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
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原理
![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0ec0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原理微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阳极和阴极两极的电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在这两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通常情况下,废水会进入微电解池,在微电解池内分成阳极室和阴极室。
阳极室通常使用一些具有氧化性能的材料,例如钛、铂、金等。
阴极室通常使用一些具有还原性能的金属,例如铁、铜、铝等。
废水通过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的电解作用进行处理。
在微电解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等污染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反应顺序如下:1.化学氧化:阳极产生氧气,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无害物质;2.水解电解:阴极产生氢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淀,如镍、铬、铜等重金属离子被还原成对应金属沉淀;3.结晶沉降: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结晶沉降,沉淀物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或作为无害物质排放。
微电解技术的优势在于处理过程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因此避免了再次污染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
此外,微电解技术不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能源,相对成本较低。
同时,微电解技术还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废水,对工业废水处理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然而,微电解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对于不同的废水,需要针对性的设计微电解工艺流程,增加了废水处理的复杂度。
其次,微电解技术需要对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
此外,微电解技术处理废水的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处理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综上所述,微电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转化,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尽管微电解技术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挑战,但其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废水处理中,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64929ed976a20029bd642d1b.png)
I uTIL AE & ATW TR N sR TR W S A D AW E E
工业用水与废水
微 电解 一接 触 氧 化 法处理 甲壳素 生产 废水
俞 小 明 , 岳 平 , 筑 峰 杨 黄
( 江 大学 环境 工 程 公 司 , 江 浙 浙 杭 州 3 0 1 ) 1 0 3
(E vrn na E gn eigC . T Z ei gU ies y H n z o 1 0 3 C ia) n i me t n ie r O L D, h j n nvri , a gh u 3 0 1 , hn o l n a t
Ab t a t s r c :Mi r e e t l ssc ntc x dai n flr to — d o pto r c s c lc r y i— o a to i to —ita i n a s r i n p e s was u e o te tc t o d c i n o o o s d t r a hi n pr u to i
轻 。 水 水 质见 表 1 废 。
表 1 甲壳素废水水质
物, 广泛存在于昆虫、 甲壳纲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 中 , 自然 界 中产 量仅 次 于纤 维 素 的天 然 多 糖 。 是 甲壳
素 的化 学 性 质稳 定 , 一定 的强 度 , 外 还具 有生 物 有 此 分解 性 , 被 生物 内 的溶菌 酶 分 解 , 生 物 的 亲 和性 可 与 好 , 毒 , 甲壳 素 水 溶 性 差 , 可 溶 于 浓 盐 酸 、 无 但 只 硫 酸 、 醋 酸 和 7 % ~9 % 磷 酸 , 乎 不 溶 于 水 、 冰 8 7 几 稀 酸 、 、 醇 和其 它有 机 溶 剂 。 碱 乙 由于具 有 生 物 适 应性 、
微电解—厌氧水解—接触氧化—MBR处理综合制药废水
![微电解—厌氧水解—接触氧化—MBR处理综合制药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479ae829ccbff121dd36834c.png)
微电解—厌氧水解—接触氧化—MBR处理综合制药废水作者:龚国祥施进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接触氧化—MBR处理综合制药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其中CODcr≤80 mg/L。
关键词:微电解厌氧水解接触氧化 MBR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 A1、前言:乐威(泰州)医药化学品有限公司位于泰州市姜堰区经济开发区鸡鸣西路,公司废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制药废水。
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等,且浓度较高。
现因排放要求的提高公司拟对原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提标升级改造(三级标准提高到一级标准),实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2、废水的水质、水量根据业主方提供的资料,乐威(泰州)医药化学品有限公司废水产生的水量及水质详见下表。
表2—1废水水量水质表生产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CODcr,产生CODcr的主要来源为生产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常用溶剂有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丙烯醛(使用时间:1-2月/年),另用量较小的有石油醚、甲基叔丁基醚、甲苯、DMF、四氢呋喃、乙醇、正己烷等。
2.1 设计水量据上述业主方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废水处理站设计水量为100m3/d(4.2m3/h)2.2 设计水质根据业主提供的水质资料,结合相关医药厂家废水水质状况,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废水设计原水水质如下:表2—2综合废水设计原水水质表2.3 处理要求根据业主方要求,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其中CODcr≤80mg/L,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如下:表2—3 设计排放水质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改造工程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4-2所示。
工艺说明简述如下:1、生产废水进入收集池,在收集池废水均质均量后由泵提升进入PH调节池,在PH调节池内投加H2SO4调节废水PH至3左右,然后经泵提升进入微电解反应器,经微电解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降器,在混凝沉降器反应区内投加碱、助凝剂,废水与药剂充分反应后进入沉淀区泥水分离,出水排入调节池,污泥排入污泥池。
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费托合成工段废水
![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费托合成工段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37f6f030580216fc700afd87.png)
PH
3 0 50 0
1 0 80 0
10 0
1 4
2 3 .
1 2 工 艺 流 程 .
由于 该 废 水 有 机 物 浓 度 高 、 分 复 杂 、 生 化 性 成 可
曝气 铁屑 氢氧化 钠 曝 气
UAS ~生 物 接 触 氧 化 工艺 对 精 馏 后 的 合 成 废 水 B
I
l
I
l
进 行 处 理 试 验 . 得 良好 效 果 。 取
较好, 因此 采 用 较 为 成 熟 的 厌 氧 + 好 氧 生 物 处 理 为 主体 的工艺 路线 ; 时 , 同 因废 水 酸 度 较 大 , 蚀 性 强 , 腐 直接 进行生 化处理 不 能 取得 较 理想 的 处理 效 果 , 因
此 需 要 通 过 预 处 理 降 低 废 水 的 酸 性 , 进 一 步 提 高 以 废 水 的 可 生 化 性 。 本 试验 采 用 了微 电 解 法 对 废 水 进 行 预 处 理 I剖 。试 验 工 艺 流 程 如 图 1所 示 。 。
文 章 编 号 : 0 43 2 08) 4 0 51 3 1 07 9 2( 0 0 — 3 0
微 电解 ~ UAS 一 生物 接 触 B 氧 化处 理 费托 合 成 工段 废 水
任云 霞, 刘 黎 , 李永 旺
( 国 科学 院 山西 煤 炭 化 学 研 究 所 , 中 山西 太 原 0 0 0 ) 3 0 1
储量不足 , 这种 以煤 炭为 主 要能 源 的基 本 构 架在 近
期 内不 会 改 变 。 因 此 , 煤 为 原 料 , 气 化 生 成 合 成 以 经 气 , 由 费 托 ( — 合 成 转 化 为 液 体 燃 料 就 具 有 广 再 F T) 阔的发展 空间 , 一过程 被称为煤 的“ 这 间接 液 化 法 ” 。 煤 间 接 液 化 过 程 是 一 个 包 括 煤 的 输 送 、 气 化 、 成 煤 合 气 净 化 、 ~ 合 成 、 品 加 工 、 电 供 应 、 渣 废 水 处 FT 油 水 废 理 等 环 节 的 复 杂 集 成 工 艺 系 统 。 由 于 煤 制 油 过 程 是 整体大规 模 转 化 . 煤 气 化 时解 决 好废 水 处理 , 在 在 FT 合 成 时 的需 解 决 好 水 相 处 理 技 术 , 么 整 体 煤 — 那 制油过程将 是一个 集成 优 化 的清 洁生 产过 程 。FT — 合 成 是 在 催 化 剂 作 用 下 , C 和 H。 成 制 得 合 由 O 合 格 的汽 油 产 品 。 在 油 品 合 成 过 程 中 , — 合 成 工 段 FT 产 生 的 水 相 含 有 约 1 左 右 含 氧 有 机 化 合 物 , 括 0 包 醇 类 、 类 、 类 、 类 等 , 些 有 机 化 合 物 均 是 高 附 酸 醛 酮 这 加 值 的基 本 有 机 化 工 产 品 , 此 首 先 通 过 精 馏 , 取 因 提 其 中的 醇 类 、 类 、 类 , 余 废 水 约 含 1 左 右 乙 醛 酮 剩 酸 以 及 少 量 的 醇 类 。如 果 这 部 分 废 水 不 经 处 理 直 接
微电解_水解酸化_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微电解_水解酸化_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aab267d52cc58bd63186bdee.png)
格 ,钢砼结构 ,总有效容积为 220m3 ,废水停留时间 为 13. 2h 。
为保持池内的污泥浓度 ,提高水解酸化池的效 率 ,定期由接触氧化池排入剩余活性污泥 。池底设 坡度 ,并设计合理的布水 。 1. 3. 5 接触氧化池
参 考 文 献
1 陆正禹. UASB 处理链霉素废水颗粒污泥培养技术探索. 中国沼气 ,1997 ,15 (3) :11~15
2 G. Lettinga. 液体上升流速和水力停留时间对 UASB 反应 器处理高含量硫酸盐废水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赵玉凤 译自 Bioresource Technologt . 1993 , 43. 国 外 厌 氧 消 化 。 1993 ,2 :42~49
目前国内外对抗生素类工业废水的处理主要采 用好氧 、厌氧或厌氧加好氧的生物处理方法 。由于 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生物毒性物质 ,单纯依靠生物处 理 ,成本高 ,处理效果不稳定 ,出水很难达到行业排 放标准 。所以 ,必须辅以化学絮凝进行预处理 ,达到 减少生物毒性物质干扰 ,降低废水浓度的目的 。
在某制药厂的抗生素废水处理工程中 ,我们采 用了微电解 - 水解酸化 - 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处理工
第 16 卷第 2 期 江苏环境科技 2003 年 6 月
微电解 - 水解酸化 -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许炉生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 杭州 310014) 朱 靖 (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宁波 315012)
艺 ,取得了成功 。
1 工程情况
1. 1 废水情况 该制药厂以生产呋喃唑酮 (痢特灵) 为主 。在生
产过程中使用乙醇胺 、尿素 、亚硝酸钠 、盐酸 、糠醛 、 醋酐和多元杂环有机物为原料 ,因此所排废水含高 浓度有机物和大量氯离子 ,并显强酸性 。废水水质 分析见表 1 。
甲壳素生产废水处理
![甲壳素生产废水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5d91ae227916888586d739.png)
HO(CN)n,又称甲壳素、几丁质、壳聚糖,淡米黄色至白色,溶甲壳质5138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
甲壳素经浓碱处理脱去其中的乙酰基就变成可溶性甲壳素,又称甲壳胺或壳聚糖,它的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或简称聚胺基葡萄糖。
第一种方法:絮凝-膜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的试验甲壳素由虾壳、蟹壳经过酸浸、水(海水)洗、碱煮、水(海水)洗等工序除去钙质和蛋白质得到。
其生产废水含大量蛋白质、虾红素、脂类、CaCl2和NaCl,是一种高含盐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大部分企业将此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水体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针对甲壳素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絮凝沉淀和膜法相结合的工艺对此废水进行处理。
1.1 水样实验中的水样由舟山某甲壳素生产企业提供,甲壳素生产废水由碱煮液、酸浸液、酸洗液、碱洗液四部分组成(提供不同类废水大概的参照值),水质波动很大,本实验用水为综合排放液,pH值约为5.5,COD约为8500mg/L。
Cr1.2 絮凝剂4)。
10,M>300×PAC聚铁(PFS)、聚铁铝、聚铝()、聚丙烯酰胺(PAM n1.3 试验用膜实验使用的超滤膜分别由杭州水处理中心、天津膜天膜工业公司和大连天邦膜工业公司提供,膜材质为聚砜,截留相对分子量在6000~10000之间,其型号分别为PS-1、UEOS-503和UFO06。
纳滤膜分别为陶氏公司的NF270-2540和海膜组件。
ESNA-1德能公司的.工艺流程1.4,针对废水的特点,选用CaCl2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结构蛋白、可溶性蛋白和絮凝、超滤、纳滤三级工艺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试验结果 2.1 絮凝沉淀 2.1.1 絮凝剂的选择有机和无机絮主要是将废水中的可溶性蛋白沉淀出来。
对比,絮凝的作用,)50~80r/min)2min,接着慢速搅拌(150~250r/min凝剂的处理效果。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eff9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e.png)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解技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分解和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范围以及优点。
一、原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利用电解原理,通过电解槽中的阳极和阴极的电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和析气等反应,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和净化。
在电解槽中,阳极上的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淀,同时产生氢气和氧气。
通过这些反应,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得以去除,水质得到改善。
二、工艺流程: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电解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油、除砂、除泥等工艺,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2. 电解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电解槽,电解槽中设置有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反应。
阳极上的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淀,同时产生氢气和氧气。
经过一定时间的电解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被去除,水质得到改善。
3. 后处理:经过电解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后处理阶段,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三、应用范围: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污水处理,特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 工业废水处理:微电解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适用于电镀、化工、制药、纺织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2. 城市污水处理:微电解技术可以处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站。
3. 农村污水处理:微电解技术可以处理农村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站和农田灌溉等场所。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7c6e6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7.png)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也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处理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优势、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方法。
该技术将有机废水引导到污水处理装置中,在特定的电解条件下,通过微电解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化学物质,从而达到治理和净化水的目的。
具体来说,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采用直流电源的电解作用,将二氧化铁电极和钢铁电极连接到电源上,放置在有机废水中,随着直流电源的通电,钢铁电极就会发生电解反应,生成过氧化亚铁等有害物质,同时还会形成强氧化电子和氧化物自由基,通过逐步分离水中的有机物质,并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氢气和氯气,从而将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化合物和元素,实现水的净化和治理。
二、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1. 高效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地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有机物质对水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废水的可再利用性和环保性。
2. 低成本: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不需要高昂的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水的净化和处理。
3. 灵活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制定不同的电解方案,因此适用性非常灵活,能够适应不同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
4. 安全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中出现的气体、污泥等问题,操作安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 环保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产生的氢气和氯气可以可以再生利用,并且能够减少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非常符合环保标准。
三、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1.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纺织废水的处理项目针对纺织废水这种高浓度、高色度废水的处理,西安金属矿山研究所进行了试验。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fdad89fdf01dc281e43af024.png)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甲壳素(chitin)亦称甲壳质、几丁质、明角质、壳多糖、聚乙酰氨基葡萄糖,是1,4-连接的2-乙酸氨基-2-脱氧-p-D-葡萄糖,其分子式(C8H13NO5)n,分子量(203.19)n,为白色至浅黄片状物,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纲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
甲壳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有一定的强度,此外还具有生物分解性,可被生物内的溶菌酶分解,与生物的亲和性好,无毒,但甲壳素水溶性差,只可溶于浓盐酸、硫酸、冰醋酸和78%-97%磷酸,几乎不溶于水、稀酸、碱、乙醇和其它有机溶剂。
由于具有生物适应性、吸湿性、保湿性、成膜性和通透性、凝胶性和粘稠性、絮凝性、金属络合性等特殊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1],但其生产废水的处理在国内一直是一大难题。
1 甲壳素废水的特点国内大多从蟹、虾壳中提取甲壳素,蟹、虾壳先经盐酸分解碳酸盐,氢氧化钠溶液脱蛋白质和脂肪,再经过脱色处理生产甲壳素。
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排放废水的特点是PH特别低,Cl-浓度高,废水CODcr浓度波动大,一般的生物处理工艺对其很难有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所研究的废水来源于浙江某甲壳素生产厂,其主要原料是蟹、虾壳,这些原料在进厂前,已由原料供应商作预处理,因此废水主要来源于甲壳素后期提取生产工艺,污染程度相对较轻。
废水水质见表1。
表1 甲壳素废水水质水量/pH CODcr/(mg.L-1) Cl-(mg.L-1)(m3.d-1)母液 1 2.0-3.0 12000-15000 6000-10000 其他废水120 0.6-1.0 1000-1500 3000-60002 微电解试验为掌握微电解处理效果,我们先进行了实验室小试。
主要考察了微电解在不同的电解时间,对甲壳素废水的pH值,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实际运行的最佳设计参数。
“微电解—HA—AO—气浮”工艺处理制药废水[1]
![“微电解—HA—AO—气浮”工艺处理制药废水[1]](https://img.taocdn.com/s3/m/157dd5dda58da0116c17495c.png)
“微电解—H/A—A/O—气浮”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张会展周健方春玉(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自贡643000)摘要针对制药废水中含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抗生素,本文采用了“微电解—H/A—A/O—气浮”工艺,系统建成运行后,出水达到了国家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1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为制药废水的治理提供了可行性经验。
关键词:制药废水微电解气浮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A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pharmaceuticals production by microelectrolysis—H/A—A/O—air flotationJian Zhou Huizhan Zhang Chunyu Fang(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Abstract: Aiming at the feature of highly concentrated anti-biodegradation organism and antibiotics in the wastewater. The process of micro electrolysis—H/A—A/O—air flotation was applied for disposing pharmaceuticals wastewater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quality of effluent after the treatment reaches the National Class-ⅠStandard of GB 8978—1996. This reformation point and feasible experiences are provi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ntibiotic production wastewater. Keywords:micro electrolysis pharmaceuticals wastewater air floatation前言制药废水通常具有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毒性大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1]。
污水处理中的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协调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协调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25d656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污水处理中的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协调处理技术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污水处理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已经成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
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2. 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的原理电解化学氧化生物法(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ECOA)是一种利用电解反应和生物氧化过程相结合的技术,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降解。
该技术主要依赖于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在阳极和阴极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和作用。
在ECOA系统中,有机物污染物在阳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同时,阳极表面的生物膜可以吸收和转化这些小分子物质,进一步降解为无机物。
在阴极表面,氧气和水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从而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通过这种方式,ECOA技术可以在较低的能耗下实现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3. ECOA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3.1 降解有机物ECOA技术在降解有机物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分为两类: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ECOA技术可以通过电解过程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实验结果表明,ECOA技术对各种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
3.2 去除氮磷污染物氮磷污染物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ECOA技术可以通过电解过程产生氧化剂,如羟基自由基(·OH),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
此外,在ECOA系统中,阳极表面的生物膜可以吸收和转化氮磷污染物,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氮磷浓度。
研究表明,ECOA技术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3.3 杀灭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导致水传播疾病的重要原因。
0045.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0045.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030f52156c85ec3a87c2c552.png)
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艺流程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原废水→格栅→调节池→厌氧池→铁曝气池→接触氧化池1→沉淀池1→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2→人工湿地→排放。
铁曝气池、接触氧化池及沉淀池中产生的污泥回流进入厌氧池,进行内部消化。
主要处理构筑物(1)格栅。
废水在进入处理系统前,应先采用格栅隔除废水中的粗大杂质,以保护处理设施不被损坏,并避免管路阻塞。
(2)调节池。
由于生产废水的排放浓度较高,组分复杂以及间歇排放的特征,废水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考虑到后续生物处理运行的稳定性,需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设立废水调节池1座,其尺寸为 12 m×16 m×5.5 m,有效容积为75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5 h,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地面以下,池顶覆土并进行绿化。
(3)厌氧池(生物微电解池)。
厌氧池3座,其尺寸为60 m×32 m ×4 m,有效容积为600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40 h,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地下,内装生物微电解填料。
生物微电解填料为铁屑。
池内设置填料支架,离池底1.5 m处为支架平台,在平台上均匀放置装满铁屑的填料筐(尺寸1 m×1 m×0.5 m,用Ф3 mm×40 mm 铁丝网制作),填料总量为600 m3。
在废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填料会发生一定量的耗减。
运行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检修口向各填料筐内补加铁屑,以实现填料的补充或更换。
预留的多个活动检修口的尺寸均为1.5 m×1.5 m,上有可打开的盖子,检修时,可打开盖子进入,补充或更换铁屑填料,一般情况下,每5~6年需更换一次填料。
经调节池均质后的废水由提升泵泵入厌氧池后,在厌氧池内生物微电解填料和经充分驯化的高活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废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易于降解的有机物。
(4)铁曝气池。
1座,尺寸为65 m×15 m× 4 m,有效容积为3 30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22 h,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地面下,内设铁屑填料。
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
![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7e576f3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c.png)
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龚丽雯;龚敏红;王成云;陈建湘;李京会【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04(024)007【摘要】采用生物微电解与高效接触氧化工艺相结合,利用WJ20型高效生物微电解填料和LK40型生物亲和性组合填料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了处理,并采用化学法对磷进行进一步处理.该工艺简单,挂膜好,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成本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进水CODCr 500 mg/L、BOD5250 mg/L、氨态氮30 mg/L、磷酸盐(以P计)15mg/L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出水CODCr<90mg/L、BOD5<20mg/L、悬浮物<60mg/L、pH6~9、氨态氮<10mg/L、磷酸盐(以P计)<0.5 mg/L,完全达到DB 44/26-2001中的一级标准.【总页数】4页(P45-47,73)【作者】龚丽雯;龚敏红;王成云;陈建湘;李京会【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自来水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5;深圳市盐田自来水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3;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45;深圳市朗坤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9;深圳市龙岗区自来水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相关文献】1.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J], 龚丽雯;梁顺文;龚敏红;陈建湘;王成云;李京会2.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J], 王万里3.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石化废水 [J], 周杰;李孟;刘凯敏;王亚丽4.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J], 王万里;5.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J], 龚丽雯;梁顺文;龚敏红;陈建湘;王成云;李京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651573e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8.png)
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杨莉;蔡天明;代鹏飞
【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
【年(卷),期】2017(037)008
【摘要】采用铁碳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明确了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最优参数,探讨了厌氧反应器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方法.结果表明,微电解最佳反应条件:进水pH为3.0,反应时间为2h,此条件下通过微电解作用能够分解转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中的B/C由0.121提高到0.310.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在处理制药废水时可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及氨氮等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的要求.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杨莉;蔡天明;代鹏飞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江苏科技生命创新园,江苏南京21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
【相关文献】
1.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 [J], 龚丽雯;龚敏红;王成云;陈建湘;李京会
2.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实例 [J], 李吉玉;魏东;朱继光;杨志才
3.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石化废水 [J], 周杰;李孟;刘凯敏;王亚丽
4.UASB--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J], 史海强;李鑫
5.絮凝沉淀/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J], 徐丽;韩钢;宋小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壳素生产废水处理
![甲壳素生产废水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7f5bc23186bceb19e8bbca.png)
甲壳质(C8H13O5N)n,又称甲壳素、几丁质、壳聚糖,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
甲壳素经浓碱处理脱去其中的乙酰基就变成可溶性甲壳素,又称甲壳胺或壳聚糖,它的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或简称聚胺基葡萄糖。
第一种方法:絮凝-膜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的试验甲壳素由虾壳、蟹壳经过酸浸、水(海水)洗、碱煮、水(海水)洗等工序除去钙质和蛋白质得到。
其生产废水含大量蛋白质、虾红素、脂类、CaCl2和NaCl,是一种高含盐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大部分企业将此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水体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针对甲壳素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絮凝沉淀和膜法相结合的工艺对此废水进行处理。
1.1 水样实验中的水样由舟山某甲壳素生产企业提供,甲壳素生产废水由碱煮液、酸浸液、酸洗液、碱洗液四部分组成(提供不同类废水大概的参照值),水质波动很大,本实验用水为综合排放液,pH值约为5.5,COD Cr约为8500mg/L。
1.2 絮凝剂聚铁(PFS)、聚铁铝、聚铝(PAC)、聚丙烯酰胺(PAM,M n>300×104)。
1.3 试验用膜实验使用的超滤膜分别由杭州水处理中心、天津膜天膜工业公司和大连天邦膜工业公司提供,膜材质为聚砜,截留相对分子量在6000~10000之间,其型号分别为PS-1、UEOS-503和UFO06。
纳滤膜分别为陶氏公司的NF270-2540和海德能公司的ESNA-1膜组件。
1.4 工艺流程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结构蛋白、可溶性蛋白和CaCl2,针对废水的特点,选用絮凝、超滤、纳滤三级工艺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试验结果2.1 絮凝沉淀2.1.1 絮凝剂的选择絮凝的作用,主要是将废水中的可溶性蛋白沉淀出来。
对比,有机和无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
先快速搅拌(150~250r/min)2min,接着慢速搅拌(50~80r/min)10min,静置30min,结果如下。
微电解法用于废水的处理
![微电解法用于废水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3539621ed9ad51f01df20d.png)
1、技术概述: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
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
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
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
该工艺用于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可对氨氮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传统上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又因为铁与炭是物理接触,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另外,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2、技术特点:(1) 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2) 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3) 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
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反应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甲壳素(chitin)亦称甲壳质、几丁质、明角质、壳多糖、聚乙酰氨基葡萄糖,是1,4-连接的2-乙酸氨基-2-脱氧-p-D-葡萄糖,其分子式(C8H13NO5)n,分子量(203.19)n,为白色至浅黄片状物,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纲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
甲壳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有一定的强度,此外还具有生物分解性,可被生物内的溶菌酶分解,与生物的亲和性好,无毒,但甲壳素水溶性差,只可溶于浓盐酸、硫酸、冰醋酸和78%-97%磷酸,几乎不溶于水、稀酸、碱、乙醇和其它有机溶剂。
由于具有生物适应性、吸湿性、保湿性、成膜性和通透性、凝胶性和粘稠性、絮凝性、金属络合性等特殊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1],但其生产废水的处理在国内一直是一大难题。
1 甲壳素废水的特点国内大多从蟹、虾壳中提取甲壳素,蟹、虾壳先经盐酸分解碳酸盐,氢氧化钠溶液脱蛋白质和脂肪,再经过脱色处理生产甲壳素。
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排放废水的特点是PH特别低,Cl-浓度高,废水CODcr浓度波动大,一般的生物处理工艺对其很难有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所研究的废水来源于浙江某甲壳素生产厂,其主要原料是蟹、虾壳,这些原料在进厂前,已由原料供应商作预处理,因此废水主要来源于甲壳素后期提取生产工艺,污染程度相对较轻。
废水水质见表1。
2 微电解试验为掌握微电解处理效果,我们先进行了实验室小试。
主要考察了微电解在不同的电解时间,对甲壳素废水的pH值,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实际运行的最佳设计参数。
试验在烧杯内进行,先加入500mLPH为0.7、CODcr为3400mg/L的甲壳素废水,投加一定量的铁屑并鼓入空气,在不同的时间内取出水样,过滤后分别测试pH 值和CODcr,测试结果见图1、图2,由图可知:电解2h的CODcr去除率最高,但此时废水的pH值较低。
为减少后续中和反应的碱投加量,电解时间以6h为好。
实际工程中以此作为设计参数[2-5]。
3 工程实例3.1 工程设计要求设计处理规模150m3/d,设计进水水质:pH为1.0,CODcr为1500mg/L,Cl-为5280mg/L。
出水要求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3.2 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废水首先排放到微电解池,内置铁屑,进行微电解反应。
同时兼有调节池的作用,均衡进水水质、水量。
经电解反应后的废水用泵提升至中和池进行中和反应,投加石灰乳调节废水的pH值至8-9,经初沉淀后,上清液自流到A/O池的兼氧段进行兼氧生物处理,然后进人好氧段进行好氧生物处理。
接触氧化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后,经砂滤池过滤、活性炭吸附计量排放。
二沉池部分污泥回流至A/O池,剩余污泥和初沉池污泥排放至污泥池,经压滤机脱水后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集水池。
各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如下:①微电解池HRT=6h;②中和反应池HRT=15min;③初沉池设计表面负荷0.8m3/(m2·h);④接触氧化池总 HRT=52h,其中A段为16,O段为36h;⑤二沉池设计表面负荷0.6m3/(m2.h)。
3.3 工艺特点本工艺系统分为三个单元:①预处理单元,采用微电解来提高废水的pH值,减少后续中和反应所需的碱投加量;同时去除部分CODcr,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为增强效果,鼓入空气进行曝气。
微电解出水经加碱中和使其达到生化处理对进水pH值的要求。
②生化处理单元,采用两段式生物处理去除大部分的CODcr,为提高生物处理单元的耐负荷能力和抗冲击能力,采用接触氧化法,分A段(兼氧段)和O段(好氧段)串联运行。
③后处理单元,采用砂滤和活性炭吸附对二沉池出水进行把关,去除主要由三价铁离子引起的色度、SS以及部分 CODcr后排放。
3.4 工艺调试运行结果工程自2001年3月初开始工艺调试,调试初期往生化池内投加2t脱水干污泥,并一次性加入尿素、磷肥、葡萄糖和面粉等营养物质,闷曝2d后开始逐步进少量污水,同时继续投加大粪等营养物质。
经15d运作后,开始见到有污泥絮体生成,污泥沉降速度也明显增加。
但之后的近一个月内,进水水质一直波动很大,进水CODcr经常高达2000mg/L以上,最高时甚至超过10000mg/L。
同时由于操作工投加石灰乳量不当,生化进水pH值失控,在3.5-10范围内波动,致使A/O池内的微生物大量死亡,生化处理基本无处理效果。
随后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控制生化池进水的pH值在8-9之间。
5月初重新投加污泥并驯化培养,至5月中旬填料上开始生物挂膜,出水水质明显改善。
至6月初出水已基本达标。
图4为调试后期集水池、生化池进水水质;图5为调试后期二沉池、总排口出水水质。
测试结果表明,生化处理单元(A/O两段)对CODcr平均去除率达83.3%。
4 讨论本工艺运行控制的要点主要是微电解出水中和反应pH值的把握,适应甲壳素废水的微生物的培养驯化及兼氧池、好氧池填料的生物挂膜。
4.1 微电解的控制为保证微电解的效果,首先要控制电解时间在6h左右;其次,由于电解反应不断的消耗铁、炭,所以需定期投加一定量的铁屑和焦炭加以补充。
同时进行曝气以增强处理效果。
4.2 碱投加量的控制废水进生化之前,必须采用加碱中和调节其pH值,这是关键的一步,是保证废水进后续生化处理的前提。
为此,必须根据微电解后废水的pH值以及进水量,来决定石灰乳投加量的多少。
为了尽可能多地去除微电解后的SS,并利用生成的Fe(OH)3絮体去除部分CODcr,必须控制中和池内的pH在8-9之间。
实际操作中石灰乳的投加量以此作为控制标准。
实践表明:由人工控制PH很难稳定,最好采用pH 自动调节系统。
4.3 污泥培养驯化要点污水站所用污泥取自杭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后经脱水的剩余污泥,兼氧和好氧两池所接种的活性污泥量共计4t。
4.3.1 温度和pH值一般生化处理污泥培养为水温在23-30℃时最好,pH值不宜低于6.5或大于9.0,一般控制在8-9范围内。
4.3.2 微生物的营养调试过程中除定期添加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的生活污水(如大粪)以补充营养外,还应适当添加氮、磷以保证污泥的生长。
一般对氮、磷的需要量可根据。
w(BOD少):w(N):w(P)=100:5:1加以控制。
4.3.3 溶解氧的控制生化系统采用兼氧和好氧两个系统。
兼氧可采用间歇曝气方法,一般每日曝气8h以维持兼氧池DO为0.5mg/L左右,曝气的同时起到水力搅拌和兼氧生物膜的强制剥落更新作用;好氧则采用连续曝气方式,一般好氧池DO控制在2mg/L左右。
4.3.4 进水方式调试初期,生化系统所承受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应低一些,否则容易造成污泥流失,影响填料生物挂膜的进行。
可采用连续和间歇两种方式交替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既不宜突然提高负荷,也不宜长期稳定在低负荷下运行,而应当在出水污泥浓度及CODcr去除率都较高的条件下按比例逐步增加进生化池的污水量,直至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5 结论采用微电解-接触氧化-过滤-吸附工艺处理甲壳素生产废水,经过半年多的工程实际运行,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各项主要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排放标准。
由此可见,上述工艺在甲壳素废水处理实践中是可行的。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油废水传统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是先利用油、水的体积质量差进行分离,然后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处理,因而存在着操作环境差、运行管理费用高、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低、出水不易达标等缺点。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是由微孔膜分离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工艺,由于其具有出水水质稳定良好、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1 废水来源及设计参数1.1 废水来源及水质以中转和储存动、植物油(棕榈油)为主的某公司厂区排放的废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凝固程度高的油脂废水(包括装车台地面冲洗水、油泵房冲洗水、储油罐冲洗水及罐区地面初期雨水),其水质水量变化大,含油浓度高,由于在冲洗过程中大量使用洗涤剂,使废水乳化程度高,呈乳白粘稠状;另一部分是综合楼排放的日常生活污水,其水质、水量较为稳定,污染程度较轻。
1.2 设计参数设计水量为100m3/d,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见表1。
表1 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项pH COD Cr(mg/L BOD5(mg/L SS(mg/L动、植LAS(mg/L NH3-N(mg/L2 工艺流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废水首先流经格栅以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再汇入调节池进行酸化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
经酸化预处理的废水由污水泵提升至TS型破乳装置,进行pH自动调节及加药破乳反应,而后顺流至YF—Ⅲ型无动力油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污油进入废油收集桶,出水则流入微孔膜生物反应器与其中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氧化、分解,同时由微滤膜组件替代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通过生物降解与微孔膜分离的共同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可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破乳装置、油水分离器及微孔膜生物反应器所排出的污泥,经管道汇至污泥脱水干化器进行浓缩、干化后外运至锅炉作焚烧处理。
3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3.1 酸化调节池主要用于均化水质、水量(池内设置隔板以防止高凝固油脂堵塞污水泵的吸水口),为钢混结构,有效容积为110m3,尺寸为6 500 mm ×6500mm×2600mm,设计停留时间为20h,设提升泵2台(1用1备,Q=5.0m3/h,H=15.0m,N=5.0kW)。
3.2 破乳装置破乳装置(pH自控涡流反应器)是由碱液箱、搅拌室、涡流混凝室及pH自控仪表、电极、电磁阀、电器控制柜等组成。
废水被泵入反应装置后首先进入搅拌室(电磁阀的开启由pH自控装置输出信号控制)进行充分搅拌,当pH值达到控制值时电磁阀自动关闭,经搅拌后的废水流入涡流室进行凝聚反应,结成矾花后进入中间水池。
该反应器的特点是连续性强、反应时间短、破乳效果明显、操作管理方便。
该反应装置为一体化定型设备,其设计处理量为3.0m3/h,外型尺寸(L×B×H)为2000mm×1000mm×1010mm,N=1.0kW。
3.3 油水分离器主要用于含油废(污)水的油水分离。
废水在流经油水分离器时其中的油类物质及其他漂浮物被高效去除,且浮油的收集、排放是连续进行的。
其机理是废水经过分离装置的进水口时,由于流道截面积突然增加使流速骤变,小颗粒油经相互碰撞后粒径增大(因体积质量小于水而上浮),表层浮油会逐渐集中到出油口,当液面超过出口时便排出箱体,而水经过滤区后流出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