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章第3节砂岩酸化

合集下载

砂岩储层酸化常见损害及解决方法探讨

砂岩储层酸化常见损害及解决方法探讨

砂岩储层酸化常见损害及解决方法探讨作者:贺绍辉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27期摘要:根据近几年注水井酸化实践,本文分析总结了砂岩储层在酸化前及酸化过程中的常见损害及其处理方法,提出了预防酸岩反应过程中形成二次损害的对策,预防酸化过程中形成新沉淀是提高酸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Abstract: According to practice of injection wells acidifi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ummed up the common damage of sandstone reservoir before acidification and acidific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its processing method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damage in acid rock reaction process.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new precipitate in acidification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improve the acidification effect.关键词:砂岩储层;酸化;损害;解决方法Key words: sandstone reservoir;acidification;damage;solutions中图分类号:TE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062—031 酸化前储层的损害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在一口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几乎每个阶段的生产作业都会造成对储层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损害,尽管储层的损害可能很复杂,但只要知道了损害物类型和成因,总是可以寻求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石油开采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砂岩油田作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其开采过程中的酸化技术,对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开发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砂岩油田酸化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砂岩油田酸化技术概述砂岩油田酸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向地下油层注入酸液,以改善油层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手段。

酸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油层堵塞、渗透性差等问题导致的采油困难,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三、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原理及分类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酸液与地层中的矿物反应,溶解地层中的堵塞物,扩大油层的孔隙和通道,从而提高油层的渗透性。

根据不同的酸液类型和作用方式,砂岩油田酸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土酸酸化:使用土酸作为酸液,主要针对碳酸盐岩地层。

2. 盐酸酸化:使用盐酸作为酸液,适用于砂岩、泥岩等各类地层。

3. 复合酸酸化:使用多种酸液混合而成的复合酸作为酸液,具有更强的溶解能力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四、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在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1. 酸液配方优化:针对不同的地层和油层特性,需要研发出适合的酸液配方,以提高酸化的效果和效率。

2. 酸化深度控制:如何准确控制酸液的渗透深度,避免过度酸化造成的地层损害,是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3. 反应机理研究:深入研究酸液与地层的反应机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酸化技术的效果和影响,为后续的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五、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实践应用与挑战砂岩油田酸化技术在国内外多个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复杂性的增加,砂岩油田酸化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油田环境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砂岩油田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油层特性,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

砂岩酸化原理与工艺技术

砂岩酸化原理与工艺技术

多样化
针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砂岩,开发和应用多种酸化技术,实现精细化的处理。
高效化
酸化技术向高效率、大规模、集成化方向发展,提高砂岩的渗透性,降低成本。
环保化
酸化技术向低污染、环保化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酸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酸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改善油井性能。
石油工业
结构检测
检测酸化后砂岩样品的物理性能,如密度、孔隙率等。
性能检测
酸化效果的检测与表征
通过室内加速试验模拟酸化后砂岩样品的耐久性表现。
室内加速试验
将酸化后的砂岩样品放置在现场环境中,观察其耐久性表现。
现场试验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酸化后砂岩样品的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评估
酸化效果的持久性评估
05
砂岩酸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高压水力喷射法
利用高压水力喷射器将酸液注入砂岩层,通过冲击和溶解作用实现砂岩的疏通和溶解。
微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在砂岩表面产生酸性物质,实现砂岩的溶解和疏通。
新型酸化工艺
选择适合的酸化工艺
优化酸化工艺参数
控制酸化对环境的影响
酸化工艺的选择与优化
03
砂岩酸化技术应用
砂岩酸化技术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通过清除堵塞物和溶解岩石颗粒,增加油流的通畅性,从而提高石油产量。
谢谢您的观看
增加石油产量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地层能量逐渐枯竭,砂岩酸化技术可以重新打开未开发的储层,提高油田的注入能力,延长油田的寿命。
延长油田寿命
油田开发与增产
地层改造
砂岩酸化技术可以用于地层改造,通过注入酸液,溶解地层中的岩石颗粒,扩大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地层的储油和导流能力。

砂岩酸化原理与工艺技术

砂岩酸化原理与工艺技术
砂岩酸化原理及酸化工艺技术
(Sandstone Acidizing Fundmentals and Technology )
概述:
一、砂岩储层酸化在油气田开采中地位 恢复油气井产能 提高油气井产能
04d8dd
2
酸化处理历史
1、早期的除垢处理,盐酸作为除垢剂 2、1933,HF处理砂岩获得工艺专利 3、1940 ,土酸的首次工业性应用 4、至今,全面工业化应用
地面管流 酸由酸罐经过低压管线到达压裂车组,经压裂车 组增压后的酸液进入高压管线到高压井口。在这个过 程中酸液可能腐蚀地层管线及压裂车组和高压井口装 置;在高压管线中酸液流到井口要产生摩阻损失,管 线中的酸液流态由排量和酸液粘度决定,酸液浓度基 本不变。
砂岩酸化工艺过程-三个过程 砂岩酸化工艺过程-
若酸的浓度为15%(重量),则:
β 15 = β 100
石灰岩溶解克数 × 0 .15 = 0 .206 15% HCL 反应克数
04d8dd
31
溶解力
用相应的密度比作为质量比与式3.5相乘便可得出反 应酸单位体积所能溶解的岩石体积(并用X表示),即溶 解力。
X 15 =
ρ 15 % HCL β 15 % HCL ρ caco
04d8dd
35
氢氟酸与碳酸盐岩反应的化学当量
酸化中的主要化学反应
方解石 HCl 白云石 菱铁矿 石英 钠长石 HF 正长石(钾长石) 高岭石 蒙脱石 2HCl+CaCO3→CaCl2 +CO2 +H2 O 4HCl+CaMg(CO3)2→CaCl2 + MgCl2 +CO2 +H2 O 2HCl+FeCO3→FeCl2+CO2+H2 O 4HF+SiO2→SiF4(四氟酸硅)+2H2 O →H 4HF+ SiF4→ 2SiF6 NaAlSi 3 O8+14HF+2H+→Na++AlF2++3SiF4 +8H2 O KAlSi3 O8+14HF+2H+→K++AlF2++3SiF4 +8H2 O AlSi 4 O10(OH)8 +24HF+4H+→4AlF2++4SiF4+18H2 O AlSi 8 O20(OH)4 +40HF+4H+→4AlF2++8SiF4+24H2 O

砂岩酸化设计要点

砂岩酸化设计要点

2、砂岩酸化设计
2.5、酸化评层选井内容及工作顺序图
地质资料 油气藏资料 录井资料 物性参数 测井资料 试油、试井、生产资料 中途测试 完井试油 或试井 生产测井 和试采
静态储层基本结构及 物性参数
测井解释储层结 构及参数
渗滤模式、动力和阻力分布 与大小、流体性质
提出工作液伤害的 地层因素
确定井层储、渗模 式及渗滤特征
后置液
顶替液 配方体系确定
推荐用酸指南
室内试验 结合现场实施经验
2、砂岩酸化设计
2.9、关井反应时间和排液方式确定
1、关井反应时间
根据室内试验评价酸岩有效作用时间、施工过程中压力变化确定。
2、酸化处理后的排液
剩余压力(井底压力)大于井筒液柱压力---自喷方式排;
剩余压力(井底压力)小于井筒液柱压力---人工举升方式排液。
4、设备载体
4.1、设备
4、设备载体
4.2、载体
1、储层伤害
1.3、损害类型及处理对策
1、储层伤害
1.4、常规砂岩酸化用酸指南
1、储层伤害
2、砂岩酸化设计
3、室内实验
4、设备载体
2、砂岩酸化设计
2.1、砂岩基质酸化的目的
消除微粒运移; 粘土膨胀; 碳酸盐、氢氧化物结垢、有机垢; 钻完井作业中产生的封堵微粒而产生的地层损害; 润湿性变化。
2、砂岩酸化设计
2.7、酸化工艺设计技术要点

识别伤害类型,明确解堵对象

酸化工作液的选择-施工成功的关键 酸液体系与储层污染匹配 分流技术与地层特征匹配

酸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2、砂岩酸化设计
2.8、酸化施工规模和配方体系确定

砂岩酸化

砂岩酸化

水井酸化趋势:
在线酸化:将解堵要求加入注入水中,在注水
过程中解堵、或预防伤害。

砂岩基质酸化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
酸压
砂岩酸化
综述

酸液作用
• •
溶解污染物 溶解地层矿物

有效成分:H++HF或生成HF的物质


增加孔隙度渗透率
反应特点


多矿物反应
多孔介质中
砂岩矿物组成
酸岩反应
绿泥石,亚氯酸盐
酸岩反应
一、液体选择
砂岩储层基质酸化技术
砂岩矿物的表面积及溶解度 矿物名称


有机酸(维持低pH值)
注入工艺(清洗管柱、前置酸) 及时返排 分散剂、助排剂
减少沉淀方法
螯合酸: 柠檬酸、柠檬酸醋酸、乳酸、醋酸、葡萄 糖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谷氨酸二 乙酸(GLDA)、羟基乙基亚三乙酸
(HEDTA)
均匀布酸
非均质油藏中均匀布酸:

机械转向

投球封堵
固体颗粒转向 胶体或泡沫转向
HCl+HF
很低 低至中等 低至中等 低至中等 高溶解 高溶解 高溶解 高溶解 高溶解有CaF2沉淀 高溶解有CaF2沉淀 高溶解有CaF2沉淀 高溶解
增加酸液作用距离

缓速 增粘


乳化
泡沫 有机酸 就地生成HF(氟硼酸、多氢酸,氟盐+酸)
减少沉淀方法
降低二次沉淀:

低强度酸 螯合酸



变粘酸

温控变粘酸 PH值控制 表面活性剂变粘酸(PH值,阳离子)

砂岩酸化过程中铁离子沉淀研究

砂岩酸化过程中铁离子沉淀研究

砂岩酸化过程中铁离子沉淀研究朱红旺;李年银;陈平;赵立强;丰安琼【摘要】酸化可有效疏通地层渗流通道,改善地层流体渗流能力,实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但酸化过程中铁离子的存在容易在地层中形成沉淀,堵塞地层孔隙喉道,影响酸化效果.针对砂岩储层,开展了常规土酸、氟硼酸、多氢酸三种酸液体系中铁离子沉淀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岩储层酸化中,铁离子以多种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沉淀产物中,不同于碳酸盐岩储层采用盐酸酸化时铁离子以Fe(OH)3沉淀的形式出现.对于不同酸液体系,铁沉淀形成的条件不同.常规土酸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即出现沉淀,且在pH值为1.2时完全沉淀,氟硼酸形成铁沉淀的pH值较土酸大.多氢酸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螯合作用,使得其在一个较小的pH值范围内才会出现铁的沉淀,而且出现沉淀时pH值较大,采用该酸液体系进行砂岩储层酸化,形成铁离子沉淀的风险较小.【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年(卷),期】2013(042)003【总页数】4页(P279-282)【关键词】酸化;砂岩;铁沉淀;多氢酸【作者】朱红旺;李年银;陈平;赵立强;丰安琼【作者单位】吐哈油田分公司鄯善采油厂;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吐哈油田分公司鄯善采油厂;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技术发展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3酸化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重要技术措施,该技术投入费用少、投资回收期短、施工成功率高,设计合理可大幅提高产能或注入能力,在国内外各大油田被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土酸是砂岩储层酸化常用酸液体系,但是该酸液体系无法实现深部解堵,而且在反应过程中HF与矿物反应的某些中间产物会沉淀下来,堵死部分孔喉,降低地层渗流能力。

基于此,国内外开展了多种深部酸化体系和酸化工艺的研究。

其中氟硼酸体系和多氢酸体系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酸化效果[1-6]。

酸化培训班砂岩酸化设计

酸化培训班砂岩酸化设计

T
5
,j
T 0,j
r0 r1 r2 r3 r4 r5
T N2 T N2-2 TN2-1 T N2 -3
rN 2-3 rN2-2 rN2-1 rN2
径向单元体划分示意图 18
微元体划分示意图 19
流入、流出及传入、传出该微元体的热量,应用热平衡等式建立了储层温度分布的偏微分方程:
2T AA T
T
r2 r
6
二、砂岩酸化数学模拟
井筒温度场模型
储层温度场模型
酸沿储层径向的浓度分布模型
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分布模型
分段、暂堵酸化时暂堵分流量模型
增产效果预测模型及酸化解堵的最优目标
主 要
施工参数和规模的确定方法


7
(一) 井筒温度场模拟 1. 井筒温度模拟的意义
温度
酸岩反应速度 工作液粘度、流变性 酸液的腐蚀性
4
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1)最优目标的确定 (2)计算模型的建立和选择 (3)施工参数的优选 (4)方程的求解及编程
5
优化设计能够提供的信息: 井筒温度、地层温度分布数据及曲线。 地层矿物及酸浓度分布的数据及曲线。 地层酸化后孔隙度、渗透率分布曲线。 酸化增产效果预测。 暂堵酸化加入暂堵剂后,各段的流量分布及注入各段的累计流量分布。 酸化施工参数、包括地面设备选择、施工泵压、排量、使用的各级液体(洗井液、前置液、处理液、后置液 、顶替液)配方,浓度、用量及施工时间监测。
酸化有效作用范围和酸化效果
8
2井 筒温 度分 析现

•稳态解析模型
•Moss,Lessem模型 •Ramay模型 •Suquier模型
•非稳态(或称瞬态)换热模型

砂岩酸化反应机理研究

砂岩酸化反应机理研究
+ CO 2 + H 2O
结物和部分沙粒 , 或溶解孔隙中的泥质堵塞物及其 他结垢物, 恢复、 提高井底附近油气层的渗透率。常 规 土酸所提供于地层的是 一种强酸性 环境 (p H < 4) , 酸- 岩反应速度受溶液中H F 浓度的控制H F 浓 度愈高 , 反应进行得愈快[ 3]。 H F 浓度太高会破坏地 层岩石的强度。研究表明, 如果减缓H F 在油层的生 产速度 , 延长酸液在油层内的作用时间, 就不仅能使 远离井筒的油层深部有活性H F , 而且还能提供充分 的反应时间使粘土溶解[4 ]。基于这一理论 , 开展了各 种深部酸化体系和酸化工艺的研究。 1 盐酸与砂岩矿物的反应 盐酸主要与砂岩地层中的碳酸盐岩胶结物 ( 如 方解石、 白云石、 文石、 菱镁矿、 菱铁矿以及部分绿泥 下列平衡中。 酸岩反应的结果是体系增加了新的化 合物, 这些化合物之间及与氢氟酸之间会相互反应 , 存在许多平衡。 如: + - 8 . 2 , H F + H 2O = H 3O + F ( 电离 常数 K = 10 25 ℃)
HB F 4 + H 2O HB F 3O H + HF ( 慢) HB F 2 (OH ) 2 + H F ( 快) HB F (O H ) 3 + H F (快 ) H 2BO 3 + H F ( 快 ) HB F 3OH + H 2O HB F 2 (O H ) 2 + H 2O HB F (O H ) 3 + H 2O
4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 年第 6 期
砂岩 酸化 反应 机理 研究
邬元月1 , 孙艾茵1 , 杨 涛2
Ξ
(1.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2. 长庆油田)

砂岩酸化

砂岩酸化
碳酸钙(a) 铁垢(酸溶解度变化)
微粒运移
修井 增产措施
固体侵入 粘土膨胀,运移(不溶性盐水)
微粒的释放和运移(b) 增产流动与地层反应产物产生的沉淀(c) 聚合物伤害(压裂液)(d) 地层润湿性变化(e)
(a)仅用盐酸就能消除;醋酸、甲酸单独使用或与盐酸联合使用,或者EDTA螯合剂代替盐酸。 (b)硅酸铝矿物(粘土、长石、蒙皂石);硅(石英颗粒) (c)也许是不可溶沉淀 (d)采用盐酸足够 (e)由添加剂引起的,需要用表面活性剂
要防止过量顶替
4.泵注之后及返排期间质量控制
A.注完酸后不关井,一旦连接好排液管线,就开始返排,
返排液流入罐或坑中
返排时常出现的三个问题为: – 微粒运移或者出砂; – 酸反应产物的二次沉淀; – 添加剂的返排和处理;
B.残酸取样分析
– 固体颗粒的量,大小和类型; – 返排酸液的强度; – 总铁浓度; – 是否存在乳化现象和/或酸渣; – 任何二次沉淀的组分(除铁外)
2.挤注前的质量控制
A.施工所需的添加剂均就位 B.在向井中注入酸液前再次循环酸罐 C.用实验设备检测酸浓度 D.确认施工人员知道施工参数的控制 E.检查为了指导施工而安置的压力-时间记录仪,以及现
场任何的监测设备,和实时评价体系 F.清洗(浸泡)管柱
3.泵注期间质量控制
A.控制注入排量 B.酸与地层接触时观察压力响应 C.分流到达地层时应注意压力响应 D.砂岩酸化施工时不能超过地层的破裂压力 E.在注顶替液期间,确认酸完全从井筒中顶如地层,也
3.砂岩酸化成功的几个关键步骤
评估
设计
执行
酸化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设备安装期间的质量控制
A.检查所有将用于盛酸和水的罐。 B.具备在泵注前循环酸罐中的流体的设备

砂岩储层酸化技术

砂岩储层酸化技术
粘土含量
防止沉淀
添加剂的选择
缓蚀剂:不同的酸液所用的缓蚀剂不同,通过室内
的挂片试验确定。主要作用是减轻对设备、管线、油 管、套管的腐蚀。 铁离子稳定剂:络合酸与金属反应形成的铁离子, 避免产生Fe(HO)3沉淀。 助排剂:具有较低的表(界)面张力,有利于残酸 的反排。 破乳剂:根据施工井的原油性质进行选定,不同的 原油选用的破乳剂不一样。 粘土稳定剂:地层粘土含量较高,则必须添加粘土 稳定剂。
2.4增能酸化
组成:起泡剂、多种化学药剂(均在常温下性 能稳定)。 ●工艺:挤酸前后,均可挤入地层。 ●特点: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峰值温度大于 100℃)。 ●作用:①升高地层温度,溶解有机质、无机 质堵塞。 ②泡沫液悬浮携带微粒,提高返排速度。
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 HBF4 第一级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也增大,如表
所示。 HBF4一级水解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
温度(℃) 平衡常数(K×103)
25 2.3
80 5.5
90 6.5
100 7.3
可见,随着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常数增加,但其值仍很小,
氟硼酸的水解决定了水溶液中 HF的最高浓度,该浓度直接影响 酸液与地层岩石的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解速度常数 遵循Arrhenius经验公式 K1=1.44×1017EXP(-26183/RT)
2.2 暂堵酸化工艺
原理: 在酸液中加入暂堵剂,注酸时暂时堵塞 高渗层,酸化低渗层,实现在多层油藏或大厚层油 藏中沿纵向的均匀布酸,均匀解堵改善纵向出油剖 面或吸水剖面。①低压低排量转向剂
大量 进入
大孔道 高渗层 低渗层
形成
滤饼 疏能油 流通道

低压低排量

砂岩储层多氢酸酸化技术

砂岩储层多氢酸酸化技术

三、多氢酸的性能评价
1、 多氢酸对石英的溶蚀性能
溶蚀率(%)
20 16 12
8 4 0
0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20
40
60
80
时间(min)
100
120
系列1:12%多氢酸+3%有机酸; 系列2:12%多氢酸+3%HCL; 系列3:12%HCL+3%HF; 系列4:12%多氢酸+3%有机酸
砂岩储层多氢酸酸化技术
汇报提纲
一、多氢酸研究背景 二、多氢酸酸化机理研究 三、多氢酸的性能评价 四、多氢酸酸化用量设计 五、多氢酸现场应用效果
一、多氢酸研究背景
酸化是砂岩储层投产与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砂岩储层酸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选择优质
的酸液体系。 若砂岩储层酸化液体系不好,砂岩储层的复杂
性将会导致生成二次反应产物沉淀问题。 此外,砂岩储层深部酸化问题也需要寻求一种
能够有效深穿透的酸液体系。
1、酸液回顾
一、多氢酸研究背景
土酸 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不高。缺点:穿透距离短;容易产生二次沉淀。
SHF
工作液的成本低,穿透深度较大。工艺较复杂,溶解能力较低。
SGMA
适合泥质砂岩储层,成功的处理可获得较长得稳产期。关井时间 较长,选择添加剂得难度大,工艺不当造成二次污染。
2%BD1-2 1%SA-18 1%WD-5B 1%AS-100 0.5%SA5-5 0.5%WD-12 1%HSC-25 1%BD1-5 1%SA1-1 1%WD-6
1%OP 1%BD1-3
温度℃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室温 90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范文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范文

《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砂岩油田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资源之一,其开采效率与生产效益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然而,砂岩油田的储层往往存在不同的物性,其采油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

在砂岩油田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壳沉积物成岩、有机物腐蚀和外部应力作用等,经常出现孔隙发育不全或被阻塞的问题。

为改善这些问题,对砂岩油田的储层进行酸化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对砂岩油田酸化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现状与意义近年来,随着油气田的开发程度日益提高,储层中的物理性质逐渐变差,油井的产量和开采效率也面临挑战。

因此,通过酸化技术来改善储层的物理性质,提高采油效率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酸化技术是通过向储层注入酸液,使酸液与储层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溶解储层中的堵塞物,扩大孔隙空间,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在砂岩油田中,酸化技术对于改善储层物性、提高采油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三、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类型及原理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需求,砂岩油田的酸化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土酸酸化:通过向储层中注入高浓度的盐酸等土酸类酸液进行酸化处理。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强酸的化学活性溶解储层中的堵塞物。

2. 凝胶酸化:在向储层中注入酸性液体的同时,配合使用一些表面活性剂和稠化剂,形成凝胶状的酸性物质,通过降低酸的流速和增强酸的吸附力来提高酸化的效果。

3. 弱酸深部处理:采用如甲酸等弱酸作为处理剂,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使弱酸深入到储层的深处进行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储层周围岩石的损害。

四、砂岩油田酸化技术的挑战与对策尽管砂岩油田的酸化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酸液在注入和反应过程中对储层的影响复杂,包括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和矿物的溶解程度等;其次,不同的地壳条件和岩石性质决定了对不同的酸化技术的适用性;最后,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降低酸化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砂岩酸化原理与工艺技术(CEP)

砂岩酸化原理与工艺技术(CEP)
伤害/酸化半 径 ra 2rw 5 rw 10 rw 20 rw 伤害井产能伤 害比(Xd=0.05) 0.364642 0.198186 0.147315 0.117225 伤害井伤害解除后增产倍 比(Xd=0.05) 2.742419 5.04577 6.788189 8.530607 未伤害井酸化增 产倍比(Xi=20) 1.095435 1.253586 1.40728 1.603927
04d8dd
33
氢氟酸的溶解能力
酸浓度 wt% 2 3 4 6 8
石英
钠长石,(NaAlSi3O 8) X 0.006 0.010 0.018 0.019 0.025
例如:方解石与100%HCl反应的β100为:
04d8dd
26
溶解力
石灰岩溶解克数 100.09 ×1 =1.372 β100 = 100 HCL反应克数 % 36.47 × 2
若酸的浓度为15%(重量),则:
β 15 = β 16 15% HCL 反应克数
04d8dd
16
砂岩酸化增产原理
Pe
K s = K d rd 1 ln rw
Hawkin公式 公式 采油指数计算
re
rw
Pd rd,kd ko
q KH J = Pe Pwf 141.2 B[ln re rw + s ]
Ji ln (r e r w ) + s = J d ln (r e r w )
砂岩酸化原理及酸化工艺技术
(Sandstone Acidizing Fundmentals and Technology )
SZ36-1CEP 2002年10月7日
主要内容
概述 砂岩酸化增产原理 砂岩酸化的酸岩反应特性 砂岩酸化酸岩反应动力学 砂岩酸化工艺及其适应性 砂岩酸化设计方法 酸化选井选层

16章第3节砂岩酸化

16章第3节砂岩酸化

(16D.1)
式中:SPF为射孔密度,单位spf. 孔眼流动下,慢反应矿物的Da为0.12,Ac为0.021,此例中Da和 Ac的值是根据Economdides等1994提出的岩心流动测试得到的.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在方程16.25中使用以上数据,取酸穿透距离为0~6in.可 得到16D.1和图16D.2所示结果.当酸穿透距离大于2in,射 孔孔眼几何形态比径向流需要更多的酸液.表皮系数的评 估表明穿透伤害带射孔流态所需的酸量大于径向流所需酸 量.
3.3 砂岩酸化模型
式中无量纲定义为: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ψ =
C HF VF ; ∧F = O O C HF VF VS x ∧F = ; ε = O VS L ut θ = . φo L
其中: ψ为无量纲氢氟酸浓度; ∧为无量纲矿物浓度; ε为无量纲距离; θ为无量纲时间(孔隙度体积); 下表o代表酸处理前的初值.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16D 径向流和射孔孔眼流动的用量比较
解除孔眼尖端以外污染所需酸量明显大于解除径向流同样距离所需酸量.举 一个采用Schetchter(1992) 模型去求解对以上两种形态穿透距离所需酸量的 实例. 考虑一个含10%快反应矿物(长石,粘土或两者都有),5%碳酸钙,85%石 英的地层,一个6in的伤害区域(在射孔以外6in的径向距离),由污染导致的 初始表皮系数为10,井筒的径向距离为0.328ft,以射孔井为例,每英尺有4孔, 射孔井段为6in,0.5的径向距离.在注入足够的15%盐酸溶解碳酸盐后,以 0.1bbl/min/ft注入12%盐酸——3%氢氟酸溶液.酸用量由酸穿透距离的常数 和径向流和孔眼几何形态的表皮系数来确定.井底处理温度为125(.F) 50℃.对于上述条件,在径向流中慢反应矿物Damkohler数Da为0.013.

酸化解堵技术

酸化解堵技术
酸化解堵技术
主讲内容
第一讲 酸化解堵技术概述 第二讲 砂岩酸化技术 第三讲 碳酸岩酸化技术
第一讲 酸化解堵技术概述
酸化是油气井投产、增产和注水井增注的主要措施之 一。酸化是通过酸液在地层孔隙的晶间、孔穴及微裂缝中 的流动和反应,来溶解井眼附近地层在钻井、完井、修井 及注水、增注等过程中的各种固相微粒和杂质,解除其对 地层渗透率的伤害,疏通流体的渗透通道,从而恢复和提 高油井的产能。
无机缓蚀剂主要为锌、镍、铜、砷和锑以及其它金 属的盐类,最广泛使用的为含砷的化合物。有机缓蚀剂 由能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极性有机物组成。常用的缓释增 效剂为碘化钾、碘化亚铜等,增效剂可大幅度提高缓释 剂的效率。
(2)铁离子稳定剂
酸化作业过程中,当PH值大于2.2时,Fe3+开始生 成Fe(OH)3沉淀。当PH值4.3时Fe(OH)3沉淀完全。 Fe2+在PH值=5.5~6.5时会生成Fe(OH)2沉淀。由于残 酸PH值一般小于5,加入铁离子稳定剂的主要目的是避 免Fe3+沉淀。
③雾化型。泡沫特征值大于90%的泡沫酸称为“雾化 酸”。此时气相或气中夹液作为连续相,而酸液则作为分 散相。雾化酸像气体一样具有很低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 力,具有较高的流动能力,因而易于进入岩石的孔隙间,使注 入压力比常规注酸压力低得多。
通常所用泡沫酸的泡沫特征值为60%~80%。与常规 酸化相比,泡沫酸酸化具有选择性、缓蚀效果好、容易返 排、对产层伤害小等优点。
(2)氟硼酸酸化
氟硼酸用于疏松砂岩的酸化,不仅可以起到深度解 堵作,而且还可以起到稳定地层微粒作用。氟硼酸是一 种强酸,其强度可与盐酸比拟,电离方程式为: HBF4+H20=H30++BF4氟硼酸酸化是靠其缓慢水解生成HF,HF再与储层矿物 和堵塞物反应,从而解除储层污染,恢复或提高储层原 始渗透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1)介绍 )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两矿物模型(Hill等,1977; Hekui等,1982;Taha等,1989).
a) 该模型将矿物分为两种模型——快反应矿物和慢反应 矿物:Schechter(1992) 将长石,自生粘土和无定形硅 作为快反应矿物,次生粘土和石英作为基本慢反应矿 物; b) 假设流动为线性,如线性驱替.
(16D.1)
式中:SPF为射孔密度,单位spf. 孔眼流动下,慢反应矿物的Da为0.12,Ac为0.021,此例中Da和 Ac的值是根据Economdides等1994提出的岩心流动测试得到的.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在方程16.25中使用以上数据,取酸穿透距离为0~6in.可 得到16D.1和图16D.2所示结果.当酸穿透距离大于2in,射 孔孔眼几何形态比径向流需要更多的酸液.表皮系数的评 估表明穿透伤害带射孔流态所需的酸量大于径向流所需酸 量.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16D 径向流和射孔孔眼流动的用量比较
解除孔眼尖端以外污染所需酸量明显大于解除径向流同样距离所需酸量.举 一个采用Schetchter(1992) 模型去求解对以上两种形态穿透距离所需酸量的 实例. 考虑一个含10%快反应矿物(长石,粘土或两者都有),5%碳酸钙,85%石 英的地层,一个6in的伤害区域(在射孔以外6in的径向距离),由污染导致的 初始表皮系数为10,井筒的径向距离为0.328ft,以射孔井为例,每英尺有4孔, 射孔井段为6in,0.5的径向距离.在注入足够的15%盐酸溶解碳酸盐后,以 0.1bbl/min/ft注入12%盐酸——3%氢氟酸溶液.酸用量由酸穿透距离的常数 和径向流和孔眼几何形态的表皮系数来确定.井底处理温度为125(.F) 50℃.对于上述条件,在径向流中慢反应矿物Damkohler数Da为0.013.
o F
(F ) f
S L
* F
u
o HF
酸能力数是酸占有单位岩石孔隙空间的体积溶解矿物的量与单位体积岩石存 在矿物的量之比,对于快反应矿物:
φo β F C MWHF Ac( F ) = o (1 φo )VF ρ F
对于慢反应矿物,Damkohler数和酸能力数定义类似.
3.3 砂岩酸化模型
b. Damkohler数的讨论: 数的讨论: 数的讨论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图16.4 酸与快反应矿物的浓度剖面 (da Motta等,1992a) 等 )
3.3 砂岩酸化模型
5)模型解 )
a. 数值解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方程16.5~16.7可用统一方式求得数值解.数值模型提供了以上方 程组的解法,如Taha等(1989)所提出的解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酸 化设计.
b. 解析解
解析模型对于特定简单条件是可得的.Schechter(1992)对相对较 高的Da(Da(F)>10)提出的近似解法是有效的. 解法假设氢氟酸——快反应矿物有一个陡的前缘,在前缘之后所 有的快反应矿物溶解,在前缘之前,不发生反应.慢反应矿物和 前缘后氢氟酸之间的反应将减小到前缘氢氟酸的浓度.
3.3 砂岩酸化模型
其中:
CHF是氢氟酸浓度; MWHF为氢氟酸分子量; u为酸液流速; S为距离; SF*和SS*为固体比表面积; VF和VS为体积百分数;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Ef,F和Ef,S是反应速度常数(基于氢氟酸的消耗速度); MWF和MWS是快,慢反应矿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βF和βS是100%氢氟酸对快,慢反应矿 物的溶解能力; ρF和ρS分别是快慢反应矿物的密度.
油气藏增产系列讲座
第16.3章 砂 岩 酸 化 16.3章
主讲人:郭建春 副教授 主讲人:
3.1 介 绍
1.
砂岩酸化程序介绍
首先注入50gal/ft的盐酸前置液,随后注入50~200gal/ft的盐酸 氢氟酸, 的盐酸前置液,随后注入 的盐酸—氢氟酸 首先注入 的盐酸前置液 的盐酸 氢氟酸, 然后采用柴油,盐水或盐酸后置液顶替出油管或井筒内的酸液. 然后采用柴油,盐水或盐酸后置液顶替出油管或井筒内的酸液.一旦施工完 应立即返排残酸以减少反应沉淀生成的污染. 成,应立即返排残酸以减少反应沉淀生成的污染.
a) 首先要选择酸液的类型和浓度,其次要确定前置液,盐酸 首先要选择酸液的类型和浓度,其次要确定前置液,盐酸——氢氟酸和 氢氟酸和 后置液用量和注入排量; 后置液用量和注入排量; 在所有的酸化处理中,挤酸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在所有的酸化处理中,挤酸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需要仔细设计以确保 酸与处理层的充分接触,是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酸与处理层的充分接触,是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同时还需详细地安排将酸挤入地层的设备,设计酸化过程的监测方法. 同时还需详细地安排将酸挤入地层的设备,设计酸化过程的监测方法. 最后,许多不同的添加剂需要加入到酸液中. 最后,许多不同的添加剂需要加入到酸液中.添加剂的类型和数量必须 根据完井,地层和油藏流体而定; 根据完井,地层和油藏流体而定;
3.3 砂岩酸化模型
解: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从表16.6两种几何形态的无量纲量近似定义采用方程16.25,酸能 力数对于每种形态都是一样的,Damkohler数之比为:
Da perf Da rad
6 3 3 2l perf ( SPF ) (2)( 12 ) 4 = = = 93 2 2 rw (0.328)
3.3 砂岩酸化模型
3)模型处理 )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假设孔隙度为常数,将方程无量纲化为:
δψ δψ + + {Da ( F ) ∧ F + Da ( S ) ∧ S } = 0 (16.15) ψ δθ δε δ∧ F ( = Da ( F ) ACF )ψ∧ F (16.16) δθ δ∧ S ( = Da ( S ) ACS )ψ∧ S (16.17) δθ
3.3 砂岩酸化模型 2)数学模型 )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将物质平衡模型应用于氢氟酸和反应矿物,其模型为: 将物质平衡模型应用于氢氟酸和反应矿物,其模型为:
δ (φCHF ) CHF * * +U = {S F VF E f ,F + S SVS E f ,F }(1 φ )CHF (16.12) δt δx * MWHF S FVF β F E f ,F CHF δ [(1 φ )VF ] = (16.13) δt ρF * MWHF S SVS β S E f ,S CHF δ [(1 φ )VS ] = (16.14) δt ρS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当酸注入到砂岩地层,反应前缘通过氢氟酸和快反应矿物的 反应建立.这一前缘的形态依赖于Da(F),当Da较小时,传质 速度(对流)高于反应速度,前缘比较平缓.当Da较大时, 由于反应速度大于传质速度,反应前缘相对陡.图16.4 (da Motta等1992)表明了对于高Da(F)和低Da(F)的典型剖面.
3.3 砂岩酸化模型
4)a. Damkohler数和酸能力数 c ) 数和酸能力数A 数和酸能力数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这两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氢氟酸——矿物的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 Damkohler数是酸反应速度与酸传质速度之比.对于快反应矿物:
Da ( F ) =
(1 φo )V E
c. 解析解特点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这种处理方法优点在于它可以将无量纲量采用类似的定 义应用于线性流,径向流和椭圆流态.径向流主要代表 裸眼,砾石充填或割缝衬管完井的酸流动态,也可以是 足够多射孔密度的射孔完井的近似;椭圆流动几何形态 是一个射孔孔眼周围的流动的近似( 图16.5).
3.3 砂岩酸化模型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这上述假设条件下,前缘的位置为:
θ=
exp Daε f 1
(S )
(
A Da
(F ) c
(s)
)+ε
f
(16.25)
上式将无量纲前缘位置εf定义为前缘位置除以线性流岩 心长度,在前缘后的无量纲酸浓度为:
ψ = exp ( Da
(S)
)
3.3 砂岩酸化模型
3.3 砂岩酸化模型
在表16.6中:
L——岩心长度; rw——井筒半径; lp——射孔长度; u——岩心线性流动的流速;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qi/h——每英尺裸眼井段酸的体积流量; qerf——每单位时间进入射孔眼的体积; Da的定义必须根据几何形态考虑,ψ,∧F和∧C同上面的 定义相同,可应用于所有形态. 说明:表16.6给出的两个穿透距离用于设计是足够的,读者可参 照Schechter(1992)提出的这一形态计算完全穿透距离剖面的方法.
3.3 砂岩酸化模型
3.2 两酸,三矿物模型 两酸,
a) 介 绍
3.1 两酸,三矿物模型 两酸,
近年来,Bryant(1997) 和Motta等( 1992b)提出的证据表明, 采用一酸,两矿物模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在高温下.研究 表明氟硅酸与铝硅酸盐(快反应矿物)的反应十分重要.两 酸,三矿物模型综合了传统的"一酸,两矿物"模型,即氢 氟酸与快反应矿物,慢反应矿物之间的反应,同时又考虑了反 应中间产物——氟硅酸和硅胶的影响:氢氟酸可以溶解反应 过程产生的硅胶,氟硅酸在高温情况下可溶解快反应矿物 (其反应速度的数量级同氢氟酸的数量级相当).
3.3 砂岩酸化模型
3.1 一酸,两矿物模型 一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