设备是否可复用等;18)企业调度分中心调研(如有):所属企业、面积、监控屏规格尺寸、座席数量、设备情况、设备是否可以复用等;19)电子站牌建设现状:已有电子站牌数量、位置、发布内容等;新建电子站牌安放位置、数量以及设备在当地气候情况的适应程度、设备通信需求、设备用电量需求;20)站亭的规格、样式、幅面数、颜色标号及电子站牌的规格型号及颜色标号;21)行业现状及信息化现状存在及需要改善的问题;3、调研人员及工具:1)车辆及司机;2)尺子;3)相机;4)工程技术人员、软件平台技术人员及广告媒体技术人员;4、调研结果:1)建设内容及规模;2)软件平台数据对接情况;3)可建设点位信息及建设点位施工环境及施工难度;4)广告发行情况;5)通信及电力情况摸底;6)线路站点分布情况;7)其他业务如公交车车载设备、出租车、货运等模块;8)形成整体的调研报告;二、招投标阶段1、市场部门组织投标;2、中标后合同签订;3、移交到工程部门;三、工程实施准备工作1、联合市场部门分解项目,核查工程量、结合调研数据核实站点信息并制定安装位置等;市场部门配合移交商务对接情况于工程部门。
2、组建项目部,明确各项目干系人员工作内容,拟定施工组织设计。
3、项目部人员进行项目确定标书点位数量、位置、规格,现场进行二次考察工程,书面形式上报政府、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并签字盖章。
4、编制项目预算分析报告,申请项目备用金。
5、拟定工程整体实施方案,制定施工图纸并报审政府签字盖章。
6、置办项目所需(驻地、工程车辆、厨师、生活用品、办公用品),聘用或调配现场实施协调人员、文秘、财务等人员。
7、与合作公司或施工队签订合同、安全协议、文明施工协议、施工安全围挡标准、成品保护及维护标准、施工人员责任险等;与监理合作单位进行工程过程资料的整理及签字盖章报审事宜。
8、确定通信方案、用电方案并与相应部门及运营商签订合同。
9、报审政府阶段性施工详细报告、工期进度安排等并签字盖章。
10、走访涉及到的各个政府部门如市政、市容、交警、住建局、公交公司、城管、路灯、国电、运营商并提交与之有关的工程计划,从而达到实时配合施工。
四、工程实施1、制定日、周、月施工及物资到货计划,交付施工单位按时完成,如遇天气、技术、商户阻碍等事情延期的及时做调整并汇报到公司、供货厂家、政府等相关部门。
2、移交施工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与施工方,并签字盖章。
3、施工队做好工程日志及派工单,做到每日或每周上报项目部。
4、定期开例会,汇报进度及实施期间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订制奖惩制度,以此约束施工队,包括施工质量、安全防护、安全围挡、文明施工、成品保护。
6、现场工程师做好巡检工作,注意成品保护、安全防护问题。
7、 施工队人员进场准备工作:1) 安全设施如安全冒、反光背心等;2) 施工用具准备;3) 做好安全防护,避免行人、车辆造成意外4) 施工车辆(运输车、吊装车辆、浇灌车、叉车)进场随车标志(如:xx 市智能公交工程专用车)并有交通局或市政府盖章;5) 进场物资报审资料: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6) 施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留低,拒用未成年人7) 施工人员签订安全文明施工文件五、 工程实施技术要求、工序流程土建基础施工1. 工序流程2. 土建基础方法 (1) 测量放样 现场勘察合格后,依照相应的设计详图测放出基坑(槽)边线,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 基 坑 开 挖 安装锚固预 留 预 埋 混凝土浇混凝土养放准确后采用四边轴线定位,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核查,无误后即进行下一道工序。
(2)基坑开挖基础土方的开挖采用人工挖土,挖出的土方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土方平衡后将富余土方运出场外,主要以方便施工为主。
对所施工的基坑(槽)深度的控制,用水平仪将设计标高引至施工现场,并设置基准点;当挖至设计标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安装定位法兰地脚螺栓和定位法兰的安装,仔细检查加工成品的的尺寸,质量。
根据基坑的中心,安装定位法兰,要求法兰中心点和基坑中心点重合,高度与设计相同。
固定,采用2根锚固筋对角固定地脚螺丝的2跟地脚。
(4)预留预埋管道管道按照要求,进行排放。
管道弯度需大于120角,禁止90度折弯。
管道口用透明胶带封堵,以免进入渣土堵塞。
(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要求放料的同时振捣,尤其是基坑的底部边角部分,混凝土要充实,均匀,避免有空隙。
凝土浇筑工序,质量控制重点是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水泥、砂、石等;同时对已经批准的配合比的执行应做好交底和管理工作,派专人对此项工作负责。
(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到达12小时,开始养护,基础平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
施工复测光、电缆敷设光、电缆完工测光、电缆接续、施工准备光、电缆单盘测试缆沟开挖及防护管道敷设 供电通信施工1. 光电缆线路工程施工流程2. 光电缆线路工程(1) 开工前准备工作:首先熟悉图纸,了解缆线的种类、作用、去向,避免在敷设过程中漏放、错放电缆,造成返工;同时进行现场定测,确定缆线的长度,避免造成浪费,耽搁工期。
(2) 缆线的敷设方式主要是管道敷设,敷设过程中,先敷设主干线缆,再敷设支干线缆。
(3) 供电电缆及支线缆线以人工敷设方式。
(4) 通信光缆采用人工敷设方式。
3. 光电缆施工方法(1) 施工准备工具:施工图纸、切割机,发电机、DN25钢管,光电缆、穿缆器、安全施工警示牌。
(2)线路复测根据设计要求、通信管道的埋设路径,丈量光电缆的长度,确定穿线孔位置、防护方式、接头位置和余留数量、地点等。
(3)光电缆单盘测试根据规范核对光、电缆规格、程式、盘号和盘长,检查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单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与合同要求,检查光、电缆外观有无损伤,端头封装是否良好,测试指标包括:绝缘、耐压、衰耗等。
(4)管道敷设根据线缆路由,进行开挖、管道敷设。
管道预留细钢丝,用于穿线。
(5)光、电缆的管道敷设敷设管道光、电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00kN。
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80%。
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为了减少光电缆和管壁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牵引,光电缆入管前可在护套表面涂以润滑物(如滑石粉)。
敷设电缆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外护层。
(6)光、电缆接续和电缆成端A.光缆接续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接续完成并测试合格后立即做增强保护措施。
增强保护方法采用热可缩套管法。
光缆接续指标熔接衰耗单点<0.2db,平均接头衰耗<0.1db。
光缆接续前核对光缆程式、接头位置并根据预留长度的要求留足光缆。
根据光缆的端别,核对光纤、铜导线并编号作永久标记。
光纤全部接续完成后根据光缆接头套盒的不同结构,将余纤盘在光纤盘片内,盘绕方向应一致,纤盘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部位平直不受力。
光缆加强芯的连接应根据接头盒的结构夹紧、夹牢,并能承受与光缆同样的拉力,加强芯按悬浮处理。
光缆接头套管(盒)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套管的封装按工艺要求进行;接头套管内装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热可缩套管,加热应均匀,热缩完毕原地冷却后才能搬动,热缩后外形美观,无烧焦等不良状况;封装完毕,测试检查接头损耗并做记录。
B.电缆接续成端电缆接续前,检查电缆程式、对数、检查端别,如有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返修,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接续。
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断、地、串及接触不良,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
配线电缆排列整齐,松紧适度,线束不交叉,接头呈椭圆形;无接续差错,芯线绝缘电阻合格。
电缆引上转角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
成端电缆接头的芯线接续,应按“一字型”接续。
(7) 完工测试A. 光、电缆线路完工检测通信光电缆,检查光缆接头处、预留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测方法为随工检测。
光纤接续损耗检测,可在光纤熔接机上直接显示或用OTDR 测试。
B. 电力电缆的检测所有电缆应进行现场试验,以保证所供应的电缆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性能要求。
电缆的敷设、接续、预留及成端、进室防护措施得当,符合规范要求。
电缆在人(手)孔内余留长度符合规定。
设备安装(1) 施工准备工具:扳手、锤子、铁锹、钢刷、水平尺、发电机、电锤等工具。
熟练掌握安装图纸和工艺要求。
(2) 基础清理检查基础平整度,清楚基础表面杂物,用钢刷处理地脚螺栓,表面清洁、无铁锈和混凝土颗粒,确保丝扣完整。
施工准备基础清理 检 查 预 留 设 备 安 装 设 备 预 紧 精平 设备固定(3)检查预留管道检查电气管道规格、数量、方向、折弯、深度,须符合设计。
(4)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大结构件采用吊车安装、小件人工安装,根据图纸要求,将每一个主立柱和主梁构件安装在指定位置,然后进行垂直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